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酒泉子賞析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酒泉子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酒泉子賞析1
空磧無邊,萬里陽關道路。馬蕭蕭,人去去,隴云愁。
香貂舊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綺羅心,魂夢隔,上高樓。
注釋
⑴“空磧無邊”二句:茫茫沙漠無邊無際,陽關古道遠在萬里之外。空磧:沙漠;陽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玉門關南面,和玉門關同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⑵“馬蕭蕭”三句:用愁云襯托征人的悲涼心情。蕭蕭:馬嘶聲;去去:一程又一程向遠處走去;隴:泛指甘肅一帶,是古西北邊防要地。
⑶“香貂”一句:戰袍舊了,只有戎衣裹體。香貂:貴重的貂皮(指征袍);戎衣:軍衣。
⑷胡霜:指邊地的霜。胡:泛指西、北方的少數民族。
⑸綺羅:有文彩的絲織品。這里指征人的妻子。
⑹魂夢隔:連夢魂也被萬水千山所阻隔。
「賞析」
這首《酒泉子》抒寫了征人懷鄉思親之情。上片寫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寫征人對妻子的懷念。以征戍生活為題材,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離苦。這種題材,在《花間集》中是罕見的。從藝術上看,全詞境界開闊,于蒼涼之中又見纏綿之思。而兩地相思之情,同時見于筆端。深得言情之妙。
此詞深得評家好評。《花間集注》評此詞:“綺羅”三句,承上香貂戎衣,言疇昔之盛,魂夢空隔也。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三盛贊此詞:“三疊文之《出塞曲》,而長短句之《吊古戰場文》也。再談,不禁酸鼻。”此評雖不免推崇過高,但從“再讀,不禁酸鼻”的話來看,確實指出了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
酒泉子賞析2
原文:
流水無情,潮到空城頭盡白。離歌一曲怨殘陽,斷人腸。
東風官柳舞雕墻。三十六宮花濺淚,春聲何處說興亡,燕雙雙。
譯文:
流水無情送客,潮水拍打著空城,人因離愁而頭發變白。聽到離別之歌,我不禁抱怨夕陽無情,催人離別,頓生斷腸之痛。
東風吹動,柳枝在雕花的宮墻上漂浮。離宮別院里,群花因傷感時節而落淚。雙燕聲聲,好像訴說歷代興亡之事。
注釋:
空城:石頭城,建康的舊稱
葉夢得《滿庭芳》:“一曲離歌,煙村人去。”
雕墻:雕花的宮墻。
賞析:
這首詞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淳熙二年(1174-1175)春,是辛棄疾送別友人時所作的詞。
創作背景:
詞的上片借助景色描寫離愁。“流水無情,潮到空城頭盡白”,送行的場景是在長江邊上,本來沒有感情的江水此時扮演了一個無情的角色,因為友人就要離別,就像滔滔的江水不可逆流一樣,讓人產生無限的傷感,簡直就要把人的頭發都急白了。“離歌一曲怨殘陽,斷人腸”,離別的歌曲惹人傷感偏偏夕陽也像是催促友人上路一樣越來越向西斜。“殘陽”點明了送別的時間,詞人送別友人,肯定不會在傍晚才送,這里用“斜陽”是為了說明作者與友人依依難舍,從上午到下午都舍不得分離,一直拖延到了天色將暮,可是詞人依然抱怨夕陽為什么不能多停留一會,可見其離愁之深。
下片由離別之傷感生發而去,寫到古今興亡之事。一般送別作品只是單純的就事論事,抒發離別愁緒。作者卻一反常理,將建康這樣一個六朝古都所具有的滄桑的歷史興亡之感用沉痛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建康也曾是魏晉六朝時極其繁華的城市,現在卻是殘柳搖曳,百花落淚,飛燕來去,似乎在訴說那朝代更迭的舊事。
這首詞突破了一般送別詞單為離愁而作的窠臼,不僅抒發了深深的離愁,而且還懷古傷今,抒發了沉重的興亡之感,體現了稼軒沉郁雄渾的詞風。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