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江2006年汛期特枯徑流分析
2006年汛期長江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特枯徑流,汛期長江寸灘站、嘉陵江北碚站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烏江武隆站出現了歷史同期第4低水位.這一現象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論文根據2006年長江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實測數據以及長江流域33個氣象站氣溫數據和降水量數據,對2006年汛期長江流域特枯徑流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宜昌、漢口、大通三站的汛期月平均流量均降至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小值,部分月份不足正常年份的1/3,總體徑流量偏少30%~60%.全線水位快速退落,重慶、宜昌、沙市、漢口水位為100多年來同期最低,幾近常年長江枯水季節水位.研究認為降水減少是造成長江2006年汛期枯水的主要原因.2006年氣溫較多年平均明顯偏高0.5~2℃,副高和大陸高壓的異常,使汛期長江流域降水量大大減少,尤其在7~10月份,幾大支流流域降水量減少幅度達到20%~80%.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對2006年汛期長江流域特枯徑流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作 者: 周亮廣 王崠 戴仕寶 趙來 ZHOU Liang-guang WANG Dong DAI Shi-bao ZHAO Lai 作者單位: 滁州學院國土信息工程系,安徽,滁州,239000 刊 名: 自然資源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年,卷(期): 2009 24(3) 分類號: P333.3 關鍵詞: 長江流域 枯水徑流 汛期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