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詩詞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村行詩詞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村行
作者:王禹偁
朝代:北宋
體裁:七言律詩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hè)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譯文
馬兒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黃,任由馬匹自由地行走興致悠長。
千萬的山谷回蕩著聲響靜聽夜,看數座山峰在夕陽下默默無語。
棠梨的落葉紅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氣撲鼻的蕎麥花啊潔白如雪。
是什么讓我在吟詩時忽覺惆悵,原來鄉村小橋像極了我的家鄉!
【賞析】
《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詩,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時寫的。寫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節是秋天。詩中的內容大概是說詩人騎在馬上,安閑地欣賞著,沿途的風光,聽黃昏時山谷的聲響。
作者在欣賞風景、吟詠詩歌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村莊里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與自己故鄉的十分相似,因而產生了思鄉的愁緒。
詩中首先細致地描寫了秋天的景色,然后再借眼前村莊里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以觸景生情的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農村的喜愛和家鄉的懷念,這種觸景生情的寫作方法,是先描寫眼前的景物,接著抒發自己因這些景物而產生的思想感情,這樣能令全文結構更有條理,而且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這首詩的首段是寫作者騎著馬,欣賞秋天的風景,本是一件樂事,但后來卻因為看見小橋和樹木,想起故鄉,這樣能使詩中的首段和末段作出對比,使讀者更能體會到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數峰無語立斜陽”是本詩廣為傳誦的名句。錢鐘書先生《宋詩選注》:“按邏輯說來,‘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題總預先假設著肯定命題。詩人常常運用這個道理。山峰本來是不能語而‘無語’的,王禹偁說它們‘無語’或如龔自珍《己亥雜詩》說:‘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并不違反事實事實;但是同時也仿佛表示它們原先能語、有語、欲語而此刻忽然‘無語’。這樣,‘數峰無語’、‘此山不語’才不是一句不消說得的廢話。……改用正面的說法,例如‘數峰畢靜’,就削減了意味,除非那種正面字眼強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靈,像李商隱《楚宮》:‘暮雨自歸山悄悄’。”
創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貶官商州,任商州團練副使。在王禹偁的“商山五百五十日”里,曾寫下二百余首詩,占其全部詩作的三分之一,許多藝術水平較高的詩都作于此時。王禹偁的代表作《村行》便是這一時期的產物,作于淳化三年。
作者簡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
【村行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江村行,江村行張籍,江村行的意思,江村行賞析 -詩詞大全08-23
村行遇獵,村行遇獵貫休,村行遇獵的意思,村行遇獵賞析 -詩詞大全04-23
紀村事詩詞賞析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