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世紀中小水電發展前景之我見
在世紀之交、新千年曙光到來之際,福建電力工業供求態勢的歷史性逆轉和地方電力一一一一農電電管理體制出乎預料的根本性調整,在福建地方各級政府和水利部門引起強烈震撼。“電力過剩論”和“中小水電無用論”也再次在八閩大地重視。有些長期從事中小水電及農村電氣化建設管理或領導工作的專家甚至也在相關會議場合公開表示:在新世紀,中小水電沒用了,沒有前途了。
中小水電發展前景果真如此暗淡無光了嗎?個人認為,不見得!
一、歷史的經驗表明,中小水電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有過兩次“電力過剩論”主導了全社會,而且都對福建電力能源和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帶來重大損失。第一次發生在《六五》初期,其直接后果突出反映在1988年豐水期出現前所未有的全省性大幅度限電、拉電和輪流供電局面;第二次發生《七五》中后期,在沙溪口、華能和水口等3座大型水火電廠相繼投入運營期間,其直接后果是導致《八五》期間全省嚴重缺電。
這2次“電力過剩論”的連帶“受害者”和矛頭指向都是中小水電。以中小水電為主電源的福建地方電力,無論在計劃立項、電力基金征收,還是國家出臺的電價改革政策的貫徹落實等方面,都受到指令性的壓制。
改革前10年福建電力能源決策的2次失誤,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由于部門利益驅使和過份迷信權威(行政的技術的)的論斷,以及對全省電力系統的電源結構、供求走勢與主力發電廠的運行工況缺乏深入細致綜合調研分析造成的。但歷史積欠也促成了《八五》期間中小水電新一輪的大上快上和超常發展。
二、福建現階段的電力過剩是特定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低水平的暫時現象
亞洲金融危機和經濟結構調整,及電力管理體制改革滯后,是導致福建電力市場消費勢頭趨緩的主要原因。福建目前的平均用電水平只相當于全國人均用電水平和世界人均用電水平的三分之一。到2010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要比ZJD年再翻一番是既定目標方針。1998年全省電力裝機和年發電量為810.27萬千瓦和322.7億千瓦時,12年后應達1600萬千瓦和640億千瓦時左右。然而現在建大中型水火電廠總規模,遠沒有接近翻番水平。
電氣化是現代化的突出標志之一。福建作為全國首批改革開放省份,現有用電水平與國內先進省份相較差距還不小,沒有值得樂觀的理由。
三、福建電力系統扣除安全經濟運行和穩定可靠供電的備用容量后實際閑置容量多少情況不明
眾所周知,經濟發展,電力要先行、要適度超前,即應考慮設計水平年和電力彈性系數概念;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可靠地保障供電,必須按規定留有事故備用、檢修備用和負荷備用容量。在考慮前述因素和按照國家規范和扣除備用發電容量后,福建電力系統發電設備閑置容量還多少?需要進行計算。目前未見相關資料。我們不能按照“滿打滿算”來計算供求余缺。
在充分考慮到2010年福建經濟社會對電力發展需要進行科學
[1] [2]
【新世紀中小水電發展前景之我見】相關文章:
小水電代燃料新世紀的生態工程04-28
中小學童聲合唱訓練之我見04-29
新世紀飯店04-29
新世紀作文08-02
擁抱新世紀04-26
新世紀的曙光04-26
感恩之我見04-08
作文之我見04-30
慎獨之我見04-30
廣告之我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