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代表作品
蘇轍(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王安石和曾鞏,并稱為 “唐宋八大家”。蘇轍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佑集》。
蘇轍代表作品:
《孟德傳》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其古詩全文如下:
【原文】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為兵,不獲如志。嘉佑中,戍秦中,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與人,而逃之華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餅,攜以入山;自念:“吾禁軍也,今至此,擒亦死,無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復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
食其餅既盡,取草根木實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脹、懣,無所不至,既數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饑,然遇猛獸者數矣,亦輒不死,德之言曰:“凡猛獸類能識人氣,未至百步,輒伏而號,其聲震山谷,德以不顧死,未嘗為動,須臾,奮躍如將搏焉,不至十數步則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試之前后如一!焙笾辽讨,不知其商州也,為候者所執,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孫謂之曰:“吾視汝非惡人也,類有道者!钡戮叩辣灸,乃使為自告者,置之秦州,張公安道,適知秦州,德稱病得除兵籍為民。至今往來諸山中,亦無他異能。
夫孟德,可謂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顧,故有所慕,有所畏,慕與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見于面顏,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見侮,強者見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無所顧,其浩然之氣,發越于外;不自見而物見之矣。推此道也,雖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獸之足道哉?
【翻譯】
孟德,是禁軍神勇營的逃兵。年少時喜好山林,當了兵,“好山林”的志愿不能實現。宋仁宗嘉佑年間,戍守秦州,陜西關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兒子也給了人,逃到華山腳下,用他的衣服換了一把刀十個餅,拿著進了山。自己想:“我是禁軍的一員,如今到了這里,被捉住也是死,沒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對這三種死,我不再憂慮了,只管向山的深處去呀!”他的餅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樹果來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嘔吐、下痢、腹脹、胸滿,全都出現了。數月以后,吃這些如吃五谷一樣平安。因此進山二年不餓,多次遇到猛獸,也沒死。孟德說:“凡是猛獸,大都能識別人的氣息。離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號叫,聲音在山谷中震響。我因為不怕死,沒有被它嚇住。過一會,它就跳過來像是要與我搏斗,離我十幾步,又停下來蹲坐在那里,遲疑不決,終于俯首貼耳地走了。再試之其它猛獸,前后都一樣。”
后來孟德來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處死。商州知府宋孝孫對他說:“我看你不是壞人,好像有道之人!泵系氯空f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讓他作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張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稱有病,得以復員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來,也沒有其它奇異的本事。
孟德可以說是一個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顧惜,所以對有的事仰慕,對有的事畏懼;仰慕畏懼交織心中,雖未必在行動中有所表現,但情緒表現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強者受人譏笑,沒有一個是超凡脫俗、獨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沒有眷念,盛大剛直之氣表現在外,自己雖不覺得,但眾人卻見到了。把這個道理推廣開來,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獸又何足道哉!
《筠州州宅雙蓮》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其古詩全文如下:
綠蓋紅房共一池,一雙游女巧追隨。
鏡中比并新妝后,風際攜扶欲舞時。
露蕊暗開香自倍,霜蓬漸老折猶疑。
殷勤畫手傳真態,道院生綃數幅垂。
《東西京二絕》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其古詩全文如下:
親祀甘泉歲一終,屬車徐動不驚風。
宓妃何預詞臣事,指點譏訶豹尾中。
犀著金盤不暇嘗,更須石上搗黃粱。
數錢未免河東舊,不識前朝大練光。
《唐相二絕》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其古詩全文如下:
楊王滅后少英雄,猶自澄思卻月中。
已得惠妃歡喜見,方頭笑殺曲江公。
朝中寂寂少名卿,晚歲雄猜氣益橫。
心怕無須少年士,可憐未識玉奴兄。
《次遠韻》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其古詩全文如下:
萬里謫南荒,三子從一幼。謬追春秋余,賴爾牛馬走。
憂病多所忘,問學非復舊。借書里諸生,疑事誰當叩。
吾兒雖懶教,擢穎既冠后。求友卷中人,玩心竹間岫。
時令檢遺闕,相對忘昏晝。兄來試謳吟,句法漸翹秀。
暫時鴻雁飛,迭發塤篪奏。更念宛丘子,頎然何時覯。
文言文《齊州濼源石橋記》選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詩原文如下:
【原文】
濼水之源,發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為瑝,其淺可揭。城之西門,跨而為橋。自京師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歲霖雨,南山水潦暴作,匯于城下,橋不能支,輒敗。熙寧六年,七月不雨,明年夏六月乃雨,淫潦繼作,橋遂大壞。知歷城施君辯言于府曰:“水歲為橋害,請為石橋,以紓其役。距城之東十五里,有廢河敗堰焉,其棄石鐵可取以為用!备闷溲,以告轉運使,得錢二十七萬,以具工廩之費。取石于山,取鐵于府,取力于兵。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橋成,民不知焉。三跌二門,安如丘陵,驚流循道,不復為虐。
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視其工之良窳與其役之勞佚,而勸相之。知歷城施君實具其材,兵馬都監張君用晦實董其事。橋之南五里,有大溝焉,屬于四澗,以殺暴水之怒,久廢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橋之西二十步有溝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則橋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舊而止。又明年,水復至,橋遂無患。
從事蘇轍言曰:橋之役雖小也,然異時郡縣之役,其利與民共者,其費得量取于民,法令寬簡,故其功易成;今法嚴于恤民,一切仰給于官,官不能盡辦,郡縣欲有所建,其功比舊實難。非李公之老于為政與二君之敏于臨事,橋將不就。夫橋之役雖小,然其勞且難成于舊則倍,不可不記也。遂為之記。
【翻譯】
濼水,發源于齊州(濟南)城西南的山下,往北流入護城河,河水淺得提衣就能渡過。城的西門,跨河建了一座橋。從京城過往海上的人,都取道這座橋。每一年只要連下幾天的大雨,南山下來的雨水暴漲,匯集到城下,橋不能抵擋暴雨的沖擊,就壞了。熙寧六年(1073年),七個月沒下雨,第二年夏天到六月才下雨,過量的大雨連下幾天,橋被完全沖壞了。歷城知縣施辯向齊州府官建議說:“年年橋都被洪水沖毀,建議造一座石橋,來緩解橋毀后重復造橋的勞役之苦。距齊州城的東面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廢棄不用的河堤,那里廢棄的石鐵可以取來造橋!备俨杉{了他的建議,把(建石橋的計劃)報告了轉運使,得到(官府)二十七萬兩銀子,作為用工和伙食的費用。到山上去采石,到府庫拿來建材和工具,讓軍隊出工出力。從九月至十一月橋就建成了,百姓還不知道(此事)。(這座橋)有三個橋墩兩扇門,安穩得像座小山,洪水分道而泄,不再造成危害。
在這座橋還沒有建成時,太守李肅之每天都到城墻上,視察工程的好壞和勞動量的輕重,并且鼓勵施工人。歷城知縣施辯準備并供給各種施工材料,兵馬都監張用晦實際監督管理具體的事務。橋的南面五里處,有一條大溝,與四條小河相連,(原來是)用以減少洪水的沖力,廢棄很久沒有治理了,(這次)疏通被堵塞的河道,填筑河堤讓它完整無缺口。橋的西面二十步遠有一條溝,一個裴姓居民用石頭堵住它,并且在上面建了房子,洪水不能夠流泄,橋因此受到沖毀的危害,就讓他拆除房屋,要求復原像最早那樣。又過了一年,洪水再次來了,橋沒再受到損害。
從事蘇轍說:建橋這種事雖小,但從前郡縣行事的方法,是把好處與百姓分享,勞役的費用按數量分派給百姓,這種法令寬大,所以它容易成事;現在的法令嚴格要求要體恤百姓,(這樣的話)一切事務和費用全仰仗官府,官府不能把所有事務辦好,如果郡縣想有所作為,要成事比從前更難。如果不是太守李肅之富于治政經驗和兩位官員(施君和張君)有辦事能力,這座橋或許建不成。建橋這種事雖小,但建好它比從前更費心更難幾倍,不能不把它寫下來。因此就寫了這篇記。
文言文《東軒記》選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詩原文如下:
【原文】
余既以罪謫監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濫,沒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z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辟聽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于一。晝則坐市區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于所謂東軒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以簞食瓢飲居于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而不害于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心其害于學故也。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區欲磨洗濁污,睎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為魯司寇,下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廬,為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陽蘇轍記。
【翻譯】
我因為獲罪已經被貶,擔任管理筠州鹽酒稅收政策的稅務官,還沒到任,就下起了大雨。筠州大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南岸的市場,漫上了北坡,沖壞了州府的大門。鹽酒稅所就在錦江邊,水災尤其嚴重。我來到任所時,房屋破敗,無處安身。于是向郡府的長官作了報告,請求借用戶部巡察使衙門暫居?じL官同情我無安身之處,就答應了我的請求。這年十二月,才能勉強支立起傾斜的房子,修補上倒塌的墻壁,又在廳事堂的東邊蓋了一間小屋,屋前種了二株杉樹和上百棵竹子,作為我讀書休息的處所。但是,鹽酒稅務的差事,以前由三個人來管,我來到這里時,其余二人正好都卸職離去,所有的事務都落在我一個人頭上。白天我得坐守在市場上,賣鹽沽酒,收豬、魚交易的利稅,與市場上的買賣人,為尺寸的小利爭執以盡我的職責。晚上回去就已經筋疲力盡,昏然睡去,天已經亮了都不知道。第二天又得出去工作,始終也不能在所謂的東軒安閑地休息。每天早晚都從它旁邊出入,回頭看看,不禁使人內心產生一種無可奈何的苦笑。
從前,我小的時候讀書,曾經暗地里責怪顏回用一個竹器盛飯,一個瓢盛水,住在簡陋的小巷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顏回卻怡然自樂。我私下認為即使不想從政做官,那么至少也應該做點看門打更的小差事,這樣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而且不妨礙治學,何至于貧窮困苦到如此地步呢!可是自從我來到筠州,每天為鹽米這些瑣事辛勤操勞,沒有一天休息的時間。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塵土飛揚的市場,擺脫繁雜瑣碎的事務,回到能修身養性、培養品德的場所去,但每每被繁雜的事務纏繞住而身不由己。從這以后才知道顏回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謀求一斗一升的薪祿來養活自己的.原因,實在是因為這樣的處境對治學是有害的緣故啊。唉!讀書人在他還沒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時候,沉醉在權勢利益之中,為財帛子女經營,并以此為樂趣。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的最高理想的時候,就能擺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容自得,連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顧,何況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種樂趣,足夠對窮困饑餓的處境漠視不顧,毫無怨言,即使讓他南面稱王他也不會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我正想以誠摯的心情洗心革面,勤學求道,希望能達到至圣先賢們的萬分之一?墒俏易灾业牟蛔悖M_到顏回那樣憂道不憂貧的境界,不是更做不到嗎!至于孔子周行列國游說,最高的官職是做了魯司寇,最低的時候還做過乘田、委吏,只要他接觸的官職,他都能做好。他所做的都是達者的事情,不是我們這些平常學者能夠辦到的。
我已經被貶謫在這里,雖然知道受職事的束縛不能離開,只希望時候長久了,世人或許能同情可憐我,讓我返回家鄉,修建先人留下的破敗家園,蓋起簡陋的房屋棲身,然后追求顏回安貧樂道的志趣,實現所想望的東軒之樂,優哉游哉,其樂無窮,以至不知老之將至。然而這不過是幻想,我是不敢有這樣的希冀的。
現在是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所作。
【蘇轍代表作品】相關文章:
男生對女生撒嬌代表什么02-26
一封致全國二會代表信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