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精選20篇)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自我意識較強,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同時,家長往往重視孩子智力的培養,而忽視對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發展。導致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許多幼兒就遇到了同伴關系的強有力挑戰。因此我班開展“有朋友真好”的主題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有意識的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品質。我們通過召開家長會、家訪,向家長說明開展此主題的目的、意義與方法,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做到家園教育同步。活動過程中,重點指導家長讓幼兒積極參與交往、學會交往,在交往中理解自己與集體、與別人的關系,從小養成熱愛集體、關心別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一:
一、活動內容:我有好朋友了
二、活動目標:
1.在老師、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下自己尋找好朋友,學習初步的交往。
2.感受到有朋友的樂趣。
3.向老師、家長和同伴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三、活動準備:
1.取得家長的配合,引導幼兒與家附近的小朋友做朋友,并拍下與好朋友的合影照片。
2.布置用于貼合影照片的專欄。
3.《找朋友》的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四、指導要點:
1.放《找朋友》的音樂,讓幼兒自己尋找和選擇好朋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及合影照片,鼓勵幼兒盡量多的向他人介紹。
3.將“好朋友”的合影照片布置在專欄里。
4.與好朋友一起表演一個節目。
活動二:
一、活動內容:打電話
二、活動目標:
1.給好朋友打電話,告訴好朋友自己最愉快的事,體會與人分享快樂的幸福。
2.給老師打電話祝賀新年,初步學習使用禮節性的交往語言。
三、活動準備:
1.鼓勵家長利用周末時間,帶幼兒外出游玩,以豐富幼兒的交談內容。
2.學習打電話的方法。
3.與好朋友互換號碼。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2
幼兒即將進入大班,小朋友間表現出來的友好——在幼兒園他們一起玩,在家常常通電話——讓老師感動。為了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擴大交友的范圍,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為了發展中班幼兒的交往意識和交往能力,我選擇了“好朋友”的系列活動:從關注身邊的親人做起,以“三·八”節為切入點,請媽媽們進課堂,讓媽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朋友;創設了心情預報站,引導幼兒不光自己高高興興來幼兒園,同時,學習關注別人的心情,關注因病沒有來園的幼兒,給他們打電話等。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表達,嘗試為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能遵守游戲規則,體驗合作競賽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了解幼兒生活經驗,掌握幼兒在尋找事物關系方面的情況(觀察、談話。)
2、“好朋友”幻燈片,卡片若干(冰箱、青蛙、人、電話、車、筆等14種)。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復習兒歌《誰和誰好》
2、提問:兒歌里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么?
3、啟發、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三個好朋友,按照兒歌的內容,幫助找到好朋友的理由。
二、游戲活動
1、為大樹找朋友
看幻燈片
(1)出示教師預設的.五個朋友,請小朋友幫助找到它們是好朋友的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為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它是大樹的好朋友嗎?是好朋友的理由是什么?
引導幼兒為大樹尋找不同類型的朋友,并能夠說出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同時以花為獎勵,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營造游戲的氛圍。
(2)請幼兒為大樹找出五個好朋友,并說出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為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還有誰是大樹的好朋友?理由是什么?
啟發幼兒思考,說出好朋友的理由,進一步為幼兒提供思維空間,擴大好朋友的范圍。
第一個游戲結束時,幼兒為大樹找到了十個不同的朋友。神奇的大樹要獎勵幼兒十朵美麗的花,最后大樹真的開出了10朵漂亮的花。
(3)請幼兒為自己鼓勁,提升幼兒的自信,同時鼓勵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2、找朋友
(1)交待游戲名稱――“找朋友”;成游戲隊形;為自己隊起名字。
引發幼兒游戲的欲望,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提出游戲規則
A、幼兒迅速找到兩張好朋友卡片;
B、說出是好朋友的理由;
C、對方同意,即可為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
3、游戲進行
A、幼兒按照規則輪流游戲。幼兒分成兩隊比賽,參加比賽的隊員要找出成為好朋友的兩張卡片,并說出它們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對方的隊員同意你的說法,就可以為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最后得卡片數多的隊贏。
B、游戲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開動腦筋,說出自己的理由。
幼兒即將進入大班,小朋友間表現出來的友好——在幼兒園他們一起玩,在家常常通電話——讓老師感動。為了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擴大交友的范圍,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數量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干凈,你們看,我的身上很臟,我身上為什么會這么臟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二、我來給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師:你們愿意幫助小椅子洗澡嗎?那我們用什么來給小椅子洗澡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們請它們來幫忙。怎么樣才能把小椅子擦干凈?(每個地方都要擦到)
幼兒嘗試用抹布開始擦洗椅子,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快樂。
2、交流
你是怎么洗椅子的?鼓勵個別幼兒來示范并用語言表達洗椅子的過程。
3、總結
胡老師還把擦椅子的步驟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擦椅子,這樣我們會把小椅子擦得更干凈。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擰一擰;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腳,擦一擦;椅子檔,擦一擦,小椅子,開心啦!)
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應該怎么更好地愛護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謝謝你們把我洗得這么干凈,以后你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噢!
我們去看看小椅子干了沒有,我們帶小椅子一起回活動室吧!
創設情景,幫助產生想幫助小椅子的欲望。
開拓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用什么材料與方法去進行清潔小椅子。
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并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兒歌,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驟。
通過討論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的好習慣。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說什么?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
在別人家里我們要怎樣表現?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么?
二、展開
1.經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么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里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境布置“家”進行游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中班社會活動:給椅子洗洗澡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于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于《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為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于整個活動,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于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結合《我愛大自然--秋天的歌》的主題,我選擇了散文詩《樹真好》這個內容進行執教。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將語言和科學結合在一起,引導幼兒在欣賞散文詩中,感受樹的用途;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樹是我們的好朋友"的聯想、講述,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樹與人們的關系,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愿意講述樹的.好處,發展想象及語言表達能力。
3、萌發初步的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樹木及小鳥、小貓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圖片,布置成美麗的樹林。
2、散文詩《樹真好》的錄音帶、幼兒手工操作材料及優美的音樂2段。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動作進"樹林"參觀。
2、探索樹林的秘密。
提問:a、美麗的樹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樹林里都有些什么?
1、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人們喜歡在樹林里玩?
2、欣賞、理解散文詩。
(1)老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2)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
提問:a、樹真好,小鳥在樹上干什么?
1、樹真好,他能擋住什么?
2、樹真好,……、制作樹林,體驗樹的多樣性及好處。
(1)教師:"樹真好,小朋友喜歡樹嗎?我們一起來做一片美麗的樹林,讓很多的小動物和小朋友都來玩好嗎?"(要求: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手工材料粘貼小樹林,然后選擇喜歡的小動物粘貼在樹林中。)
(2)放配樂散文詩《樹真好》的錄音,幼兒自主操作。
3、聽音樂在美麗的樹林里自由舞蹈。(樹真好,樹林里可真美,讓我們在樹林里一起跳個快樂的舞蹈吧!)延伸活動:在自主活動中,引導幼兒創編《樹真好》。
觀察與效果分析:
在活動中,當我出示教學圖片讓幼兒對畫面進行仔細地觀察時,幼兒都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所看到的內容,并用一句話說:"樹是我們的好朋友"。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關注班級同伴的五官或身體特征,嘗試用恰當的語句進行描述。
2、樂意與同伴結伴游戲體驗同伴之間美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班上的好朋友》;故事《蟬與狐貍》錄音;記錄表一張、五官圖文;記錄筆和粘紙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好朋友
引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前兩天老師給你們發了一張“我的好朋友調查表”,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孩子們根據“調查表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提問:你的好朋友是誰呢?
(鼓勵孩子們勇敢、大膽、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介紹。)
小結:剛剛你們都介紹了自己的好朋友,有的說家里的親人是我的好朋友、有的說班上的伙伴是我的好朋友;還有的說動物是我的好朋友;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好朋友,你們說的真好!
引言:現在輪到我來介紹了,你們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誰嗎?
2、觀察集體照,說出好朋友的位置。
師:快樂的中四班就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真多!好朋友越多越開心!
提問:XXX是我的好朋友,請問他在第幾排第幾座?
(根據集體照孩子的實際排列位置,從前往后、從左往右數數。如:XXX在第一排第3個;XXX在第三排第6個位置等。)
小結:我們學會了在集體照上,用從前往后、從左往右數數的方法來尋找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還能說出第幾排第幾個,你們真行!
二、比比誰的朋友多
(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好朋友,感受朋友多的快樂。)
介紹游戲的玩法:
1、請出3位小朋友站在活動場地中央,邊念兒歌邊覺得自己是他的好朋友的就站在他的背后。(兒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快快站到他背后。)
2、請出1位小朋友當裁判,數數參與比賽的這位小朋友有幾個好朋友?教師做一下記錄。(教師用粘紙貼在小朋友名字的后面,1張粘紙代表一位好朋友,5張粘紙就用數字“5”來表示,)
3、最后根據匯總的數字得出比賽結果,宣布獲勝的小朋友。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越多會越開心!
三、描述好朋友
(嘗試學習激發孩子們關注他人的情感。)
引言:我喜歡我的好朋友,我可以用幾句話把好朋友的五官或者身體的摸樣說出來,就像畫一幅畫一樣。你能猜出他是誰嗎?
1、聽教師描述班級中的兩位小朋友,猜猜他是誰。
(1)師:眉毛彎彎、眼睛圓圓、鼻子尖尖、笑得真甜!猜猜他是誰?(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教師點擊“XXX”超鏈接,打開照片揭曉答案。)
(2)師:眉毛粗黑、眼睛大大、鼻子直直、笑得真帥!猜猜他是誰?(操作方法同上)
2、請個別孩子嘗試學習用語言來描述好朋友。(3-4個,操作方法同上)。
小結:從剛剛說說、猜猜“好朋友”的游戲里,讓我知道:我們都喜歡自己的好朋友,都能仔細、認真地觀察自己的好朋友,把好朋友說得臉上都樂開了花!好朋友越多會越開心!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根據動物影子尋找相應的動物,進一步了解動物的明顯特征。
2、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
3、能說出畫面中影子分別由哪些動物組合而成。
4、有觀察、發現、比較的興趣,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體會合作的樂趣。
5、能簡單復述故事。
6、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1張塑封的小動物圖片卡。
2、影子圖畫若干
3、課件
4、動物圖片與相對應的動物影子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1、播放課件
師:今天,有很多動物朋友來我們這里做客,會是誰呢?我們來看看吧。
播放課件:誰來了?(跟它們打打招呼或問聲好。)除了它們,還會有誰來呢?(幼兒自由回答)
二、情景導入,感知特征
師:接下來,還有一些動物朋友想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又會是誰呢?又躲在哪里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1、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耐心、仔細地觀察畫面,并從外形特征上進行判斷,進一步感知。
師:你們發現了誰?發現了幾個動物朋友?和好朋友輕輕地說。
活動中,孩子對色彩鮮艷的畫面和黑色的動物影子很感興趣,一看就會說七嘴八舌地說起來。教師可先讓孩子相互交流、自由表達,然后引導幼兒一一有序地觀察,并進行討論。
蝙蝠
(1)提問:你找到了誰?它躲在哪里?
幼:我看到了蝙蝠,它躲在小樹后面。(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觀察蝙蝠,對幼兒來講容易講述其特征。)
(2)教師:我們大聲地把蝙蝠請出來。
幼兒:蝙蝠蝙蝠快出來,快出來吧!(教師取掉覆蓋的影子,出來有色彩的蝙蝠)
2、繼續觀察,提出問題:還有哪些動物朋友我們還沒找到?
大象
(1)幼兒:大象。
(2)教師追問:哪里有大象?我怎么沒看見?
(3)幼兒:在石頭后面,它的鼻子長長的……它的耳朵像扇子,它的身子像一座小山……
(4)教師:大家一起來學學好嗎?(以模仿、互動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表現大象的的樣子。)
(5)教師:石頭后面躲得是不是大象呢?
師:揭開影子:你們找對了,真的是大象。
3、引發思考:剛才有小朋友說看到蝴蝶,那么它們躲在哪里呢?
蝴蝶
(1)幼兒:花叢的后面。
(2)教師:為什么你們覺得這里躲著的是蝴蝶呢?
(3)幼兒:因為花朵是蝴蝶的家吖。
(4)教師小結:蝴蝶蝴蝶真美麗,五彩翅膀到處飛。(可幫助幼兒仔細觀察蝴蝶的外形特征)
三、教師配合圖片以生動的語氣講述《好朋友電視臺》
師:這么多的動物朋友來了,你最喜歡哪個動物呢?說出你喜歡的理由。(活動中:孩子從各自的喜好、理解角度發表個人的想法,教師可以稍作解釋和追問)
師:這些小動物還真是受歡迎呢,它們還收到了《好朋友電視臺》的邀請,邀請它們去表演影子秀呢,讓我們看看它們都表演了什么呢?
1、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
(1)出示“水龍頭形狀”的圖片,請幼兒猜猜組成這個形狀的.動物有哪些?(“水龍頭形狀”是大象和蝴蝶的共同的杰作)
(2)出示“向日葵”的圖片,請幼兒猜猜組成這個形狀的動物有哪些?(“向日葵”是由獅子和兩只小松樹一起組成的)
(3)出示“雨傘”的圖片,請幼兒猜猜組成這個形狀的動物有哪些?(“雨傘”是由蝙蝠與小鳥一起組成的)
(4)出示“大樹”的影子圖片,請幼兒猜猜組成這個形狀的動物有哪些?(“大樹”原來是所有的動物組成的)
(這一環節是為了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和好奇心,幫助幼兒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
(5)教師小結:小動物們表演的影子秀真是太精彩了,那你們知道在夜晚這么精彩的影子秀需要借助于什么工具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好朋友電視臺》。
2、教師結合PPT以生動的語氣完整的講述故事《好朋友電視臺》
故事:
夜晚的森林里,一個手電筒照在峭壁上,形成一片圓圓的光。動物們正進行“好朋友電視臺”的比賽活動。
光里出現了“水龍頭的形狀”的影子……原來是大象與蝴蝶共同的杰作,大家都在一旁鼓掌叫好。
“向日葵”來了,原來是獅子與兩只松鼠的杰作!
“雨傘”出現了!原來是蝙蝠與小鳥一起上場了。
最后,呈現高難度的動作——“大樹”影子!
扮演的動物越來越多了。這下子所有的動物都興奮起來了,它們全部上場了。
3、教師小結:原來合作的力量是這么的強大。
四、游戲
1、《動物找影子》
規則:兩人以上為一組,每組一張影子圖畫,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讓幼兒合作完成影子圖畫游戲!
2、《模仿影子秀》
規則:每組幼兒完成影子圖畫后將其貼在展板上,該組幼兒模范自己這組的影子秀。(幫助幼兒感受與體會快樂合作的情感)
五、結束語。
小朋友們表演的影子秀真是太棒了,讓我們去尋找更多的小朋友來參與我們的《好朋友電視臺》的影子秀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以開放式、發散性的問題能激活孩子的思維,激起孩子積極表達的欲望,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再現已有經驗。因為中班上學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快速期,所以教師在此為幼兒營造寬松的交流氛圍,鼓勵他們在集體中大膽表達,互相交流,在生生互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關注個別,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在此活動中,可請個別幼兒到前臺表演。
通過“捉迷藏”游戲,從影子感知動物特征。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動物明顯特征的認識。因為剛升入中班的幼兒思維大多由行動引起,所以教師首先出示畫面,預設了“和動物朋友捉迷藏”的場景,引起幼兒特別的注意和喜愛,使他們能主動去認識環境,投入活動。通過觀察影子判斷不同的動物,在此預設重點討論:蝙蝠、大象和蝴蝶,讓幼兒能說說它們的外形特點。在活動中可鼓勵幼兒結合已有經驗用肢體動作模仿表現動物的特征。
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適當的知道,要有組織的完成游戲,游戲結束后,并要求幼兒完成后整潔的貼入展示板上。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8
重點領域:
健康
活動方式:
分組
預設目標:
1、練習繞過障礙物跑、鉆等動作,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
2、體驗與朋友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旗4面、拱形門4個、小動物頭飾(小貓、小雞、小鴨、小狗)、旗桿若干
活動過程:
1、領幼兒做動物模仿操。
2、分組練習鉆拱形門、繞過障礙物跑規則:
(1)必須繞過每一支旗桿;
(2)鉆拱形門時手腳不能碰倒拱形門。
3、游戲:到朋友家去做客教幼兒分成四組,聽到指令,每一組幼兒手拿一面紅旗,鉆過拱形門,繞過每一支旗桿,跑回原隊,將紅旗交給下一個幼兒,游戲如此反復進行。
4、游戲《小小機器人》,結束活動。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里與伙伴相處的機會少,獨自玩耍,分享、合作、關心他人的意識薄弱。但隨著幼兒動作、語言、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范圍的擴大,班上的孩子開始愿意與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經驗與能力,在活動中常因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與同伴發生爭吵的現象,為了滿足幼兒交友的渴望與需求,就預設了“好朋友”這樣一個主題。本次活動選擇了這一主題下的《找朋友》及《我們都是好朋友》兩個點。在幼兒喜歡小動物,愿意模仿小動物,對音樂《找朋友》旋律熟悉的基礎上,通過這個活動,使幼兒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同時,也對他們的已有經驗進行梳理和。
內容與要求:
1、在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2、樂意參與活動,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1、已學過游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2、歌曲《找朋友》
3、已與同伴一起做過游戲。
活動過程:
1、歌曲《找朋友》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
放兩遍音樂。
2、游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出示小鳥的頭飾
師:聽到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小鳥也飛來和你們一起做好朋友了。
(1)邊念兒歌,邊做游戲。(2遍)
許多小鳥飛,許多小魚游,小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拍著手,唱著歌,我們都是好朋友。
(2)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
師:除了小鳥,小魚,還有誰會來和我們做好朋友呢?
幼兒說出來之后,集體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并做游戲。
3、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師:剛才我們多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誰愿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為什么要找他做你的好朋友呢?
(1)幼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說出來之后,和好朋友抱抱、親親。
(2)教師:你們的好朋友本領真大,有的有愛心,有的自己會穿衣服,還有的上課很愛動腦筋的。老師也愿意和他們做好朋友。
(3)數朋友
師:老師有2個好朋友,你們有幾個呢?
幼兒將好朋友請到自己身邊,其他幼兒一起數朋友。
4、游戲:《找朋友》
師:你們的朋友可真多,我們和好朋友一起來做游戲吧!
(找,找,找朋友,找到幾個好朋友,找到?個好朋友。)
幼兒拉著圓圈邊念兒歌,邊走,當說到幾個好朋友時,就幾個好朋友抱在一起。
六:延伸活動:
我們有好朋友,小動物也有好朋友,那我們去找找看,還有什么東西有好朋友呢?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0
準備:
1、小狗,小鴨,娃娃的貼絨或磁性教具及相應的頭飾。
2、小班小冊2號掛圖。
過程:
一、通過談話引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說,怎么做?
3、師小結幼兒所說的:“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演示教具,朗誦兒歌
提問:兒歌中誰和誰是好朋友?
(2)教師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誦兒歌
提問:
1、兒歌中兩只小狗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鴨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3、兩個娃娃見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學習兒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
(1)請幼兒進行集體跟誦
(2)集體朗誦、男女分組朗誦
四、表演
分別請幼兒分別戴上小狗、小鴨、娃娃頭飾,找一個好朋友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
兩只小狗見了面,
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
尾巴搖搖頭點點;
兩個娃娃見了面,
親親熱熱把手牽。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
2、感受與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重點:
理解兒歌,表現兒歌
難點:
學習與伙伴友好相處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幼兒有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了解關心朋友,學習與人交往的正確方法。
2、能為好朋友畫正面半身像,盡量表現出好朋友的基本外形特征及臉部特征。
3、會用動作與歌聲表現歌曲輕松、愉快的情趣,能按歌詞內容自編簡單的表演動作。
4、能根據實物的數量進行配對連線,認識數字4和5.
5、能協調地做各種動作,活動中反應敏捷,動作迅速。
考核內容:
語言:《團結友愛親又親》、《會唱歌的生日蛋糕》
要求:能流利地表演兒歌,了解故事內容。
美術:《可愛的小蝸牛》、《大熊貓》
要求:用繪畫的方式表現這兩種動物的外形特征。能用各種圖形或線條進行裝飾。
數字:《看物印點子》、《實物連線》
要求:能根據實物圖的數量畫相應數量的圓點,能根據實物的數量進行數量相等間的實物連線,認識數字4和5.
健康:《我會系鞋帶》、《會聽聲音的耳朵》
要求:會打簡單的結,了解耳朵的'用處,知道幾種保護耳朵的方法。
音樂:《認識你呀真高興》、《朋友越多越快樂》
要求:能用快樂的歌聲表現歌曲,根據歌曲進行簡單的動作綜合:《神奇的話》、《快樂公寓》
要求:同和伴相處會使用禮貌用語,,知道大家共同合作勞動會得到快樂。
體育:《幫助朋友》、《合作真快樂》
要求:能協調地做兩個人合作玩球,游戲中反應敏捷,動作迅速、協調、平衡。
時間安排:元月十一日前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2
活動設計背景
當前的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被家長寵著、慣著,因此個人意識很強,什么東西都喜歡獨占,獨享。因此班上,常常有小朋友爭搶玩具,板凳等東西,集體活動中也不愿意同別人合作,自己一個人玩。在“分享、尊重和合作”上有所欠缺。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學會分享。
2、認識到集體活動的共同樂趣。
3、學會尊重他人,尋得他人的幫助和允許。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玩具、物品如何分享,如何大家一起玩
不僅僅是一兩個朋友,還有注重與同班其他同學的互動,結交更多的朋友
如何使用禮貌用語尋求幫助和他人交流
活動準備
1、每人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
2、有關朋友的動畫片,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
3、照相機
活動過程
1、在上課開始時,彈琴引導小朋友們唱《找朋友》歌曲。唱到一半停止,問小朋友有沒有自己的`好朋友,然后找到各自的朋友與他她坐在一起,待大家坐好后,繼續把歌唱完;
2、讓每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好朋友,然后讓落單的小朋友坐在一起;
3、播放動畫片,讓小朋友們看到動畫片中的人物與自己的朋友們合作,一起戰勝了困難,大家在一起玩耍,其樂融融;
4、老師講解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好朋友;
5、讓每位小朋友拿出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然后說說為什么自己喜歡這件玩具,是否愿意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玩具;
6、讓落單的小朋友也自己主動找到好朋友,把自己玩具分給朋友一起玩耍;
7、在找好朋友的同時,老師則在一旁要教小朋友如何用禮貌用語交朋友,如何同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同時讓其他小朋友主動與曾經落單的小朋友交朋友;
8、最后,玩一次經典集體游戲《拔蘿卜》,由老師扮演蘿卜,其他小朋友參與,一個小朋友拔不動,兩個小朋友要使勁,大家一起來很輕松;
9、拿出相機,拍照留念,最后把相片貼在班級活動墻上。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這次活動還是很成功的,大多數小朋友都學到了如何同自己的朋友分享,玩耍,有時還會從家中帶來自己的玩具同大家一起分享。雖然有個別小朋友在平時活動中,還是會存在爭搶的現象,但是老師會把小朋友帶到活動墻前指著照片講之前的快樂和道理。
這次活動,可能還有不太連貫的地方,需要以后繼續加強;再者,如果將這種朋友教育貫徹到課后的生活中,還需要進一步做好。活動在某種程度上讓小朋友明白了朋友、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禮貌說話,從而讓大家一起玩耍。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磁鐵,初步了解磁鐵的磁性:能吸住鐵制的東西。
2.培養幼兒圍繞磁鐵的問題積極思考,大膽探索。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初步了解磁鐵的特性。
活動準備
1.U形磁鐵一塊,小磁鐵若干。
2.鈴鐺,鐵釘,曲別針,鐵夾子,鑰匙圈,紙片,積木,玻璃球,塑料小玩具,扣子。
3.游戲用的“小貓釣魚”玩具。
活動過程:
1.認識磁鐵。
談話:小朋友,老師這里有一個神奇的東西,我們來看看它是誰?
出示U形玩具,讓幼兒說一說。
請跟老師說它的名字:磁鐵。
2.了解磁鐵的磁性.
出示鈴鐺,鐵釘。曲別針等東西,讓幼兒一個一個認識說出名稱。并放在大盤子里。
師:現在我們來幫磁鐵找朋友。
教師示范用磁鐵在盤子里挪動,再提上來讓幼兒觀察。
師:我們來看看磁鐵把哪些東西吸上來了?(逐個摘下讓幼兒說出被吸上來的'東西的名稱)
師:我們來看看這些東西都是什么做的?(他們都是鐵做的東西)
師:我們在來看看盤子里還有哪些東西?(教師取出讓幼兒說出東西名稱)
師:磁鐵為什么不吸他們呢?幼兒自由說。
師小結:因為它們不是鐵做的東西。
師:小朋友磁鐵的好朋友是哪些呀?請你說一說。
教師總結:磁鐵能吸住鐵做的東西。鐵做的東西是磁鐵的好朋友。
3.幼兒操作。
教師提供小磁鐵讓幼兒在活動室里找磁鐵的好朋友。
4.游戲:小貓釣魚
教師提供準備好的各種小魚,魚嘴上有各種圈圈(鐵圈,塑料圈,線圈等)。魚竿,用小磁鐵做的魚鉤。請幼兒邊玩邊觀察磁鐵做的魚竿能釣到那些魚。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這節課教師在備課從注意引導兒童觀察周圍生活,以增長知識和認識能力著手。充分利用幼兒好奇,愛探索的心理,提供直觀教具讓幼兒和磁鐵親密接觸,在活動中考慮到4歲兒童活潑好動,有一定獨立能力,富于想象,這些都是發展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基礎。從幼兒的認知水平上看,幼兒認識事物具有直觀形象特點,認識事物多信賴于感知覺,而幼兒周圍的物質世界中物體的形、色、聲、味等為幼兒感知覺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材料要體現所學概念的屬性特征,能把幼兒所學的概念轉化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動,使幼兒對概念屬性獲得的較為豐富感性經驗。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眼,手,口學會觀察歸納磁鐵的好朋友是鐵做的東西,從而就知道磁鐵可以吸住鐵做的東西。在最后的環節讓幼兒進行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感知磁鐵的磁性。讓幼兒在游戲中思考磁鐵還有更多的用法。幼兒天生好奇,在材料提供上尊重和支持幼兒自發地對材料產生興趣,能使幼兒探索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在活動中配以設計新穎、有趣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會使幼兒在愉快的狀態下進行探索、操作活動,促進幼兒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探索色彩混合發生的變化,初步感知三原色變色規律。
2.嘗試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喜歡科學小實驗,享受實驗成功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探索三原色相互混合后發生的變化規律。
難點:記錄并能表達自己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記錄表(大和小),紅色、黃色、藍色橡皮泥若干,油畫棒人手一盒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談話導入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故事前半部分。
師:"前幾天,我們一起欣賞了故事《紅黃藍,做朋友》,猜猜看,當紅色撞上黃色,咣咣咣,有可能變成什么呢?"當黃色撞上藍色,咣咣咣,有可能變成什么呢?
當紅色撞上藍色,咣咣咣,有可能變成什么呢?
二、探索紅黃藍三原色變色規律。
1.幼兒自主操作探究。
師:"到底會變成什么呢?試一試才知道。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紅黃藍三色橡皮泥,現在小朋友就根據記錄表的要求分別去試一試,注意,每做一次實驗就用同色蠟筆做一次記錄。"幼兒操作探究時,提醒幼兒探索兩種顏色變變變時要使勁揉捏,這樣變出的新顏色才比較明顯、均勻。
2.分享交流實驗結果。
請幼兒把做好的記錄表送到前面的展板上。
師:"小朋友,你們成功了嗎?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發現?"請幼兒到前面講解自己的記錄表,分享實驗探究過程。教師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進行點評驗證。
如:老師剛剛看了一下,大部分小朋友都認為紅色撞上黃色變成橙色,也有小朋友認為紅色撞上黃色變成一半紅一半黃,這是為什么呢?
請一幼兒到前面操作驗證,尋找原因:撞的.力氣太小了。
小結:紅色撞上黃色變成了橙色,黃色撞上藍色變出了綠色,紅色撞上藍色變成了紫色。那紅色、黃色、藍色撞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
3.拓展實驗:紅+黃+藍三、拓展延伸:顏色變變變顏色變化帶給我們很多的快樂,在我們的科學角里還有許多好看又好玩的顏色,小朋友可以去一玩,變一變。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5
一、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獨創性。
2.培養幼兒大膽講述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小圖片及識字卡若干,5幅與童話有關的圖片及童話一篇。
2.實物投影機一臺,實物圖片若干。
(二)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認識相當的宇,知道許多相關聯的事物。
三、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朋友”。部分幼兒拿圖片,部分幼兒拿字卡,聽音樂做動作找朋友。
(二)將若干圖片貼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討論可將哪些圖片組合。說說為什么它們是好朋友,還有什么可以做它的朋友。(如:樹葉和螞蟻是好朋友,下雨了,螞蟻可以躲在樹葉下。樹葉還可以是毛毛蟲、小鳥、花兒等的好朋友)
(三)出示圖片,幼兒欣賞詩歌。
1.一邊觀看圖片,一邊欣賞詩歌。
2.出示詩歌,請幼兒找出詩歌里面出現的幾對好朋友,并將圖片貼。在詩歌相應的字下面。
3.引導幼兒說說小鳥和鳥籠不是好朋友的原因。
(四)幼兒創編詩歌。(鼓勵幼兒說出不一樣的組合,如:星星和月亮是好朋友,馬路和汽車是好朋友等等)
(五)律動“好朋友”結束。
四、備領域修造
科學:鼓勵幼兒去發現、探索周圍事物的相關性,并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藝術: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水粉畫《我的好朋友》。
五、生活中滲透
在一日活動中有意識引導幼兒去發現周圍事物的`差異性,培養幼兒從多個角度去分析事物的能力。
六、環境中滲透
用幼兒畫的《我的好朋友》布置美工區。
七、家庭中滲透
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尋找事物間的聯系與差異。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
2、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
3、感受與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兒歌,表現兒歌
活動準備
1、小狗,小鴨,娃娃的貼絨或磁性教具及相應的頭飾
2、錄音機;磁性黑板一塊
3、幻燈片、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們好!
幼:老師好!
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說,怎么做?
3.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教師先朗誦兒歌。提問:兒歌中誰和誰是好朋友?:
1、兒歌中兩只小狗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鴨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3、兩個娃娃見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師:你覺得他們是好朋友嗎?你聽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互相幫忙?從哪里看出來他們是好朋友呢?你的?
三、學習兒歌(給幼兒播放歌曲,聽一聽)師:“這首兒歌好不好聽呀?那么,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好嗎?。”那先跟著我讀一遍吧……好,都學會了吧。我們現在來加上一些簡單的動作,一起演唱歌曲吧。
請幼兒進行集體郎誦
個別朗誦、男女分組朗誦,最后老師彈琴,你們按節奏來演唱好嗎?真好聽,小朋友們唱的很棒。
四、表演
分別請幼兒分別戴上小狗、小鴨、娃娃頭飾個好朋友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
兩只小狗見了面,
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
尾巴搖搖頭點點;
兩個娃娃見了面,
親親熱熱把手牽
教學反思
這不僅僅是一次音樂活動,通過孩子對歌詞的深入理解,讓孩子意識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性教育素材,讓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萌發和同伴積極交往的良好社會性。在教學時還可以配上一定的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如還是沒有掌握,那么在平時的安靜時間,老師帶著多唱幾遍。或者在平時吃飯、游戲時打開錄音,讓幼兒多聽聽。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7
活動準備:
1、大故事書1本
2、紅、黃、藍色片每人一份
3、紅、黃、藍的顏料每人一份
4、宣紙每人一份
5、清水3杯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故事書教師講《會變顏色的小兔子》的故事。
1、故事內容:
小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小紅、一個叫小黃、另外一個叫小藍。這三個孩子都特別淘氣,有一天,它們和媽媽一起到熊貓叔叔的染坊去玩。小紅不小心摔到了黃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紅:你是誰?小紅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紅呀。可是媽媽不相信;小黃摔到了藍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黃:你是誰?小黃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黃呀。可是媽媽不相信;小藍摔到了紅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藍:你是誰?小藍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藍呀。可是媽媽也不相信。
2、教師提問: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紅、小黃和小藍來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吧!
3、帶著問題,引出下一個實驗的環節。
(二)小實驗:紅黃藍的奧妙
1、發給幼兒紅、黃、藍的色片,讓幼兒進行實驗。
A、紅色和黃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橙色)
B、黃色和藍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綠色)
C、藍色和紅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紫色)
2、老師通過利用清水和紅、黃、藍三色的顏料,對幼兒進行A、B、C項實驗進行檢驗,引發幼兒對顏色的突然變化產生興趣。
3、通過實驗讓幼兒解答故事最后的疑問:
A、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紅來?(因為小紅變成了橙色)
B、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黃來?(因為小紅變成了綠色)
C、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藍來?(因為小紅變成了紫色)
(三)動動手:漂亮的.小手帕
1、教師演示:將方形的宣紙(生宣),對角折兩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紙的三個角分別成在紅、黃、藍色的小盤子里浸泡一會兒,讓三種顏色互相渲染在一起,在兩種顏色的交界處形成另成一種顏色,即橙、綠、紫色,然后把它輕輕的打開,就變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發給幼兒相同的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四)結束部份。
教師總結:
今天小朋友認識了紅、黃、藍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它們可以變化出很多漂亮的顏色來,我們還制作了很好看的小手帕,回家以后,教爸爸媽媽來做好嗎?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8
教材簡解:
我們都知道,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對周圍事物理解越深刻,美術表現的情感、素材就越豐富,進行創作活動的動力就越充足。從這個意義上講,從幼兒生活中尋找具有豐富情感經驗的題材是培養幼兒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情感創造能力的重要環節。幼兒園是個快樂的大家庭,小朋友們在朝夕相處中加深彼此了解,感情也日益深厚。以幼兒身邊熟悉喜愛的人-自己的好朋友作為主題,易于幼兒把握、表現。這就是我選擇"我的好朋友"這個題材的初衷。
目標預設:
1、在泥工活動中鞏固分泥、捏、團、粘貼等技能,發展手指動作的靈活性。
2、通過仔細觀察,創造性地捏出好朋友的臉,能突出表現臉部某一特征。
3、在活動中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增進同伴間的情感交流。
重點;激發幼兒活動興趣,讓幼兒找出好朋友的特征。
難點;幼兒通過搓、壓、捏等多種方法做出好朋友最特別的地方。
活動準備:
1、收集適合中班幼兒欣賞的成人作品、4幅臉部畫像。
2、幼兒以掌握平面泥塑的基本技巧,學畫過正面人物畫像。
3、粘貼泥工作品的畫框(幼兒預先制作),各色橡皮泥若干,泥工工具每人一份。
設計理念:
培養孩子的好奇、好問的習慣,樂于觀察的精神。孩子們在和同伴、教師的'交流、交往、合作中自主操作,大膽嘗試創新獲得成功的體驗。
設計思路:
泥工是一個基本技能發展手指動作靈活性的活動。在活動中,如何練習手指,提高幼兒泥工的興趣,把單一的手指動作練習變得有趣味,在主題活動"我的好朋友"中,我讓幼兒以掌握平面泥塑的基本技巧,學畫過正面人物畫像,讓幼兒介紹好朋友,找出對方臉上最特別或是自己最喜歡的地方,選擇自己喜歡的彩泥,在泥工板上開始捏制。
教學過程:
一、教師以"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導入。
師:這位小朋友長一雙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猜猜這位小朋友是誰呢?(教師著重從面部特征上描述,引導幼兒感知無關)。
二、欣賞成人美術作品(4)幅。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楊老師帶來了幾幅有趣的臉譜畫像,你們想看嗎?等會兒,請大家一邊看一邊想,然后把你看了之后的感覺告訴大家!
幼A:我看了這幅畫,覺得是一個小朋友把油瓶打翻了,油一滴滴掉下來,正好滴在盆子里,還好沒有浪費。
幼B:這是一個草莓娃娃,她看到有這么多小朋友在看她,心里很高興,她做了個鬼臉想讓我們笑呢!
幼C:這個姐姐的臉真美,特別是她的嘴巴像兩片花瓣,我很想親親她。
(評析:這組臉部畫像特征明顯、夸張,非常符合中班幼兒的觀察特征,易于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大膽講述。)三、觀察活動:我的好朋友。
(1)談話引起幼兒觀察興趣。
師:我們看了4幅作品,發現每張臉都不一樣。首先是臉的形狀,有方形、圓形、心形。頭發呢,有的像葉子;有的像太陽的光芒;還有的像獅子的頭發,又多又細。眼睛、鼻子、嘴巴也各不相同,就像我們小朋友的臉。現在請大家找一位好朋友,仔細看看,找出他臉上最特別或是你最喜歡的地方,然后請你上來介紹一下。
(2)幼兒找到好朋友,進行觀察。
要求:仔細觀察,找出對方臉上最特別或是自己最喜歡的地方。
(3)幼兒像大家介紹好朋友。
幼A;胡嘉欣的眼睛很有趣,她開心時眼睛笑瞇瞇的,像彎彎的月亮,很好看;生氣時眼睛瞪的大大的,很兇。所以我喜歡她高興的樣子。
幼B:陸新怡掉了兩顆門牙,說起話來有點漏風,笑的時候牙齒露出來不太好看。
(評析:這一觀察活動為幼兒接下來能準確迅速抓住好朋友臉部特征進行創作打下了基礎。)
四、幼兒操作師:小朋友看的可真仔細,找到了好朋友臉上最特別的地方,還有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你們想不想用橡皮泥捏出好朋友可愛的臉呢?
提出操作要求:
(1)活動時可以和好朋友坐一起,再仔細看看他臉上最特別的地方或是最喜歡的地方是什么樣子的。
(2)選擇自己喜歡的彩泥,在泥工板上開始捏制。最后把自己的作品粘貼在鏡框里。
(3)把泥工工具整理好,放回原處。
(評析:幼兒在創作中表現的非常大膽、自由、認真,作品極具個性,富有創意,值得一提的是有個別幼兒運用線條勾勒的方法用泥條圍出臉型,這樣既簡單又易于變化。)
五、講評:"小小泥塑展"。
師:小朋友的小手可真巧,每幅作品都很棒!現在就請你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六、活動延伸:
共同收集幼兒家庭成員的照片,制作成相冊,鼓勵幼兒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歡的人的臉部泥像,如爺爺、媽媽等。
七、活動反思:
在這一活動中,幼兒運用泥塑與講述這兩種自我表現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的感情。它以欣賞引發講述的興趣;又以講述引發泥塑的興趣,達到了激發想象、發展語言、萌發審美情趣的目的。
在活動中,幼兒調動已有經驗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感受。她們在寬松的環境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并在傾聽同伴的介紹中獲得了更多的信息。
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的表現非常積極主動,創作欲望強烈。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2、教幼兒認識歌曲的間奏,學習用領唱與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鋼琴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復習歌曲《大雨和小雨》《清潔歌》
2、律動《生活模仿動作》《洗手帕》
二、基本部分
1、你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嗎?你們的好朋友是誰?你們為什么會成為好朋友?重點引導幼兒講講為什么會成為好朋友?好朋友間要互相幫助。
2、學唱新歌《好朋友》
幼兒欣賞《好朋友》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詞內容。
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
4、歌里的小朋友是怎么互相幫助的?幫助幼兒理解并掌握歌詞。
5、幼兒輕聲學唱歌曲,注意提醒幼兒間奏處應停頓不發出聲音。
6、鼓勵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
7、學習領唱和齊唱的方式進行歌詞。
請幾名幼兒上來領唱歌曲的前兩句,其他幼兒坐在位子上齊唱后兩句。
請一名幼兒單獨領唱,其余幼兒齊唱。
8、幼兒隨琴聲演唱歌曲。
分男女孩子演唱歌曲。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資源的寶貴。
2、在親自體驗中,懂得愛惜水,知道節約用水。
活動準備:
1、教材、兩盆花(一盆先不澆水葉子有些垂下)、與水有關的圖畫一幅。
2、幼兒生活經驗:初步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
幼兒懂得動植物生長需要水。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兩盆花:澆過水的和沒澆過水的各一盆,請幼兒觀察,并引導幼兒發現兩盆花的不同,了解植物生長與水的關系。
2、利用畫面的情景,了解水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教師提出問題:說說畫面中小朋友在干什么?魚生活在什么地方?小朋友用水在做什么?
由此引起幼兒對水的關注,知道人們生活和小動物生存都離不開水。
3、結合幼兒對水的認識,引導其說說水有什么用途。
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什么時候需要水?
4、請幼兒進一步思考并討論:生活中如果我們沒有水會怎樣?在幼兒充分感知水的用途及水的重要性的基礎上,討論:在生活中怎樣節約用水、怎樣愛惜水?
活動延伸:
1、利用語言活動學習兒歌“小水管”,知道要節約用水。
2、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節約用水,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水是我們的朋友》是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孩子都喜歡學,通過學習,孩子知道了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懂得日常生活中如何節約用水,很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本活動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孩子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為了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我創設了“水是我們的朋友”的教學情景,孩子非常感興趣,都能積極主動投入學習當中,活動問題設計層層深入,具有啟發性,活動語言富有兒童色彩,如:如果我們不珍惜水,水也要發脾氣,你知道它怎么發脾氣嗎?在不斷地討論交流中,孩子自己得出了水資源的巨大作用,我們人類離不開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用水。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計劃,加深孩子的印象,在延伸部分,我設計了三個問題,通過解決問題,孩子不僅加深理解了如何節約用水,還鍛煉了孩子的動手、動口能力,可謂一舉兩得,我認為這是本活動的點睛之筆。
《水是我們的朋友》是幼兒感興趣的話題,貼近生活,孩子學習熱情被點燃,就連平時膽小的孩子,都能主動回答問題,孩子們各抒己見,沒想到孩子會知道這么多,真是另人欣喜,孩子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認識到了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孩子們徹底改變了,以前浪費水的'現象再沒發生,孩子還會監督身邊的親人節約用水,看來孩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正逐步形成。
活動中多處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孩子直接從屏幕上獲取比較全面、直觀的知識,進入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孩子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
不足之處,活動中對孩子放手不夠,總擔心孩子答不上來,在今后教學中,我會相信孩子們,他們一定行,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這樣,孩子就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個驚喜,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好朋友02-23
幼兒園中班音樂好朋友教案01-13
幼兒園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01-20
幼兒園中班《好朋友》社會教案01-02
《好朋友》中班音樂教案03-24
《我的好朋友》中班教案03-19
中班音樂教案好朋友02-20
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02-02
中班動物好朋友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