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匯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旋轉與角》一課。
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在基礎上,教材從旋轉紙條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平角和周角,為下一步學習角的度量打基礎。改變了傳統教材中僅依靠觀察圖形推出概念的方式,改靜態觀察為動態描述,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很好的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獨立學習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角的學習經驗,頭腦中也有旋轉的概念。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和生活中的觀察,相信學生能很快掌握本課知識點。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與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知道各種角的形成過程,了解各種角之間的大小關系。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角的動態美。
教學重點:
認識平角和周角。
教法學法:
我使用的是引導教學法和直觀演示法,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節課以學生為主,教師輔助,使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采用的教具有鐘表模型、課件、芭比娃娃;學具有活動角、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復習學過的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稱,老師撥動鐘表模型,讓學生觀察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不停的旋轉過程中所形成的最小夾角是什么角,讓學生初步感知旋轉可以得到角,導入課題《旋轉與角》。當6時整時,時針和分針所夾的角學生不認識,這時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習興趣。
二、 新授
1、學習平角
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活動角,固定其中一條邊,旋轉另一條邊,邊旋轉邊說自己旋轉出了什么角。繼續旋轉,當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時,
(1)提問: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角相比,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觀察得出它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
(2)這時提出質疑:它還是一個角嗎?
學生經過討論得出它符合角的條件,是一個比鈍角還大的角。
(3)追問:能說它是一條直線嗎?
學生討論平角與直線的區別
然后告訴學生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平角。
(4)接著說說平角的特征。
讓學生在操作、觀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平角,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接著老師示范,學生學習平角的畫法。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周角
三、練習
1、看一看
請學生用芭芘娃娃來演示芭蕾舞蹈演員“大跳”和“旋轉一周”的動作,引導學生欣賞舞蹈中平角和周角的動態美。
2、說一說
說說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角的普遍存在。
3、畫一畫
請同學們在點子圖上畫出學過的五種角,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它們排隊。進一步體會五種角的大小關系。
4、折一折
讓學生拿出圓形紙片,對折兩次,發現折成了一個直角,再展開一下,發現:平角和直角的關系:1平角=2直角,接著再展開成原來的樣子,又發現:1周角=2平角=4直角。這一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系。
四、小結
讓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希望他們今后能仔細留心身邊的事物,發現更多美極了的數學知識。
最后是板書設計,概括本課知識點,突出重難點。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旋轉與平移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經歷認識旋轉、平移現象的過程。
2、結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平移現象。在對物體旋轉、平移運動探索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旋轉、平移現象。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旋轉現象。
(一)做風車:
1、指導學生動手用正方形彩紙做風車。
2、讓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風車玩一玩。觀察風車轉動的情形,說說風車轉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在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風車是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的',說明風車的轉動就是旋轉。
(二)說一說: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可直接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二、認識平移現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師的帶領下,師生共同操作。
2、讓學生交流自己取書、推書的動作。
3、討論:
取書、推書的動作以及書的移動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了解書是沿一個方向做平移運動。
(二)說一說:
1、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事例,說出平移現象。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平移現象。
三、練一練:
第1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做平移、旋轉動作。
第2題:給學生充分的觀察、交流空間。
第3題:先讓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先讓學生指出事物的運動情況,再說出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現象。重點了解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的情況。
四、作業:課本第4頁的第4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頁例3、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用三角形、長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圖形拼出組合圖形,并能通過想象給拼出的圖形取名。
2.讓學生經歷拼圖的活動過程,加深學生對簡單幾何圖形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拼組圖形的過程。
【教學準備】
師生都準備一些組合圖形。
【教學過程】
一、引出問題
教師:小朋友,你們聽說過七巧板嗎?(學生可能有的說聽過,有的說沒有)這里有一段錄像,介紹了關于七巧板的有關情況,我們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書第36頁的內容制作成課件,播放完后,讓學生了解七巧板的情況,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幾何圖形可以拼組合圖形。
教師:看了剛才的錄像,你知道些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圖形,想試一試嗎?
板書:拼組合圖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第35頁例1中的樹、魚、帆船圖。
教師:這些你們都認識嗎?它們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指出:其實,它們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圖形的組合,你能想象出它們是由哪些基本的圖形組合的嗎?請用你們的圖形拼一拼。
學生獨立拼,拼后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時注意:學生拼的不一定與教科書上的完全一樣,只要學生說得出道理,看起來又像就可以。
2、拼一拼,說一說
教師:生活中你喜歡哪些動物?
學生自由說一說。
教師:想象一下,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閉眼自由想象。
教師:你能把你喜歡的動物用幾何圖形拼出來嗎?
請試一試吧。學生先獨立拼,拼好后與同伴交流,說一說拼的組合圖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圖形。
全班交流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說出拼的圖形像什么,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課堂活動
(1)完成第37頁第1、2、3題。
(2)拼圖比賽:我心中的航天飛機。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有關利息的初步知識,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會運用利息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利息。
2、使學生明白儲蓄的意義,進行教育,培育其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學生分組、幻燈機、存款憑證。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小品導入新課
師:在上新課前,我們來看一個小品。大家可要仔細看,等一下,老師有問題要考你們,看誰最聰明,好,現在請看:
師:銀行職員,同學甲:儲戶小麗,同學乙:孜大爺。
(甲背著背包,興沖沖地趕路,碰上乙)
乙:喂,小麗,這么些早去哪里呢?
甲:張大爺呀,我還要去銀行取錢呢!
乙:取錢!真不懂你們這些人,錢好好地家里不放,偏偏要藏到銀行里,又要存,又要取,多麻煩。
甲:大爺,這您就不懂了,這錢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到銀行里,不但能合理、有計劃地用錢幣還能支援國家建設呢!
乙:真的嗎?錢存入銀行有這么好處,那我趕緊去把家里的幾百塊錢存了,省了我天天提心吊膽了。
甲:大爺,再見
乙:再見
(甲繼續走,到了銀行)
甲:您好,我不想取回去年存的100元錢,請您辦下手續。
師:好的請填一下取款單。(生填)
師(把錢遞給甲)這是你的錢,數數看。
甲:(數錢)驚訝地叫道:哎,怎么錢多起來了?
(甲揚起手中的錢)您多給了一塊八毛。
師:(撫摸著甲的頭):真是個誠實的.好孩子,錢沒錯,這1.8元是你應得的。
二、新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誰會知道,說說看!
1、 學習利息的計算公式,及相應的幾個概念。生:(利息)
師:同意這種說法嗎?是的,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利息(板書課題)
師:那你對利息了解多少?生說。(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利息)
師:說得真好,大家表揚他。
師:再請幾位同學說說什么是利息,并引導學生說出小品中的1.8元是利息。
師:你知道這1.8元利息是怎么算出來了嗎?請學生看書討論,后引導學生得出: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板書)生齊讀利息的計算公式。
師:從這幾年來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利息,首先得知道什么?(本金、利息率、時間)
師: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利息,對于本金和利率你知道多少,結合課本,請同學們說一說。生說。
(存入銀行的錢叫本金,小麗的100元是本金)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利率是由銀行的規定的。有按年規定的,叫年利率,有按月規定的,叫月利率,利率可根據存款的長短,和存款的方式不同而不同)生沒說到的,教師可進行補充,并出示:
小麗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2.25%
讓學生說說這整存整取是什么?
(是存款方式,存款有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2、 計算利息。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根據這個公式。
出示:小品中的小麗把100元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利息是多少?
① 學生獨立完成,請一學生上臺板演。
100×2.25%×1=2.25(元)
② 讓學生說說列子中的每個量代表什么?根據什么進行列式。(100是本金,2.25%是利率,1是時間,2.25元是利息)
3、 稅后利息的學習及計算。
師:2.25元是利息,這可就奇怪了,可小麗只拿到1.8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錢真的算錯了嗎?
讓學生自由說,不清楚,可以翻書找找原因,小組進行討論,得出:
(國家規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利率納稅)小麗得到的實際上是納稅后的利息叫稅后的利息。教師板書:稅后利息。
師:那稅后利息該怎么算呢?想想看,看誰的腦子最聰明,轉得最快。
學生討論思考后,師引導得出:
稅后利息=利息-利息×20%=利息×(1-20%)
師:看來,同學們真了不起,利息已經算出來了,現在,算稅后利息有困難嗎?好動筆。學生計算,請一同學板演:
2.25×(1-20%)=1.8元
或2.25-2.25×20%=1.8元
師: 現在,大家知道,小麗,多得的1.8元是怎么回事了嗎?生:知道。
出示第三個問題:小麗一共可取回多少元?
師:這“一共”包括什么?(本金和稅后利息)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反饋。
100+1.8=101.8(元)
答一共可取回101.8元。
4、 反饋練習,讓學生看教科書P124—P125內容。
師:還有什么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師:同學們表現真好,現在讓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誰知識掌握的最牢。
出示:①把錢存入銀行,只對國家有好處( )
②所有的利息都要納稅( )
③存款的利息按20%的稅率納稅( )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科書第10至第11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3.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用具:
課件、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復習
1、口算表內除法
6÷3,12÷4,18÷6,35÷7
2、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
30÷3,600÷2,560÷7,360÷9
說說你們是怎樣想的?
3、師出題:84÷4
觀察這道算式,比較與第1、第2題算式有什么不同?
4、根據這道算式你能編一道應用題嗎?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學生匯報所編應用題,嘗試計算解答。
2、探索計算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同桌互相交流計算方法。鼓勵學生算法的多樣化。
3、全班匯報,交流思考方法。通過交流、討論、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啟發學生總結歸納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4、優化算法。你認為哪種方法?為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這幾種方法都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5、運用知識,解決例題。
(1)讓生根據課件創設情境。
生:陽春三月,鳥語花香,一年一次的.植樹節到了,老師帶領同學們在山坡下植樹,他們又說又笑,干勁可大啦。
(2)在畫面中加入條件“有36人,每組3人”。你能提出問題嗎?
讓生獨立思考,提出解決的問題“可以分成多少組?”。
(3)你想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嗎?
(4)讓生獨立思考后,列式解答;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
(5)全班交流,指名說是怎樣算的,允許學生多種方法并存。
三、靈活運用、拓展延伸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7元 84元
⑴、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幾倍?
⑵、一雙鞋子的價錢比一副手套貴多少倍?
⑶、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幾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全課小結、自我評價。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請把你的收獲與大家共同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通過比較,弄清兩個已知條件的一步應用題與兩步應用題的聯系和區別,加深對兩步應用題的理解,并學會這類應用題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2.培養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3.教育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我知道你們來自某某,那你們知道劉老師來自哪里嗎?(不知道)我來自中國蜜桔臍橙之鄉——尋烏。【出示圖片】
師:在我的家鄉尋烏,家家戶戶都有果園,漫山遍野都是果樹,同學們看:【播放果園圖片】
師:這節課我們就邊欣賞果園圖片邊解決數學問題。同學們看:這片果園就是我的鄰居張大爺家的。【出示圖片一】果園里種有桔子樹和臍橙樹。
出示復習1、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
師:這個問題你能直接解答嗎?(不能)為什么?(沒有已知條件或桔子樹和臍橙樹的棵樹沒有告訴我們)
師: 對了,要解答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問題,題目的已知條件必需要告訴我們桔子樹和臍橙樹的數量,現在我給這道題補上2個已知條件。
桔子樹有340棵,臍橙樹有400棵,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
讓學生讀題后獨立解答,指名說出算式和答案。
二、新授
(一)【出示圖二】
師:看,這是李大伯家的果園,這片果園里有那些數學問題呢?
出示例1:
桔子樹340棵,臍橙樹比桔子樹多60棵,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
指兩名讀題,說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討論例題的解法,師問。
(1)根據題目中的兩個已知條件,能直接計算出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嗎?(不能)為什么?(因為已知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臍橙樹的數量。)
(2)師:要解答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我們必需知道什么?(桔子樹和臍橙樹的數量)
師:桔子樹的數量第一個已知條件直接告訴了,臍橙樹的數量第二個已知條件沒有直接告訴,但我們可以根據第二個已知條件給出的信息先算出臍橙樹的數量。怎樣列式?(指名回答)
師板書:①臍橙樹有多少棵?
340+60=400(棵)
(3)第一步算出了臍橙樹有400棵, 第二步就可以算出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了,怎樣列式?(全班回答)
師板書:②一共有多少棵?
340+400=740(棵)
答: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740棵。
(二)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弄清兩個已知條件的一步應用題與兩步應用題的聯系和區別。
桔子樹有340棵,臍橙樹有400棵,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
340+400=740(棵)
桔子樹有340棵,臍橙樹比桔子樹多60棵,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
①340+60=400(棵)
②340+400=740(棵)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2個已知條件,都是求桔子樹和臍橙樹一共有多少棵?)
師:這兩道題都有2個已知條件,而且問題相同,為什么這道題(準備題)用一步解答,而這道題(例題)卻用兩步解答呢?(因為第一題已知條件直接告訴了我們桔子樹和臍橙樹的棵樹,而第二題已知條件只直接告訴了我們桔子樹的棵樹,橙樹的棵樹沒有直接告訴了我們,所以,需先求出橙樹的棵樹。)
師小結:我們在解答只有兩個已知條件的應用題時,必需認真審題,弄清條件與問題,如果根據已知條件能直接求出問題的答案的',就用一步解答;如果根據已知條件不能直接求出問題的答案的,就要考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需用兩步計算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師:今年鄰居張大爺和李大爺為了發展果業,又開辟了一片果園,看:【出示圖三】
這里又有兩個數學問題,出示練習題1、2.
1、今年,張大爺家桔子樹種了500棵,臍橙樹比桔子樹少種了100棵,張大爺家一共種了多少棵果樹?
①全班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同桌討論解法。
②指名說出解題過程,師板書算式及答案。
2、今年,李大伯家桔子樹種了400棵,桔子樹比臍橙樹少種了100棵,李大伯家一共種了多少棵果樹?
①全班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獨立解答。
②指名說出解題過程,師板書算式及答案
四、發展練習
【出示圖四】
師:秋天到了,兩位大爺家的果園豐收了,黃澄澄的果實掛滿了枝頭,兩位大爺想讓我們幫忙算一算果園的收入,你們愿意嗎?
出示練習
張大爺家的桔子買了4萬元錢,臍橙賣的錢數是桔子的2倍,張大爺家的桔子和臍橙一共賣了多少錢?
①(出示練習要求:把題目讀一讀,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把算式寫在答題卡上。)師巡視指導
②指名說出解題過程,訂正答案
3、李大伯家的臍橙買了9萬元錢,臍橙賣的錢數是桔子的3倍,李大伯家的桔子和臍橙一共賣了多少錢?
①(出示練習要求:把題目讀一讀,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把算式寫在答題卡上。)師巡視指導
②指名說出解題過程,訂正答案
五、小結評價
在我的家鄉——尋烏,像張大爺李大爺這樣的果農有很多,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發家致富,收獲著成功和希望。同學們,通過一節課的努力,你又有什么收獲?學會了什么?
六、拓展練習:創編只有2個已知條件的應用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安排:
下面談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特別美麗。大約在1800年以前,有一個像我們這么大的孩子特別愛數星星,你們想知道他的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準讀通,初步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從而整體感知課文,是對二年級閱讀的基本要求。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檢查生字讀音,對容易讀錯的字詞,包括多音字,要重點強調。、
3.標自然段。
4.指名逐段讀課文,并思考:這個數星星的孩于是誰?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熟讀成誦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一段主賽講了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張衡坐在院子里,指著天空數星星。幽美的天空,可愛的孩子,這是一幅多么靜美的圖畫。這是學生朗讀訓練的最好著眼點。
首先我請學生自由讀這一段,想一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這樣設問,目的是讓學生自己讀書發現問題,培養主動探究的品質。
接著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圖,引導朗讀:藍藍的天空像碧玉盤,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盤里的珍珠,這是多么美的景色,誰來讀一讀?靜美的畫面,抒情的話語,激起學生的情感,學生會自覺地讀起來。
此時此刻,雖然激起了學生的欲望,但學生不可能一下于就讀得聲情并茂,因此教師必須進一步引導。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樂進行范讀。把學生帶到如詩如畫的境界:
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二顆,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靜的畫面,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好嗎?伴著輕柔的音樂,我拿起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撤在碧玉盤里。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幽美的畫面,抒情的語言,輕柔的音樂,把課文內容一下子推到了學生的眼前。引起了他們的共鳴。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這兩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奶奶的慈愛,小張衡的專注執著溢于言表,教學時我采用以讀代講的方式,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達到深入理解,內化語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學生讀奶奶的話,指導學生讀得緩慢一些,讀出疼愛小孫孫的語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樣說的?自己讀一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讓學生通過多讀書,自己去領悟內容,然后通過扮演角色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小張衡的話。此處我這樣設計:小張衡的話你們讀懂了嗎?我當奶奶,你們當小張衡給奶奶講講道理好嗎?引導學生領悟小張衡觀察的仔細、準確,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亂動,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讀小張衡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天真、肯定的語氣,最后分角色朗讀。以上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渲染點撥,充分發揮了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現自己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講了爺爺向張衡講述北斗星和北極星的知識以及小張衡用了一夜的時間觀察星星的事,這兩段是學生認識上的難點,我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的語言描述為直觀的形象畫面來化解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自由讀第一段,想想爺爺說了什么?
(2)指名讀爺爺說的話。通過這兩步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爺爺在向小張衡講天文知識。
(3)爺爺講了哪些天文知識,讓學生邊讀邊標出有關講北斗星知識的句子。
(4)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滿是星斗的夜空圖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極星,并詢問學生是怎樣找到的,這樣把學生的理解寓于讀書中,把學生的理解體現于看圖說圖中,引導學生動腦想,動眼看,動手畫。調動多種感官體現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難點。
(5)出示這樣一個練習:你看,那北斗星連起來像( ),叫( ),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顆星叫( ),總是繞著北斗星( )。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第五自然段,首先問:爺爺說的是真的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讀書找出“果然”一詞,簡單的加以理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祥看的?讓學生標出張衡看星星的一句話。
然后用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的情景,并渲染:這個結果,可是小張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該怎樣讀,通過演示、渲染、讀書,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小張衡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達到感張衡之所感,愛張衡之所愛,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拓展認識,升華感情最后一個自然段,簡介張衡是漢朗著名的天文學家,學習這一段時,我用多媒體出示張衡的畫像,并出示了他發明的渾天儀、地動儀圖,進行簡單介紹,激發學生對張衡的敬佩之情,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五、回歸整體,課外延伸
教師最后總結:同學們,小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善于發現,長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你們還想知道張衡的故事嗎?課后多讀書,就會知道的更多。這樣就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數星星的孩子)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四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冊一共安排了14篇講讀課文,它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憑借,在低年級要通過講讀課文反復不斷地指導學生朗讀,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以便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低年級的講讀課文區別于中高年級。應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字詞教學,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識字基礎和識字能力引導學生自己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2、重視朗讀的訓練,強調朗讀是最重要的閱讀手段。課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讀成誦。
3、重視教學上的直觀形象,因為低年級的課文圖文并茂。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勢。
4、指導思想上遵循以學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導廢注入的教學原則。
《數星星的孩于》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張衡小時候坐在院子里數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學生滲透愛科學思想的好教材。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及學生年齡特點的認識,認為本篇課文的教學要求是:
(1)學會12個,生字和用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張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從小愛觀察、善于觀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是理解爺爺講的有關天文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13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