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課堂教學的困惑與體會
我是八小的一名二年級的班主任,在我市實施“以學為主 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改革中,我有幸兼任家鄉課的教學工作,隨著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不斷深入,我也在不斷的尋找和摸索在家鄉課中對不同的課堂教學進行了不斷的嘗試和改進。針對本班孩子的年齡和各方面的實際,逐漸地摸索出一條比較適合自己班實際的家鄉課教學。
下面我將如何把“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多學少教”、“以學論教”四個基本理念落實到我的家鄉課教學中,談一談我的體會。
一、“先學后教”
所謂“先學后教”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先入為主,主動探究。以自主學習、生生合作等方式,為“課堂教學”建構一個前置性平臺,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從而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可愛的琿春》為例,我轉變教師即是知識權威的錯誤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實際能力和團隊精神,讓家鄉課程的教學能得到各層面的支援,如家長、老前輩,因為要將家鄉課程教好,非單一教師的能力所能完成,它必須結合社區、家庭的資源,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益。我采用“問問別人”方式,讓學生回家了解一些琿春的自然,上課時又相互介紹,相互補充,以達到家庭、社區資源的結合,也培養了學生社會實際能力和團隊精神。
二、“以學定教”
以學定教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興趣、狀態、發展規律等調節教學順序,并作出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強調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們做什么,必須做什么”的要求。對于這方面我深有體會,在備《可愛的琿春》一課時,我傾盡全力到處搜集關于家鄉鄉鎮的資料,在一周后,我進行了第一次試講,效果很不理想,因為材料都是一些數學,比較枯燥無味,試講班的孩子拿著我辛辛苦苦找到的資料連讀都讀不成句,沒人愿意舉手回答我所提出的問題。孩子顯然對于這種脫離他們實際的東西不感興趣。一節課,在所有人的煎熬中宣告結束了。在評課的時候,我顯得十分低落,領導們也一致認為,這樣講肯定不行,必須得改變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讓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閉門造車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學校領導派我隨著李老師到延邊州其它各縣市去聽課、取經。半個月的聽課學習,我受益匪淺。我一邊記一邊在琢磨怎么樣把其它老師的閃光點熔入到我的這節課之中,改進并完善我的課堂教學。我找到了,終于找到了,那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回到班級后,我開始調查學生搜集到的資料,收獲還真不小,發現他們感興趣的不是數學,而是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蓮花湖、沙丘公園、一眼望三國、野生動北虎、富硒蘋果。他們的興趣一定就是我的突破口,在形式上我采用了小組學習的方式、個人匯報、講解還有編排小詩歌的方式,來介紹家鄉的城鎮。第二課試講,得到了領導的一致好評,整個課堂動起來了,孩子笑起來了,琿春的城鎮在我與孩子的密切配合中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所有人的眼前。也就是這節課,使我成功地走上了全州家鄉課比賽的大舞臺,使我今天有幸能和大家圍坐在一起,聊一聊家鄉課的得與失。是呀,“沒有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學生個人經驗,學習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學生對世界的了解、發現等都得借助于他們的親身體驗”。
三、“多學少教”
多學少教要求教師要把課堂時間和課堂空間還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如在講《家鄉人的衣食住行》這節課時,我按照他們對家鄉的了解和喜歡分成了四個組。在課堂上,我通過看、聽、嘗、議,等各種方式,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感受家鄉人的衣食住行的特點。做到能讓孩學生已經掌握和能通過自學掌握的內容以及與學生認知水平相距過遠的內容,就不必教;對于使學生處于“憤”“悱”狀態的問題。怎么樣為琿春創衛添光彩,孩子們的目標落得比較遠,只談到要好好學習,我便引導學生從實際入手,想想在班級、學校、家里,都可以為琿春創衛添光彩,聽到這里,孩子們眼前一亮,他們似乎找到了方向,分別從自身方面努力,從小事做事,為琿春創衛添光彩。
又如在準備《家鄉人的衣食住行》這節課時,課前我布置學生們去搜集有關家鄉人的衣食住行方面的資料,然后根據他們對家鄉的了解與愛好,自由搭配,分成了衣、食、住、行四個小組。組分完了,問題又現了,孩子們搜集到的資料與教材上的完全不符,因為我省地域遼闊、地方差異、城鄉差異大,教科書上所提供的內容,與琿春本地的差異較大,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我是否可以以琿春本土特色為主,重新編排一下教材呢?于是我又上網查找資料,通過查找資料得知,家鄉課程作為開放性的課程,其活動的組織實施,必須考慮地方差異、和學校傳統等基本因素,因而在設計與實施家鄉課教學和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研究、開發、重組和利用地方、學校的課程資源;面向本校實際,面向學生的個體現實生活,聯系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實施相關的活動主題或項目。得到此消息,我十分興奮,于是開始深入的挖掘教材料,進行“加工”、“整合”整理成教案,并較為理想地與學生共同合作展示出了《家鄉琿春人的衣食住行》的特點,將教材中的內容做為拓展介紹給學生。使這節家鄉課更具個性化,使之更符合、更貼近學生、學校、鄉土的特點和需要,在特殊性與普遍性之間找到結合點,立足教材的同時,又要跳出了教材。
四、“以學論教”
“以學論教”的觀念歸根結底,可以概括為一個“實”字,即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落到了實處,都是真實的有效的。
以《可愛的琿春》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感受到琿春的可愛,從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美好情感。在大量的搜集資料中,學生對于家鄉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視頻播放防川被評為吉林八景的那一時刻,我和孩子那種做為琿春的驕傲,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一觸即發,聲音硬咽了,淚水止不住地向下流,那不是虛偽的淚水,而是對家鄉這座發展中的城市,能有今天的成就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孩子們稚嫩可愛的話語,道出了他們對于家鄉那種獨有的、細膩的、親切的愛。孩子對客人發出真誠的邀請:歡迎到琿春來做客。40分種的課堂說不完也道不盡我與孩子對于家鄉的愛,也道不盡我與孩子做為家鄉人的驕傲和自豪!每每想起那節課,我都會禁不住流下激動的淚水。“我的家鄉琿春,她像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雞,正在飛出中國,走向世界”通過家鄉課她不僅教育了孩子,更教育了我,做為一個教育者要細細的品味家鄉,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美好情感。
困惑:
因為家鄉是門新興的課程,無論對于我們教師、學生、家長乃至社會都是全新的。我們對這門課程既缺乏理論認識,又缺乏實踐經驗。在課堂中出現在許多困惑。
現實的困難:
1、熱情和能力的沖突家鄉課它給我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熟悉是因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提到它多年,說起來像老朋友。陌生是因為,盡管說了這么多年,但它到底是什么,該怎么樣去講,我卻不能夠說得清楚。面對完全陌生的教材我缺乏可借鑒的上課模式和方法,感覺不會,無章可循。我在家鄉課面前就是一個缺乏理論認識,又缺乏實踐經驗的,摸著石頭過河的人。當我得知我即將擔任家鄉課這門課程的教學時,我茫然了,這顯然已超出我原有的知識和能力范圍我不知道該“如何教”。
2、統一標準與地域特色的矛盾吉林省地方課程立足全省。“省”是一個很大的地域范圍。在同一個省當中,自然面貌、歷史文化、風俗習慣會有很多不同。各個地方經濟、文化發展以及課程資源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教學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因為教材上的內容脫離學生的實際,缺乏“本土”性,這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以上就是我在以學為主新課程理念下,對家鄉課堂教學的困惑點滴體會,希望大家多多指點,使我早日進步。
【家鄉課堂教學的困惑與體會】相關文章:
困惑的作文10-03
關于困惑的作文08-06
關于困惑作文09-16
不再困惑作文11-12
走出困惑作文09-26
我的困惑作文10-14
困惑的心作文08-01
上帝也困惑作文12-14
不再困惑作文【優秀】05-12
困惑的作文15篇【熱門】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