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理解理論視野下的學校德育論文
“理解”,心理學的解釋是了解、領會的意思,是通過揭露事物間的聯系而認識新事物的過程,實踐是理解的基礎。理解始于實踐,又回歸實踐。正是借助理解,個體才能對道德屬性的本質、規律進行領會和把握,進而形成相應德性,也就是“德知:即關于德的知識,處理德問題的機智與策略,反思意識與能力等。德情:即對德的知識與行為的體驗,對符合德要求的事物產生肯定體驗;反之,則形成否定體驗等。德行:即身體力行德的具體要求,堅定不移等。”
一、理解是心理坐標和實踐活動的統一
人們理解事物的方式是由實踐活動方式決定的。列寧說過:“人的實踐活動必然億萬次地使人的意識去重復各種不同的邏輯的格,以使這些格能夠獲得公理的意義。”成功的實踐如果反復多次地進行,便使人們熟知了所遵從的法則和預定的目的之間的必然聯系。這些實踐法則日積月累,便構成一定的實踐方式,進而逐漸內化成人們看待世界的心理坐標。人們總是用這個心理坐標來分析所獲得的信息,來構想客觀世界,恰如人們用手來構造創造物一樣。實踐活動的方式內化積淀而成人的心理坐標,反過來這種心理坐標又外演為人的實踐活動,在新環境下開拓出新的實踐活動。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這二者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而結成的整體,正是理解本身。理解就是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的統一。這種統一使人獲得改造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主格身份。這樣,理解就成了現實人對現實世界的現實理解。人正是以自身為工具,即以自身的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方式為基礎來理解世界的。這個理解過程,是努力把世界納入到人自身的框架之中的過程。人們在用自身的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理解世界的同時,也對自身進行反省,努力理解自己。這些探索構成了對“人是什么”問題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的回答,從而形成了各時代的人學理論,如以人的實踐活動準則為研究對象的倫理學便是其中之一。
二、理解是個別性、自律性形成的基礎
道德是倫理學的一個核心概念,一般是指人類在一定歷史階段從事社會生活(集體生活)的過程中,作為人類旨在實現更為人性的生活這一需求而產生和發展的,牽涉社會生活中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及其支撐行為、行為規范的原理。這里所謂的“德性”指的就是服從這種規范與原理、作出行為的人格——人的能力與性格,它主要包括德知、德情和德行三個方面。從道德的社會性、實存性角度看,“德性”是追求一種社會成員所具有的規范,并通過它內化于個人而形成的。但是,道德原本是人類在社會中作為人的生存、基于自身的需求而產生的。因此,道德除了它的社會性、實存性之外,同時擁有個別性、自律性。這就是說,道德并不單純地意味著外在、客觀地存在的社會規范,也不意味著無批判地內化這種社會規范,而是具有這樣的性質:由于個人的主體性、自律性判斷與行為而形成的內部規范。因此,個體不是單純被動地接受社會規范,而是在主動地探求自身生活方式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判斷形成德性,從而為新的社會規范作出貢獻的。從上述關于德性的分析中可以引申出這樣一個基本視點:德性雖然以社會規范為條件,但不是簡單地被動接受而形成的,德性總是借助個體能動的心智作用亦即自主性判斷與選擇才得以形成的。迪爾凱姆把學校道德教育的任務描述成:“培養對規則的尊重(紀律),對一定群體的服從(他律),對社會權威的忠誠和擁護(自律),而對社會道德的尊重和忠誠必須基于個人的理解和判斷”,所以,德性個別性、自律性的形成,實質上是一個理解的過程。因此,道德教育必須是旨在促進自主判斷與選擇得以實現的性格與能力;旨在形成能夠應對社會規范的意識主體。在道德教育的場合,必須通過理解累積主體性判斷的經驗,形成能夠追求并實施同他人共有的“正確”規范的人格。
三、理解與學校德育
綜上所述,在德性的社會性、實存性向德性的個別性、自律性轉化的過程中,理解作為一種聯結心理和實踐的自主性認知過程(活動),是德性得以轉化的鏈條。學校德育的基礎是人與入以及人與自身的理解。
(一)理解與德知
其~,任何道德知識的習得均始于理解。從認識論看,理解是道德知識學習的基礎,任何認知方式都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不論是分析、比較、概括還是具體化、系統化等,沒有理解,道德知識的學習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理解總是滲透在道德知識學習活動的過程之中,并把學習者的人生、經驗、精神等和道德知識的整體意義聯系起來,形成學習者的各種生活體驗以及他的感情、態度和行為等,從而促進學習者的道德發展。從實踐論看,任何道德知識的習得也都離不開基于理解基礎上的道德實踐活動,因為此類實踐活動是道德知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動力,它不僅決定了道德知識的基本內容,而且制約著道德知識未來發展的方向。從本體論看,理解的本質是作為“此在(Desein)”的人對存在的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換言之,理解不僅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存方式,而且也是人認識世界、理解他人的方式和方法。所以,荻爾泰視理解為一切人文學科的主要致知途徑,離開了理解,人生頓時會變成一片思想的荒原。
其二,理解在本質上是自我理解。現代解釋學認為,理解對人生負有雙重的責任:它使人與生活及文化建立起意義聯系的同時,彰顯出人的自我理解,并成為人獨特的生活形式,而“生活就是一種不停的解釋活動。理解轉動著解釋之輪,留下了人走在自我理解之途上意義之車轍。”所以,伽達默爾認為:“說到底,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實際上就是理解主體對自我生命意義的理解,對自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以及社會責任感的理解和認識。現代倫理學的研究表明,個體的道德成長實際上就是在個體不斷理解自我中實現的。通過自我理解,可以提高個體的道德智力水平,從而培養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為能力和獨立的個性等,離開了自我理解,個體的道德成長就缺乏生長點。學校德育就是通過引導學生的自我理解。從而促成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其三,理解既是道德智慧,也是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人們通過增進理解、消除誤解,不斷豐富自身的道德知識,提高自身的道德實踐能力,為實現人生意義的多種可能性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教育事實表明,理解可以提高道德認識,豐富道德智慧,幫助教師和學生在現實或未來的為人、為學以及社會生活中獲得更多實現生命意義所需要的信息、能量、方法及策略等,從而更好地解讀時代精神與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更快地完善和發展自我,不斷實現自己的生命意義。而誤解,包括家庭誤解、社會誤解、教育誤解和自我誤解等直接造成了一些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在為人或為學上的失敗,從而消解了他們部分可能的生命意義。同時,理解還強調師生道德知識、道德智慧的共同發展與各自生命意義多種可能性的共同實現,克服了以往道德教育只注重發展學生,忽視發展教師生命意義的弊端。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解不僅是道德智慧,而且也是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
(二)理解與德情
其一,理解的目的就是使人為善或與人為善。而“善就是道德”,并且是道德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現代理解理論認為,理解是生活發生意義的方式,由它醞釀生成的意義滲透于人生的各個層面——意圖、目的、情緒、思想、價值等,并時刻引導人們養成與人為善、將心比心、謙讓、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美德,啟發人們在追求內在真善美的同時,排斥一切假惡丑的東西,從而形成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由此可見,理解不僅能夠激發人們對善的追求,而且能夠將人們的道德感情不斷地引向善。
其二,理解的過程就是“移情”的過程。它要求理解主體與理解對象處于同樣的境遇,擁有同樣的感情,產生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能將心比心,在發揮自己主體性的同時給其他主體留有合理發揮其主體性的時間和空間,從而達到主體間情感及言行的通融性與一致性。建立在此基礎上的理解與自我理解本質上就是一種賞識與悅納,即一種有利于理解主體與理解對象身心“雙贏”的感情體驗。例如,針對師生的課堂誤解,我們可采用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即一節課留出20~30分鐘讓學生當教師,教師當學生,體驗彼此的處境。這種方法不僅能加深師生雙方的理解,而且使師生在感情上也能產生共鳴,達到移情的目的。
其三,理解從根本上說是一種道德體驗。它卷入人的情感以及了解人的愿望,意味著對所理解的人或事采取一種同情的態度或一種感情上的介入,從而使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與他人,獲得更多成功的體驗、促進人生道德意義的發展和完善。一個人如果長期生活在理解和相互理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他(她)將習得關心他人、體諒他人、樂意合作、樂意分享等親善品質;相反,如果長期生活在因誤解而造成的人際關系緊張、相互戒備、充滿敵意和排他性競爭的環境中,形成的則是自私、偏狹、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擊等破壞性品質。所以說,一個人越是能更多地體驗人生,就越能更多地在理解中實現和展現人生的意義。
(三)理解與德行
理解不僅發生在道德認知、道德判斷、道德感情等領域,而且也反映在道德行為上。即“德之高下,終以解決德之實際問題見分曉。”人生每時每刻都卷入了理解,人在理解中意識到自己存在及行為的意義和價值。正是這種意義定位和價值取向通過日積月累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推動著德行的形成過程并影響著這個過程的發展走向,最終促使人們的行為與社會規范達到某種程度的一致和統一,從而形成人的道德行為習慣。
理解在德行形成中的意義,在教育領域里更是明顯。就教師而言,他(她)深入理解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并采取合理的教育行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工作責任感,也是其職業道德水平高的表現。就學校德育而言,其基本問題是學生的道德知識如何轉化為相應的行為習慣問題,而理解是實現這一轉化的中介和基礎。現代教育科學研究表明,道德知識向道德行為習慣轉化的過程大致包括以下環節:第一,道德知識的習得并以觀念的形式保存在大腦中;第二,道德觀念與實際的道德問題對應并形成相應的感情體驗;第三,將道德觀念具體化為學生內在的道德要求,成為學生道德行為的動機;第四,通過練習和其他實踐活動,養成學生的道德行為和習慣。分析起來,以上四個環節實際上就是一個理解的過程。第一個環節是對道德知識理解的內化過程;第二個環節是一個溝通理解的過程;第三個環節是一個理解而勵志的過程;第四個環節是一個實踐理解的過程。
四、結束語
人是在受教育中成長為人的。從一定意義上說,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施教者與受教者的一種對話。教育要立足于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就必須構筑起理想的對話方式。這種對話必須是基于理解之上的。在德育中教師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很簡單:在于服務,為學生服務:在于創設使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外部環境,給他們提供平等對話的條件。沒有平等對話的條件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我們的德育也就無法開始。魯迅先生早就說過,對孩子的教育“開宗第一,便是理解。”缺少平等的對話和彼此的理解的德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愿我們的學生能在理解和被理解中不斷提高道德認識,豐富道德感情,砥礪道德意志,完善道德行為,最終實現人的道德價值和生命意義。
【理解理論視野下的學校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分形理論視野下的部分與整體研究04-30
多元智力理論視野下的體育教學評價04-30
元認知理論視野下的外語師資培訓05-02
多元智力理論視野下的英語教學05-02
民族理論視野下怒江傈僳族的發展04-26
帕累托精英理論視野下的技工荒04-27
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的教育本質詮釋04-26
公共選擇理論視野下的行政決策聽證制度04-26
語境理論框架視野下的英語聽力教學探究04-27
社會資本理論視野下的集群發展研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