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一居士傳..
yangna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賦的文體特點,情感表達的方式以及文章結構安排方面的縱深和開闊。
2、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3、掌握常用“謫”“更”“置”“疾”“走”“勝”等常用實詞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二、教學重點
1、了解賦的文體特點,情感表達的方式以及文章結構安排方面的縱深和開闊。
2、掌握常用“謫”“更”“置”“疾”“走”“勝”等常用實詞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三、教學難點
了解賦的文體特點,情感表達的方式以及文章結構安排方面的縱深和開闊。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
五、教具:多媒體
六、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以《醉翁亭記》導入 課文。
二、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問:誰為歐陽修命名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別的名號嗎?
明確:其本人。初謫滁山時之時他自號為“醉翁”,后退休于穎水之上時又自更號為六一居士。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結合注釋通讀第二自然段
2、提問:歐陽修為何自命為六一居士?
明確: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常置酒一壺、一老翁。
3、作者定名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主要目的為“聊以志吾之樂爾”。
4、“樂”之何如?
明確:(1)太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專心至極,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擾。
(2)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zhàn)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真可以說其樂無窮。
(3)軒裳組勞吾形于外,憂患思慮勞吾形于內,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煩憂,希脫身于世俗雜務,回歸自然,寄情五物。
5、 沉醉于五物的好處是什么?
累于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于此者既佚矣,幸無患。說明官場事物不僅勞形,常有不測之禍,十分令人擔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僅安逸舒適,還有安全感,不會帶來任何禍患。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同學翻譯本段,其余同學認真聽,并指出不足之處。
2、教師點評。
3、問: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幾條隱退的理由?
明確:本段作者在主客對話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了自己想隱退的三條理由:
(1)而休,是必然規(guī)律。
(2)無稱,表面上謙虛,骨子里是牢騷,是對“受侮于群小”的不滿。
(3)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樂思想的必然結果。
4、文中哪一句話表達了作者歸隱的決心?
明確:雖無五物,其去宜矣。
六、小結
1、本文反映了歐陽修晚年厭倦官場生活,想歸隱的思想,有其豁達開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遠身以避禍的一面。
2、傳記形式別具一格。
3、語言平易曉暢又形象深刻。
七、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三、四。
作者郵箱: fanny1017@tom.com
六一居士傳..
【六一居士傳..】相關文章:
青蓮居士作文07-18
難忘東坡居士作文60011-07
《名人傳“托爾斯泰”傳》好詞好句作文04-28
貝多芬傳作文12-04
梵高傳作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