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木蘭詩教學設計

時間:2023-01-06 16:24:35 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讀準字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樂府民歌知識。理解互文、對偶、排比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注重朗讀,在讀中感知人物形象;采用提問引導式教學,使學生了解木蘭的英雄性格;加入情景劇表演,幫助同學們理解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木蘭的英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故事情節,感受木蘭形象

  教學難點

  認識人物性格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女扮男裝的奇女子花木蘭。

  二、文體知識介紹

  我國古代北朝人豪邁淳樸,長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間流傳著大量動人的詩歌,其中《木蘭詩》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以濃烈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等手法,集中描繪了一個平凡的女子木蘭代父從軍和解放甲回鄉的不平凡經歷。本文是一首敘事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雙壁”。

  三、整體感知

  1、初讀感知:自讀一遍課文,要讀準字音,體會這首詩的感情。

  讀準字音

  唧唧機杼軍貼可汗鞍韉轡頭鳴濺濺燕山鳴啾啾戎機朔氣金柝扶將紅妝著帖花黃傍

  2、聽范讀,要挺準讀音,聽清句子停頓。

  3、搖頭晃腦讀節奏,古代讀書人讀書進入佳境之時便會搖頭晃腦,搖頭晃腦正符合古文的節奏,學生試讀節奏。

  4、小組合作四人小組合作根據注釋譯課文,全班分成兩大組,第一大組以一至四段為主,第二大組以五至七段為主。

  討論前補充新知識

  互文:指詩文的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相互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修辭方式。例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

  5、生生交流,師生交流。

  6、概括詩歌情節。速度課文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詩歌情節。

  交流后的結果:代父從軍(1---3);征戰生涯(4);辭官回家(5---7)。

  四、根據情節嘗試背誦。生自由背誦。

  五、作業:熟背全文并準確翻譯句子。練習搖頭晃腦讀古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檢查上節重點詞語,重點句子;檢查朗讀情況。

  二、走進木蘭。

  1、搖頭晃腦是讀出來了,但老師沒聽出悲傷、憂愁、喜悅的情感。要讀好一篇文章首先要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接下來讓我們走進木蘭,了解木蘭。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感人的語句,讀一讀精彩的片段,并試著分析原因。

  2、師示范:

  感人語句:“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我覺得此時她的父母一定年紀很大了,走路顫巍巍的,還相互攙扶出城迎接,他們盼望了這么多年,擔心了這么多年,木蘭回來了,他們的心情一定很激動,邊走邊流淚,這個淚是喜悅的淚。

  精彩語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不僅在修辭上運用了互文,還是一個工整的對偶句,更寫出了戰爭的殘酷性。

  3、找出后小組內交流并相互知道補充。

  4、小組推薦在班內交流。

  教師要抓住關鍵句子的理解并指導朗讀:

  (1)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寫出了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可見她的堅強勇敢。

  教師引導:木蘭的決心是看完軍貼立即下的,還是三思之后下的?(三思)哪些語句能看出來?(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木蘭替父從軍好事一樁為什么還嘆息?(木蘭是女子,古代女子沒地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準拋頭露面,而家中又是“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情況,所以她心里矛盾,可以想象木蘭的愁苦之態。但木蘭最終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里面可是有很大的風險,一是怕別人識破,更主要的是戰場上面對的將是死亡,可見木蘭的一片孝心,可見木蘭的堅強勇敢。)

  怎樣去讀一二段呢?(慢而低沉。在讀到“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是要用堅定的語氣讀的沉著有力。)

  (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萬里”表示征途漫漫,“若飛”形容速度之快,木蘭能夠大膽的走向戰場,并與男兒一樣勇敢作戰,木蘭很了不起。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教師引導:每當讀到這里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一幅“月下戍邊圖”,月下何人?(木蘭)請同學們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月下戍邊圖”。

  讀這一段要用什么樣的語氣?(抑揚頓挫要鮮明,節奏要慢,讀出她的英雄氣概。)

  (3)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表現了木蘭不幕功名富貴,甘過平凡生活的高貴品質。

  教師引導:木蘭的理想生活是什么?(過平凡的日子。)在豫劇《花木蘭》中有木蘭回家報恩的唱詞,請同學唱或者放音樂。(平了賊兒回家,一天也不停,快馬加鞭趕回家門,我孝敬娘親。)孝敬爹娘,過一個普通女子的.耕織生活。這本來是很容易實現的,可戰爭改變了木蘭的命運,她必須為實現理想而走一段曲折的道路,也為了更多人能順利實現自己的理想,她作出了非常人所能作出的犧牲,所以“英雄”二字,木蘭當之無愧。

  朗讀這幾句要注意:語調要平穩,“還故鄉”三字要頓開,語調保持一致,以表現木蘭的不卑不亢,不幕功名富貴的高貴品質。

  (4)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句。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別特征明顯,而戰場廝殺時,要分辨男女就十分困難了。這是對木蘭的贊美與歌頌。

  教師引導: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她們的智慧、膽識、才能并不比男子遜色。

  5、小結:本文塑造了怎樣的木蘭形象?

  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智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不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三、詩歌創作

  這么多的優點集中在她身上,她既是現實的人物,又是勞動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為了更深的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我提議,每人創作一首小詩,謳歌勞動人民的優秀女兒花木蘭。

  參考題目:

  1、爹爹,讓女兒替你去出征

  2、媽媽,我回來了

  3、誰說女子不如男

  4、英雄頌歌

  可選用任何一種人稱;可寫出發前,送別,征戰生涯,歸來團聚時、、、、、、可寫一句兩句一段兩段。

  學生展評作品。

  四、美讀課文

  讓我們放聲朗讀,把我們對木蘭的感情盡情的讀進去!

  之后,請幾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總結:

  木蘭為理想而生,為理想而奮斗,她的品質正在我們一代代中華兒女身上延伸。今天的作業,把這首詩有感情的朗讀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24、木蘭詩

  木蘭:

  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

  淳厚質樸又機智活潑;巾幗英雄

  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

  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木蘭詩》有關的文學常識,了解文中出現的修辭手法。

  2、學會誦讀和背誦這首古詩,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賞析花木蘭這一人物形象,探究主題。

  【教學設想】

  前面已經說過,初一學生學習古代詩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誦,而且要當堂背下來,不能留到課后。這首詩盡管長達330字,也要當堂背下來。當堂能背,而且背得準確無誤,是教學成功的主要標志。

  設想要點如下:

  一、要啟發學生背誦的自覺要求,這主要依靠教師有表情的示范背誦;如果學生中有人在課前就背了下來,也要請他們作背誦表演,總之,要把課堂上背誦的氣氛搞得濃濃的

  二、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點,加快記誦的速度

  這首詩共14節,除“萬里”“爺娘”“開我”三節各有六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節,一節一節地背,再合節為段,就比較容易成誦。詩中排比句式也不少,又間有頂真(又稱聯珠,如“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指出來也有助記誦。

  三、要講得精當、簡練

  須知,名篇中詞語句的解釋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必須嚴格區分學術研究和教學要求,認定一種解釋即可,用不著辨析、征引;分析內容但求具體、貼切,不貼政治標簽,不用空洞的贊語;修辭常識(如“互文”)也要講一點,不講可能產生誤會(如“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解題

  說明:詩中有多處涉及歷史背景,不交代學生不明白;零零碎碎地講,既費時又可能打斷學生的思路,效果不見得好。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借“解題”之名,把這些問題集中起來講。

  教師講述要點:

  1、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眾的口頭集體創作,經過文人潤色后用文字記錄下來。民歌是可以歌唱的,這首詩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對詩中主人公木蘭的頌贊之辭。

  2、這首詩一般都認為產生在北朝北魏的統治期間(386~557)。北魏(又稱“后魏”)曾跟當時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戰,詩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戰的地點,在魏太武帝期間戰爭尤為慘酷,至449年才徹底擊敗柔然。

  3、北魏是鮮卑族人的政權,鮮卑族當時已逐步漢化,所以詩中將皇帝既稱“天子”,又稱“可汗”。

  4、北魏的末期分裂為東魏、西魏,西魏實行府兵制,應征從軍的人須自備鞍馬、弓箭等物,詩中“東市買駿馬”一節即來源于此。

  5、木蘭可能實無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蘭之說均系猜測或捕風捉影,我們用不著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蘭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據此創造出來的。

  6、讀這首詩要注意兩點:一是詩中有“互文”,意思是一聯中的兩句互相補充,須合解,正式名稱叫“互文足義”,例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說的是,有些將軍和壯士戰死沙場,另一些將軍和戰士勝利歸來。此類“互文”甚多,須用心發現。二是詩中的數字如十、十二、百、千等,無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確數。這兩種情況,不只是在本詩中有,在其他古代詩篇中也有。

  二、教師及個別學生誦讀全詩

  這一步關系到學生能否進入詩中的境界,如只視為教學程式,則毫無意義,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前作精心準備,反復練習,使自己的誦讀具有充分的感染力。

  1、前兩段是情節的開端,可以讀得平緩些。木蘭答父問表現了憂國憂家之情,要讀深沉些,至“愿為”兩句轉為堅定。

  2、第3段第1節寫出發前的準備,節奏要加快,力求突出木蘭揚鞭策馬的英雄形象;第2、3節要用抒情的語氣讀,節奏變慢,應注意的是,既要抒發主人公的思親之情,也要表現她的戰斗豪情。

  3、第4段的基調是悲壯,讀時頭腦里要有“平沙列萬幕”的視象,每兩句作一氣讀,速度更慢──須知,十年艱苦作戰的種種經歷俱在其中。

  4、第5段前一節,當由莊嚴轉為熱烈,節奏可稍稍加快;后一節是正意所在,要放慢節奏,讀得親切、和悅、樸實,使前后形成對比的色調,力求突出木蘭的英雄本色──毫無居功之意。

  5、第6段的基調是熱烈、歡快,但節奏有變化:第1節節奏最快,要極力渲染喜慶的氣氛;第2節節奏放慢,要表現木蘭恢復女兒妝時輕松、喜悅的心情,末句應輕讀,為高潮蓄勢;第3節再加快節奏,著力表現伙伴的驚奇感。

  6、第7段是歌者的贊辭,最后一句慢讀,使有余韻。

  三、誦讀練習

  這是本課的主要環節,教學步驟是:

  1、齊讀課文兩遍,第二遍分段朗讀并歸納各段大意;

  2、提示記誦的方法,然后分段練習背誦;

  3、檢查背誦。在此過程中,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誦讀中出現的問題,可以作簡要的解釋或提示,促使學生加深領悟。

  段意如下:

  1、木蘭決定代父從軍。(第1、2段合并)

  2、自備鞍馬,從家出發經黃河到達戰地。

  3、概述十年戰斗生活和勝利后歸來。

  4、入朝受賞,辭官回家。

  5、到家后的歡樂情形。

  6、歌者贊辭。

  記誦要領如下:

  1、歌者贊辭一節易成誦,可以略而不計,要首先背熟故事本身。詩中敘故事共用13節,課文分為六段,無妨將1、2段及第4、5段分別予以合并,使每段各有3節。如此,一段一段地練習記誦,就會容易得多。

  2、要一邊誦讀一邊思考,用心領會作者的意圖,例如:

  “可汗大點兵”一節,反映了當時官情緊急,征兵刻不容緩。父女對話至“從此替爺征”便嘎然而止,下面的情節讓讀者自己去設想。

  購鞍馬一節,東南西北跑遍,每處只購一物,不是找麻煩,而是要借此烘托木蘭的英雄形象。“旦辭”兩節不是單純地寫木蘭的思親之情,要著重理解“但聞”所說的內容,想一想黃河聲悲壯、燕山胡騎鳴在英雄心中引起的感情。

  戰場生活一節寫法特殊。我國古代詩歌中寫戰爭慘酷場面者不少,而此篇獨寫戰場夜景,重在烘托女英雄堅韌不拔的意志。“明堂”一節只寫天子,而眾臣環列之景已在其中;“可汗問欲”一節有省略,其實是問“愿為尚書郎否’:,這樣才能跟下句接通。

  迎木蘭一節,爺娘、姊、弟看似各主一事,其實不然,姊、弟豈有不出郭相迎之理,爺娘除迎接而外,恐怕也有不少的事要做,但寫詩只能如此,總之,要想得細致一些,才能體會到全家的喜慶情狀。木蘭開門坐床一節,表現了她對故居的熱愛;恢復女兒妝一節,更顯出這位平民英雄的本色。伙伴的贊語要跟上文“朔氣”兩句聯系起來看,才能體會此中的韻味,說明木蘭在極其艱苦的戰斗環境里表現得勇敢、堅強,跟其他戰士相比,毫無遜色。

  3、每段試讀兩三遍后就應試背,并用鉛筆將背不出或背錯了的字句畫出來,提醒自己注意;得到大體成誦,同桌的同學可以相互檢查。

  四、討論木蘭的英雄形象

  擬用問題導入:這首詩流傳一千多年,木蘭成為世世代代人們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原因在哪里?(學生自由發言)

  發言的句式:我認為木蘭是一個()的()。

  如:一個勤勞純樸的勞動婦女

  一個勇敢堅強的巾幗英雄

  一個天真活潑的可愛少女

  五、探究主題

  塑造這么一個形象的用意何在?

  六、引導學生認識這首詩的民歌特色

  1、這首詩的開頭和結尾有怎樣的特點?

  (開頭是一幅生動的畫面,用的是民歌中起興的手法;結尾贊美木蘭,用的是比喻)

  故事本身的敘述,在民歌中稱“賦”,三者合起來,正是所謂“賦、比、興”──這一點暫時不必講給學生聽。

  2、民歌中敘事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①復沓,如“問女”兩句、“女亦”兩句以及“旦辭”兩節;②排比,如“東市”一節“爺娘”一節;③頂真(聯珠),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關于對偶,唐以前乃至先秦以前的詩文中已經有之,但不像后來那樣有嚴格要求,詩中的對偶有“朔氣”兩句、“將軍”兩句、“阿爺”兩句、“坐我”兩句、“脫我”兩句、“當窗”兩句、“雄兔”兩句等。

  講以上修辭手段的目的是促進記誦,不宜作發揮。

  3、關于“互文”的解釋:

  ⑴“東市買駿馬”四句,意思是緊張地備辦鞍馬,突出木蘭的英雄形象,不是一個市場買一件可需之物。這是民歌敘事的特色,如果只說一處,則淡乎寡味,讀幾遍就能體味出來。

  ⑵“開我東閣門”兩句,表現木蘭對故居的親切感,意思是,每間房子都要開了門進去坐坐,不是開了東閣門而不進去,卻轉身跑到西閣的床上坐著。

  ⑶“當窗”兩句,意思是當著窗子,對著鏡子,先理云鬢,后貼花黃。

  交流句式:我發現()是()句。

  七、作業

  背誦這首詩。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3

  【學生分析】

  在中國,花木蘭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學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可是這樣的一位勇敢剛強的女英雄,她也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樣,愛美,愛她的親人,愛樸素平淡的生活。所以,學習《木蘭詩》,就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刻畫出來的。

  【教學建議】

  1、這首敘事詩字面意義淺顯,可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生字詞句、理清故事情節。

  2、《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種藝術手法如鋪排、互文、對偶等對烘托氣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著重要作用。要引導學生領會這一點。

  3、體會本詩的選材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責任感。

  5、指導朗誦,爭取當堂背誦。

  建議一課時完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花木蘭的故事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個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性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木蘭詩》,在這個傳奇的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情節

  1、指導學生分組合作,疏通文意。學生質疑,教師點撥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

  2、了解故事情節。

  學生討論空白處填寫恰當詞語:

  木蘭停機()──決心()──從軍()──奔赴()──十年()──拒賞()──與親人()

  明確:嘆息、出征、準備、沙場、征戰、辭官、團聚

  三、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討論:

  1、木蘭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詩中哪些描寫刻畫了她這一形象?

  兩處:

  ⑴“萬里赴戎機,關山度如飛。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

  ⑵“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前者烘托渲染了軍旅生活的艱苦與慘烈,從正面塑造了一個勇敢剛強的戰士形象。后者通過寫天子的賞賜之多,側面表現出木蘭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女英雄。

  2、木蘭既是一位傳奇英雄,又是一個普通的女性。詩中哪些細節描寫表現了她的女性心理?

  ⑴停機嘆息時的心理描寫:既為家里著想(父親年齡大了,弟弟還小),又為國家大計著想(保家衛國是子民的.責任)這種焦慮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⑵遠征沙場時的思鄉心理的描寫。遠在邊塞的木蘭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觸景生情,想起家中慈愛的雙親,想起家的溫暖。

  ⑶辭官還家后“著我舊時裳”和“對鏡貼花黃”的行為描寫。木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還原成“女兒身”,從她“開、坐、脫、著、理、貼”一系列歡快的動作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木蘭一顆愛美、愛生活的心。

  3、你認為詩中刻畫她英雄形象的筆墨多一些還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的形象寫得多一些?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明確:詩中既寫出了她的英雄氣,更寫出了她的兒女情。正是這樣一位柔弱女子在國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艱惡的沙場,在戰爭中屢建奇功,這樣的奇女子怎么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這樣選材更有利于刻畫一個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

  4、讀完此詩,你覺得我們應向木蘭學習哪些精神品質?

  略。

  四、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指導過程中串入對本詩修辭手法的簡要講解。

  〖教學反饋〗

  1、解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

  ⑴惟聞女嘆息()

  ⑵問女何所憶()

  ⑶愿為市鞍馬()

  ⑷萬里赴戎機()

  ⑸策勛十二轉()

  ⑹安能辨我是雄雌()

  2、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⑴《木蘭詩》出自我國南北朝時期一首著名的五言抒情詩,它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⑵“歸來見天子”段,突出了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質。()

  ⑶“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幾句作為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是恢復女郎裝束的木蘭見伙伴的喜劇性的場面。()

  ⑷《木蘭詩》全詩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3、用原文填空:

  ①旦辭爺娘去,________,不聞爺娘喚女聲,________。旦辭黃河去,________,不聞爺娘喚女怕,________。

  ②策勛十二轉,________。

  ③________,對鏡貼花黃。

  ④文中描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撲朔迷離”一成語是由該詩中“________,”得出,現常用來比喻________。

  4、請從課文中再找出一句與例句使用修辭方法相同的句子。

  例⑴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例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例⑶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例⑷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5、問答題:

  ①木蘭替父出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②“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這句表達了木蘭怎樣的心情?

  ③寫出“開我東閣門,……對鏡貼花黃”一段中所用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上的作用?

  ④你認為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2、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的表現力量。

  〖教學要點〗

  1、故事情節和木蘭形象。

  2、記敘的詳略處理。

  3、對偶和排比。

  〖教學設想〗

  1、這首詩以木蘭代父從軍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節發展當中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方法描寫人物,刻畫出了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課本就詩中的排比句、對偶句組織了課后練習。引導學生扣住故事情節的發展,分析詩篇對人物所作諸多描寫的表現力量,把此種練習統一于人物形象分析當中,深刻理解木蘭這個人物形象。

  2、這首詩敘述評略得當。對此單獨進行分析,以免影響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這首詩的語言富有民歌特色,剛健明快,引導學生注意朗讀和背誦。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字詞、字義、朗讀、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簡介木蘭其人及《樂府詩集》

  花木蘭是古代時河南省虞城縣營廓人。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立戰功。凱歸,帝封官嘉獎,木蘭不受,欲納宮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人們為紀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蘭祠,祠內現存元代立《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和清立《孝烈將軍祠辨誤正名記》石碑,詳細記載了花木蘭的身世、籍貫、業績及歷代修祠情況。近年來,又修復了木蘭祠大殿等一大批景點。花木蘭祠已收入《中國名勝詞典》。

  《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選自南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樂府雙璧另一:《孔雀東南飛》),屬于敘事詩,敘述了古代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的傳奇故事,刻畫出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木蘭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二、正字音

  三、要求學生參看注釋,閱讀詩篇,理解詞義、句意、詩篇大意

  當戶惟可汗市但朔氣金柝鐵衣明堂策勛強不用郭著帖花黃撲朔迷離安能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不遠萬里,奔赴戰場,過關越山,飛速而行。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北方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白色的月光與雪光交織著,映照著明晃晃的鎧甲。

  將軍百戰死,壯士二年歸:(互文)“將軍壯士百戰死,將軍壯士十年歸”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當窗對鏡理云鬢,當窗對鏡帖花黃。”

  四、朗讀全詩

  五、引導學生劃分這首詩的結構層次

  依據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么?概括本詩情節并復述故事。

  第一部分(1、2、3段)寫出木蘭代父從軍、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寫出木蘭經過長期激烈戰斗勝利凱旋。

  第三部分(5、6段),寫出木蘭,還朝辭官,功成身退,返回家鄉,家人團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詩歌的人用比喻贊美木蘭。

  六、分析第一部分

  (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答出相關詩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辭手法)

  1、詩篇怎樣寫出故事的開始?這樣寫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詩篇由“唧唧復唧唧”引出“木蘭當戶織”,表明了木蘭織布姑娘的身份。“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組對偶句表現出木蘭停機不織,只是連聲嘆息,自然地引出母親的發問,木蘭的回答。富有生活實感,寫出了故事的開始。表現了木蘭的勤勞孝順。

  2、木蘭的答話表明了什么情況?表現了她的什么特點?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帖”的夜傳,“十二卷”(虛數)的夸張,表明了軍情緊急,顯示出戰爭氣氛。“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銳的矛盾,表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表現出木蘭基于家庭情況,經過停織嘆息的考慮,毅然決定代父從軍。表現了木蘭的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第三段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路,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虛指),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連赴東西南北四市,匆忙購置戰馬鞍具的情景,表現了木蘭準備出征的急切操辦而又井然有序。

  4、這一部分還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旦辭黃河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間構成對偶并運用了間隔反復修辭方法。“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和“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兩組對偶句之間,間隔反復,層嬗遞進,表現出木蘭出征的路線,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了宿營的荒涼地點;“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和“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之間,間隔反復,緊相呼應,在荒涼夜間環境烘托中,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思念親人,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

  七、小結,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的1,三的1、3,四的3。

  2、預習后文,準備下節課進行分析。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人物形象,詳略敘述的恰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第一部分

  二、(課前重書上節課的板書)由上節課分析的木蘭代父從軍,奔馳征途,引導繼續分析后文

  1、分析第二部分:

  ⑴這一部分前兩句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馳騁戰場,引到描寫戰場上的生活和戰斗,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句詩,寫出征途之遙,夸張地表現出木蘭身跨飛馳戰馬,萬里奔赴戰場,穿過關隘、飛越層巒的矯健雄姿。

  ⑵后四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兩句對偶:凜冽的北風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將士們在軍中宿營;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明晃晃的鎧甲,哨兵們在深夜值勤;在艱苦環境的烘托中,表現出木蘭在戰場上的艱苦生活,從而烘托出木蘭的勇敢堅強。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兩句對偶,又是互文,互相滲透:將士們出征十年,經歷過上百次激烈戰斗,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寫出戰斗之多,時間之長,戰況之烈,表明了木蘭身經長期激戰,英勇善戰,凱旋歸來。

  2、分析第三部分:

  ⑴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朝見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夸張,對偶,互相補充,表明天子為木蘭記多次功、賞賜甚豐,并且還“問所欲”,意將封任高-官;這就有力地襯托了“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表現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耕織生活、不慕榮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

  ⑵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回到家園的情景?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一家親人因木蘭歸來而各自產生的符合年齡、身份、性別特征的行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表現出木蘭勝利歸來給全家親人帶來了一片歡樂。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一連串富有年輕女性特征的換裝梳妝動作,表現出木蘭久征勝利歸來,恢復女妝,欣喜興奮的'感情。

  “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出伙伴看到“木蘭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贊嘆,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當中的謹慎和機警。木蘭從軍的故事也就在喜劇高潮中結束。

  3、分析第四部分:

  這一部分是吟唱詩歌的人在詩篇故事結束以后的吟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體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這一部分以雙兔為喻,很有風趣;“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蘭說話的意味,體現了對木蘭十分親切和非常喜愛的感情,贊美了木蘭在從軍十二年中未被發現是女郎的謹慎和機警。

  (如有學生把這四句詩歸入上一部分,理解為木蘭自己的話,認為木蘭在這以兔自喻當中閃耀著風趣、智慧的光芒,體現了喜悅、自豪的感情,也應予以肯定)

  4、小結木蘭形象:

  木蘭既是一個女孩子,更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她勤勞善良,純樸孝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為國家盡忠效勞,表現出深明大義、勇敢堅毅,果斷的效國忠心和英雄氣概。從軍十二年,她憑著自己的堅強毅力和機智謹慎,女兒身份一直沒被揭穿。在凱旋歸來后,她不貪圖富貴,甘愿過回簡單安定的農家生活。她是我國古代北方優秀勞動婦女的象征。

  5、分析這首詩詳略敘述的恰當。這首詩詳寫什么?略寫什么?詩人為什么這樣處理題材?

  這首詩詳寫木蘭的從軍緣由、行前準備、征途思親、凱旋辭官、返回家園,略寫戰場生活、百戰情況。所以這樣詳略地處理題材,原因在于這首詩不是重在表現木蘭怎樣作戰勝,而是重在表現木蘭這個年輕女郎深明大義、代父從軍、性格純真、品質高貴。所以詩中扣住從軍故事的始末,著重寫她的內心世界,表現她的思想感情,刻畫出了這個血肉豐滿的年輕女郎英雄形象。在內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豐富了木蘭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在結構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這樣根據人物特點、詩篇主題來詳略地處理題材,非常恰當。

  征途之遙,生活之苦,戰斗之多,時間之長,戰況之烈。

  此外還有比喻、頂針、夸張等。

  6、本詩主題:

  歌頌了木蘭的英雄形象,贊美了我國北方勞動婦女的英雄氣概,表達了古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7、學生朗讀全詩。要求緩急得當,讀出氣勢感情:

  三、課外延伸

  學生列舉我國歷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較。

  例: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等。

  四、布置作業

  背誦并進一步品味這首詩。完成課后練習。

  五、板書設計

  木蘭詩

  故事情節:一代父從軍、踏上征途(詳寫)

  二奔赴前線,十年征戰(略寫)

  三還朝辭官,家人團聚(詳寫)

  四吟唱比喻,贊美木蘭(略寫)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詳寫)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略寫)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課文記敘了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古詩文有了一定的的理解能力,一般學生可以借助課后注釋和詞典了解課文的大意。所以,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熟讀成誦是本課的.重點。

  設計理念

  打破傳統的“串講”式古詩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過程方法目標:能借助課后注釋、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熱愛古詩文,并了解古代勞動人民愛國愛家熱愛和平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播放動畫片《花木蘭》片段,學生欣賞。

  這個故事最早卻來源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

  二、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配樂朗讀),學生在聽中提出應注意的字音。

  2.小組疏通文意,說說情節:學生用自己語言簡要復述故事情節。

  三、賞析人物

  1、學生再讀課文,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說。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杰出巾幗英雄形象,在代父從軍中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學生舉例我國歷史上的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

  3、其實在地方戲曲中也有歌頌巾幗英雄的作品,學生欣賞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

  四、指導熟讀成誦

  1、播放PPT:停機嘆息,下定決心。調動學生積極性,比賽背誦。

  2、準備和出征,借助PPT,提示關鍵詞背誦。

  3、十年征戰生活,可以引導理解背誦

  關山飛度

  營地苦寒

  戰爭持久

  戰斗激烈

  4、其他段落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用歌詞或對聯的形式,給木蘭寫贊語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反復誦讀,并背誦全詩;體會本文排比、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復述等方式,體會詩歌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認識木蘭的形象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

  2、體會課文的語言特色

  3、重要文言詞語的積累

  4、體會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問:同學們都知道“巾幗不讓須眉”這句古語吧,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等)

  是啊,我國古代確有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千百年來,她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可同學們卻不一定知道這個故事來自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學習這首詩

  二、背景解題,認識時代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樂府是古代掌管音樂的機構,后人把這個機構所采集的詩歌都稱為“樂府”《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合稱文學史上的“樂府雙璧”

  三、詩歌誦讀初步感知

  1、教師帶表情范讀讓學生邊聽邊勾劃出不認識的字,并注意教師朗誦時節奏的變化

  2、解決生字詞教師重點強調:

  3、請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情感

  4、學生齊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走近木蘭

  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初步理解,復述木蘭故事

  2、《木蘭詩》按什么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的?

  時間順序

  3、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與結構教師板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填空:

  理清情節:

  木蘭停機(嘆息)——決心(替父從軍)——從軍(準備)奔赴(戰場)——十年(征戰)拒賞(厚祿)——與親人(團聚)

  五、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1、人物賞析: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學生四人一小組分組討論、探究

  (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愿”――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慨

  (4)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總之,木蘭形象特點: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2、品讀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①渲染戰前緊張氣氛,表明戰事緊迫②表現木蘭準備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樂府詩常用的一種鋪陳寫法

  (2)第4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么情操?

  運用夸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向往和平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5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渲染了木蘭一家人團聚、歡樂的氣氛,表現了木蘭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結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對木蘭的贊美再一次表現木蘭的機智謹慎

  (5)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3、詳略分析:

  (1)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

  從軍緣由――詳寫出征前準備――詳寫出征中的思親心理--詳寫,詳寫女兒情態

  關山飛度,征戰沙場――略寫,略寫英雄氣慨凱旋辭官――詳寫

  家人迎接――詳寫木蘭改裝――詳寫

  (2)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

  (在內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豐富木蘭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在結構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總之,詩歌對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一般的就略寫

  六、體驗反思

  1、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說說替父從軍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動

  2、假如“我”就是木蘭姑娘(請發揮合理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戰斗生活

  七、課堂小結

  1、把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兩個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稱的排列在一起,表達相似、相反或相關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對偶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2、學生查閱資料,列舉我國歷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較

  ——例: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等劉胡蘭、秋瑾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識記文中的字詞;

  2.了解《樂府詩集》、《木蘭詩》的文學常識。

  3.學習“互文”等修辭手法。

  4.學習本詩詳略相宜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容,準確、完整地復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格魅力。

  2.體會作者對木蘭愛國精神的贊美。

  二、難點和重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民歌獨特風格。

  突破方法:視頻范讀,教師領讀,學生展讀,全班齊讀,層層遞進。

  2.本課的難點是: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突破方法:過通學生勇敢質疑,自由提出疑問的方式,再由學生解答,教師補充,逐步講解互文、排比、隱喻等修辭。

  三、教學方法

  ①誦讀法:有利于直接獲得感性認識,快速進入角色,充分調動學生的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

  ②探究討論法:結合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注意問題的啟發性、針對性、活潑性和層次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和控制學生的心理意向。

  ③其他方法:講授法、品讀法等。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師生對話,導入新課

  老師設問:同學們在我國歷史上一個家喻戶曉的女子形象,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她是?學生答出木蘭。老師追問:那木蘭的故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這個故事的起源——北朝民歌《木蘭詩》。(板書題目)

  2、小試牛刀,預習反饋

  ①.文體常識:

  師:首先我們先來齊讀下相關的文體常識。

  學生:《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屬于敘事詩,敘述了古代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的傳奇故事。

  師:同學們,南朝的代表民歌是?

  學生:《孔雀東南飛》

  師:對,《木蘭詩》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

  ②.預習反饋

  師:請大家讀出PPT上紅色字的讀音。

  師:請大家說出PPT上紅色字體的注釋。

  師:(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做出評價。)

  3、講授新課

  板塊一:讀。反復朗讀,感受民歌風格。

  教師:請大家仔細觀賞《木蘭詩》視頻,體會朗讀節奏和語氣。

  教師:請大家帶著剛才的聽讀體會,自由的朗讀,注意語氣和節奏。

  (學生朗讀,教師指導)

  教師:好,下面找同學為我們朗讀一下第二段。

  學生1:

  教師:大家覺得他讀的怎么樣?有什么優缺點?

  學生:

  同學們,這一段是木蘭代父從軍之前的心理感受,假如此時你是木蘭,你什么感覺?

  學生:擔心,著急……

  教師:對的,所以這一段我們應該讀的語速較慢,語氣沉重,心事重重,我們再來找個同學試一下。

  教師:很好,那第四段呢?這一段是在?形勢如何?所以語氣應該?

  學生:戰場上。戰況激烈。讀快一些。

  教師:最后兩句還應該深沉緩慢一些,讀出最后戰斗慘烈的狀態。來,我們找個同學試一下。

  學生:

  教師:不錯,下面我們齊讀下!

  教師帶領學生依次感知第五段,第六段木蘭歸家。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心理。

  板塊二:問。提出疑問,鼓勵質疑。

  教師:同學們,請先翻譯本首詩歌,翻譯的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及時標畫。

  學生翻譯并思考問題。

  教師:好的,有問題么同學們?

  學生1:東市買駿馬……

  學生2:將軍百戰死……

  學生3……

  教師:好的,這些同學提出的問題,誰能幫忙解決?

  學生4……

  學生5……

  教師:很好,下面我們來系統的講一下剛才幾個同學提出的問題。首先,關于“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這是一種互文的修辭。打開課本49頁,看到第四題,請找出互文的解釋。

  學生:互文是一種上下文之間意思相互交錯,相互補充的一種修辭手法。

  教師:請找出課文中其他互文的'詩句。

  學生: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教師:(ppt呈現互文的句子),思考下,這幾個句子應該怎么翻譯?

  學生思考并交流,教師補充。

  再次賞析這幾個句子中所包含的其他修辭。

  板塊三:思。細讀品味,深入探究。

  經過答疑解惑,帶領學生由修辭轉入研究段落作用、分析人物性格和思考寫法特色上。

  細讀品味·段落

  教師:同學們,“雄兔眼迷離,雌兔腳撲朔,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究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教師引導:雄兔代表什么?雌兔代表什么?所以是運用了哪種修辭?

  學生:男兵;木蘭;比喻的修辭。

  教師繼續引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解釋了原因。

  教師最后呈現答案:以雙兔奔跑,雌雄難辨的比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奧妙加以解釋,妙趣橫生又令人回味,也贊美了木蘭的謹慎、機智和喬裝的巧妙。

  學生大聲讀并記錄到課本。

  細讀品味·人物

  教師:結合具體詩句,說說木蘭有哪些可敬,可愛之處?

  學生:(這個問題會有很多答案)

  教師:讓我們系統的來總結下木蘭的精神品質。(引導并板書勤、孝、忠、智、勇、愛美)所以,木蘭身上既有英雄氣還有女兒情。

  細讀品味·寫法

  教師:本文詳寫木蘭從軍前后,略寫十年征戰,用意何在?大家先思考1分鐘,然后帶著想法和你的搭檔交流下。

  學生思考并交流。

  教師:(先請學生起來交流分享然后教師補充)這首詩雖以戰爭背景刻畫人物,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

  這首詩要突出的是木蘭孝敬父母、勇于擔當的性格,所以對于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體現了作者對戰爭的冷淡和疏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板塊四:悟。聯系實際,深刻反思。

  深度思考·啟發

  教師:木蘭為什么能屢建戰功?

  學生:武藝高強,機智勇敢。

  教師:武藝高強是一朝一夕練成的么?(引導學生將報國之志和報國之行聯系起來,即有志向還要有行動。)

  五、作業布置

  1.背誦《木蘭詩》,品味民歌凝練的語言;

  2.以木蘭教會我……》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木蘭詩》是河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詩歌,意在培養學生對詩歌的欣賞能力,在詩歌誦讀中享受詩歌的美。這篇課文以詩歌的形式敘述了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古代農家女子花木蘭在邊關告急之時,挺身而出,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殺敵立功,辭官回家的故事。在明朗剛健、質樸生動的語言敘述中,洋溢著濃濃的民歌情味和樸素的情感。

  二、設計思路

  木蘭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學生對內容比較了解,對人形象也有較為全面的理解,但原有理解大多是浮淺的,片面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他們對人物干癟粗糙的理解轉化為豐滿細致的解讀,使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解讀能再深入、細膩一些,所以我設計了多次質疑,意在引導學生對木蘭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個性化、細膩化的解讀。

  文章在寫作手法方面也有許多精妙之處,但對于初一同學來說并不好理解,我設計讓學生在改寫對比中品味比較,學習本文寫作手法上的精妙。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為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我采用了質疑的方式對人物形象、寫作手法進行學習,在質疑中既讓學生有鮮明的印象,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教師簡單的設疑、點拔和講析,發動學生積極廣泛的參與。

  三、教學方法

  按照以上設計思路,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誦讀品味法。在反復誦讀中品讀質樸生動的語言,理解詩情、詩意,體會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和寫作手法。

  2、質疑討論法。教師提出質疑觀點,學生討論探究,在比較中對文本進行深入的解析,促進學生深入的理解。

  3、比較閱讀法。將文中的木蘭形象與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的木蘭形象作對比,引導學生找出差異,使學生有更鮮明的理解。

  四、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

  2、學習本文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詳略得當的敘事手法;

  3、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合作討論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豫劇《花木蘭》中的“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段)

  這是豫劇《花木蘭》中的一段,唱詞大膽質疑了“女子不如男”這一傳統觀點,今天這節課我們也在一次次的質疑中完成學習任務,好嗎?

  (二)導學過程

  1、質疑人物形象

  都說木蘭是個金戈鐵馬的大英雄,可老師覺得并非如此,你同意嗎?

  ①木蘭“嘆息”不專心。

  第一段中“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一句,木蘭不好好干活,唉聲嘆氣地想心事,干活不專心。你同意嗎?

  明確:木蘭停機的嘆息,顯示她沒有心思織布,內心的不平靜,引出母女對話,表明木蘭替父從軍的緣由。從中看出木蘭深明大義,既體貼父親年老無力,又考慮到天子征兵是保家衛國的大計,于是毅然決定替父從軍,表現了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

  ②木蘭想家不堅強。

  文章兩次提到“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未到戰場便思念爹娘。別人是“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可木蘭卻是未到戰場先思家,一點也不堅強,你以為呢?

  明確:木蘭離家愈遠思親愈切,因為她畢竟還是個年輕女子,對家鄉對父母畢竟是有依戀之情的。這樣突出了她的女子身份,細致刻畫出年輕女子的細膩情懷,非但沒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從軍舉動更富有傳奇性,更引人入勝,使故事更富真實性,人物形象也更豐滿。

  ③木蘭辭官有點傻。

  “了動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凱旋歸來,高官厚祿,可她卻辭官回家,看來木蘭有點傻。你覺得呢?

  明確:木蘭不做高官,不要厚祿,只要一匹千里馬趕回家去,可見其歸心似箭,更突出她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格,她依然眷戀著家鄉的耕織生活,依然是爺娘的純真女兒。

  ④木蘭形象的辯論。

  大多數人認為木蘭是巾幗英雄,也有人認為她只是傳統孝女,你側重那方觀點呢?

  (多媒體顯示背景資料)

  《木蘭詩》創作于南北朝時期,當時正是我國佛教的鼎盛時期,佛教思想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儒教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原來處于正統地位的儒家“孝道”思想被大大地削弱。許多人由于受佛教思想的影響,紛紛斬斷六根,出家為僧。“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應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吧。在儒家看來,“父母在,不遠游”,“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佛教和儒家思想的這種沖突,在民族關系復雜的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激烈。因此有人認為作者通過塑造“木蘭”這一孝女形象來改變世風,向世人召喚失落的孝道思想。

  這也許便是作者創作《木蘭詩》的意圖。你是怎樣認為的呢?能否在文中找到根據呢?

  (同學們自由辯論發言,可表明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反駁對方觀點,言之有理即可。)

  小結:聰明、勇敢、勤勞、孝順、不慕富貴的女英雄木蘭,無疑是不平凡的。但她的思念父母、梳妝打扮也讓我們看到了其作為女性細膩、真實與平凡的一面。正是因為這種不平凡中凸現的平凡,作品的人物形象才更加豐滿而圓潤,從而成為不朽的文學經典。

  2、質疑寫作手法

  經過大家的探究和辯論,我們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了木蘭這一經典形象。雖然對人物形象的反駁我以失敗而告終,但我還要質疑這首詩的寫作手法,我覺得詩中有許多地方還欠推敲。

  ①出征準備太羅嗦。

  我認為“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的描述太羅嗦。現在我把它改為“各市買用具,準備奔邊關”。這樣言簡意明,惜墨如金,你同意嗎?

  明確:原文好,好在通過排比句渲染了戰爭氣氛和離家出征前緊張而又周密地準備戎裝的過程。

  ②戰爭描述太簡單。

  沙場征戰中,木蘭是如何運籌帷幄,如何英勇作戰,課文都惜墨如金。請同學們結合本詩的語言,試描寫一二句。如:鼓擂驚敵膽,劍出退胡騎;曠野尸成堆,大漠血流河等。并把自己寫的詩句插入“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之后,對比一下,怎樣更好呢?

  明確:詩的重點不是謳歌主人公馳騁沙場、克敵建功的英雄行為,而是頌揚她勇于獻身、不圖榮華的高尚情操,所以只用六句對戰場和戰爭做了最高度的概括。這樣詳略得當,使主題更加突出。

  ③結尾比喻不恰當。

  結尾比喻不太好,把人比為兔子。現在大家把兔子換作人,看該如何說,是不是更好?

  明確:結尾以妙趣橫生的比喻,對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多年而未被發現的謹慎、機敏做了謳歌和贊美。正因如此,有人評論道:“此結最著題,又出奇語,若缺比四句,使六朝諸公補之,未必能道此。”

  小結:《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杰作,選材精當,用詞準確,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而富有感染力,不愧為“漢樂府”中的代表作。

  3、寫寫心目中的花木蘭

  (播放美國動畫片《花木蘭》片段)

  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木蘭被描繪成了一個大大咧咧、不懂三從四德,不會女紅,成天騎馬,充滿了男孩子特點的形象。我以為文中的木蘭太完美,有些不自真實,所以我更喜歡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的木蘭形象。你心目中的花木蘭是怎樣的,用筆寫一寫,要寫出自己的特色。

  (三)課后作業

  我對《木蘭詩》的質疑。

  提示:可以從人物形象、故事內容、寫作手法、主題思想等角度大膽質疑。

  參考示例:巾幗英雄還是傳統孝女(質疑木蘭的形象)、戰爭殘酷的悲歌還是英雄故事的贊歌(質疑《木蘭詩》主題思想)……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在朗讀中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詩歌主題。

  3.在有感情地朗讀中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把握主題,理解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熟能成誦;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大家聽過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首詩歌。

  二、走近作家作品:

  《木蘭詩》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它是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首樂府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詩又叫漢樂府。秦時有樂府機關,是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漢武帝時重建樂府,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后把由樂府機關搜集整理的詩歌,也稱為“樂府詩”或“樂府”,與“詩經”“楚辭”鼎足而立。

  朗讀課文,熟能成誦

  1.學生自由讀課文,體會句式特點,感知課文內容。

  師提問:這首詩歌的每句有幾字?

  點撥:這首樂府民歌以五字句為主,還有七字句和九字句,駢散結合,整齊中有變化,不顯得呆板。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明快,又有變化,不會形成順口溜。

  2.朗讀詩歌時要注意的特殊字音:

  3.找出每一小節的韻腳,讀出詩歌韻味。

  4.劃分節奏,有節奏地讀課文。

  老師點撥: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五字句劃分為二三節奏);

  不聞/爺娘/喚女聲(七字句劃分為二二三節奏);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九字句劃分為二四三節奏)

  5.朗讀節奏訓練,讀出文言味道。

  方法:同桌二人一起學習《經典詠流傳》中學堂孩童搖頭晃腦打節奏,同時在劃分節奏處帶上延長音的方式朗讀課文,讀出文言韻味。

  6.體會每一小節的朗讀語氣、語調和語速。

  師問:你覺得每一小節都用同一種語氣讀嗎?每一小節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

  (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體會邊討論,指多名學生朗讀展示自己的體會。

  (2)師總結點撥:

  第一小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要讀得輕快;“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要讀的憂愁低緩,“女--嘆--息”中間要有延長音。

  第二小節,后四句寫木蘭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要讀得鏗鏘有力,讀出木蘭的.“男兒”氣概。

  第三小節要用到連讀,四個“買”之間不要停頓,一氣呵成,讀出木蘭臨行前緊張而有序的準備過程。兩個“旦”字引領的句子之間也不要停頓,讀出木蘭行軍緊急、匆忙,側面反映戰事吃緊。而句內“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和“不聞爺娘喚女聲”和“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之間要放緩節奏且聲音低沉,讀出木蘭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這才能突出木蘭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平凡人的真實情感。

  第四小節前四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要語速加快,讀出戰事緊張、戰斗激烈的意味。“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要讀的低沉、緩慢、悲壯,體現戰爭的慘烈。

  第五小節要讀出對木蘭的贊許,特別是“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更要讀出木蘭急于歸家的迫切心情和對家鄉深切的思念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泊。

  第六小節要讀出喜氣洋洋的氣氛,特別是“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更要讀出那一種歡樂喜慶的氛圍。寫木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既要讀出木蘭穿上女兒裝時無法掩飾的欣喜之情,更要讀出鄰家女孩的那種小女兒態。“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要讀出伙伴們驚訝的口吻,如果加上瞠目結舌的表情就更形象生動了。

  最后一段“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最后這個反問句,更要讀出那種得意之感。

  師問:大家有沒有發現段落與段落之間還有連接的詞句?

  點撥:“歸”,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這個段落間就不要停頓,要快速連讀,才能有一種流水潺潺的感覺,也有一氣貫通的暢快之感。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女生、男生分兩個聲部,接龍式試背誦課文。

  三、師總結:我們在每一小節讀法的討論中,了解了詩歌內容,也懂得要根據詩歌內容來確定語氣、語調、語速的朗讀技巧,希望大家在今后學習詩歌時,都能用上這些朗讀技巧。

  四、作業: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把握詩歌主題,理解人物形象。

  一、觀看尚雯婕演唱《經典詠流傳·木蘭詩》的視頻,引入新課。

  二、復習:

  提問詩句:

  (1)木蘭替父從軍的句子是:

  (2)木蘭出征前做準備工作的句子是:

  (3)寫木蘭不遠萬里行軍急速的句子是:

  (4)寫戰斗激烈的句子是:

  (5)寫戰爭慘烈的句子時:

  (6)表現木蘭立下赫赫戰功的句子是:

  (7)寫木蘭不愿做官的句子是:

  (8)寫木蘭歸家后心興奮心情的句子是:

  (9)寫家人對木蘭深切思念,熱烈歡慶她回歸的句子是:

  (10)表達贊頌木蘭巾幗不讓須眉的句子是:

  理清故事情節

  1.用一個詞概括每段內容:

  學生板書:身份原因出征征戰凱旋團聚贊美

  2.哪些內容詳,哪些內容略?為什么?

  點撥:作者刻意略寫戰爭,表達作者對戰爭的厭倦,突出表現主人公木蘭的形象。

  三、人物形象分析:

  問:你喜歡木蘭嗎?喜歡她的什么?用一個句子表達出來:我喜歡木蘭,因為她_______

  學生展示自己的寫句結果,老師板書:勤勞善良孝順心系國家聲明大義英勇善戰淡泊名利

  師總結木蘭形象:

  木蘭不僅是一位女英雄,在國難當頭、家庭危機時,她深明大義,挺身而出,替父從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英勇善戰,舍生忘死、保家衛國。

  她同時又是個勤勞、善良、孝順的女孩子,她熱愛和平幸福的家庭生活,她的身上體現著中國傳統女性的優秀品質。

  她也是個鄰家的女孩,她也嘆息憂慮,也喜歡“著我舊時裳”,也喜歡“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也喜歡和朋友們開個玩笑:“尋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正是因為以上三點,花木蘭才成為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的形象。

  四、體會寫作特點:

  1、問:請把你喜歡的詩句大聲讀出來,體會它們都用了哪些修辭?

  2、老師講解:

  排比、對偶、頂針、互文修辭手法的多次使用,使句子朗朗上口,感情充沛,上下連貫,一氣呵成。

  押韻:幾乎句句押韻,使詩歌韻味十足。

  具有樂府民歌的特點:開頭一問一答,語言質樸明白。

  五、再次齊背詩歌。

  六、作業:把《木蘭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對人物和場景做一些描寫。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目標要求:

  1.背誦詩歌,領會詩歌大意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木蘭這一藝術形象的魅力。

  3.體會民歌剛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

  4.了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點:

  背誦詩歌,研讀刻畫木蘭這一人物形象的重點段落,理解詳略得當、繁簡相宜的寫作妙處。

  教學難點:

  了解本詩的一些句式,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并提醒學生在翻譯時要注意體現。

  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課前準備:

  教師:問題導讀單、訓練單、拓展單。

  學生:課前做好結構化預習。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花木蘭是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的形象,自2000年起,河南商丘每年舉辦“中國商丘木蘭文化節”,美國迪斯尼公司還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作為一首民歌,《花木蘭》對后世文學藝術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木蘭詩》,走近花木蘭。

  今天我們的口號是:確立目標,合作探究,挑戰成功。

  二、檢查預習。

  檢查導讀單完成情況。

  老師:

  1、聽取組長的匯報。

  2、抽查。

  3、指導解決存在問題。

  期望學生:

  1、各小組長匯報本組完成情況。

  2、學生糾錯。

  三、朗讀詩歌。

  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感知文意,初步體會詩歌的聲韻美。

  老師:

  1、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音。

  2、指導朗讀詩歌的語氣。

  期望學生:

  1、小組內討論用怎樣的語氣?

  2、練讀詩歌,力求體現詩歌的`聲韻美。

  四、疏通詩意。

  老師:指導個別難懂的詞句。

  期望學生:借助工具書詮釋全詩。

  (小組互動合作,討論交流,講解詩意。)

  五、生成問題。

  整理預習過程中的疑難和疑問,生成問題。

  老師:指導各小組整理、歸納,生成問題。

  期望學生:生成有價值的問題。

  六、課堂總結。

  老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知識點。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詩。

  2、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生背誦。

  二、合作探究。

  老師:

  1、指導學生小組就生成的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2、指導學生展示交流,并作出評價。

  期望學生:小組成員明確分工,深入討論,廣泛交流,達成共識。

  三、展示成果。

  小組展示討論結果,師生評價。

  教師(旁白):現在進入小組展示階段,各小組代表請上臺。

  學生:小組代表上黑板講解本組探討的答案。

  四、訓練鞏固。

  完成《問題訓練單》。

  學生:

  1、自主完成習題。

  2、學生小組探討疑難。

  教師:巡回指導。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是一首風格剛健質樸的地方民歌,詩歌故事的傳奇美、不朽的形象美、凝練生動的語言美、繁簡相宜的筆法美、強勁剛健的愛國情調美等吸引了歷代讀者,讓人臨之怦然心動,讀之欣然于色,思之慷慨擊鼓。讓我們在欣賞中體味木蘭柔婉的女兒情、豪邁的英雄氣,學習她的愛國精神,在新世紀的道路上展示自己的一片風采,裝扮祖國,哪怕是一絲綠,哪怕是一點紅。

  六、布置作業。

  完成《問題測驗單》。

  附板書:

  木蘭詩

  代父從軍深明大義

  踏上征途不畏艱險

  征戰沙場英勇善戰

  辭封拒賞不慕功名

  返家團聚熱愛和平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1

  學習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完整地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2、能有節奏地誦讀和背誦課文,體會詩歌語言的形象和優美。

  3、繼續學習和積累文言詞語。并認識對偶和互文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賞析人物形象。

  2、對偶和互文的知識以及一些生僻字的認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預習:圍繞課后思考與練習,反復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試串譯課文,解決生字詞。

  2預習課后練習二,與同學們交際。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課文,串譯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試背誦課文。

  課文導入:(2分鐘)

  在歷史上,有許多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她們橫刀躍馬,慷慨赴難,像穆桂英,梁紅玉,她們是女中豪杰,而花木蘭更是她們的楷模。今節課就讓我們穿透歷史的煙云,一睹這位金戈鐵馬的女英雄吧!

  文本疏通,整體解析。

  1檢查預習情況,解決不懂的生字詞。(5分鐘)

  2朗讀課文,(要求:朗讀時注意有節奏,聲音響亮。

  A:指名讀,B:集體讀。(8分鐘)

  3、課文串譯。(12分鐘)

  4再讀課文,思考:(8分鐘)

  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結合插圖,說說全詩可分幾部分,按什么順序來寫?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7分鐘)

  6、教師小結:略。(2分鐘)

  布置作業。(1分鐘)

  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分析木蘭這一人物形象,繼續學習積累文言詞語,并認識對偶和互文這兩種修辭手法

  引入新課。(5分鐘)

  背誦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尤其對文言和詩歌,背誦更是不二法門。上節課的背誦《木蘭詩》的作業完成得怎么樣呢?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齊背……

  問題探究,品讀賞析。(33分鐘)

  1、文章開頭從木蘭的停機嘆息寫起,寫出了什么,表現了木蘭的什么性格。(6分鐘)

  (小組討論,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第3節寫了“東……西……南……北……”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3分鐘)

  3、第3節寫“旦辭……暮宿……不聞……但聞……”

  “旦辭……暮宿……不聞……但聞……”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5分鐘)

  (認識對偶,反復詠嘆的修辭手法。)

  4、作者如何寫出木蘭十年的征戰生活,運用什么的'修辭手法?(5分鐘)

  (認識互文的修辭職手法)

  5、試列舉課文還有哪些修辭手法。(5分鐘)

  6、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7分鐘)

  7、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小組討論)(3分鐘)

  課堂小結:(5分鐘)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通過種種藝術手法造了木蘭這個人物形象,木蘭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

  布置作業:

  (2分鐘)

  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成誦,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

  2、積累文言詞語,學習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力爭熟讀成誦。

  3、了解北朝民歌的特點和常用的修辭手法。

  4、分析木蘭這個人物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保家衛國的熱情。

  重點

  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

  難點

  學習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

  課前預習: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反復朗讀課文,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3、閱讀《學法大視野》“課前預習”,了解作家作品,完成“基礎梳理”部分。

  課內探究:

  一、情境導入。

  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千百年來一直廣為流傳。時至今日,現代人以它為題材打造了各種版本的文學或影視傷口有少兒版的動畫片,有成人版的電視劇,塑造出風格各異的.花木蘭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木蘭詩》,去見識見識最原始版的花木蘭形象。

  二、感情朗誦,整體感知。

  1、有情朗誦:

  ①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要求注意體會朗讀的語調、語速、節奏等,尤其應注意朗讀節拍的把握。

  明確:

  (1)唧唧/復/唧唧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2)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

  (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4)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個人展示,師生點評。糾正錯誤之處。

  ③全班齊讀。

  2、疏通文意。

  ①默讀課文,根據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將不理解的地方標記出來,小組解決。

  ②師生共同釋疑。

  ③教師補充:請同學們觀察“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一句,這兩句該如何翻譯?你還能在文中找到其他類似的句子嗎?找出來,并解釋和翻譯。

  3、通讀全文,概括各段的內容。并根據各段內容口頭復述課文內容。

  4、一千多年來,花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原因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1、品味詩歌的語言。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部分,看看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點,從詩中再找出一些類似的句子。

  ①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②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④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2、這首詩歌中所寫的故事時間跨度大,內容豐富而復雜,作者是如何作出詳略安排的?從這一內容的安排來看,作者是想表現一個什么樣的主題?

  四、拓展延伸。

  學完本文,我們應該從木蘭身上學習什么?

  五、布置作業。

  完成《學法大視野》。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分析形象,探究主題。

  教學重點:

  創造性復述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文章詳略安排的巧妙用意。

  教學資源及手段準備:

  學生日記中想象的畫面朗讀法背誦法討論法

  教學思路:

  先檢查學生背誦課文情況,并讓兩位學生談自己的背書心得;再分享學生日記中描述的想象故事情節的畫面,讓學生學習創造性復述,學會在閱讀中融入自己的體會,實現個性化閱讀;最后,解決本課的問題——“文章為什么這樣安排詳略?”

  為解決此問題,先讓學生歸納故事情節,從中體會文章表現了木蘭怎樣的優秀品質;接著,讓學生找出文章是怎樣安排詳略的?最后,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詳略?從而,得出文章的主題:贊美了花木蘭的優秀品質,表達了愛國愛家的.思想感情,歌頌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情懷。

  在教學的拓展延伸環節,引導學生樹立愛國之情,思考自己愛國的方式。

  教學過程:

  一、抽查背誦:

  請學生舉手背誦,并請兩位學生介紹自己的背書心得。

  二、創造性復述故事情節:

  展評學生日記。

  按照段落順序,依次展示七位學生的日記,并點評其想象的優點,如加入“心事重重”的心理,突出了思念之情,體現了人物品質,運用了對話、動作描寫,添加了人物神態等。

  三、分析文章詳略安排的剪裁特色:

  (一)請一生朗讀后概括故事情節。

  (二)思考:

  你喜歡本文塑造的木蘭形象嗎?你特別欣賞她的哪一點?請結合詩中描述,用下面句式來發表你的意見。

  “我喜歡木蘭,因為她____,你看____。”

  由此,歸納出木蘭的優秀品質:機智勇敢、忠孝兩全、勤勞樸實、熱愛生活、深明大義、不慕名利等。

  (三)討論:

  對木蘭的描寫,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明確:除“征戰沙場”略寫外,其余詳寫。

  (四)探究:

  為什么這樣安排詳略?用意何在?

  明確:

  1、圍繞“木蘭是女郎”安排詳略,以豐富女英雄形象。

  2、突出主題:贊美了木蘭的優秀品質;歌頌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愛國愛家之情。

  四、拓展延伸:

  (一)你還知道哪些知名女性?與大家交流。

  學生發言。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4

  學情分析

  鑒于學生的鑒賞水平,對于詩歌的寫作手法不宜深究;時代背景略知即可;重點是理解人物形象,讀背詩歌。

  教學方法:

  問題法為主。

  教學目標

  1.了解作品內容,理解敘事的詳略,體會詩歌對我國古代女英雄的贊美。

  2.初步了解樂府民歌的特點,以及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詩歌的朗讀和背誦。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簡介作品。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名篇。它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樂府民歌,這首敘事詩閃爍著現實主義的光輝。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它產生于民間,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后代文人作了加工潤色,但基本上保留了易誦易記的特色。

  二、根據預習回答問題(出示小黑板)。

  1.A木蘭之歌

  B木蘭出征

  C木蘭從軍

  由此你認為本詩重在表現人還是表現事?

  (板書:人——女人——少女——少女英雄)

  2.文中那些文字表現了木蘭的少女特點?哪些文字表現了她是一位女英雄?哪些是正面寫她的?哪些是側面寫她的?(板書:詩歌內容)

  3.你認為詩中哪些語言體現了本詩是北朝樂府民歌?

  4.指兩名同學一個讀加點字的音,一個寫。(見“閱讀提示”。)

  三.領讀兩遍課文,學生自瀆一遍,然后明確:

  1.“唧唧”注釋說是“蟲叫聲”,大家說可能是什么蟲叫的?(蟋蟀)這種蟲叫聲表明了什么季節?(蟋蟀古人叫它“促織”,意思是天氣開始冷了,它催促人們快點織布做寒衣,在這種情況下“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更加突出了事體的重大。)下文哪一句詩與這里照應?(朔氣傳金柝)

  2.“問女”四句看似贅文,實則細膩地表現了木蘭當時心事重重的樣子。“昨夜”如換成“昨日”,意思有什么變化?木蘭是在什么情況下從軍的?“從此”二字表達了她的什么心情?

  3.“十二卷”與下文的“十年”、“十二轉”、“十二年”都怎樣理解?

  4.東南西北各句排比互文,怎樣解釋?

  5.“旦”、“暮”二字表明了什么?“不聞”、“但聞”句表現了木蘭的`什么心情?

  6.第四段六句以極其凝練和諧的語言,形象地概括了木蘭從離家出征到凱旋回朝的全過程。為什么這部分不做大肆渲染?(因為這里不是重點)

  7.詩里是怎樣描述戰后人們對木蘭的熱情?木蘭的表現怎樣?

  8.“問所欲”可否換成“問所需”?“愿”為什么不說“欲”?“千里足”是什么修辭?(借代)“兒”為什么不說“女”?

  9.“相扶將”說的誰扶誰?

  10.第七段以兔為喻,贊美了木蘭“巾幗不讓須眉”的英雄氣概。

  11.詩中對偶句與排比句有幾處,請找出來。

  四.如有時間,教師說白話,學生說原文;然后教師說原文,學生說白話。

  五.結課,作業。

  本詩通過對木蘭離家從軍—征戰沙場—勝利歸來的生動敘述,塑造了一個為國立功而又不圖名利富貴、叱咤風云而又感情細膩的女英雄形象。反復誦讀后,在練習本上抄寫全詩,翻譯成白話;做課后練習一、二。

  附板書設計

  木蘭詩

  人——女人——少女——少女英雄

  1.代父從軍(詳),征途思親。

  2.艱苦征戰,十年凱旋(略)。巾幗不讓須眉

  3.辭官回鄉,親人團聚。

  4.吟唱附文,隱喻贊頌。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熟讀并背誦全詩,能結合注釋、工具書了解故事的大意。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感悟,學習敘事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互文、排比、頂真、復沓、對偶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把握木蘭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她的優秀品質,培養愛家愛國的情感,增強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誦讀感悟,學習敘事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互文、排比、頂真、復沓、對偶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三、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法,欣賞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

  播放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視頻片段,看后,讓學生說一下視頻中的主人公是誰,你對她有那些了解。學生談完后,教師總結引導:對,視頻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巾幗英雄-----花木蘭。而現在,花木蘭可以說是天下聞名,連美國人都非常喜歡、佩服她,并制作了動畫片。但是,動畫片中的花木蘭又不是真實的花木蘭,是經過再創造的藝術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龍、蟋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國花木蘭是什么樣的?好,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木蘭詩》,認識一下真實的花木蘭。

  第二環節:朗讀,讀準字音

  1、讓學生將課本注釋中帶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后讀課文三遍。

  2、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讀完之后糾正字音。

  3、投影顯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課生僻字,齊讀。

  4、教師范讀,要求注意體會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節奏。

  5、以小組為單位分段齊讀詩歌。

  第三環節:默讀,整體內容

  1、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文句,理解詩意。

  2、學生有疑難在小組內提出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3、教師投影顯示重點詞和重點句子,讓學生解釋、翻譯,加深理解。

  4、讓學生復述各節內容,整體把握故事情節。

  第四環節:朗讀,讀出韻律

  1、獨立思考:各節內容不同,朗讀時應該運用什么樣的語速、語氣、語調?

  2、小組討論并試讀。

  3、抽取二個小組進行朗讀展示,其他小組進行評價。

  4、師生一起討論并明確朗讀要領:

  第一段:代父從軍——沉郁舒緩。

  第二段:準備、出征——緊張急促。

  第三段:十年征戰——慷慨悲壯。

  第四段:還朝辭官——輕松恬淡。

  第五段:還鄉團聚——活潑歡快。

  第六段:雙兔為喻——詼諧風趣。(多媒體顯示)

  5、各組按照上面歸結的'要領再行閱讀。

  第五環節:朗讀,讀懂人物

  1、聽名家朗讀錄音,同時學生思考:木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2、讓學生用一句話“我覺得木蘭是一個的人”來概括木蘭的形象。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展示。

  3、師生共同概括木蘭形象: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不貪圖名利而熱愛和平生活,有責任、敢擔當等。

  第六環節:精讀,讀透技法

  1、繁簡相宜、詳略得當的構思。

  ①再讀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作品詳略安排的用意。

  ②學生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③學生全班展示,師生共同明確: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詳略的處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征、充分表達主題為目的的。同樣,《木蘭詩》在刻畫木蘭的英雄形象的同時,緊緊圍繞“木蘭是女郎”這一核心構思,更突出了她的女兒情懷。詩歌潑墨如雨般的詳寫木蘭戰爭前的憂思、孝順、思親,和凱旋后歸鄉的迫切、團聚的歡樂、對閨房、女妝的的喜愛以及再見戰友時的俏皮、嬌媚。而對十年征戰生活則寥寥數語、一筆帶過,惜墨如金。這種繁簡相宜、詳略得當的構思,把一位既是巾幗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有勇士的剛健又有女兒嬌美的木蘭刻畫的極富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而這也正是一千多年來木蘭深受人們喜愛的根本原因。

  2、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①仍以第三、六段為例,明確:詳寫就是行文中大量運用鋪陳、渲染、烘托等手法來刻畫人物。思考:文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加以詳寫的?

  ②學生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③學生向全班展示,師生共同示例歸納:

  復沓:如“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八句。

  排比:如“爺娘聞女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六句。

  互文:如“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以上手法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的效果。

  ④請學生齊讀以上句子,再感受一下他們的表達作用。

  ⑤除了上述修辭以外,詩歌還運用了其他的修辭手法。請學生們舉例并賞析。

  頂真: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等。

  對偶: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等。

  ⑥師生共同明確:以上手法的運用,使詩歌語言極富韻律感和節奏感,充分體現了民歌通俗上口,易于傳誦的特點。

  第七環節:齊讀,暢談感悟

  1、齊讀一遍。

  2、思考:學完本文,我們應該從木蘭身上學習什么?

  3、學生思考后小組交流。

  4、學生展示,暢談感想。

  5、教師綜合學生所談,概括引導:自然,木蘭的勤勞勇敢、淳樸智慧、淡泊名利、愛家報國的優秀品質都是值得學習的,尤其是她勇于擔當的責任感更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并發揚廣大。作為你們這一代的孩子,享受著祖國發展帶來的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享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呵護與關愛,因而更應多一份責任感、多一份擔當的精神:勤奮學習,健康成長——對自己負責;體諒父母,分擔家務——對家庭負責;關心集體,同學互助——對學校負責;遵規守紀,熱心公益——對社會負責……只要有了這樣的責任感,那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將來也必定是一名有益于國家的好公民。——讓我們努力!

  第八環節:默讀,嘗試背誦

  第九環節:布置作業

  1、背熟全詩。

  2、以“學木蘭能擔當”為題,結合老師的概括引導,將自己的學習感悟整理成不少于300字的一段話。

【木蘭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木蘭詩》教學反思01-26

《木蘭詩》教學反思優秀10-27

木蘭詩的成語03-11

木蘭詩優質教案10-09

《木蘭詩》優質教案03-15

木蘭詩記敘文12-28

《木蘭詩》改寫作文02-04

木蘭詩改寫作文08-10

木蘭詩改寫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