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精品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1、 教室一側創設“秋天”的墻面,幼兒可以把完成好的作品粘貼到里面。
2、 教室里可以掛一些秋天的果實。還可以貼一些有關豐收的圖片。
活動目標
1、 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2、 初步學習用一句完整的句式“今年秋天豐收了” “……漲紅了臉” “……笑彎了腰”,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 運用身邊的農作物,通過粘貼、涂色的形式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4、 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豐收的愉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教幼兒能完整的完成一份作品。
難點:幼兒粘貼技巧、完整的用運一句漢語表達。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四件作品(可以是涂色或粘貼作品)
2、小麥、玉米、棉花、大米、等實物。石榴、蘋果等圖片。
3、繪畫好的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教室觀看圖片(豐收場景),放音樂一起唱《秋天到》兒歌,激發幼兒的興趣。
2、教師岀示事先準備好的作品。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水彩畫蘋果、石榴,粘貼好的棉花、小麥、玉米手工作品),請小朋友觀察后,用漢語說出農作物的名字。
教師:“漂亮嗎?你們也想試試嗎?”
二、基本部分
1、教師介紹材料。
提示:教師引導幼兒自由結合或獨立創作,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材料進行裝飾。幼兒討論后,自由結合,準備做畫。
2、幼兒邊做畫,教師強調畫面的布局和畫面的整潔并進行巡回指導。
3、請幼兒分別上來,講述自己是用什么材料進行裝飾的。要求說一句完整的話,例:“這是棉花,棉花奶奶開口笑。我是用棉花粘貼的”“這是石榴,我是用水彩筆涂的顏色”……等。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表揚動手動腦、相互合作的小朋友。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在事先準備好的墻面上,讓幼兒相互欣賞,也可請家長來參觀。
四、活動延伸
可以將大米粒、小麥、玉米等混合,組織幼兒進行谷物分類,訓練幼兒的注意力和持久力。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目標在于引導幼兒用涂、貼的方法制作秋天的果實。了解秋天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感受豐收的喜悅,并初步了解農民勞動辛苦,最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尊重農民的情感,并養成懂得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中,我結合實際季節引導這是秋天,轉而引入秋天不僅是水果豐收的季節,也是農作物豐收的'季節,導入主題《豐收》,讓幼兒看了很多收割圖片。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從教具的演示以及示范制作來看,都是詳細具體的,但結果并不盡人意。
在激發幼兒興趣中,幼兒都表現出強烈的想要制作的欲望。在示范制作講解中,結合上次手工課上制作出現的問題(幼兒找不到貼紙怎么撕)我著重講解了這些方。在制作中,幼兒很快的撕下來了。幼兒把作品完成后卻說不好完整的一句介紹自己作品的漢話,而且粘涂得太少,我想在以后的制作中要加強強調,必進他們是幼兒,又是才接受雙語課程的。以后我一定會加以強調,細心指導。
小百科:豐收指收成好,產量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本活動來源于幼兒整合教材大班《驚奇一線》這一主題。在進行該活動之前,我們班都已經進行了“尋找線”,“認識線”這一階段。孩子們都已經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奇妙而有用的線。
在我們進行《我和我的外婆》這一活動時。為了讓孩子能夠更積極地投入到情景表演中,我用了一個玩具電話讓孩子們去回顧平時打電話的經驗。可這一個教具限制了多數孩子上臺表演的機會,于是,我就設計了制作土電話這一課,讓每一個幼兒都能更好的去“玩線”,“探索線”。
活動目標
1、感受自己動手制作和探索的樂趣。
2、體驗與同伴合作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和與同伴合作玩耍的樂趣。
3、訓練幼兒穿線,打結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能合作完成制作土電話。
2、難點:幼兒打結固定繩子,以及探索線對聲音的傳遞作用。
活動準備:
1、長短一樣的棉線若干。
2、幼兒每人一個紙杯,牙簽。小硬紙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土電話,導入新課。
1幼兒觀察土電話,并回答土電話的構成,特征。
2請幼兒試一試,打電話。
二、制作土電話
1教師示范,講解做法。
1)用牙簽將兩個紙杯的底部戳一個小洞。
2)利用牙簽尖將棉線穿過兩個紙杯底部的洞。
3)將穿過紙杯底部洞的棉線纏在小硬紙片上,再打結加以固定。
2將幼兒分成兩人一組,共同制作土電話。
1)幼兒兩兩制作土電話。
2) 老師巡回給予指導。
三、實踐活動
1幼兒兩兩合作玩打電話
2請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對話,比較其中的不同點。
1)如果線沒有拉直,可以聽到聲音嗎?
2) 線拉直了以后,可以聽到聲音嗎?
3) 如果兩組的線交叉著傳話,還可以聽得清楚嗎?三組、四組、五組呢?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交流合作的經驗。
五、延伸活動
幼兒在區角活動區用不同的線做土電話,用不同的材料裝飾土電話.并探索不同的線對聲音傳遞地的影響。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備受幼兒喜歡,在制作活動中,幼兒能始終保持飽滿的情緒和極大的興趣。在實踐活動中,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更是得到升華。
1、本次活動的良好成效。
《綱要》指出,老師應該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在活動中,我把能力強的和能力弱的幼兒分成一組,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和材料,讓幼兒自己去操作,去探索,結果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處于積極的狀態,就連平時很調皮的孩子也一直非常認真地在活動。
在活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孩子的智慧是無窮的。在利用牙簽尖穿線的時候,由于牙簽尖太細了,不容易把線穿過。結果有個別幼兒發現把牙簽反過來,用粗的這頭更容易把線穿過,而且他們還把這經驗傳給了其他小朋友。
在制作活動和實踐活動中,從孩子們的笑臉上我能看出他們體會到了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樂趣。
2、本次活動的不足
在準備材料時,我應該多準備一些長短不一,質地不一,粗細不一的線,讓幼兒去探索線的長短、質地、粗細對聲音的傳遞有沒有影響。這樣更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探索欲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跨越障礙》
活動目標:
1、充分利用小椅子做運動,學會跨障礙跑。
2、樂于參與競爭,具有集體榮譽感。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把小椅子(課前將小椅子擺放到活動場地) 2、輕柔音樂磁帶、錄音機
3、小型體育器械---跨欄
活動流程:
一、 進入活動場地,做熱身運動
1、教師帶領幼兒跑步進入活動場地。幼兒自由散開,教師組織在相應的位置上站好。
2、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擴胸運動、頭頸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分別活動腳腕、手腕、膝蓋、前后壓腿、左右壓腿。(教師可根據幼兒體力或者天氣變化進行適當的熱身運動)
二、 談話、教師引導幼兒簡說與奧運會有關的內容
師:今天我們進行一項體育運動,誒,小朋友,請你想一想你知道哪些體育運動?
幼:打籃球、打排球、跳高、跨欄······
師:小朋友真厲害知道這么多的體育運動,老師聽說這么多的體育運動湊到一塊的'時候,就叫做“奧運會”,小朋友知道嗎?
幼:知道。我知道奧運會的郭晶晶是跳水冠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速度不同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絹、紙杯輔助材料:剪刀、透明膠、夾子、雙面膠、泥工、彩帶。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把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會發現什么。”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你剛才扔的是什么東西?你扔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它落下來的速度是什么樣的?
2、再一次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啟發幼兒任意選兩樣玩具同時拋接,發現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2)引導幼兒兩兩相伴,同時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啟發幼兒探索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
。1)師出示兩張相同的紙,啟發幼兒能讓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落下來。
。2)幼兒嘗試探索:如將紙折成飛機就扔得高些,落下來也快些。夾子夾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4、為什么物體都會往下落?師:“扔上去的物體為什么會落下來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5、小結: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會下落。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6、組織幼兒觀看人在太空中的錄象。
7、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感知。
《神奇的力》活動評析評析者:吳蓉活動評析:教師能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根據幼兒生活經驗的內容來制定活動主題,在活動中,教師按循序漸進的原則,設置了三個操作活動,讓幼兒從最初的玩到有目的的玩,再到探索的發現,環環相扣,來讓幼兒感知物體的下落與地心的引力、物體的重量和空氣的浮力有關;通過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活動建議:
1、教師的教育隨機性有待進一步加深。
2、教師的示范操作需要尊重客觀現實。
活動反思:
吸引力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通過游戲的層層引導,首先感知物體的下落現象,其次比較兩種物體的下落速度,再次討論怎樣改變同一物體的下落速度,讓幼兒積極的參與游戲,并嘗試通過感受、探索、發現、引導幼兒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使幼兒由被動學習者變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使科學活動順利地延伸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不為“教”而教,只是幼兒的“學”而教,突出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連續剪折的正確方法以及連續剪的特點。
2、幼兒掌握正確的折、剪方法剪出連續的人物圖案,創造性地剪出各種連續圖案。
活動準備:
1、拉手小人范例圖、剪刀、紙、筆等。
2、幼兒用書第1冊第22-23以往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范例圖引導幼兒觀察手拉手的朋友與一起剪的單個圖案有什么不同,手拉手的'朋友什么地方是連接在一起的。
2、教師講解示范手拉手朋友的折剪方法。
。1)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中的步驟圖,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讓教師重點講解。
(2)教師示范折剪拉手小人。
3、幼兒嘗試剪拉手小人,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注意反復折疊時要折整齊、壓平。
。2)指導幼兒剪的時候注意連接的地方,不要剪斷。
。3)指導幼兒把剪好的作品,貼在紙上,并創造性地添畫內容構成有趣的情節。
4、引導幼兒欣賞同伴作品。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畫、剪各種不同形象的連續圖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嘗試仿照句式編詩句。
2、感受媽媽的辛勞,為媽媽的能干而自豪。
3、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觀察和了解媽媽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本領,帶幾張媽媽工作和勞動時間的照片。
2、在活動室設置“媽媽的本領”展示區。
活動過程:
一、夸夸好媽媽
1、分組交流,幼兒拿著媽媽的照片,在同伴面前介紹自己媽媽的各種本領。
2、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的媽媽都很能干,有很多了不起的本領,她們的手還會變魔術呢。
二、學詩歌《媽媽的手》
1、聽一聽:教師朗誦詩歌《媽媽的手》
2、議一議:媽媽的手真得會變魔術嗎?媽媽的`魔術是什么?變出了哪些東西?要求幼兒盡量用詩歌中的詞句回答,并表演“擺弄、剪、飛針走線”的動作。
3、編一編
(1) 幼兒圍繞“你的媽媽還會變哪些魔術”展開回憶和想象。
(2) 仿照詩歌的句式特點,說出媽媽變的魔術。
三、謝謝好媽媽感悟媽媽的魔術就是愛,理解媽媽的工作,鼓勵幼兒說出謝謝媽媽的方法。
附詩歌:
媽媽的手媽媽的手,可以用魔法把白凈的米,變成香噴噴的米飯。
媽媽的手,可以用面皮粗糙的雞蛋,變成黃黃的、誘人的雞蛋羹。
媽媽的手,可以把臟兮兮的衣服,變成潔凈的漂亮的衣服。
媽媽的手,可以用小魔棒把一團團彩色的毛線,變成一件令人羨慕不已的彩色毛衣。
媽媽的手,是一雙溫暖的手,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使我心里充滿了安全感。
媽媽的手,是一雙粗糙的手,因為她對我付出了太多。
媽媽的手,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使我走上正確的道路。
媽媽的手,是一雙勤勞的手,她用她那勤勞的手,使我家變得美麗、漂亮、整潔。
媽媽的手,是一雙溫暖的手,是一雙奇妙的手,是一雙勤勞的手,是一雙靈巧的手,同時也是一雙充滿母愛的手。
評:媽媽的手孩子很熟悉,但每個孩子都能把媽媽那雙愛溫暖、奇妙、勤勞、靈巧的手付出的愛體會到嗎?《媽媽的手》這首詩描述的是媽媽用雙手在生活中給予了孩子無微不至地關愛,生動形象地把媽媽的辛勞與其蘊涵的母愛具體到我們能感知的件件小事上,所以這一活動選材新穎,貼近幼兒生活,容易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而且目標定位準確,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提出,有利于幼兒的發展,過程也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自然流暢,逐次滲透了目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模仿兒化發音及角色的音調,嘗試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兒歌內容。
2、在聽、說、看、演、玩中感受體驗京韻兒歌幽默詼諧的獨特韻味。
3、懂得不能隨便說大話的道理。
【活動準備】
PPT 課件,錄音,頭飾道具若干,雙響筒。
【活動過程】
1、聽蟈蟈和蛐蛐叫聲,引起幼兒的興趣。
2、看國畫風格的圖片,認識蟈蟈和蛐蛐小哥倆兒。
3、在看看、找找、說說中學習兒歌前半部分,發現并體驗兒歌的獨特韻味。
(1)教師在節奏鼓點中,表演兒歌前半段,引發幼兒學習愿望。
。2)共同尋找兒歌的特點,模仿兒歌里有趣的發音、動作。發現帶兒化音詞眼,模仿體驗北方人說話的特點。
。3)用兒化音、動作、不同音色表演第一段兒歌,在說說做做中感受京韻兒歌的趣味性。
4、學習兒歌的后半部分,大膽表現哥倆吹牛的語言和動作,體驗兒歌幽默詼諧的風格。
(1)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來解釋吹牛的含義,為后半部分兒歌內容作鋪墊。
(2)聽錄音,感知兒歌的句式結構。
。3)看圖幫助了解對白含義,借助動作提示兒歌內容,表現相互吹牛皮的得意和自大模樣。
。4)分角色練習對話,在呼應表演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兒歌的內容和動作。
5、完整表演兒歌,體會并大膽表現京韻兒歌的趣味性.
小結:說大話、愛吹牛皮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們小朋友平時能不能說大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表演動作建議
1、第一段音樂
第1-2小節,左手的大拇指和其余四指捏住作小河蚌休息狀。
第3小節,幼兒用左手手指作蚌殼張開合上的動作。
第4-10小節,動作同第1小節。
2、第二段音樂
第1-2小節,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作鷸嘴狀,胳膊作鷸的膀子。
第3-6小節,右手變成的鷸作左右晃頭狀。
第7-8小節,右手變成的鷸作上F點頭狀。
3、第三段音樂
第1-3小節,左手作河蚌打開蚌殼曬太陽狀,右手作鷸伸長膀子發現河蚌狀。
第4小節,作鷸的`右手向作河蚌左手飛過去,作河蚌左手從打開蚌殼變成合上蚌殼。
第5-8節,同第4節。
第9小節,蚌殼夾住鷸嘴。
第10-11小節,河蚌和鷸互不相讓,拉來拉去。
第12小節,河蚌和鷸被漁夫捉走了。
二、教學活動建議
教學準備:
一塊大布幕。
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優美、風趣的旋律,能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結構。
2、在老師的幫助下,嘗試用手指動作表現故事音樂。
3、感悟“友好相處、互相謙讓”的內涵,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過程:
1、觀看老師用小手表演,激發幼兒學習的欲望。
2、老師有表情地帶領幼兒傾聽并進行分析。
3、在理解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學習分段表演。
分析第一段音樂,引導幼兒創編小河蚌的動作;(師幼共同討論并創編小河蚌蚌殼打開、跳舞、合上等動作。)
分析第二段音樂,引導幼兒創編鷸的動作;(師幼共同討論并創編鷸跳舞、點頭、飛等動作。)
分析第三段音樂,創編鷸蚌相爭的動作:(師幼共同討論并創編鷸啄蚌時的鷸和蚌相爭的動作。)
4、在老師的體態語言暗示下,嘗試自主用小手完整表演,兩人合作表演。
四、友情提示
本次活動,酉一名幼兒用雙手進行兩個角色轉換表演,也可結伴合作表演。在此基礎上,可以和區角游戲、親子游戲配合開展,也可結合人際交往開展社會主題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01-26
幼兒園教案大班01-11
大班幼兒園教案03-1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1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4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1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