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電線可以隨意彎折扭曲的特性。
2.運用多種方法玩電線,并嘗試造型。
3.能積極探究,大膽想象和表達。
活動準備
1.粗細、長短不同的彩色膠皮電線若干,電線的軟硬適合幼兒操作。
2.課件“好玩的電線”(電線彎折成的太陽、大樹、花朵、飛機、汽車等),音樂《歡樂舞》,電線彎折的跳舞小人。
3.幼兒經驗準備:有認識弧線、螺旋線與波浪線的初步經驗。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請來的小客人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會是誰呀?這個小人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師(舉起一把彩色電線):電線寶寶來到我們班,小朋友要熱情一點哦。
(采用情景導入,有效地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觀察感知電線寶寶
1.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根電線寶寶,把它找出來,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再跟好朋友說一說你的電線寶寶像什么,有什么特點。
2.師:你在哪里看到過電線寶寶?它有哪些用途?廢舊的電線寶寶可以用來干什么呢?(強調“廢舊的電線”)
(幼兒在這一環節逐步感知、了解了各種電線的特點,為接下來的操作活動做好了經驗準備。)
三、用電線寶寶變魔術
1.教師用電線寶寶表演魔術。
師:老師想為你們表演魔術,你們想看嗎?
請幼兒閉上眼睛,一起數到“3”睜開,教師將電線扭一扭成波浪線形狀,提問:電線寶寶變成了什么形狀?像什么?
教師分別用彩色電線變出弧線和螺旋線,邊變邊說出變的方法,讓幼兒能夠觀看清楚。
師:誰能說一說剛才老師用電線寶寶變出了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你可以用手比畫比畫。
小結變波浪線、螺旋線和弧線的方法:電線寶寶扭一扭,變出一個波浪線寶寶;電線寶寶彎彎腰,變出一個弧線小寶寶;電線寶寶繞圈圈,變出一個螺旋線寶寶。
2.幼兒操作嘗試。
師:電線寶寶非常想和你們一起玩變魔術的游戲,你們愿意嗎?
布置任務:那就請你們用電線寶寶繞一繞、彎一彎、扭一扭,變出自己喜歡的線寶寶吧。變好的小朋友告訴你的好朋友,你變的`是什么線寶寶,它們還像什么。
3.和電線寶寶一起舞蹈。
師:我們變出了這么好看的線寶寶,和它們一起跳個舞吧。(師生隨音樂自由舞蹈)音樂停時,擺成各自電線寶寶的造型。
(用提問和變魔術兩種形式鞏固幼兒的已有經驗,在不知不覺中讓幼兒掌握了電線的各種玩法。隨音樂舞蹈既活躍了氣氛,又進一步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四、電線寶寶變變變
1.師:電線寶寶真好玩,能變出各種各樣有趣的形狀。看,老師帶來了一些電線變的圖片,你喜歡哪幅圖?是用幾根電線變出來的?
2.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變出更好看的東西呢?可以去找好朋友一起商量著變圖形哦。
幼兒自由結伴操作,教師觀察指導并將變好的圖形拍照。
3.觀看照片,啟發思考。
師:看,這是我們剛才變的圖形,你覺得它們像什么?還像什么?
(幼兒邊玩邊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既發展了想象力,又提高了交往能力。)
五、游戲“我是電線小寶寶”
玩法1:單獨游戲
幼兒扮演電線寶寶,教師出示變好形狀的電線,要求幼兒用身體變出這個形狀,并說說變的是什么。如教師出現一個圓圈,幼兒用手臂、身體、手指等做出圓形,并說出自己變的是太陽、氣球、包子等。
玩法2:合作游戲
先分組合作游戲,再全班合作游戲,如變成長長的火車。游戲數次后,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廢舊電線投放到活動區中,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繼續嘗試與同伴合作進行電線造型,并根據這些造型創編故事,講給大家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中班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借助色彩鮮艷、可隨意造型的電線展開活動。活動過程中以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操作,自主表達。幼兒在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中,提升了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會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整個過程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作為支持者、引導者。充分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幼兒科學教育的要求。
我覺得在活動前還應再豐富幼兒相關的知識經驗,在幼兒操作的時候,應該關注到每一位幼兒,并肯定他們的每一件作品,讓全體幼兒都有小小的成就感,這樣就更能激發每一個幼兒探索和操作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2、掌握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合變出的新顏色。
3、對色彩變化的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15個。
2、瓶蓋里分別涂紅黃藍三種顏色。
3、ppt。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引入,集中幼兒注意力。
1、引導語: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老師還帶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提問:
(1)瓶子里有什么?
(2)瓶中的水寶寶有顏色嗎?
小結:瓶子里有水,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會流動的。
3、過渡語:水寶寶可好玩了,現在它要和我們一起變魔術,不過我們要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它才會變的,想不想試一試?(教師搖動瓶子,讓瓶子里的水接觸到蓋子上的顏料)
4、提問:瞧一瞧,老師手中的水寶寶變成什么顏色?
小結:手中的水寶寶變成了xx色,現在我們請小朋友當一當小小魔術師吧。
二、幼兒動手操作,初步感知水寶寶的秘密。
1、引導語: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變變魔術,每位小朋友只可以拿一個瓶子,記得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的咒語,水寶寶才會變哦。
2、提問:(1)你的`魔術顯靈了嗎?
(2)你的水寶寶變成什么顏色了?
(3)好奇怪啊,為什么水寶寶會變顏色呢?怎么一瓶變出來了,一瓶沒有變出來呢?
小結:魔術顯靈了,我的水寶寶變成了紅、黃、藍色等。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其實是老師在瓶蓋里放了顏料,蓋子里的顏料進到水里面就變成了有顏色的水,而另一個蓋子里沒有顏色當然就變不出來。
三、第二次探索,引導幼兒思考。
1、引導語:老師手里有一瓶紅色的水,我現在要請另一個好朋友跟他做朋友,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么吧。
2、動手操作:紅+藍、紅+黃、藍+黃,邊搖邊念咒語。
3、提問:(1)你們猜一猜我請哪種顏色和它(紅藍)做朋友?
(2)瓶子里的水有變化嗎?
(3)變成什么顏色了?
小結:紅色和藍色做朋友。瓶子里的水有變化。紅加藍變成紫色,紅加黃變成橙色,黃加藍變成綠色。
活動延伸:
我們剛才都是兩種顏色混合,那如果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出什么顏色呢?回家你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看。
教學反思:
整個環節中我注重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滲透了學習習慣和規則意識的培養,(如瓶寶寶正休息要悄悄的,不擁擠的取放瓶子)從幾次的變色游戲中將活動一步步推向高潮,達到綱要中對科學領域的目標要求及本次活動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自從有關“水”的主題生成了后,孩子們進行了各種玩水、運水游戲。特別是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運用材料進行運水游戲后,孩子們在探索的真實情景中又發現了新的現象:杯子有的時候會浮在水面上,有的時候會沉到水下去;調羹總是沉到水下去的……因此,經常會出現孩子們故意把運水材料放在水里的現象。看到孩子們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我就組織孩子們開展了沉浮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大膽探索,并根據沉浮現象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了歸類,然而在歸類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雪花片、碗、杯子、紙等材料有的時候會沉下去,有的時候會浮在上面,他們對這些會發生沉浮變化的材料產生了更加強烈的探索愿望。但是對于現象單一的材料,他們的使用頻率明顯地降低了。
看到這些現象,我想何不利用孩子們對材料沉浮變化的探索動力,及現有的材料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孩子在問題的指引下,積極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大膽嘗試使材料現象發生變化的各種方法。而活動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是讓孩子們在探索沉浮變化的過程中,發現事物之間的可逆性與解決問題的多樣性,體驗到創造性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探索快樂。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材料的沉浮特點,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探索各種使之發生逆向變化的方法。
2、 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方法。
活動準備:
1、 幼兒事先在生活環境中收集各種探索活動所需的材料,并已根據材料的沉浮現象對材料進行了分類。
2、 牙膏盒人手一個,裝水用的大臉盆若干,幼兒存放材料的塑料筐若干,塑料袋、氣球、發泡板、石頭、磁鐵等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前一次沉浮游戲的結果提出新問題,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開展探索活動。
1、前幾天,小朋友在玩沉浮游戲的時候發現紅筐里的材料寶寶浮在水上,藍筐里的材料寶寶是沉在水底下,那你們能不能讓紅筐里浮上來的材料寶寶沉下去,讓藍筐里沉下去的材料寶寶浮起來嗎?(幼兒自主回答)
2、你們都說能的,那么我們今天就來玩“沉浮變變變”的游戲,讓沉下去的材料寶寶浮起來,讓浮起來的材料寶寶沉下去。等一會兒,請小朋友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材料寶寶,然后試試能讓它發生沉浮變化的方法,看哪個小朋友想出的辦法多?如果你需要使用別的材料幫忙,可以到百寶箱里去找一找。
3、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探索,教師及時指導。
二、結合使用的'輔助材料,交流自己的方法、。
1、跟好朋友說說,你用了哪些好方法讓材料寶寶發生了沉浮變化?(幼兒自主交流)
2、誰愿意把自己選擇的材料,使用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根據情況進行實驗)。
3、教師小結。
三、創設比賽情景,讓孩子們根據皮鞋油空殼沉下去的特點設想各種使它浮起來的方法。
1、你們想出了那么多讓材料寶寶發生沉浮變化的方法,我這里還有一個材料寶寶,看看是什么?皮鞋油的空殼到水里會怎樣呢?(教師當場實驗)你們有辦法讓它浮起來嗎?
2、皮鞋油空殼在水里是沉下去的,我們來比一比,誰讓皮鞋油空殼浮起來的辦法多,誰的辦法和別人的不一樣?
3、幼兒根據皮鞋油空殼的特點進行各種探索,教師觀察使用不同方法的幼兒。
四、結合所使用的輔助材料交流自己的方法,分享探索的快樂。
1、我們來看看誰讓皮鞋油空殼浮上來的辦法多?你幾種讓皮鞋油空殼浮上來的辦法?
2、引導個別方法與眾不同的幼兒介紹。
3、交流中有爭議的可讓個別幼兒操作或延伸至區域繼續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說一說、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了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知道屁是怎么形成的。
2、引導幼兒說出飲食中容易放屁的食物,以及放屁時應注意的禮儀。
3、鼓勵幼兒學會與同伴共同探討研究問題,體驗合作的快樂。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氣球五只、裝滿水的透明水缸五只。
2、《放屁》教學掛圖、臭鼬鼠圖片。
3、幼兒圍坐成弧形,桌子圍在教室旁邊(實驗操作時用)。
活動過程:
1、教師設置懸疑,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捏著鼻子說:“呀!怎么這么臭啊?誰放屁了呀?”
(2)“你放過屁嗎?你知道我們為什么會放屁嗎?”(幼兒討論猜測)
2、出示掛圖,讓幼兒了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以及放屁是怎樣形成的。
“我們人人都會放屁,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那到底為什么會放屁呢?哦!原來是當我們吃東西時,把周圍的空氣也吞進獨子里了,然后空氣從我們的肛門跑出來,就形成了屁。原來,屁就是我們肚子里的空氣啊!”
3、實驗操作,觀察放屁的原理。
(1)交代實驗操作要求:
①“瞧!這是什么?(氣球)”
“這氣球就象是我們的肚子,我們把空氣吹進氣球里,然后捏緊氣球口,把手伸進水中,再把手慢慢松開,觀察一下:水中有什么現象?”
②自己自由結合,五人一組,互相輪流合作實驗。
(2)幼兒開始自由結合操作實驗,教師巡視,參與幼兒的談論研究。
4、引導幼兒相互討論,了解哪些東西吃了會容易放屁,哪些東西吃多了,放得屁會比較臭?(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巡回傾聽,并參與幼兒的.討論活動)
(1)放屁還和我們吃的食物有關系哦!你們猜猜看:吃哪些食物會容易放屁呢?
“豆類食品、奶制品、胡蘿卜、面包……”
(2)那吃什么食物放得屁會比較臭呢?
“肉類食品、臭類食品(如:大蒜、洋蔥等)、……”
5、讓幼兒懂得放屁時的禮儀。
“我們每個人都會放屁,所以大家不用緊張和怕難為情。如果憋著不放,我們會感到肚漲和肚子疼哦!那我們要放屁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到旁邊人比較少的地方去放屁,不要在人群中放屁。……)
6、討論,讓幼兒知道人和動物是會放屁的,花草樹木和一些物品等都不會放屁。
“除了我們人會放屁,那還有誰也會放屁呢?”(還有動物)
7、設置懸疑,激發幼兒對下次活動的興趣。
出示臭鼬鼠圖片,提問:
“誰來了?你認識它嗎?”
“它叫臭鼬鼠,它會放屁嗎?”“它的屁可厲害了,有很大的用途哦!你們信嗎?想知道的,我們下次來研究討論吧!”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感受大自然的美,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系
能正確運用“高”、“矮”、“粗”、“細”來描述物體的差異,知道高矮、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比較樹木的'高矮、粗細,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系
難點: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高矮、粗細的初步概念
物質準備:學具:小紅旗、小綠旗若干。場地:附近樹木較集中的公園
活動過程
一、游戲:親親小樹
1.看一看,認一認,公園里都有哪些樹
2.幼兒集體游戲。如: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楊樹跑回來;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桃樹蹲下來。
二、比較高矮
1.老師指定兩棵樹,請幼兒目測兩棵樹的高矮,在高的樹下插上紅旗,在矮的樹下插上綠旗。
2.請幼兒比一比這兩棵樹是不是周圍最高的樹或最矮的樹,如果不是,請幼兒把紅旗插到最高的樹下,把綠旗插在最矮的樹下。
三、比較粗細
1.教師指定兩棵樹請幼兒討論:怎樣比較他們的粗細。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想出來的方法(如抱一抱、比一比)來感覺樹的粗細。
3.請幼兒找找周圍的樹,哪棵最粗,哪棵最細。
4.組織幼兒游戲:請幼兒按教師指令行動,如:摸摸最細的樹干跑回來,親親最粗的樹干蹲下來。
四、理解高矮、粗細的相對性
1.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比較的結果會改變
2.教師小結:隨著比較樹木的變化,比較的結果(樹的高矮、粗細)也會發生變化。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蟲基本特征和習性,知道它們都是昆蟲。
2.了解昆蟲和人們的關系,知道愛護益蟲,消滅害蟲。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蜻蜓
2.課件:動畫片-蝴蝶
3.課件:正確找出昆蟲的名字
趣味練習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話題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那些昆蟲嗎?請你說一說。
你們想知道這些昆蟲更多的秘密嗎?
二、觀看動畫片:蝴蝶
1.動畫片中的昆蟲叫什么名字?(蝴蝶)
2.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頭上有什么?數一數有幾隊翅膀?有幾對腳?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三、ppt課件:蜻蜓
1.還知道哪些昆蟲?
2.觀看各種蜻蜓
蜻蜓長的什么樣子?
頭上有觸角、嘴和眼睛;胸部長著三對腳,背上一般長著兩隊翅膀;
腹部一節一節的兩側有氣孔,是呼吸用的。
3.蝴蝶和蜻蜓它們共同的名子叫什么?它們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這些蟲子有一個共同名字叫昆蟲。昆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
有些昆蟲(如七星瓢蟲)有一對翅膀變硬了,還有些昆蟲只有一對翅膀(如蚊子。)
四、初步分辨益蟲、害蟲
1.你喜歡哪些昆蟲?不喜歡哪些昆蟲?為什么?
2.昆蟲里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為什么?
3.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么?
(蝴蝶在幼蟲時有吃嫩菜葉等害處,變成蝴蝶后有傳播花粉、可觀賞等益處)
4.ppt課件--了解蝗蟲
通過觀看了解,蝗蟲是危害莊家的害蟲。
五、討論怎樣對待昆蟲
1.我們該怎樣對待昆蟲里的益蟲和害蟲?
2.我們應該保護益蟲,不隨意捕捉和殺死益蟲。要注意環境衛生,不亂倒垃圾,
隨地大小便,不讓臟水積聚使害蟲無法生存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一)初步感知身體動、影子也動,影子和身體在一起。
(二)體驗觀察影子、與影子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一)陽光明媚的戶外空曠場地。
(二)幼兒用書第5冊封二、第1頁。
三、活動過程
(一)影子在哪里?
1.找各種各樣的影子。
這些影子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影子,說說找到的最大、最小的影子。)
2.找找老師的影子。
我的影子在哪里?什么時候有影子?什么時候又不見了?我的影子有幾個?
3.在陽光下做各種動作,觀察影子的變化。
你有影子嗎?它在哪里?你的影子有變化嗎?什么時候變的?怎么變的?
你有什么有趣的發現?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動,影子也動,我們停,影子也停,它總是跟著我們。
(二)分不開的.影子。
1.創設問題情境。
我們走到哪兒,影子跟到哪兒,影子能和我們分開嗎?你有什么辦法讓影子和你分開?
2.大膽猜想,提出假設。
請你想個辦法把影子和自己分開。(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用跳或者站在桌子上等方法。)
3.根據剛才幼兒的猜測,逐一進行嘗試和驗證。
4.交流分享。
你用了什么方法讓影子和你分開?你成功了嗎?
5.教師小結:影子和身體在一起,不能分開。
(三)影子捉迷藏。
1.大膽猜想,引出游戲。
—一影子不能和身體分開,那影子能躲起來,不被別人發現嗎?
2.師幼共同玩影子捉迷藏游戲:教師蒙上眼睛,從1數到10,幼兒在操場四周尋找可以將影子藏起來的地方,如大樹后、房屋旁,然后教師去找影子,如發現幼兒的影子還能被看到,就表示被抓住,被抓住的幼兒和教師一起去找影子,直至游戲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影子科學教案10-0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17
幼兒園中班語言科學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2-17
幼兒園中班夏天玩水科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拼拼樂的科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紙的來源科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認識馬鈴薯科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比粗細》09-02
秋天的干果幼兒園中班的科學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