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考研政治復習:馬原理唯物辯證法核心要點提煉
第一部分 內容概述
這部分解決的是世界以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存在的問題。
關于世界是如何存在的問題,哲學上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即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1、辯證法認為世界是聯系的、發展的、有規律的、充滿矛盾的。
辯證法又分為唯心辯證法(黑格爾)和唯物辯證法(馬克思)兩種,唯物辯證法眼中的世界是物質的世界,而唯心辯證法眼中的世界是精神的世界。區別在于對世界本原的看法不同。
2、形而上學認為世界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
第二部分 知識點分析
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1、聯系的定義:一切事物之間和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系的特點:
客觀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系,不是人強加的。
多樣性:內部聯系、外部聯系,直接聯系、間接聯系,主要聯系、次要聯系,必然聯系、偶然聯系,本質聯系、非本質聯系等。其中內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決定事物基本性質和發展趨勢。
普遍性: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一切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3、聯系、系統
聯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統的形態存在著。
系統: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具有: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開放性。
二、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1、發展的定義:事物運動變化中內在具有的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負責,由無序向有序的上升運動。
2、發展的實質: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發展的過程性:可持續發展觀的哲學基礎
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過程: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歷史的觀點看問題
三、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范疇就是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維對事物、現象普遍本質的概括和反映。從不同側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1、現象和本質
含義、辯證關系、方法論意義
(1)含義:現象和本質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部聯系相互關系的范疇。
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現。(真象、假象)
本質: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的內在聯系
(2)辯證關系:相互區別,又是相互統一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
(3)方法論意義:透過現象看本質
2、必然和偶然
(1)含義:必然性: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
偶然性: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
(2)辯證關系:相互區別,又是統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為自己開辟道路。偶然性體現并受必然性的制約,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轉化)
(3)方法論意義:反對三種觀點:只承認必然性的機械決定論,只承認偶然性的唯心主義非決定論。既承認必然性,又承認偶然性,但把偶然性和必然性割裂起來。認為偶然性是科學的敵人。
重視偶然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科學的任務就是從偶然性中發現必然性,重視“機遇”,但要知道機遇屬于有準備的頭腦。
3、原因和結果
(1)含義: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或現象間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哲學范疇。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起作用而被引起的現象。事物或現象之間這種引起或被引起的關系,就是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往往是有時間順序,前因后果是因果關系的一個特點。但有時間順序的不一定是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本質規定和根本特征是事物之間的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所以判斷兩個現象之間有無因果關系,不是看它們有無時間的順序性,而要看它們之間是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在此之后,并不一定是因此之果。”
(2)辯證關系: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第一,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第二,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原因和結果又是相互轉化、互為因果的。第三,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復雜多樣的。
(3)方法論意義:注意放防止宿命論和神學目的論。宿命論不注意人的主觀能動性,持一種機械的因果論、因果報應論。神學目的論認為上帝是世界的第一原因和最終目的。
辯證的因果關系認為事物的終極原因是物質世界本身,是物質世界所固有的永恒運動和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給科學預測提供了基礎,使人們的活動更具有自覺性、預測性和調控性。
(4)內因和外因:內因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諸要素的對立統一,即內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的對立統一,即外部矛盾。
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其一,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它是第一位的,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向。
其二,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它是第二位的,它對事物的發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其三,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形而上學割裂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或者否認內因夸大外因,表現為“外因論”;或者否認外因而只承認內因。改革開放的哲學基礎
4、可能和現實
(1)含義:現實指現在的一切事物、現象的實際存在,它使對相互聯系、變化發展的客觀事實、現象的綜合。可能指現實事物包含的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
(2)辯證關系:第一,可能與現實相互區別;第二,可能與現實緊密相連;第三,可能與現實相互轉化。
幾種區分:不可能和可能、抽象的可能和現實的可能、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
(3)方法論意義: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好的可能,把壞的可能轉化為好的可能,同時又要防止壞的可能向現實的轉化,并做好應付這種局面的充分準備。
5、內容和形式
(1)含義:內容指構成事物的一切內在要素的總和;形式指事物內在要素的結構或表現方式。
(2)辯證關系:內容與形式是對立的統一。內容和形式是現實事物的內在要素和結構方式這兩個不同方面,兩者是對立的。同時,內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內容都具有某種形式,離開了形式,內容就不能存在;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內容的形式,離開了內容就沒有形式。
內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
第一,內容決定形式。
第二 形式對內容有重大的反作用。
第三 內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構成兩者的矛盾運動。
四、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
1、質量互變規律
(1)質、量、度
質是事物成為它自身并使它區別于其他事物的一種內在規定性。
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們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度是標志事物質和量統一的哲學范疇,是指出事物保持其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圍,是和事物的質相統一的數量界限。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注意“適度”的原則,過猶不及
(2)量變、質變及辯證關系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體現為事物的連續性。質變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連續性的中斷。
關系:相互區別,相互聯系相互轉化。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