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1
活動要求:
1、知道秋天候鳥的活動
2、欣賞故事,感受鳥與樹的友情,懂得朋友之間要互守承諾.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一套.場景設置有;樹樁,工廠大門等,鳥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方式導入.教師扮鳥媽媽,幼兒扮小鳥.師:"秋天到了,天氣越來越涼了,我們該怎么辦呢?幼:"......”引導幼兒說出我們是候鳥要飛到南方去過冬.師:那我們去向朋友們告別吧. 幼兒和老師在活動場地飛一圈,坐下來.
二、欣賞故事:鳥與樹
幼兒聽第一遍故事,教師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些誰?誰和誰是好朋友?他們是什么樣的好朋友?
請幼兒再聽一遍故事,同時出示相關圖畫。提問:小鳥飛走前對大樹說什么?它做到了嗎? 它是怎么做到的?
請幼兒欣賞第三遍故事,結合圖片,教師邊講邊提問,讓幼兒熟悉故事內容。
提問: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覺,你是怎么想的`?
三、表演故事, 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扮小鳥,在準備好的場景中動情的表演。可以分成幾組來表演。
四、結束部分,讓我們一起飛到南方去吧。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2
一、設計思路
初秋,馬路上、小區里、幼兒園內,各種高高低低的樹都還郁郁蔥蔥,樹葉挺拔地迎著陽光搖曳著。但是,不久之后,有的樹葉漸漸泛黃掉落,而有的樹葉依然挺拔,并保持著綠色迎接寒冬。
樹的千姿百態、悄然變化,孩子們是否能感受到、觀察到?于是,我詢問了孩子們,他們告訴我:“春天,樹開始長葉子;夏天,樹葉長大了;秋天,樹葉落下了;冬天,樹變得光禿禿的。”聽了孩子們的回答,我順手指著一棵樹問:“你們能不能告訴我,這棵樹的樹葉過一陣子是否會落下來?”孩子們紛紛搖搖頭,他們的行為引發了我以下兩點思考。
思考一:在初秋,是否可以預設有關常綠樹、落葉樹的集體學習活動呢?
基于二期課改教師用書中“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公告欄”的設計,我將本活動的開展時間改在初秋,即所收集到的樹葉都是綠色的,以增加孩子們觀察的難度,讓孩子們在比較樹葉的不同的過程中,掌握一些觀察方法,通過對樹葉的觀察,預判出哪些樹是落葉樹,哪些樹是常綠樹。
思考二:各種樹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是相同的嗎?
只有對樹的認識是全方位、深入而多角度的,才能引起孩子們的積極思考,并對樹產生好奇。所以,我重點選擇周圍生活中常見的梧桐樹、白玉蘭樹和香樟樹,運用照片排列、同季節比較等手段豐富孩子們對樹的感知,從而讓他們對樹有全面的了解。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感知常綠樹和落葉樹樹葉的明顯特征。
2.感受四季中樹的不同變化,產生主動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利用散步等環節,觀察不同的樹;熟悉園內的梧桐樹、白玉蘭樹和香樟樹。
物質準備:剪一些樹葉(各種樹),洗凈或擦凈;梧桐樹、白玉蘭樹和香樟樹三種樹的四季照片各一張;一些樹四季變化的PPT等。
三、活動過程
一、交流經驗——突出樹與人類的關系
1.說樹名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樹,我們周圍有哪些樹?
(幼兒一一報出樹名:松樹、梧桐樹、蘋果樹、桃樹、柳樹、白玉蘭樹、桑樹……)
【設計思路:一般而言,孩子對樹的認識只源于其名稱,較表面化。在說樹名時,教師可了解孩子們對周圍樹的熟悉和喜愛程度。同時,也可適當追問,如“這是一棵特別的樹,你在哪見過”“它長什么樣”。】
2.議作用
(1)提問:我們周圍有那么多樹,人們為什么要種那么多樹呢?
(幼兒回答:蘋果樹可以結出蘋果;樹可以開花,非常漂亮;樹可以擋住風沙,不會有沙塵暴:有樹的地方空氣會特別好,我爸爸說,樹會吐出氧氣。)
(2)提問:有道理,仔細看看我們周圍有哪些東西是用樹木做的?
(3)小結:是呀,樹上會結出果實,我們可以享用;樹還能為大自然提供新鮮的空氣、美麗的風景;樹還能保護泥土流失,為一些動物提供住所,所以,樹是我們的朋友,我們需要樹。
【設計思路:通過這個環節教師可以了解孩子對樹的知識經驗,主要凸顯樹與人類的關系,激發孩子們對樹的情感。】
二、觀察比較——感知落葉樹、常綠樹樹葉的明顯特征
1.啟發引導
(1)再過一陣子,隨著天氣變冷,有的.樹會掉葉子,而有的樹不會,你們知道不掉葉子的是什么樹?掉葉子的是什么樹?
(2)樹可以分成落葉樹和常綠樹(出示PPT,許多樹的照片)。你能看出哪些樹是落葉樹,哪些樹是常綠樹嗎?
(3)有沒有辦法現在就能判斷呢?
【設計思路:通過提問,教師能發現孩子們對落葉樹、常綠樹并不陌生,并通過談話逐步將孩子們的思路引向探索行動。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各不相同,如有的孩子說到落葉樹掉樹葉是樹的自我保護方法等,教師都要及時給予肯定。】
2.著手比較
(1)教師拿出標著落葉樹、常綠樹標志的筐,里面放著一些樹葉。
(2)提問:兩個筐中分別放了落葉樹、常綠樹的樹葉,請你各拿出一片,左手拿落葉樹樹葉,右手拿常綠樹樹葉,千萬不要換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
(幼兒上來取樹葉,并作比較。)
【設計思路:教師觀察孩子們是否取放正確,為了使孩子們不取錯,筐上標有落葉樹、常綠樹的標志要明顯,并將筐擺放在桌子的兩邊,便于孩子們可以同時拿取。】
3.梳理不同
(1)落葉樹樹葉和常綠樹樹葉有什么不同?
(一片樹葉摸上去很粗糙,另一片樹葉摸上去很光滑。)
(2)哪只手拿的樹葉摸上去比較粗糙呢?
(左手。)
(3)是落葉樹,你們認為呢(教師舉起樹葉面向全體孩子)?
(幼兒再次觸摸,都表示贊同。教師在記錄紙上用圖夾文的形式予以記錄。)
(一片摸上去很厚,另一片摸上去很薄。)
(4)讓我們一起對著光線再來看看、比比,這樣會比較清楚。
(5)看著圖表小結(由教師或幼兒小結):比較之后,我們發現落葉樹樹葉粗糙,而常綠樹樹葉光滑,像涂了一層油一樣:落葉樹樹葉薄,而常綠樹樹葉厚;落葉樹樹葉軟,常綠樹樹葉硬……
【設計思路:教師要一一記錄孩子們的發現,可以將孩子個體觀察的方法或結果告訴大家,通過引導、提升,形成集體共識。每個孩子認識客觀世界、表達的方法都有其獨特性,教師要善于理解、信任、接納他們獨特的想法和做法,這樣才能使孩子真正獲得內在的發展。所以,即使有孩子觀察到無關因素,教師也要給予肯定,表揚他們的發現,并通過大家的驗證來決定是排除或留存。】
4.再次比較
(1)我們找到這么多區分落葉樹和常綠樹樹葉的要點,如果將樹葉混在一起,你還能區分嗎?
(2)教師將所有的樹葉混在一起,拋撒在地上。
(3)孩子們自由取樹葉,并進行辨別,分別將它們放置在標有落葉樹、常綠樹標志的兩個筐里。
(4)大家一起檢驗放得是否正確。
【設計思路:教師拋撒樹葉時動作要有美感,可以一點點拋,讓孩子們能在自由輕松的環境中運用已掌握的經驗進行分類。如有孩子弄錯,可即時進行個別輔導,也可在集體驗證時,再次提供糾錯的機會。】
四、激發思考——進一步感受樹在四季中的不同
1.圖片排序
(1)落葉樹到了秋天開始落葉,樹在四季中還會有什么變化?它們的變化一樣嗎?
(2)教師提供梧桐樹、白玉蘭樹、香樟樹三種樹的四季照片,讓孩子們根據樹在四季中的生長規律進行排序。
【設計思路:可以提供一些小問號標識,讓孩子們使用小問號為不理解的圖片作標記,方便向同伴或教師求助。】
2.共同驗證
·小結梧桐樹的特征(落葉樹,春天長葉,夏天枝繁葉茂,秋天落葉,冬天沒有樹葉。)
·小結白玉蘭樹的特征(落葉樹,春天開花,夏天枝繁葉茂,秋天落葉,冬天沒有樹葉。)
·小結香樟樹的特征(常綠樹,春天樹葉換綠衣,夏天樹葉長大,秋天不落葉,冬天還是有綠葉。)
【設計思路:驗證時孩子們可以互相提示和幫助,教師也可事先準備好各種資料、科普讀物等供孩子再學習。】
小結:原來不同的樹在四季中有著不同的變化。
3.延伸探究
欣賞一組分別以“春夏秋冬”為主題的樹的PPT,感受樹在四季中的不同與美麗。
【設計思路:當孩子們看到同樣在春天,有的樹長葉、有的樹開花、有的樹結果,他們感到吃驚、好奇,這種感覺激發了孩子們的積極思維,他們很愿意再次探究。而當孩子們與教師共同討論、設計,提出更多有關樹的問題時,顯示了其思維走向的豐富性。在延伸部分,可基于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和多元智能傾向,不僅可以讓他們運用語言,還可以通過聲音、動作、作品等來表現和表達他們對樹的感知和體驗。】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樹的用途。
2、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3、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教材分析:
(一)在主題開展中的作用本教材是二期課改教參之中的內容,也是我班最近開展的主題《有用的植物》中"街心花園"線索下的一個活動內容。在整個主題實施的過程中,為了讓幼兒體驗感受植物的用處,我們帶孩子在幼兒園內尋找各種樹木,引導幼兒在家長的配合下收集樹木的圖片等活動。同時我們還分析出在這個主題中也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活動的內容。例如《找一找幼兒園里的樹》,幼兒學會用語言表述樹的種類、樹的形狀,甚至用比喻的方法形容有明顯特征的樹(最高的和最矮的),又如《樹的用處大》,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喜歡有樹的房子的原因,從而體會樹對我們人類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離開了植物,人類將無法生存的道理。散文詩《樹真好》是這一系列活動的延伸,又是一次經驗提升的總結性的集體活動,通過理解、仿編詩歌使幼兒進一步體驗樹與人們的關系,感受樹木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并且懂得要愛護樹。
(二)在課題研究中的價值語言教育活動是實現語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和傳遞語言教育內容的實施環節,也是落實語言教育任務的具體手段。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新的幼兒園語言教學觀,不再注重語音、詞匯、句子的訓練,而在于鼓勵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的大量積極的言語交往。《綱要》也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是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我園所確定的《幼兒語言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具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然而我們也清楚地明白并不是每一個主題的內容都能與我們開展的語言創新活動的課題研究相結合,因此在選擇的過程中,我感到本次活動內容中有著不少可以挖掘的有價值的內容。
其一、活動是以語言表達來貫串,幼兒將前期獲得的對樹木經驗運用到活動中,暢談樹木的作用,對人類的重要性。談論中幼兒不僅要組織自己的語言,還會因同班的講述而及時開動思維,敏感主動地吸收、加工和輸出語言信息。
其二、散文詩給幼兒一種語言上的藝術美。在《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當今我們更多關注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幼兒文學審美的體驗和教育,我們的孩子能說會道,卻沒有更多接受經典文學作品的熏陶,沒有對文學作品審美體驗的經驗,忽視了幼兒審美感知,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散文詩《樹真好》雖不是經典的文學作品,但有利于豐富幼兒語言環境和經驗,使孩子們充分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其三、幼兒仿編的過程就是語言創新的實踐過程。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任何時候都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更何況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組織語言進行表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都能編構出不同的內容,這正體現了"創新能力是一種思維的智力活動,新穎獨特是它的本質特征"的判斷。
(三)活動目標的定位根據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和《綱要》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認知能力目標:了解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與用途,并在此基礎上樂于表達,敢于嘗試仿編散文詩。2、情感態度目標: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懂得要愛護樹木。
第二部分:教法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討論交流、環境創設的教學方法。活動的第一部分,需要幼兒在講述的基礎上,透徹地理解樹對人類的作用,經過大家的認同來完成,所以我采用"討論交流"的方法。講述的過程是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需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同伴間的積極交流,充分解放幼兒,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積極地應答、評價,師生間、幼兒間的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交流是完成這個創造過程的關鍵。活動的第二部分運用了"環境創設法",主要是使用ppt演示的方法,設計生動、活潑的畫面,將畫面與散文詩結合起來,圖文并茂、具體形象,使幼兒在欣賞的同時,活躍思維,愉快情緒,以提高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探索精神的激發,促進語言思維的發展。
第三部分:學法《大綱》里說:"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于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采用了"興趣導學法"、"互動感受法",讓幼兒在仿編的之前充分地感受樹的作用,并且以ppt激發編講的興趣;在編講過程中先是小朋友之間互相講述,有一個啟發、激勵、緩沖的過程,然后再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運用"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的方式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和ppt課件的作用下,都能跟著一直完整地朗誦散文詩了,但其中我也發現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看似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幼兒自己看圖說一說,并引導幼兒用較完整地語言來表達,在活動中我并沒有真正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表現在幼兒對整個圖畫有了自己的解讀后,教師并沒有按照幼兒的意愿對作品進行適當地調整,將幼兒的口頭語轉變書面語言,成為幼兒自己的東西,還是回到了預設的活動設計中,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始有了下降,雖然就學習本首散文詩內容而言,還是有一定的效果,但與《綱要》中對幼兒是學習主體的精神還有一定的差距。盡管這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很高,但新課程要求我們引導幼兒創造性地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強調幼兒學習創造性和自主性,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考驗,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與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在不斷地實踐中學習、研究、探索、解決這樣的問題,以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的需要。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4
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秋天的明顯特征。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對圖和詞語的理解想象出合理的信件內容,并鼓勵幼兒大膽在同伴面前講述,培養幼兒講述的完整性和連貫性,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3、認讀漢字:燕子、狗熊、松鼠、小朋友、收、重難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對圖和詞語的理解想象出合理的信件內容,并能大膽完整的講述。準備:樹葉型的信(給松鼠的、給燕子的、給狗熊的、給小朋友的);空白的樹葉型紙;水彩筆;故事課件
教學過程:
1、提問引題出示樹葉型的信。提問:這是什么?師:這不光是樹葉,還是樹媽媽的信呢!
2、講述信的內容秋天到了,天氣漸漸涼了,樹媽媽寫了許多信,都是寫給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第一封信的正面)請幼兒根據圖與漢字猜出收信人,并認讀漢字“燕子”。提問:這封信是寫給誰的呢?
(2)(展示信的反面)引導幼兒根據圖示想象信的內容。提問:信上畫著什么?你覺得樹媽媽想告訴燕子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講述,鼓勵幼兒講的與別人不一樣。)幼:告訴燕子秋天來了,它們該飛去南方了。
(3)以同樣方式講述給松鼠的、給狗熊的、給小朋友的信。幼:告訴狗熊秋天來了,狗熊要冬眠了。
3、完整講述教師將幼兒講述的內容連起來,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配合多媒體操作)
4、進一步想象,并用繪畫形式記錄。你們覺得樹媽媽還會寫信給誰?告訴他們什么事情呢?幼:小河、房子、田野、村莊......個別回答——請幼兒將答案記在樹葉型的`紙上。(引導幼兒根據范例用圖畫表示。)——根據幼兒創編的信開展同伴間互講活動。
附樹媽媽的信:樹媽媽有許許多多的葉娃娃掛在自己的手臂上。清風是它們的搖籃,葉娃娃在搖籃里跳舞,睡覺,真舒服!
天氣漸漸涼了,樹媽媽對葉娃娃們說:“乖孩子們,你們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做事了。你們幫媽媽去送信好嗎?”“好!好!好!”葉娃娃爭先恐后地說。
樹媽媽拿出金色的筆,在葉娃娃的身上寫起信來。不一會兒,葉娃娃們都變得金燦燦的,美麗極了。
樹媽媽和葉娃娃說了它們要去送信的地方后,“簌簌簌”地抖著身子說:“好了,乖孩子們,和風婆婆一起出發吧!”葉娃娃道了聲“再見!”,就隨著風婆婆出發了。
葉娃娃飛呀飛,一些葉子說:“我的信是送給小河的。”于是它們就落在了小河里。紅色的鯉魚跳出水面,喊道:“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
葉娃娃們飄呀飄,有的說:“我的信是送給田野的。”于是,一些葉娃娃落在了田野里。火紅的高粱搖著腦袋說:“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
葉娃娃飛呀飛,有的說:“我的信是送給房子的。”于是一些葉娃娃落在了房頂上。房子哥哥高興地說:“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
葉娃娃們飄呀飄,飛呀飛,把信送到每一個角落。如果你豎起耳朵仔細聽,到處都傳來這樣的聲音: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創設愉快的氣氛,鼓勵幼兒在集體前大膽說出自己的心愿。
2、引發幼兒的同情心,懂得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會發亮的玩具一個,心愿樹及心型的花,戒指花;幼兒聽過七色花的故事;事先引導幼兒關注日常電視新聞。
活動過程:
一、初步理解詞"魔力"
今天,我請來了一位朋友,(出示會發亮的玩具)這是和有魔力的XX,它發亮的時候,就會產生魔力。誰知道什么叫魔力?
魔力就是有奇異的、神奇的力量,能把想要的東西變出來、
二、理解詞"心愿樹"
有魔力的XX,住在一座花園里,(出示背景圖)花園里有什么?這些花不是一般的花,它有魔力。這棵大樹也不是一般的樹,是一棵心愿樹。
誰知道什么叫心愿樹?
你心里有什么愿望,告訴心愿樹,它會幫助你實現愿望。
三、自由說出自己的心愿。
1.誰的心里有什么愿望,可以對心愿樹說:"心愿樹,心愿樹,請你幫我實現愿望好嗎?我的心愿是……"
2.請部分幼兒在集體前說心愿。(幼兒說出一個愿望,教師在樹枝上貼上一朵心型的花,并以心愿樹的口吻說:"你的愿望將來一定會實現或只要是美好的心愿都能實現。)"
3.每人說心愿。
每個人都有心愿,還沒有說過心愿的小朋友。請閉上眼睛,在心里悄悄的對心愿樹說,我的愿望是…..
4.心愿樹的應答
心愿樹說:"啊!我聽見了,你們的心靈在呼喚,你們的美好愿望一定回實現。"
四、圍繞一個主題,說說樂于助人的心愿。
1.XX說:我的花園里,不僅心愿樹有魔力,這些戒指也有魔力。戒指花能用來幫助有困難的.人。
怎樣才能得到神奇的花呢?你必須說清楚,想幫助誰解決困難,這樣就能得到花了。
教師示范:如果我有魔力我想幫助所有的殘疾人都能站起來工作、學習、生活。
2.幼兒說出心愿后得到一枚戒指花。
先請個別幼兒摘一枚戒指花,摘后邊轉邊說出自己的心愿。然后其他幼兒也同時上前摘戒指花,套上手指后,邊轉邊說與主題相關的心愿(估計幼兒一般反應:幫助生病的人,災區,地震區的窮人,殘疾人等)。
3.XX說,今天我來到大班,心里特別的高興,因為你們的內心都具有同情心,而且為人善良,樂于幫助別人,我相信,你們只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努力工作,你們心中的美好愿望,一定能實現!
活動反思:
1、創設愉快的氣氛,鼓勵幼兒在集體前大膽說出自己的心愿。
2、引發幼兒的同情心,懂得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兩種不同的表現。
2、使幼兒初步學習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制操作卡片“會長魚的樹”(幻燈、連環畫)。
知識準備:有關魚的飼養知識。
活動過程與方法
1、出示咪瞇的木偶,介紹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由一名幼兒戴小貓頭飾出場:我是小貓咪咪,我最愛吃魚了,可是自己釣魚太辛苦了,怎么辦呢?(小貓伸個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師:咦!小貓不釣魚卻在睡覺,那它要吃魚怎么辦呢?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講述一遍故事,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樣的小貓?它希望什么樣?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實現它的愿望了嗎?它是怎樣實現的?
(2)教師邊放幻燈片或翻連環畫冊,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后,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瞇咪是怎樣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來咪咪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的?
(3)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實現愿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后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揮幼兒的想象與創造,拓展其思維范圍。
(1)幫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讓樹上長出魚來。
(2)啟發幼兒想象創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想法。
師: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們動腦筋發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明了火車、汽車;不想自己挑水就發明了自來水,你能發明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呢?
4、請幼兒創編童話故事。
各領域滲透
音樂: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鼓勵幼兒創編歌詞。
美術: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設計、想象,將故事繪制成連環畫。
生活中滲透:讓幼兒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環境中滲透:張貼出幼兒的設計圖案,鼓勵幼兒的創造,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
家庭中滲透:要求家長讓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請家長傾聽孩子創編的童話故事。
活動反思
選材貼合幼兒的實際:本班幼兒對于故事只關注故事的'情節很忽視故事內涵,以及在生活中幼兒較忽視何為困難,通過這個活動使孩子對于故事內在的一些東西有了思考,從活動中孩子表現出對于困難的理解以及講出自己的一些克服困難的故事等,讓我感受到幼兒的轉變。因此,在這個時間段選擇這樣一個故事開展活動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7
活動意圖:
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我們的孩子處于好奇心和探究欲旺盛的時期,周圍的事物、環境,小小的變化即能激發他們什么都想知道,問題也沒完沒了。所以,開展了此次活動《樹的朋友》。引導幼兒探索樹的朋友的秘密,讓幼兒可以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也增進對樹的了解。
活動目標:
1、了解和樹有關的事物。
2、畫出樹的朋友。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范畫一張,油畫棒,活動手冊美術第9頁。
活動過程:
一、孤獨的大樹
1、出示活動手冊中的大樹,給大樹找朋友。
2、大樹有哪些朋友嗎?
3、互相交流,用簡筆畫形式在黑板上記錄。
二、樹的朋友真多。
1、為什么說它們是樹的朋友?
2、出示圖片,觀察樹與其他事物的`關系,
3、了解與樹關系密切的事物。講解示范:太陽和樹、雨水和樹、有鳥窩的樹、藤條纏在樹上、松鼠蹲在樹上吃松果等。
三、幼兒操作
1、作畫要求(保持畫面清潔,繪畫的完整性)
2、分發幼兒活動手冊,油畫棒。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4、添畫小草、小花、太陽等。
5、對幼兒的作品給與肯定。
活動延伸:
給大樹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由于年齡特點決定,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活動交流環節有動有靜,這樣,既滿足幼兒想動的欲望,而同時也是讓幼兒由抽象的想象升華到表演,從而進一步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始感受故事中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感。
2、萌發愛護樹木的愿望。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1、出示ppt《去年的樹》①,引導幼兒欣賞。
引導語:小鳥和大樹在干什么?他們心情怎樣?
2、出示ppt《去年的樹》④小鳥傷心落淚的畫面,引導幼兒猜測。
設置問題引出故事:發生了什么事兒?小鳥為什么哭了?
3、播放故事磁帶,完整地欣賞故事。
4、(1)引導語:小朋友知道小鳥為什么哭了嗎?
(2)提問:為什么小鳥和樹會是好朋友呢?
4、再次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進一步理解故事。
再次欣賞故事前先提問:
①小鳥離開大樹時答應了大樹什么要求?
②春天,小鳥回來時,發現樹已經發生了什么變化?
③最后小鳥找到大樹了嗎?大樹變成了什么?
5、感受故事里的情感。
(1)提問:你喜歡故事里的小鳥嗎?為什么?(啟發幼兒說出小鳥對樹講信用,答應大樹的事情說到做到。)
(2)引導幼兒說出小鳥尋找大樹的心情和他們聽完故事的心情;啟發幼兒懂得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小鳥就找不到大樹就沒有家了,萌生愛護樹木的愿望。
(3)討論:如果小鳥回來,又見去年的那棵樹,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去年的樹》是一篇擬人體童話,主要講述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于是,它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整個活動我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讓幼兒理解故事。首先,活動一開始我先請有幼兒觀看PPT主頁《去年的樹》,直接說出故事的'名字?對于大班的孩子,很多孩子會識字。直接對故事題目的展開,既是激發對故事的喜歡和期待,又是引導孩子情緒漸漸投入的必須過程。通過教師的口語講述,肢體語言的動作,讓幼兒第一遍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當故事的講到:樹怎么不見了,只剩下樹墩呢?我馬上讓幼兒猜測樹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為故事的后半部分埋下伏筆,吸引幼兒入情入境。聽完故事,通過提問:
1、故事的名稱,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么事?讓幼兒回答出自己對故事的初步理解。
在第二環節中,設計了讓幼兒看動畫片《去年的樹》。動畫片是幼兒的最愛。幼兒能在一邊看一邊的聽的情況下,更能掌握故事中內容。之后,通過第三環節,幼兒一邊根據教師的故事中的提問,一邊看相應的PPT圖片,逐步引導幼兒感知小鳥的三次問話的語氣,并讓幼兒多次來學說,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舍,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這樣,漸漸地,幼兒們在學說的過程中喜歡上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之中,感受到了故事中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感。
在整個教學中我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努力營造和諧的師生對話環境,運用激勵的語言、贊賞的眼神,激發他們熱情和潛能。讓幼兒的思路隨著教師思路轉,以大樹和小鳥之間友情為切入口,讓幼兒運用自己的頭腦,放飛自己的想像。使幼兒的知識得以建構,情感得以豐贍,個性得以放飛,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實現。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3.體會親人朋友們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件畫面:一棵樹
師: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出示課件畫面:小男孩
師:這是誰?一棵茂盛的大樹和可愛的小男孩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分段感受故事
1.男孩在兒童期和大樹的故事
觀看課件畫面,欣賞故事后提問:
師:你覺得大樹和小男孩關系怎么樣?為什么?
小結:是啊,大樹和小男孩相親相愛,他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樂呀!
2.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樹的故事
觀看圖片講述故事后提問:
師:大樹為什么感到很孤獨?
師:男孩摘走了大樹所有的蘋果,大樹為什么還很快樂?
小結:因為大樹幫助男孩達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樂。
3.分組排圖講述男孩在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與大樹的故事。
(1)幼兒分組排圖、自由講述
(2)將幼兒分組探討結果集中展示、講述。
4.完整欣賞故事,體會愛心樹的付出。
(1)欣賞課件、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
師: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樹?
小結: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當男孩從大樹身上摘走蘋果,大樹很快樂;砍走樹枝,大樹很快樂;砍斷樹干,變成光禿禿的樹墩,大樹還是很快樂!原來付出愛也是一種快樂呀!
(三)情感遷移,體驗親人朋友們大樹般的關愛之情。
師: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愛心樹",你覺得誰是你生活中的"愛心樹",為什么?
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都是我們的愛心樹,你們愿意做一棵真正的"愛心樹"嗎?那你會怎么做?
(四)結束活動:《讓愛住我家》。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10
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內容,理解兩棵樹爭吵—離別——重逢的過程。
2、幼兒能自主觀察畫面,大膽猜測、表述繪本情節內容。
3、感受兩棵樹的離別與重逢,懂得正確對待身邊的好朋友,珍惜好朋友之間不可缺少的寶貴友誼。
活動準備:
1、 幻燈片《兩棵樹》
2、自制小圖畫書(人手一份)
3、《兩棵樹》的錄音
活動過程:
一、開門見山引入主題
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它就藏在一本書里,想不想看?
二、結合幻燈片,利用觀察講述法,邊欣賞邊理解繪本內容,初步感受兩棵樹的離別與重逢。
1.出示繪本封面觀察講述
這是這本書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故事的名字就叫《兩棵樹》,兩棵樹長的一樣嗎?(理解反義詞:高大和矮小)你還知道有哪些反義詞?
小結:生活中還有很多反義詞,只要你認真觀察,注重比較就會發現。
2.他們會在比賽什么?為什么大樹并不總是占先?
3.你有沒有和好朋友互不相讓的時候?誰能用簡短的話說一說?心里什么感覺?這種爭吵可以避免嗎?怎樣避免?
小結:好朋友之間要謙讓,意見不一致時要商量。兩棵樹發生爭吵以后又發生了什么事?猜猜看。
4.看,發生了什么事?原來每天都見面的兩棵樹,現在還能見面嗎?如果你和好朋友不能見面了,心情會怎樣?兩棵樹的心情會怎樣?
小結:原來分開了才懂得在一起的'美好!
5.大樹的葉子為什么枯黃?看到大樹的葉子一天天枯黃,小樹的心情會怎樣?小樹是怎樣安慰大樹的?我們一起來安慰安慰他:“振作點啊!我們一定會長的超過高墻。”聽了小樹的安慰,大樹心里會有什么感覺?
小結:好朋友的話總會讓我們感覺到溫暖,讓我們在失望的時候充滿信心,這就是好朋友的力量。
6.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孤零零的樹葉和灰色的背景給你什么感覺?你看到兩幅圖的顏色感覺怎樣?
7.兩棵樹的容顏都改變了嗎?沒改變的是什么?他們重逢后的心情怎樣?他們是多么珍惜這重逢的歡樂,努力的將手臂伸向對方只為了那友愛的會合。我們也來擁抱感受一下(好朋友之間要互相珍惜哦
8.你們看兩棵樹的表情怎樣?看小鳥都來為他們的重逢感到興奮,我們也為他們鼓掌吧。
9.兩個好朋友終于再次重逢了,他們一定會有許多心里話要說,我們不要打擾他們了,故事講到這里結束了嗎?看看,原來還有一小段呀。
三、配樂完整欣賞繪本錄音,進一步體驗兩棵樹之間的寶貴友誼。
四、引導幼兒自主閱讀自制繪本,深刻領會繪本內涵。
活動延伸:引導幼兒續編繪本內容。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中洋溢的對樹的贊美和珍惜,體驗、感受生活中有大樹的美好,懂得愛護樹木和保護環境的重要。
2.初步嘗試朗誦散文詩,了解重疊詞:嘰嘰喳喳、吵吵鬧鬧、清清爽爽。
活動準備
1.《樹真好》教學掛圖3幅,教師教學資源、語言CD(盒帶)。
2.《人類破壞樹木造成的危害》教師教學資源、輕柔的背景音樂、
3.每個幼兒一套拼圖(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1.觀看人類破壞樹木造成危害的.課件,了解人類破壞樹木造成的危害。
建議提問:小鳥為什么沒有了家,風沙為什么會越吹越大,我們可以怎樣做等。
小結:如果有大樹就好了。有了大樹,小鳥就可以在樹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嘰嘰喳喳地歌唱;有了大樹,就能擋住風沙,大風再不會吵吵鬧鬧地到處亂跑了。樹可真好啊!
2.結合拼圖感受大樹的美好。
(1)請幼兒結合拼圖繼續找出大樹的好處。
(2)幼兒拼圖,給大家講一講拼圖的內容,說一說大樹的好處。
(3)教師出示相應掛圖,并盡可能用詩中的語言小結。
3.借助掛圖,教師配樂示范朗誦散文詩。
(1)教師出示前兩幅掛圖,引出散文詩的題目。請幼兒仔細聽,思考自己喜歡哪一句,這一句是怎么說的。
(2)播放背景音樂,教師示范朗誦散文詩。
(3)請幼兒回答老師剛才的問題,集體學說。
4.利用《樹真好》課件,初步嘗試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了解詩歌中的重疊詞。
(1)了解重疊詞。散文詩里的小鳥是怎樣唱歌的?(嘰嘰喳喳)這樣的詞語叫重疊詞。
(2)播放課件,再次欣賞散文詩。請幼兒認真聽,找出重疊詞,說一說是怎么說的,集體學說。
(3)播放課件,師幼感情地朗誦散文散。
5.發散思維,嘗試仿編兒歌。
請幼兒想一想,除了詩中說的,大樹還有哪些好處,并試著用好聽的語言說一說,可以加上合適的重疊詞。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12
活動名稱:
樹婆婆和鳥娃娃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中大樹與小鳥之間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2、認識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界也存在相互協調的關系。
3、體會互相關心、體諒的真誠感情。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一棵大樹、鳥、鳥窩等;
活動過程:
1、指著一棵大樹問:“這棵大樹看上去是怎樣?”幼兒說出后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2、欣賞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第二段至結束
邊欣賞故事,邊演示教具后問:
(1)鳥媽媽請求樹婆婆幫什么忙?樹婆婆答應了嗎?
(2)樹婆婆是怎樣照顧鳥媽媽的娃娃的?
(3)細心的鳥媽媽發現了什么?它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4)它這樣做好嗎?為什么?幼兒互相爭論
(5)那你們快幫鳥媽媽想一個既不讓樹婆婆辛苦又能讓樹婆婆高興的`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幼兒分組討論
(6)幼兒編出故事結尾。
活動延伸:在區角活動中運用多種形式再現故事內容。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13
主要領域
社會
活動目標
相關領域
語言、藝術
萌發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感知樹木被損壞的嚴重后果
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經驗設計環保標志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1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道理
難點: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設計環保標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有關樹木的資料或圖片
物質準備:布置“郊外”場景;磁帶、多媒體課件、幼兒作畫用品及
一些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到活動場地
1.師:讓我們一起開著“幸福快車”去郊外吧! (放音樂“郊游”,幼兒同老師一起唱著歌去“郊外”)
2.幼兒觀看配班教師的舞蹈表演“小鳥找家”,提問:小鳥在干什么?
二、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述故事“小鳥和大樹”
提問:
1.小鳥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2.當小鳥從南方飛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3.它的樹朋友到哪里去了?
4.樹木被砍伐了會帶來什么危害?
小結:樹木被砍伐就不能凈化空氣,空氣就不新鮮了;小鳥們就沒有家了;容易發生水災、旱災;會出現沙塵暴。
三、怎樣保護我們的樹朋友
組織幼兒互相討論。
小結: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保護樹木要靠大家來完成,為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我們國家就將每年的3月12日做為中國植樹節。
四、分組設計環保標志,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利用已有的廢舊材料制作立體的標志。
結束后把設計好的標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動延伸】
1.周末組織幼兒和家長參加植樹活動,開展“我與小樹一起長大”的愛樹活動。
2.在園內開辟種植園地,開展種植活動。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為了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設計此活動,主要目的是幫助他們
一步了解樹木,懂得愛護樹木的道理,并積累有益的經驗,增
他們的環保意識。活動首先以游戲的形式引出課題,并通過操作多媒體課件使幼兒從故事“小鳥和大樹”中了解小鳥和大樹的密切關系,感知樹木被損壞的嚴重后果。使用多媒體課件聲象結合,通過多種感官較好地激發幼兒的情感,也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和效果的顯著性。
二、效果分析
活動的效果較好,家長在幫助幼兒查找資料、積累知識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教師在組織幼兒集體學習過程中能將其運用擴展和提升。在活動中,教師鼓勵每個幼兒結合已有知識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師幼互動和同伴問的互相學習。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14
一、主題的產生
3月12日是植樹節,報紙、新聞、社會掀起了一股植樹熱潮,這股熱潮也吹進了幼兒園,瞧,一大早,劉楊就快步跑到我面前,對我說:“于老師,我媽媽今天去植樹。”他還說:“今天是植樹節,許多人都要去植樹。”其他小朋友聽到劉楊的話后,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徐靜:“為什么要植樹、樹有什么用?”
劉正正:“樹可以造紙。我們用的本子、看的書、用的桌子、椅子都是用樹做成的。”
趙鴻儒:“樹還可以使空氣新鮮。劉楊,你媽媽會植樹嗎?”
劉楊:“我媽媽肯定會,植樹很容易。”
任憑:“那我們也到院子里植樹吧,可是,我們不會植樹怎么辦?”
正正:“很簡單,把樹枝埋到土里,澆點水就可以了。”
劉靖:“樹不用澆水,馬路上的樹沒人澆水一樣長得那么高。”
玫玫:“不行,樹離開水就死了。”
劉楊:“我聽媽媽說,植樹要先挖個大坑,我們用什么來挖坑?”……
參與議論的孩子漸漸增多,談論的話題越來越豐富。“樹”已引起孩子的興趣。
教師作為孩子活動的觀察者、時機捕捉者,首先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們的興趣所在---植樹,分析出孩子的實際需求---渴望了解樹的秘密,同時,迅速判斷出生成樹這一主題探索活動的價值及可能性:
1、樹和幼兒生活非常接近,幼兒對樹的作用有粗淺的了解,此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寬幼兒有關樹的認知經驗和視野。
2、地球只有一個,愛護樹木,保護家園的環保教育是永恒的主題。環保教育應從娃娃抓起,讓幼兒理解樹與人們的關系,激發愛護樹木的情感,樹立環保意識。
3、幼兒園、周圍社區種植了許多形形色色的樹木,并由專人負責修剪,打藥,幼兒園又靠近植物園;許多幼兒的家長都喜歡養花,家長、社區資源豐富,幼兒易獲取相關的研究資料。
4、正值植樹節,社會植樹風氣濃厚,各大媒體都有相關報道,幼兒易搜集有關信息。
鑒于此,有關“樹”的主題產生了。
二、主題網
面包樹
食蟲樹
流淚樹
樹根
樹的年齡
與人類的關系
生存條件
樹
特殊功能的樹
樹的結構
樹干
樹冠
不同地域的樹
用途
保護方法
陽光
空氣
水
常綠樹和落葉樹
主題網說明:
主題 第一分支 第二分支
教師預設,兒童研究內容 教師預設,兒童未選擇
兒童自發生成內容
三、主題總目標
1、通過多種感知形式,豐富幼兒樹的認知經驗,拓寬幼兒的視野。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搜集信息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鼓勵幼兒相互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四、主題實施
活動一 搜集資料,布置“展室”。
1、活動目標:了解幼兒已有經驗,發現幼兒興趣,幫助幼兒確定研究方案。
2、活動過程:
搜集相關“樹”的圖片、資料,布置展室確立主題以后,孩子們首先向家長發出了邀請書,通過選舉,大家一致推薦正正、子陽和騰騰共同商量“擬稿”,由“小畫家”玲玲設計邀請書,邀請書上要有樹和小朋友,由教師執筆寫字,將邀請書貼于家長協作欄上,文章如下: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們也想植樹,我們想了解樹的許多秘密,您能幫助我們嗎?請您和我們一起搜集資料,好嗎?謝謝,大一班小朋友。
邀請到發出后,孩子們和家長、教師一起投入到搜集“樹”相關資料的活動中,孩子們搜集的資料之多,內容之豐富是我所沒有料到的。任憑帶來了常綠樹、落葉樹的掛歷;吳昊帶來了十萬個為什么(植物版)中特殊功能樹的有關資料,如:流淚樹、食蟲樹、面包樹;張子陽從書城查閱和復印了不同地域樹的資料;棒棒則帶來了有關樹的VCD;還有許多孩子帶來了發財樹、吊蘭、仙人掌等實物…活動室里已堆滿了老師、小朋友、家長一起收集的有關樹的資料。
教師: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樹的圖片、掛歷、圖書,你們認為把它們怎樣擺放才能方便小朋友查找,欣賞?
東東:把圖書、圖片、掛歷放在圖書區。
子陽:不行,太多了,擺不開,壓在一起就看不見下面的了。我看不如像媽媽曬衣服那樣,把它們掛在繩上,掛在活動室里。
謝世文:圖片和掛歷可以,書有的太重了,掛起來不好翻,我看不如把圖書就放在文化區的書架上,把其它書撤下去,全擺上樹的'書;
棒棒:把這些發財樹擺成小樹林,寫出它的名字,掛在樹枝上,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它的名字。
在布置樹展時,寧昊瑋、王博康拽住繩子,江江把圖片后面涂上膠水,再貼在繩子上,可好幾次圖片都沒貼緊,掉在地上,江江猶豫了,不知如何應付,看到孩子需要幫助,于是,我輕輕走過去,和他探討圖片掛不住的原因,鼓勵他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圖片粘牢。在教師的引導下,江江的思維開闊了,他又找來了雙面膠、透明膠、曲別針等,又在其他小朋友的幫助下,興致勃勃的大干起來,在多次嘗試下,他們決定用透明膠和曲別針把圖片一一掛起來,樹展很快布置完畢,望著自己的杰作,他們得意地笑了。
3、、活動反思。
看著孩子滿意的笑容,我想他們現在才是真正的活動主體,現在的學習才是融認知經驗、情感于一體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當孩子遇到困難時,
>教師適時、適度給予幫助,使幼兒獲得滿足和成功,激發孩子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活動二 小組探索活動
1、 活動目標:
幼兒根據對“樹”的不同興趣,分小組自由結合開展探索活動獲取相關經驗,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搜集信息的能力。
2、活動過程:
幼兒根據對“樹”的不同興趣,分小組自由結合開展了探索活動
(1)、種樹
張子陽、戴磊、仇君鑫等七、八個男孩子從保衛室爺爺那里借來了鐵锨,從玩沙玩水處找來了小鏟子、小耙子,拿來一根小樹枝,挖土坑埋好。幾天后他們失望地發現小樹并沒有長出來,孩子們一商量,覺得應該給樹枝喝點水,可是土里的樹枝喝飽了水,一連幾天還是沒有動靜。我鼓勵他們挖開土坑看看樹枝變成什么樣了?孩子們驚奇的發現埋在土里的樹枝已經變黃腐爛了。幼兒互相議論著:樹枝埋在土里是長不出樹來的,那小樹是怎樣長出來的?望著小朋友好奇的目光,教師適時的參與到活動當中,怎么辦呢?別人為什么能種好樹呢?借著教師的“疑惑”,孩子的思維受到啟迪,佳佳說,我爸爸在園林局工作,他肯定知道,我去問他。亮亮說,我爺爺會養花,我讓爺爺和我一起種。于是,佳佳詢問了爸爸關于植樹的方法,亮亮請來了爺爺一起幫忙,在爺爺的指導下,孩子們學會了辨認種子,學會了刨坑,學會了培土,學會了澆水,看著大家一起經過努力種下的小樹苗,孩子們興奮極了,亮亮的爺爺也受到感染,老大爺也樂得哈哈大笑,對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給予了肯定。
(2)樹干是圓的
探索樹干是圓的一組,正在熱烈的討論者,尚薇大聲地說:“我知道,圓形樹干易吸收水分,不易被風吹倒,還能防止野獸咬傷。”我非常驚訝:“你是怎么知道的?”“在電視《東方兒童》機靈寶寶中看到的。”任憑說,我媽媽從書中查到樹干是圓的相關資料:樹很久以前樹干也不是圓的,只因為樹的不斷進化演變成圓的。圓的樹干可以防止野獸攀爬、咬傷,圓的樹干還不易被大風刮倒,吸水性很強,并通過圓形樹干很快傳向樹的頂端。為使幼兒形象感知其作用,在探索區中,教師和孩子們找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積木,孩子們把這些形體放在同一個位置,用墊板扇,一樣的用力,長、正方體的積木倒了,而圓柱體的積木只微微有點動;用圓吸管、扁吸管吸瓶里的水,圓吸管吸得多,扁吸管吸得少┄┄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反證書本上的結論,可見,幼兒也有逆向思維的能力。
(3) 樹要長大
探索樹是怎樣長大的一組小朋友,把小樹苗分別種在三個大花盆里進行實驗。第一盆:給它陽光、空氣、水;第二盆:用黑色塑料袋蓋住,定時給它澆水;第三盆:,給它陽光、空氣,不澆水。經過幾天的觀察,有陽光、空氣、水的樹長的很健壯;放在塑料袋的樹腐爛了,不澆水的樹干了、枯萎了┄┄幼兒通過繪畫記錄,語言講述進行表征自己的實驗過程,了解樹要長大的條件——陽光、空氣、溫度、水。這件事讓幼兒更加注重管理自然角的植物了。
(4) 落葉樹、常綠樹
教師: “你們發現幼兒園的樹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劉靖:“有的樹葉永遠是綠的,有的樹冬天就光禿禿的,春天才長出新樹葉。”
倩倩:“我喜歡春天的幼兒園,花開了、樹綠了、還有蜜蜂、蝴蝶,我不喜歡冬天的幼兒園,沒有花,只有幾棵樹是綠的。”
教師:“你們知道為什么一到冬天樹葉就從樹上飄落下來嗎?”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倩倩:“我們找兩片樹葉看看有什么不一樣吧?”
在她的建議下,五六個小朋友跑到院子里,采來落葉樹、常綠樹的葉子進行比較。他們看呀、摸呀,似乎沒看出它們的區別。他們來請教我,我并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鼓勵他們仔細去觀察,多用手試,……一會兒,劉靖大聲告訴小朋友:“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冬天不落葉的樹葉厚,樹葉上面有一層油,風吹來時可以保護它;冬天落葉的樹葉薄、沒有油,秋風一吹就容易飄落下來。”我及時肯定他的發現,在探索中,孩子們豐富了相應的知識經驗,了解了落葉樹、常綠樹樹葉的不同。借著孩子的發現,教師又適時的引導孩子尋找哪些是落葉樹,哪些是常綠樹,孩子們將已有的經驗運用到實踐中,可興奮了。
(5)樹的年齡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在走木墩,我發現常遠蹲在木墩前在聚精會神地說著什么,走近一看,原來她在數樹木的年輪,并和其他幼兒交流說:“數一數就能知道樹木今年幾歲了。”聽她這么一說,孩子們將活動轉向數年輪。突然,陳爍說:“為什么年輪有的地方密而有的地方疏呢?”我鼓勵幼兒通過不同的途徑尋找答案,看誰先找到答案。第二天,李曉雯一早帶來一本百科全書,并自豪地說:“我找到了,陽光照射充足的一面年輪較密,而缺少陽光照射的一面年輪顯得疏。”孩子們主動將自己獲得的新知識用表征形式進行記錄,而且探索興趣越來越濃。
(6) 洪水是“紅色”的?
幼兒對樹木的用途進行表征,表征后我發現,張男在表征樹木能防洪水時,將洪水用紅顏色表示,我有些納悶,不解地問:“為什么把洪水畫成紅色的?”“洪水就是紅色的,”張男一本正經地說。“你見過紅色的水嗎?”我反問。我倆的談話吸引了旁邊的幾個孩子,于是,孩子們對洪水是不是紅色的展開辯論。為了證實自己的答案,孩子們紛紛從網上、新聞、報紙找來圖片資料,或向家長請教,用他們獨特的方法獲取新的知識,有的孩子知道了洪水是說鬧水災了,能淹死很多人,電視上演過解放軍叔叔抗洪的故事;有的孩子說洪水可能是被人和動物的血染紅的……孩子們用自己思維去理解著事物。
(7)奇特的樹
在活動區活動時,王澤涵翻開一本書后,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大叫起來:“你們看,這是面包樹,象真面包一樣可以吃;這是流淚樹,這棵樹還能防蚊蟲叮咬……”劉緒斐半信半疑地說:“真的,這世界上還有這么奇特的樹?”王澤涵說:“真的,你來看,書上還介紹了更多奇特的樹。”孩子們紛紛圍過去爭看奇特的樹。我非常高興,又給孩子們講了食蟲樹……觀看有關樹的VCD,孩子們瞪著好奇的眼睛,認真地看著聽著,許多樹的名稱和特點是他們聞所未聞的,他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世界上還有更多奇特的樹,等待他們去探索發現。
(此外,還有手工組、語言講述組、戲劇表演組等,小朋友從不同研究角度,利用不同的材料,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對“樹”進行了探索研究。)
3、 活動反思:
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的言行,對幼兒產生的問題,要給予幫助、支持。在制作樹時,江江用手印了許多小樹葉,掛在樹枝上,小朋友都說,他的樹葉一面好看,一面不好看。教師鼓勵李豐江想辦法。讓樹葉兩面都印上好看的手印。在重新制作中,又出現二面手印不一致的現象,一面大拇指在左邊,另一面大拇指在右邊,剪出來的葉子不美觀。教
師鼓勵江江想想怎樣才能使二面的手印一致,經過反復的實驗,失敗,江江總算找到好辦法,反正面都有手印的葉子比單面是手印的樹葉美麗了許多。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行為是自主的、投入的,當遇到困難時,會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活動三 成果展示和經驗分享
1、 活動目標:幼兒把自己的收獲展示出來和大家共享,使孩子們獲得更多的認知經驗,提高其語言表達和交往等能力。
2、活動過程:
每個小組活動結束前,都要進行成果展示或經驗交流。
種樹組的小朋友講述他們剛開始種樹的過程和結果。小朋友都掙大眼睛仔細聽,聽完后,又
被逗樂了。當他們把從園林局叔叔和爺爺那里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種樹、澆水時的體會說給小朋友聽時,小朋友都明白地點點頭。當小朋友把自己和同伴討論后樹的用途表征二、三十種后,我都吃驚了,樹的用處太大了。孩子們表示,今后要愛護樹木,樹木對我們太重要了,沒有樹木的世界太可怕了,并設計制作各種愛護樹木的標志,掛到幼兒園、社區的樹上,提醒人們愛護樹木,不要損壞樹木。
五、主題反思
幼兒在方案活動中,有自由探索的寬松氛圍和空間,有盡興表達和交流的機會。孩子們通過搜集資料、布置展室,不斷和老師、同伴、環境發生互動,學會了和同伴友好相處,合作分工;學會了克服困難完成一件事,同時,幼兒通過實驗探索、實踐感知,學會主動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學會了學習的方法,獲得了愉快的情緒體驗。
作為教師應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探索氛圍和空間,過度的束縛、干預,過度的主導就剝奪了孩子發展的機會。,我們必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每一個離奇的念頭。當他們大膽的想法與我交流時,我不會對其先進行肯定與否,而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仔細傾聽他們的心聲,仔細觀察他們的活動,進行正確、適時、適度的指導;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會幫助他們克服,使其獲得滿足和成功;當孩子發生激烈的爭執時,我是他們的指導者、協助者;對于孩子的每一次努力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其進一步學習、探索的興趣,促進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1.運用豐富優美的詞句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征及給人們的感受。
2.熟悉詩歌內容,了解詩歌句式,大膽仿編兒童詩。
3.感受詩歌的意境和韻味,體驗成功仿編的快樂。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音樂
2.圖譜(ppt)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充分感受詩歌的韻味和結構,有感情地朗誦。
2、難點:創編屬于自己的兒童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征及感受
(一)認識四季的樹木
1.小朋友,你們認識圖片上的四棵樹嗎?你們知道這些樹代表的是哪個季節?(PPT2)
2.教師小結:圖片上分別是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
(二)描述四季的樹木(PPT3-6)
1.現在是什么季節?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春天的桃樹。
春天里的桃樹怎么了?桃花是什么樣的?你有哪些好聽的詞來說一說春天里的桃花?在春天里看到×××××的桃花,你想到了什么?
2.再來看看梧桐樹吧!有哪些好聽的詞可以形容夏天很綠很多的梧桐樹葉呢?閉上眼睛想想在炎熱的夏天,站在××××的梧桐樹下,會有什么感覺呢?
3.這是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楓葉到了秋天就會變的?誰有好聽的詞?
我們遠遠地看著××的楓葉感覺怎么樣?到了寒冷的冬天,火紅的楓葉就會凋零,可是你們看松樹,松樹在冬天里又是怎么樣的呢?
二、朗誦詩歌第一段,了解詩歌句式(PPT7-10)
1.四季的樹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變成其中的一棵樹,聽一聽我想變成一棵什么樹?(配樂朗誦詩歌第一段。)
2.我想變成一棵什么樹?為什么要變成春天里的一棵桃樹呢?(朗誦詩歌第一段。)
3.我把這好聽的詩歌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一邊聽一邊看。
4.看著圖譜一起來朗誦。
三、仿編兒童詩,體驗成功創編的快樂
1.討論: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變成一棵什么樹?為什么要變成××××××的樹呢?
2.分組仿編詩歌。
誰愿意變成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冬天的松樹)?請你約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說一說。
3.誰愿意來朗誦一下自己創編的詩歌?(分組朗誦兒歌)
4.小朋友朗誦的太美了,我們把這四段連起來,就是一首優美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樹》。
5.配上音樂,完整地來朗誦一遍吧!
四、活動延伸。
除了圖片上的樹,你還想變成一顆怎樣的樹呢?我們回去以后也把它畫下來,編成更好聽的兒歌吧!
附:詩歌《假如我是一棵樹》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是春天的桃樹,開出粉嘟嘟的花兒,把春天裝扮的格外美。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是夏天的梧桐樹,撐著傘兒一樣的樹冠,給夏天送去片片涼爽。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是秋天的楓樹,亮著火一般的.紅葉,讓秋天充滿生機。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是冬天的松樹,聽著落雪的聲音,為冬天留住綠色的生命。
【活動反思】
《我變成了一棵樹》從一個孩子的心理來想象一棵樹的感覺,但它所要敘述的又不僅僅是“我”變成一棵樹的感覺。從媽媽出現在樹下,隨后又住進樹上的鳥窩起,“我”變得有些緊張起來。“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媽媽看破,又盼望著媽媽能認出自己。讀到最后,我們才知道,“我變成了一棵樹”的意思其實是說,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還是媽媽”。在母親眼里,每一個孩子都是不會被錯認的使。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想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了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學生的想象也得到了盡情發揮,學生說得意猶未盡。在孩子們的心中,想象的世界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科技要多發達就有多發達。所有在現實生活中還不能實現的,在想象的世界什么都實現了。你看,我們的孩子對未來充滿著多大的希望呀!我們的孩子多會想啊!
在教學中,緊緊扣住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地進行想象能力的培養,安排了說話練習“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么?變了以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對有些達不到要求的學生可以適當放寬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通過想象激發創造的靈感,體會成功的喜悅。想象的多樣性,符合生活的客觀現實,便于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幼兒園大班樹的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樹真好》03-1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樹01-30
幼兒園大班教案:樹真好02-23
《樹真好》幼兒園大班教案01-30
幼兒園大班《秋天的樹》教案01-10
大班樹的教案11-08
幼兒園大班社會《樹真好》教案04-03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秋天的樹》02-22
幼兒園大班語言去年的樹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