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訓練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教育論文
看圖說話是低年級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高年級寫段寫篇的先期準備,是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測驗。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看圖寫話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了學生的觀察、理解和對語言內在邏輯的把握與運用等多方面能力。因為學生在看圖會意后,如何表達,是教學中的難點。如何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準確地表達意圖呢?以下結合我自己多年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描述相同的事物可用不同的詞匯
兒童入學后,詞匯量雖然在不斷地增加,但遠遠不能滿足表達的需要。你要他們在看懂圖意后說一段話時,由于詞匯貧乏,往往無法表達,甚至鬧笑話。實際上他們并不是真的沒有一定的詞匯,而是不會靈活運用。針對此情景,在看圖說話教學中,我非常注意引導,常常借助一些書面詞匯或口語詞匯讓學生進行思考,認識事物。我經常這樣啟發學生:"你能準確地描繪此時的景色嗎?你能恰當地形容這時的心情嗎?"以此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比如在教《春天來了》這單元時,引導學生去收集積累描寫春天的詞匯,描述春天的景色。學生各抒己見:百花盛開、風和日麗、萬紫千紅、春滿人間、春雨如絲、嫩綠的小草……他們自覺地將詞語含義和感情色彩與眼前的具體事物緊密結合起來,豐富了學生的詞匯,調動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此同時,讓學生用這些進行造句練習,用句子去描繪具體的事物;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也要加強說句子的練習,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同一內容用不同的句子表達
句子是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是構成段的基本單位。平時我教學是充分利用簡筆畫形象直觀的特點,訓練學生靈活運用組句的能力,或用不同的詞和詞組構成表達的內容,為以后寫作文打下扎實的基礎。我還經常將畫面內容讓學生逐個大膽地說,隨后大家評議議論,選出說話清楚、明白、準確的學生。
在《小貓釣魚》一課中,有這樣三句話:
1、小貓連忙舉起釣魚竿,撲打蜻蜓。
2、小貓馬上放下釣魚竿,雙手去捉蝴蝶。
3、小貓立刻丟下釣魚竿,去追麻雀。
教師出示三句話,讓學生對比三句話,問學生這三句話表達的意思一樣嗎?讓學生說說,學生之間展開討論;特別每句話中的黑體字所表達的意思要讓學生認真去體會。教師最后總結:這三句話用了不同的詞語描述小貓釣魚是三心二意的特點,讓學生認真去體會這些詞語在句子中所表達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針對同一事物或圖片讓學生用不同的詞語去描述,還要結合課文中的內容進行練習,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文中的人物、事件,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三、根據圖畫的內容構建合理的思路
看圖說話從類型上看,有單幅圖、多幅圖。從內容上看,有繪畫、繪人、繪景、繪物之分。教學中,我將以上常識性知識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建立起對各類圖的整體認識。平時,我結合一堂課的教學,訓練學生根據意圖,獨立構建思路的能力。
看圖寫話其實也有技巧的,與篇章作文相似,我們可以指導孩子采用自問自答的方法來觀察圖畫并完成寫話。 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問"圖上主要畫了什么?"或"誰干什么"、"誰怎么樣"、"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有什么情況"。然后再到部分具體觀察畫面上的人物或身份,仔細觀察人物的動作和表情。這樣學生一開始就能緊扣"什么"、"怎么樣"來回答。訓練了口頭表達的主題意識。日積月累,學生一開口講話,就能抓住對象有的放矢,避開想象茫無目標的隨意性和散漫性。問題提得越詳細,寫的句子就越容易完成。當然寫成書面的文句時不能這樣簡單地將"答案"羅列出來,而是要進行簡單地整理加工,用富有邏輯性的組織方式來安排語言。
還有要交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觀察簡單的一幅圖,先觀察畫面的背景,再觀察人物的活動。觀察背景的順序,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遠到近或近到遠,可以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等。多幅圖的,可先觀察的一幅一幅圖,再觀察背景,然后再進一步觀察人物活動。
要求學生按照敘事的一般程序理清圖的層次,抓住主要內容,構建看圖說話的思路。同時讓學生發揮合理的想象,向前向后推移,結合圖推想結果,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說清。如要描寫狐貍坐在樹下想吃葡萄的圖畫,下面的"話"就顯得雜亂無章:
一棵葡萄樹又圓又大的葡萄它很想吃它坐在樹下
應該將之整理成連貫的句子:
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狐貍肚子很餓,它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個葡萄園,看到樹上又圓又大的紫葡萄,饞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于是,它坐在葡萄架下想辦法。。。。。
要想讓學生做到這一點,單靠老師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老師可以結合具體例子為學生多做示范,然后學生多加練習。當然我們還可以用現成的圖片、照片來鍛煉孩子,操作時最好是教師先做示范,然后再讓孩子嘗試。
四、由同一畫面構思不同的意境
看圖說話與中高年級作文一樣,往往由于畫面相同,加上學生年齡小,生活積累少,出現模仿生硬,選詞擇句、構思相同的現象。用一個模式限制學生的思維,不能使看圖說話發揮應有的作用。針對這一情況,我常把圖看作一個特定的生活場面,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借助構思故事的結局,發展學生的思維。如《小貓釣魚》一課的教學結束以后可以讓學生續編故事,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1、小貓最后改掉了壞毛病,認認真真地釣魚。
2、小貓開始認認真真釣魚,后來小貓沒有耐心了,又扔下了魚竿去睡覺了。
3、小貓回家后,讓貓媽媽批評了,第二天又讓它去釣魚,這回她釣著了魚,小貓十分高興。
學生們的思維撞出智慧的火花,但發散思維并是目標,是為了更高的層次。在教學時,我又將學生引向深一層的思考,小貓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否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認認真真地去做事情呢?學生們又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為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打下基礎,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實踐證明,重視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的培養,對以后中高年級的寫作產生了水到渠成的積極作用,因為生活中的每一現象都是一幅圖,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看懂一幅圖,會說一段話,寫成一段文。
【如何訓練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說話訓練與學生能力的培養04-30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興趣論文05-02
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論文05-02
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技巧論文05-02
說話能力的結構與訓練方式04-30
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04-30
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育論文05-02
小學生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04-30
說話能力訓練方式有哪些02-28
加強聽的訓練培養學生能力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