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建設調研論文
摘要:如今,智慧城市建設正在火熱進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建設過程存在著由技術異化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在此情況下,需要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進行反思并不斷進行調整,使智慧城市在生態共同體理念下,為生態文明建設添光溢彩。
關鍵詞:智慧城市;技術異化;倫理;生態共同體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帶動下,社會各個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智慧城市的發展預示著人類未來社會將朝著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節約的方向發展,生態型智慧城市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更好選擇。
1智慧城市及其創造力展現
如今,以宜居思想為引導方向,將技術與人文關懷相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已經付諸實踐。所有大中城市都渴望被貼上智慧城市的標簽,這也是城市的發展格言。智慧城市的理念是由知識社會和數字城市的有機結合而建立起來的。它被定義為“多領域創新體系”[1]。由數字網絡、人工智能和城市的社會資本共同構成了集體智慧經濟競爭力。通過創新實現知識經濟是一個城市的智慧標志,使它能夠產生“空間競爭優勢”[2]。智慧城市是人性化、智能化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
1。1智慧城市使生活更便捷
智慧城市的發展與智能城市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現代科技滲入到我們的衣、食、住、行等諸多方面,都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購物、智能社交等一系列智能選擇為人們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務。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也通過無線網絡的覆蓋得以展現。各大城市競相實行了公交及地鐵等公共領域的免費Wi—Fi覆蓋,方便了人們的上網需求。此外,手機地圖APP還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通過GPS、RS定位系統,為出行者提供多種出行方案,包括最佳出行路線設計,一鍵智能搜索,足不出戶即可獲得附近的餐飲、游玩住宿等綜合信息。在醫療方面,網上掛號減少了窗口擁擠的排隊時間,人們可以預約掛號和預約專家,從而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時間,使就醫計劃更加準確高效。
1。2智慧城市使生活環境更怡人
環境也是精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良好的居住環境與生活空間不但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花園城市、綠色城市的打造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人們創造了良好的居住環境和休閑環境。滿足了人們的自然審美需求,同時也促進了城市空間的結構優化。
1。3智慧城市更注重人本發展
智慧城市使城市安全有了保障。例如,三門峽移動與當地出租車公司合作,在展示廣告及監控信息的同時,還安裝了隱蔽報警裝置,這樣,使得司機及乘客在危急情況下的安全有更切實的保障。此外,智慧城市的發展還關注人的主體地位。每個公民都是城市的主人,重視提升民眾的公眾參與度,目的是讓人們對智慧城市的建設擁有更多的知情權和提高民眾的幸福指數。一些交流平臺關注民生問題,通過市民對智慧城市的預期設想與存在問題的反饋,及時了解并整合反饋信息,從而使政府部門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有針對性地作出調整。
2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技術異化問題
隨著建設熱情的高漲,智慧城市的弊端也日益浮出水面。由于智慧城市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泛,其建設體系和制度也并不完善,因此,從生態共同體視角審視智慧城市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在智慧城市的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技術異化的風險。
2。1環境風險的反思
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強求自然”。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技術的異化會導致環境危機,這將使生態問題進一步加重。城市的繁榮是依靠消耗能源材料發展的,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會受城市化的負面影響,這將危及智慧城市的未來發展前景。據聯合國2014年發布的《世界城鎮化展望》預測,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將再增加25億。目前世界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該比例將上升到66%,而且,大部分增加的城市人口將集聚在亞非地區[3]。除此之外,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至97億人,至2100年將達到112億人[4]。不斷增長的人口及城市化進程將會耗費更多的能源及材料,這意味著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在居住、能源、交通等方面對于建設智慧城市的壓力也與之俱來。城市建筑技術的異化在空間的延伸吞噬著人類生存之根。在時間上,混凝土、鋼筋水泥作為技術物如破了自然轉變的時間限制,難以回融于自然界的本真過程[5]。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由于更多的材料及能源被消耗,城市垃圾也隨之增加。這些因素將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造成阻礙。隨著電子產品的極速更迭,技術異化的表現也層出不窮。電子垃圾作為智慧城市的“殘留”也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以手機為例,手機智能化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對于手機外觀與性能的更高追求使得手機產品迅速更新換代,淘汰的二手手機一部分回收再利用,另一部分就直接廢棄,其中含有大量毒害殘留,如果隨意處置,將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另外,經濟全球化使各國聯系為一個整體的同時也使環境問題顯露出世界性的趨勢。在一些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每年產生的大量電子垃圾在本土消化不掉,就會想方設法踢出,經濟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也就成為了“垃圾桶”。目前,我國電子垃圾進口增長速度提高很快,每年從發達國家進口約200多萬噸電子垃圾。廣東汕頭貴嶼鎮因拆解廢舊電子產品及其環境污染問題而“聞名于世”,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城[6]。這個巨型垃圾場的面積也在日益擴大,并不斷向內陸蔓延。
2。2倫理風險的反思
智慧城市建設的多種運作環節存在著波動風險。智慧城市的智慧發展靠物聯網、云存儲等信息技術得以實現。由互聯網、云技術、大數據的支撐的智慧城市,將世界各地連接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互相聯系的關系網。城市技術體系是復雜的巨系統,各個環節都在這個關系網中共存,如果某些環節出現偏差,將會影響整個城市體系的健康運作。智慧城市下的信息技術風險會導致個人及政府相關部門信息的泄露。智慧城市使信息技術與城市建設融為一體,是智慧城市朝向信息化發展的技術表現。信息技術離不開網絡的傳播,然而,網絡信息病毒種類繁多,并且具有傳染性、寄生性等破壞特征,一旦信息技術發生異化,將造成社會的恐慌。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可能會受主體性認識的局限性束縛與道德意識欠缺的干擾,使城市發展也會受到干擾。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活動,其設計、操作過程需要高端人才的參與。在技術設計及創造時,技術主體無法對未來的風險進行完全的預知和把握,此外,技術人員的道德倫理缺失也可能會阻礙智慧城市的建設。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設融合了高技術等一系列復雜手段,技術主體的目的性干擾將會牽連著整個技術發展動向,一旦目的發生背離,將造成整個技術體系的混亂,影響智慧城市的良性發展。
2。3主體風險的反思
技術異化會造成心靈危機的隱患。智慧化生活與服務帶給人生活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一定程度上人的幸福感缺失。現代社會下,廣告成為人們獲得商品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商家通過廣告宣傳營銷產品,造成人們盲目消費。然而,物質的豐腴與心靈的滿足并不總是成正比的,這會導致在物質堆積過后內心深處的空虛感仍然存在。
3生態共同體理念下的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建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智慧城市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如何將城市建設得現代化又不失人文關懷將是構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議題。在廣泛的生態共同體時代背景下,對人的生存狀態進行重新審視將更有現實意義。在當今社會,將生態文明創造性地融入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智慧城市發展的創造力。
3。1遵循生態法則
智慧城市的建設首先要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注重生態的整體性。在生態學中,各種生命層次以及各類生態系統的整體特性、系統功能都是生物與環境長期共生、協同進化的產物[7]。作為生態系統的子系統——城市生態系統,其運作也要遵循生態發展規律。例如,從技術的規劃設計到實施要優先考慮環境因素,因此,要遵循自然法則,合理地開發并實用技術,重新給予大自然“安全感”。
3。2遵循倫理道德原則
重視倫理道德的構建將會減輕技術異化的負面影響。智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參與,樹立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是社會有序發展的堅定力量。在現代社會,個人主義不斷膨脹,有些技術人員為了單純的經濟利益的追逐而將道德約束置于腦后。因此,凈化技術目的,矯正扭曲的技術價值觀,使技術發展目標與生態價值目標相呼應的主題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技術設計者和實施者要懂得“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技術主體不但要對現階段負責,也要對未來負責,從而保證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3。3生態生存的必然指向
雖然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技術異化問題雖然無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在生態生存的指引下得到弱化。人作為生命個體的存在,有義務去理性思考其在自然界中所處的位置。生態生存是環境倫理學的行動轉向,崇尚以一種和諧、共生的理念去感染世間萬物,以一種包容平和的心態去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對待自然方面,從控制自然轉變為解放自然,緩和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指向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生態生存要求我們要懷著感恩之心,感恩自然,善待自然,適度消費。擁有健康的心靈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才能使生活更加“智慧”,才能構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智慧社會。
4結束語
智慧城市的興起是人類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文明階段的顯著標志。智慧城市的建設理念使技術異化的負面影響得到及時的規避與弱化。將生態文明注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各個方面,展現智慧城市的活力。將自然的智慧,社會的智慧以及人類思維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主動承擔起生態共同體的責任與義務,打造環境友好型城市,最終實現人“詩意地棲居”。
【城市建設調研論文】相關文章:
生態學與城市建設論文05-03
淺析城市建設的環境保護論文04-26
新世紀我國城市建設的理念論文05-01
城市建設對水的人文價值的影響論文04-30
現代城市建設環境藝術構造論文05-02
洛陽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探析論文04-30
淺談橋梁景觀對于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論文05-01
發揮日語翻譯工作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論文05-04
電商產業調研報告論文04-27
生態城市建設目標下產業發展評價研究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