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豆胞囊線蟲病研究進展(續三)
(上接續二) 也有研究認為大豆胞囊線蟲侵入大豆8h后,抗病品種Centennial根內有大豆素Ⅰ在線蟲頭部周圍積累,而感病品種Ransom則沒有大豆素積累,認為大豆素可能是大豆抗大豆胞囊線蟲的一種機制(吳海燕等,2001).喬燕祥等(1999)認為防御酶活性與病原物侵染植物有關.喬燕祥等研究了大豆抗源抗大豆胞囊線蟲過程中過氧化物酶(POD)活性和酶譜變化認為,在大豆胞囊線蟲侵染高峰期(30~35d)高抗抗源體內POD酶活性最強,酶譜著色較深,而感病品種在侵染高峰期POD酶活性降至最低值,并且有一些酶帶受損甚至消失.
作 者: 許艷麗 王麗芳 戰麗莉 李文濱 Xu Yanli Wang Lifang Zhan Lili Li Wenbin 作者單位: 許艷麗,Xu Yanli(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哈爾濱,150081;大豆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哈爾濱,150030)王麗芳,戰麗莉,Wang Lifang,Zhan Lili(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哈爾濱,150081;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李文濱,Li Wenbin(大豆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哈爾濱,150030)
刊 名: 大豆科技 英文刊名: SOYBEAN BULLETIN 年,卷(期): 2010 ""(3) 分類號: S435.651 關鍵詞:【大豆胞囊線蟲病研究進展(續三)】相關文章:
大豆變形記作文10-30
大豆的營養價值特點有哪些03-03
大豆采購合同范本10-12
大豆粉和面粉混合營養更高10-14
課題研究進展情況中期報告(精選12篇)04-07
精選續寫的作文三篇03-18
續寫的作文三篇02-24
省課教案(三)續04-25
寒假日記(續三)04-25
《墨池記》續-初三續寫改寫作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