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考研專業課初試和復試情況
一、學校總體
11年報考交大的人首次突破1萬人,達到11002人,這就造成雖然陜西公共課改的水,但是交大今年的工科復試線漲了15分,達到340分,還是比較高的,但比起經金和管理復試線一漲30-40分,就顯得小巫見大巫啦
二、材料學院
今年材料學院復試線為350分,復試比率1:1.4,材料學院第一志愿報學術上院線考生117人,主動申請調到工程碩士的25人(因為今年材料學院復試采用雙軌制,第一志愿報學術且上350分的考生有兩種選擇,要么學術,要么工程,兩個復試同時進行,不存在復試學術被刷調到工程的情況)
工程碩士一志愿報了3個人,最低338,最高352吧,我僅知道352的那哥們錄了,其他2人應該沒啥問題吧
學術自愿調往工程有25人,最高375,最低351,351-360區間占較大比例,還有一點就是今年材料學院統招的學術型碩士都是公費,也就是說若三年內你沒有出現考試掛科或考核不合格的情況,你每年都可以享受公費待遇。公費待遇免8000元學費,每月還有至少400元的助學金。工程碩士今年統招名額中有12個公費名額,不過其公費名額是滾動的,也就是說,第二年的名額和具體到誰,是根據第一年的學習成績排名確定的
這些信息在交大材料學院網站上學院公告上有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仔細看看
今年交大學術型碩士共招110人,學術統考招69人,比去年少4人,保送41人,材料學院材料學方向18人,材料加工23人,材料物理與化學今年沒有保送
學術型最后有92人參加復試,復試比率1.33,其中90人有考試成績,錄取69人,復試第69名初試成績388,最后綜合成績352.09,復試70名初試成績383,最后綜合成績352.07,可見復試還是比較殘酷的,差0.02分一個錄一個不錄
區間統計如下:
19個上400分,5個在390-399區間,14個在380-389區間,19個在370-379區間,9個在360-369區間,3個在350-359區間
三、初試情況
交大2011年試題出的有點怪,若你按田民波范群成老師編的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的那兩本2002-2006。2007-2009材料科學基礎考研試題匯編復習的話,就會有點不適應,因為今年出了50分(50道)填空題(與2004年真題的填空題基本相同八九不離十),40分(40道)的判斷題(感覺比較基礎,需要反復看參考書目),60分的大題,我現在只記得幾道,一道是磨金相組織試樣的題(15分),這道題嚴格意義上講是一道實驗題,不過也符合交大傳統,10年試題就出了一道題問你焊接的分類,好象是10分,這類題拼的就是基礎與人品,事先不太容易想到。另一道題是2004年真題的第三道大題(好象是一個字都沒動),還有一道題是與2004年真題第四題相類似的一道題,不過此題詭異之處在于此題不提供正常凝固方程的表達式,需要自己去記憶,據我所知很多人栽在此處。還有一道題的大概類型與08年真題第三道大題中的1。2。4問相同,不過此題分值遠比08真題少,大概僅有10分左右。另外今年試題是沒有三元相圖的。
總體情況而言,2011年試題秉承了2010年試題的特點,小題小分多,注重基礎,同時適當拔高,試題難度與07-09年真題相比下降不少,試題題型與07-09年真題也有所不同,估計出題老師可能換了。
四、備考建議(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1.首先還是認認真真地把石德珂的《材料科學基礎》好好看上幾遍,讓全部知識結成網絡,融會貫通(個人建議:第七章第5節---第8節,第十章可以不看的)
2.其次買回或借來02-06.07-09那兩本試題匯編,好好做幾遍,搞懂弄熟了。考上120分應沒有問題,建議不要過分鉆難題,因為08.09真題一道30分的難題到10.11年至多10分,還分了3-4問。附兩本書的全名是《材料科學基礎考研試題匯編2007-2009》范群成。田民波主編,同理可類推,當當卓越上都有賣的
3.那本《材料科學基礎學習輔導》也應買回看看,這本書主要針對難題的,不過對專業課真題而言,本書類型題也比較多,仔細看看本書上的例題,收獲也是很大的。
四、復試情況
交大材料學院2011年復試成績占總成績比重為45%,交大復試分三部分,英語聽力(10%),專業課筆試(15%),專業課面試(20%)
1.英語聽力
交大各學院聽力素材是是不一樣的,今年交大材料學院用的是星火英語四級模 擬題(具體那個版本我也不知道),可就是四級聽力還是放倒很多人,聽力也得重視一下啦。
2.專業課筆試
今年交大專業課筆試很詭異的,歷年題型都是填空(或名解)選擇,大題,而今年直接上來10道大題,每道15分,十分霸氣,搞得提前搞到歷年復試試題的同學大驚失色,而那些認認真真K書的同學大呼過癮,認真還是王道啊!
3.專業課面試
專業課面試在材料樓內進行,一般在2樓,通常很早進行,大概7點半就要集合,8點半正式開始,分8組每組15人,若干組(6?8?)同時進行,學術與工程同時進行,每組分撥進行面試,每撥5人,每撥面1小時左右,一個上午全部面完。
專業課面試的老師一般有6人左右,有5個老師問你問題,正中間的老師是主提問人,一個老師(或研究生)作記錄,每撥5個面試學生與面試老師分坐在橢圓形會議桌的兩側。
面試首先是自我介紹。對于學術型碩士面試時,準備一份中文和一份英文自我介紹是必須的,兩者都得有,因為通常老師先讓作中文介紹,再作英文介紹。作自我介紹時,切記不要低頭悶背,那樣的話印象分會很差的,要盡量與老師有眼神交流,。通常自我介紹時間合起來應不超過3分鐘,而對于工程碩士而言,中英文自我介紹均可,兩者同等對待。
面試的第二部分是抽題回答,通常在一張紙上有20道題,題你看不到,你自選號碼報題號回答,這里很大程度靠人品了,不過碰到難題你別緊張,盡量作答就好。實在不會,,可以申請重新換題,但每人只有一次機會,而且老師的印象分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所以說還是慎用此招。答題時一定要有清晰的思維主線,要有個邏輯先后順序,這樣即使你不完全會這道題,只要你圍繞教材把話說圓了,答題簡潔,清晰,沒有東拉西扯,瞎編亂造,老師也會給你高分的。答題最忌諱不懂裝懂,瞎編亂造,那樣會死的很慘的。當然你若碰到簡單題你也別高興太早,因為像這類問題老師一般都會延伸問的,若你連這樣的問題都搞不定,那你可以洗洗睡了。
面試的第三部分是老師給個話題,大家討論,有點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意思,這個環節最忌諱隨意打斷他人講話,插話,搶話和沉默不語一言不發。這兩種情況印象分都很差。今年學術型碩士討論的題目是日本福島核危機與材料學科的方方面面。你可以圍繞著核危機,談談材料學科和材料工作者可以做什么啊,材料學科在核電站建設,防核輻射,核電站事故應急處理等等方面的應用啊,話題很大很寬,比較好說,只要每天看看新聞就行了。工程碩士今年的話題大概是談談復合材料在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應用。
一般來講,頭撥學生初進試場,老師對這部分學生寬容度高些,給分尺度都會偏松一些。第二撥學生入場時,已經在樓內外排隊等候了,也沒辦法問剛出來的同學問題。老師給分尺度也不會很緊,而第三撥學生看似幸運,可以問頭撥學生面試問題,但其實不然,老師對他們的給分尺度是偏緊的。
最后我還是想說明一下,復試的專業問題至少40%都是《材料科學基礎》上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準備復試的時候,需要再把材科好好再看看,不能只看《機械工程材料》。看材科最好看看上交版的,因為有些偏難問題石德珂的那本書不是沒有就是講的很簡略。
另外交大材料這幾年有明顯的大小年現象,09年是小年,據說那年錄取最低分為357,10年是大年,學術有336分就錄的,工碩295分左右就錄啦,11年是小年,不知12年怎樣。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見聞和感悟,僅供大家參考!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考研專業課初試和復試情況】相關文章:
西安交通大學考研復習經驗04-27
考研初試總分是多少01-12
河海大學商院復試經歷+轉型管理初試04-28
考研復試的自我介紹01-15
考研復試自我介紹12-22
考研復試英語口語01-04
考研復試中文自我介紹01-01
考研復試自我介紹范文05-31
考研復試中文自我介紹05-01
考研復試英文自我介紹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