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古民居論文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舊有的大厝形式已慢慢消失了,而取代之的是“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形式,古建筑文化的遺失對建筑界是一大損失,所以對古建筑的考究與記載變得很迫切。如今,對福建安溪大厝的記載與介紹很多都還停留在僅存的少數建筑文化上,而真正的對大厝的布局格式、尺寸、風水等方面的考究相當缺乏。本文撇開對閩南大厝總體形式與裝飾等的介紹,主要結合當地文化在空間布局、尺寸規格和風水講究三方面對安溪傳統閩南大厝做細致分析,尋回古民居文化中遺失的一小部分。
關鍵詞:文化;空間布局;尺寸;風水; 大厝
地處閩南泉州灣畔的安溪,是中國福建省東南部的一個中心沿海山區大縣,與廈(門)漳(州)泉(州)閩南金三角為鄰。現轄458個村(居、場),其中行政村433個,面積3057.28平方公里、人口106萬。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安溪被稱為“龍鳳名區”,是全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是福建閩南地區最主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
在安溪的古文化中,建筑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是安溪古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泉州乃至閩南地區傳統建筑文化的一個分支。安溪傳統的閩南建筑文化是多元文化。它不僅表現在各種建筑構件的變化上,更重要的是它能吸收外來建筑文化中的精華,并將其融合到自己的建筑文化當中。至今,散落在大街小巷中的中西合璧的古民居建筑就是佐證。在這些古民居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應屬大厝建筑。它是古民居建筑的主要部分,遺存至今。
安溪大厝以土、木、石、磚為主要建筑材料,注意中軸,講究對稱,絕大多數為民屋,較富裕的人家則建“府第式”、“大厝式”的民居,“三間張”、“五間張”或再加蓋“護厝”,很少蓋成樓板房。
不論是走路還是坐車從安溪的村落中經過,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紅瓦屋面、紅磚白石相映襯的屋宇,高啄的檐牙、長龍似的凌空欲飛的雕甍和雙燕歸脊的厝脊;一家家白石門廊,都鑲滿鎦金石刻的題匾、門聯、書畫卷軸。精美的木雕和各種人物、花卉、飛禽走獸的青石浮雕,青石透雕窗欞的紅磚拼砌花墻,墻基柱礎也盡是珍禽異獸、花草魚蟲浮雕,就連那檐部也綴滿一出出白堊泥彩戲文塑像,使人大有滿目琳瑯、美不勝收之感;登堂入室,則見雕梁畫棟,“雕玉填以居楹,裁金壁以飾鐺”,“發五色之渥彩,光焰朗以景彰”。不但梁木斗拱雕工十分精細,廳堂門屏窗飾盡都鏤空雕花,而且一式是大紅磚地,一式是石砌的庭階欄桿,真可謂“朱門綺戶”、“雕欄玉砌”。身臨其中,讓人強烈的感受到:每一座“古大厝”,都是一件凝固著典雅華貴的時代精神之作品,是用獨特的建筑藝術語言寫成的一首感人肺腑的`詩,是一曲使人心感激蕩的贊歌,是用雕刻藝術塑造起凝固的故鄉魂。
一、安溪大厝的空間布局形式
安溪大厝基本布局形式是中軸對稱、以院為核心組織建筑群。這種民居基本布局形式與北方的四合院有所相似,是一種向心圍合式的群體布局方式。根據主體建筑開間數的不同,閩南大厝一般分為“三間張”和“五間張”兩種,即三開間和五開間之意。而普遍的安溪大厝是“十間張”外加雙護厝型大厝,所謂“十開間”,即大厝由十個開間和兩個廳組成。縱深方向則依院的層次的增加稱為“兩落大厝”、“三落大厝”直至“五落大厝”。“十間張”大厝也叫“兩落大厝”。另外,主體建筑兩側常布置有縱向排列的輔助用房,稱為“護厝”。
“十間張”的安溪大厝的第一進房屋稱為“下落”,第二進稱為“頂落”,第一進和第二進之間的廂房稱為“櫸頭間”,一般用作書房或兒童房,也有叫“過水房”,根據風俗,叫法不一。由頂落、下落及左右櫸頭間四部分圍合起來的庭院稱為“深井”(當地方言“深井”即天井),從而形成基本的四合院形態。大門的前方位有一個用條石鋪砌的場子,當地人稱之為“門口埕”或“石埕”,它是早期民居為農事之用而遺留的布局,相當于如今公共建筑的“入口廣場”。
在各個房間名稱上,按照左為上、右為下的原則,每個房間都有相應的稱呼。頂落中部的主廳叫做“上大廳”或“頂廳”,上大廳是家祠,設有祖宗牌位。上大廳的東側是上大房,旁側是上房(也叫“邊房”,地位稍次于上大房)。下落隔著深井與頂落相對,中間與頂廳相對的是下落廳(也叫“下廳”),下廳起著門廳和過道的作用,下廳兩側的房間稱為下照房(也叫“下照廳”),側是角間,在所有房間中排行最小。頂落及下落面向深井的部位都留有巷廊。
而由于深井尺寸增加不大,櫸頭間前留出一寬闊的廊道,稱為“櫸頭口”。兩邊護厝的縱向長度與中路建筑相等,二者之間是狹長的護厝天井,也稱為“小深井”,護厝前部面向前埕處各留出一獨立入口,入口后是護厝的門廳,它連通縱向的廊道,廊道旁是六至七間護厝房,與下落相連者稱“護厝頭”(即護厝門廳),與頂落巷廊連接者稱“亭仔頭”,與頂落后部連接者稱“護厝尾”。
從功能上看,中路建筑(主厝)是家庭成員的主要起居、活動用房,在形式上也具有主導作用,是建筑的主體,護厝主要供傭人居住及廚房、洗滌之用,護厝天井內常有水井,這一部分是建筑的輔助部分。
二、安溪大厝的尺寸講究
安溪大厝在尺寸上,都以“丈、尺、寸”來計算。一般依據“豎向走雙,橫向走單”的原則,即建筑在垂直方向的尺寸都以雙數記,如頂落廳的高度根據地理位置不同有一丈八尺二,一丈七尺六,一丈六尺八等幾種尺寸,而水平方向的尺寸都以單數記,如巷廊的寬度有六尺七、六尺五、二尺七等。整個建筑的尺寸也都有嚴格的規定,其中表現尤為明顯的是建筑的門窗,建筑的門窗并沒有受現代建筑規范的限制,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如正門尺寸為4.7*7.2、4.9*7.8等,而房門尺寸為2.3*7.2、3.5*7.2等。另外還有,一個臺階的高度為6寸,“火庫”的寬度為一尺八寸(正門前凹進的部位當地人稱“火庫”)。對屋頂的尺寸嚴格要求,體現在材料的設置尺寸與疏密,如圓子在頂落11根,在下落9根,而角子擺置的規則是“一丈十八釘”,即一丈長度內有十八根角子。瓦片堆疊形式有“三合”、“五合”,即鋪瓦時保證一片同時疊在三片或五片上。另外,大厝的兩邊護厝的橫向長度不得超過大厝主體,否則視為“喧賓奪主”,即“不分主次,沒大沒小”。大厝在尺寸上的許多嚴格規定至今已有所模糊,很多數據已經失傳,當代大厝已不再沿用古代規定,所以還未能完整的列出大厝的所有尺寸要求。
傳統的閩南建筑文化還有著許多獨特的地方。古民居中屋檐上的“水車堵”,屋檐下的“鳥踏”,墻上“出磚入石”,屋脊上的翹脊曲線優美,十分清秀,給人一種騰飛的感覺,和北方民居建筑上屋脊那種莊嚴、平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優秀的傳統民居,蘊含了大量的傳統文化信息,它是反映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展的一個側面,是人們研究社會發展史的真實憑證之一。在頻繁的更新過程中,能保存下來的古民居是永恒的建筑。如李光地故居、清水巖名勝還有安溪文廟等,這一些都是安溪古建筑文化的特色,具有獨特個性,它從一個側面反映著千年歷史的文化。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傳統的古民居正逐漸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
參考文獻
1.楊大威.對建筑文化之靈氣與神韻的透視.《學術交流》,2004年 12期.
2.王東濤.試論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的特色.《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朱懌,關瑞明.泉州傳統民居空間設計分析及其啟示.《建筑師》,2005年03期.
4.駱中釗.“古大厝”——用雕刻藝術塑造起凝固的故鄉魂.《雕塑》,2004年06期.
【福建安溪古民居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徽州古民居滅火技術論文04-11
福建安溪潘田礦區礦坑涌水量預測方法評述07-10
安溪鳳山 -資料01-01
安溪的春節習俗01-14
安溪鐵觀音05-26
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的實踐與啟示論文01-20
培田古民居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