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進化的詩意高唱-《化石吟》的教學實踐構想
廣東深圳荔香中學 蕭明光 xiao999829@sohu.com學習要求:①讀出悠然神往的意味
②領略科學之美、文學之美
③也嘗試來點化石吟哦
學習重點:詩意的課文朗讀和拓展材料的詩句擬寫
學習課時:二課時
操作程序:
第一課時 “吟”詩切入 首尾解讀
一、入課。詩歌難寫,但會“吟”則可以出詩。俗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吟”也是詩歌體裁的標志之一。加以引導,讓學生回顧已學帶“吟”標題的詩歌,諸如《石灰吟》、《游子吟》、《暮江吟》等等(教師可不說出標題,期待學生報題,再予以綜合歸納)。在學生報題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齊聲朗誦這些詩句。再提示這些詩歌皆是短章,表現手法不是抒情,就是描寫,其吟詠的內容不是個體的生態體驗就是眼前所見的相關事物。就科學現象而加以吟哦,今天所學可能是首次。
二、標序。整首詩共七節 ,要求學生先將序號按慣例標出。
三、首尾解讀。首尾即1、2、7節。首先,采用多種方式吟誦和朗讀。以教師范讀始,接著或齊讀,再點讀,分組讀,將詩句讀得瑯瑯上口,讀得搖頭晃腦,讀得師生進入忘乎所以的情景中。續而,逐節于詩意作出概括并板書。其間,留給學生醞釀并互相之間充分交流的時間。然后點名或自主回答,教師點評且歸納總結:1、2節發問求教,語意探詢;第7節照應作答,語意肯定。以詩句來就生物進化的科學現象進行仰頭向天式發問,在我們有限的讀書生涯中,似乎這首詩是第一回。其實,古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歌詠。比如愛國詩人屈原寫過《天問》,詩中就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等引人思考和探索的科學現象,一口氣提出了172個問題。到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用近似回答和對應的方式,也激情澎湃地吟唱了一回《天對》。科學與詩可以相通,科學引人作詩意般的遐想,科學的本質也就是詩。又續,深味具體詩句的含義。比如,“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說話”的意思,即是考古學家們能從遺存在化石中的信息里,找到或者解開生命現象的某些密碼,客觀上就等于化石在說了話。那么,“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一句,“剛蘇醒”是什么意思呢?在引導積極、自主發言的基礎上,或予以歸納綜合,或予以提示點撥,“剛蘇醒”就是化石發掘出來以后,進行了相應考古研究,獲得了初步的發現和了解。收尾,研讀第7節最后一句,留下扣子,設置懸念。第7節末尾句云,“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讓學生大聲忘情地朗讀,接下質詢,“你講的故事”是什么故事,我們知道了么?故事應在哪?這種設問,學生答出,則順勢接過;學生未答,則教師自問自答:故事在3、4、5、6節;是什么故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且聽下回分解。由此轉入學生課后預習理解中間四節的期待。
四、課后作業布置。把“讀一讀、寫一寫”后的單字和詞語抄寫三遍,且單字給注音,詞語加以解釋。
第二課時 聽你故事 展我詩才
一、承前,界定故事的范圍指代。開初仍繼續齊讀第7節,拎出“你講的故事”發問:故事在3、4、5、6節早就講過,這第7節的收束句不過是總結、劃句號而已。誠然,前面的幾節里到底講了什么故事,讓我們一起深潛感悟吧!
二、朗讀依然不可少。多形式反復朗讀,逐節進行,或范讀起首,或以范讀作結,前者是為了演示舉例,后者是為了正宗表白。但重頭戲始終放在學生興趣和主體的參與上。獨誦也好,二重演讀也罷,小組競讀、全班齊上陣等等,就讀的量而言,每一詩節起碼不應少于四遍,應讓學生爛熟內容。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一是注意以意義為節奏單位,一是標出雙行中的押韻詞,朗讀時重音收落,讀出參與的熱情和洋洋意氣。
三、感悟故事內容。予以簡練概括。其過程可大致逐節進行。先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或一句話,或一個語詞提煉,點評標注于相應的詩節旁,同時注明為“己”。再提倡安排交流,或點名,或讓學生自行公布結論,且要求聽者認真記下同學的思維成果,與自我批注并列,旁注明“友”。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以隨機掌握課堂,也平等地公布相應看法并板書,也同樣要求學生旁注“師”字。教師的概括和板書大意為:
---------------------------
揭示真理(3)
保存信息(4) 科學之美
描繪進化(5) 文學之美
復現自然(6)
三者合列,于學生得到比較、鑒別、提高和反省的參照系。這種自注、眾議和老師分析跟程序二是交錯進行的。對于各節詩行,有的先朗讀后感悟筆記,有的邊讀邊悟記,有的先默默悟記后大聲朗讀,多樣且有變化地教學,不是全部都機械地先讀后整理。
四、具體詩句的理解和探究。比如,“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平凡的真理”在我們的認識和理解中可以找出哪些?萬物非上帝所造,本乃客觀存在;勞動創造世界,勞動使猿變成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知識就是力量,讀書使人聰慧……盡可從日常生活中和學習實際聯系起來,找到例證,啟示學生認識化石提供真理的物質性。另外,“海枯,石爛,日轉,星移……”幾種現象的指代意義,且從詩句中找到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