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節奏的認識。
2、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使幼兒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過程
1、情節引入“有只小鴨子不高興了,我們去幫幫它吧。”怎么幫助它呢?幼兒討論。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小鴨子,我們去看看他們在干嗎? 突然有只小鴨子不高興了,該怎么辦呢? 我們去找它做好朋友好不好呢?
2、欣賞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教師: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啟發幼兒答:在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帶領幼兒一起唱歌,先感受音樂,做動作
3、當幼兒熟悉音樂后,帶領幼兒齊唱
4、請個別幼兒(接受能力較強的)先在老師帶領下唱~并給予獎勵。
5、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
――由教師發起,配合音樂節奏玩找朋友的游戲。請所有幼兒齊唱“一二三….在哪里”。唱到在這里的時候請一個幼兒請出以為好朋友,然后2個幼兒找好朋友。以次類推
6、結束延伸:此活動可以用于音樂游戲中。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音樂領域的開課,總體來說,幼兒能在輕松的氣氛中學會歌曲,并會大膽地一邊唱一邊進行表演,學會與朋友交往的能力,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的目標。不足:活動中若能再為幼兒創造一些自己游戲的空間,效果會更好。也通過這次活動,自己在今后的音樂活動教學領域里有了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小花狗》,能夠邊唱邊按樂句變換動作。
2.愿意表演歌曲,體驗表演的樂趣。
3.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1.“小花狗”頭飾、“肉骨頭”胸飾若干(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小花狗》音樂CD。
活動建議
1.理解歌詞,學習歌曲。
(1)教師:“你們見過小狗嗎?小狗最愛吃什么?……”
(2)教師示范演唱兩遍歌曲,引導幼兒逐句理解歌詞。
(3)根據歌詞內容提問:“小花狗在什么地方?它的眼睛是什么樣的?它在門中想做什么?”引導幼兒逐漸熟悉歌詞和歌曲旋律。
(4)教師再次示范演唱,引導幼兒跟隨音樂CD學唱,逐漸會唱歌曲。
2.學習演唱歌曲,練習創編動作。
(1)教師逐句唱歌,引導幼兒分句創編動作。
(2)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按照樂句變換動作。
3.玩表演游戲“小花狗”,體驗表演的樂趣。
(1)教師介紹游戲規則與玩法:請幼兒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小花狗”和“肉骨頭”。音樂響起時,“小花狗”在自己的座位前,邊唱邊表演,“肉骨頭”中蹲在“小花狗”前面,當唱完“汪汪”時,“小花狗”站起來去抓“肉骨頭”,“肉骨頭”則迅速逃回自己的座位。規則是“小花狗”只能在原地抓,不能離開椅子。
(2)幼兒反復玩游戲,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延伸
可以請幼兒課后帶著頭飾到院子里跟好朋友玩游戲,也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媽媽一起玩。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
2、在幼兒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按節奏學會做手腕轉動。
活動準備:歌曲《手腕轉動》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我們大家做得好》《學做解放軍》《小鳥醒來了》《下雨了》《我上幼兒園》
二、導入活動
1、游戲:《小手拍拍》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小手拍拍這個游戲,讓幼兒按老師的指令用自己的小手做出動作。
2、教師讓幼兒練習用手做舉起來、轉起來、拍一拍等動作。
3、教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干,那小朋友們還可以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做些什么動作呢?(教師引導幼兒做一些別的動作。)
4、教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們學一個新的動作,叫轉手腕。
教師帶領幼兒練習轉手腕的動作,并且告知幼兒手腕的具體位置在什么地方。
三、幼兒傾聽歌曲旋律,感覺歌曲的節奏
1、教師:剛才小朋友們做得都非常的棒,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首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然后邊跟著音樂的節奏來拍手打節奏。
2、教師彈奏歌曲旋律,請幼兒傾聽。
3、再次彈奏歌曲,并請幼兒跟著歌曲的節奏來進行拍手。(帶領每小節拍手兩次)
4、教師介紹首歌曲的名字:《手腕轉動》。
四、初步學習表演歌曲
1、教師:我們今天就要請小朋友來根據歌曲節奏來做手腕轉動的動作。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可以怎么樣做呢?
2、教師先請小朋友們邊聽歌曲邊做出轉手腕的動作。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按著節奏,每一小節拍一次手轉一下手腕。
4、教師帶領幼兒表演歌曲!結束活動。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孩子們的世界中,有著很多好吃的豆豆,有甜的、酸的、辣的等等,而《點豆豆》這一藝術活動則是從幼兒身邊好吃的豆豆出發,在品嘗過多種豆豆之后,在玩玩樂樂中學唱《點豆豆》,活動以吃豆豆導入,“點豆豆”游戲作為引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玩一玩的過程中理解歌詞、學唱歌曲、創編歌曲。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游戲情境中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并樂于用動作、表情和語言與吃不同味道豆豆時的表情。
2. 愿意與大家一起唱歌、游戲,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豆豆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引起興趣
我帶了一些甜豆豆給你們吃,想吃嗎?可是它們太調皮了,跑不見了,你們猜,它會藏在哪里?
2.結合游戲、理解歌詞
(1)介紹游戲
師:這里有幾個豆豆呀?對啦!有三個甜豆豆,你們想吃哪一個甜豆豆?我們來玩點豆豆的游戲,點到哪個就吃哪個!“點,點,點豆豆,點到一個小豆豆。這是什么豆?甜豆豆!
評析:吃豆豆導入,引發幼兒興趣,游戲的方式更適合小班幼兒,引導幼兒在玩玩樂樂中初步熟悉歌詞。
(2)討論表情
師:剛才我們說,點到哪個就吃哪個,那我們來一起吃吃看甜不甜,拿出兩只小手一起來:嗤嗤嗤,……
評析:情境性的語言,適合小班孩子這一年齡特點。將動作、表情融入其中,更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
師:現在吃完甜豆豆,感覺怎么樣?請個別幼兒模仿,集體學習表演。
(3)理解歌詞
剛才老師是怎樣點豆豆的?與幼兒一起回憶,討論。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通過“點豆豆”的游戲,讓孩子們在玩玩樂樂中熟悉歌詞。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鋪墊。
3.創設情境、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老師還把這個好玩的游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呢!在這首歌中,我還加了一句好聽的話呢!待會兒看誰的小耳朵最靈,一起來聽聽吧!
教師邊彈邊唱第一遍
師:我加了一句什么話?(啦啦啦啦啦,……)
師:這首歌好聽嗎?那讓我們來一起唱一唱吧!
師:還有哪個豆豆沒吃到?來一起吃吃看
評析:歌曲的導入很自然,前面一個環節中的熟悉歌詞部分為這個環節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孩子們在掌握歌曲的同時,一下子都能唱出來了。
4.拓展延伸、改編歌曲
(1)改編歌曲
除了甜豆豆,還有什么味道的豆豆?吃了酸豆豆和辣豆豆,表情會怎樣?
評析:活動的一個升華部分,教師引導幼兒結合剛才唱到的甜豆豆引申到現在的酸豆豆、辣豆豆,并通過不同的表情、動作來表現歌曲。
(2)游戲“點豆豆”
師:今天呢,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不同口味的豆豆,它們呀,藏在你們的小椅子下面呢,快拿看吧!看看你是什么豆豆(找幾個小朋友來說說)
師:好,快把你的豆豆貼在身上吧!貼好的坐神氣,我來找最神氣的豆豆來開始點了,最后點到誰,這種口味的豆豆一起走到前面來,唱啦啦啦的部分,一起做,其他小朋友來看看誰的歌聲最美,表情最像。
評析:這一環節很好地體現了活動中的師幼互動,通過點豆豆的方式,既鞏固了他們對歌曲的熟悉,又提高了孩子們學唱的積極性。
活動反思:最初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考慮到孩子的年齡階段,首先想到的要有“趣”,第二想到的要“生活化”,只有生活化的藝術活動才能更加吸引幼兒。
首先,在整個活動中,我為幼兒從始至終設置了一個游戲的情景,引導幼兒在“點豆豆”的游戲中通過點點、說說、玩玩等方式學唱歌歌曲,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第二,最后一個環節中的游戲也很好地體現了師幼互動,通過班級中大范圍的“點豆豆”,點到哪個小朋友身上的豆豆標記,貼有這個豆豆標記的所有小朋友到前面來演唱、表現出這個豆豆的表情、動作。
不過,在活動中,我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教師自身的狀態
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感覺到自己沒有投入到一個游戲的情境中,在豐富幼兒的表情動作中,應該多請幾個幼兒到前面來表演,并給予這部分孩子及時的鼓勵,我自己在示范時,也沒有發揮到最佳狀態。
2.教師沒有做好“引導者”
在每個活動中,教師應該充當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而當教師要求幼兒玩豆豆、唱豆豆的時候,班級中有部分幼兒顯得沒有任何興趣,我沒有做好一個“引導者”這一角色中,在幾次失敗后選擇了放棄。綜合以上幾點,自己感覺到,在活動的設計上我考慮到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而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自己還欠缺對小班幼兒的認知,沒有完全站在小班幼兒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活動,每個環節的處理上還不夠細膩,語言的組織也有待自己進一步的改進。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真聽音樂,感受旋律的活潑流暢和低沉緩慢。
2、模仿小貓和獅子的動作自由表現,體驗游戲的樂趣。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貓胸飾人手一個,獅子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兩段音樂。
1、聽小貓的音樂。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
“你們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2、聽獅子的音樂。
“老師還有一段音樂讓小朋友聽聽看。”
“聽了這段音樂又有什么感覺呢?”
二、故事引出。
1、“老師還帶來了一個故事:森林里住著一大群小貓,它們每天都會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戲,開開心心地生活著。另外,森林里還住著一只大獅子……”
2、再次聽音樂。
“你覺得哪句是表現小貓的?哪句是表現獅子的?為什么?”
3、模仿小貓的動作和獅子的`動作。
“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貓是什么樣子走路的。”
“獅子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4、跟隨音樂表現小貓和獅子的動作。
三、游戲《小貓和獅子》
1、繼續故事“這群小貓和大獅子住在一起可不是那么幸福的,因為這只獅子非常的兇猛,肚子餓的時候就會抓小貓吃,不過小貓們也很聰明,會想出變石頭的辦法逃過獅子的魔爪。”
2、交代游戲規則:聽貓的音樂時,模仿小貓的動作自由表現;當聽到獅子的音樂時,小貓靜止不動,變成石頭,獅子就會失望地離開。發現會動的小貓就會被獅子抓走。
3、游戲數遍。
教學反思:
本課《小貓和獅子》是一堂樂曲欣賞課,有別于其他的樂曲教學活動。由于中班幼兒聽辨音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漸能辨別聲音的細微變化。因此本課就需要幼兒會傾聽,了解樂曲的名稱和特點,辯聽樂曲中明顯不同的音的高低、快慢、輕重的變化。通過幼兒熟知的兩種不同類型動物形象(一種柔和,一種威武),來對應感受樂曲中兩種不同的風格。讓幼兒知道輕柔的樂曲是代表小貓,而低沉的樂曲是代表獅子。而這些體驗強調的是由幼兒的直接經驗獲得的,不是老師間接知識的傳授。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小班音樂活動教案最新10-18
小班音樂的教案02-28
小班的音樂教案01-03
小班音樂教案06-29
小班音樂教案模板10-11
小班夢音樂教案01-18
小班音樂優秀教案01-18
幼兒小班音樂教案01-18
關于小班音樂教案01-20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