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幾的分數,同學們能夠通過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歡的分數嗎?
(1)學生用紙折分數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數。
(3)全班交流匯報展示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張貼并板書四組分數:(3/4,1/4)、
(1/4,1/2)、(3/8,1/8)、(1/8,1/6)。
2、觀察分數,組織分類。
剛才老師把同學們展示的分數張貼了四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分數,你能給它分一下類嗎?
(1)學生獨立觀察每組分數的特點
(2)小組討論交流如何分類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陳述分類的思維過程。
(4)教師小結:我們把分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類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導質疑,引入課題
對于剛才我們分出的這兩類分數,大家想研究它們哪方面的問題?
(1)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生2:我想知道兩個分數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下面我們就來解決比較一下兩個分數,哪個大哪個小這一問題,好嗎?(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組拿出手中另一張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說出比的思維過程
(3)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個1/4,3個1/4比一個1/4大,所以3/4>1/4。
(4)用同樣的方法比較3/8和1/8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左邊圖)。
②學生爭當“小老師”自行講解比的過程。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1/4和1/2誰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剛才比較的方法,四人一組想一想”。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5)用同樣的方法比較1/8和1/6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右圖)。
②學生自告奮勇講解比較的過程。(師適當引導并鼓勵)
③根據分類總結比較大小的策略。
(1 )學生獨立思考比較大小的方法。
(2 )小組交流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3 )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4 )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分數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數少,分數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鞏固、實踐、應用。
1、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數涂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學生獨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
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更新的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37頁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4~日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例尺,學會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提問:什么是比例尺,
2.出示一些數據比例尺,讓學生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3.說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節課就學習比例尺的應用。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出示例5,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按照比例尺的意義,你能解答嗎?讓學生自己討論并進行解答,通過巡視看一看不同的解法。指名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其間結合說明設未知數x的單位與圖上距離的.單位統一,用厘米,解題后再化成米數。提問:用不同方法解答這道題的過程是怎樣的?指出;已知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可以按照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倍數關系來解答,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結果。
2.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要注意什么問題?
3.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自己解答嗎,讓學生自己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用比例解的指名學生說一說根據什么列比例的,應該設誰為x。指出:已知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可以把實際距離縮小相應的倍數,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結果.
4.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扳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說怎樣想的,解答時還要注意什么。
5.做練習七第4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老師板書。
6.做練習七第5題。
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些什么?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七第6、8題。
家庭作業:練習七第7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課本第42頁練習六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及連加的筆算方法,對千以內的加法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使學生養成檢查的習慣,自覺進行估計,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進位加法及連加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準確筆算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你們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公園嗎?今天我們邀請茄子先生和豆莢老師去逛公園,愿意嗎?與他們同行,我們要做好準備,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有信心嗎?出發吧!看,遇到什么了?要先回答出門上的問題才能進去呢。(出示黑板:畫有一扇門,門里寫著:說說下面各數大約是幾百。204598499305)
二.筆算加法的練習
1.練習六第2題
談話:公園里有美麗的蝴蝶,它們在快樂的飛來飛去,各飛到哪一朵花上呢?
1)生獨立完成練習。2)指名匯報:每只蝴蝶應飛到哪朵花上?
3.練習六第3題。
這時有一只小鳥飛來請教我們:這些算式的得數大約是多少?能幫我用豎式計算嗎?誰來幫幫它?
1)先估算大約是幾百。說說怎樣估計的?
2)獨立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3)指名說自己是怎樣驗算的?要檢查些什么?
(檢查時要看驗算的結果與豎式的結果是否一致,還要看數字有沒有抄錯。)
4.練習六第4題
公園里還來了許多的小朋友,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呢?分別又有多少人呢?
1)學生自讀題目,理解題意。
2)問:“合計”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活動。)
3)生獨立計算。4)匯報核對。
4.練習六第5題
1)指名說圖意。
2)師:花壇每邊268厘米,三角形花壇的三條邊一樣長,花壇的欄桿一共長多少厘米?怎么想的?(3個268相加。)
3)學生獨立計算4)匯報核對。
三.作業
練習六第1題,用豎式計算連加。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學 科 數學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以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體會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特點,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的能力。
教學重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師用出示題目,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隨機抽取幾題指名學生說說口算方法。
2.根據13×2=26,快速說出以下算式的得數。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2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豎式計算。
指名上臺板演,說說計算方法,展示正確的書寫格式及得數。
2.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3題。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先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找出有聯系的兩個條件,說說可以先算什么。
讓學生獨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4、5題。
讓學生默讀題目,理解題意。
提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
學生計算,集體交流算法。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讓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提問:你能找出有聯系的條件嗎?想想它們能算什么?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評講時展示不同的解題方法,并指明說說每道算式表示的意義。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
學生讀題,列式解答,集體交流。
3.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8題。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看懂圖意。
提問:要求“買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須知道什么條件?怎么求?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獲得了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
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復習 第 8 課時 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以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通過復習,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發展數學思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熟練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知識系統整理
提問:第一單元即將結束,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引入:這節課我們將通過系統地整理,復習這一單元所學的知識。
二、查漏補缺訓練
1.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1題。
讓學生先口算,再說說口算方法。
師小結:
(1)兩位數乘整十數,計算時先算0前面的數的乘積。然后數一下兩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再在這個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2)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用一位數分別去乘兩位數中的每一位,并注意進位。
2.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指名上臺板演。
教師要通過具體的計算引導學生歸納出:
(1)計算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先用第一個乘數的每一位數去乘第二個乘數的個位數字,所得積的末位對齊乘數的個位;再用第一個乘數的每一位數去乘第二個乘數的十位數字,所得積的末位對齊乘數的十位。最后把兩個積加起來。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引導:計算時,你通常會出現什么樣的錯誤,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3題。
指名估算,并引導學生回憶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數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數來算。一般是先找出兩個乘數的近似數,再把這兩個近似數相乘。
將全班分成四大組,每組完成一題,再互相檢驗,看看和估算的結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頁“復習”第8題。
引導學生觀察表格,明確表格填寫的要求。
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比較,說說發現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16頁“復習”第10題。
(1)出示第一組題,先讓學生計算,再組織對比,交流上下兩題之間的聯系。
(2)出示第二組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對比上下兩題之間的聯系。
(3)出示第三組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上下兩題的聯系。
6.完成教材第16頁“復習”第11題。
(1)出示第一組題,組織學生觀察題目,得出規律并填空。
歸納規律:當第二個乘數分別是3的1倍、2倍、3倍……時,積分別是111、222、333……
(2)出示第二組題,組織學生觀察題目,得出規律并填空。
歸納規律:當第二個乘數分別是7的1倍、2倍、3倍……
三、綜合運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4題。
出示表格,讓學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說說表中數量之間的關系。
得出:單價×數量=總價
2.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5題。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讀懂題意。
引導學生匯報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種,第一種是48元,48×19大約是1000元,超過800元,可能是第二種38元的籃球,38×19大約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種是28元,28×19大約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種籃球。
追問:買籃球一共要用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頁“復習”第7題。
讓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并說說要求“電視機多少臺”需要先求什么。
4.完成教材第17頁“復習”第12、13題。
讓學生默讀題目,理解題意。
引導:先確定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找出有聯系的兩個條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進行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評講。
5.完成教材第17頁“復習”第15題。
讓學生先根據學過的方位知識,弄清圖中幾處地點的相應位置關系。然后再根據計算的結果在平面圖上指一指或畫一畫。最后全班交流,訂正。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有趣的乘法計算 第 9 課時 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中特殊數相乘所得得數的規律,并能初步運用這一規律進行一些計算。
2.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通過比較,理解并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觀察并發現數學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簡單規律的方法,并學會運用規律。
教學難點:能利用所得的規律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談話:同學們,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規律。這節課,我們一起去發現這些有意思的規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數是11的乘法計算。
(1)出示題目:24×11 53×11
談話:一個兩位數和11相乘的得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我們先列式計算。
學生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問:把積的每一位上的數和原來的兩位數相比,你有什么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匯報:
①24×11=264,所得的積的個位上的數,與原來兩位數個位上的數一樣,是4;積百位上的數,與原來兩位數十位上的數一樣,是2;積十位上的數,等于原來兩位數個位與十位上數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積個位上的數,和原來兩位數個位上的數一樣,是3;積百位上的數,與原來兩位數十位上的數一樣,是5;積十位上的數,等于原來兩位數個位與十位上數的和,是5+3=8。
(2)引導學生根據發現的規律,猜測62×11的積。
提問:猜一猜62×11等于幾?
追問: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請用豎式驗證一下。
師小結:兩位數與11相乘,積的規律可以概括為“兩頭一拉,中間相加”。
(3)出示題目:比一比,看誰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讓學生根據發現的規律快速地說出答案。
(4)出示題目:64×11
提問:試著算一算,有什么發現?
學生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追問: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再問:為什么百位上的數“6”變成“7”,多了1是從哪里來的?
(5)試一試:59×11 67×11
2.小結:一個兩位數與11相乘時,可以把這個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字寫在積的百位上,個位上的數字寫在積的'個位上,再把兩個數字之和寫在積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數如果滿10,要向百位進1。
3.提問:你能出一些像這樣的算式考考大家嗎?
學生出題,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三、反饋完善
1.探究兩個乘數十位相同,個位相加是10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
(1)出示題目:22×28 35×35 56×54
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在小組交流說說算式里的兩個兩位數的特點。
引導:像這樣的算式,老師能直接算出得數,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驗證老師的計算是否正確。
學生列豎式計算,教師板書相應過程。
(3)你隨便出這樣的算式老師還能一下子說出得數。
讓學生試著出題。
(4)追問:究竟這里面藏著什么秘密呢?觀察這些得數,它們有什么特點?把你們的發現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小結:當兩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同,個位上的數之和為10時,它們的乘積的末兩位等于兩個乘數個位上的數相乘,積的末兩位前面的數等于十位上的數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積。
2.試一試。
(1)先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再用豎式計算驗證。
15×15 43×47 69×61
(2)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并比較每組的兩道題,說說有什么發現,和同學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讓學生同桌互相出題,寫兩道這樣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說出得數。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體會直線、線段與射線的區別與聯系,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與線段、射線,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2、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線嗎?(黑板邊、書本邊、鉛筆盒的邊……)很好,看來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線中,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在數學中也一樣,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直的線。(板書:線的認識)
二、探索活動,獲取新知
1、 認識直線
同學們,筆直的線里也學問!
電腦出示鐵軌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圖中畫的是鐵軌,鐵軌很長,筆直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頭,像這樣兩端可以無限延長,沒有端點的線,就叫做直線。
(1)畫一畫 讓學生用直尺畫一條直線
(2)說一說 (直線有什么特征? 直 沒有端點 無限)
2、認識線段
電腦出示馬路中的斑馬線,引導學生觀察
馬路中的斑馬線大約有多長?(師:不管是幾米,他都有一定的長度,都可以度量出來,像這樣的線叫做線段,它是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你能不能畫一條線來表示它?
(1)畫一畫
(2)說一說 (線段有什么特征? 直 兩個端點 有限)
3、認識射線
電腦出示夜景圖,學生觀察
師:這是一條什么線?你什么時候見過?它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自由的`說說)
你能畫一畫嗎?
(1)畫一畫
讓學生嘗試畫射線
(2)說一說 (射線有什么特征? 直 有一個端點 無限)
4、比較三種線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圖形 端點個數 延長情況 與直線的關系
直線 沒有端點 向兩端無限延長
線段 兩個端點 不能延長 是直線的一部分
射線 一個端點 向一端無限延長 是直線的一部分
5、認一認、說一說
(電腦出示各種直線、線段、射線)
6、線的讀法
(1)直線 一條直線有兩種讀法,可以讀作直線AB,也可以把字母倒過來讀作直線BA。如果用一個小寫字母l表示直線,它還可以讀作:直線 l
(2)線段 請你猜一猜,這條線段該怎么讀?A B
(3)射線 誰來試一試,讀出這條射線 ( 射線只有一種讀法,它的讀法是從端點讀起。)
思考:“射線BA”和“射線AB”有什么不同?(射線AB:端點是A,向B點無限延伸 射線BA:端點是B,向A點無限延伸)
三、課堂活動
1、完成課本第17頁的試一試第一題(小結:經過一點能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闖三關
第一關:填空
(1)______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它沒有端點
(2)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叫做 ______
(3)_______只有一個端點,它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第二關:數線段
第三關:從A點到B點,哪條路線最近?(課本試一試第2題)
(小結: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線的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廣泛的探究時空中,在明主平等、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應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自主預習、質疑問難、釋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辨析,學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分類的思想,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疑
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課文內容,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課內容,提出疑難問題。
二、課始集疑
1、揭題
2、集疑:同學們課前都進行認真的預習,現在請同學們把預習中沒有解決的、需要在本節課上請老師、同學們幫助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過渡:剛才這些問題都提的非常好,我們這節課就重點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先請同學們認識一件物體。
三、課中釋疑
<一>認識天平:課件出示天平,同學們說天平的.作用、用法。
<二>認識等式
1、演示課件 寫出式子
在左邊放二個40克的物體,右邊放一個50克的法碼,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50<100
再在左邊放一個30克的物體,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50+30>100
把左邊的一個30克的物體換成10克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50+10=100
再把左邊的10克與50克的物體換成未知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X<100
再把左邊的未知的物體換成另一個未知的,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X=100
再把左邊的物體換成二個未知的,右邊另加上一個5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怎么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X + X=150
2、分類
剛才我們寫出了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這些式子按照一個統一的標準分類嗎?請小組討論按照什么樣的標準分?并把分類結果寫在卡片上。
展示同學們不同的分類,并說說你們是按照什么標準分的?
師: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有不同的結果。剛才同學們的分類都是正確的,為了解決剛才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今天就研究這一種分法。(分成等式與不等式兩類的)
3、理解概念
師:為什么這么分?你們發現了這一類式子有什么特點? 左右兩邊相等
揭示:像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書:等式)
誰來舉一些例子說說什么是等式?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教材第11——12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三位數連除應用題的結構,能夠正確列式解題。
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連除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出解題規律。
教學重難點:理解這類應用題的結構,正確進行解題。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40÷560÷580÷5
100÷545÷348÷4
46÷2420÷7
2、筆算
654÷3498÷8555÷6
768÷9368÷4490÷8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三位數的連除應用題,板書課題。三位數的連除應用題。
2、出示例題
有兩個書架一共放了224本書,每個書架有4層,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方法1、224÷2=112(本)
112÷4=28(本)
方法2、4×2=8(層)
224÷8=28(本)
①教師指著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224÷2=112(本)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112÷4=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②教師指著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4×2=8(層)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224÷8=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③指名回答剛才這題的'思考過程。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的第1題
全班校對。
2、想想做做的第2、3題
四、全課
五、布置作業
想想做做的第4——7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
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幾和第幾實際上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凡事物排列的順序號。例題先通過排隊買票的場景,讓學生直接觀察、數數,看到一共5人在買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務排在第幾個,讓學生認識幾個和第幾個的區別。
想想做做讓學生在涂色、觀察、數數、交流等活動中,進一步識幾和第幾的區別,培養學生用數表示個數或順序并現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2、發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你們看。
出示課件。
2、談話。
(1)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
(2)請小朋友數一數小明排在第幾?小剛排在第幾?
(3)排在第1的是誰?原來老爺爺排第幾?老爺爺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
(進行禮貌教育。)
(4)黃頭發的小姑娘前面有幾個人?后面有幾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第幾的時候。
[評: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境,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進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問:小麗住在第幾層呢,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后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
(2)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
(3)問: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小明、小麗要進動物園要做對點燈籠的游戲才行?你想試一試嗎?
(1) 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
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
○○○●○問:現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 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3) 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黑板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幾和第幾)
[評:老師在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不僅檢驗前面對新知感悟,還著重對幾和第幾的內容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幫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學生。]
3.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來到動物園,小紅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問:猴子能撈起月亮來嗎?為什么?讓我們來看一看。
4.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評:每個畫面都引導、組織學生充分地說、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愛的連續的動畫情境,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顯得生動活潑。]
5.想想做做第4題。
問: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小組討論)
交流:1號車前面是5號車;5號車前面是2號車;1號車后面是4號車和3號車;前3名的是2號、5號、1號車;最后一名是3號車
追問:剛才說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評:這一段采用學生交流合作的形式教學,使學生既學會了肯定自己,又學會了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從中補充、完善了自己的認識。另外,這里除了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幫互助,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三、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題。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室呢?說說你們是怎么看的?
交流: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室。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樓1室。
A:出示小動物的位置說住在幾樓幾室。
B:告訴小動物住在幾樓幾室學生在電腦上點位置。
2.你能說一句帶有幾和第幾的話嗎?在我們身邊找一找!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紅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幾樓幾室等等。
[評:把數學知識拓展、應用到生活中來,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逐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3.發散練習。
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五、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學生相互說一說,再交流。
[總評]
本堂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層次很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也使學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魅力。練習中采用了同桌互說、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人人參與、人人表現,提高了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