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方森林生態資源開發研究論文
1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定量評價分析
1。1AHP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通過對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進行SWOT分析,選擇層次要素,構建了層次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圖1)。圖1中從左至右依次為目標層、評價層和決策層。
1。2判斷矩陣確定
通過調查問卷和采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旅游區(點)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1999—01—01實施,2003年修訂,GB/T17775—1999)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廣西鄉村旅游區(點)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地方標準(2008—12—29發布,2009—02—10實施,DB45/T563—2008),判定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主要因素的重要性;通過行業專家,采用1~9標度評價法,其標度值見表1,對其SWOT分析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各層次因素進行兩兩比較,得到表2~表6的評價層組、內部優勢組、內部劣勢組、外部機遇組、外部威脅組5個判斷矩陣。
1。3各層因素權重的確定與一致性檢驗
根據上述判斷矩陣,按公式(1)計算出各判斷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通過公式(2)和公式(3)計算CI、RI和CR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
1。4評價結果分析
由表7可知,所有的判斷矩陣都通過了一致性檢驗,可以作為計算權重的依據。依據強度計算公式計算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CR=0。049069802≤0。1,說明總排序通過了一致性檢驗。依據表8以總優勢、總劣勢、總機會、總威脅強度等4個變量構成坐標系,在坐標軸上的對應點分別為S、W、O、T,依次連接4點即得到開發策略四邊形,如圖2所示。從表8可知,權重值總排序從高到低依次為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各因素對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影響大小不一。優勢中森林生態旅游自然資源影響比較大,權值約為0。506,其次是歷史民俗文化,權值約為0。253;劣勢中,交通基礎設施薄弱的影響較大,權值約為0。408,其次是旅游產品單一,權值約為0。297;機遇中府策支持影響大,其權值為0。439,其次為交通條件改善,權值0。259;威脅中環境壓力影響最大,權值為0。475,其次是旅游產品多元化需求,其權值為0。195。由圖2可求得重心坐標P(x,y)=(0。175,0。091)。根據重心坐標,計算出θ、U、V和,結果如下:θ=arctan(y/x)=arctan0。52=9π/59,U=O?S=0。121,V=W?T=0。024,=U(/U+V)=0。834。由計算結果和上述分析可知,進行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應該采取實力型戰略,即: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自然資源、民族文化資源的優勢,借助自治區和地方府支持與指導的外部機遇,提高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保護生態優先,減少外部威脅。
2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對策
應用SWOT—AHP法對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知對其影響較大的因素依次為生態旅游自然資源(約0。506)、環境壓力(約0。475)、府策支持(約0。439)和資金有限及基礎設施薄弱(約0。408)。針對以上分析評價結果提出了以下開發對策。
2。1立足資源優勢,深挖特色資源,提升品牌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高森林生態文化內涵,依托自然資源特色和底蘊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開發參與體驗型的多元化旅游產品,滿足多元化需求。針對上思縣森林資源優勢,開發森林氧吧、森林探險、森林保健養生項目;針對動植物資源優勢開發森林科普教育基地、動植物基因庫和食療養生項目;針對水域風光資源優勢可開發溫泉浴、森林區休閑漂流與探險漂流戶外運動項目;針對地文景觀資源,開發登山徒步觀光旅游項目;依托民族特色和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南屏瑤寨風情游、“雖蕾”歌舞體驗游、明巨棺探秘之旅、千級古商道體驗之旅和百管瑤族天主教朝拜游項目;借助土特產品資源,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延長旅游商品產業鏈。
2。2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減少環境壓力
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一定要在以保護生態為
前提的基礎上進行,減少環境破壞、環境污染帶來的壓力。推進生態、低碳技術在上思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應用。進行上思縣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源開發,將能源應用到景區的交通工具(電動車、燃料電池車)、建筑、基礎設施和廢棄物處理等方面。使用節能、低碳環保材料,建立生產與消費活動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指標體系。實現農業、藥業與森林旅游業的聯動機制。同時,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鼓勵社區參與,使其從中受益,激發其生態旅游資源保護意識,實現可持續發展。
2。3把握府的引導與支持,重視人才開發
把握廣西“十二五”規劃全面啟動“全國林業生態大省建設”戰略和上思縣強力打造北部灣生態經濟強縣的機遇,加強道路交通建設。在府主導下通過舉辦“十萬大山原始森林旅游節”、“十萬大山森林小姐大賽”等旅游節慶活動,加大對外宣傳,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提高知名度。重視高級管理人才戰略開發,對服務人員和景區導游進行定期培訓,與區內高校聯合培養人才及制定合理的人才引入機制。
2。4招商引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因資金有限,上思縣眾多具有較高價值的旅游資源未得到開發,應通過出臺一系列優惠策招商引資,吸引旅游投資企業開發旅游資源及建設一批中高檔旅游飯店和購物、娛樂等接待設施,從而提高服務水平。同時還應抓住東盟博覽會永久建址廣西南寧的契機,進行招商引資,促進旅游項目的合作。鼓勵林權入股進行森林生態旅游開發也是很好的融資方法。
3結語
通過SWOT—AHP法對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其森林生態旅游自然資源豐富,具有巨大發展前景,應該采取實力型開發戰略,抓住機遇,改善基礎設施和交通設施。同時在開發中應該明確保護生態是實現森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提高森林生態旅游的生態與文化內涵,是森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立足地方特色資源,開發多元化的森林生態旅游特色項目,借助現代化的宣傳技術,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是其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地方森林生態資源開發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研究綜述05-02
論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04-30
紅花爾基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游資源評價及開發對策研究04-30
萍鄉市文化生態旅游資源與開發研究04-28
西部生態旅游開發研究04-28
生態旅游開發的問題研究04-28
開發本土文化拓展美術教學-河南地方傳統美術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究04-28
區域水資源開發模式研究04-29
湘江生態經濟帶開發與生態與環境建設研究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