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瑰麗” “酷似”“盛譽”“快慰”“姍姍來遲”“屢屢奪魁”“奉為至寶”等詞語的意思。
3、讀課文,弄清楚課文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生動形象,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我”在發現中國石的過程中的表現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現——“注視”、“不禁喊”,連長拿出裝軍功章的盒子,文書在上面寫上金字,囑咐我要精心保管等,體會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戰士們的強烈的愛國之情,并從中受到感染。
三、學校及學生情況分析
1、這篇課文距離學生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老師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充分使用所有的識字方法識字。采用不同的讀文方式,讓學生盡快熟悉課文。再采用自讀,同桌、小組合作讀的方式讀準讀通課文。重點指導:“姍、視、酷、偎”在書寫時要多加指導;“戈、繁、存、覽”指導學生找準部首。
2、課文重難點突破:教學中,指導學生把“我”是怎樣發現中國石的句子畫下來,說說哪些詞語是重點,由于文中多處使用引號,可以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老師注意恰當的引導,把戰士們對祖國的愛表達出來。
四、課前準備
1、老師準備:生字詞卡片、中國地圖。2、學生準備:查找戈壁灘的相關知識。
五、教學設計
(一)導入。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看了《中國石》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嗎?(“中國石”在哪兒?它是什么樣子的?為么叫它“中國石”?它是誰發現的?怎么被發現的等等)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1、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聽老師將課文朗讀一遍。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主要寫了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我”揀到一塊酷似祖國版圖的
中國石”,“我”和戰友們都很珍愛它。)
(三) 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你不認識的字。
生:學生大聲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2、按“預習”要求,了解戈壁灘上的一塊石頭,邊防軍戰士稱它為“中國石”,這是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揀到“中國石”的經過的,哪些句子是描寫“中國石”的樣子的,畫上記號。
(駐守在戈壁灘的解放軍戰士,揀到一塊形狀和祖國版圖相似的石頭,十分珍愛它,所以稱它為“中國石”。)
3、自由讀課文。在老師的輔導下結合句子的意思,通過查閱工具書,自學(可同桌議論)生字新詞,并正音正字。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學生能否讀正確。
[評析: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反復的朗讀,小組合作學習,逐步解決了不認識的字。]
(四)精讀課文
1、默讀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2、具體寫揀石和發現“中國石”經過的是哪幾個自然段,課文可分為幾段? 討論歸納。
3、 通觀全文,在了解本課主要事件基礎上,讀懂每個自然段,練習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種方法,確定誰,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樣;一種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驟:先了解自然段共幾句話;再了解每一句話說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畫上記號。概括自然段段意時,可以摘錄原句,可以把重點詞語、短句拼湊成一兩句話,或根據主要內容,編寫段意。
[評析:歸納和概括的能力的培養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但是學生如果在教師的有序的指導下那么這種能力的形成就變得容易的多了。]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戰士們常常揀石頭,還舉行“賽石會”。
第2自然段:一個初夏的早晨,我奔出營房揀石頭。
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頭一顆顆揀起來。
第4自然段:趕車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頭。
第5自然段:我們舀泉水洗石頭,發現一塊像祖國版圖形狀的“中國石”。
第6自然段:“中國石”正像祖國版圖——傲然挺立的雄雞。
第7自然段:“中國石”表面皺痕與祖國大陸地貌相似。
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中國石”。
第9自然段:“賽石會”上,“中國石”贏得了“寶石”的盛譽。戰士們感到祖國就在我們身邊。
(2)引導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①內容一致或緊密相關的應歸并為一大段。(一般表現為相關的地點、相同的時間或較集中的情節。)②個別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緊密相關,有獨到的意思,就單獨“提升”為一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戰士們常常揀石頭,還舉行“賽石會”。
第二段(第2~8自然段):我揀到一塊“中國石”。
第三段(第9自然段):戰士們喜愛并精心保管“中國石”。
(3)議論一下為什么這樣分段:
①第1自然段為什么需要獨立成段(第一段)?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開頭,它交代了兩點:戰士們駐守的戈壁灘上,沙海和碎石是環境特點。因此,戰士們揀石、賽石就成了他們的重要活動內容。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發生的環境特點,又總括說明課文的主要內容,給“中國石”的故事做了鋪墊。)
②為什么第2~8自然段可以歸并為第二段?第9自然段為第三段?
(第二段從第2~8自然段,寫了揀“中國石”的經過及大家對它的珍視。第三段,也就是第9自然段,寫了“中國石”成為大家的至寶。從時間和地點的轉換上,也不難看出兩個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個初夏的早晨,地點在營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揀到“中國石”之后,已經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賽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取勝和對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動。)
[評析:不單單讓學生了解怎樣分段,而是在多種形式的配合下讓學生明確為什么這樣分段,即方法比結果更重要。]
(4)小結。
根據表達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學習分段,歸納段意,是讀懂全文,領會內容的必要手段。練習好分段、歸納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認真讀懂每一個自然段,通過歸并自然段,劃分段落;再從自然段的歸納、提煉中,抓住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寫出大段段意。
(5)質疑問難后,指名讀課文
評析:注意自然段、特別是大段之間,停頓時間要長些。]
(五)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們生活的環境,“我”成為石頭迷的原因。)
2、我們駐守在什么地方?(戈壁灘)戈壁灘是個怎樣的地方呢?誰能用課文中的詞句來回答?聯系上下文想想“舉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灘”換個詞語來說就是什么?(遍灘、全灘)
[評析:把生活中的感知帶到課堂中來,讓學生介紹自己掌握的有關戈壁灘的知識,使學生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我”怎么會成為石頭迷的?
4、齊讀第一段。
(六)識記生字字形,書寫生字
[評析:讓學生選自己認為難寫的字練習寫,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寫的很有興致。]
(七)作業: 朗讀課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2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課文二、三段內容,體會“我”和小姑娘發現雄雞形的石頭——“中國石”及觀賞“中國石”特點的激動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邊防戰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中國石”的形狀,理解邊防戰士對“中國石”的熱愛,體會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還記得《中國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評析:通過復習和回憶將兩個課時很好的進行了銜接。]
(二)理解課文
講讀二、三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時候去揀石頭的?為什么說這正是揀石頭的好機會?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
[配合音樂和畫面]
3、結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釋下列詞語。 瑰麗、傾瀉、裸露、珠光玉彩
[評析:目的是啟發學生想象,在語言中感受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在創造性的朗讀活動中升華情感并適時配合音樂與畫面讓學生更好的體會]
4、在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點的景物來寫的? (挺撥、繁茂的白楊,保露在黃沙上的石頭)這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戈壁的愛)
[評析:因為有了前面對戈壁灘的介紹的鋪墊學生便可以在此時更好的將內心的理解外化,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理解。]
5、“小精靈”是指什么,為什么作者把石頭稱為小精靈?
(小精靈一般指孩子們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領的可愛的小神靈。把石頭稱為小精靈,說明在作者眼里這些石頭仿佛有生命,表達了作者對這些石頭的喜愛之情)
6.齊讀二、三自然段。
講讀4、5、6自然段。
1、指名讀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會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發現“中國石”的?
2、小姑娘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為經泉水洗過的石頭特別清亮)關于珍珠泉有什么傳說?誰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中出現兩個“珍珠”,為什么前面一個不加引號,前面一個卻加上引號?
(前一個是指真的珍珠,后一個指白花花的水)
4、我們是如何發現“中國石”的?
(小姑娘發現一塊石頭像雄雞,“我”聯想到祖國版圖的形狀)
[評析:目的是讓學生在關注文本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的飛躍。]
講讀第7、8自然段。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小如拳頭,色彩為黃白色,形狀酷似祖國版圖,表面起伏像大陸地貌。)
2、發現“中國石”時,“我”和小姑娘表現得怎樣?小姑娘驚叫,“我”不禁喊出聲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為這發現而驚喜,興奮,說明心中時時裝著祖國。)
3、“我”和小姑娘分別從中國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為什么我們找的地方不一樣?(兩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評析:內心體會情感目的是讓學生以語言為基點發揮想象的空間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方式大膽的表達個性化的閱讀體會提升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4、自由輕聲讀第8自然段,思考:戰士們是怎樣精心保管“中國石”的?
5、哪些地方體現了戰士們對“中國石”的珍愛?請同學們畫出有關詞句。
6、結合學生匯報解釋下列詞語。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囑咐”指告訴對方記住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誰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7、戰士們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國石”,那么珍愛“中國石?(因為它酷似祖國版圖,在戰士們眼里,它代表祖國。)
朗讀第二段。
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在以后的賽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奪魁并贏得“寶石”的盛譽。“屢屢奪魁”和“盛譽”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中國石”能屢屢奪魁并獲得“寶石”的盛譽?
3、哪個詞語突出了“中國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為至寶)
4、課文中說在“我”寂寞和孤獨時,“中國石”給了“我”溫暖和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高興而心里感到安慰)當“我”寂寞時,看著”中國石”會想些什么?當“我”夜里站崗感到孤獨時,摸著“中國石”又會怎么想呢?
5、駐守戈壁灘生活根艱苦,但戰士們為什么會覺得苦中有樂?“因為‘祖國,在我們身邊,祖國在我們心中”里的兩個“祖國”分別指什么?(前一個指“中國石”,后一個指祖國,)為什么說祖國在我們心中?
(看到“中國石”戰士們便想到祖國,心中便激蕩起愛國熱情,便想到保衛祖國邊疆的神圣職責,)
6、齊讀第三段。
[評析:在充分理解文本人物情感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聯系生活,感受體驗,將理解融入到有感情的朗讀中。]
(三)感悟全文
1、練習復述課文,[評析:復述時,提醒學生注意,可以不用書中的原詞,但是情節不能丟,重點詞要用上。]
2、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通過寫“我”在揀的石頭中發現了一塊酷似祖國版圖形狀的“中國石”及戰士們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邊防戰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五)作業
1、背熟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書寫生字詞。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6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詩中的牧童機靈可愛、天真可愛的形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
1.(板書“見”)小朋友,你們能給這個老朋友組個詞嗎?(生組)是呀,看見、聽見都是見,看來呀,用上眼睛,用上耳朵,都能有所發現!老師這兒有一幅畫,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發現什么呢?
2.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回答。
(1)林樾:你覺得這是一片怎樣的樹林?
對,這樣郁郁蔥蔥、十分茂密的樹林就可以稱為“林樾”(板書)仔細觀察這個詞,它有什么特點?(都有木)一組小火車讀一讀――齊讀。
(2)牧童:(學生說“我看到了小孩騎著黃牛”時直接板書“騎黃牛”)你再仔細看看,這個小孩子在干什么的?這樣放牛放羊就叫放牧,放牧的孩子就稱為“牧童”。(板書)指名讀。
(3)蟬:“知了”還有一個名字,叫“蟬”知了是一種昆蟲,所以左邊是蟲,右邊讀chán,是一個形聲字。(字卡,指名讀)聽,你們聽見蟬兒的聲音了嗎?(播放蟬叫聲)是呀,蟬兒正在鳴叫呢!像這樣正在鳴叫的蟬可以稱為“鳴蟬”。再開一列火車讀讀――齊讀。
3.你還有其它的所看、所聽嗎?
二、揭題
1.以上是同學們看見、聽見的,是“我們”的“所見”。(板書“我們”)在兩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詩人叫袁枚,他是個善于觀察、描摹細致的人,他親眼看見,親耳聽到了這畫中的美景,并把這些“所見”寫成了一首詩,請你們仔細讀讀袁枚的《所見》,看看他比我們多看見、多聽見了什么?
2.第一次讀詩我們可以做什么呢?學生自由讀詩。
3.先請小朋友一行一行來讀詩,其他同學豎起耳朵仔細聽,聽聽他讀正確了嗎?(隨機正音)
4.四人小組合作讀,每人讀一句,先自由練習,等會我們比比哪個小組讀得對。(先自由,再站起來,發現讀錯的句子再糾正、齊讀。)
5.大家一起再正確地、流利地、響亮地把古詩朗讀一次。
三、情景感悟、評賞古詩
1.現在我們來找找袁枚的所見比我們的所見多了什么?
2.生交流。
(1)“歌聲振林樾”:(我聽到了牧童的“歌聲”)(板書),這歌聲怎么樣?(聲音響亮,在樹林里回蕩)從哪個字感受到的?(“振”板書)
誰能用朗讀表現出牧童放聲歌唱的樣子?(指名讀)
師引讀:瞧,牧童正在快樂地唱;牧童悠閑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響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2)“意欲捕鳴蟬”:已經去“捕”了嗎?(板書“捕”)從哪看出來?(板書“意欲” )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細看,發現牧童的眼睛一動不動,嘴巴張大,已經不再唱了,出示“閉口”,站住不動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繼續前進了,惟恐驚動了知了。)
請你邊想象邊來讀好這句。
4.看來,袁枚不僅看到了景物,還發現了牧童的'許多動作,有“騎、振、捕、閉、立這樣一寫,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寫活了,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面前呢!我們比比,看誰能把牧童給讀活了。
5.生同桌比賽讀,男女生比賽讀。
6.讀完詩,你猜想一下牧童捕到蟬了嗎?(不管牧童有沒有捕到蟬,讓我們把想象繼續下去吧!)
四、背誦全詩
1.看看這張畫,讓我們想象著古詩的內容,在頭腦中像放電影一樣,自由練習背誦。
2.誰愿意站起來背給大家聽?同學點評。
3.一起有感情地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在這首詩中要求我們會寫的字有五個,這兩個字有點特別,出示“立、童”看看這兩個字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立”要寫得方正,像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一樣,“童”上的立字頭要寫得扁些,在橫中線的上方點,還有好多立字頭的字如“意、音、親”都是這樣的。這個小竅門可得記住了!)師范寫。
2.現在就請你們自己在書本上練一練吧。
小朋友們,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讓我們從小熱愛它、誦讀它、品味它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認識“薩、薔、薇、啰、滂、沱、纖”七個生字,理解并運用“弱小、芬芳撲鼻、大雨如注、滂沱大雨、纖弱”等詞語,積累描寫花香、雨下得很大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間對話的不同語氣,體會薩沙的心理變化,掌握“因為”的句式。
3、理解“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含義,懂得“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間對話的不同語氣,理解“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含義。
教學難點:
懂得“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者”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
1、板書課題,理解“弱小”。
師:你用什么方法理解“弱小”這個詞語?(近義詞:纖弱;反義詞:強大)。
2、指名讀課題并質疑: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什么他這么說? 師: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問題,范讀課文。 師: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在干什么?
生:課文寫了假日里爸爸媽媽托利亞和薩沙一家到森林中去玩。 (板書:爸爸、媽媽、托利亞、薩沙)
2、師:你能找出課文中描寫森林環境的句子嗎? 出示:“森林是那么美好,林中長著一叢叢野薔薇。花兒開放了,粉紅粉紅的,芬芳撲鼻。” 生字教學:“薔”、“薇” 詞語積累:積累描寫花顏色美麗與花香的詞語。 描寫花顏色美麗:萬紫千紅、姹紫嫣紅、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描寫花香:香氣撲鼻、芬芳撲鼻、香氣襲人、馥郁芳香、芳香撲鼻。
3、天公不作美,天氣驟變。文中哪里體現出天氣變化?
出示:“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注:灌下。形容雨下得很大,雨水像往下灌似的。)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師:雷雨突然而至,全家人措手不及,大家都在忙什么?
生:討論交流。 出示:“父親趕緊收拾東西,母親忙著照料孩子。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了媽媽,而媽媽卻又把雨衣給了托利亞。最后,托利亞把雨衣給躲在傘下的小薩沙穿上了。”
2、師: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薩沙覺得很奇怪,為什么最后雨衣穿在他身上。
師:薩沙也覺得很奇怪,他說了些什么? 出示:“媽媽,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您,您又把雨衣給托利亞,托 利亞又把雨衣給我穿上。你們為什么都這樣做呢?”(指導朗讀,讀出 小薩沙疑問的語氣)。 “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讀出媽媽親切溫柔的語氣)。
3、師:你怎樣理解“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
生:大家都爭著要保護彼此,這是家人之間互相關懷互相愛護的真摯感情。
4、理解薩沙的反問。 師:全家人都這么疼愛小薩沙,他是怎么說的? 出示:“那么,我為什么又保護不了任何人呢?就是說,我是最弱小 的人啰?”(指導朗讀,讀出小薩沙不服氣的語氣)。 “如果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
5、師:此時,最弱小的小薩沙有什么舉動? 出示:“薩沙朝薔薇花叢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粉紅的薔薇花 上。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能力。” 生字教學:多音字“纖”(qiàn纖夫;xiān纖弱) 生字教學:“滂”、“沱”(注意讀音)。 師:你能從文中找出“滂沱大雨”的近義詞嗎?(大雨如注) 師: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雨下得很大的詞語? 描寫雨下得很大:狂風暴雨、暴風驟雨、暴雨如注、傾盆大雨、瓢潑大雨。
6、語言訓練。 例: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著頭,因為 。 (它嬌嫩纖弱嗎,毫無自衛能力。) 薩沙把雨衣蓋在薔薇花上,因為 。 (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能力,小薩沙覺得它比自己更弱小。),因為 。
7、師:風雨中的薔薇花在薩沙的保護下,終于得救了,花兒好像在說?
8、師:薩沙也學會了保護比他更弱小的薔薇花,他是怎么說的? 出示:“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吧,媽媽?”薩沙問道。(指導朗讀,讀出薩沙自豪的語氣)。 “是啊,現在你是強者,是勇敢的人啦!”媽媽這樣回答。
9、出示薩沙與媽媽之間的三次對話,師生配合朗讀,體會人物語氣與心理的變化過程。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回顧課題,充分理解課題的含義。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能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了嗎?薩沙說,“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為?
2、師總結:薩沙雖然是家中最弱小的,但是他也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小薔薇花,他也是強者。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都會有弱小的時候,所以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真誠地獻出自己的關愛與幫助,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強者了。
板書設計:
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為 。
爸爸:收拾東西 媽媽 讓雨衣 托利亞 薩沙 野薔薇
每個人的應該保護更弱小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別形近字豪、毫和紀、記,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理解16個新詞語的意思,辨別發明與發現。
2.會用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寫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題。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說出紙的發明經過。
4.知道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紙的發明過程,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初步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2.讀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紙發明以前,書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點。
3.完成《作業本》1、2、3。
(二)教學過程
1.揭題談話。
同學們,我們每天用的課本、作業本,看的報紙、雜志是用什么做的?
這一張張又白又光滑的紙是誰發明的?是怎樣發明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紙的故事》會告訴我們這一切。(出示課題)請大家把題目讀一遍。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大意。
(1)邊聽錄音,邊看課文,注意讀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看拼音讀準字音;
②想辦法記住字形;
③聯系句子想想意思;
④用字典查出劃線字的意思:異口同聲自豪
(3)檢查指導
(4)讀通課文。
①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②放聲自由朗讀。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紙的發明過程,并完成課后練習2(用圖形投影顯示)。
3.學習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①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什么做成的?②那樣的書有什么缺點?
(2)檢查討論,并板書。
竹片(笨重)絲綢(價錢貴買不起)
(3)看板書同桌互說。
4、作業練習。
(1):作業本1、2、3。
(2)課外作業:抄寫生字3遍。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熟練朗讀課文,知道紙的發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掌握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
3.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引人。
紙發明以前的書是用什么做的?
2.學習課文6一7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思考:①我國最早的紙是用什么做成的?②蔡侯紙是指什么樣的紙?③紙是誰發明的?
(2)檢查討論。
①上述問題②要注意討論得出紙是咱們中國發明的的結論。
②在各個問題討論的過程中注意生字的鞏固及異口同聲、自豪等詞的詞意掌握。
(3)指導用自豪的語氣朗讀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讀6、7自然段。
(5)指導誰怎樣他說什么句式練習。先結合文中瞪大了眼睛、異口同聲、自豪等詞進行訓練,然后進行擴散性訓練。
(6)完成作業本練習5、6。
3.學習第8自然段。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體會到咱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讀。
(3)啟發學生說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進一步體會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5.由文中人物及插圖,啟發學生對文章第一句話中幾個同學進行修改,使語句表達更確切。
6.完成《作業本》練習4、7。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6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做到能讀會寫知其意。(知識與能力目標)
2、準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讀出文章當中的情感。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經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3、學習聯系語言環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過程與方法目標)
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重點語句體會老奶奶的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品質。
2、學生理解“綠手指”的意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伸出一根手指,問這是什么? 預設一 學生答“1” 預設二 學生答“手指” 老師總結,這是“1”,也是手指。(板書手指),請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是什么顏色的?但是,今天,我們將去認識一位老奶奶,她被稱為綠手指。(板書“綠”)
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預設:綠手指是什么手指?為什么會是綠手指?人真的會長綠手指嗎?
師:過渡,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善于提問。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在課文當中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2分鐘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誰最快在文中尋找到答案。
師:“綠手指”是指綠顏色的手指嗎?
生:不是。
師:那是指什么?
生:對好園丁的稱贊!
師: 在你心目中,什么樣的園丁能稱為好園丁?
師:過渡,你們所說的確實是好園丁,老師想問,專家都種不出來的植物,她卻種出來了,她是好園丁?我們來看看這是怎么回事?
師: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
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三、學習生字詞
師:哪些詞語你不認識? ······ 瀏覽課文。
師: 提問: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敘述的?(事情的發展順序)事情的發展必須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想一想,這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復習生字詞。
過渡:同學們都還記得昨天學習的生字,真能干。誰還記得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嗎?
二、精讀課文,體會精神。
自由朗讀課文,學習起因。
學習“起因”部分。
師: 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從文中找出。 預設一 金盞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還沒見過。
師:從來沒見過的白色金盞花,真的能種出來嗎?
預設二 你根本不懂植物遺傳學,專家都做不到的事,你這么大年紀了,這么能做到嗎?
師:這里有哪些困難?
生:一,不懂植物遺傳學。二,專家都做不到,普通人?三,年紀大了,種花不容易。
師:這么都困難,老奶奶是這么做的?
生:老奶奶決心一個人干下去。
師:一個人。沒有家人的支持,沒有其他人的幫助,只是一個人。此時,老奶奶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要種出白色的金盞花。
生:......
師:是啊!一定要種出白色的金盞花!證明自己能行!這是一個人的堅持,一個人的努力。我們想一想,當全世界都認為都不可能的時候,當周圍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反對的時候,你還會堅持嗎?但是,老奶奶有沒有畏懼這些困難?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堅持啊!
過渡:老奶奶決心要一個人干下去,但是,她不是專家,也不懂植物遺傳學,她是怎么走的呢?咱們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習“經過”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方法。
2、 “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后兩句話:“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 我們從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種持之以恒的精神。
師:就這樣,是指那樣?
4、理解“沮喪”,注意讀音。并用“沮喪”說一句話。
學習“結果”部分。
1、二十年過去了,老奶奶終于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學生感知老奶奶當時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長達一年”為什么說“長達一年”?在這學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結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種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園藝所。“他沒考慮那則啟事是否還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長的歲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純白金的金盞花。”從這里我們體會到老奶奶對事業的執著。
4、當老奶奶接到園藝所長的電話后怎么說的?老奶奶對著電話說:“只想問一問,你們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盞花?我也能種出來”我們從老奶奶回答的話語中去體會老奶奶心無雜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盞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質。
三、總結
老奶奶從報上看到園藝所重金懸賞種出純白金盞花這則啟事想去試一試,老奶奶經過20年的辛苦終于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老奶奶這種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充滿信心和對事業的執著,這樣的園丁才是一為好園丁,在當地被稱贊為“綠手指”。“綠手指”不僅指園丁技藝出眾,更是因為精神可嘉。
四、交流討論
老奶奶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嗎? 這也是老奶奶的一個心愿,讓我們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五、作業
細讀課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盞花的艱辛。
板書設計:
起因:重金懸賞培育純白金盞花
經過:克服困難 滿懷信心 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 對事業的執著 好園丁
結果:培育出純白金盞花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7
教學目的:
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學會向娃麗學習。
教具準備:小黑板一塊。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進程:
1、課前部署
一、要求門生熟讀課文,行使自己的法子解決文中的`生字、詞。
二、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2、用三步教學法學習課文。
a、初讀課文,獨立學習
運動步驟:
一、門生用較快的速率讀課文。
二、門生獨立思考并復述課文。
三、門生相互講課文故事。
四、由門生舉薦1人完成課文復述,其他人補充。老師收拾。
b、再讀課文,合作學習
運動步驟:
一、門生小聲、快速讀課文。
二、瀏覽思索,商討如下題目。
(一)1封郵遞員投錯的信,哥哥哥什提亞和mm娃麗各是怎么樣對待的?他們的態度有甚么差別?
(二)mm娃麗為何可以或許拿到跟哥哥如出一轍的鑰匙呢?可見爸爸對mm的態度有何變化?
(三)對于哥什提亞和娃麗,你以為誰更值得學習?
三、師生對話,商討上述題目,結論:哥什提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娃麗——急別人之所急。
c、三讀課文,立異學習
運動要求:門生可以或許是非分明,曉得該怎樣向娃麗學習。
運動步驟:
一、門生有情感地讀“娃麗送信”的段落,領會她送信的艱苦。
二、與門生商討兩個話題:
(一)用自己的話贊頌娃麗。
(二)你身旁有像娃麗如許的人嗎?他們都做了哪些好事?今日之后,你將怎么樣向娃麗學習呢?
三、老師小結,收場學習運動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8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純白金 盞花的經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
3. 學習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 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2. 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激趣
同學們,伸出你們的雙手,看我們的手指是什么顏色?(黃色)你見過綠手指嗎?綠手指指的'是什么呢?讓我們趕快讀讀課文吧! (板書課題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問題:“綠手指”指的是什么?人們為什么稱她為“綠手指”?
2、出示生字卡片,練讀。注意讀好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3、指名分段朗讀,教師正音。 再讀課文,思考:你讀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讀完課文,我們回憶一下,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現在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請你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在小組內讀一讀,說說喜歡的原因。
4、你讀懂了什么? 是呀,簡簡單單的三個字,說出了人們對園丁的稱贊,被人們稱為“綠手指”可真不簡單,那你們知道這位老奶奶為什么被人們成為“綠手指”嗎?學生自由發言。
三、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1、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綠手指、稱贊、金盞花、伺弄、沮喪、滿懷信心、兌現、驗證。
2、分段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準。
3、學生針對課文進行自主學習、交流、互相質疑。
小組內互相交流,推代表準備發言。反饋學習情況。
四、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綠手指”的含義。
五、朗讀課文。
1、討論:老奶奶是怎樣培育出純白色的金盞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結果怎樣?聽取小組學習情況匯報。
2、小結:這位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盞花,她挑選一株顏色稍微淡的,讓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種子種下去,然后再挑選顏色淡的花的種子栽種,循環往復,經過了20年,終于開出了一朵純白色的金盞花來。
3、出示文中重點句“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
4、你想對老奶奶說些什么?起初,家里人對這件事情是什么態度?家人為什么那樣說?(引導學生從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此時,你認為老奶奶的家人會說什么?
5、當老奶奶把這純白色的金盞花的種子寄給園藝所時,又發生了什么事情?此時,老奶奶又怎么對他們說的?
6、你們說老奶奶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嗎?你能說說黑色的金盞花是怎樣種出來的嗎?
7、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8、小結:是呀,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情,只要認定目標、持之以恒,再困難的事情都會辦成,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9、朗讀重點句“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談感受。 有感而發,自由發言。
10、獎金不能兌現,因為年代久遠。“只想問一問,你們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盞花?我也能種出來......”自由發言。聯系實際談感受。
六、總結全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小蝦的生活的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一話是如何寫具體的。
3、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細致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他們要愛護小動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今天,咱們來認識一種小動物,請大家集體喊出它的名字(板書課題上:小蝦)
師:喜歡它嗎?能不能帶著喜愛的感情再讀一遍?
生:小蝦(讀出了喜愛之情)
二新授:
師:這么喜愛小蝦,你都想對小蝦有哪些了解?
生:小蝦長什么樣?
生:它吃什么?
生:它生活在哪里?
……
師:看來大家對小蝦充滿了好奇,那就請大家讀課文,看看你都會有什么樣的收獲。
生:我知道了小蝦生活在小溪里。
生:你知道了小蝦長得什么樣,它們有的通體透明,像玻璃似的,這是才長大的;有的稍帶點黑色,甚至背上、尾巴還積著泥,長著青苔,這是老的,大家都叫它千年蝦。
生:我知道了小蝦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小心。
生:我知道了小是的脾氣也不好。
生:我知道了小蝦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生:我知道了最后缸里的小蝦多了起來。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想了解小蝦更多有意思的事嗎?
生:想。
師:快來讀讀,課文對小蝦的哪些描寫最能吸引你?邊讀課文邊找出來。
生:小蝦吃東西的時候的一段,最能吸引我。
生:它們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小心,總是先用鉗子輕輕碰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著再碰下,又后退,直到學得沒有危險了,才用兩個鉗子捧著食物吃起來。它們東西很小心,樣子很可愛。
師: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生:小蝦吃東西的時候非常的小心。
師:小蝦吃東西這么小心翼翼,連續做好幾個動作才能吃到食物,你能在課文中找到表示連續動作的詞語嗎?用圓點標出來。
生:總是、然后、接、又、直到、才。
師:從這些表示順序的詞語中,就可以看出小蝦吃東西的時候是非常小心的。
師:文中還有表示小蝦吃食物時動作的詞語呢,再來找找。
生:碰、后退、捧、游來游去。
師:小作者這樣寫就更能突出(小蝦吃食物時的小心),也能表現出作者對小蝦的'(喜愛)
師:小蝦吃食物時是這么的有趣,你能試著讀讀嗎?(生讀并評議)
師:確實它們小心翼翼的樣子很招人喜歡,如果加上動作來讀,那就更有趣了,愿意試試嗎?
生:表演讀。
師:你們真是一群討人喜歡的小蝦,可愛的小蝦,能試著用總是、然后、接、又、直到、才這些表示順序的詞語來說句話嗎?先和同桌說說。
生:我每天早晨,總是先收拾好床鋪,接著收拾好書包,然后洗臉刷牙,又去吃飯,直到一切都準備好了,才去上學。
師:你的句子說得好,生活習慣更好。
生:爺爺去釣魚時,總是先整理好釣魚工具,然后推出自行車,接著把工具和小撐子捆到自行車上,又檢查一下,直到覺得沒有問題了,才出發。
師:說得真不錯,吃飽了的小蝦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略。
師:是呀,它們吃東西的時候是一個樣子,吃飽了又是另一個情形,所以小作者說“小蝦真有趣。”
師:課文還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生:小蝦脾氣不好。
師:課文是怎樣寫小蝦脾氣不好的呢?自由讀,并動筆畫畫,再和同桌交流。
生:在課文第四自然段,從“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直到這一段的最后。
師:誰還標出了寫小蝦生氣的詞語?
生:是“蹦”“舞動”“打起來”,還有“猛烈”。
生:還有“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
師:你認為這些詞語好在哪里?
生:“蹦”說明小蝦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
生:“猛烈”說明它們打架打得兇。
生:“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寫小蝦生氣的樣子很生動,我就像是親眼看見了它們生氣一樣。
師:“就像是親眼看見了它們生氣一樣”,說得多好啊!你能讀讀這嗎?
生:讀這一段。
師:小蝦在生氣的時候也這么的可愛,能不能借著作者的描述再發揮你的想象,給大家描述一段精彩的搏斗。
生:略
師:是呀,這小東西還真厲害。既然小蝦這么可愛,那么作者當然希望小蝦們能夠生活得快樂一些。為此作者是怎么做的呢?誰能找出有關的句子?
生:我“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魚草,拾了些石塊放在缸里。”
生:課文最后一段說小蝦產卵了,不久小蝦也多了。這是因為我對小蝦很關心,他們才會吃得好,玩得好,長得快,才會生出更多的小蝦。
師:正是由于小作者的關愛,愛護,小蝦們才生活得如此的快樂。
拓展延伸:
師:喜歡小蝦嗎?喜歡它什么呢?
生:略。
師:小作者就是懷著對小蝦的喜愛親自養小蝦,認真觀察小蝦才把小蝦寫得如此的有趣。
師: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喜歡它什么?
生:略
師:其實每個小動物都有可愛之處,只要我們走進它,接近它,關心它,愛護它,你就會發現它的可愛。與它們和平相處成為好朋友吧!
師: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篇日記。
教學反思:
閱讀的實質是一個動態的感悟過程。教師只有給予學生獨立的與文本對話的機會,學生才有可能在文本的世界內擷取屬于自我的東西,即學生的獨特體驗。雖然這些獨特的體驗有時略顯稚嫩抑或稍嫌偏頗,但這卻是學生創新精神的幼芽。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不管其感悟是清晰還是模糊,膚淺還是深刻,片面還是全面,謬誤還是正確,都要小心地呵護之,激勵之,保護好學生這種獨立感悟的積極性,閱讀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才能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
語文教學,既有知識的傳授,又有方法的指導、能力的培養,更有做人的指導、情感的體悟,各方面應靈活交融、不著斧鑿,才能達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統一。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山行》。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讀音和用法。
3、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能根據圖片和關鍵詞的意思理解古詩的大意。能聯系詩句,說說詩中的秋天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能根據圖片和關鍵詞的意思理解古詩的大意。能聯系詩句,說說詩中的秋天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2、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歡哪個季節?說一說理由。
四季風景如畫,四季都是詩情畫意的。在這美好的秋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三首關于秋天的詩歌。
板書,齊讀課題。
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詩歌《山行》。
二、整體感知
1、認識作者。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著有《樊川文集》。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還知道杜牧的其他詩歌嗎?
預設:《清明》、《秋夕》等。
2、聽《山行》的朗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3、自由朗讀《山行》:
(1)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圖文對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4、出示詩歌,指導學生讀好節奏。
預設: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徑、斜。
領讀生字,注音拼讀。
結合圖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徑:小路。
斜:不正。
石徑斜:石板小路彎彎曲曲。
2、你認為哪些詞語的意思比較難懂,小組內相互質疑解答。
預設:
生:產生,生出。
坐:因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讀古詩
(一)詩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預設: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
結合圖片,解釋重點詞語。
寒山:深秋的`山。
霜葉:被霜打過的楓葉。
(二)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風景。
學生結合景物提示,描述風景。
(三)小組說一說詩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曉詩意。
1、作者說“白云生處有人家”,這里用“白云深處”也是可以的,“生處”與“深處”有何區別?
預設:
“深”是濃厚,濃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處”為云之源頭,給人高山之巔、更為遙遠的感覺,同時又有云騰霧涌、白云飄忽的動態感。應當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葉紅于二月花”中“紅于”改為“紅如”效果一樣嗎?
學生看圖思考,然后表達觀點。
預設:
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五)入詩境,悟詩情。
1、出示古詩,簡析詩歌中的風景。
前兩句和后兩句寫景有何不同?前兩句和后兩句詩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預設:
前兩句抓住“寒”字,描繪了一種遼闊深遠的遠景。
后兩句抓住“紅”字,描寫了一種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歡哪兩句?為什么?
預設:
后兩句是千古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兩句詩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對比,用紅葉比春花,在美的基礎上渲染了一層堅強。詩人表達了自己獨特的情感,古詩中寫秋的詩文大多是悲涼的,而這首詩卻表達了一種喜愛的情感。古詩的詩意富有哲理,這兩句成為千古絕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楓葉經霜象征為經受挫折、磨難,然而“經霜色愈濃”。因而,這句詩就有了鼓舞、激勵人們的作用。
五、學寫生字
美好的詩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現,這首詩中還有這幾個生字需要我們會寫,現在讓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課件出示“寒、徑、斜、霜”等4個生字。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自己是從什么渠道或通過什么方法認識的。
2、打開“優教學生字”,逐個學習,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3、指導書寫。
(1)每個字在書寫之前先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得美觀。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引導學生再次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注意講解“寒”寶蓋兒寬,三橫緊湊,撇捺要舒展。“徑”的右上部分不要寫成“又”。“斜”左右結構,注意兩部分的高度。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學生在田字格里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六、指導學習《贈劉景文》
過渡:詩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紅葉,就送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晚秋,其實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歡秋天的詩人也有很多。課文第二首詩歌《贈劉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讓我們先來認識作者——蘇軾。
(一)認識作者。
蘇軾:字子瞻,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二)感知古詩。
出示詩歌,有節奏地朗讀詩歌。
預設: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想一想:《山行》這首詩我們是從哪幾方面來欣賞的。
預設:字、景、情、理。
1、小組長領學生字。
(1)出示會認的生字“猶、傲、橘”。
(2)出示會寫的生字“贈、劉……”等7個生字,小組成員每人一個生字講解,并示范書寫,直至完成任務。
(3)小組挑戰,聽寫生字。
2、一起賞景。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象?
預設:荷葉、殘菊、黃橙、綠橘等。
(2)聯系詩句說一說,詩中的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導悟情。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首詩給劉景文?
作者寫枯敗的荷葉、傲霜的殘菊有什么用意?又為什么寫到了橙黃橘綠?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隨機點撥。
預設:劉景文當時已經58歲了,有些遲暮之感。作者寫這首詩告訴他秋天正是收獲的季節,勉勵劉景文奮發有為。
4、詩歌中有沒有一句話讓你覺得包含道理?
預設:菊殘猶有傲霜枝。
“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氣節。
七、總結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劉禹錫的名句,其實秋天不只有火紅的楓葉,燦爛的菊花、還有很多像橙黃橘綠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讓我們去尋找詩意的秋天吧。說一說你眼里的秋天。
八、鞏固提高
打開“基礎訓練——《古詩三首》”,一起來闖關吧!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片,觀察回答。
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都有什么?這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圖上的兒童在干什么?
板書,齊讀課題。
2、解讀課題。
夜:夜晚。書:書寫。見:看見。
夜書所見:夜晚寫下自己所看見的(情景)。
二、感知內容
1、認識作者。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學家、詩人。
2、聽《夜書所見》的朗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3、自由朗讀《夜書所見》。
(1)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圖文對照,想一想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三、研讀古詩
(一)出示古詩,引導學生讀好節奏。
(二)抓住關鍵字理解詩意。
預設:
蕭蕭:風聲。
挑:用細長的物件逗引。了解多音字“挑”。掌握“挑”的意義和用法。
促織:蟋蟀。
籬落:籬笆。
(三)讀一讀詩歌,說說你喜歡的詩句。
1、賞析前兩句。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這兩句詩中詩人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預設:孤單憂愁寂寞
詩人的心被思念家鄉的情感填滿,朗讀時要讀出來。
2、賞析后兩句。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詩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預設:
詩人看到了明燈,想到了“挑促織”——斗蛐蛐。想起了童年的生活,內心又充滿了開心快樂,被幸福感填滿。進而有為思想豐富了內涵。
3、詩人的感情變化是非常明顯的,跟讀詩歌,讀出情感變化。
自由朗讀詩文,讀出詩人的感情變化。
(四)背誦詩文。
1、根據老師的提示背誦詩文。老師出示詩句中的一個字,學生背出相應的詩句。
預設:送、動、挑、夜。
隨文識字,學習生字“送、挑”的寫法。
2、這三首古詩都是關于秋天的美文,一定要背誦課文,把美文收到自己的記憶寶庫里。
小組檢查背誦,比一比看誰的背誦最有節奏感,最有感情。小組推薦代表展示背誦成果。
四、主題閱讀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遍地美景的季節,在詩人的眼中,秋的美景是說不盡的。
1、老師這里還有幾首古詩也是關于秋天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品一品。
出示詩文《秋思》、《夜雨寄北》。
學生自讀詩歌,說一說詩中的景,詩中的情。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詩歌,快來分享一下吧。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詩歌。
總結:秋天的詩歌有古道西風的蒼涼,也有一鶴排云的豪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我們也能發現秋的美麗。
五、鞏固提高
打開“閱讀訓練——《古詩三首》”,一起來闖關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習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重難點】學習借助注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古詩朗誦音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詩句接龍
2.揭題釋題
板書:望洞庭,師指導書寫“庭”,齊讀詩題,介紹洞庭湖。
二、閱讀理解古詩
1.一讀,讀準
⑴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⑵檢查字音,指名讀,指名評價,再讀,師評價,齊讀。
2.二讀,讀好----讀出節奏
⑴自由練讀,邊讀邊試著在書上畫斜線。出示節奏,指生讀出詩的節奏。
⑵聽范讀。自由地練習。指生讀,評價。齊讀。
3.三讀,讀懂----理解詩意
⑴交流理解詩句意思的方法:結合注釋;聯系插圖;串聯詞意;發揮想象;反復讀詩。
⑵自讀自悟,四個交流,討論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⑶交流反饋,按詩句的順序,可以先讀出詩句,然后說說這句詩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⑷齊讀古詩。
4.四讀,讀美----讀出意境
⑴洞庭湖景色美麗,但是詩人卻只用了精煉的語句,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輕聲讀全詩,邊讀邊圈畫出詩中描寫的景物。
①湖光秋月兩相和
湖光、秋月,怎樣的湖光?怎樣的秋月?用四字詞語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一個“和”字表現出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和諧之美。(板書:和)
讀出這寧靜和諧之美。(齊讀)
②潭面無風鏡未磨
在這湖光秋月寧靜和諧的氛圍中,詩人靜靜地凝望著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樣寫的?這里詩人把什么比作什么?詩人為什么把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銅鏡呢?
詩人劉禹錫對景物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啊,我們也要像他一樣,在生活中做一個善于觀察的人。(板書:觀察)(指生讀,師評價)
讀出洞庭湖的朦朧美。(齊讀)
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相互映襯,顯出一種和諧之美。
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湖水與月光相互映襯,顯得非常和諧。湖上一點風都沒有,湖面就像一面未經打磨的銅鏡。請把這美麗的景色一起讀出來吧。(兩句詩連起來,全班齊讀)
③遙望洞庭山水翠
在這朦朧的月色中,詩人眺望遠處,還看見了什么景色呢?在這句詩中詩人著重寫了什么景物?(板書:山水)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點?(翠)
讀出和諧之美。(指名讀、小組賽讀)
④白銀盤里一青螺
作者看到這樣的山水又聯想到了什么呢?這句詩妙在哪?詩人為什么要這樣比喻呢?
詩人想象豐富,比喻恰當,我們在寫作時也要像詩人一樣放飛想象的翅膀。(板書:想象)
讀出喜愛、贊美之情。(齊讀)
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顆青螺綴放在白銀盤中,讓人愛不釋手。一起來讀讀吧!(兩句詩齊讀)
⑵小結全詩
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現于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底。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首山水小詩,感受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吧!(齊讀)
5.五讀,讀熟----背誦古詩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z
1.欣賞有名的詩人為我國的名勝寫下的經典名篇。
2.布置作業:
(1)小小朗誦家:請大家將《望洞庭》背給父母、同學聽聽;
(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出來;(選做)
(3)小小畫家:在你的畫紙上畫一畫《望洞庭》所描繪的美景吧。(選做)
板書:
望洞庭
觀察湖月
山水
想象人景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1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引導孩子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引導孩子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難點: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關鍵: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細讀,感知理解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5、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描述后朗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6、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同配合,干得可歡了。練習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根據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組間開展比賽。第二句總寫槐樹的部分每組一起讀;第3句寫男孩的.,男同學讀;第4句寫女孩的,女同學讀;第5句寫滿載而歸的,每組一起讀。
各組練習后比賽。賽后師生共同評價。
三、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四、小結
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板書設計:
勤勞懂事,分擔父母的辛勞
4、槐鄉的孩子
可愛
吃苦耐勞,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13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共有60人,大部分來自農村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課能專心聽老師上課,認真做課堂筆記。有一部分學生還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對學習沒有良好的認識,缺乏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存在著惰性,喜歡依賴老師和家長,不是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靠的還是死記硬背。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一只小鳥》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五冊)中第五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本文的作者是冰心。文中主要講了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唱歌、孩子們用彈弓大中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了小鳥把它帶回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聽不到小鳥的叫聲。文章批評了不愛護鳥類的行為,歌頌了親情的偉大。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總結課文內容,并結合課文練習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按照指定意思為課文劃分層次。
4、繼續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學習總結課文內容,學習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學習為課文劃分層次。
教學難點: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自制ppt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兒嗎?你最喜歡什么鳥兒?
2、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世界因為有了鳥兒的存在顯得生機勃勃,因為有了鳥兒的存在顯得絢麗多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一只小鳥》一課,共同關注一只小鳥的命運。
3、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對課文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文中的一只小鳥給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1、2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課文1、2自然段,思考:這是一只()的小鳥。
2、交流匯報
這是一只可愛的、幼小的、快樂的、幸福的、愛唱歌、歌聲動聽的、愛欣賞風景的小鳥。
你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
3、多美的景致,多可愛的小鳥,再加上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這是一副多么美麗、和諧的自然圖畫啊!讓我們懷著美好的心情齊讀課文1、2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3--6自然段。
鳥兒歡快的歌聲吸引了樹下玩樂的孩子,他們天天來聽小鳥唱歌。可是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發生了。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3至6自然段,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體會或感受。
2、匯報交流。
( 1)它正要發聲,忽然"啪"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
從這句話看出小鳥的傷勢很嚴重,"跌"是完全失去控制,很重地摔下來。抓住重點詞指導朗讀。
( 2)斜刺里兩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從這句話能夠看出老鳥對小鳥非常關愛,體會到親情的偉大。"箭也似的"像箭一樣快,說明它們此時此刻內心非常著急。抓住"箭也似的"指導朗讀。
師:拿一位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此時的它們心急如焚,此時的它們肝腸寸斷,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老鳥當時那種急切、悲傷的心情呢?
自己試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從這句話體會到小鳥的傷勢很重可能有生命危險……
師:剛才還活蹦亂跳、高聲鳴唱的小鳥轉眼間正痛苦地流著血,正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你覺得此時是一只怎樣的小鳥?(可憐的、不幸的、痛苦的、命運悲慘的……)
是啊!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你能帶著這種感受讀好這句話嗎?
試讀,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課文7、8自然段。
1、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那些孩子中的一員,當你看見小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它的生命即將結束,你會怎么想?
指名說。
2、因為孩子的一時貪玩,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了傷害,讓我們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3、文中的孩子們喜歡這只鳥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們對小鳥的愛和老鳥對小鳥的愛有什么不同?
點生匯報。
師:小孩的愛是自私的,愛的方式不對,愛它就讓它更加自由,愛它就應該讓它更加快樂,愛它就讓它更加美麗,愛不是占有。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故事講到這里,你明白了什么?如果讓你對文中的孩子說幾句話,你會說些什么?
2、師:聽了你們這番話,相信那些調皮的孩子們會放下手中的彈弓,以一顆善心和愛心去對待鳥類。老師也想對文中的孩子們說幾句話,可以嗎?
出示白居易的《鳥》詩。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豈止是"子在巢中望母歸",同樣還有"母在巢中盼子歸",古人尚且明白這個道理,何況我們今天的少年兒童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詩,向所有的人發出"莫打枝頭鳥"呼聲吧!
七、總結。
美麗鳥兒,美麗的生活,美麗的大自然,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真正的喜愛不是占有,不是破壞,而是讓美麗的.事物更加美麗,讓美麗的世界更加美麗。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作業:每一只美麗的小鳥都對世界充滿了幻想和希望,但文中的這只小鳥卻怎么也沒有想由于人類的貪婪使它慘遭不幸。小鳥的命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大家想像一下,那只小鳥后來怎么樣了?續寫一段話。
教學資源:
為了更合理的、恰當的用好多媒體資源,有效的服務于教學活動,真正的起到輔助作用,在本節課設計之后,我廣搜資源,分別從網絡上、遠教資源庫上、多媒體教學光盤上大量的參考整理,最后一句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最終選用了多媒體教學光盤和自制的幻燈片課件。光盤中我選用了詞語的出示和第一部分的動畫播放,這兩個部分能較好的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并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自制課件我為了更好的指導學生學會總結段意和劃分層次,就用課件為他們展示出了一些學法指導,學生在自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參考學習,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起到了引導與自學的作用。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1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薩、薔、薇、啰、滂、沱、纖”。
2.積累描寫野薔薇花和形容大雨的詞語,嘗試運用。
3.了解課文內容,在教師指導下,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了解主要內容。
4.閱讀過程中,感受故事中人們互相關懷、互相關愛的真摯感情,體會“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一、指導審題、初步了解人物關系
1.今天我們來學一篇課文,名字叫《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來,讀一下)
2.你們讀讀這個課題,想一想從課題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A這是人物所說的一句話(人物的語言)
B“不是最.弱小”=還有比她更弱小的
C○ 1這個符號,課后有對它的注釋。把書打開,自己讀一讀。
3.還沒有看課文內容,就能從一個課題中獲得了這么多的信息,收獲可這不小。
4.預習過課文的同學一定知道,課題中的這個“我”,指的就是——“薩沙”,對呀,她只有——四歲(板書:薩沙)(四歲)
5.除了薩沙,這一家人還有誰?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說說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父親 母親 托利亞 )( 小學生)
6.我們一看就知道,薩沙是這一家人中最——(小),明明最小,為什么會說“我不是最弱小的”?薩沙認為比她更弱小的是誰?——學生答“薔薇”(板書:薔薇)(指導書寫)
二、學習二、三節
1. 本文的作者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非常的教育家,他寫的許多小故事都會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2.我們先看看這件事發生的原因,也叫作“起因”。(板書:起因)
3.我們來讀讀課文的1、2、3小節,想一想,這件事發生在什么時候? 預設:假日。 假日,這個時間太籠統,而且許多國家的放假的時間都不一樣的。 點撥:雷聲大作——“夏日里”會有雷陣雨 第一朵野薔薇開放——開放的時間約在初夏 (從這一點上看,事情發生在初夏。)——從這些語句中,我們可以知道故事發生的`更確切的時間。
4.這時,薔薇花開放了(出示圖片),說一說你所看到的薔薇花? 野薔薇開放了,—— 看看課文第9小節,也有兩個描寫描寫薔薇花的詞語(嬌嫩、纖弱)
5.纖弱什么意思啊?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這個詞語的?就是纖細而柔弱。那粉紅粉紅的的薔薇花,那么嬌嫩,纖細,讓人們都不忍心去——觸碰它。
6.你們喜歡這樣的薔薇花嘛,把描寫薔薇花的句子讀好。
7.一家人正在享受這美好的時光,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
8.出示: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
(1)讀一讀
(2)你感覺這是一場怎樣的雨?(突如其來、非常大)從哪里看出來的?(突然,雷聲大作、大雨如注)(板書:大雨如注)
(3)“大雨如注”是什么意思啊?我們先來看看“注”是什么意思?老師這里有幾個解釋,你們來選擇一下。(注:①集中;②灌入;③記載,登記。) “灌”――多且速度快。“大雨如注”就是雨大得仿佛是從天上灌下來的。形容雨下得很大。)
(4)文中還有哪個詞也說明雨大的呢?(板書:滂沱大雨)
(5)你還知道哪些表示雨大的詞語?(傾盆大雨、瓢潑大雨)
9.這突如其來的大雨(點著板書中的起因)就是這個故事的起因,這下,一家人就忙開了。 出示:父親趕緊收拾東西,母親忙著照料孩子。(師讀一讀)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在這“大雨如注”的時刻,多希望有遮風擋雨的地方啊!他們身邊除了一把勉強可以遮擋的傘和一件雨衣。我們開看看,事情又是怎么樣發展下去的。(請6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的4-8小節)這一部分就是事情的經過(板書:經過)
2.看看,第4小節有幾句話?(共有2句話)第一句中有一個分號,把這句長句分成了兩個并列的分句。我們讀讀這句話。
3.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兩句分句,都只有“雖然”,那“但是”呢?但是的內容在哪里,你能不能用上“雖然、但是”來說說句子的意思呢?不急于回答,我們先把它寫下來。寫第一句。 (生寫在書上,師把問題句子寫在黑板上)、指導分析,第二分句口頭回答。
4.這么長的一句句子,你能不能用一句話簡單地說一說——托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板書:互讓)
5.這一小節講的就是——托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最后——雨衣給了薩沙。
6.看到這一切,四歲的薩沙不明白,于是問媽媽(出示5-8小節[連著4],然后句子畫線。)“你們為什么都這樣做呢?”這樣做,指的是怎樣做?(表揚能聯系上下文尋找到答案的同學)。
7.聽了薩沙的問話,媽媽是怎么回答的?我們來看看她們的對話(出示5-8節)
8.先同桌分角色來讀讀這兩組對話。再指名幾組讀。
9.媽媽說的這兩句話其實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
10.這“每個人”對薩沙一家來說是誰?對我們坐在這個教室里的人來說呢?
四、學習第三部分
1、媽媽說的話,薩沙從半信半疑——到最后都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看看后面她是怎么做的。 不明白――看看后面她怎么表現的。
2、讀讀課文的結果部分(9-11節)(板書:結果)。 說說:薩沙看到( ),心想( ),于是( )。 (板書:掀 蓋)
3、薩沙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她聽懂了媽媽的話。我們一起讀讀最后兩小節。
五、總結,指導簡單復述
1.剛才通過學習,讓我們了解這個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
2.你們能不能借助板書,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呢?注意,要說清一件事,就必須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一天,薩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去玩。突然,天空中下起了滂沱大雨。托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最后雨衣給薩沙。薩沙不明白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媽媽告訴她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薩沙看見暴風雨中的薔薇花,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薔薇花上。)
板書設計:
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
起因 經過 結果
互讓 掀 蓋
大雨如注 父親 母親 托利亞 薩沙 薔薇花
瓢潑大雨 (小學生) ( 四歲) ( 嬌嫩 纖弱)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靈活運用識字方法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6個字,體會漢字音、形、義三位一體的特點,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能力目標: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能夠用“繼續”造句。
情感目標:在和同學交流的基礎上,能體會到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積極動腦筋想辦法,有時會有以外的收獲。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內容,能體會到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積極動腦筋想辦法,有時會有以外的收獲。
教學難點:能結合課文的內容說說“意外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十一個生字,認讀兩個字;能正確讀生詞,能用“繼續”造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孩子們的讀書興趣:
孩子們,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過意外的事情?學生舉例說說。
你遇到意外的事情后,怎樣做的?學生說自己的做法。
二、初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過渡語:同學們,假如,你畫好了一張畫兒,可是在畫兒中間卻滴上了一滴墨,你怎么辦?
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一)激趣:媽媽有一個好辦法,你想知道嗎?她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三課:
板書:3墨漬
學生讀課題。
(二)提示: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
(三)你們讀的真認真,誰能流利的讀下來?
學生再讀課文,要求:不僅正確,而且要流利。
(四)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五)提示:誰愿意和你的小伙伴讀給大家聽?
學生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分自然段讀課文。
(六)提示:小聲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三、引導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自學。)
(一)同學們,這課中有很多生字,你能自己學習嗎?
學生自學生字:先讀字音,再組詞,然后查字典確定偏旁部首。
(二)提示: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
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方法:
例如:生字可以分類學習:
左右結構的:作、繼、續、致
上下結構:墨、置、棄、突
左中右結構:斑
半包圍結構:布
(三)提示:打開書八頁,讀讀第三題,說說你有不懂的詞語嗎?
(四)師:請你再讀課文,說出你不懂的詞語。
生讀文,找出不懂的詞語,師生共同討論。
四、語文實踐活動。
(一)出示:比一比,組詞。
墨( )置( )做( )班( )棄( )繼( )致( )
黑( )直( )作( )斑( )氣( )續( )到( )
(二)提示:誰能用“繼續”造句?
舉例:遇到困難,要克服,繼續努力,才能夠達到光輝的頂點。
生用“繼續”寫句子。
五、作業。
1.抄寫字詞或選字組詞造句。
2.朗讀課文。
教學反思:
鞏固練習使得學生在練習中復習學習的知識,學生在練習中找到了自己學習的弱點,使得自己的學習更加有的放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能對“意外的成功”說出自己的想法。初步懂得出了意外應該及時動腦筋想辦法進行補救,免得受損失”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出示有小狗的圖畫,你覺得這幅畫怎樣?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一幅有趣的圖畫是怎樣得到的呢,請你們讀書后告訴我好嗎?
學生讀課文,說說大意。
二、理解課文、領悟其中的道理。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從哪知道我在畫畫時遇到了意外呢?(2自然段)輕聲讀2自然段,想:你從哪知道這是一個意外呢?劃出有關的詞句。
生讀文體會。
2.指名展示,課件引導:
我剛把房子畫好,突然一滴墨水掉在畫中央。要重新畫已經來不及了,我急得大哭起來。既然是意外,這些話該怎么讀呢?
3.你能體會到我此時的心情嗎?讀出來。課件“大哭”加點,引導學生讀出我焦急的心情。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引導:媽媽,快來幫忙啊!媽媽怎么幫忙的呢?讀哪?(3自然段)
2.請你輕聲讀3自然段,想:媽媽是怎么幫助我的?
生讀文思考,指名展示。
3.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媽媽說的話:
(1)理清層次:“別哭啦,可別這么容易灰心。”媽媽這是在干什么?(安慰我)該怎么讀?
“依我看,這墨漬很像狗身上的斑點呢。畫下去,也許會畫出一條小花狗。”媽媽這又是在怎么幫我呢?(幫我想辦法)該怎么讀?
“孩子,要記住,碰到這種情況別隨便放棄,應該繼續干下去,也許會有意外的成功。”媽媽這又是在干什么?(鼓勵我)該怎么讀?
(2)理解“繼續”:你能把“繼續”換個詞,按媽媽的意思也來鼓勵鼓勵他嗎?(生換成“接著”)師:原來繼續就是接著的意思啊,把這句話再讀讀。
(3)師生配合讀,在我畫畫遇到意外情況,著急地大哭的時候,媽媽來幫我,她先安慰我,生接讀第一句;接著她幫我想辦法,生接讀第二句;然后她又鼓勵我,生接讀第三句。
4.為什么媽媽就能想到辦法呢?請你默讀3自然段,再想一想。
課件引導:媽媽走過來,笑了笑,說:“……”
媽媽走過來,看完之后笑了笑了,說:“……”(媽媽是在分析情況后想出了辦法。)
5.小結:出現了意外情況,只要我們認真的分析情況,不灰心,想辦法,繼續干,就可能會有意外的成功。媽媽的話對我們的啟發真大啊,再讀3自然段。
(三)學習4自然段。
1.我聽話沒有?你從哪知道的?(4自然段)讀4自然段,想我是怎么做的?
2.你覺得小狗可愛嗎?讀句子,哪些詞讓你感受到小狗很可愛,加點表示出來:小花狗翹著鼻子,樣子十分可愛。指導學生讀出小狗的可愛。
(四)媽媽說,遇到這種情況別隨便放棄,應該繼續干下去,也許會有意外的成功。那我有沒有得到意外的成功呢?你從哪知道的?(5自然段)
1.讀5自然段,想:我得到了什么意外的成功?生讀文思考,指名展示。
2.為什么這是意外的成功呢?(我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3.老師說,這條小花狗使畫面活潑多了,我們看看是這樣嗎?課件展示圖畫。那沒有這條小花狗畫面就顯得怎樣呢?(死板)
4.嗬,我的畫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贊賞,這時候,我心里可能會想些什么呢?
5.讀5自然段,讓我們也來分享他成功的喜悅吧!
三、拓展延伸。
(一)他這件事給你怎樣的提示呢?生活中我們還可能會遇到哪些意外的情況?如果遇到,你會怎么辦?
(二)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幫助真是太大了,讓我們再讀全文。
四、作業。
(一)寫一寫,你學習了這篇課文后的想法。
(二)寫一件你遇到意外事情。
(三)搜集一篇有關的故事。
教學反思:
在學習中學生感受到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動腦筋,在不斷的思考中有的時候會獲得“意外的成功”。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01-07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01-05
小學三年級語文優秀教案01-29
(優秀)小學語文教案07-28
小學語文教案[優秀]07-23
小學語文教案(優秀)09-10
(優秀)小學語文教案08-04
小學語文教案(優秀)08-07
【優秀】小學語文教案08-12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優秀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