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研政治復習指導之試題解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練習題,做習題有助于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考研政治復習指導之試題解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考研政治復習指導之試題解析 1
1. (2005,多選)據媒體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家利用互聯網技術做了一次實驗,證明只要通過“電子稿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個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聯系上。這表明
A. 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B. 事物之間的聯系都是人為的
C. 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實現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聯系的基礎
答案:AC
解析:考查的知識點是: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點。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聯系分為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中介”是實現世界普遍聯系不可缺少的要素。據此,A、C為應選項。
B之所以是淘汰項,是因為該命題否認了聯系的客觀性;D之所以是淘汰項,是因為聯系的基礎乃是世界的客觀物質性,而信息并不等同于客觀物質性。
2. (1995,理,多選)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是
A. 整體由部分所構成
B. 整體是各部分之和
C. 整體具有各個部分不具有的新的性質
D. 脫離整體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質和功能
E. 整體和部分可以相互轉化
答案:ACDE
解析:考查的知識點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整體與部分是相互依賴的。沒有部分,不會有整體;沒有整體,也無所謂部分。整體對部分起支配、統帥、決定的作用,而部分處于被支配、被決定的地位。整體是各個部分的有機結合,其功能大于各個部分機械相加之和,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新功能。一旦脫離整體,部分的原有功能就會喪失。另外,整體和部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在一定范圍內為整體者,在更大的范圍內可以成為部分;在一定范圍內為部分者,相對于構成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來說,又成了整體。據此,A、C、D、E為應選項。
B之所以是淘汰項,是因為整體并非各個部分的簡單之和。若部分按照正確的法則進行組合,則整體的能量大于各個部分之能量的`簡單相加。
3. (1997,理,多選)唯物辯證法就其本質來說是批判的、革命的,因為它
A. 認為凡是現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
B. 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從其暫時性方面去理解和對待
C. 認為事物的變化發展只有間斷性,沒有連續性
D. 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 認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答案:ABD
解析:考查的知識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沒有永恒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具有生命力的新事物,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喪失其存在的合理性,轉變為最終走向滅亡的舊事物。堅持有生必有滅,無滅必無生,正是唯物辯證法批判的革命的本質的表現。據此,A為應選項。
由世界上沒有永恒的事物這一前提出發,必然可以推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暫時性這一結論。據此,B也是應選項。
事物之所以會滅亡是因為事物從產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著否定的因素,只是這一因素尚未占主導地位,占主導地位的是肯定因素。但是,肯定因素與否定因素的地位不是凝固不變的,否定因素必然由弱到強,最終戰勝肯定因素,實現對原有事物的否定。由此而論,當現存事物存在的時候,人們在對它進行肯定的理解時就應該包含著否定的理解,即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據此,D為應選項。
C之所以是淘汰項,是因為事物的發展既有間斷性,又有連續性,是間斷性與連續性的統一。顯然,新事物否定舊事物,是對舊事物的揚棄,即有保留的克服,有批判的繼承。這樣,不惟新、舊事物有質的區別,還有不能絕對割裂的聯系。
E之所以是淘汰項,是因為并非所有存在都是合理的。“合理”屬于道德范疇,同原因并不是一個概念。我們可以說凡存在的都是有原因的,但不能說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腐敗現象也是一種存在,它有產生的原因,但不是合理的。
特別提示:本題以“世界上沒有永恒的事物”為正確命題。可能有的考生會問:物質不是永恒的嗎?物質不是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嗎?這里需要界定:“世界上沒有永恒的事物”這一命題中的“事物”,是指具體的物質形態,具體的物質形態的存在是暫時的,可以轉化為另外的物質形態,而“物質是永恒的”這一命題中的“物質”,是指客觀存在,是從具體的物質形態中抽象出來的。毫無疑問,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具有永恒性。
任何共性全都寓于個性之中,共性不能脫離個性而存在。“物質”同樣寓于無數的具體物質形態之中。具體的物質形態是可變的,具有暫時性,但以客觀實在為惟一特性的物質則具有永恒性。永恒通過無數的暫時獲得了自身的存在。
4. (1999,文,單選)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
A. 人們對每一件事物都要細心觀察 B. 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的指導
C. 人們獲得感性經驗的重要性 D. 人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答案:B
解析:考查的知識點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偶然把握必然。科學的任務之一是揭示事物發展的必然性,但必然性的把握必須通過認識事物的偶然性才能完成。一旦通過某種偶然揭示了必然,則對這一偶然的認識便成為所謂的“機遇”。傳聞魯班發明鋸是受到了偶然被帶有齒兒的草劃破了手的啟示,瓦特發明蒸汽機是受到了偶然地看到放在火上的水壺中的水沸騰,蒸汽把壺蓋頂開的啟示,琴納研制牛痘疫苗是受到了擠牛奶的女工不得天花的啟示……顯然,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機遇”,而是發現。能否真正地發現“機遇”,同人的理性思維以及在理性思維的指導下思考問題的敏捷性、創造性有著內在的關聯。據此,B為應選項。
A、C、D本身并不是錯誤的判斷,但它們同巴斯德強調的觀點無關。顯然,如果沒有理性的指導,人們對事物再細心觀察,再重視感性經驗,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都難以把握“機遇”。不是生活中未出現“機遇”,而是“機遇”出現時判斷不出,與其失之交臂。據此,A、C、D為淘汰項。
5. (多選題)下列哪些現象屬于因果聯系
A. 種瓜與得瓜 B. 閃電之后雷鳴。閃電與雷鳴
C. 白天之后有黑夜。白天與黑夜 D. 春天之后有夏天。春天與夏天
E. 生產決定消費。生產與消費
答案:AE
解析:考查的知識點是:因果聯系的特點。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因果聯系具有普遍性。因果聯系除了具有先行后續(先因后果)的特征外,還應具有引起被引起的關系這一本質的特征。在這里要特別注意:“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乙現象在甲現象的后面不意味著乙一定由甲所引起)。
由于“種瓜”與“得瓜”、“生產”與“消費”分別具有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故而是因果聯系。據此,A、E為應選項。
由于“閃電”與“雷鳴”、“白天”與“黑夜”、“春天”與“夏天”僅僅分別具有先行后續性,而不具有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故而均不是因果聯系。據此,B、C、D為淘汰項。
考研政治復習指導之試題解析 2
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其蘊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B.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C.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
D.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2.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辯證聯系的前提是()
A.事物之間的區別B.事物的相互過渡
C.事物的相互依存D.事物的相互轉化
3.凡真實的聯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系,而不是人們強加給事物的主觀臆想的聯系。這種情況主要說明,聯系是()
A.客觀的B.普遍的
C.復雜多樣的D.關系范疇
4.事物運動變化的基本趨勢是()
A.聯系B.發展
C.矛盾D.質變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發展的實質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肯定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依照唯物辯證法,包括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自身在內的整個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處在普遍的聯系和運動、變化、發展之中。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總特征。
其中,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指喪失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在本題中,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表達的是新舊事物之間轉換的意思,體現了發展的實質的哲理。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B。
最近幾年的考試中經常會有以名人名言或詩句命制的題目,很多考生一見到這樣的題目就會大腦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題頭緒。其實,答這類題的時候并不要逐字逐句的進行翻譯,通常可以通過找關鍵詞和核心詞的方法,快速解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聯系的含義
作為唯物辯證法的兩大特征之一,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辯證聯系是以事物之間的區別為前提的,相互區別的事物又通過聯系而相互過渡。辯證法要求在區別中看到聯系,在聯系中看到區別。如果世界上的事物相互之間沒有任何區別,沒有相對的界限,那么,它們將是一團混沌,也就沒有任何聯系可言了。承認事物相互之間的區別和界限,決不能否認事物相互之間的聯系,否認它們的相互過渡和轉化。如果說,只承認事物的相互區別和界限而不承認事物的聯系和轉化,就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那么,只承認事物的聯系和轉化而不承認事物相互之間的區別和界限,則是相對主義和詭辯論。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選項A。
選項BCD錯誤。相互過渡、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也一定是以事物之間的區別為前提的。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聯系的特點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聯系具有客觀性,事物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想的。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種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聯系著而存在的,這是一切事物的客觀本性。堅持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的固有聯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
選項B錯誤。聯系具有普遍性指的是,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于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系中的一個成分或環節,并通過它表現出聯系的普遍性。
選項C錯誤。聯系具有多樣性指的是,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樣的,因而事物的聯系也是多樣的。事物聯系的主要方式有: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必然聯系與偶然聯系、本質聯系與非本質聯系等。
選項D錯誤。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所以,聯系是關系范疇,但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是干擾選項。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發展的實質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聯系和發展的學說,肯定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依照唯物辯證法,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自身在內的整個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處在普遍的聯系和運動、變化、發展之中。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總特征。
事物的相互聯系包含著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導致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使事物原有的狀態或性質發生程度不同的變化,概括一切形式的變化就是運動,而運動變化的基本趨勢是發展。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B。
選項A錯誤。聯系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基本條件,而非基本趨勢。
選項C錯誤。矛盾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和動力,亦非基本趨勢。
選項D錯誤。質變是事物運動變化的狀態之一,亦非基本趨勢。
多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1.客觀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世界。聯系的普遍性表現在()
A.每一事物內部的聯系
B.一事物與它事物的聯系
C.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
D.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來實現
2.唯物辯證法()
A.是關于一切運動的最普遍的規律的科學
B.是關于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
C.其總特征是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D.是同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東周列國志》記載,荊軻在宴席中看到捧酒的美人“雙手如玉”,便嘖嘖贊道“美哉手也”!太子便令人斷美人手送荊軻“欣賞”。而“從人身上割下來的手,就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手。”這個故事沒有體現系統的哪些特性()
A.層次性B.結構性
C.開放性D.整體性
4.聯系既是客觀的,又是普遍的。關于普遍聯系,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卜卦算命等都是客觀聯系
B.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C.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實現的
D.任何事物的內部和外部都處在相互聯系之中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普遍聯系的表現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聯系具有普遍性的特點。世界的普遍聯系是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內在表現。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以承認事物之間的確定界限為前提的。
聯系的普遍性表現在:第一,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要素、部分、方面及其發展的各個階段、過程都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第二,每一事物都與其他事物處于相互聯系之中,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第三,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來實現的。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聯系的媒介、環節或橋梁。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證明,不論是物理、化學、生物領域,還是社會和人的思維領域,以及各個領域之間,聯系都是普遍存在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事物普遍聯系的原理,要求人們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系,確立整體性、開放性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系。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CD。
2.【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聯系和發展的學說,肯定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依照唯物辯證法,包括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自身在內的整個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處在普遍的聯系和運動、變化、發展之中。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總特征。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一切運動的最普遍的規律的科學。
唯物辯證法是同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是全面的辯證的看問題,形而上學是片面的靜止的看問題。它們的分歧表現在四個方面:即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則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CD。
3.【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系統的特性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聯系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聯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統的形態存在著。所謂系統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具有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等多方面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系統的整體性。
所謂整體性,指的是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超越于系統內個體之上的特征,也就是說系統是作為一個由諸多要素結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存在并發揮作用的。簡單講,就是系統具有各部分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整體特性。材料體現的是就是系統的整體性特征。所以,黑格爾:“割下來的手不再是人手”,割下來的手,脫離了人的身體這個整體,不管它有多美麗,也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手了,失去了手的功能。
材料沒有體現系統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的特征。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C。
4.【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聯系的普遍性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聯系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事物聯系的普遍性有三層含義:第一,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于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第三,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系中的一個成分或環節,并通過它表現出聯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來實現的。所謂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聯系的媒介、環節或橋梁。世界的普遍聯系是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內在體現。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證明,不論是物理領域、化學領域、生物領域,還是社會領域和人的思維領域,以及各個領域之間,聯系都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選項BCD。
選項A錯誤。卜卦算命等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特征,是主觀臆想的聯系,是錯誤的觀點,也不符合題意。
考研政治復習指導之試題解析 3
【真題17】生物學史,可以說是顯微鏡的發展史。17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使用誕生不久的顯微鏡觀察軟木塞,發現了植物細胞,開啟了近現代生物學的大門。此后,顯微鏡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質量不斷提升,人類對細胞的認知也隨之深刻和全面。20世紀中葉,科學家們利用X射線晶體學發現了DNA(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構,人類的觀察極限從亞細胞結構推向了分子結構。我國科學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體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的北后,也站著一個默默無聞的英雄——冷凍電子顯微鏡。顯微鏡在生物科學發現中的作用表明()
A.實踐主體、客體和中介三者的有機統一構成實踐的基本結構
B.實踐的主體和客體正是依靠中介系統才能夠相互作用
C.人類認識水平的提高與實踐條件的進步有著直接的關系
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學實驗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答案】ABC
【解析】這道題的題干中有一句關鍵性的總結句“顯微鏡在生物科學發現中的作用表明”可見突出的是實踐中介的作用。選項A強調的是主體、客體、中介的三者統一,是正確的。B強調的是中介的正確作用,也是正確的。C中實踐條件的進步就是指的顯微鏡的作用,所以也是正確的。D本身說法錯誤,人類基本的實踐活動是生產實踐。
【真題18】唯物史觀在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前提下,高度重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歷史人物是一定歷史事件的主要倡導者、組織領導者或思想理論、科學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關于歷史人物歷史作用的正確認識是()
A.歷史人物不論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都不能決定和改變歷史發展的總進程和總方向
B.歷史人物會因其智慧、性格等因素對社會進程發生影響
C.具有進步意義的歷史人物往往能夠首先發現或提出歷史進程中新的歷史任務
D.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作用都是積極的
【答案】ABC
【解析】A選項認為歷史人物不能決定歷史方向,是正確的。B選項強調歷史人物的影響作用也是正確的。C選項強調了正面歷史人物的作用,也正確。D選項沒有看到歷史人物的兩面性,錯誤。
【考研政治復習指導之試題解析】相關文章:
考研政治復習啟動之政治篇04-28
2013考研政治的復習步驟指導05-06
考研政治針對題型復習指導04-28
2014考研政治復習思路指導05-06
2013年考研政治復習指導05-07
考研政治復習方法指導05-06
2013考研政治沖刺復習指導05-06
國慶期間考研政治復習指導04-30
名師指導 解析考研數學的復習秘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