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花未眠》教學設計2
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 金莉教學目標 :
一、 理解本文主旨:關于美與審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二、 體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筆,以小見大,深入淺出的寫法。
三、 讓學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一、 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 善于通過語言,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這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夜半醒來,面對寂然盛開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無獨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發現了凌晨四點海棠的美,心靈有所啟迪,寫下了隨筆散文《花未眠》,這位作家就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家獲得者川端康成。
二、 作者介紹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一生致力于對日本美的探索、守護和塑造,寫下了大量艷麗傷愁的小說和美文,他憑借《古都》、《雪國》、《千只鶴》在1968年10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日本文學贏得了世界的聲譽。而川端文學的精髓正是表現在《雪國》等代表作中。從文章的角度看也一樣,《雪國》是這樣一種作品,它挖掘到了川端這個作家可以將自己優秀的資質作為不朽的作品留給后世的礦脈。
三、 研讀課文
1、朗讀課文,在文中找到作者由花未眠而得到思考的句子。
討論明確:a、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
b、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需要反復陶冶。
c、藝術美與自然美是相通的。
(前兩點學生不難從文中找出,第三點學生往往會在作者所列舉的例子中徘徊,可以提示他們從作者列舉的例子中找共通點,作者舉這些例子的目的是什么,從而概括出答案。)
2、這三個觀點是不是孤立的?如果不是,那有何聯系?
明確:不是。
這三個觀點其實告訴我們要發現存在的美,感受發現的美,創造有所發現的美。
這也是課文的主旨所在。
3、把握課文主旨以后,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幾個句子的含義。
A、 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明確:a它的哀傷來自無人欣賞,凌晨四點的海棠美麗芬芳,卻少人喝采。
b海棠本是無情物,作者移情寄哀傷。作者深悟到,人類感受美的能力是極有限的,而自然美是無限的。“哀傷”是作者徹悟后的心緒流露。按理說,大自然總是有美可尋的,只要人活著,就該毫無阻礙地享受它,可遺憾的是生命發現美的機會并不常在。
B、 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明確:a 一個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現自己的美,作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b 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在有意或無意間錯過的過程。我們可能錯過了美的景色,美的音樂,錯過了山上那從沒有看過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錯過了從我們身邊流淌過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堅韌地活著,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斷發現美。
c我們要用畢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無限。
C、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明確:文學藝術家應該發揚寫實精神,認真觀察自然,準確表現自然,使欣賞者從藝術美中領略到真正的自然之美,這才是文學藝術的極致。
所以我們應該睜大明亮的眼睛,不斷地發現美,親近美,感受美,也只有這樣才會創造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美存在于自然中,美也存在于藝術作品之中。
(這三個討論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行 ,應多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上述答案僅供參考)
4、文章第一句話大家留意了嗎?一起來讀一讀。
齊讀:“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
文中這“微不足道的問題”指什么?這個“問題”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確:“微不足道的問題”指海棠花未眠這件事。在文中是作者情感的一個觸發點,作者由此思考了關于生活,關于審美的許多哲理。這種手法就是以小見大的手法。
小結:今天這堂課我們從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學到了許多哲理。美是無處不在的,用作者的話說就是要“發現存在的美,感受已經發現的美,創造有所感受的美。”
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這一個環節主要學生可能一下子想不起來,教師可以就校園里某些存在的美先談一談,學生就會有所啟發的)
羅丹說得好啊,“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今天起,讓我們盡情擁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吧!
《花未眠》教學設計2
【《花未眠》教學設計2】相關文章:
《花未眠》教案04-25
花未眠作文04-03
花未眠教案04-30
關于課文花未眠的教案設計08-26
海棠花未眠02-29
花未眠學生作文12-20
花未眠作文(優)06-02
附《花未眠》詳細教案04-25
愛未眠作文05-03
徹夜未眠作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