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調張籍詩詞賞析

時間:2024-09-27 18:36:17 煒玲 詩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調張籍詩詞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調張籍詩詞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調張籍詩詞賞析

  【原文】

  調張籍

  作者:韓愈

  朝代:唐

  體裁:五言古詩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

  惟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

  仙官敕七丁,雷電下取將。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

  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注釋】

  (1)調:調侃,調笑,戲謔。張籍(768——830),字文昌,貞元十四年(798)進士,歷官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終國子司業。

  (2)文章:此指詩篇。

  (3)群兒:指"謗傷"李杜的人。前人認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下詳)。

  (4)蚍蜉:蟻類,常在松樹根部營巢。

  (5)伊:發語詞。

  (6)徒觀兩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雖能看到其成就,卻無法目睹當時鬼斧神工的開辟情景了。

  (7)想當四句:想像禹治水時劈山鑿石、聲震天宇的情景。劃:劈開。雷硠:山崩之聲。

  (8)唯此以下十二句:說天帝想要好詩歌,就派李、杜到人間受苦,還故意折斷他們的羽毛,剝奪他們的自由,讓他們經受挫折坎坷磨難,從而創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絕代詩篇。然后又派天神取走了。現在遺留在人世的只不過?quot;太山一毫芒"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金薤:書。古有薤葉書。又有薤葉形的金片,俗語稱金葉子。琳瑯:美玉石。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詩篇播于金石。六丁、雷電:皆傳說之天神。

  (9)八荒:古人以為九州在四海之內,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內。

  (10)精誠兩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猶今言靈感忽至。

  (11)刺手四句:比喻李、杜詩的創作境界。汗漫:廣漠無邊之處。《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于北海,遇異人,欲與交友,其人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寧肯而遠至于此。……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織女襄:《詩·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鄭玄注:"襄:駕也。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暮七辰,辰一移,因謂之七襄"。按:織女,謂織女星。肆,謂星宿所舍,即星次。此句夸言神游物外,連織女星的車駕都不乘坐了。意謂超越了織女星運行的范圍。

  (12)地上友:指張籍。經營:此謂構思。

  (13)乞:此謂送給。如杜甫《戲簡鄭廣文虔兼呈蘇司業源明》:"賴有蘇司業,時時乞酒錢"。頡頏:上下飛翔。上飛曰頡,下飛曰頏。

  【賞析】

  此詩作于元和十年(815),是文學史上著名的推尊李、杜的力作。前人認為李杜之后,韓愈最早將李、杜并尊,而且稱譽頌揚最為有力。并認為此詩是針對當時一些人揚杜抑李或"李、杜交譏"而發。五代后晉人編撰《舊唐書》,認為元稹是"李杜優劣論"的始作俑者。宋人魏泰《臨漢隱居詩話》進一步指實韓詩所斥"群兒",是指元稹、白居易:"元稹作李杜優劣論,先杜而后李,韓退之不以為然,詩曰李杜文章在……可笑不自量,為微之發也"。此后,人多從其說。

  然事實并不盡然。其實元稹是最早對李、杜并稱的人。早于韓愈此詩二十一年,即貞元十年(794),元稹作《代曲江老人百韻》,詩中已有"李杜詩篇敵"之句。貞元十四年(798)韓愈《醉留東野》詩有"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之句。但在元和八年,元稹作《唐故工部員外杜君墓系銘并序》,這是唐代唯一一篇從理論上分析杜詩出現之意義的文獻,其中再次提到李、杜時,確實有所高下:"詩人已來,未有如杜子美者。時山東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余觀其樂府歌詩,誠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奮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籬,況壺奧乎?"白居易作于元和十年的《與元九書》,則有李杜并譏之嫌"。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詩最多,可傳者千余首,盡工盡善,又過于李。然撮其《新婁》、《石壕》諸章,亦不過三四十。杜尚如此,況不迨杜者乎?"白氏本意是強調"唯歌生民病"的新樂府詩,并非全面貶低李杜。但"謗傷"之嫌確亦難免。

  韓愈此詩極全力宏揚李杜,其所謂"群兒"、"謗傷"等語,亦必有所指。錢仲聯《集釋》補釋云:"籍雖隸韓門,然其樂府詩體近元、白而不近韓,故白亟稱之。元、白持論,當為籍所可,故昌黎為此詩以啟發之歟?"

  不論此詩寫作起因如何,其藝術成就確可稱道。此詩力大思雄,縱橫恣肆,頗有李白浪漫風格,其想像、夸張、比喻皆新奇有趣,然而又非常恰當,足見大家風范。朱彝尊《批韓詩》曰:"議論詩,又別是一調,以蒼老勝,他人無此膽。"《唐宋詩舉要》引吳闿生語:"雄奇偉岸,亦有光焰萬丈之觀。"韓詩造語新奇歷來受人稱譽,趙翼《甌北詩話》云:"詩家好作奇句警語,必千錘百煉而后能成。如……昌黎之巨刃磨天揚、乾坤擺雷硠等句,實足驚心動魄,然全力搏兔之狀人皆見之"。《峴傭說詩》:"奇杰之語,戛戛獨造"。韓愈《薦士》評孟郊詩云:"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此語常被后人用來評價韓愈本人的詩。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或十一年(816年)。當時,李白、杜甫還不曾受到人們普遍的尊重。在韓愈以前,李白名高于杜甫;到韓愈那時,又有人尊杜抑李。元稹《唐故工部員外杜君墓系銘并序》說:“詩人已來,未有如杜子美者。時山東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余觀其樂府歌詩,誠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奮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籬,況壺奧乎?”白居易《與元九書》說:“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詩最多,可傳者千余首,盡工盡善,又過于李。然撮其《新婁》《石壕》諸章,亦不過三四十。杜尚如此,況不迨杜者乎?”則有李杜并譏之嫌。韓愈因作此詩極全力宏揚李杜。

  名家點評

  《臨漢隱居詩話》:元稹作李、杜優劣論(按指《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先杜而后李。韓退之不以為然,詩曰:“李杜文章在……可笑不自量。”為微之發也。元稹自謂知老杜矣,其論曰:“上該曹劉,下薄沈宋。”至韓愈則曰;“引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夫高至于“酌天漿”,幽至于“拔鯨牙”,其思賾深遠宜如何,而詎止于曹劉、沈宋之間耶?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雪浪齋日記》:退之參李、杜,透機關,于《調張籍》詩見之。自“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以下,至“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此領會語也。從退之言詩者多,而獨許籍者,以有見處可以傳衣缽耳。

  《竹坡詩話》:元微之作李杜優劣論,謂太白不能窺杜甫之籓蘺,況堂奧乎?唐人未嘗有此論,而稹始為之。至退之云:“李杜文章在……那用故謗傷”,則不復為優劣矣。洪慶善作《韓文辨證》,著魏道輔之言,謂退之此詩為微之作也。微之雖不當自作優劣,然指稹為愚兒,豈退之之意乎?

  《歲寒堂詩話》:元微之嘗謂自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而復以太白為不及。故退之云:“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退之于李杜,但極口推尊,而未嘗優劣,此乃公論也。

  《環溪詩話》:韓詩無非《雅》也,然則有時乎近《風》……《調張籍》而歌李杜則《頌》之類也。

  《象山先生全集·語錄》:有客論詩,先生誦昌黎《調張籍》一篇……且曰:“讀書不到此,不必言詩。”

  《黃氏日鈔》:《調張籍》:形容李、杜文章,尤極奇妙。

  《唐詩快》:亦足為李、杜吐氣矣。

  《批韓詩》:朱彝尊曰:運思好,若造語則全是有意為高秀(“乾坤”句下)。出語奇特(“精神”二句下)。議論詩,是又別一調,以蒼老勝。他人無此膽。何焯曰:此公與得處,所謂“不名一體,怪怪奇奇”(“舉瓢”句下)。

  《韓柳詩選》:公之并推李、杜,非因世人所稱,實自有兼得處。他人學詩才薄,因不能并歷兩公之藩,無怪乎偏好耳。

  《唐詩別裁》:言生乎愿學者惟在李、杜,故夢寐見之,更冀生羽翼以追逐之。見籍有志于古,亦當以此為正宗,無用岐趨也。元微之尊杜而抑李,昌黎則李、杜并尊,各有見地。至謂“群兒愚”指微之,魏道輔之言,未可援引。

  《唐宋詩醇》:此示籍以詩派正宗,言己所手追心慕,惟有李、杜,雖不可幾及,亦必升天入地以求之。籍有志于此,當相與為后先也。其景仰之誠,直欲上通孔夢,其運量之大,不減遠績禹功;所以推崇李、杜者至矣。

  《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此詩極稱李、杜,蓋公素所推服者,而其言則有為而發。《舊唐書·白居易傳》:元和十年,居易貶江州司馬。時元微之在通州,嘗與元書,因論作文之大旨……是李、杜交譏也。元于元和八年作《杜工部墓志銘》……其尊杜而貶李,亦已甚矣。時其論新出,愈蓋聞而深怪之,故為此詩,因元、白之謗傷,而欲與籍參逐翱翱。要之,籍豈能頡頏于公耶?此所以為“調”也。

  《網師園唐詩箋》:奇警(“想當”四句下)。思入渺茫,筆吐光怪(“我愿”句下)。

  《甌北詩話》:詩家好作奇句警語,必千錘百煉而后能成。如李長吉“石破天驚逗秋雨”,雖險而無意義,只覺無理取鬧。至少陵之“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昌黎之“巨刃磨天揚”,“乾坤擺礌硠”等句,實足驚心動魄,然全力搏兔之狀,人皆見之。

  《老生常談》:昌黎五古,語語生造,字字奇杰,最能醫庸熟之病。如《薦士》、《調張籍》等篇,皆宜熟讀以壯其膽識,寄其豪氣。《調張籍》開口便是“李杜文章在”,緣心中意中傾倒已久,不覺沖口而出。通首極光怪奇離之能,氣橫筆銳,無堅不破;末于張籍只用一筆帶過,更不須多贅。

  《養一齋詩話》:“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刺手拔鯨牙,舉瓢斟天漿”,“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自是昌黎詩法得手處。然昌黎不又云“狂詞肆滂葩,低昂見舒慘。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乎?公詩有“滂葩”而無“平淡”,終非詩教之本指也。

  《峴傭說詩》:《調張籍》詩:“想當施手時……乾坤擺雷硠。”奇杰之語,戛戛獨造。

  《增評韓蘇詩鈔》:三溪曰:起筆十字業已膾炙人口,以為千古名言,雖以韓公之文之圣,推獎不容于口,李杜文章可謂空前絕后矣。

  《韓詩臆說》:此詩李、杜并重,然其意旨,卻著李一邊多,細玩當自知之。見得確,故信得真,語語著實,非第好為炎炎也。“調”意于末四句見之。當時論詩意見,或有不合處,故公借此點化他。

  《唐宋詩舉要》:高步瀛曰:此寫運窮,語極沉痛(“使看”句下)。結出“調”意(末句下)。吳曰:雄奇岸偉,亦有光焰萬丈之觀。

  人物生平

  困苦童年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韓愈出生。他的祖輩都曾在朝或在地方為官,其父韓仲卿時任秘書郎。韓愈三歲時,韓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長韓會撫養成人。大歷十二年(777年),韓會因受宰相元載牽連,貶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韓會早逝后,韓愈先是隨寡嫂鄭氏(韓愈稱“六嫂”)回河陽原籍安葬兄長,但卻不得久住,只得隨六嫂避居宣州。他這一時期是在困苦與顛沛中度過的。

  科舉之路

  元人《至圣先賢半身像》中的韓愈像,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韓愈自念是孤兒,從小便刻苦讀書,無須別人嘉許勉勵。貞元二年(786年),他離開宣城,只身前往長安。其間韓愈赴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濟)投奔族兄韓弇,以得到河中節度使渾瑊的推薦,卻毫無收獲。

  貞元三年(787年)秋,韓愈取得鄉貢資格后再往長安。是年,韓愈在長安落第,生活無所依靠,又傳來韓弇死于非命的噩耗。約在此年末,韓愈因偶然機會,得以拜見北平王馬燧,得到他的幫助。韓愈后曾作《貓相乳》以感其德。

  貞元三年至貞元五年(787年-789年)間,韓愈三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失敗。貞元五年(789年),韓愈返回宣城。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第四次參加進士考試,終于登進士第。次年,參加吏部的博學宏詞科考試,遭遇失敗。同年,六嫂鄭氏逝世,他返回河陽,為六嫂守喪五個月。

  貞元十年(794年),再度至長安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又失敗。

  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仍失敗。期間曾三次給宰相上書,均未得到回復。同年,離開長安,經潼關回到河陽縣,于是前往東都洛陽。

  兩入幕府

  韓愈

  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韓愈因受宣武節度使董晉推薦,得試任秘書省校書郎,并出任宣武節度使觀察推官。

  韓愈在任觀察推官三年間,在指導李翱、張籍等青年學文的同時,利用一切機會,極力宣傳自己對散文革新的主張。

  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晉逝世,韓愈隨董晉靈柩離境。韓愈剛離開四日,宣武軍便發生兵變,留后陸長源等被殺,軍中大亂,韓愈因先離開而得免禍。韓愈隨董晉靈柩至洛陽,其后于二月末抵達徐州。同年秋,韓愈應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之聘,出任節度推官,試協律郎。同年冬,張建封派韓愈前往長安朝正。韓愈談論直爽坦率,從不畏懼或回避什么,操行堅定純正,卻不善于處理一般事務。

  貞元十六年(800年)春,韓愈回到徐州,不久后,張建封去世。同年夏,韓愈離開徐州,回到洛陽。同年冬,韓愈前往長安,第四次參加吏部考試。

  屢遭貶謫

  貞元十七年(801年),通過銓選。次年(802年)春,韓愈被任命為國子監四門博士。他曾告假回到洛陽,前往華山游玩。

  貞元二十年(804年)春,韓愈抵達陽山縣就職。

  韓愈像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春,韓愈獲赦免,于夏秋之間離開陽山縣。八月,獲授江陵法曹參軍。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韓愈奉召回長安,官授權知國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韓愈正式擔任國子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六月十日,改授都官員外郎、分司東都兼判祠部。

  元和五年(810年),被降授為河南縣令。當時,魏、鄆、幽、鎮四藩鎮各設留守藩邸,暗中蓄養士兵,并窩藏逃犯,意圖不軌。韓愈要揭發他們的違法行為,便部署官吏,事先自斷他們與百姓往來,等天明就公布,留守官員十分害怕,被迫停手。

  元和六年(811年),任職方員外郎,回到長安。

  元和七年(812年)二月,復任國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韓愈認為自己才學高深,卻屢次遭貶斥,便創作《進學解》來自喻。宰相看后,很同情韓愈,認為他有史學方面的才識,于是調韓愈為比部郎中、史館修撰。同時,他奉命修撰《順宗實錄》。

  元和九年(814年)十月,韓愈任考功郎中,仍任史館修撰。同年十二月,遷任知制誥。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晉升為中書舍人,此后獲賜緋魚袋。不久,厭惡韓愈的人稱他先前任江陵掾曹時,荊南節度使裴均留他住宿禮遇厚重。裴均之子裴鍔是平庸淺陋之人,裴鍔看望父親時,韓愈在為裴鍔送行的文章序中,仍稱呼裴鍔的字。這一說法在朝官中引起很大反響,韓愈因此被改授為太子右庶子。

  隨征淮西

  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宰相裴度出任淮西宣慰處置使、兼彰義軍節度使,出討淮西叛藩吳元濟。聘請韓愈任行軍司馬,賜紫服佩金魚袋。韓愈曾建議裴度派精兵千人從小路進入蔡州,必能擒拿吳元濟。裴度未及采行,唐鄧節度使李愬已自文城(今河南唐河)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擒得吳元濟。三軍謀略之士,無不為韓愈惋惜(關于《韓愈神道碑》所載關于韓愈此段建議平淮西之事,存疑,暫置于此)。韓愈又對裴度說:“如今憑借平定淮西的聲勢,鎮州(今河北正定)王承宗可用言辭說服,不必用兵。”他便找到柏耆,口授致成德節度使王承宗的書信,叫柏耆執筆寫下后,帶上書信進入鎮州曉喻王承宗。王承宗攝于唐廷此時的兵威,只得獻上德、棣二州,表示服從。

  同年十二月,淮西平定后,韓愈隨裴度回朝,因功授職刑部侍郎,憲宗便命他撰寫《平淮西碑》,其中很大篇幅敘述裴度的事跡。當時,李愬率先進入蔡州生擒吳元濟,功勞最大,他對韓愈所寫憤憤不平。李愬之妻入宮禁訴說碑辭與事實不符,憲宗便下令磨掉韓愈所寫碑文,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刻石為碑。

  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由尚書左仆射鄭余慶任詳定使,韓愈任副使,負責對朝廷儀制、吉兇五禮加以修訂。

  諫迎佛骨

  韓愈聽穎師彈琴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憲宗派使者前往鳳翔迎佛骨,長安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論佛骨表》極力勸諫,認為供奉佛骨實在荒唐,要求將佛骨燒毀,不能讓天下人被佛骨誤導。憲宗覽奏后大怒,要用極刑處死韓愈,裴度、崔群等人極力勸諫,憲宗卻仍憤怒。一時人心震驚嘆惜,乃至皇親國戚們也認為對韓愈加罪太重,為其說情,憲宗便將他貶為潮州刺史。

  韓愈到潮陽后,上奏為自己辯白。憲宗對宰相說道:“昨日收到韓愈到潮州后的上表,所以想起他諫迎佛骨之事,他很是愛護朕,朕難道不知道?但韓愈身為人臣,不應當說人主奉佛就位促壽短。朕因此討厭他太輕率了。”憲宗意欲重新起用韓愈,所以先說及此事,觀察宰相的態度。但同平章事皇甫镈憎恨韓愈為人心直口快,怕他重被起用,便搶先回答說:“韓愈終究太狂放粗疏,暫且可考慮調到別郡。”適逢大赦,憲宗便于同年十月量移韓愈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元和十五年(820年)春,韓愈抵達袁州。按照袁州風俗,平民女兒抵押給人家做奴婢,超越契約期限而不贖回,就由出錢人家沒為家奴。韓愈到后,設法贖出那些被沒為家奴的男女,讓他們回到父母身邊。于是禁止此種風俗,不許買人為奴。此年九月,唐穆宗召韓愈入朝任國子祭酒。同年冬,韓愈回到長安。

  出使鎮州

  長慶元年(821年)七月,韓愈轉任兵部侍郎。當時,鎮州兵變,殺害新任成德節度使田弘正。都知兵馬使王廷湊自稱留后,并向朝廷索求節鉞。

  長慶二年(822年)二月,朝廷赦免王庭湊及成德士兵,命韓愈為宣慰使,前往鎮州。

  韓愈即將出發時,百官都為他的安全擔憂。元稹說:“韓愈可惜。”穆宗也感到后悔,命韓愈靠近成德境界后,先觀察形勢變化,不要急于入境,以防不測。韓愈說:“陛下命我暫停入境,這是出于仁義而關懷我的人身安危;但是,不畏死去執行君命,則是我作為臣下應盡的義務。”于是毅然只身前往。

  到鎮州后,王庭湊將士拔刀開弓迎接韓愈。韓愈到客房后,將士仍手執兵器圍在院中。王庭湊對韓愈說:“之所以這么放肆無禮,都是這些將士干的,而不是我的本意。”韓愈嚴厲地說:“皇上認為你有將帥的才能,所以任命你為節度使,卻想不到你竟指揮不動這些士卒!”

  有一士卒手執兵器上前幾步說:“先太師(指王武俊)為國家擊退朱滔,他的血衣仍在這里。我軍有什么地方辜負了朝廷,以致被作為叛賊征討。”韓愈說:“你們還能記得先太師就好了,他開始時叛亂,后來歸順朝廷,加官進爵,因此,由叛逆轉變而為福貴難道還遠嗎?從安祿山、史思明到吳元濟、李師道,割據叛亂,他們的子孫至今還有存活做官的人沒有?”眾人回答:“沒有。”

  韓愈全身像

  韓愈又說:“田弘正舉魏博以歸順朝廷,他的子孫雖然還是孩提,但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以成德歸順朝廷,還未成人就被任命為節度使;劉悟、李祐當初跟隨李師道、吳元濟叛亂,后來投降朝廷,現在,都是節度使。這些情況,你們都聽說過嗎!”眾人回答:“田弘正刻薄,所以我軍不安。”

  韓愈說:“但是你們這些人也害死田公,又殘害他家,又是什么道理?”眾人都稱善。王庭湊恐怕將士軍心動搖,命令他們出去。然后,對韓愈說:“您這次來成德,想讓我干什么呢?”韓愈說:“神策六軍的將領,像牛元翼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但朝廷顧全大局,不能把他丟棄不管。為什么你到現在仍包圍深州,不放他出城?”王庭湊說:“我馬上就放他出城。”便和韓愈一起飲宴,正逢牛元翼逃潰圍逃出,王庭湊也不追擊。

  晚年生活

  長慶二年(822年)九月,韓愈轉任吏部侍郎,翌年(823年)六月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神策軍將士聽說韓愈就任京兆尹后,都不敢犯法,私下里相互告誡道:“他連佛骨都敢燒,我們怎么敢犯法。”

  韓愈任職不久,便因不參謁宦官,被御史中丞李紳彈劾。韓愈不服,稱此舉經穆宗恩準。二人你來我往,爭辯不止。宰相李逢吉趁機奏稱二人關系不合,朝廷便外放李紳為浙西觀察使,改授韓愈為兵部侍郎。不久后,穆宗得知個中事由,再授韓愈為吏部侍郎。

  病逝于家

  長慶四年(824年)八月,韓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韓愈在長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終年五十七歲。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次年(825年)三月,葬于河陽。

  元豐元年(1078年),宋神宗追封韓愈為昌黎伯,并準其從祀孔廟。

【調張籍詩詞賞析 】相關文章:

贈張籍,贈張籍韓愈,贈張籍的意思,贈張籍賞析 -詩詞大全09-29

寄張籍,寄張籍孟郊,寄張籍的意思,寄張籍賞析 -詩詞大全09-08

寄張籍,寄張籍孟郊,寄張籍的意思,寄張籍賞析 -詩詞大全09-22

哭張籍,哭張籍賈島,哭張籍的意思,哭張籍賞析 -詩詞大全08-30

詠雪贈張籍,詠雪贈張籍韓愈,詠雪贈張籍的意思,詠雪贈張籍賞析 -詩詞大全06-10

重贈張籍,重贈張籍牟融,重贈張籍的意思,重贈張籍賞析 -詩詞大全10-07

贈張籍太祝,贈張籍太祝姚合,贈張籍太祝的意思,贈張籍太祝賞析 -詩詞大全06-28

留別張水部籍,留別張水部籍項斯,留別張水部籍的意思,留別張水部籍賞析 -詩詞大全05-30

水調,水調張翥,水調的意思,水調賞析 -詩詞大全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