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理論創新與新思維的本質區別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試論思維創新
試論思維創新1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當今時代的最強音.然而,一切需要創新的`活動特別是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都離不開思考,離不開思維創新.思維創新是一切創新活動的開始,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成敗.
作 者: 梅自琪 作者單位: 寶雞工務段,陜西,寶雞,721001 刊 名: 理論學習與探索 英文刊名: THEORY STUDYING AND EXPLORATION 年,卷(期): 20xx ""(4) 分類號: B804.4 關鍵詞:試論思維創新2
創新思維是指人們在創新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創新成果的思維活動,諸如靈感、直覺、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那么,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
一、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愿望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應讓學生感到作文中“創新”并不十分難。在我們小學各階段的近百篇作文當中有好多命題作文可以寫成同一文題而材料不同,寫法各異。如《記暑假里的一件趣事》、《我喜歡的小物品》、《童年趣事》等等。在教學中,我們可先讓同學們感受一些好學生的作文,以《童年趣事》為例:有的同學寫小時侯蹲在雞窩里孵小雞;有的寫在雪地里捉麻雀;有的寫種下黃豆后三四天不見“豆寶寶”有動靜而將豆子掰開看個究竟。大多數學生從中體會到這些新穎的作文讀后給人一種快感,覺得文章寫得與眾不同才有意思,從而產生了“我在作文時也要這樣寫”的念頭。有了這種躍躍欲試的愿望后,我們要抓住時機出一些半命題的作文,如《我的好_________》、《第一次_________》等等。這樣的作文題可使學生有較大的選擇余地避免出現選材雷同的現象,學生就不會都去寫“煮飯”、“燒菜”這些常見題材,從而可能寫出第一次插秧、第一次殺雞、第一次受到表揚、第一次當家等等不同的題材,繼而我們又可以出《二十年后的我》、《只有九分鐘了》、《我要_________》等在客觀上促使學生寫出不同題材的作文題。
再加上平時講評時將文章寫得是否有新意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不斷地鞏固學生“創新”的興趣和積極性,直至形成習慣。
二、引導學生大膽想像
想像以事實為根據,是在事實基礎上展開的。因而在作文教學中要利用簡單的圖形及圖形組合,使學生從形及物,從物及事,從事及理,逐層地展開學生想像的翅膀,作文時做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進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新力。上課時,我在黑板上畫“--”,啟發學生看到這個圖形,你能想到什么事物?學生說:“想到教鞭、公路、獨木橋、粉筆……”我又畫“~~~”線,學生說:“想到心電圖、海浪、山頭……”接著啟發學生,能回想一下和這些物體有關的事情嗎?回想一下在這些地點你曾有過的經歷?有的學生說我看見~~~線就想到大海,想到在海邊,被巨浪打入海底,有驚無險的事情;有的學生說我看見~~~線,就想到心電圖,想到那天爸爸突發心臟病,我與媽媽送他去醫院作心電圖的情景,當時我心情特別緊張,我盼望爸爸趕快好起來,我會好好地孝敬他。看到一個長方形,學生們有的把它想像成了一塊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像成一臺收錄機,使它有了聲音;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個游泳池,使它有了激烈競爭的場景……學生的思路打開了,他們從生活的事例中感悟真理。訓練至此,我覺得學生想像的翅膀已經展開,但在培養創新能力還要再上一個臺階。這時我請學生在黑板上用不同顏色的筆畫不同的圖形,而后對學生說,你們選擇其中的圖形,任意組合,編一個故事講給我們聽。這時有的學生將長方形和曲線組合在一起,有的同學將梯形和圓組合在一起,圍繞著組合的圖形,展開想像,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經過訓練,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嘗到想像的甜頭,從而敢于想像,樂于想像,善于想像。
三、引導學生學會感悟
在教學中,常常遇到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總是絞盡腦汁,大半天動不了筆。造成學生作文“難產”的原因是:不會觀察生活和不會感悟生活。我針對這種情況,提倡真切地關注、感受、體察生活,要求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再去感悟,也就是說使他們在認識事物的同時學會思考、領悟其中的意義。如一位學生在一則日記中寫道:“今天上午放學后,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許多人在圍觀。我急忙擠進去一看,原來是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摩托車摔在路旁,騎摩托車的'阿姨頭破血流,昏倒在地。一個小男孩趴在那位阿姨身上痛哭,叫喊著媽媽。我看了心里很害怕,就擠出人群回家了。”這只能算是感知了生活。后來,我啟發這位學生:你看到這一切是否有感悟,現在仔細想想對這件事是怎么感受的,請你接著把日記寫完整。通過引導,他接著寫道:“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流血場面,我不敢看。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那位阿姨不知道有沒有生命危險,小男孩失去了媽媽,那該多么痛苦啊!那位阿姨可能是騎得太快或者是違反了交通規則。如果人人都像她這樣,那要造成多少不幸啊!生命誠可貴,千萬要珍惜啊。”這樣既有感知又有感悟,思維得到了鍛煉,認識也有了提高。如果說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閱讀是作文的基礎,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我們既要使學生通過閱讀作品去感悟,吸取其精華,又要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刻苦磨煉學生的感悟能力,他們寫出來的習作才可能富有靈性。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我們要利用作文教學這個有利憑借,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引導和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出有新意的作文來,才能勇敢地面向新的挑戰,成為新一代的創新人才。
試論思維創新3
[論文關鍵詞]音樂 理論課 培養 創新思維
[論文摘要」創新思維的培養,是現代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命題,作者通過10多年培養音樂學生的實踐,從四個方面,用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事例,說明了自己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上的努力和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已是我國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培養具有高水平的全面素質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一個人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獲得,必須通過有效的教育途徑來實現。作為音樂院校更應該重視和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面對是否能夠培養跟上時代發展的,有競爭力的優秀音樂專業人才是擺在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創造性思維能力通常指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具有新穎性和獨創性的特點。音樂教學不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也是對音樂專業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手段,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音樂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音樂各門功課的學習,在對客觀事物本質上認識超越的基礎上,使所學得的各類知識融會貫通,創造出一套屬于自己的音樂感知方式和知識體系。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中心是高等音樂教育的出發點,將會對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帶來深刻的變化,這變化體現在:把音樂教育從過去重知識、技能教育,轉變為重素質、重能力、重審美文化教育;引發的更為深刻的轉變是對教育對象的認識,重新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立精神和創造意識;教學方法由過去單一教學規模變為開放的、綜合的教學活動,教師更加努力探索教學規律,改革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
高等音樂專業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必須將培養學生的創性思維能力加以具體化,也就是說高等音樂專業的教學必須明確,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呢?以筆者愚見,以下幾個方面應成為關注的重點:一是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善于主動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培養思維品質;二是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開拓其思維的領域;三是鼓勵學生注重情感體驗,強化主體精神,發展思維能力;四是注重學生自我實現創造力的培養。
1注重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對于一個音樂理論教師,在課堂上一方面要給學生打下良好的專業知識基礎,另一方面則應注重運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因此教師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學中,教師自然應該擁有創新意識和素質,才能去引導和激發學生,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高等音樂專業教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首先必須強調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在現實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要有意識地多做案頭工作,學會全方位地思考問題。只有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能使學生養成愛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同時才能對客觀聲響進行一定的藝術概括、加工,并從中發現音樂所隱藏的表現性意味,從而使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正常的發揮。
時常有學生對學習和聲有一種畏懼感,覺得枯燥、難學,這是筆者從教以來經常遇到的教學難題。通過幾年的教學摸索,筆者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大量使用提問式、討論式和自學輔導式,再加上一定量的課堂習作分析、演示,以及課外寫作練習和鍵盤實踐,同時采用回課法,讓學生將課堂上討論的問題帶到課外進行整理。參閱有關資料,再根據個人的理解,在下一堂課內進行交流回答。例如,隨著音樂創作實踐探索的不斷深人與發展,終止和弦的穩定與不穩定觀念在理論上有了大幅度的擴展乃至更新。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對傳統和聲理論的沖擊以及如何重新認識“傳統和聲”理論的問題:函待對“不穩定到穩定”、“不協和到協和”概念擴展化內涵給予新的解釋。在大量的國內外當代音樂作品中,其終止和弦大多不協和之實際雄辯地告訴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穩定”、“協和”概念早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所以,現代音樂理論首先要廓清的是對不協和音程、不協和和弦概念的重新理解間題。不協和音程及和弦的大量使用,是二十世紀和聲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勛伯格在談到二十世紀音樂的性質時說,現代音樂中的不協和音正是“不協和音的解放”。此話準確、形象地道出了“不協和”概念的擴展程度。這里的“解放”顯然是在為“不協和”爭得與傳統的“協和”概念相平等的地位,并非僅僅是從音響的協和與否出發。正因為不協和與協和擁有了相同的比較基礎,從而在展現各自的美學價值方面也有了可比性原則。其實,除了不協和音程、不協和和弦的“解放”之外,我們還認為終止和弦也擺脫了終止式的束縛。當代音樂作品中大量的不穩定、不協和終止和弦之應用,則意味著傳統終止式的徹底瓦解。"
不協和音響的性質能否給人的心理以完滿感,能否保持欣賞者心理活動之平衡?為了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潛在能力獲得成就感,在課堂上逐漸由“客人”變成“主人”,由“被動”變成“主動”,不斷自覺地尋求各種方法提高學習效果,激發出創新精神來,筆者要求學生在了解和聲發展歷史的基礎上,用發展的眼光認識不協和音程、不協和和弦的觀念是在不斷更新、發展、變化著的,我們應遵循客觀事物無一不是在對立統一這一自然法則的約束下發展變化的。從宏觀意義上講,不協和終止和弦當具有不協和因素集于同一或單一和弦之中的特性。這就如同微觀物質世界中的細胞,即便是矛盾的,它們也絕對地統一于某個相對“整體”之中,這也是運用“相對論”觀念分析當代音樂作品的組合時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平衡美學原理是長期藝術實踐的理論總結。這一美學理論在音樂藝術中可謂體現得相當完美了。作曲家對終止性和弦的創造性應用,除了力求符合現代美感需要而外,也在努力體現作品整體和聲結構的完整性以及情感風格的完善方面,目的是想達到兩者間的和諧統一。總之,終止和弦觀念的擴展當是作曲家頭腦創作意識的哲學觀、藝術觀之張揚,也是他們美學意識不斷覺醒的體現。他們學會了用宏觀的哲學思辨方法和審美眼光去審視整個藝術界乃至社會的方方面面之發展。站在文化與歷史發展的高度上,深刻地反思著傳統對于我們的影響,從而努力去挖掘新的審美潛能,以展示當代人新的審美心理及多樣化的社會生活內容。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終止和弦本身的結構復雜化,以及它在當代音樂作品中的大量應用,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不算長,對這些終止和聲應用觀念的擴展還是有限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所有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創作中不斷發展與完善。
通過以上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加快了教學進度,而巨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觀察能力,還能給學生帶來創新思維模式。例如,有的學生創造性地運用圖表法將和弦功能與典型的作品進行聯系記憶,有的學生運用比較法記憶和聲學知識,……。通過分析,同學們發現:從使用意義上看,不協和終止和弦的使用完全符合“對立統一”的自然規律。我們沒有理由不承認自然法則,同時,也找不到不能接受“不協和終止”的任何依據;其次,從表現意義上看,不協和終止和弦對全曲的調式、調性風格及結構,也同樣起到了某些總結性“回顧”,只不過是“隱性的回歸”而已。我們發現,不協和終止與協和終止相比,在整體平衡的體現方面,前者更具優勢。畢竟我們是相信自己的耳朵對于美的判斷,而不是多“戴”幾條趕不上音樂創作實踐的理論枷鎖。另外,從結構意義上看,協和與不協和均統一于“主功能”這一穩定范疇之中。只不過有間接與直接的差異而已。在這些創新學習方法的幫助下,同學們不僅排除學習和聲的畏難情緒。而且還越學越有興趣,并促進了其文化學習。可以說,如果教師自身不具備創新能力,不具備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能力,就無法做到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2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正確引導與培養其審美能力
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不僅需要解決思想,善于引導學生,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與評價。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高等音樂專業教學中強化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由于傳統教學方法所限,學生在受本科音樂教育的四年中,其技法都一樣,難以擺脫那種純技法傳授的局限,應該說這有礙于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除了繼續加強基本技巧的學習外,很重要的一點還必須加強對學生審美的教育與培養。開闊學生視野,提高藝術素質。培養審美能力,拓寬思維領域。只有藝術素質提高了,審美能力才會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深刻,其創造性思維就越豐富。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才能在生活中或學習中正確地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什么樣的形式去表現音樂美。就是說,沒有較高的藝術素質就難以有較高的審美能力,而沒有審美能力做基礎,就無法保證在音樂教育中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教師的重要職責,同時也對教師本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應該有意識地把技巧訓練的要求與多種藝術形式的交流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開拓學生的思維領域。
歌曲作法是音樂專業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如何將旋律寫得流暢,優美動聽是平時教學的重點。一次歌曲作法課上,我提問一位向來膽小的學生,讓她歌唱自己寫的主題旋律片斷,當時她聲音很小,而且戰戰兢兢,不敢大聲演唱,同學們都在笑她,一氣之下,她走到鋼琴旁彈奏起自己寫的旋律,我帶頭給她鼓掌,并鼓勵她自彈自唱,而且即時地幫助她修改旋律中不流暢的地方,并且用多種審美情境啟發她創作主旋律,她興奮不已,從此膽子大多了,也自信多了。后來這位同學寫出不少優美、流暢的旋律,歌曲作法考試也獲得了高分,這也成功鼓勵了其他膽小的同學,堅持用自彈自唱的方法寫作旋律,也成為不少同學學習旋律寫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教師對學生應正確的引導,及時的肯定,這樣將更加激發學生發展創新思維的積極性,對創新能力的培養產生更好的效果。
3諄諄善誘,用耐心和愛心發掘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中,不能操之過急,也不可能讓每一位學生每一節課都有創新思維的表現,要注意學生中的個體差異性。對于學習不太好的學生不能埋怨,不能歧視,更不能橫加指責,需要的是愛心和耐心。高等音樂專業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這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一環。"
在基礎樂理課教學中,有位學生在較長時間內對音程的概念不理解,我便在課后為他進行個別輔導,反復幫助他找原因,并在課堂上當著其他同學的面,不斷地對他進行鼓勵和肯定,不久我發現他用表格法,對大小音程、純音程及增減音程作了分析和比較,我馬上肯定了他這一做法,通過認真學習,該生在期末考試中樂理成績獲得全班最高分。由此可見,主體精神積極的努力,把自己的感情傾注到音樂學習中去,產生了非同一般的效果,因此,在高等音樂專業教學中,要讓學生感覺到學習音樂是一個審美過程,要用心去感悟,而不能把它當作一種精神負擔。同時要教育學生,樂譜不是靜止、沒有生命的,它是作者對自然、人物、情景的簡單再現,而應該將自己情感體驗凝聚在自己的創造對象上。只有這樣,才能引起一系列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項重要的任務是要不斷地啟發學生心靈的感悟,努力揭示尋常事物中異乎尋常的美。情感體驗的投人在音樂教學中對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別的,因此創新思維能力有強有弱,但不能歧視弱者。對教師來說,每個學生都是最好的,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發光點,只要付出愛心和耐心,善于發現和引導,充分運用課堂表揚所造成的激勵作用,再加上針對其特點所采取的不同科學方法,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4法無定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實現創造力
古人曰:“事必有法,然而習成。”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有個方法問題,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性地實踐,將“有法”寓于“無法”之中,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高等音樂專業教學的中心,教學中還要注重學生自我實現創造力的培養,作為以學生素質為主的音樂教育,注意學生自我創造力的培養,是努力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高等音樂專業教學要避免將音樂教育演化為純技術教育,否則將大大降低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過程中應有的作用。
例如學生在學習西洋大小調及民族調式這一章節時,我要求同學們運用列表式方法歸納各調式的結構和色彩特征。一位同學問“是否可以采用卡片的形式?”我當即表示了贊同和肯定。受這位同學的啟發,另一個同學建議改進方法,用卡片雙面做記錄,并用透明膠紙將每個卡片貼起來,單面象一頁紙,合起來像一本小冊子。這個只用幾個小卡片連成的小冊子,一一簡要記出了所有常見調式的結構和特征,全打開后又像表格,清晰明了,縱橫有序,便于攜帶,更便于記憶。在他們的帶動下,其他同學各顯神通,找到了不少學習的好方法。
另外,在高等音樂專業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教師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堅持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關系,在教學中應避免強制、刻板,完全以教師觀念強加于學生的情況,即使是較嚴格的技法練習也應探索一種新的方式、方法。教師應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加強對學生自信、自覺、獨立思考、勇于進取的心理特質的培養。二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的作用,要通過學生演唱(演奏),加強與學生的對話和溝通,了解學生思維過程并逐漸引導學生演唱(演奏)的正確思維方法。三是運用“評價”這個杠桿,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要對大多數學生自我實現創造力進行肯定和鼓勵。高等音樂專業教學,確定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中心,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音樂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音樂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素質,提高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各校也應該為音樂教學改革,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寬松的環境。只有多方面的協調,才能真正實現“美育”的目的。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靈活性,還能提高心理素質,使學生能夠保持清醒頭腦,不怯場,敢于主動展現自己的才華,發揮出真正的水平。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上根據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善于發現創新思維并因勢利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就可以得到不斷發展,成為時代所需要的具有創新思維的人。
試論思維創新4
【論文摘要】
一、在概念教學中引導創新。
二、在計算教學中鼓勵創新。
三、在應用題教學中培養創新。
【論文關鍵詞】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
前蘇聯科學家皮卡查認為,數學課是最適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學科之一,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室要求通過概念、計算和應用題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在概念教學中引導創新
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抽象和概括是形成概念思維過程的科學方法。概念是通過抽象概括而形成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對客觀對象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的過程,同時也是舍棄對象的非本質屬性抽取本質屬性的過程。因此,在概念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實際,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為學生營造以個民主,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的觀察、想象、思維和情感。異常活躍和豐富,從使學生通過概念發展的過程獲取新知,并勇于堅持自己正確的意見,學會在與他人合作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進而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如教學“圓的認識”一課,首先充分利用學生日常生活的經驗,舉出“硬幣、鐘面”等實物,讓學生觀察它的形狀,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腦海里有個圓的抽象概念,進而理解圓的結構特征及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學具(圓)讓學生動手折一折,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然后在鞏固練習中,讓學生在一組圖形中標出各圖的直徑、半徑、圓心等,既調動學生積極性,又鞏固了概念。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還可以克服單向思維中學生自覺或不自覺的思維特性和思維定勢。
2.在計算教學中鼓勵創新
《小學教學大綱》指出:“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計算能力上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過分追求計算速度和加大計算繁雜程度,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和檢驗。”這段話告訴我們,要承認差別,不能搞“一刀切”,尤其在計算速度上更不能搞“一刀切”,不要把大量的時間、精力耗費在計算速度的教學上,不要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做多少題,不要要求所有學生都參加口算速算競賽。要要求學生理解算理,但不是要用單一的思維模式解算理。要提出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嘗試用多種方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和檢驗,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
例如,在教學“簡便方法”“25×16” 中的一題,首先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運用所學的運算定律合理簡算,結果學生在黑板上列出了很多的方法: ② 25×16=25×2×8=50×8=400 ④ 25×16=25×(10+6)=25×10+25×6=250×150=400
⑤ 25×16=5×(5×16)=5×80=400 ⑦ 25×16=5×5×2×8=(5×2)×(5×8)=10×40=400
3.在應用題教學中培養創新
思維能力是數學的`核心,思維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必須在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中進行。因此,教師要在應用題教學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求異思維的機會,創設應用情境,引導學生大膽設想,敢于標新立異,獨立解決問題。在訓練學生發散思維時,首先注意培養學生的一題多解。例如:“在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64千米,用這樣的速度,從甲地至乙地共行駛了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看到此題學生們很快想到用歸一法萊解答:64÷2×5或64×(5÷2)
教師再問:“除此外,還有什么方法?”學生又想了想,舉手回答:用比例法解答
解:設甲乙兩地公路長X千米。
通過一題多解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同時,在應用題教學中培養學生根據已知條件提出不同問題,列式計算,有利于加深對數量間的各種相互關系的理解,對增長知識,開闊思路,發展學生思維效果是很有幫助的。
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創新思維水平的高低反映一個人創新能力的強弱,在實踐中,通過教師恰當的引導,結合概念、計算及應用教學的不同結構特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學生良好的數學素質就會得到提高。
【試論思維創新】相關文章:
試論理論創新與新思維的本質區別04-27
試論思維方法的實踐性04-27
創新思維與實踐04-27
巧借轉化思維發展創新思維04-26
數學創新思維競賽04-26
破除思維枷鎖勇于理論創新04-26
創新思維學習心得04-25
創新思維學習心得05-07
試論西方本體論哲學終極思維的嬗變04-26
創新思維的方法論視角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