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青睞什么樣的大學生
一個人的成功有多少是汗水和努力造就的?當名校情結愈演愈烈,名校效應究竟價值幾何?學習、成長、能力提升,大學又該為學生擔負怎樣的責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與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近日聯合發布“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報告,數十位專家基于此項目2010—2011年度的調查數據,探索了我國不同類型高校的教育質量與學生學習過程,對學生的學習機會獲得、能力提升、就業表現等進行了深入分析。
誰能在升學競爭中搶得先機
課題組公布的《中國高等教育公平報告(2011)》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城鄉、地區、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先賦性差異不僅對大學生的在校學習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帶來了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差異。
報告顯示,在獲得高考自主招生名額、保送資格以及加分等優惠政策時,農村學生處于劣勢。其中,生活在直轄市的學生,獲得自主招生名額的可能性是農村學生的5.5倍。農業戶口學生中,獲保送資格的比例為0.3%;非農業戶口學生中,有0.8%獲得保送資格,高于農業戶口。除了戶口之外,在所有獲得保送資格的學生中,來自城市地區的學生比例明顯大于其他地區,其中省會城市最高,為27.5%,其獲得保送資格的'可能性是郊區農村學生的11.1倍。
調查者分析認為,存在此差異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學生更容易獲得保送、加減分優惠政策以及自主招生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想成功獲得保送、自主招生等資格,學生家庭需要承擔相當的經濟成本、文化成本和時間成本,在這方面,非農業戶口的學生顯然具有優勢。
此外,父代教育水平也對子代的教育機會存在一定影響。調查指出,處于優勢地位的父親階層資源和他們所對應的社會經濟、文化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子代的機會獲得。但同時,中下階層的子代有著強烈的地位崛起和向上流動的意愿,也更多地利用高考的考試選拔機制實現上升意愿。
參與研究的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精明認為,除去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的農村生源比例下降外,階段性的教育不公等現象確實客觀存在,這也進一步呼喚多樣化選拔機制的豐富和制度的完善。
誰能在就業表現中更加搶眼
報告顯示,在中國讀名校并不只是一種情結,還能帶來比普通大學更高的經濟回報。據統計,名校與普通大學畢業生起薪差異明顯,就業市場上的名校效應非常突出。“211工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2427元/月,比普通大學高出28%;“985工程”大學為2587元/月,比普通大學高出36%。參與研究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宏彬指出,這只是畢業后第一個月的工資差異,這種差異很可能會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而進一步加大。
報告指出,造成這種起薪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家庭背景、學習成績、社會活動能力以及技術能力與工作經驗四個方面。
數據顯示,家庭背景中的很多因素會對大學生畢業起薪有影響。有25%的畢業生在求職中有家庭或者熟人幫忙,其中高達73%的學生認為這對求職有幫助。而教育在代際之間也存在著傳遞性,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往往對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視,也能夠為子女提供更優質的家庭教育,影響子女的學習能力與人格發展。
同時,名校學生在高考成績、英語水平上高于普通大學學生,這也影響到了工資水平。據統計,高考成績高于省平均分的畢業生工資比低于省平均分的畢業生高出17%,英語四級排名前20%的畢業生比排名后80%的畢業生平均月工資高出18%。
社會活動能力、政治面貌等在就業市場上也很受重視,很多用人單位都會非常關注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社團活動經歷,擔任過學生干部的畢業生起薪要比從未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高出8%。而名校效應的一個重要來源正是大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名校畢業生也有著更高比例的學生干部和黨員。
而顛覆人們“有證在手,走遍天下”的觀念在調查中發現“擁有技術證書并不能提高畢業生的起薪”,在名牌大學,有技術證書的畢業生起薪比無技術證書的畢業生低10%,在普通大學則為5%。“這是因為在考證比例極高的情況下,證書的競爭力不再明顯,而為考證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反而有可能耽誤其他能力的鍛煉。”李宏彬同時指出,和考證一樣,擁有兼職工作經驗的大學生甚至比沒有兼職工作畢業生的起薪要低,“大學生的兼職大多是家教或低技能工作,主要在于賺錢,對于自身能力并沒有實質性鍛煉,因而不被招聘單位重視。這也意味著大學生還是應該更多地關注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什么決定一所大學的好壞
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和教育規律的評估標準一直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有效標桿。“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調研組認為,全面提升中國高等教育質量需要實現傳統教育質量評估觀念向新的“增值觀”的過渡。
“學生是大學作為教育機構存在的首要原因,大學的資源投入是否為學生提供了有價值的教育經驗,并由此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提升,顯然應該成為評價大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史靜寰認為,如何將學校資源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應該成為評價高等教育和大學質量的新標準:“增值的評價標準也更符合教育規律,不能僅僅比較名校學生和一般院校學生之間的分數或能力差異,應該從他們通過大學教育獲得的提升度來評判教育質量的好壞。”
此次調查也顯示,資源的區域配置格局與人才的質量培養格局之間存在復雜關系,前者并不直接決定后者。同時,盡管“985”院校在基礎學科上優勢明顯,但“211”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在一些應用性學科上,如教育學、管理學、農學、工學等也表現突出。
【公司青睞什么樣的大學生】相關文章:
三位大學生的社會初體驗02-23
春暉物業管理公司寶恒公寓的企劃書02-22
無錫招商城市場管理有限公司02-23
夢的眼睛的作文02-23
奇怪的夢的作文02-23
作文的開頭的常見方式02-23
五官的爭吵的作文02-23
更愛現在的您的作文02-23
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的方法02-22
幫孩子端正競爭的心態的方法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