洞仙歌·中秋
洞仙歌·中秋1
古詩原文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凈。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余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詠頌中秋明月的詞作,借“月有盈虧”的現象,抒發“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的豪情。詞語洗煉精熟,意境開闊,富有哲理,較之輕浮、側艷的兒女情,以及粉飾太平的利祿語高出很多,是詞中上品。
上闋開句是個比喻句,“碧天如水”將煙霏云斂、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綠水固是常見,但“一洗秋容凈”之句的出現,不僅使它頓失俗態,且顯示出一種闊大無比的氣勢,點睛之處便在一個“洗”字。下面是一個問句“何處飛來大明鏡?”看似平淡無奇但卻點出了要寫的主體對象——月亮,且出語自然輕松、比喻貼切。緊接著又使用了一個反詰句“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意思是:誰曾說起過這樣的話,把月中的桂樹砍倒,明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
這是在用典,《世說新語·言語》中記載一段趣話:“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月中之物,當指桂樹,因神話中謂月中有桂樹。詞人在這里是反其意而用,態度明確地發出了“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的呼聲,意思是說:誠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桂更如光輝的月亮,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來。“無遺照”,“山河倒影”,表現了作者一心想收復中原、統一國土,但面對南宋王朝所轄的半壁山河,無計可施,只能寄情皓月,發出興嘆。詞人反用典故主張砍去月中之“桂”,與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檜可能也是諧音巧合。因為“檜”本與“桂”同音,唐宋之后由于音變,而且是僅在秦檜這個專有人名中“檜”才發“會”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層強烈的政治色彩。
下闋承前,詞人也深知月中之桂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人猶苦馀熱,肺腑生塵”之句表面寫的是:夏日的酷暑雖退,但馀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實際抒發的卻是對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恃權猖獗、炙手可熱的憤怒,與朝中愛國之士受盡壓抑的不平之氣。“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話中的海上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這種想遁入仙山的想法,只是詞人在悲憤之極時尋求解脫的思想流露,但這只是剎那間的閃現,很快又對著明月再次點燃起希望:“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又是一個問句。
“姮娥”即指神話中主管月宮的仙女,本作“恒娥”(因避漢文帝劉恒諱,改稱“常娥”,通作“嫦娥”),這是借向嫦娥發問到底因為什么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以引出下面要說的正文:“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一個“煩”字又引出了一則神話故事,據《酉陽雜俎·天咫》記“舊言中有桂,……高五百尺,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這幾句是說: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一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
這是詞人夢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發。然而,詞人深知自己并非生活在幻想里,他曾親率部隊在潭州(今湖南長沙)抵抗過強大的金兵,慘痛的教訓告訴他要把希望變成現實,必定要不屈不撓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便是尾句“待拼卻長年,醉了還醒”所顯示的內容。“醉”應指受挫折、受貶謫后不得不以酒澆愁而醉;“醒”則是除奸、殺敵、收復國土之志不已。
以中秋圓月為內容的詞篇,當首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作,其拳拳繾綣之情、豪爽浪漫之氣充溢流動,后人無有出其右者。然而向子湮此詞,追從蘇軾之后,就其包容之大涵蓋山河而言,基本上可與蘇軾的詞比肩。全詞氣勢磅礴,感人至深。
洞仙歌·中秋2
《洞仙歌 泗州中秋作》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傾。
【注釋】:
此為賞月詞,作于徽宗大觀四年(1110)中秋。作者時任泗州知州。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 ,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上片,寫中秋夜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和“青煙”指遮蔽月光的云影 。“冪”是覆蓋之意。夜空象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云層,象一面金鏡飛上碧空 ,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 。“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閑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以下兩句 ,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藍橋,在今陜西藍田縣東南。唐裴鉶《傳奇·裴航》云 :“書生裴航在鄂渚遇仙人樊夫人,夫人贈詩云 :“一飲瓊將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 。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后裴航經過藍橋驛,口渴求漿,得遇仙人云英,尋得玉杵臼搗藥百日,與之結為夫婦,一同仙去。裴航搗藥時晝作夜息,夜里見有玉兔待玉杵臼相助夜搗,“雪光輝室,可鑒毫芒 ”,此與古代流傳的月中有玉兔搗藥的傳說相合,故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說,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十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脫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說的。上面這幾句在贊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凄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 ,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 。“水晶簾不下”反用李白《玉階怨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云母屏開”化用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卷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悅 。“佳人”脂席間的女性 。“淡指粉”的“淡”字也與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著流霞,一道飲盡。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流霞”本為神話中的仙酒名,漢王充《論衡·道虛》載,項曼都離家求仙,被仙人帶至月邊,饑渴時則飲以流霞一杯 ,每飲一杯,數月不饑。詞中語意雙關,既指酒,也指朝霞。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說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結尾兩句由室內轉到室外 ,包舉八荒 ,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 ,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
這時他想起《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在武昌 ,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在南樓賞月,據胡床詠謔。作者覺得在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 。古代五行說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象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
關于此詞的表現技巧,清人黃蓼園評論說 :“前段從無月看到有月 ,后段從有月看到月滿 ,層次井井 ,而詞致奇杰。各段俱有新警語,自覺冰魂玉魄,氣象萬千 ,興乃不淺。”(《蓼園詞選》)分析頗為精當。全詞以月起,以月,首尾呼應,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 ,將月之色 、先、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洞仙歌·中秋3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原文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惟有藍橋近。
水晶簾不下,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賞析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云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閑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上面這幾句贊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凄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卷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悅。“淡指粉”的“淡”字也與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卷起,云母屏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著流霞,一道飲盡。
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說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結尾寫登樓賞月,由室內轉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這時他想起《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胡床詠謔。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古代五行說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作豪放之語,兩句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
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全詞以月起,以月結,首尾呼應,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將月之色、光、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作者簡介
晁補之(1053—1110),北宋文學家。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公元1079年(元豐二年)中進士,曾任禮部郎中、國史編修官、知河中府等職。十余歲即受蘇軾贊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流暢,其論政、論史之作,注重“事功”,主張以武力收復幽薊十六州。工詩詞。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洞仙歌·中秋4
晁補之
【原文】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譯文】
青色的煙云,遮住了月影,從碧海般的晴空里飛出一輪金燦燦的明鏡。長夜的空階上臥著掛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嗓鳴。思念京都路遠,論路近唯有月宮仙境。
高卷水晶簾兒,展開云母屏風,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潤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床登上南樓,看白玉鋪成的人間,領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賞析】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云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閑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以下兩句,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說,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脫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說的。
上面這幾句贊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凄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卷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悅。“淡指粉”的“淡”字也與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著流霞,一道飲盡。
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說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結尾寫登樓賞月,由室內轉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這時他想起《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胡床詠謔。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古代五行說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作豪放之語,兩句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
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全詞以月起,以月結,首尾呼應,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將月之色、光、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注釋】
⑴泗州:今安徽省泗縣。
⑵冪(mì):煙霧彌漫貌。
⑶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⑷寒螀(jiāng):即寒蟬,體小,秋出而鳴。
⑸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⑹藍橋:謂秀才裴航于藍橋會仙女云英事。唐裴铏《傳奇·裴航》云:長慶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漢。同行樊夫人,國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與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后經藍橋驛側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會云英,以玉杵臼為禮,結為連理。方知云英為仙女、樊夫人則云英之姐也。藍橋,今陜西省藍田縣西南藍溪之上,故名。
⑺云母屏:云母為花崗巖主要成分,可作屏風,艷麗光澤。
⑻佳人:這里指席間的女性。
⑼流霞:本天上云霞,語意雙關,借指美酒。《太平廣記》引《抱樸子·須曼卿》曰:蒲坂有須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來迎我,乘龍升天。龍行甚疾,頭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過紫府,金床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飲我,輒不饑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謁拜失儀,見斥來還。令更自修責,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劉安,升天見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稱寡人,遂見謫,守天廁三年。吾何人哉?”河東因號曼卿為“斥仙人”。
⑽胡床:古代一種輕便坐具,可以折疊。
【洞仙歌】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原用以詠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調,但與宋人所作此詞體式不同。有中調和長調兩體。《樂章集》兼入“中呂”、“仙呂”、“般涉”三調,句豆亦參差不一。常以《東坡樂府》之《洞仙歌令》為準。音節舒徐,極盡駘宕搖曳之致。《洞仙歌》共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韻。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兩句作結。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闋增一、二襯字,句讀平仄略異者。
【詩人簡介】
晁補之(1053—1110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
洞仙歌·中秋5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永夜閑階臥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晁補之詞作鑒賞
此為賞月詞,作于徽宗大觀四年(1110)中秋。作者時任泗州知州。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上片,寫中秋夜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和青煙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冪是覆蓋之意。夜空象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云層,象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閑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以下兩句,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藍橋,今陜西藍田縣東南。唐裴鉶《傳奇。裴航》云:書生裴航鄂渚遇仙人樊夫人,夫人贈詩云:一飲瓊將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后裴航經過藍橋驛,口渴求漿,得遇仙人云英,尋得玉杵臼搗藥百日,與之結為夫婦,一同仙去。裴航搗藥時晝作夜息,夜里見有玉兔待玉杵臼相助夜搗,雪光輝室,可鑒毫芒,此與古代流傳的月中有玉兔搗藥的傳說相合,故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說,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十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脫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說的。上面這幾句贊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凄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水晶簾不下反用李白《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云母屏開化用李商隱《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卷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悅。佳人脂席間的女性。淡指粉的 淡字也與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著流霞,一道飲盡。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流霞本為神話中的仙酒名,漢王充《論衡。道虛》載,項曼都離家求仙,被仙人帶至月邊,饑渴時則飲以流霞一杯,每飲一杯,數月不饑。詞中語意雙關,既指酒,也指朝霞。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說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結尾兩句由室內轉到室外,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這時他想起《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胡床詠謔。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古代五行說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象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
關于此詞的表現技巧,清人黃蓼園評論說:前段從無月看到有月,后段從有月看到月滿,層次井井,而詞致奇杰。各段俱有新警語,自覺冰魂玉魄,氣象萬千,興乃不淺。(《蓼園詞選》)分析頗為精當。
【洞仙歌·中秋】相關文章:
歲月如歌作文(10篇)03-12
那一支春天的歌作文(10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