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匯編七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復習的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注意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復習課的數學課堂鮮活而精彩。
1.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構建知識網絡。
復習整理重在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并梳理成知識網絡,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由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點眾多,各概念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學生容易混淆,因此嘗試讓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點,列出復習綱要,利用表格的形式分別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和體積的意義等知識進行整理,建構知識網絡,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注重知識間的融會貫通。
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要將長方體和正方體所有的知識點一一進行練習,那么顯然題型過多,題量過大,不利于知識間的比較。因此,本節(jié)課在練習時利用“魚缸”這個素材,把一個個知識點系統(tǒng)地貫穿起來,讓學生圍繞“魚缸”這一情境提出相關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貫通,還能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直接引入,回顧知識
1.直接揭示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復習。
2.整理知識點。
(1)展示整理要求:
①想一想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點。
②概括出各知識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盡量做到簡潔明了,便于記憶。(提示:可以用圖表法、樹形圖法或列舉法表示)
(2)小組交流,要求:組長和組員相互介紹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識點。比較一下誰整理得簡潔明了,便于記憶。
(3)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投影展示)
長方體和正方體
確定位置必備的要素:確定觀測點和方向,同時還要量出距離和角度。
設計意圖:復習本節(jié)課的重要目的是知識的綜合化,因此,復習時要注意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并構建知識網絡。
⊙歸納整理,系統(tǒng)復習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怎樣整理才能讓人很清楚地看出它們之間的異同與聯系呢?
(1)學生小組合作整理表格。
(2)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1)關于表面積、體積和容積,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嗎?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容積。
(2)學生獨立整理。
(3)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1.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
只有經歷“從頭到尾”的探究過程,學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因此,本設計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先動手分一分,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及結果,為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造條件。再進一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如果不用分一分的方法,還可以怎樣算出商?”,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學生交流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后,重點指出可以用乘法口訣求商,更加簡便準確,讓學生明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先進性。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去解決例2,加深學生對“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方法的理解。
2.利用直觀模型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系,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求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必須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對照直觀圖寫出3×( )=12,通過探索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教材18頁例1情境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故事)弄清題意,運用平均分的知識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看圖并思考:猴媽媽可以給幾只小猴分桃?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并說一說分的過程。
(3)小組合作,交流分的方法并列出除法算式。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1)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給4只小猴。如果我們不動手分,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12÷3的商是多少。
(2)小組合作,探究解題方法。
(3)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預設
生1:用12依次減3,4次正好減完。
生2:1只小猴分3個,2只小猴分6個……依次累加,4只小猴正好分12個。
生3:12÷3等于幾,就是求12里面有幾個3,因為3乘4得12,所以12里面有4個3。
3.揭示課題:同學們的方法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三種方法,想3乘幾得12,可以用乘法口訣“三四十二”來解決,更加簡便準確。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引導探究,教學例2。
(1)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讀題、審題并思考: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
(2)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3)學生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隨之板書。
①每屜裝4個包子,裝了6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
②一共有24個包子,每屜裝4個,可以裝幾屜?
③一共有24個包子,平均分裝在6屜里,每屜裝幾個?
(4)引導學生列式解決問題,說一說算式的含義。
(學生列出算式:4×6,24÷4,24÷6)
(5)學生列出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每個算式的結果是多少?你們是怎么算的?
(6)學生匯報結果及計算方法。
(用乘法口訣計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連加
教學目的:
1、掌握兩步計算的正確計算方法
2、初步體會計算的.變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口算和計算能力
2、通過操作,培養(yǎng)學生數感和主動探索積極學習的精神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小雞,這是什么?
你小雞嗎?
如果讓你來養(yǎng)小雞,你會怎樣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養(yǎng)了小雞,咱們到他家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
看圖上畫有什么?
師:小明家是養(yǎng)雞專業(yè)戶,他們家養(yǎng)了很多雞,他的父母靠知識和科技養(yǎng)雞終于辦起了這個大型養(yǎng)雞場,小明今年才7歲,卻已經懂得了幫父母的忙經常會幫著喂小雞。你瞧,(課件出示5只小雞,引導學生說出:小明喂了5只小雞)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課件動畫播放:又來了2只,現在呢?誰能說出圖意?
為了區(qū)別先走的我們通常都用線劃掉來表示,師示范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虛線框起來
板書算式:8-2-2
想一想:這題應該怎樣計算?
小組討論后匯報解法。(若有生說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寫出來以之對比。
2、練習:P73頁的做一做右圖
獨立看圖,說出圖意
三、練習
第74頁的第5至8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角的表示、角的度量(教材39頁—41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角的表示方法,會讀角。
2.認識量角器的構造,知道讀量角器的度數的方法。
3.會用量角器度量角。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及思考、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會用量角器度量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問題1:角由什么組成?
問題2:兩條邊是線段?直線?射線?
師:知道了這些,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幾張圖中共有幾個角吧!
出示數角的一系列圖片。
二、新授
(一)角的表示
師:每張圖中都有這么多的角,我們該怎樣區(qū)分它們呢?
師:給它們各自取個名字,好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表示一個角,怎樣去讀角。
角的表示方法:
(1)可以標出三個大寫字母,∠ABC或∠CBA讀作:角ABC或角CBA
(2)觀察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特點(字母B在中間)
(3)所以,在只有一個角的時候,我們可以:∠B讀作:角B
(4)為了方便,有時我們可以標上數字,:∠1,讀作:角1。
(5)注:區(qū)別“∠”和“﹤”的不同,請同學們隨意畫幾個角,訓練一下這三種讀法。
(二)角的度量
1.引入
展示圖片《比較角的大小》
個別回答,集體核對。
師:我們以前學過用米、分米、厘米等計量線段的長度,大家能不能想出一種合適的計量角的大小的單位呢?
分小組討論、匯報。
2.介紹量角器
師生同時拿出量角器。
你看到了什么?這個量角器像一個大迷宮,一點也看不明白,是不是?老師告訴大家在這個迷宮里有4座大城堡: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板書)
現在請同學們走一走這迷宮,看看你能找到幾座城堡。
反饋:請找到中心點這座城堡的小朋友,指著它(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
:半圓的.圓心是量角器的中心內半圓的數所在的刻度線稱為內刻度線,外半圓的數所在的刻度線稱為外刻度線。
以右邊的0°為起點,起點處的0°這條刻度線是內刻度0°的刻度線。
3.認識1°角
課件演示。
把這樣的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度就是1度角,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單位,通常我們用1°表示1度。
4.學習量角
(1)出示一個直角讓學生量
師:那么怎樣來量角的大小呢?
分組討論,匯報。
師生共同方法:
量角器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點對點(板書)
零度刻度線與角的邊BC重合---線對邊(板書)
所要量的角的另一條直角邊對著90,所以是90°。
復述量法。
(2)試一試
出示40°和140°角
師:當看另一邊時有二個數,應該讀哪一個數呢?
:角的一邊對著里面的零度刻度線,就應當數內刻度線了
當角的一邊對著外面的零度刻度線,就應當數外刻度線了---0在內數內,0在外數外(板書)學生齊讀。
三、鞏固練習
教材41頁“試一試”
四、
師生共同回顧本小節(jié)所學內容。
五、作業(yè)
教材46頁練習二第4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120+30-60 8×5×10
20+30÷3 120÷3×5
12×5-40÷2 150-100÷5×4
100×(38-31)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
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潔員,師可問:60位游人需幾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題中數量關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
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
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書后)
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最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tǒng)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四則運算順序。
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
4.練習P12做一做1、2題。
5.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4頁例3。
【教學目標】
1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經歷探索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
3在計算中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有括號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124÷4+13600—30×172
播放課件:小紅與媽媽一起到服裝商場去買衣服。媽媽告訴售貨員買一件成人衣服,售貨員報價:78元。媽媽:再買3件同樣的兒童服裝。售貨員:一共要213元。小紅:兒童服裝多少錢—件呢
教師: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1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怎樣才能求出兒童服裝的價錢呢
2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匯報,總結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13—78÷3213÷3-78(213-78)÷34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得出正確的算法。
教師: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應該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價錢平均分成3份。
學生2:“214÷3”表示把買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兒童衣服的總價平均分成3份。
教師:這樣求出來的,是一件兒童服裝的價錢嗎
學生:不是。
教師:第三種方法應該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
學生1:先算“213—78”,表示 3件兒童服裝一共要多少錢。
學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兒童服裝要多少錢。
教師:第三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比較,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1:第三種方法有括號,第一種方法沒有。
學生2:第一種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種方法先算減法。
學生3:第三種方法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第一種方法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
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號,就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小括號的作用就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4嘗試練習。
教師:請看,你知道這兩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嗎同桌互相說說。(125—87)×25455÷(102-97)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這兩道題后,集體訂正。
[點評:本段教學以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為素材,從生活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對解 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三、鞏固運用
1算一算,并說說有什么不同。100—72÷4(100—72)÷4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種混合運算的方法及小括號的作用。
2第7頁,練習一,第4題。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來讀這兩個算式,通過讀讓學生體會它們運算順序的不同。
(1)100加10乘10的積,和是多少
(2)100加10的和,再乘10,積是多少可以讓學生反復讀兩遍,體會運算順序的不同,然后再計算。
3第8頁,練習一,第5題。這是兩種混合運算的綜合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分清它們的運算順序,并正確進行計算,以利更熟練地掌握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
(本案例由王蜀川提供)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5~6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練習一第11題。
【教學目的】
1經歷用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
2會解決涉及倍數關系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運算順序。125×4+54340×2—120(90—25)×32
情境引入
教師:你知道哪些動物可以稱得上是森林醫(yī)生嗎
學學生:啄木鳥、山雀。課件出示例4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觀察后提出問題(或讓學生直接觀察教科書上的插圖)。
學生: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教師: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就來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點評: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對解決問題所需知識的復習,為學生解決問題做準備。]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4。
教師:從這個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山雀每天吃害蟲165只。學生2:啄木鳥每天吃的害蟲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師:啄木鳥每天吃害蟲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嗎
學生:沒有,比3倍少。
教師:你能用圖(最好是線段圖)表示出他們每天吃害蟲的關65×3得到山雀吃害蟲只數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沒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還要在此基礎上減去45只才得到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
指導學生寫出答語。
教師將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學生畫線段圖并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學生1:我的'線段圖這樣畫: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165×3+45。
教師:你發(fā)現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相同點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與山雀吃害蟲的只數都有倍數關系。但一個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計算出3倍后要減去45只;一個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計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點評:本環(huán)節(jié)一是注重學生對問題情境的理解,掃除解決問題的障礙;二是注重讓學生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教師注意對學生探索的指導,特別是對畫線段圖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2。教學例5。
教師:剛才我們解決了森林醫(yī)生吃害蟲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小朋友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課件出示例5(或讓學生直接觀察例題插圖),并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1:我這樣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因為題中告訴了小青的郵票張數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可以直接用80減去15,因為題中告訴了小明比小華少15張。由此可以這樣列式:(80—15) ×3。
學生2:我這樣思考,根據小明比小華少15張郵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郵票張數為:80—15=65張。根據小青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郵票張數,即:65×3=195張。列成綜合算式是:(80—15)×3。指導學生寫答語。
[點評:學生有例4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這里先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交流,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注意強化分析法和綜合法這兩種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活動思考
(完成第6頁課堂活動)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在組內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全班交流。
學生:相乘或與9相乘的積在80與100之間,由此我想到了90與99,由題中告知:按3顆或9顆的拿都要剩1顆,由此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顆,但是題中又說到這些糖要比100顆少,所以應是91顆。
四、獨立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一第10題,做后交流。
五、小結教師
通過今天的問題解決,你有什么收獲
(本案例由付秋萍提供)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教案選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3、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準備:
筷子、蘋果、盤子、小棒、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引新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號里畫“√”。
2、把8個面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哪種分法對?對的在括號里畫“√”。
二、擴充“平均分”方法,鞏固概念
1、解讀題意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分一分。 “每2個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樣分?
2、感知不同分法
請學生用擺一擺、畫一畫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 根據乘法意義來分:2個2個地數,8里面有4個2。 2×4=8,4個2合起來是8。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 4 )份。
3、提煉不同分法的`共同意義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幾個2.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可以分成( )份。 12輛小汽車,每2輛一組,可以分成( )組。 12里面有6個2。
2、提升練習
16罐蜂蜜,每4罐分給一只小熊,可以分給( )只小熊。 有15個木塊。
(1)每3個木塊擺一個長方體,可以 擺( )個長方體。
(2)用這些木塊擺5個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用( )個木塊。
四、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第10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