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10-22 07:11:36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15篇【精品】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15篇【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1

  設計說明

  1.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教學沒有固定的形式,一節課如何開頭也沒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學對象不同、教學內容不同,開頭也不會相同。本節課直接拿出計算器,開門見山,明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用計算器探索規律,使學生在新課開始就明確了學習目標,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2.注重開展自主學習。

  別人說十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學生親手操作演示的東西,由于有切身實踐,往往體會深刻,有助于激發悟性,增強思維力度。緣于上述原因,在每個板塊的活動中,都積極為學生主動嘗試、交流、討論等創造條件,為學生探索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發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交流、總結、應用的過程,層層深入,讓學生感受到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樂趣,這樣才會使課堂生動有趣。此外還重視方法的總結,在學生會用規律寫商后,讓學生回顧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并試著總結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計算器

  學生準備:計算器

  教學過程

  ⊙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今天的新課,我們請來了一位特別的“朋友”(計算器),有了它,我們的計算既快捷又準確,它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發現規律。接下來我們就利用計算器一起來探索數學中的奧秘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接導入,通過利用計算器的好處,讓學生帶著“特殊功能”這個疑問進入新課。

  ⊙合作探究,總結規律

  1.建立猜想。

  出示例9中的前兩題:1÷11 2÷11

  (1)使用計算器。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出1÷11的結果。

  (2)根據結果猜想。

  師: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已經得出1÷11=0.0909…,如果在這道除法算式中,除數11不變,被除數乘2,得到的`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學生提出猜想:0.0909…×2=0.1818…,因為除數11不變,被除數1擴大到了原來的2倍,得到的商也應該擴大到原來的2倍。

  2.驗證猜想。

  (1)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2÷11的商,驗證猜想。

  (2)引導學生舉例進一步驗證猜想。

  猜想:

 、偕淌茄h小數;

 、2÷11的結果是1÷11的結果的2倍……

  出示3÷11、4÷11、5÷11,不計算,用發現的規律直接寫出這幾題的商,并用計算器驗證。

  3.總結規律,運用規律。

  (1)觀察各商的特點,尋找規律。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還發現了什么規律?

  預設:

  生1:除數不變,被除數與第一題相比分別擴大到原來的2~5倍,商與第一題相比也相應地擴大到原來的2~5倍。

  生2:商都是循環小數,整數部分都為0。

  生3:循環節都是被除數的9倍。

  (2)運用規律。

  請學生根據探究出的規律寫出例9中后四題的商。

  4.總結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方法。

  用計算器計算

小學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的乘法估算.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自主探索、勇于嘗試的勇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的乘法估算.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離學校大約十分鐘的路程,學校組織活動,要求8點鐘集合,小明幾點鐘從家出發合適?

 。ㄔ趯W生討論發言的基礎上,應該明確:他至少7點50分從家出發,實際上,為了不遲到,他應該提前幾分鐘,7點45從家出發比較合適.)

  2.這個時間你是怎樣得到的?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估算?

  (在估計的基礎上進行推算,這就是估算.)

  3.請你舉例說明,你在生活中見到過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用到過估算?

  二、嘗試討論

  1.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下面題目:

  a.一所學校的階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個座位.這個階梯教室大約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個字,共有31行,這份稿件大約有多少個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區散步,小明每分鐘大約走39米,他繞健身區一周走了12分鐘,這個健身區一周長大約有多少米?

  2.讀題,你有什么發現?(解決這些問題,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3.同學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歸納: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并說出你們是怎樣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個)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觀察這幾道題目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乘數是兩位數,都是用乘法.)

  3.根據自己解答過程中的體會和同學的匯報,試著說一說怎樣進行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估算?(根據學生的發言,對估算的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分別取近似數,再用兩個近似數相乘.)

  四、鞏固練習

  1.一本書有50頁,每頁排23行,每行26個字.這本書大約有多少萬字?

  2.小麗每分鐘步行52米,1小時大約走多少千米?

  3.一個糧店平均每天大約賣切面790千克,一個月大約賣切面多少千克?

  4.一個苗圃有育苗地4塊,每塊地有91行,每行種89棵樹苗.這個苗圃大約培育多少棵樹苗?

  5.一塊長方形地,長98米,正好是寬的2倍.這塊地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6.說出下面哪些內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億.

 。2)在跳繩比賽中,東東跳了98個.

 。3)這輛公共汽車上大概有40人.

  (4)我們班有45名同學.

 。5)小紅三分鐘能寫85個字.

  7.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下面各題算得對嗎?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鐘你的脈搏大約跳動多少下?

  (2)全校大約有多少學生?

  五、質疑提高

  1.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

  2.怎樣進行兩位數乘法的估算?請你舉例說明、

  3.還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并解疑、

  六、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一估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經歷估算的全過程,學會估算的方法;

  2.讓學生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養成估算意識。

  活動準備

  天平、尺子、黃豆、紙

  活動過程

  1.學生每6人為一組,每組發給一袋黃豆和一打紙。

  2.教師提問:每組有500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這一打紙大約有多少張?請大家估算一下。

  3.討論出估算步驟再操作,需要工具可以來領取。

  4.動手操作時合理分工協作。

  5.填寫估算報告表,檢查計算是否正確,并做好匯報的準備。

  參考1:

  黃豆粒數估算報告

  估算步驟

  先數出10克的黃豆有56粒,再算整袋黃豆500克有50個10克,也就是有50個56。

  所用工具

  天平

  估算結果

  共有50×56=2800(粒)

  參考2:

  紙的張數估算報告

  估算步驟

  先量出1毫米有10張紙,再量出整打紙有4厘米1毫米,也就是有41個10。

  所用工具

  尺子

  估算結果

  共有41×10=410(張)

  拼擺算式

  活動目的

  1.使學生能熟練進行加、減、乘、除的口算.

  2.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寫有數字3、+、—、×、÷、( )等符號的紙牌。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題目:

  下面有5個算式,請你在這5個算式中,添上適當的+、—、×、÷、( )等符號,使它們的得數都等于100.其中,每一個算式中的3,可以任意分組,例如3,33,33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 3=100

  2.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給一組紙牌進行拼擺。

  活動目的

  訓練學生進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題目:開學初,學校要給同學們訂做校服,每套服裝是300元。

  2.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分年級調查各班的學生人數。

  3.口算各班應收的服裝錢數。

  4.口算各年級應收的服裝錢數。

  5.口算學校應收的服裝錢數。

小學數學教案3

  課題:比大小

  教學內容:P17-P18,練習三5、6、7、8

  教學目標:

  1、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預習:

  1、數出17頁圖中的猴子、桃子、梨和香蕉的'數量,寫在書上。

  2、你能用“同樣多”“多”“少”表示出它們間的關系嗎?

  一、復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交流匯報: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

  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做一做:p17第1題讓學生先觀察圖,在說一說,最后再填寫。

 。ǘ┱n中休息,玩游戲:

  玩搶凳子的游戲,其實其中也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凳子少,人多,所以也有比大小的知識含于其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知道。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17頁做一做第2題。

  2、完成19頁練習三第6、7、8題

  3、完成19頁第5題。

  4、拓展訓練:完成19頁思考題:他說的對嗎?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呀?或是你有什么想法呀?

小學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鐘面和電子表面,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地讀、寫整時時刻和大約幾時。

  2.經歷操作、討論、交流等實踐活動,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建立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從小養成有規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時間問題。

  對策:讓學生通過撥一撥、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進一步建立時間觀念,認識整時數和大約幾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引入: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兒正好有一段動畫片,想不想看?

  在這段動畫片里有一樣物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請你們邊看邊找,比一比,看誰能第一個把它找出來。(課件播放動畫片)

  2.指名匯報,公布正確答案:鐘表。

  3.提問:你知道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處嗎?學生介紹

  4.揭示課題:鐘表在生活中有很多用處,它能告訴我們時間,幫助我們利用好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鐘表”。出示課題。

  【開課伊始,從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動畫片入手,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讓學生說說鐘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做好了學習新知識的心理及能力上的準備!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1.組織探究,認識鐘面。

 。1)師:今天小朋友們都把自己的小鬧鐘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真漂亮!向同學們展示一下吧。▽W生之間互相欣賞各種式樣的鐘表)

 。2)師:無論什么式樣的鐘,都有一個鐘面。仔細觀察你的鐘面,看看有什么發現?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匯報:誰來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用教具鐘演示:12個大格,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板書)

  由學生介紹時針和分針。

  提問:怎樣區分時針和分針呢?

  每人在自己的實物鐘上指出“時針”和“分針”給同桌看。

 。3)師:下面請你們撥動你的小鬧鐘,看看還能發現些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匯報:時針和分針同時在走,而且走的不是一樣快的……

 。4)師:老師這兒也有個鐘面(課件出示一個空白鐘面)。

  提問:這個鐘面完整嗎?再給它加上些什么才算比較完整?

  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上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

  2.認識整時。

  (1)指著剛剛添加完整的鐘面,提問:這個鐘面上的時間你認識嗎?你是怎樣認出是3

  時的?(學生介紹認識整時的方法)

 。2)出示5時的鐘和表,提問:這只鐘和這塊表上表示的是幾時呢?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幾時。

  (3)出示電子鐘,提問:你知道這個是什么鐘?這個電子鐘表示的是幾時呢?怎么看出來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見過這樣表示時間的?

  小結:圓點后面兩個零,前面是幾就幾時。

  (4)師撥鐘面,指名口答。

 。5)請你撥一個你喜歡的整時,讓同桌的小朋友來認一認。同桌活動集體反饋時根據學生撥的整時讓學生說說當時一般在做什么?

  3.認識大約幾時。

 。1)教師撥鐘(5時整),提問:這是幾時?再撥(5時過一點),提問:這又是什么時刻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小組討論最佳答案。再撥(5時不到),提問:這個時刻怎樣說比較合適呢?學生口答并說明理由。

  小結:幾時不到和幾時過一點我們都可以說成“大約幾時”。

 。2)出示“7時不到”“7時剛過”“7時整”三個鐘面,指名認鐘并說明理由。

 。3)交流活動: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小鬧鐘撥出自己最喜歡的時刻(可以是整時或大約幾時)找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師,介紹一下自己撥的時間,并說明此時此刻自己一般在干什么。

  【設計這一環節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讓他們通過觀察、撥鐘、小組交流、全班性交流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通過自己的.感悟和體驗去獲得新知。】

  三.實踐應用,鞏固內化。

  1.畫一畫!跋胂胱鲎觥5。

  丁丁聽說我們小朋友今天學習了認鐘表,想出示幾個鐘面考考大家,可沒想到他是個小馬虎,畫出的鐘面不是缺這個就是少那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三個鐘面,依次指名說說缺少什么。

  你能幫幫丁丁,把這幾個鐘面補充完整,并且使鐘面表示的時間正好是丁丁要求的時間嗎?學生完成,集體評議。

  2.議一議!跋胂胱鲎觥6。

  課件出示:有一天,老師聽到兩個小朋友在爭論一件和時間有關的事,小明說10時的時候他在上第二節課,小麗說10時的時候她在床上已經睡著了,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小結:原來一天之中,上午有個10時,晚上也有個10時。

  3.說一說。課件出示:上午時,中午時,下午時,晚上時。

  讓學生根據這幾句話填上合適的時間,并說說當時自己在干什么。(小組交流)

  【練習的設計力求聯系生活實際,注意加強趣味性,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初步掌

  握一天24小時的概念!

  四.課堂總結,拓展開放。

  周末的時候你們一般都做些什么呀?

  請小朋友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一張周末的“作息時間表”,合理的安排好時間,渡過一個“愉快的周末”。

  【讓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設計“作息時間表”,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小學數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學生探討,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的應用意識。

  2.使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取商的近似值的不同情況,并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進一法”和“去尾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感受商的近似值的現實意義,結合生活實際正確地選擇“進一法”、“去尾法”解決問題。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揭示課題

  同學們,昨天老師去逛超市;10元錢買了3斤蘋果。誰能告訴老師蘋果的單價是多少呢?

  板書:學生的列式計算。引導學生說出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得近似值。

  設計意圖:除了讓學生在體會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更要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實際,又服務于生活實際,體驗學習探索成功給學生帶來的愉快。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12(1):小強的媽媽要將2.5千克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里,(每個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準備幾個瓶?

 、賹W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

  預設:生1:2.5÷0.4=6.25(個)

  生2:2.5÷0.4=6.25(個)≈6(個)

  生3:2.5÷0.4=6.25(個)≈7(個)

 、诮M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小組匯報)

  預設:

  生1:瓶子需要整個數,不能用小數表示。把6.25個用“四舍五入法”約等于6個。

  生2:6個只能裝0.4×6=2.4(千克),不夠裝應需要7個。

 、劢處煾爬。

  師:兩種答案哪一個更符合生活實際?(第二種)

  師:像這樣,在實際生活中,將6.25中的小數點后面的尾數舍去,向個位進1,這種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2.再來看看王阿姨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出示例12(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長的紅絲帶包裝禮盒。每個禮盒要用1.5米長的絲帶,這些紅絲帶可以包裝幾個禮盒?

  ①先獨立思考。

  預設:生1:25÷1.5=16.666……(個)

  生2:25÷1.5=16.666……(個)≈17(個)

  生3:25÷1.5=16.666……(個)≈16(個)

 、谌嘟涣鞔鸢,組織學生討論,強調以理服人。

  預設:生1:盒數應取整數,把16.666……(個)用“四舍五入”法應進1,約等于17個。

  生2:但實際包裝時,17個禮盒要用1.5×17=25.5(米)的紅絲帶,絲帶不夠包裝,應是16個。

  生3:16個禮盒用了1.5×16=24(米)紅絲帶,剩下1米不能再包裝一個禮盒,所以只能16個。

 、劢處煾爬ā

  師:我們應取哪種呢?

  師:像這樣根據實際情況,將16.666……中小數點后面的尾數去掉,這種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三)教師小結:看來,“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適用于一般情況,在解決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有時要多一點,即“進一法”;有時要少一點。即“去尾法”。這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商的近似值實際應用。(板書)

 。ㄋ模╈柟叹毩暎卣固岣

  第一關:試一試

  第二關:比一比

  第三關:選一選

  第四關:說一說: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對商的近似數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ㄒ话闱闆r下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數。)

  六、板書設計:

  商的近似數

  10÷3= 3.333···(元)≈3.33(元)四舍五入法

  2.5÷0.4 = 6.25(個)≈7(個)進一法

  25÷1.5=16.66……(個)≈16(個)去尾法

小學數學教案6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訣求商,初步學會了除法豎式的寫法和有余數的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好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將使學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計算中的一些基礎知識。

  教材內容

  1、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包括用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以及一位數除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數的口算。

  2、筆算除法。

  筆算除法包括一位數除二、三、四位數,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2、使學生經歷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過程,掌握一般的筆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3、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教學難點

  使學生會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突破重、難點的措施:

  1、加強學生自主探究活動,重視對算理和計算規律的探求。

  2、拓展主題圖的情境視野,根據實際情況將出發的學習與人的生活環境、健康成長、交通、體育、娛樂、飲食等聯系起來,是枯燥乏味的除法計算植根于人類的一切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3、把估算放在與口算、筆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4、加強乘、除法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課時安排

  1、口算除法 3課時

  2、筆算除法 9課時

  3、整理和復習 1課時

小學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重點難點:

  1、能夠有條理地表達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學具:

  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制作美麗的圖案。

  [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喚起學生制作圖案的興趣。]

  二、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通過再次欣賞花瓣圖案,觀察分析圖案的構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2、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

  4、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養學生想象和操作相結合,分析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研究空間圖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活動成功的喜悅。] 5、課件出示

  笑笑能將線面的圖1變成圖2,你知道她是怎樣做的嗎?(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律。

  三、設計圖案。

  獨立完成書37頁練一練1題、2題。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2、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愉悅,知道自己本節課學習了那些知識,還有什么不足,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課后作業

  小組合作設計圖案。

小學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65頁例6、“想想算算”,練習十三第5~8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初步學會連續退位減的筆算,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進一步鞏固用差加減數驗算減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筆算:312-2612312-905

  做完后讓學生說說筆算萬以內的減法,要注意的地方。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6:612-261=

  2、提問:怎樣列豎式?

  3、讓學生試著在書上完成。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一步一步地計算的。講解完后學生集體說說計算過程。

  4、提問:這道題和前面學習的.題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指出:像這樣從個位起,每一位上的數都不夠減,都要從前一位退1后再減的計算,叫做連續退位減。計算連續退位減,要按照筆算減法的法則,細心計算。還要特別注意,某一位上退了1,到這一位計算時不能忘記已經退了的1。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1題第2題,板演,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和驗算過程。

  2、做練習十三第7題,讓學生說說錯誤的原因,然后改正。

  指出:筆算減法,有時要連續退位,有時不要連續退位。計算時要注意退位一般要在前一位上記退位點,防止忘記已經退去的1,哪一位上計算不夠減,就該從前一位退1。還要注意,夠減時就不需要從前一位退1。

  四、課堂作業:

  練習十三第5、8題。

小學數學教案9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營造了寬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整節課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整節課的教學都創設了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問題,并能結合情境解決問題,增加了學生的直接經驗,把每個學生潛在的熱情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巧用遷移,積極探究。

  學生已經認識了加法,通過加法來遷移,增進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動口、動手、動腦,利用舊知獲取新知。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動手實踐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最直接方式,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經歷了減法的形成過程。同時,通過動手擺一擺,也促進了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減法的含義以及在具體情境中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數一數5以內的數。

  (1)從1數到5。

  (2)從5數到1。

  2.引入:有幾支彩筆?(5支)送給小朋友2支,還剩幾支?你們會算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5以內的減法。

  設計意圖:利用“送彩筆”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

  探究新知

  (一)故事導入,揭示內容。

  1.智慧爺爺看見大家很會計算,想請大家幫幫忙,他現在一共有幾個智慧果?(教師戴上智慧爺爺的頭飾,左手拿2個智慧果,右手拿1個智慧果)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智慧爺爺謝謝你!(把右手拿的1個智慧果送給回答問題的孩子)

  師:智慧爺爺送給小朋友1個智慧果,他還剩下幾個?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對你的同桌說說,也可以用學具擺擺看。

  2.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學生匯報:原來有3個智慧果,拿走1個,還剩2個。

  3.認識減法算式。

  師:像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用減法算式來表示。(板書:3-1=2)中間這個運算符號“-”叫減號。(板書)這道算式是一道減法算式,讀作:3減1等于2。(板書)

  (1)帶領全班學生讀兩遍算式。

  師:減號前面的3表示什么?減號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號后面的2表示什么?

  (2)同桌之間交流、匯報。

  (3)小結:減號前面的3表示原來有3個,減號后面的1表示拿走1個,等號后面的2表示還剩2個。以后我們遇到這種“去掉”或“減少”的情況都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智慧爺爺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認識減號及減法算式的讀寫法。

小學數學教案10

  一、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規范數學錯題整理的書寫格式,提高數學錯題整理的質量和效率,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錯題整理的規范和習慣,決定在高一年級開展數學錯題整理評比展覽活動,現將評比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二、評比對象:高一年級全體學生。

  三、評比內容:

  學生數學錯題整理本

  四、評比時間:周五中午12:30—13:00

  五、評比方法:

  1.各數學老師在自己任教班級中每班各選5本數學優秀錯題整理本,每一本貼上標簽注明班級及學生姓名,于周五中午第5節課前交到高一四樓選修教室1指定位置上。

  2.選派2名數學教師參與評比活動,每位老師負責非本年級的數學錯題本評比,按照評比同一標準評分,并將各等級錯題本評比所得的分數統計好(填好數學作業評分表),然后將評分表上交到年級組長處。(后附評比標準和評比分工)

  3.各評比教師及時填寫好《數學優秀錯題本評比情況統計表》和寫好評比情況反饋意見。

  4.計分方法:

 。1)滿分10分,最低分6分,每本打分到小數點保留一位,每班5本錯題整理本得分的平均值,就是該班任課老師的`得分。

 。2)作業整理設計有特色的可適當加分,上交作業本數量與班級人數不符的,每少交一本在總分里扣1分。

  5.評比結束后,各年級個人得分排在年級前21名的同學的錯題本評為特等獎,年級組及時制定人員制版進行頒獎、展示,供學生欣賞、學習。

  六、表彰

  1.錯題整理本被評為特等獎的展示的學生學校予以表彰;

  2.根據各班上交的5個學生評比得分平均分的高低,學校對每個年級前3名的班級和教師予以表彰;

  七、評比標準(共10分)

  1.作業數量:每班每交1本得0.2分,5本共1分,錯題整理次數大于等于5次得1分,偏少適量扣分。(2分)

  2.作業內容:內容設計具有針對性,內容全面,有小結、有反思等。(2分)

  3.作業書寫:書寫認真、字跡工整,字體規范,無亂涂、亂畫現象。不使用涂改液。(2分)

  4.作業格式:作業寫上日期、次數等。(2分)

  5.教師批改:批改認真細致,做到有做必改,無錯改、漏改,并能適當注上批語。(2分)

  6.有特色的錯題整理本可適當加分,但總分不超過10分。

小學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道容積的意義。

  2、掌握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進率,及它們與體積單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間的關系。

  3、會計算物體的容積。

  教學重點:

  1、容積的概念。

  2、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學難點:

  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具:

  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飲料瓶、紙杯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說出長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二、準備:

  把泥放入一個長方體的小木盒中(壓實,與上口平),然后扣出來,量一量泥塊的長、寬、高。計算泥塊的體積。這個長方體小木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是()。

  三、新授:

  1、認識容積及容積單位:

  (1)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通過上面的“做一做”,我們知道長方體小木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就是這個小木盒的容積。

  (2)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但是計量液體體積,如藥水、汽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3)演示: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關系。

  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標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關系呢?教具演示。

 、1升(L)=1000毫升(mL)

  將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結:1升(L)=1立方分米(dm3)

 、1升=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

  練一練:

  1、8L=()mL3500mL=()L15000cm3=()mL=()L

  1、5dm3=()L

  (4)小組活動:

  a、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滿幾杯?

  b、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升。

  2、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是要從容器的里面量長、寬、高。

  例一個小汽車上的油箱,里面長5分米,寬4分米,高2分米。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多少升?

  5×4×2=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

  答: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40升。

  做一做:一個正方體油箱,從里面量棱長是1、4米。這個油箱裝油有多少升?(訂正)

  小結:計算容積的步驟是什么?

  3、我們知道了計算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如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是用長乘寬乘高,計算正方體的體積是棱長的`3次方。那有些不規則的物體怎么計算它的體積呢?

  出示一個西紅柿,誰有辦法計算它的體積?小組設計方案:

  四、鞏固練習:

  1、生物小組買來一個長方體魚缸,從里面量長是6分米,寬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積是多少升?

  2、一個長方體油箱的容積是20升。這個油箱的底長25厘米,寬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個棱長是6分米的正方體水箱,裝滿水后,倒入一個長方體水箱內,量得水深3分米,這個長方體水箱得底面積是多少?

  4、提高題:p55、16

小學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2、能正確、靈活地進行計算。

  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復習、整理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復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二、復習

  1、回憶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怎么進行簡便計算的?進行簡便算法時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個別匯報

  當一個兩位數可以分解為兩個一位數相乘時,可以把兩位數除法改為除數是一位數的連除式題。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題目都可以這樣的,有些題目這樣并不能很簡便,做時要靈活運用。

小學數學教案13

  一、學情分析:

  五(2)班共有學生38人,從整體上來看,本班學生的學習習慣良好,大多數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能積極回答問題,敢于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對數學學科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愛鉆研,敢于探索,愛提問和質疑。五(1)班共有學生38人,相比之下,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成績也不好;近10名成績過差,勉強達到四年級水平,主要表現在知識欠賬過大,接受能力差,學習不夠積極主動,有時有照抄作業現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這些內容:分數乘法、長方體(一)、分數除法、長方體

  (二)、分數混合運算、百分數、統計和總復習,共計7個單元。另外還安排了“數學與生活”、

  本冊教材中的教學重點有: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2.重點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針對分數應用題);3.了解長方體的幾何結構,掌握其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4.認識百分數的意義,探索并掌握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5.認識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以及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本冊教材中的教學難點有:1.整數乘法的意義與分數乘法的意義之間的聯系;2.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要結合具體情境與操作來理解;3.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是從被除數中能夠分出多少個除數的角度來理解的);4.感受1立方米(m3)、1立方分米(dm3)、1立方厘米(cm3)以及1升(L)、1毫升(mL)的實際意義,能形象地描述這些體積單位實際有多大。

  三、本學期主要教學任務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其計算法則,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能根據分數乘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2.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幾何結構,理解表面積和體積的含義,掌握其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其表面積和體積,并運用所學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的一些基本問題。

  3.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掌握分數乘、除法的數量關系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較復雜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4.認識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的'讀、寫百分數,探索并掌握百分數與分數、

  小數互化的方法,能在理解百分數的含義和題目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的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5.認識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以及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并學會選擇使用;懂得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從一組數據中找出中位數和眾數,并能針對具體問題選擇使用。

  四、主要教學措施:

  1、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以積極認真的態度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愿學、樂學。

  2、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的輕松快樂,使學生有學會向會學轉變,有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的效率。

  3、充分把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等現代化教育資源引進課堂為教學服務,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4、抓好每月一次的單元測試,以激勵表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開競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對他們的作業爭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第一單元分數乘法

  單元要點分析:

  一、單元教學內容

  分數乘法(一)(分數乘整數)、分數乘法(二)(整數乘分數)、分數乘法(三)(分數乘分數)、練習一。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其計算法則,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能根據分數乘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2.經歷觀察、猜想和證明等數學活動,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運用分數乘分解決問題的過程,能有條理、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

  3.通過觀察、猜想、實驗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借助分數乘法來解決,并可以借助數學語言來表達和交流,從而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單元教學重點

  分數乘法的意義與計算法則。

  四、單元教學難點

  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五、單元課時劃分

  共7課時

  第1課時分數乘法(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親自經歷探究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原理,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分數乘以整數。

  能力目標: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分數乘以整數

  教學難點:

  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啟發引導、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分數加減運算題。(臨時定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先通分,再進行分子與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注意更正學生的錯誤和表揚回答問題的同學。

  二、講授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習一種新的運算:分數乘法。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數乘法?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教師板書例題,讓學生想一想如何計算?

  學生列出算式:1/5×3=

  學生同桌之間相互討論:1/5×3表示什么(表示求3個1/5的和是多少)?該如何計算?

  教師提問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1:1/5×3=1/5+1/5+1/5=3/5;

  學生2:1/5×3=??

  教師和學生總結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分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分子作為分子,分母不變。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2頁涂一涂,算一算。

  讓學生熟練計算,教師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計算方法。

  2、做課本試一試1、2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五、布置作業:

  課本2頁3題;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

  1/5×3=1/5+1/5+1/5=3/51/5×3=??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整數乘以分子作為分子,分母不變。

  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是多少。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正方體的特征,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特征。

  3.通過觀察比較,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系與區別

  4.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系與區別。教學方滋一觀察法比較法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正方體教具課件

  學生準備: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回憶長方體的特征,請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別說出長方體的棱在哪里?有幾條棱,這些棱可以分成幾組?相交于同頂點的3條棱叫做什么?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種特殊的立體圖形。引出課題。

  二、課前檢測

  布置任務:

  1.學生自査、互査預習單。

  2.預習存疑,二次探究。

  3.通過預習,你收獲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針對課前預習的預習單進行簡單的`梳理,并讓全班同學互相解決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導。師:看來大部分同學預習得都非常棒!不會的同學也不要灰心,接下來就更深入地探究吧

  三、探索新知

  1、探索正方體的特征。

  導思:正方體具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在研究時應該從哪方面思考呢?[應該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思考]

  合作學習。學生根據手中的正方體學具,小組合作探究。集體交流,并匯報

  甲組: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板書]

  乙組:正方體有12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板書]

  丙組:正方體有8個頂點。[板書]

  請學生到講臺前,手指正方體學具,按“面、棱、頂點”的特征有序地數一數,摸一摸,其他同學觀察思考。

  師: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正方體呢?

  2.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系與區別。老師出示一個正方體教具。

  師:它是不是一個長方體?[學生充分討論,集體交換意見。]

  甲組:這個物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長方體

  乙組:長方體的6個面是相對的2個面的面積相等,而這個物體是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所以我們也認為它不是長方體

  丙組:我們組有不同的意見,因為我們認為它的6個面雖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長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的12條棱也包括每組4條棱的長度相等;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也包括相對的2個面的面積相等這些條件,所以我們認為它是長方體。

  教師小結: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中包含著正方體。

  師:我們把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或者立方體。

  四、當堂檢測

  1.[教材P20做一做]

  2.[教材P212練習五第5、8題]

  五、課堂總結

  1.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所有的棱長度都相等。

  2.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六、課后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薄⒛苷_地數出數量是6和7的物體個數、會讀、會寫數6和7。

 。、指定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7以內數的大小。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的設計:

  1、在導入部分,我用給小馬編編號,說說你是怎么編的?形象有趣的導入到6、7的結構性知識,為新知的技術創設了條件。

 。、從學生實際出發,對于6、7你知道了什么?確切地了解相關信息,你想學到什么本領?你有什么問題嗎?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3、從生活情境(主題圖)形象的得出數學6何。擺擺小棒,怎樣把6變成7,把7變成6初步建立6和7的概念,并讓學生舉例說說6、7可以生活中的.什么?用學生事例來描述抽象的6和7,培養了的數感。

 。、寫數部分,我請學生先寫寫,利用了學生已有的寫字基礎,正視了學生自己之間的差異!坝帽惹耙淮芜M步的你來展示一下!痹儆山處煼秾,在難點的地方加以示范,強調了學生寫數的積極性。

 。、讓學生用6和7根分別擺一擺,擺出學生喜歡的圖形。給學生提供了創造的空間,自由地發揮想象,能夠達到數行結合的目的。

 。丁⒕毩暡糠郑和ㄟ^對1—7數列的排列,觀察、改動,巧妙地體現了數列的某些性質。開放性地猜數游戲,把學習寓于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大腦和感官并用,開放性適當地發展了學生思維,并進一步鞏固了已學的知識。

 。贰⑿〗Y部分:從教學效果來看,可有可無。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