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實用)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主題名稱:春天
二、主題來源:
時值春天,天氣漸漸轉暖,孩子們對氣溫變化有了明顯的感受;同時,萬物復蘇,有許多樹發出了嫩綠的新芽,各種花也爭相開放,在這個萬物生長的季節,孩子們的生長發育也是很快的。我們想和孩子們一起,通過感受春天的氣息,通過遠足、郊游等活動,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鍛煉和發展孩子們的各種能力。
三、主題實施時間:五周(2月23日——3月26日)
四、主要教育教學目標:
1、積極參加郊游、遠足、爬山等活動,能連續走一段時間,有一定的速度、耐力等。
2、會根據氣溫和運動量的變化,調節活動內容,適當增減衣服。知道保護耳朵和聲帶,不大聲喊叫,做個環保衛士。
3、積極觀察春天動植物和人的變化,充分感受春天的氣息。在系統觀察中,發現春季一些植物的生長過程,并知道季節的變換與動植物和人們的關系。
4、能積極地參加多種形式的語言活動(如:欣賞、自編兒歌等),能用較豐富的詞匯表達自己的經驗,經歷和情感。
5、能較自如地運動剪刀、透明膠等工具制作物品,并能用多種形式的畫表現自己對春天的感受,畫面能較合理地布局。
6、能感受歌曲的優美、歡樂和抒情性。能用多種歌舞、奧爾夫聲勢、節奏、樂器等表現對春天的感受,學習領唱、合唱、齊唱及創編歌詞。
7、能目測大自然中物體的遠近、大小、寬窄、高矮、漸大漸小、漸高漸矮。學習數的分解和組成。
8、以積極的態度,參加郊游、遠足、爬山等園外活動,有一定的獨立性,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境的衛生,做環保衛士。能熱情主動有禮貌地與接觸到的人交往。
五、家長參與
1、為我們的制作角收集物品,提供廢舊紙盒、蓋子、瓶子等,讓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2、請家長朋友在家和孩子一起種一種植物,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有的還可以飼養一種小動物,觀察小動物在春天的變化。
3、請家長朋友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多觀察春季自然界的動、植物、天氣的變化。
4、請家長朋友和老師一起對孩子們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為郊游、遠足等活動做準備。
5、請家長記錄孩子遠足、郊游后的見聞和感受。
六、籌備工作
1、布置美工區的手工制作角,收集廢舊物品,提供制作工具。
2、在班級種植角種上植物,和孩子們一起觀察。
3、設計好親子活動和游戲,委員組、郊游做好準備。
4、“家園聯系網”中布置“如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的文章。
七、主題知識網絡
春天
春天來了
春天的`植物
春天的動物
春天的活動和運動
可愛的春天
八、主題主要活動內容安排
第一周(春天來了)(2月23日——2月27日)
1、語言:散文詩“變色房子” 故事“春天來了”
英語:春天來了
2、數學:看一圖列數式
3、美工:春天的樹
4、社會:美麗的蓮花山公園
5、體能:看誰跑得快
6、音樂:歌曲“最后一學期”
第二周(春天的植物)(3月1日——3月5日)
1、語言:談話“春天的植物有什么變化”
英語:春天來了
2、數學:組成填空
3、美工:粘貼“春天的花”
4、社會:清明節 “三八”國際婦女節
5、體能:紙兒真好玩
6、音樂:歌曲“打電話” 奧爾夫音樂體驗
7、科學:多變的天氣 植物的變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向幼兒介紹大地灣遺址中出土的彩陶,使幼兒初步了解我國古代陶器的質地、用途。
2、嘗試用壓、搓、捏、鏤空以及包胚的技能制作彩陶。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各種彩陶圖片、模型。
2、紅泥、太子奶瓶、不同形狀的果凍盒、各色顏料、毛筆、牙簽、小塑料刀、濕巾、塑料袋等。
活動過程:
一、觀賞與思考:
1、逐一出示幾種彩陶圖片,引發幼兒思考并討論:圖片上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是用來干什么的?親幼兒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疑問:它是從哪來的?幼兒再次討論后教師小結:這些都是我們秦安大地灣遺址中出土的彩陶,是八千年前的人們用來盛水或裝東西的,是使用粘土燒制而成的。
2、近距離觀賞并觸摸彩陶模型。
通過觀賞討論陶器的.質地、色彩、圖案等。
討論后小結:大地灣陶器多為紅陶,以黑彩占絕大多數;紋飾有花瓣紋、魚紋、弧形三角紋等。
3、觀賞最著名的人頭型彩陶瓶:
幼兒討論它的形狀。
教師小結:這是大地灣彩陶中最著名的一個,瓶口是一個女性人頭形狀的雕塑,頭像前額梳著整齊的短發,頭的左、右和后部均為披發,眼、嘴和鼻孔都鏤空,五官的位置安排得比例恰當,給人以適當、舒服的感覺。
二、示范
教師示范用大塊泥包裹胚子成型的方法制作瓶身,瓶口(人頭)部分用捏、雕刻、鏤空的方法塑造。
三、提供并介紹材料讓幼兒操作
1、讓幼兒任選自己喜歡的陶器作為參照,從教師提供的瓶子或果凍盒當中選擇和陶器近似的模具進行制作,或者自己思考用什么樣的方法塑造出整體造型。
2、啟發幼兒用提供的材料表現陶器上的紋樣。可以用毛筆蘸顏料畫出紋飾,也可用小塑料刀刻出紋飾。
四、評議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 教師全面總結幼兒的制作態度、制作過程中的積極思考、創新意識。
活動延伸:
建議幼兒將作品帶回家,與家長共同欣賞自己的作品。并向家長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大地灣彩陶》。在家長的指導下查閱相關資料,豐富自己對《大地灣》彩陶的認識。
活動反思:
陶器,在大地灣出土的文物中占多數,無論是形狀、色彩還是紋飾都呈現出多樣性,能夠讓孩子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孩子們天**玩,對玩泥更是情有獨鐘。本次活動我仍以孩子的興趣為起點,引導他們通過了解彩陶來源、欣賞形態各異的彩陶,激發親自制作的欲望,從而豐富幼兒的感性體驗和情感體驗。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的很投入,各種奇思妙想在他們的手中不斷呈現出來。單從人頭型彩陶瓶來說,有的在瓶口處捏了一個圓圓的頭像作蓋子,并且加了一條長至瓶底的辮子,有的在瓶身上用泥條拼成一張大大的臉······畫上圖案后陳列在一起,雖然有的歪歪扭扭,但還是能體現出孩子的創造性,從他們洋溢著滿足感的臉上可以看出專注于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帶來的快樂體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發現其中的道理。
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刺猬燙發》的故事磁帶,錄音機;
2、小刺猬頭飾一個、彩筆每人一盒;
3、教學掛圖二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頭飾,把活動引入主題。
二、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
1、教師出示第一副掛圖,讓幼兒觀察后提問幼兒:圖上有什么,小刺猬為什么會想起來要燙發?燙了發的小刺猬在回家的路上,其他小動物看見他是怎么說的?
2、出示第二幅掛圖:圖上有什么?小刺猬為什么背不到果子?為什么見了大灰狼連滾帶爬地跑回家了?他身上的刺到底有什么用?
三、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欣賞故事,發現其中的道理。
1、邊看圖邊欣賞故事,給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
2、引發幼兒思考:小刺猬為什么要燙發,但為什么又不能燙發?
3、教師小結:在生活中,小朋友一定要記住自己就是最好的,不要有攀比的心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采用幼兒情景表演與教師講述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吸引幼兒更加專注的傾聽和觀察,極大調動了幼兒的興趣,有利于拉近幼兒和作品的距離。這就要求幼兒要很好的演繹故事內容,但在實際表演過程中由于幼兒受場地和環境的影響,演出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小動物們的心理感受表現的不夠明確,這就會影響其他幼兒對作品的分析理解。因為是中班幼兒,所以只選擇了作品的一段,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要嘗試組織幼兒完整的表演整個故事內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及主要情節。
2、學習詞:踩、踢、撞;短句:對不起,沒關系。
3、教育幼兒要有禮貌,能與同伴合作游戲。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象、小兔、小狗、松鼠貼絨各一,毽子貼絨4 個,樹林背景圖一幅。
2、紙毽子若干(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小朋友,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你們玩過什么游戲?
二、 新學部分: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圖上有誰?小動物們來到了什么地方?它們會在樹林里干什么?
2、小動物們提出玩什么游戲呢,大家都同意嗎?在樹林里玩太危險的游戲會怎么樣?它們最后決定玩什么?(出示毽子)
3、小動物是怎樣踢毽子的?踢毽子時發生了什么事?它們是怎樣做的還說了什么?(學詞及短句)
4、大家在一起玩時,小動物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5、教師運用圖片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
三、 延伸部分:
1、請你們試試,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來踢毽子?
2、在人多毽子少的時候怎么樣才能讓大家都能玩踢毽子呢?
四、 結束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不小心踩到別人或讓同伴受傷了,你會怎么做?
教學反思:
這節教學活動幼兒比較感興趣,因為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運用觀察性提問時,幼兒很快就能說出動物的名稱、地點和它們怎樣玩踢毽子,并用了猜測性的提問讓孩子們說說小動物會在樹林里干什么,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答案各不相同。他們從故事里知道了不能玩危險的游戲;不小心碰撞了別人要道歉;同時我還讓幼兒嘗試一下踢毽子,做到了動靜結合,幼兒能較好理解故事的內容,達到了活動的目標。
小百科:毽子,又稱毽球,古稱拋足戲具,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戲器具。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體育活動之一,毽子起源于漢代,古代蹴鞠發展而來。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作為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深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尤其是少年女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認識并能區分左右的方位。
使幼兒能發現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培養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觀察力、記憶力。
讓幼兒體驗到與老師、同伴之間游戲的快樂,寓教于游戲之中,體驗學數學的樂趣。
引發幼兒學習左右的興趣。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游戲不斷重復鞏固空間方位,達到牢固記憶的目的。
難點:能區分以自我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活動準備
與全班幼兒人數一樣多的動物圖像和相應的眼睛、耳朵、手、腿等部位和紅花圈圈。
活動過程
一、 熱身運動:游戲《出操》。游戲中包含有“向前走,向后轉”的方向,在游戲中復習了“前后”的空間方位。
二、 通過《出操》游戲引出幼兒思考“解放軍叔叔出操時還有哪些口令?(向左、向右轉)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解放軍叔叔的.操練吧!”利用幼兒對解放軍操練的崇拜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引出新知識“區分左右”。
三、 新課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用哪只手寫字?那只手拿筷子?請舉起來。”
生:“這只手。”
師:“這只手是右手,右手真棒,能做好多的事情,我們一起給它獎勵一朵大紅花(把紅花圈圈戴在右手),另外一只是左手,今天我們來學習區分左和右。”
2、發現自身的左右。
(1) 啟發幼兒發現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腿、肩、手、眼睛、耳朵、鼻孔)
(2) 游戲:看誰做得對。
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慢點,隨后游戲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花圈圈的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指你的左鼻孔、左腳跳一下、右腳踏兩下。
(3)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又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3、嘗試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 請幾名幼兒排成一橫,其它幼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又是誰。
(2) 游戲:全班幼兒兩排面對面站立,兩人一組,聽教師指令作相應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如:伸出右腳碰一碰,伸出左手拍一拍,向左/右邊看。兩排互換位置重復游戲一遍。
(3)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4、操作活動
一人一份動物圖像,一幼兒說指令,另一幼兒根據指令給動物貼上相應方位的部位(如左眼、右耳朵、左腿),互換角色重復以上操作。
5、小結:縱觀以上游戲,讓幼兒總結出左右可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也可以以客體為中心區分。
6、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回家的路上觀察公路上的人、車都是往哪一邊走?從而教育幼兒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人身安全。
教學反思
一、 備課時我考慮了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和幼兒的接受能力,在幼兒已具備的方位知識“前后”的基礎下引入“左右”方位,使幼兒較容易接受新知識。
二、 針對本次活動,我進行了以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這節課總效果不錯,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而且師幼配合得很好,通過這節課 ,使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方面得到全面的,自主的發展。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抓住了幼兒對解放軍操練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大班幼兒的個性特征,把握了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促進了幼兒對空間方位知識最大限度的發展。
3、對師幼兒互動的反思:本次活動師幼兒配合得很好。
三、 本節課能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游戲之中。不足之處在于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游戲設計過少,使個別幼兒撐握得不夠好。
四、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內容上設計多層次的游戲
小百科:左右是一個漢語詞匯,方向詞。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10-05
幼兒園教案大班01-11
大班幼兒園教案03-1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4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1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1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