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06 14:11:16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匯編[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匯編[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正確地口算幾千幾百減幾千幾百的不退位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技能。

  4、培養良好的檢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78-40= 46-20= 86-30= 78-40=

  38-2= 26-5= 56-4= 86-34=

  (1)、先口算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組3道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結:上面兩題是下面這道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過程。

  二、引入

  1、根據下面有聯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題目。

  68-30= 53-20=

  38-2= 33-1=

  2、例1:口算

  86-34=

  想:把兩位數減兩位數轉化成口算過程

  86-30=56

  56-4=

  3、試一試

  8600-3400=

  想:869個百-349個百

  = 個百

  =

  4、小結

  三、課堂練習

  1、49-20-7= 76-50-3= 68-40-5=

  49-27= 76-53= 68-45=

  談談上下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

  2、速算

  73-61= 86-54= 67-25= 76-23=

  95-42= 38-21= 89-74= 78-42=

  3、計算

  4、找朋友

  5、綜合練習

  四、課堂作業

  見課堂作業本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帶分數連加、連減(p.119,《作業本》p.71[6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帶分數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帶分數連加式題。

  2、理解帶分數連減,當被減數的分數部分小于減數的分數部分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兩個帶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計算帶分數加減法的時候該注意什么?

  二、揭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帶分數的連加、連減。

  讓學生預習例5例6說說帶分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1、先通分

  2、整數部分連加、連減

  3、分數部分連加、連減

  4、注意當份數部分連加得到假分數的時候應化成帶分數。然后把兩個整數部分相加。

  5、當分數部分不夠減的時候要向整數部分退1還是2,要看具體的題目而定。

  三、學生獨立完成。

  練一練第1-3題。]

  四、并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4~5頁例2、例3和練一練及練習一。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取近似值的進一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一個圓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個部分的一層紙);學生準備一個圓柱體。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復習圓柱的特征。提問:圓柱有什么特征?

  2.計算下面圓柱的側面積(口頭列式):

  (1)底面周長4.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直徑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徑1厘米,高3.5厘米。

  3.提問:圓柱的一個底面面積怎樣計算?

  4.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那么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呢?這節課就學習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自主研究:

  1.認識表面積計算方法。

  (1)請同學們拿出圓柱來看一看,想一想圓柱的表面包括哪幾個部分,然后告訴大家。指名學生拿出圓柱,邊指邊說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幾個部分。

  (2)教師演示。

  出示教具,說明把表面全部展開,看一看得到什么圖形,和大家說的對不對。揭下圓柱表面的紙,貼在黑板上,再與圓柱對比說明各個部分,明確圓柱表面包括一個側面和兩個相等的圓。

  (3)得出公式。

  請同學們看著表面展開的圖形說一說,圓柱的表面積應該怎樣計算?(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積)追問:圓柱的側面積怎樣算?圓柱的一個底面積怎樣算?

  2.教學例2。

  出示例2,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分哪幾步來算?你們會做嗎?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每一步的具體含義,是怎樣算的。

  3.組織練習。

  做練一練。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說這兩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指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注意題里的條件,正確列出算式計算。

  4.教學例3。

  出示例3,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實際是求什么?這里求表面積與例2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只要用側面積加一個底面積)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追問為什么只加一個底面積。

  5.組織練習。

  (1)第七頁第四題(2)。先小組合作討論,再書面練習,然后集體訂正。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子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圓柱表面積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題里的實際情況,弄清什么時候要側面積加兩個底面積,什么時候要側面積加一個底面積,什么時候只要求側面積,然后計算結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數時,一般要用四舍五入法。

  四、布置作業

  練習一第8、10、11題及數訓。

  五、板書設計:

  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例2(1)S側:20xx.1444=5526.4(平方厘米)

  (2)S底:20203.14=1256(平方厘米)

  (3)S表:5526.4+12562=8038.4(平方厘米)

  答:-------。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認識了整十數和非整十的兩位數基礎上把100以內的數按順序整理。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數中的一些基礎知識,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發展數感。

  教材的安排突出了整理和找規律。先讓學生把百數表填寫完整,然后讓學生在百數表里橫著選幾排、豎著選幾排依次讀一讀,并說說發現了什么規律。在初步熟悉了百數表的排列后進行試一試的練習,用三種不同形狀的圖形分別在百數表里框出四個或五個數,看看框入的數之間有什么聯系;然后運用自己的發現,根據框里給出的一個數,說出框里其他的 數。這一開放性練習,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在100以內的范圍里靈活應用幾和第幾的知識;第2、3兩題練習數的順序以及相鄰兩數間的關系;第4題從不同角度深化對100以內數的認識;第5、6兩題先通過圈數、讀數活動認識單、雙數,然后結合生活經驗,在現實情境中運用單、雙數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判斷;第7題讓學生學看月歷卡,既鞏固了對兩位數的認識,又為以后學習年、月、日的知識作些準備。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對100以內的數按順序進行整理,并尋找規律。教學難點是自主探求規律和運用規律。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對百數表的`整理,進一步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含義和排列規律,鞏固數的讀寫。

  2.運用操作活動,結合現實背景,了解單數、雙數并進行簡單應用。

  3.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探索規律,培養自主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并進一步發展數感。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數表?

  1.激趣導入:數學王國開運動會啦!數娃娃們排成了整齊的方隊(出示百數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數娃娃是怎么排隊的?

  要求同桌學生相互說一說。

  追問:咦,方隊里還有不少位置是空著的,你知道是哪些數娃娃還沒來嗎??

  2.小組活動:邊數數邊填寫,在書上完成百數表。

  [評:由數娃娃排方隊這種形象的說法引入課題探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共同完成百數表的整理,符合這部分學習內容的特點。]

  二、小組合作,探索規律?

  1.各小組展示百數表。

  2.談話:這張百數表里可藏著好多有趣的奧秘呢!先請小朋友橫著選幾排數讀一讀,在 小組內說說數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如:41、42、43、50,左邊九個數的十位上的數是相同的,個位上的數依次是1、2、3、9,最右邊是整十數等)

  再讓學生指著不同橫排說一說。

  進一步啟發:豎著看又有什么規律?斜著看呢?轉彎看呢?請小朋友積極開動腦筋,把你發現的規律告訴小組里的小朋友!?

  [評:這一環節通過百數表里藏著奧秘的情境吸引學生深入地觀察討論,給予充分的自主活動的時間,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這樣,不斷激發學生探求的欲望,提高觀察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談話:小朋友真了不起,在這張百數表里發現了這么多奧秘!老師還做了幾個魔力框,大家仔細觀察,在魔力框里你還會有新的發現的!

  投影出示:用三種不同形狀的圖形分別在百數表里框出幾個數。要求讀一讀,并找一找這幾個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在小組里交流。

  4.提問引導:(出示帶一個數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幾個數嗎??

  [評:這一環節學生在魔力框的吸引下,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性活動,能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掛圖后,著重引導學生理解:現在要看35號,說明35號還沒有看,已經看了34人。

  2.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弄清題目的要求后,獨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體會。

  3.想想做做第3題。

  先填一填,再討論。

  4.想想做做第4題。

  先出示分類標準:

  (1) 個位是5的數;?

  (2) 個位是0的數;?

  (3) 十位是5的數

  要求各小組自由選擇一個標準,把符合該標準的數稱作我們的朋友。然后分小組活動,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們按順序排一排,讀一讀。

  5.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表格。教師示范在表格中依次圈3個雙數,提出:你能照樣子接著圈一圈嗎?再把圈出的數讀一讀。啟發思考:你覺得這些數有什么共同特點?沒有圈出來的數呢?指出:圈出來的是雙數,沒有圈出來的是單數。

  進一步要求學生隨意說一個數,讓大家聽聽是單數還是雙數。

  6.想想做做第6題。

  先指導學生弄清圖意,特別是左右位置關系的相對意義,再讓學生說一說各自的判斷和理由。

  7.想想做做第7題。

  先讓學生回憶一下,生活中有沒有見過月歷卡?再出示一張放大的月歷卡,指導怎樣看。然后進行討論:四月份有多少天?3日、13日和23日各是星期幾?這個月哪幾日是星期日?在月歷卡里還看懂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評:這一環節中想想做做的完成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的知識,鍛煉思維,并進一步體會有關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總結?

  提問:這節課小朋友學得高興嗎?你學會了哪些本領?發現了哪些奧秘?

  [總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課文開始用多媒體動畫呈現數學王國召開運動會的場景,然后用動畫出示數娃娃排隊的情形,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探索。

  2.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發現規律。在分析百數表時,教師給予學生比較充裕的時間自由觀察、思考、議論,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相互啟發中感受發現的喜悅 3. 注重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教師只在這一過程中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必要的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維水平、分析能力不斷提高。貫穿全課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節課始終充滿著旺盛的活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流程

  流程一、聯系生活,引入課題:

  1、師(課件出示: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屏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2、(課件逐個點擊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里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面、講臺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廣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是教室里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么它們都有些什么特點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征。

  (PPT出示課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段: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二、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特征。

  1、師:(由現場老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紙盒,里面裝有一些硬紙板做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老師為每一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紙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你不用眼睛看,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形嗎?每小組的同學輪流試一試。(暫停)

  2、師(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為什么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3、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為什么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4、師(出示一個梯形):你們為什么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5、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圖形有四條邊,四個叫都是直角,你們為什么不摸出呢?(暫停)

  6、師:(出示一個長方形)那你們摸出的一定是這個圖形了,對嗎?

  6、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活動,你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暫停)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師布置操作要求:同學們已經初步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想,還需進一步驗證。請同學們拿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PPT出示:下圖)

  2、師提問: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現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現的?(暫停)

  3、師歸納長方形邊的特征:(課件演示:長方形對折)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折,使它的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較,發現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現長方形兩組對邊的長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

  4、師提問:再來看看長方形的4個角?這幾個角都是什么樣的角呢?(暫停)

  5、師歸納長方形角的特點: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現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現這四個角都是直角。(PPT圖片演示)

  6、師提問: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你從操作中發現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

  7、師歸納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第四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

  流程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

  1、通過學習,我們發現了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們能再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些特征嗎?與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暫停)

  2、師歸納:我們一起來看課件的演示:

  3、你們說的和屏幕上顯示的一樣嗎?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師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5、師:為了今后進一步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通常把………

  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1

  (注:釘子板改為點子圖,由現場老師上課之前給每位同學準備好)

  師:你會在點子圖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暫停)

  2、師:你畫的圖形有什么特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暫停)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2

  1、師:大家剛才已經能利用點子圖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活動。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兩幅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在拼之前,請同學們先想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暫停)

  2、師:同學們已經拼出來的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互動工具軟件演示拼的過程)(右上圖)

  3、師提問: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為什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暫停)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3:

  1、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折紙活動。你會把手中的長方形紙變成正方形嗎?(暫停)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折的?

  2、想一想,為什么我們這樣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暫停)

  3、師小結: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剪去長比寬多出的長度,那么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5:

  1、師:剛才我們折出的是怎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暫停)對了,只要告訴別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別人就明白了。現在我們一起動手來量一量。做書上想想做做5.(課件出示)(暫停)

  2、看看你填的結果是否正確,和電腦老師對一對。(暫停)

  流程九:教學“想想做做”6:

  師:我們的數學書是什么形狀?(暫停)你知道它的長和寬是多少?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大約是多少,再來量一量,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暫停)

  第六段:全課總結及拓展

  流程十、課堂總結。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發現這些特征的?(暫停)同學們,只要你樂于探索,還可以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奧秘。瞧,老師這里就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圖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2、如果你們有興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創作更有趣的圖畫。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選做)

  1、師:我們來討論想想做做第4題,你們先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大家來交流。

  2、師:(結合PPT演示)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想到幾種拼法?是這樣的兩種嗎?一種是將這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

  3、師:將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邊長是4厘米,如果將這些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也有下面的兩種拼法。一種是將這1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1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1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8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暫停)二次備課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培養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技能。

  二、教學重點:

  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難點:培養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技能。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78÷26×1425×(68÷17)

  1、先說一說這兩題的運算順序。

  2、獨立完成,校對。

  B、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小數乘除混合運算,它與什么混合運算順序相同。

  C、講授新課: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例10:1.75×(24.42÷3.7)

  1、有括號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教師小結:通過小數乘除混合訓練,你覺得與整數混合運算比較感覺怎樣?

  D、鞏固練習:

  4.8÷0.4×64.8÷(0.4×6)

  1、先讓學生先試算,教師巡視

  2、抽兩名學生板演。

  3、校對,說一說錯誤的原因。

  4、讓學生根據算式,編成兩道文字題。

  E、課堂小結:

  1、小數乘除混合運算與什么混合運算順序相同。

  2、在計算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F、強化練習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業:

  P-38第二題和第三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8~19頁。

  內容分析:

  《買鮮花》是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節的內容,本節課是通過創設 “買鮮花”的問題情境,通過“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這個問題,列出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并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應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解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讓學生通過交流發現在既有除法又有減法時,應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也能熟練地進行加減運算,上節課又剛剛學習了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利用知識的遷移來學習,不會有太大困難。但學生的知識底缊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針對個別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練習來提高學生對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的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花店買花”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計算有關除加、除減的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做獎品用的各式花朵。

  教學方法:

  用引導法、交流法、觀察法。利用課件、圖片,創建設了4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學會用準確的語言描述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用激勵的語言、及時的評價,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愉快的心情參與到整個課堂的學習,課后練習分層進行,使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問題

  師:同學們,三八婦女節,快到了,你準備給媽媽送點什么禮物?(學生說一說)小紅準備買一束花送給媽媽,那么,現在我們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

  1、出示主題圖

  2、誰來說說,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圖片信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3、看到那么漂亮的鮮花,小紅真想能把它們全部買回家送給她親愛的媽媽,可是,她口袋里的錢非常有限,只夠買兩種鮮花,而且每樣只能買一枝。同學們,如果你是小紅,你打算怎么買呢?

  4、小組內交流。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買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買1枝菊花和1枝玫瑰……

  二、探究發現、建立模型

  (一)探究除加混合運算順序

  師:小紅聽到同學們那么熱情地幫她,內心非常地高興,她還讓我替她謝謝你們呢。而且啊,她還說,她最喜歡就是某某同學所想的配法,也就是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那么,你們能否動動小腦筋幫幫小紅算算,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多少元?

  引導學生思考:

  (1)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價錢)

  (2)1枝菊花多少錢?(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錢?(4元)

  (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價錢)

  (4)再求什么?(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

  (5)好,現在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嘗試列式解答。

  (6)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并說說理由。8÷4=2(元) 2+4=6(元)

  (7)上節課,我們學過,像這樣有聯系的兩個算式,我們可以寫成一個綜合算式,誰會?(8÷4+4)那么,這條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們計算時,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設計意圖:難點就在于此,通過小組的合作,由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答案,培養學生的合意識。]

  (引導學生說出:1枝菊花的價錢不知道,所以必須先算1枝菊花的價錢,也就是先算除法,再來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總價錢,所以最后算加法。)

  (8)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們叫它除加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們應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9)介紹綜合算式的計算格式和書寫方法(邊講解示范,邊板書)

  8÷4+4

  =2+4

  =6(元)

  (二)探究除減混合運算順序

  師:誰來幫老師想一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題目里的“便宜”是什么意思?

  (2)同學們,剛才小紅的問題,我們一下子就把它解決了,老師相信,這個問題也難不倒你們。好,現在讓同學們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并嘗試在草稿紙上列式計算。

  (3)嗯,大部分同學已想好了,那么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說說吧。

  (4)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4÷8=3(元) 5-3=2(元)

  (5)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1枝康乃馨的'價錢不知道,所以要先算,然后就可以和1枝玫瑰的價錢比較誰便宜了。)

  (6)還可以怎么列算式?

  還可以列成綜合算式:5-24÷8

  (7)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8)你的發言太精彩了,那么,我們在計算時是先算減法呢?還是先算除法?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枝康乃馨的價錢不知道,需要先算出來,所以先算除法)

  (9)小結:像這樣既有減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們叫它除減混合算式。那么在除減混合算式中,我們應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10)5-24÷8

  =5-3

  =2(元)

  (11)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在大家的合作下,這個問題終于解決了,老師真替你們高興!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1、談話:花店老板知道,同學們都想送禮物給媽媽,他很受感動,所以特意抱出來一大束鮮花,說:“只要你能算出花朵的算式,鮮花就送給你了。”同學們,想不想用自己的智慧給媽媽獻上一份的禮物呀?

  ⑴出示花朵計算卡(P19試一試)(同學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花朵來計算,只要你計算對了,花店老板就會把那朵花送給你的,想不想要?加油!)

  強調:計算時,先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動筆計算,而且要注意綜合算式的書寫格式。

  [設計意圖:延續新課中的情境,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鞏固所學的新知,也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仔細觀察我們剛算過的這6個算式,都出現過什么運算?(有加減法還有乘除法)

  ⑶歸納小結:有加減又有乘除的算式里,我要先計算(乘除法),后計算(加減法)。

  ⑷師:恭喜這些同學得到了這么多美麗的禮物,這是他們用智慧得到的,媽媽一定會很開心的。

  2、老師想知道大家對剛才總結的規律掌握的好不好,要再考考你們,敢不敢?(P20第4小題)

  3、森林醫生。(P20第3小題)

  大樹爺爺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讓我們幫助大樹爺爺把病治好,使它們健康地笑起來,好嗎?(先引導學生找現病因,再重新更正)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1、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快樂的40分鐘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你有什么收獲,快和同伴說說吧。(學生暢所欲言)

  2、好,我們明天繼續相約快樂40分,同學們再見!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課形成一個總體印象。]

  五、板書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2.初步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單項口算

  老師分別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用手勢表示得數。

  2.復習10以內連加、連減口算

  老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回答。(說出各題的計算過程)

  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知道連加、連減表示的意義,那么如果一個算式里面內有加法,又有減法,它又表示什么含義呢?該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

  魚缸里有幾條黑金魚?有幾條紅金魚?求共有幾條金魚?應該怎么算?(板書:)如果撈走2條,求還剩幾條?怎么計算?(板書:)

  如果我們把剛才演示的內容用圖來表示(貼例題圖)你能敘述一下這幅圖的意思嗎?

  (引導學生敘述題意:魚缸里有4條黑金魚,3條紅金魚,撈走2條,還剩幾條?)誰會列式?

  板書:

  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前面學習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

  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算式叫加減混合。

  板書課題:加減混合

  加減混全式題應該怎樣計算呢?結合這道例題,誰來說一說?(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減2等于5。)板書: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計算過程,然后指名說一說。

  2.教學例2

  出示鴿子圖

  你能說出這幅圖表示的意思嗎?(學生分組說一說圖意,然后指名敘述:有4只鴿子在吃谷子,飛走了1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有多少只?)

  誰會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

  這也是加減混合算式,你會計算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齊說計算過程,老師板書:

  5

  3.比較質疑:

  兩道例題有什么不同?(一道是加在前,減在后,另一道是減在前,加在后)

  說明:無論是加在前,還是減在前,只要有加有減都叫加減混合,計算加減混合算式與前面學習的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是一樣的,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鞏固練習

  1.看算式擺學具:

  出示: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請你用學具擺一擺。

  2.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的做一做。

  訂正時說計算過程。

  3.口算:(指名說答案,其他同學當裁判)

  老師分別出示口算卡片:

  4.競賽:爭做計算小能手

  每人一張小卷子,學生獨立計算,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前五名完成的同學把卷子交到老師那里,全對的為“計算小能手”,其他同學訂正后全對的第人發一朵小紅花。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做加減混合式題要按什么順序計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系統地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培養概括能力與計算能力。

  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數學問題。

  學習過程:

  一、四則運算的意義。

  1、閱讀以下信息: A、我們折了36顆紅星,還折了28顆藍星。

  B、我們買了40瓶礦泉水,每瓶0.9元。

  C、我們有24m彩帶,用 做蝴蝶結,用做中國結。

  (1)你能提出哪些用計算解決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算式說明每一種運算的含義。

  2、口答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數加法、分數加法的意義相同嗎?

  ②什么叫做減法?小數減法,分數減法意義相同嗎?

  ③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小數、分數乘法的意義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數除法、分數除法的意義相同嗎?

  ☆友情小提示: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法意義、減法意義與除法意義都分別相同。只有小數、分數乘法(第二個因數小于1時)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二、四則運算的方法

  1、整數、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點?

  ☆友情小提示:

  ①整數加減時,數位對齊;

  ②小數加減時,小數點對齊;計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

  ③分數加減時,分數單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數、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友情小提示: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乘數中有幾位小數,然后在積中點上小數點。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材簡析]

  教材的第一道例題是出示了一幅農村生活情景圖,通過求一共有幾只兔和一共有幾只雞的實際問題列出兩道連加算式,引導學生從3個2相加和4個3相加的角度理解連加算式的特征,為教學乘法意義作好準備,例題后的試一試,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幾個幾的認識。

  第二道例題在充分感知相同數連加的基礎上教學乘法,包括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用乘法算4個2相加可以列式42,也可以列式24。在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的同時,教材結合前一個算式著重介紹乘號,后一個算式著重介紹各部分的名稱。至于乘法的意義,是這道例題最重要的內容,理解還可以用乘法算是例題的重點。例題后的試一試既要求列加法算式又要求列乘法算式,教材指點學生把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比一比,哪種寫法比較簡便,引導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

  想想做做的第一題是看圖列式,第二題是先按要求擺學具再列式,通過這兩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幾個幾相加的認識。第3、4題鞏固了學生對乘法的意義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掌握。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把幾個相同的數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得乘式的積。

  2、使學生初步學會從簡單的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并根據數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培養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并應用乘法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大家去動物樂園玩一玩,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數學問題?(出示主題圖)

  二、認識幾個幾相加。

  1、學習例題,初步感知。

  (1)提問:在動物樂園里有些什么小動物呢?

  (2)提問:兔一共有幾只?小雞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引導學生一起從圖上數出3個2和4個3;板書算式:2+2+2=6(只) 3+3+3+3=12(只)

  2、觀察比較,再次感知。

  (1)請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說說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每個算式里的加數都是相同的.)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概括都是幾個相同的數在相加。

  (2)用幾個幾相加表述。

  啟發提問:你能用幾個幾相加得幾這樣的說法來說一說每個算式嗎?

  (3)教師小結

  這兩個算式里的加數都是相同的,每個算式都表示幾個幾相加的和。

  (幾個幾相加是認識和學習乘法的生長點,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圖上數一數,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語言說一說等數學活動,加強學生對幾個幾相加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含義,為學習乘法做好孕伏。)

  3、完成試一試,深化感知。

  (1)第1題

  先讓學生看圖數一數有幾個幾,然后照著擺一擺,邊擺邊說1個2,2個2最后讓學生填一填。

  (2)第2題

  先讓學生直接擺出3個4根,然后指著數一數,最后填一填。

  (兩題的不同練習方式,一方面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幾個幾相加的認識,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反饋了學生對于幾個幾的認識和掌握情況。)

  三、認識乘法。

  1、學習例題

  (1)出示主題圖

  學生觀察圖,說說一共有多少臺電腦?可以列成怎樣的算式?它表示幾個幾相加?(板書:4個2)

  (2)認識乘法

  教師說明:像這樣幾個相同的數相加還可以用乘法計算(板書課題:認識乘法)。

  4個2相加就可以用乘法算,寫成42或24

  提問:42和24都表示幾個幾相加呢?等于幾呢?(板書=8)

  教師在算式42=8中介紹乘號和讀法(板書乘號和4乘2字樣)

  學生讀一讀這個算式,再讀一讀24=8這個算式。

  教師再在24=8算式中介紹乘數和積,(板書各部分名稱)

  學生說一說42=8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引導反思:想一想4個2相加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可以寫成幾個乘法算式?分別是怎樣的?這兩個乘法算式都表示那么?

  教師小結:4個2相加可以寫成兩個乘法算式42=8和24=8,他們都表示4個2相加。

  (教師的談話巧妙地引入了乘法的學習;在兩個乘法算式中分別介紹算式的讀法和各部分名稱則有機地分散了對于乘法的認識,使學生學得更明晰;引導學生的反思和適當的小結更讓學生對于乘法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深入的理解)

  2、試一試

  (1)學生觀察圖畫,數一數有幾個4,并填一填。

  (2)想一想可以寫成怎樣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填一填。

  (3)反饋核對。

  提問:計算4個5相加的和可以用幾種方法計算?

  列乘法算式時是怎么想的?得數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小結:看來幾個幾相加就可以寫成幾乘幾。

  (4)觀察比較。

  請學生觀察加法和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5)教師小結:幾個相同的數連加時,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教師沒有在教學中直接說明,而是讓學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較中進行感受和獲致,同時形成對乘法比較全面的理解;另外練習反饋時的提問有效地讓學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四、課堂總結

  想一想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必要的學習反思和總結,有助于讓學生養成學后思的好習慣,幫助他們把所學的新知及時存儲和納入相應的知識結構中去)

  五、聯系生活,感受應用。

  提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問題也可以用乘法算?

  (聯系生活的例舉,可以考察學生對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乘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

  六、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先讓學生獨立填寫,再反饋交流,著重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列成那樣的乘法算式?這兩個乘法都表示什么?

  2、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填寫,然后交流核對。

  3、想想做做3

  (1)第1題

  先讓學生擺一擺,然后再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第2題

  學生獨立看題,擺學具,填寫。

  (3)思考:寫乘法算式的時候先要想什么呢?

  4、想想做做4

  同桌互相讀一讀,說一說,教師再指名幾生進行反饋。

  5、想想做做5

  學生先填寫,然后核對,再比較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注重強調讀法和寫法的統一。

  (多樣的有層次的習題能全面地檢查學生對于乘法意義的體會、理解程度和乘法讀、寫法以及各部分名稱的掌握情況。每題反饋時有針對性的提問則能更深入地暴露學生的思維,了解學生學習的達成度。)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