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原文及翻譯
《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詩作。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野望》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原文】
《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翻譯】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回歸家園。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注釋】
⑴東皋(gāo):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詩人隱居的地方。皋,水邊地。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薄,迫近。《楚辭·天問》:“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不奉,帝何求?”
⑵徙倚(xǐyǐ):徘徊,彷徨。依:歸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暉:落日的余光。
⑸犢(dú):小牛,這里指牛群。
⑹禽:鳥獸,這里指獵物。
⑺相顧:相視;互看。
⑻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后 ,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詩經·召南·草蟲》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又《詩經·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市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此處暗用二詩的句意,借以抒發自己的苦悶。
【創作背景】
王績入唐后以秘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官還鄉。貞觀中出為太樂丞,旋又告歸。此詩當作于詩人辭官隱居東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時。
【作品鑒賞】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讀熟了唐詩的人,也許并不覺得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好處。可是,如果沿著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像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從貴婦堆里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生特別的魅力。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處。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已醞釀著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手里律詩遂定型化,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績,已經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說明他是一個勇于嘗試新形式的人。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作者簡介】
王績(585-644),隋末唐初時人,老家絳州龍門,祖籍太原祁縣,家族“六世冠冕”,他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初唐四杰王勃的叔爺爺。
王績15歲客游長安,被重臣楊素稱為“神仙童子”。隋朝大業年間,應孝廉舉,授秘書正字,不久托病去官,后求為揚州六合丞,任上嗜酒遭彈劾而棄官。
【《野望》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古詩的韻律,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掌握詩歌主要內容,理解詩意,把握感情。
3、品味詩歌語言,了解詩的藝術特色。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重點
品味名句,積累名句,增加語言積累,提高欣賞力。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名句,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代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巔峰時期,名家輩出,佳作迭現。王績,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性情簡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隱。唐貞觀初年,因疾罷官,躬耕于東皋,自號“東皋子”。其山水田園詩樸素自然,意境雄渾厚,對于扭轉齊梁以來綺靡詩風,開創唐詩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他的詩作《野望》
二、教學新課
(一)了解常識,美讀詩歌。
1、唐代詩人創造的兩種新詩體——律詩和絕句。這首詩是律詩,五律。
律詩: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發源于南朝齊,格律嚴密,是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律詩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八句完篇的律詩,每詩計四聯。按照舊時律詩寫作的起承轉合結構,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
每首的中間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都必須是對偶句。
2、美讀。
美讀,把詩歌描繪的畫面美美的展示出來。讓人能通過聽讀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示范讀。
(3)學生再讀。(個人讀、齊讀)
(4)齊聲美讀。
(二)參考注釋,描繪畫面。
1、學生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教師對部分詞語做補充批注。
2、譯讀詩歌,交互分享。
教師要有示范。
(三)深入解讀,學會品析。
教師示范,明確三個層次的要求。
(1)詩句描寫的似乎什么。
(2)詩句表達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
(內外、動靜、遠近、正面側面等。)
(3)對詩中的某一個字或一個詞進行賞析。
(詞性、修辭、情感等)
(四)再讀詩歌,小結本課。
《野望》全詩通過寫山野中蕭瑟廣闊的秋色,在閑適的情趣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和避世歸隱的愿望。
(五)作業。
自主學習《黃鶴樓》。
【《野望》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野望原文翻譯05-30
野望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兼愛原文翻譯03-01
《鄭人買履》原文、翻譯03-01
《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3-09
口技原文及翻譯03-09
對雨原文及翻譯04-24
(經典)對雨原文及翻譯02-28
大招原文及翻譯02-29
《江漢》原文翻譯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