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與畢業生供需矛盾仍突出
昨天上午,蕪湖市營銷、財會、經管、文秘類人才夏季專場招聘會在人才市場舉行,102家單位提供了 5063個職位。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當日中午,僅有2500余名畢業生來到招聘會現場尋找就業機會。不少沒有“吃飽”的企業表示,只好繼續通過網絡等形式招人。企業:為啥招不到人?
據了解,當日上午的招聘會上,102家企業提供了生產副廠長、日語翻譯、英語教師、采購經理、工程師、銷售經理、會計、技術員、裝配工、服務員、超市理貨員等200余類崗位,覆蓋面比較廣泛。
“等了一上午,只有20多人遞交了簡歷,離我們公司所提供的90個崗位差得遠,真不知道現在的大學生是怎么想的!”蕪湖市某企業的現場招聘人員向記者訴苦。另一家招聘單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少大學畢業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求職,一邊全力準備考研。其實,如今的企業更看重的是經驗和能力,對學歷的要求早已放寬。某企業當日提供了產品設計、會計、生產管理、線切割等專業的崗位,但是大多數求職者對這些一線崗位并不太感興趣。
學生:我們為啥沒人要?
安徽大學2008屆本科畢業生夏同學昨天一大早從合肥趕到了招聘會現場,轉悠了一上午,只有兩家企業接受了她的簡歷,讓她等消息。夏同學告訴記者,她是阜陽市人,學的是經濟專業,目前正在合肥市的一家超市當收銀員。“100多家企業提供了數千個崗位,確實挺誘人的。可是大多數企業對于工作經驗要求很高,動輒‘2年以上工作經驗’,這對于我們這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
安師大2009屆畢業生朱同學則表示,當天的崗位雖多,但“看得上眼”的并不多,且大多數企業讓人不能接受。“家里省吃儉用供我上大學,每個月1200元的工資,也太少了點,連學費的‘利息’都不夠!另外,總不能讓我一個本科生去當服務員、超市理貨員吧?”
8月以來,人才需求量上升
據蕪湖市人才交流中心的一位負責人介紹,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從8月初以來,蕪湖市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量明顯上升,相對于前三月,增幅在20%以上。“其實,企業和學生反映的矛盾一直存在。從社會公益角度來說,企業可以適當調整用人‘門檻’,也便于企業吸納真正需要的人才。但是對于大學生來說,‘求職’在大多數時候是‘買方市場’,大學生們只能盡量豐富自己的工作與求職經驗,迎合企業的需要。譬如,本周剛剛進行的‘2008、2009年畢業生就業見習對接會’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希望畢業生們能夠珍惜。”這位負責人表示。 記者 吳安亞
【企業與畢業生供需矛盾仍突出】相關文章:
企業安全生產中的突出問題04-28
突出五抓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04-30
中國企業突出的三大病癥04-28
突出“四借”工程加快乳山市企業科技創新04-26
突出中心的作文05-12
京津唐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與水環境災害04-26
突出區域地理的復習策略04-28
工作突出表揚信12-20
工作突出表揚信03-08
怎樣突出句子中的重點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