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聯網LTE無線通信技術分析論文
1物聯網的特有業務模型
會話頻率的含義是一天中業務被觸發發生的會話的次數,會話大小的含義是業務中數據包的數據量,配置范圍代表著業務被配置的時候的覆蓋場景,移動性代表著業務能否移動,終端密度表示每1km2M2M終端的多少。通過對數據包的分析,很容易就能得到物聯網業務形態規律和網絡壓力的相關信息。很容易看出,物聯網基本上是小數據包、高頻次的數據業務。這一類的業務大部分時間在線,和Q天軟件有很多相似之處,會消耗非常巨量的網絡資源,影響網絡的效率。現在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因為現如今物聯網是朝著更小的數據包、更高的網絡頻次、更多的在線事件發展的,這樣的發展會加重網絡的負荷,采用傳統的優化辦法效果很差,從而出現嚴重的信令風暴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必定會成為制約網絡技術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幸運的是LTE無線通訊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運用將大大緩解這一問題。
2LTE無線通信技術簡介
LTE(3GPPLongTermEvolution),LTE也被通俗的稱為3.9G,具有100Mbps的數據下載能力,被視作從3G向4G演進的主流技術。在技術上,LTE有三個特點,分別是基于TDD或FDD的雙工技術、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基于MIMO的多天線技術。這三個技術特點決定了LTE技術是最接近4G的技術,該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1)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為100Mbps、上行為50Mbps。
(2)提高了頻譜效率,下行鏈路5(bit/s)/Hz,(3—4倍于R6版本的HSDPA);上行鏈路2.5(bit/s)/Hz,是R6版本HSU-PA的2-3倍。
(3)以分組域業務為主要目標,系統在整體架構上將基于分組交換。
(4)QoS保證,通過系統設計和嚴格的QoS機制,保證實時業務(如VoIP)的服務質量。
。5)系統部署靈活,能夠支持1.25MHz-20MHz間的多種系統帶寬,并支持“成對”和“非成對”的頻譜分配。保證了將來在系統部署上的靈活性。
(6)降低無線網絡時延:采取扁平化的網絡結構設計,比傳統2、3G網絡減少一層,降低了網絡處理時延。
(7)強調向下兼容,支持已有的3G系統和非3GPP規范系統的協同運作。
3LTE無線通信技術應用于物聯網業務模型
LTE無線通信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結合并不簡單。物聯網技術需要將傳感器和控制器通過一些自組織網絡也就是局域網進行多次的疊加,而LTE技術允許物聯網使用LTE無線通信網絡作為其網關接入,但這樣情況下數據流在自組織網絡回傳進LTE網絡時會異常龐大,而后生成更小負荷的數據包、頻次更高的業務數據。這樣的情況通常都會出現在物聯網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并對無線通信網絡產生巨大的壓力和負荷。但是LTE技術有其獨特之處,這種技術采用的是一種OFDM技術,能夠將信道劃分成非常多的子信道,把高速的數據流分流,成為很多并行的低速數據流,這些小的數據流通過調度在子信道上面傳輸,在調度器中實現對無線資源的實時的、動態的調度,成功的實現物聯網與LTE技術的有效結合,使物聯網的小數據包高頻次的在線數據業務成為現實。對其的優化是通過對協議層規則進行分析之后進行的參數調整。LTE無線通信系統缺少主動釋放鏈路的機制的功能,不會發生在檢測到數據以前就自動進行鏈路釋放的情況,鏈路釋放只有在核心層收到接入網信息或者NAS信息之后才會進行。LTE系統可以從多種角度實現常在線狀態,包括各個層面保持ATTACH的狀態和層二調度器的使用。另外,由于3GPP沒有關于物聯網業務形態的相關定義,所以在設置時要根據物聯網的特殊業務模式,對LTE無線通信技術相關參數進行優化設置,使LTE技術真正適應物聯網的數據業務形態。
今天,我們知道了只有將LTE系統依據物聯網的數據模型進行優化,才能在網絡穩定的前提下真正使用物聯網的業務。完全按照協議來實現業務是不現實的,因為3GPP中就并沒有定義相關的物聯網業務形態,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定義位域從而產生新的QCI,然后參照小數據包高頻次的物聯網模型對之進行優化,最終產生真正適用于物聯網業務的無線承載。伴隨著科技的腳步不斷前行,物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必將最終走向大規模的公眾化,從而像今天的普通數據業務一樣普及。作為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LTE系統和終端,特別是LTE終端將承擔未來LTE與移動物聯網的核心技術融合和技術創新的重擔,各種物聯網的應用也將通過LTE終端的普及和推廣得到快速的發展。
【物聯網LTE無線通信技術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5G無線通信技術對物聯網產業鏈的影響11-09
物聯網應用論文09-14
無線通信技術及其通信管理的研究論文05-01
物聯網應用03-13
利率與匯率走勢分析技術論文05-01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規劃書通用01-04
互聯網技術軟件工程的論文04-27
醫院RFID技術管理分析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