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目標的定位的論文
摘要:民族預科英語教學學時短,任務重。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基礎差且參差不齊,一時難以適應高等教育的英語教學,對自己不能做出正確定位。民族預科英語教學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要提高教學質量與大學本科英語教學順利銜接,預科英語教學必須做出準確的定位。在此,我們立足預科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和教學需求,對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目標做出準確定位,為探索具有民族預科特色的英語教學的新路子,做出了以下思考。
關鍵詞: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目標;定位
少數民族預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它對于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維護民族團結統一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樣,民族預科英語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民族預科學生英語基礎差、底子薄,在預科學習一年(也有少數兩年制的)后直接進入大學繼續深造學習的最大障礙就是英語。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令人尷尬的現實是中國學生學了十多年英語,仍是“講不出、聽不懂”英語。大學英語教學在不斷改革,思考重新定位的問題。民族預科英語教學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要與大學本科英語教學順利銜接又該出做怎樣的定位呢?多年來,預科教學都提倡“預、補”結合。究竟要怎樣補、怎樣教,教給學生什么,怎樣才能在大學預科這短暫的一年時間里起到最大效應?怎樣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改變預科學生分流到本科后英語學習相當吃力的現狀?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的定位問題進行探討。
一、教學目標定位
培養目標定位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關系。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并制定正確的培養方案,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定位。教學目標定位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與教學要求和教學原則作通盤的考慮,避免高中英語的簡單重復,并與大學英語教學相銜接。目前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多多少少與培養目標不明確有關。要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和改革方向,順利與本科英語教學相銜接,我們首先應該確定預科英語課程建設以及課程改革的宗旨和目標:預科英語教學應緊緊圍繞社會實際需求,突出實用性,并以學生需求為中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傳授知識、技能訓練、能力培養,以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等要求貫穿在教與學的全過程中。通過一年的預科英語學習,大部分學生除了要打下較好的語言基礎,具有較強的聽、說、讀的能力和一定的寫、譯的能力,能用英語就熟悉的話題交流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提高文化素養,拓展國際視野,接納多元文化、了解語言所承載的文化[2],培養開放精神,具備從各種渠道獲得、儲存和使用信息的學習技能,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3]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達到順利與大學英語教學銜接的目的,實現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
(一)教材選用教材作為教學之本,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
教材是實現教學大綱確定的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英語教材是課堂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應為課堂提供最佳的語言樣本和有系統性、針對性的語言實踐活動的材料。選用教材合適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教材是體現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最佳方式,是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預科英語教材應結合預科英語教育教學的實際,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供有系統性和針對性的語言實踐活動。教材應注意思想性、科學性、實用性和趣味性,要處理好知識性與可思性、系統性與靈活性、可接受性與前瞻性、語言典范和時代氣息的關系,充分體現素質教育和“以實用為主”的特色,教材語言規范、自然,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兼顧不同語體,篇幅和難易程度適中,內容豐富,融實用性、時代性、知識性、文化性、科學性、趣味性、可學性和可教性為一體。
選好教材是體現教學目標、教學模式和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一套好的教材,必須按照下列幾條標準加以衡量:1.大綱的覆蓋面。就是指大綱中所規定掌握的詞匯、語法以及聽、說、讀、寫的技能是否在教材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大綱的覆蓋面越廣,教材的可信度就越高。2.語言材料量。教材如能讓學生盡可能廣泛地接觸各種語言材料,學生就有更多的操練機會,更能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習得語言,運用語言。3.課文內容的設計,教材中的課文內容應該趣味性、新穎性、針對性、體裁的多樣性。4.練習的面與量。英語是一門實踐課,練習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設計練習的目的在于供學生復習鞏固課文中學過的有關知識和監測自我消化能力。練習要緊扣課文,反映課文重點。練習的種類盡可能多樣化,并因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由淺入深,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
根據上述衡量標準,我們確立了預科英語教材選用的基本原則:1.要處理好語言基礎與學以致用的關系,突出實用性。
預科英語教學由于教學時數與學生入學水平的限制,以及學生結業后要進入本科繼續學習的需要,必須在“學以致用”的前提下打基礎,“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實用性是指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教學方法的實用性。教材的實用性還反映在教學的實用性方面,就是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很方便地使用,同時也能使學生很容易地掌握所學的內容。
考慮到易學易教,教材還應有配套教學光碟等輔助教學資源。只有學用結合,從實用出發,才能克服教學脫離實際、效果差的局面。
2.實事求是地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3.力求創新、突破傳統。
建立預科自己的英語教學體系是一項新的任務,我們既要向已有的經驗學習,也要敢于創新。我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1)重視思想性。教材編寫的“基本要求”與教材編寫要充分體現改革開放、友好對外的精神,重視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與此同時,還要體現不卑不亢、自強不息的愛國主義精神。
2)預科英語的教學內容必須是學生在生活中實際需要的,而且要具有典型性。所選用的口頭和書面語言材料以及語言情景,都要符合中國學生在國內及涉外環境下可能遇到的,也是他們所能適應的。要貫徹“少而精”、“用得著”的原則。
3)體現現代精神。預科的英語教材要與當代生活息息相關;鼓勵現代化手段的研制和使用,例如多媒體和視聽軟件的制作與使用。
4)注意教材的生動活潑。要改變教材和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的狀況。趣味性不僅在于教學的生動活潑,而且更要使學生感到所學內容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要,學了就會用并且在交際中用得上。同時,也要使學生覺得“易學”和“好用”。
(二)教學內容、方式
課程改革不斷要求教學內容要吐故納新,不斷淘汰舊、繁、重復的部分教學內容,引進本學科最新的科技成果,體現出基礎性、先進性和科學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不斷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為此,教材改革是前提,必須改革教學內容。
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需求。根據有關調查顯示,許多師生都不認為學習教材是外語學習的全部,學生應該有教材之外的其他選擇。
我們應該使用一種主干教材,同時選擇補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材料和活動,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因此,我們要精選主講教材、整合教學內容,突出新穎、實用和交際性教學。根據我院預科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和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我們對現行教材中不適合學生的內容進行整合,需加強的部分進行補充,進一步更新有關內容,實行補、預結合,精講、略講、自學相結合。學生在完成規定學習任務后,能夠進行日常生活工作會話、一般翻譯、基本應用文寫作等;同時,教學內容中特別強調了文化導入內容,根據每單元主題及時補充有關語言文化知識,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克服由于文化習俗差異而產生的語言障礙,并且編寫出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教學輔助材料等。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整合和充實,加大了教學容量,既保持了原教材的系統性,又體現了新穎性、實用性、交際性、主題性、學生的主體性和可操作性。從而確定了具有我院特色的鮮明實用的教學內容,注重對學生聽、說、讀能力的培養,并兼顧寫、譯能力的培養。針對我院學生以前大多學的是啞巴英語,不是開口難,就是摻雜有嚴重的鄉音的特點,我們在最初的課本知識學習之前添加了語音知識的學習,包括:48個英語音標,常見字母組合音,語音語調,斷句等,并進行了糾音、強化過關,保證學生在新學期開始就能獲得基本正確的語音語調,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以此提高英語學習效果。為強化教學效果,英語教研室的老師們還精心選編了300條名人名言、經典諺語、俗語,對學生進行訓練和輔導,并要求準確背誦。這些教學內容的加入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教學內容,并對我院英語教學質量、效果的提高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大學預科要在這短暫的一年時間里起到最大效應除了根據需要來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之外,同時要對教學各個環節做出及時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重視聽說教學讓學生具備用英語聽課的能力和培養學生學習技能是我們課題組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教師應努力把英語教學課堂變成交際的場所,給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多聽、多說、多讀,讓他們在交際中學會交際。給學生以自學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給課堂教學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掌握外語不僅是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技能,要通過課堂教學、講座、實際操作等方法、手段教會學生有效利用網絡等多種教育資源獲取和處理信息。我們要學用結合,打破封閉單一的課堂教育模式,建立開放式、多渠道、多方位的課堂教育體系,從目標、內容、手段等方面實現應用性學習,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為學生學習開辟廣闊的時空領域,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營造一種理想的教學環境,將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課堂的教學結構發生根本變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教學改革舉措
民族預科學生在中學階段英語基礎差,學習興趣低,畏難情緒滋生惰性,對英語學習處于一種半放棄狀態。導致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教學長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針對預科學生的學習現狀及心理特征,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改進英語教學方法。注意在教學中堅持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改進“教與學”的方法及手段,并注意教學的“層次性”、“以人為本”,注重民族預科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多采用交際性、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把課堂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交往過程,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與大學本科英語教學的銜接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在學校和院領導的支持下,結合我院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的特點,對英語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我們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積極做到,首先“優化第一課堂,強化第二課堂,做好分層次教學”。課堂上,精講、略講、自學相結合,采用靈活多樣教學方法。其次,重視整體語言教學規律,加強對學生聽、說、讀、能力的培養,兼顧寫、譯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教學中,我們以整體語言教學理論為指導,將聽、說、讀、寫融為一體,正確引導學生處理好它們的關系,使之互相誘發補充、交織在一起,以構成活生生的語言運用場景。教學中有時把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兩項以上的技能綜合進行訓練,有時在側重某一技能訓練的同時穿插其他技能的訓練,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同時,抓好英語的背誦和單詞記憶,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為了達到“強化基礎,增強能力,拓寬視野,提高素質”之目的,我們要求學生熟練背誦300條名人名言及諺語,以背促學,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再次,組織了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
除了上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我們還注重加強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重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1.大力開發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課堂教學環境。2.
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教學活動。為強化課堂教學內容,我們加強第二課堂教學,組織英語書法大賽、專家講座、英語角、英語朗誦比賽、英語短劇表演賽以及各種層次的英語競賽活動等,形成一個氛圍更濃、范圍更廣、多形式、多手段的英語學習環境,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
3.加強教學策略、英語學習方法的引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我們每學期,采用講座、學生座談、教師個別指導、問卷調查等方式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使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和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英語學習中少走彎路。
結語
預科學生剛踏入大學門檻,對自己不能做出正確定位,在不少社會人士甚至有些高校教師眼里預科生就是高中生、補習生,這更是滋生了他們的自卑感。他們習慣了高中的學習方法,對于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尤其是對教師用英語講課一時難以適應。為學生指引學習方向,讓他們在預科這一年摸索和磨合出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到本科學習就不會再走彎路,起步也要比其他從高中直升上來的同學高,學習上就更顯輕松。我們要立足于預科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和教學需求,對民族預科英語教學做出準確定位,探索出具有民族預科特色的英語教學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吳云虹.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的考核與評價[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9).
[2]曹榮.語言教學中應導入文化因素[J].康定民族示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11).
[3]劉茜.民族預科教學模式初探[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7,(3).
[4]周燕.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4).
基金項目
本文為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項目(湘教通[2009]140號)《少數民族本科預科教學定位的研究與實踐》以及(湘教通[2010]243號)《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劉長莉(1974—),女,苗族,湖南永順人,講師,本科,吉首大學民族預科學院,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目標的定位的論文】相關文章:
民族預科民考民學生英語教學改革實驗研究04-28
醫院功能科對標的定位報告范文05-02
民族音樂學的學科定位05-01
論大學民族本科預科英語教材建設05-02
論民族法制與民族關系論文05-01
報紙專刊的定位與策劃的論文05-02
高校擴招后民族預科物理教學改革探索05-01
民族音樂的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