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2、發展求新求異思維
材料:
細繩、橡筋圈、回形針、膠泥、白紙每人一張
過程:
(一)引起興趣
老師嘗試讓紙立在桌上失敗,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
(二)幼兒操作
1、老師重點觀察幼兒操作情況,先鼓勵幼兒用桌上老師提供的材料幫助紙立起來,看誰用的`方法多,而且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幼兒不用任何輔助材料讓紙立起來,同樣要用又新又多的方法。
(二)結束部份
1、幼兒講解演示自己的方法,與同伴交流。
2、老師總結:一張紙能立起來,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學道理,隨著我們不斷學習和長大,我們就會明白,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去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
評析:
這本來是一個科學探索活動,但我發現了其中的創新價值,因而稍作修改運用了一番,效果還不錯,幼兒開始用膠泥、回形針、繩子等鋪助材料或粘、或卡或拴使紙立了起來,后來沒有任何輔助材料了,他們也能用折疊、組合等方法讓紙立起來,充分調動的求新求異思維,在活動的最后,有的幼兒還兩個、三個合作,將紙組合造型,還取了不少象形的名字,體現了復合思維的萌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中班科學:馬路上的車
設計意圖:
幼兒天生對富有動感的對象有濃厚的興趣,這些對象極易進入他們的視線。快與慢,所表達的速度現象正是存在于動態過程之中。
環境中的快與慢無處不在,馬路上的車速度有快有慢,動物行走有快有慢,人的運動有快有慢,就連吃飯、洗手、穿脫衣服的速度也有快有慢......《綱要》指出,“教育活動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車是幼兒熟悉并喜歡的物體,為了引發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快慢現象,感知事物的差異性,思考為什么有快有慢,于是,我們選擇并設計了此項中班科學活動《馬路上的車》。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多種方式體驗速度的快慢,學習運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快慢,初步了解快慢的相對性。
2、學習記錄車輛行駛的快慢現象。
3、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與氛圍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馬路上的車》(一)(二)。
2、學具:記錄盤25個;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磁性卡片若干;小汽車方向盤模型、摩托車、自行車車頭模型各9個。
3、場景布置:操作區、馬路
活動過程:
一、 比一比。引出快、慢,幼兒初步感受速度有快有慢。
1、教師介紹游戲名稱和玩法:孩子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摸摸xx跑回來”。老師說摸摸大門跑回來,你們就跑去摸摸大門,看誰最先跑回老師這里。
2、幼兒游戲一次后,教師提問:誰最先跑回老師這里?為什么?幼兒說出跑的.速度有快有慢。
3、幼兒再進行游戲二次。
二、 看一看,說一說。初步理解車輛行駛的速度有快有慢。
師:老師帶來了一段有趣的錄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畫面上有什么?
1、觀看多媒體畫面(一),提問:
(1)你看到畫面上有什么?
(2)畫面上的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在干什么?
(3)它們誰跑得快,誰跑得慢,請小朋友先猜一猜,把你的想法和身邊的小伙伴說一說。
2、觀看多媒體畫面(二),提問:
(1)小汽車比誰跑得快?小汽車還比誰跑得快?
(2)摩托車比誰跑得快?
三、學一學,演一演。學習運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快慢,進一步感受、體驗速度的快慢是相對的。
1、學一學。
師:我們來學一學這些車是怎樣跑的?它們的速度是怎么樣的?
教師小結:小汽車跑得快快的,用小碎步快快地前進;摩托車跑得慢一些,打開雙腳跨上摩托車,用稍慢的速度前進;自行車跑得最慢,抬高雙腿用力踩,慢慢地前進。
幼兒用動作模仿不同車的行駛方式,并控制速度。
2、演一演。
老師與五位幼兒自選一種車的模型,并自由選擇一種與自己不同的車兩兩結成車隊,進行車速表演。其它幼兒當指令員發口令,游戲結束后師幼共同小結表演情況:小汽車和摩托車比,小汽車快,摩托車慢;摩托車和自行車比,摩托車快,自行車慢;小汽車和自行車比,小汽車快,自行車慢。
四、比一比,記一記。引導幼兒把觀察表演的結果記錄下來。
1、介紹記錄盤、操作材料、操作要求。
師:每個小朋友有一個小簍子和一個記錄盤,小簍子里有許多的車,記錄盤上有兩條馬路,每條馬路前面有一個小動物,馬跑的快作為快標記,烏龜跑的慢作為慢標記。請小朋友把剛才看到的表演結果記錄下來,先想一想,什么車和什么車比,它們誰快誰慢,把跑得快的車放在快標記后面,跑得慢的車放在慢標記后面。
2、幼兒進入操作區進行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介紹記錄情況。
五、玩一玩。幼兒在游戲《愉快的旅行》中根據音樂快慢的變化控制車速。
1、幼兒自主選擇一種車的模型。
2、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并進行安全教育,幼兒按要求進入場景二——馬路。
師:小汽車跑得最快站在前面,摩托車比小汽車慢,站在小汽車的后面,自行車速度最慢,站在摩托車后面。我們去旅行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車要跑在馬路上,并注意保持車與車之間的距離。
3、幼兒根據音樂快慢的變化控制車速進行游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么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么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花的禮物可以用來做什么。
2.教師小結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后說給大家聽,你想做什么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環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么》——新教師過關課課后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執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么》,在本節過關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為此,對于本節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為一名新教師,應該通過每一節課收獲更多的教學經驗,每一次課堂教學后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從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我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磁鐵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還是很新奇的物體,在區域活動中,也經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據《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磁鐵的性質,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讓幼兒借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借助著幼兒對于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好奇心,我選定這節科學課。再說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課后,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而后利用記錄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考慮到我班幼兒沒有嘗試過利用記錄表記載所以這個想法被耽擱了;導入活動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燈臺”的兒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自認為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但是由于自己在準備的時候磁鐵的位置擺放的過于靠前所以有些幼兒能直接說出了我的這個秘密,這是我今后在準備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小細節;在第一次操作的時候,我讓幼兒初步感受磁鐵吸物的性質,為幼兒提供了道具——回形針,讓磁鐵寶寶與回形針寶寶做做游戲,初步感受磁鐵能夠吸物。可能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我比較直觀的像幼兒透露出了磁鐵吸物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少了科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讓幼兒自主探索,在這個環節中可能缺少了這種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的樂趣;再話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我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找找那些東西可以和磁鐵寶寶成為朋友的,
將其放入有“笑臉”的籃子了,那么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臉”的圖標呈現可能不能夠直觀的體現“好朋友”這個概念,可以將其換做“手拉手”的圖標,這樣就能夠一目了然的讓幼兒知道磁鐵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師總結的這個環節中,我逐一驗證了幼兒的操作結果,但是由于每一個小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兒的材料是夾子,有些可能是硬幣等等,在驗證的這個環節中,我是否可以嘗試性的多叫幾名幼兒來驗證其他組的東西是否能和磁鐵成為朋友,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講,應多讓幼兒嘗試探索并驗證。在此過程中,我還忘記了一個細小的環節,我沒有請每一組幼兒的小組長將各個組的小籃子拿上來,這是我忽略的一個小問題。最后說說我的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分別驗證最后出示了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將其呈現在黑板上;中間有一組幼兒的東西里有“鑰匙”,可是鑰匙既不是木頭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為什么不能和磁鐵寶寶做朋友呢?可能這樣的延伸活動對于幼兒來說更有探索意義。
經過了本次新教師過關課,我想較于第一次亮相課相比,自己認為是有進步的,課后在與指導老師的認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節課中的不足與亮點。我想:作為一名老師,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聽取別人給予你這節課的評價,才能為下一次的教學做好鋪墊,加油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觀察尋找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用較恰當的語言描述。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冊記錄本
2.鉛畫紙、宣紙、水粉顏料、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五彩寶貝
1、今天,老師請來了五彩寶貝朋友來和大家做游戲,它們是:紅、黃、藍、綠、紫。(認識五彩寶貝)
2、五彩寶貝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讓我們的生活色彩斑斕,你知道他們在哪兒嗎?
二、尋找五彩寶貝
1、引導幼兒在彼此的衣服上尋找,在活動室的墻壁、物品中尋找。
2、幼兒結伴在幼兒園里尋找五彩寶貝。
三、談談自己找到的五彩寶貝
1、你找到哪些顏色?
2、你是從哪里找到這些顏色的?
3、幼兒將找到的顏色用繪畫的方法記錄下來
四、繪畫:我找到的五彩寶貝
1、幼兒自由選擇水粉、水彩、蠟筆等繪畫工具、作畫。
2、鼓勵幼兒將剛才觀察到的景物和色彩,大膽地表現出來(如:大型運動器具、服裝、動植物、日用品等)
3、展覽作品,共同欣賞
4、用較豐富的詞語描述色彩畫面。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父母一起到大自然中尋找更多的顏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探索,感知空氣的存在,初步了解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知道空氣有助燃、充氣的作用。
3.喜歡進行小實驗活動探究空氣的秘密。
活動準備
1.充氣皮球一只、癟皮球一只、氣球、塑料袋若干。
2.玻璃杯、蠟燭、透明塑料杯、粉筆頭、吸管。
3.裝有水的玻璃盆、充氣玩具。
活動過程
1.出示充滿氣的皮球與沒有氣的皮球,請幼兒觀察,引起幼兒的興趣。
問:是什么讓皮球鼓起來的?(讓幼兒大膽猜測)并為癟皮球充氣。
2.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空氣,尋找空氣,啟發幼兒說出空氣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
(1)氣球放氣,讓幼兒觀察,看一看,能看到空氣嗎?
(2)讓幼兒用鼻子聞一聞,能聞見空氣嗎?
(3)讓幼兒用手抓一抓,能抓住空氣嗎?
3.引導幼兒探索實驗,發現空氣是無處不在的。
(1)請幼兒分組用塑料袋在活動室內及走廊各處找空氣。
(2)分組實驗:用吸管往杯子里吹氣;在水中捏充氣玩具;把點燃的`蠟燭用玻璃杯罩住;往透明塑料杯中扔粉筆頭;搖晃裝有水的塑料瓶看看有什么現象,想想這是為什么?
(3)啟發幼兒說出還有什么地方有空氣?(輪胎、游泳圈、熱氣球等)
4.簡單了解空氣的作用,知道空氣是寶貴的,樹立環保意識。
(1)請幼兒捏住鼻子,閉上嘴巴,感受片刻。
(2)幫助幼兒了解空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了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空氣,所以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空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究發現桔子的特征及桔子制品。
2、嘗試制作桔子制品,并對制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實物桔子若干,榨汁機一臺,杯子、吸管若干。
2、封閉的盒子一個(只可以一只小手伸進去),里面放一個桔子。
3、幼兒了解許多種水果的形狀及吃法。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1)第一次猜想:有一種圓圓的水果,它是誰?
讓孩子們將自己平時所認識的水果在頭腦中過濾一遍。
(2)第二次猜想,在第一次的`基礎上縮小范圍 :有一種水果圓圓的,要剝開皮才能吃。
讓孩子們運用篩選和排除的方法努力去探訪答案。
2、動腦筋,想辦法
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封閉的盒子,只有一只小手可以伸進去,要求在不用眼睛看的情況下,自己想辦法去獲得答案。(可以用鼻子聞、用手摸等)
3、玩一玩, 發現秘密
(1)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玩。(滾著玩、拋著玩、掛起來當繡球、當小丑的鼻子等等)
(2)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吃。(剝開皮就吃、做成冰糖葫蘆、做成桔子罐頭、榨汁等等)
(3)幼兒討論:桔子皮有用嗎?(洗凈曬干可以象茶葉一樣存放和沖飲,可做成糖桔絲、糖桔丁、桔皮醬、桔皮香、燒粥時放幾片桔子皮有開胃作用、燒肉或燒排骨時也放幾片,味道更美且不油膩)
4、做一做,嘗一嘗
老師和幼兒共同榨汁,并嘗一嘗其味道。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感知絲綢和玻璃摩擦之后,能產生靜電的現象。
2、引導幼兒遷移運用所獲得的感性經驗,自制小玩具,激發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玻璃板、薄紙、大頭針、絲綢布料
2、在干燥的天氣進行活動,因為干燥的天氣容易產生靜電
三、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認識“小指人”,激發探索的興趣。
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一張薄紙)
師:“現在老師用剪刀剪一下,變成了什么?”(老師剪成幾個1.5——2厘米高的小紙人,要使小紙人站立不倒,可以在小紙人中間插上一根大頭針)
2、師:“可愛的小紙人,請你們給小朋友跳個舞吧!”幼兒發現“小紙人”沒有跳舞。師問:“你們能不能想辦法讓它跳起舞呢?”
3、請幼兒用各種辦法讓“小紙人”跳動,誰想出來的辦法好。
二、引導幼兒探索并進行交流
1、幼兒第一次動手操作與觀察,探索如何使“小紙人”跳舞。(幼兒可用輔助材料或不用輔助材料)
2、幼兒集中后交流操作中的發現,并提出道理師:“你是怎么使小紙人跳舞的'呢?”幼兒回答并演示操作,提、拿、吹、晃、搖。
最后教師幫助幼兒小結:由于力的作用,小紙人會跳動。
3、師操作演示。(能不能除了這些,還有方法使小紙人跳舞嗎?)
師把小紙人放在桌子上,然后在離小紙人上面1厘米處擱上一塊玻璃班,師用絲綢布料不停地在玻璃板上摩擦,桌上的小紙人就開始翩翩起舞(附圖)
4、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進行嘗試,尋找答案,幼兒每人操作實驗
5、幼兒集中
師問:“你是怎么使小紙人跳舞的?為什么用這種方法能使小紙人跳舞呢?”
幼兒充分回答后,鼓勵幼兒長大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啟發自制玩具
1、教師出示自制玩具:用輕薄材料制成的小動物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制各種玩具。
2、幼兒動手自制玩具,教師巡回指導
3、請做好玩具的幼兒用絲綢在玻璃摩擦方法,使他們跳舞,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玩一玩,知道皮球里裝有空氣。
2、聯系生活,知道空氣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把無形的空氣裝起來加以利用。
2、了解空氣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打氣筒一個、塑料袋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
做“鼻子,鼻子,嘴”游戲,看誰反應快。(規則:老師說出第三個器官時,幼兒馬上用手指向相應位置,如:老師說“鼻子,鼻子,嘴“,幼兒馬上用手指向嘴巴等)
二、認識皮球里有空氣。
1、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一樣東西(出示用袋子裝好的打足氣的皮球)。
2、請幼兒從外面看看,摸摸,猜猜是什么?
3、從袋子里拿出皮球,觀察形狀知道圓圓的、鼓鼓的,質疑:有誰藏在里面呢?
4、讓幼兒敲一敲,搖一搖,提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里面藏著誰呀?
5、擰開氣嘴,用手輕輕一壓,讓幼兒用耳朵靠近聽一聽,問:你聽到什么?感覺怎樣?
6、讓幼兒輪流把氣壓出來,繼續追問:誰跑出來了?
7、小結:哦,原來皮球里藏有很多空氣呢。
三、通過實踐,探索空氣的秘密。
1、空氣都從皮球里跑出來了,我們怎樣才能再把空氣裝進皮球里呢?
2、師生共同用打氣筒給皮球打氣。
3、哪里有空氣呀?我們怎樣才能抓住它呢?
4、師生共同實踐,用塑料袋裝空氣。
5、玩一玩。
①你愛玩皮球嗎?可以怎樣玩呢?(可以拍、踢、滾,也可以傳接球等)
②師生一起玩皮球,引導發現:打足氣的皮球運動快,氣不足的皮球運動慢。
四、了解空氣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1、剛才我們把空氣裝在皮球里、裝在塑料袋里,你平時還看見人們把空氣裝在哪里呢?怎么裝?空氣有什么用呢?
2、引導幼兒發現:氣球打足氣可以飄起來;汽車、自行車輪胎打足氣滾動快、省力;游泳圈打足氣可以浮起來等。
3、我們呼吸也需要空氣呢,走,我們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吧!(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幼兒表現出非常的興奮,活動氣氛很活躍。這是因為我抓住了他們愛玩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從頭玩到尾,用玩這種方式激起他們參與活動的欲望,讓所有的幼兒盡可能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的過程中,我讓幼兒通過多種感覺器官去感受的同時,我還相機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問題“皮球里面藏著誰?”;“怎樣才能知道里面藏著誰?”;“怎樣才能再把空氣裝進皮球里呀?”;“怎樣才能抓住空氣呢?”“平時你還看見人們把空氣裝在哪里?”;“空氣有什么用?”等。讓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并結合生活實際弄懂了皮球里原來藏著空氣,空氣這種無形的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有辦法把它抓住并利用它,從而突破難點。
但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我的教學經驗不足,又由于班級人數相對較多,活動材料相對少,在讓幼兒參與活動時,組織有些亂,幼兒有相互搶材料的現象,如搶皮球、塑料袋等,我知道,這樣存在安全隱患很大,以后我會想辦法解決,盡量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知道雨傘的用途。
2、探索防水材料,享受探索的樂趣。
3、能記錄實驗結果,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探索防水材料,享受探索的樂趣。
難點:能記錄實驗結果,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經驗準備:
1、感知傘的在生活中的用途
2、會集體合作往材料中倒水,盡量水不往四邊流出來。
材料的準備:
1、塑料盆、材料盤、噴壺、各種各樣的傘、記錄單、筆
2、各種材料(報紙、塑料布、防雨綢、膠皮、紗、棉布、蠟紙)
3、小粘貼、毛巾、勺子等。
活動與指導:
一、猜謎引題
沙沙沙,下雨了,街上開滿五彩花,紅黃藍綠多美麗,每人一朵手中拿。(雨傘)
師:下雨了,雨傘有什么用呢?
二、玩中激趣:感知雨傘的防水功效
每人撐一頂傘,在玩中學。
1)教師用噴水壺制造毛毛雨,請幼兒感知雨傘遮雨效果。
師: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的雨傘,我們來玩玩吧?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雨傘擋沒擋住雨,使幼兒知道不透水就是防水。
3)請幼兒觀察、觸摸自己的雨傘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探索實驗:探索各種材料是否防水
1)出示各種材料,介紹材料名稱,引起幼兒探究的興趣。
師:老師這有許多材料,請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防雨綢、塑料布、棉布、紗、膠皮、報紙、蠟紙)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組用這些材料做個小實驗,看看這些材料是不是和雨傘一樣,有的能防水,有的不能防水呢?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介紹出示的記錄表(能防水打“○”不能防水“×”)
3)幼兒實驗、探索各種材料是否防水,并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教師提出注意事項:如:“小朋友在做實驗的時候一定要合作,想辦法把水兜住,不要讓水從旁邊流出來,這樣才能看出它們是防水還是不防水。”
4)交流驗證利用記錄單,教師進行小結,幫助幼兒梳理實驗結果,找出防水和不防水的材料,并對有疑義的材料進行驗證。
四、經驗拓展:選擇最適合做雨傘的材料
1)了解雨傘防水的'特點,引發幼兒再次探索的興趣。
師:小朋友,如果請你做一把雨傘,你會用哪種材料做雨傘?為什么?(防水、結實、輕便)
2)投票表決:請幼兒將小粘貼貼到自己認為最適合做雨傘的材料下面并說明理由。
3)教師小結:防雨綢最適合做雨傘,它不光能防水,還很輕便,很結實,很漂亮。做成的傘不僅能擋風擋雨……
五、結束活動:游戲中感知雨傘的用途
了解雨傘的用途:遮雨、遮陽、跳舞、演雜技、裝飾等。請幼兒與雨傘一起跳舞,分享游戲的快樂,活動結束。(鶴浦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科學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17
幼兒園中班影子科學教案10-0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2-17
幼兒園中班《小蜘蛛》科學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薦】01-20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1-2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熱門】01-23
【熱】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1-23
【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