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2 10:09:1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薦)小學數學教案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小學數學教案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76頁例6、做一做,第77頁例7、8題、做一做,練習十五第3---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順序,整理運算定律和一結規律,能應用運算定律或規律進行簡便運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3、通過計算,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書寫及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

  教學難點:

  能夠正確靈活地選擇簡便算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運算順序(教材第76頁例6)。

  1、說一說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算一算:(710-184)2=

  2、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一樣嗎?

  3、算一算

  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運算,后做第一級運算。

  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外面的。

  4、組內交流算法

  5、完成教材第76頁做一做。

  二、運算定律(教材第77頁例7)

  1、根據表格,填一填

  名稱 用字母表示 舉例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2、算一算,學生說說簡算過程及應用的運算定律。

  3、 2.512.548

  =(2.54)(12.58)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10100

  =1000

  (21- )71

  5.03-2.14-1.86

  4、完成教材第77頁例7下面做一做。

  三、出示例8估算的應用

  1、學生交流、討論。

  2、完成例8下面做一做。

  四、鞏固應用

  完成練習十五第3---7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

  板書設計:

  數的運算

  運算定律 敘述方法 字母表示

  加法 加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a+b=b+a

  加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a+b+c=(a+b)+c=a+(b+c)

  減法 減法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從這個數里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ab=ab

  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一個數相乘,積不變。 (ab)c=a(bc)

  乘法分配律 兩個數相加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 (a+b)c=ac+bc

  除法 除法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除以這兩個數的積,也可以先除以第一個除數,再除以第二個除數。 abc

  =a(bc)

  =acb

  其它 湊與拆 加上或減去接近整數、整十數的簡算。拆成和分數分母相同的數,進行約分。再利用定律進行簡算。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先讓學生回憶,重溫小學階段四則混合運算及運算定律等有關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順序,整理運算定律,并能應用運算定律或規律進行簡便運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配合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訓練,培養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探索數學知識的方法,感受數學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索的興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體會并掌握探索數學規律的方法。

  教學難點:發現、歸納算式的特點和蘊含的規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課件出示題目: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計算器,學會了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今天,我們要用計算器來探索一些算式中蘊含的規律。(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課件出示教材第42頁例題3。

  2.學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并將計算結果填寫在教材上。

  3.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1)展示學生完成的作業。

  (2)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教師:將下面兩題分別和第一題比較,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觀察,獨立思考。

  小組內和同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發現:被除數相同,除數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來的商除以2,除數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來的商除以3。

  4.運用規律。

  (1)提問:根據發現的規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嗎?(課件出示題目)

  (2)讓學生獨立進行填寫。

  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學生填完后,引導用計算器驗算。

  (3)組織匯報交流。

  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頁“練一練”。

  讓學生先用計算器算出前三題的得數,再直接填出后面幾題的得數,最后引導用計算器驗算所寫的得數是否正確。

  2.完成教材第44頁“練習七”第7題。

  (1)引導學生觀察題目左邊的算式,說說算式中的規律。

  (2)根據左邊算式中的規律,直接寫出右邊算式的得數。

  (3)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自主解決乘加、乘減問題,建構乘加、乘減問題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確地計算。

  2、學生能初步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感受、體驗、探索的過程中,體會“乘加、乘減”這一問題模型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聯系生活經驗解釋連乘的模型,增強探索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建立乘加、乘減的模型,掌握乘加、乘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乘加、乘減問題的建模過程及模型內化和解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復習:看圖列乘法算式。

  2、出示旋轉木馬圖,提出問題:旋轉木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你們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我們也可以借助學具擺一擺,再在小組里互相說說。(教師在黑板上擺上4排小棒,分別是3、3、3、2。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小棒的出現使數學由具體人到符號化的一種過渡。)

  2、小組交流解決過程。

  說清楚

  (1)你想出了幾種方法?

  (2)算式怎么列?

  (3)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聽仔細

  (1)同學的方法和你的一樣嗎?

  (2)怎么不一樣?

  (設計意圖:自主關鍵,合作是內化,讓學生在獨立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交流,能進一步幫助學生們獲得多種的解題策略。)

  3、展示學生的解法,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允許學生交流意見,以達全員參與的目的;提倡并鼓勵算法多樣化,;注意調動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采用獨立嘗試,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探索過程中鍛煉提高能力;同時學會傾聽,在同學的經驗上想出新的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結果

  ①3+3+3+2=11 ②3x3+2=11 ③4x3-1=11等

  (以上幾種方法中,方法①是連加,學生在以前已經學過。方法②、③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必須要引導學生得出這兩種結論。對于其它的方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能講出算理的都要及于肯定。以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

  (1)師: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能看懂嗎?有什么問題要考考這些小老師嗎?

  (2)生生、師生相互質疑。

  4、結合小棒分析意義。

  3×3+2就是求比3個3多2的數。

  4×3-1就是求比4個3少1的數。

  5、小結:選擇自己喜歡的解法,對同桌說一說算理。

  6、怎么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7、觀察比較。

  (1)你喜歡哪個算式,為什么?(優化方法。)

  (設計意圖:在復習連加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發現3+3+3+2,還可以用乘加算式來表示3×3+2。乘加算式的發現源自于學生的心理需要——追求簡單美,同時加深了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方法①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叫連加。方法②、③。你給它們取個名字,叫什么好?

  (3)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內容。(板書:乘加,乘減)

  (設計意圖:觀察比較是一種提升)

  (設計意圖:在上述活動中,學生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通過情境理解了乘加、乘減的意義,自然得出了計算的'順序,同時為今后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學習建立了感性認識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操作體驗和算法多樣化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要借助有效的“表象操作”促使學生從“實物”到“算式”的過渡。)

  三、鞏固運用,模型內化

  1、P58 做一做1。

  2、練習十二4。

  3、練習十二5。

  四、課堂總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設計意圖:設計有梯度的習題,層層遞進。在層層遞進的問題情境中思維不斷提升,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特別是在例題的教學中,讓學生自由的說明方法,并展現算法的多樣化,有效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都是具有豐富潛力的個體。事實證明,正確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靈活駕御教材,新教材才能展示它深沉的魅力。)

  板書設計:

  乘加 乘減

  一共坐了多少人?

  3+3+3+2=11

  3×3+2=11 4×3-1=11

  9 12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口算。

  教材分析:

  此部分教學是建立在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探究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計算方法。在組織討論交流時,要倡導算法多樣化,對于口算方法,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就行。

  學生分析:

  我所執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學生56人,學生已使用北師大教材兩年,他們喜歡上數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說敢想,愿意發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導學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里,看到這些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請同學們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幫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們愿意嗎?(出示課件)

  (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意圖: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 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后和小組交流。

  (5)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于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于關注。

  (意圖: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2)學生探索進位口算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嘗試解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意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完成練一練的3題。(開火車形式練習)

  3.練一練4題

  4.練一練第5題。學生小組內解決。(如果學生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出發,只要結論具有合理性,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意圖:此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此也滲透了德育教育)

  四、評價

  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和老師做個評價。

  (意圖: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關注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復習準備。

  1、出示平行四邊形圖。

  2、提問:這是什么圖形?知道底和高會求面積嗎?如果剪去這個平行四邊形的一角,剩下的會得到什么圖形呢?哪個圖形的面積你會直接計算?梯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

  3、揭題。

  二、新授。

  1、出示梯形圖。

  (1)提問:這是什么圖形?說說梯形各部分的名稱。提示:求梯形的'面積能不能像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一樣,把它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計算它的面積?

  (2)操作實驗。

  反饋:你拼成了什么圖形?指名拼一拼。

  指導拼法。

  ①重合。

  ②旋轉。哪個梯形旋轉?一般可以怎樣移動一個梯形?旋轉到兩下底成一條直線為止。

  ③平移。

  思考:通過重合、旋轉、平移的方法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反過來還可以怎么說?

  2、出示直角梯形圖。

  (1)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又能拼成一個怎樣的圖形,動手拼一拼。

  (2)提問:拼成了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有什么關系?

  (3)觀察:每個直角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小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經過重合、旋轉、平移的方法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并且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一半。

  3、觀察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思考:(1)比較梯形的上底下底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關系?

  (2)比較梯形的高與拼成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56頁例1、課堂活動以及練習十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觀念。知道米與厘米之間的進率。

  2、與同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歷豐富的實踐活動逐步正確掌握測量方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通過看一看、量一量、說一說,發展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體會m的含義,建立1m的實際長度觀念

  教具準備:

  實物展示臺、米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主題圖。

  (1)學生看圖,第55頁情境圖。說說這是什么地方?

  (2)要想知道黑板的長度,同學們有辦法嗎?

  (3)操作:請兩位同學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度。你有什么感覺?

  (4)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看書55頁。

  2、教師介紹米尺。

  (1)認識米尺,1米的長度。

  (2)小結:量 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寫成1m。

  板書課題:用米作單位量長度

  3、認識米尺,建立1米的觀念

  (1)小組活動觀察米尺,看一看、比一 比,感受1米有多長?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

  (2)反饋:你知道了什么?

  (3)用手指比劃一下,1m大約有多長?

  (4)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m ?

  (5)量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米作單位?

  二、 用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1、學習例1 。

  小朋友還記得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短的`物體的方法嗎?用這種方法以小組為單位,用米尺去測量黑板的長和寬。把結果填在書上。

  (1)小組活動

  (2)全班交流。你是怎樣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2、課堂小結

  三、課堂活動

  1、相互量一量自己的身高, 填在表中。

  (1)小組活動

  (2)反饋

  2、找一找教室里長度大約是1米的物體,并實際量一量。

  (2)獨立活動。

  (2)小組 活動

  (3)反饋

  四、課堂作業

  獨立完成練習十二第1——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第29~31頁內容。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乘除混合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通過交流,讓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重點:

  根據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

  正確選擇相應的簡算方法使計算簡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為了加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我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你們喜歡這個活動嗎?(喜歡)老師了解到,為了豐富“大課間”的活動內容,學校最近又新買了一些體育用品,大家想知道都有什么嗎?(想)

  師:請看情境圖,學校都買了哪些體育用品?

  1.仔細觀察,說一說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

  生1:學校買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2:學校買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生3:我還看見一筒羽毛球上寫著“一打裝”。

  師:“一打”是多少個?(12個)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問題: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錢?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將學生置身于“大課間”活動的'現實情境中,把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解決問題,探究學習

  1.教學教材29頁例8(1)。

  (1)解決“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這個問題都需要題中的哪些條件?(讓學生找出解決此問題所需的條件)

  (2)指名列出算式,并說明解題思路。

  (3)引導學生用簡便方法計算出結果。

  預設

  生1:運用乘法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12×25

  =(3×4)×25

  =3×(4×25)

  =3×100

  =300(個)

  生2: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個)

  生3:先擴大再縮小可以使計算簡便。

  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個)

  師: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對于最后一種方法可能說不太清楚,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100÷4=25,把25筒看成100筒,擴大到原來的4倍,要使計算結果不變,應縮小到原來的)

  (4)引導學生比較幾種簡便算法。

  ①這幾種算法有哪些相同點?(結果一樣;算法都比較簡便)

  ②你喜歡哪種算法?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你能應用自己喜歡的算法解決問題嗎?

  (5)總結:思考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但結果都是相同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乘、除法的簡便計算。(板書課題)

  2.教學教材29頁例8(2)。

  (1)找到解決這個問題都需要題中的哪些條件。

  (2)引導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3)讓學生匯報解題方法。

  預設

  生1:我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錢,然后除以2求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錢。

  330÷5÷2

  =66÷2

  =33(元)

  生2:我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然后用總價除以支數求出單價。

  330÷(5×2)

  =330÷10

  =33(元)

  (4)喚起回憶,理解意義。

  ①組織學生仔細觀察,在小組內討論。

  ②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把兩個算式用等號連起來。

  330÷5÷2=330÷(5×2)

  質疑:在這個算式中,為什么“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與“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的結果相等呢?

  學生借助題意理解: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錢,然后除以2求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錢和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然后用總價除以球拍的支數求出單價,都能求出最終的結果,只是采用的方法不一樣,所以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

  (5)方法選優:相比之下,這兩種計算方法哪種比較簡便?(出示課堂活動卡)

  (6)引導總結,歸納規律。

  學生討論、匯報后教師板書: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用字母表示為a÷b÷c=a÷(b×c)(b、c均不為0)。

  設計意圖: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發現,從而培養學生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使計算變得簡便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簡便計算。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32×125=32×(________÷________)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2.同桌合作完成教材29頁“做一做”,鼓勵學生用簡便方法計算。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教材30頁1、4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活動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知道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的換算。

  2、知道愛護人民幣和合理計劃、節約用錢。

  3、初步培養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一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硬幣的膠片一張,大紅花10朵。

  學生準備: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幣。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用投影儀出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幣圖,邊指圖邊說:“今天,老師要看看同學們,看誰上課時最愛動腦筋,最愛交流匯報,老師就給最聰明的同學戴上大紅花,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爭取。好嗎?”

  生:好的。

  師:用圖上的硬幣,你能用幾種方法湊成一角?能說一說,并寫出算式嗎?

  師:請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5分、2分、1分硬幣,像老師這樣,按圖在書桌上排列。(圖略)

  師:同學們擺好圖后,看者圖上的硬幣,擺一擺,能說出很多種湊成一角的方法嗎?看誰最聰明?

  二、引導探究,動手實踐

  1、小組活動:每4個同學為一組,小組協作活動,通過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動手實踐,合作研究,解決問題。

  2、匯報(討論)結果: 把各種匯報情況,讓每組指名一位代表說一說怎樣擺?算是怎樣寫?

  根據學生的匯報師板書:

  (1)2個5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5分+5分=1角

  (2)1個5分、2個2分、1個1分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5分+2分+2分+1分=1角

  (3)5個2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2分+2分+ 2分+2分+2分=1角

  3、深化研究: 師:除了以上的三種湊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先擺5分的,再擺2分的,最后擺1分的。

  師:好的,你真聰明。(師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你能具體說出擺的方法和算式嗎?

  生:1個5分的、1個2分的、3個1分的。

  算式為:5分+2分+1分+1分+1分=1角

  三、交流論證,學以致用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先擺5分的',再擺2分的,最后擺1分的。那么,5分的擺完了,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5分的擺完了,那么可以用2分的、1分的來擺,湊足10分就是1角。

  師:你真了不起。(師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現在照這位同學說的,再進行小組討論,說出湊的方法,寫出算式。

  (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自由討論,學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師:數一數,用圖上的硬幣湊成一角的方法共有幾種?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生:共有10種方法。沒有其它的方法。

  師:同學們通過動手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交流論證、歸納總結,寫出了10種湊法和算法。戴上大紅花的10名同學為這次活動課的“智慧之星”。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2個5分、5個2分、10個1分湊成一角的10種方法。希望同學們把這節實踐活動課的研究方法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13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