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5-13 13:25:02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活動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2.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

  3.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小蝌蚪變青蛙的操作步驟

  活動準備:

  1.小蝌蚪成長過程操作卡(人手一份)、膠棒若干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2)模仿青蛙的叫聲。

  (3)師:你們見過青蛙嗎?誰知道青蛙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ppt,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ppt,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青蛙的特征。(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露著白肚皮,四條腿。)

  (2)師:你們知道青蛙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嗎?

  出示蝌蚪ppt,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體,大大的腦袋,細長的尾巴。)

  3.觀看PPT課件,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并分發小蝌蚪變青蛙的步驟卡片進行操作。

  (1)引導幼兒討論小蝌蚪是怎樣變青蛙,在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后教師把操作卡分發給每位幼兒。

  (2)幼兒分步驟粘貼操作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幼兒作品。

  4.與幼兒一起觀看小蝌蚪變青蛙的視頻《青蛙一生》,加深幼兒對小蝌蚪變青蛙成長過程的認識。

  5.教育幼兒要愛護青蛙(PPT)。

  (1)師:青蛙有什么本領?(青蛙最大的本領就是捉害蟲。)

  (2)師:那你們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蟲嗎?

  (青蛙是捉蟲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滅一萬只害蟲,保護了莊稼。)

  6.師:青蛙的本領這么大,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呢?(PPT)

  小結:小朋友們,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我們保護莊稼,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不能傷害小青蛙,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若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他們,好嗎?

  設計意圖:

  暖和的春天來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媽媽在泥洞里睡了一個冬天,也醒來了,在這溫暖的季節里,青蛙媽媽鉆到水里開始繁育她們的后代,全身黑油油長著長尾巴的小蝌蚪就是小青蛙的后代,但小蝌蚪到底是怎么變成小青蛙的呢,孩子們都感到好奇,為此我設計了本活動內容,讓我們帶著這一神奇的變化去探討小蝌蚪變青蛙的奧妙吧。

  教學反思:

  幼兒的情緒高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短短活動運用了一系列活動方式,使得幼兒無暇分神,樂此不疲。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讓幼兒對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有直觀的影響,而且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學的重難點,并且進行了反復練習。在活動過程前,我還擔心會出現混亂的現象,但在活動過程中因為是第一次用多媒體教學,并且掌握住了幼兒年齡的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的都很積極。

  小百科:蝌蚪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卡通板、廢舊紙盤、色卡紙、雙面膠、彩泥、泡沫板、剪刀、錄音機、小魚的錄音、海洋垃圾的布景等。

  有益學習經驗:

  1、親近大自然,愛護動物,有同情心,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2、知道大海中常見的幾種魚類的名稱及其生活習性。

  3、參與變廢為寶的活動,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海底觀光:觀看錄象片——海底世界的美麗風光

  提問:你在海底世界中看到了什么呀?

  小結:海底世界可真神奇,許許多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大海中。

  二、觀看資料片:大海中的魚(片中向幼兒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海魚及其相關知識)。

  提問:生活在海底世界中最龐大的一個家族是什么家族?

  你們認識哪些生活在海底的魚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開開眼界吧!(看影片)

  觀后提問:生活在海里的魚可真多呀,你記住了哪些,說說看吧?

  小結:除了這些魚兒外,還有許許多多生物生活在大海里,看來海底世界真是個好大的家呀,可是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近年來由于我們人類不注意保護這個家,致使海水遭受了嚴重的污染,給生活在海里的小生物帶來了災難呢!你們聽,這是誰在說話?

  三、聽錄音:一條可憐的小魚在敘述親人、朋友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由于家園受到嚴重污染,他們已經無家可歸了,它在向小朋友請求幫助。

  四、向幼兒展示“垃圾密布”的海洋(用萬通板和廢舊物品、果殼、易拉罐等布置而成的展板)。

  小魚的家變成如今這個樣子,這是誰造成的呢?

  今后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海洋呢?

  現在,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小魚呢?

  五、清理海洋垃圾,請小朋友用雙手清理垃圾,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

  六、美工活動——變廢為寶。幼兒運用多種美工材料動手制作,共同裝飾展板,布置美麗的海底世界。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2.了解眼睛的延時現象。

  活動準備1.鉛筆若干。

  2.小長方形卡紙、彩筆。

  3.自制繪畫作品:老虎、籠子。

  活動過程1.圖片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的是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請幼兒注意觀察鉛筆上貼畫的變化。

  2.幼兒制作。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讓其他小動物也到籠子里睡覺?

  制作方法:

  (1)在紙的一面 畫上一只小動物,另一面畫上籠子。

  (2)把卡紙貼在鉛筆的中間。

  3.教師請幼兒試試看,并小結。

  操作:把自己制作的特別的鉛筆轉動起來試試看,看看小動物是不是能進到籠子里。

  小結:鉛筆轉動起來后,小動物進到籠子里了,這就是眼睛的延時現象。

  教師小結:如果慢慢擊打。你的硬幣塔是會倒的!擊打的`時候,要快!

  5中班科學教案:好朋友的傳聲筒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

  2.了解聲音傳播的媒介。

  活動準備1.傳聲筒成品一個。

  2.圖片、紙杯兩個、毛線、牙簽。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1.出示圖片,引發幼兒對傳聲筒的興趣。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相應的頁面,提問:小朋友們看看圖中的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說話)提問:他們是在說話嗎?用紙杯說話能聽見嗎?

  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提問: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請兩名幼兒先體驗一下玩傳聲筒的樂趣。

  2.制作傳聲筒。

  閑情幼兒仔細觀察傳聲筒的成品由哪些材料構成,再請幼兒根據幼兒用書上的步驟,兩名幼兒一組進行制作,教師指導。

  完成后,請幼兒兩人一組嘗試用傳聲筒進行對話。

  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教師小結:這個紙杯,通過小繩一連,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對著紙杯說話。振動被毛線傳送到另一個紙杯,于是另一邊的小朋友就聽到聲音了。

  3.鼓勵幼兒隨意玩傳聲筒。

  嘗試:往紙杯里放東西。

  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楚了:傳聲筒里塞的東西,堵住了傳過來的聲音,就聽不清楚了。

  教師小結:傳聲筒里的東西越滿聲音越不清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通過制作染料使幼兒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廢棄物經過加工處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能力。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活動所需資源:

  洋蔥皮、咖啡渣、紅茶渣、綠茶渣各若干,鍋、網勺、橡膠手套、敞口盤、明礬水、白色小手絹(幼兒人手一塊)、白色T恤衫(幼兒人手一件)。

  活動內容及過程:

  看一看:盤子里是什么東西?是從哪里來?

  (1)是洋蔥和茶葉渣。

  (2)是咖啡渣、茶葉渣和洋蔥皮。

  (3)媽媽把這些東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選擇實驗物(咖啡渣、綠茶渣、紅茶渣、洋蔥皮),將其放人鍋中煮沸。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現在鍋里的'水比剛才更深了。

  (2)洋蔥皮水煮成咖啡色。

  (3)紅茶渣煮的水顏色變成了黃綠色。

  (4)水的顏色變黑了。

  試一試:給手絹染色。

  介紹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還需要稀釋過的明礬水。

  (1)我們把鍋里的染料水,過濾出來以后,再染手絹。

  (2)先把手絹放進染料里浸濕,絞干水分后,浸入明礬水中。再從明礬水中撈出手絹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復三次。

  說一說:我的發現。

  (1)我的手絹變紅了。

  (2)我的手絹顏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絹顏色變了一點點。

  (4)我的手絹變成黃顏色了。

  討論分析。

  在染手絹的過程中,哪種材料最容易著色?

  (1)洋蔥皮煮的染料,最容易著色。

  (2)茶葉渣煮的染料,能讓手絹變黃。

  (3)咖啡渣煮的染料,幾乎看不出來。

  注意事項:

  1.材料使用時需要煮沸,因此,適合小組進行,以保證活動安全進行。

  2.教師在明礬水的配制時要注意,明礬重量約為織物重量的10%。

  拓展性方案線索:

  把植物性材料的收集記錄填在表格里。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探索五官的熱情和興趣。

  2、學習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認識自己的五官。

  3、引導幼兒了解自己五官的用途。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能看、聽、嘗的物品。如鮮花,各種甜、酸、咸食品。

  2、手鼓一類的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教

  師:"小朋友們,老師啊,最喜歡看你們可愛的臉了。那就請小朋友們相互看一看,說說我們的小臉上有什么?它們長在小臉的什么地方?"(重點引導幼兒講述小臉上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聯系鞏固上節課所學習的《五官歌》)

  (二)展開部分

  1、教師:"桌子上有許多東西你可以自己找一個東西,用你的小耳朵去聽一聽,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聞一聞,小嘴巴去嘗一嘗,看看它們有什么秘密。"

  2、幼兒分組,自主選擇物品。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探索事物的'奧秘,并相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請個別的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以及發現的經過,并總結五官的用途。

  (三)結束部分教師和幼兒一起念著《五官歌》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與拓展讓幼兒以后注意觀察,人們都想了哪些辦法來保護自己的五官。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孩子們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認識了五官,并能用漢語表達它們的名稱,但由于我們班都是民族孩子。漢語底子薄,在了解這五官的用途時,掌握的不是很好,需要在今后的課堂中延伸。我個人認為這節課應該用雙語教學效果會更好點。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夾子的用途和功能。

  2、嘗試用肢體動作大膽表達表現,體驗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夾子展覽(衣夾、被夾、發夾、文件夾、醫用夾、食品家、新的老鼠夾等)、分類紙、ppt、球、書、糖果、紙、盒子、夾子葵花等。

  三、教學過程:

  (一)、認識各種夾子

  1、幼兒參觀夾子展覽會,區分認識的與不認識的夾子并簡單介紹夾子的用途。

  2、了解幾種特殊夾子的功用:

  (1)、醫用夾:這是誰需要的夾子?

  (2)、領夾:錄像里的爸爸告訴我們什么?領夾有什么用?

  (3)、鼻夾:看了圖片后,你知道這是什么夾子嗎?

  (4)、鼠夾:它的用處和貓的本領是一樣的,它有什么用呢? 3、教師: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夾子,有的能打扮我們,讓我們變得更漂亮;有的是幫助我們的小工具,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

  (二)、用肢體語言創編夾子動作

  1、幼兒自由發揮,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夾子。(配以輔助材料讓幼兒夾一夾)

  2、幼兒交流演示各種創編動作。(配合兒歌) 附兒歌:夾夾夾,夾夾夾,我的`小手是夾子。

  夾起一張紙。

  3、教師: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可以變成夾子。

  (三)、延伸活動:利用夾子進行藝術創作

  出示夾子葵花,引導幼兒在區角活動中進行藝術創作。

  教案設計說明

  在進行“小工具”主題活動時,幼兒收集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工具,其中有少部分幼兒帶來了一些晾衣夾,引起大家對它是否屬于工具的爭論。隨后幼兒開始收集不同種類的夾子,漸漸幼兒對夾子的不同功用產生了關注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節活動,以幫助幼兒梳理并提升已有的零星經驗,同時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活動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夾子的功用,我以幼兒的認知經驗為出發點,根據幼兒對夾子的了解情況,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幫助幼兒提升經驗;第二部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動靜交替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肢體動作的創編演示了解夾子的一個共性特點:能夾住東西。同時它也是整合理念下,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第三部分延伸活動目的是進一步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將夾子展覽會中的夾子按自己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兩種情況進行分類,看似不經意,卻充分體現出老師對孩子知識經驗的關注,將幼兒推上活動主體的位置,老師隱藏其后并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為。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體現老師觀念的轉變。 第一環節認識夾子,通過幼兒介紹自己認識的夾子來引發生生互動,達到經驗分享的目的。老師對幾種特殊、幼兒可能不認識的夾子估計得很準確,運用照片、實物、錄象等不同的展現方式來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目標1在這一環節得以充分落實。 活動第二個環節是為目標2服務的。老師在讓幼兒嘗試夾一夾的材料時,非常有心地投放了一個大大的健身球,幼兒一人夾是無法夾起來的,從而激發幼兒產生合作的意識。 幼兒在介紹自己用身體創編的夾子時,老師過份強調用兒歌的形式來進行介紹,想著整合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卻忽略了幼兒的情緒體驗。實際可以更為寬松些,如:讓幼兒與同伴說說自己是怎樣變的;或者用動作示范一下,這樣能讓更多幼兒的表現欲望得到滿足。課改以后,整合意識強了,但整合應該很自然沒有痕跡,此處的整合顯得非常僵硬。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熱愛和關心小動物,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2、了解動物眼睛的特點和作用。

  3、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課本、網絡圖片或圖片(課堂所需的動物眼睛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眼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請問小朋友們動物有沒有眼睛呢?

  教師舉一兩種動物為例,請幼兒說說它們的眼睛長在哪里。

  二、開拓視野。

  1、自主觀察。

  請幼兒兩兩一組閱讀課本P14—15頁,看一看、說一說動物的眼睛。

  2、有意觀察。

  教師利用課件,帶領幼兒一起觀察動物的眼睛。

  鳥類的眼睛比人類的要多一層眼皮,它覆蓋在眼睛上,能保持眼睛濕潤,阻擋灰塵。

  蒼蠅頭上有一對大大的復眼,里面還有許多用來接受光線的單眼。

  魚類的眼睛是合不上的,它們連睡覺都是睜著眼睛的。

  老鷹的眼神很銳利,在同樣的距離下,它的視力是人類的8倍。

  貓在夜里視力很好,它的眼睛像鏡子一樣會反射光線。(像貓這樣的動物在晚上視力很好的還有:貓頭鷹)

  變色龍的眼睛很善于變化(變方向),左右眼可以不保持一致。

  師:你覺得哪種動物的'眼睛最厲害,為什么?

  3、比較分析。

  師:動物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教師引導幼兒舉例來說明:例如魚的眼睛睡覺也是睜著的,人睡覺時眼睛是閉著的)

  三、畫眼睛。

  請幼兒根據活動里面所提到的動物的眼睛,畫一對眼睛出來,看看誰的眼睛畫得最有神。

  分享作品,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畫的動物眼睛,并說說它的眼睛的特點。

  活動應變

  教師尋找的網絡圖片或視頻要突出眼睛部位,讓幼兒能有重點地進行觀察。

  區角活動

  語言區:將幼兒用書里面的動物打印出來放在語言區,請幼兒認一認這些動物,并說說它們眼睛的特點。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養殖區里小動物的眼睛,并說說它們有什么特點。

  環境創設

  主題墻展示區:貼動物眼睛的圖片,讓幼兒去觀察。

  家園同步

  家長在帶幼兒參觀動物園的時候,可以刻意讓幼兒觀察一下動物的眼睛,說說其特點。

  隨機教育

  相關鏈接

  和幼兒一起觀看《動物世界》。了解動物眼睛的作用和特點。

  附錄:眼睛最多的動物

  工蟻600只小眼,蟻后是800—900只,而公蟻1200只,家蠅4000只小眼,蠹蛾有1100只,鳳蝶17000只,蜻蛉24,000只,蜻蜓竟有200,000—280,000個小眼,算是最多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2.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探索興趣。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毛線、乒乓球、石子、塑料瓶蓋、回形針、吸管、紙片。

  2.人手一份小記錄表、筆、水盆、抹布。

  3.大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托盤中都放著哪些東西?

  2.這些東西放入水中后,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二、探索發現

  1.逐一實驗,觀察沉浮,并記錄在表格中。

  2.老師把小朋友的猜測記在了大記錄表上。小朋友對照記錄表將材料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并將這個材料是沉還是浮記錄在記錄表相應的位置上。

  三、與小朋友分享實驗結果

  1.將自己的觀察記錄表與同伴的對比,看看結果是不是都一樣。

  2.對有爭議物體教師現場實驗。

  活動反思:

  將科學現象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探究的條件和可能。讓每位幼兒都能動手操作。通過操作和探索,讓幼兒去感知、去探索,對幼兒有意識地加以啟發與引導,以學習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發現,借助這種隱性示范,激發幼兒積極探索,從而發現水的秘密,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盡可能地滿足幼兒在已知的生活經驗中提煉解決的方法,并進行驗證,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幫助幼兒培養對科學探索的興趣以及科學素養。

  不足之處:

  1.活動中,教師講的太多,應該讓幼兒通過自主操作,從而得出結論。

  2.教學手段應從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跳脫出來,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開展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玩玩樂樂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沙子的特性。

  2.在活動中樂意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沙雕

  2.玩沙工具,沙池。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沙雕

  1.教師:小朋友圖片上展現的是一個古戰場,還有許許多多的士兵。

  (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

  2.你們在這幅圖上發現什么了嗎?這個古城堡是用什么建成的?

  (讓幼兒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小結:這個古城堡是用沙子建成的,我們叫它沙雕,是一種藝術品,供人們欣賞。

  二、組織幼兒玩沙

  1.老師也很西化玩沙子,你們喜歡玩沙子嗎?

  帶領幼兒來到室外沙池,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要和沙子做好玩的游戲,高興嗎?

  2.篩一篩

  (1)出示玩沙工具,問:這是什么?

  介紹玩沙和泥土的工具,交代操作目的、要求。

  (2)我們要用籃子去裝沙子,你會有什么發現,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待會兒告訴大家

  (提醒幼兒注意玩的時候不能拋灑沙子。)

  (3)你剛才是怎么玩的`?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辦法讓沙子不掉下來嗎?

  (鼓勵幼兒想辦法,然后實踐想到的辦法)

  3.踩一踩

  (1)請幼兒去踩一踩沙子。

  提問:沙子踩下去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留下腳印呢?

  (2)引導幼兒把沙子用小鐵锨拍實,然后再踩上去,看看結果是什么樣的?

  4.攪一攪

  (1)瞧!老師拿來了什么?(一桶水)

  猜一猜,沙子放到水里會怎么樣?

  (2)我們用細棍攪一攪,看看有什么變化?

  觀察結果:沙子沉到水底,泥土混在水中。

  三、幼兒自由玩沙子

  鼓勵幼兒在玩沙子時,把自己的新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觀察尋找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用較恰當的語言描述。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冊記錄本

  2.鉛畫紙、宣紙、水粉顏料、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五彩寶貝

  1、今天,老師請來了五彩寶貝朋友來和大家做游戲,它們是:紅、黃、藍、綠、紫。(認識五彩寶貝)

  2、五彩寶貝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讓我們的生活色彩斑斕,你知道他們在哪兒嗎?

  二、尋找五彩寶貝

  1、引導幼兒在彼此的衣服上尋找,在活動室的墻壁、物品中尋找。

  2、幼兒結伴在幼兒園里尋找五彩寶貝。

  三、談談自己找到的五彩寶貝

  1、你找到哪些顏色?

  2、你是從哪里找到這些顏色的?

  3、幼兒將找到的顏色用繪畫的方法記錄下來

  四、繪畫:我找到的`五彩寶貝

  1、幼兒自由選擇水粉、水彩、蠟筆等繪畫工具、作畫。

  2、鼓勵幼兒將剛才觀察到的景物和色彩,大膽地表現出來(如:大型運動器具、服裝、動植物、日用品等)

  3、展覽作品,共同欣賞

  4、用較豐富的詞語描述色彩畫面。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父母一起到大自然中尋找更多的顏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17

幼兒園中班語言科學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影子科學教案10-0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2-17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6-07

幼兒園中班夏天玩水科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拼拼樂的科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紙的來源科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認識馬鈴薯科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小蜘蛛》科學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