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16 13:35:16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集錦5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課本P85~86頁,及第88~89頁的第3~6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

  2、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臺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實際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3、 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質量單位的觀念,讓學生認識到質量單位與時間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在時間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學重點:

  1、 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換算關系:1千克=1000克。

  教學難點:

  建立克和千克的時間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數學教課書,和一只筆,提問:哪個重有些?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讓學生掂一掂,然后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

  3、從剛才的實踐得出結論:物體有輕有重。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思維。

  二、觀察、操作領悟新知

  1、出示主題掛圖,物體的輕重的計量。觀察主題掛圖。

  (1、)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2、)這幅圖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說什么?

 。3、)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廣泛收集、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質量,我們現在來交流以下好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單位來表示。

 。4、)在學生說的同時,老師拿出有準備的'東西展示。

  2、克的認識。

 。1、)提問:通過調查我們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質量,你們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嗎?要知道物品的質量,應該怎么辦呢?

  (2、出示天平,簡單介紹天平的結構,并說明使用方法。

  (3、)將一個2分皮放在左邊盤內。1克砝碼放在右盤內,讓學生觀察。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這個2分皮重多少克?板書:克

 。4、)1克有多重?我們來掂一掂好嗎?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實踐調查入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掂一掂,稱一稱,找一找等學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了克。

  3、千克的認識。

 。1、)出示盤稱。大家認識這稱嗎?

  (2、)看看盤稱的使用方法,F在要稱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誰能當售貨員來稱一稱?

 。3、)現在先掂一掂自己的書包有多重?估計有幾千克,然后用稱一稱。

 。4、)剛才大家都說了,一袋鹽中農500克,那兩袋呢?

  (5、)板書: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較,請同學們猜一猜,誰重?

  板書 1000克=1千克

  齊讀: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測評。

  1、完成教材第88頁第3題。

  2、完成教材第89頁第4題。

  3、完成教材第89頁第5題。

  4、完成教材第89頁第5題。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P35~37 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復習鋪墊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

  2、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為什么?

  6:3和8:4 : 和 :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學習解比例。(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們知道比例共有四項,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

  2、教學例2。

 。1)把未知項設為X。解:設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X:320=1:10

  (3)讓學生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項,并說明知道哪三項,求哪一項。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它變成什么形式?3x=815。

  這變成了什么?(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

 。4)學生說,教師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從剛才解比例的過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數x。

  3、教學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

  提問:這個比例與例 2有什么不同?(這個比例是分數形式。)

  這種分數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變成方程來求解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在寫方程時,含有未知數的積通常寫在等號的'左邊,然后板書:1.5X=2.56

  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出求解過程。解答后,讓他們說一說是怎樣解的。

  4、總結解比例的過程。

  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變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5、P35做一做。學生獨立解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做的。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P37第7題。

  四、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據是什么?解比例的書寫格式應注意什么?

  五、課堂練習,輔助消化

  P37~38第8~11題。

  六、課外補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題。

  2、4:8=12:24,如果將第二項減少1,要使比例成立,則第四項減少多少?

  3、把兩個比值都是 的比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兩個內項都是15,請分別求出這個比例的兩個外項,并寫出比例。4、一個比例的四個項都是大于0的整數,它的兩個比的比值都是 ,且第一項比第二項少3,第三項是第一項的3倍。請寫出這個比例。

  教學目的: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通過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提高學生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活動中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的過程,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2、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教學難點:

  從統計中獲得簡單的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決策,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今天我們上課和平時不太一樣,坐成了六個小組,老師這有一張評價表,如果哪個組里的同學表現好,我就給他們組貼上一顆星,這時老師就來看看哪個組坐得最好。

  二、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體育比賽嗎?在操場上同學們正在進行體育訓練,為比賽做準備。他們在進行什么訓練呢?

  生:跳繩、踢毽、套圈、踢球。

  師:如果我們班要組織一項比賽,(揭題)在這些活動中你認為組織什么比賽好呢?

  生:

  師:咦,這下有問題了,大家參加的活動不一致,可是我們班又只能組織一項比賽,大家說說看應該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通過統計同學們最想參加的比賽來確定我們班組織什么比賽。

  三、體驗統計過程。

 。、復習統計圖

  師:這是我們的一個老朋友,你還認識它嗎?

  生:統計圖

  師: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最下面是比賽的項目,

  生:每一格就表示一個。

 。、分小組進行統計

  師:今天我們就要利用統計圖來統計我們最想參加的活動。有誰知道在統計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不漏掉,不重復)接下來,我們就分小組來進行統計同學們最想參加的比賽,在分小組活動時要注意:第一,在組長帶領下依次說出自己最喜歡的體育比賽,第二,每個人只能說一項,第三,一位同學說的時候其余人要認真聽,組長在相應的項目上涂上一格。大家明白了嗎?比一比哪組的同學調查的又快又準確。開始!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組織比賽》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組織比賽》教學設計師:這時老師將每個組的統計圖貼在黑板上了,比一比,你想把星星送給哪個組?說說你的理由。老師覺得剛才每個組的表現都不錯。所以給每個組都貼上一顆星星。

 。、完成統計表。

  師:老師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下一項活動,你們想不想參加?

  同學們請看,你看到了什么?對這是一張統計表,我們要把剛才同學們統計的情況填到這張表里。

  誰能通過第一小組填的這張統計圖看出。

  第一小組共有 人,想參加跳繩比賽的有 人,想參加踢毽比賽的有人,想參加套圈比賽的有人,想參加拍球比賽的'有人。

  最下面一行應該怎么填呢?誰來說一說?

  將每一列的數據加起來就行了。

  這個數據說明了什么?

  現在我們知道我們班想參加跳繩比賽的一共有 人,想參加踢毽比賽的一共有人,想參加套圈比賽的一共有人,想參加拍球比賽的一共有人。

  同學們能根據最后一行的數據完成這一張統計圖嗎?

  這時分小組合作完成這一張統計圖。

  四、觀察發現

  1、第 組最先完成,老師把他們組制作的統計圖展示到黑板上。

  2、這時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一張統計圖,你發現了什么?現在你們認為,我們班應該組織哪一項比賽呢?

  3、你能根據統計出來的數據提出數學問題嗎?

  五、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六、拓展

  老師也進行了一個調查,統計了我們班同學最愛喝的飲料。通過這幅統計圖,你知道老師一共調查了多少人嗎?你還發現了什么?如果在比賽的那天,我們班要買一種飲料的話,應該買哪種?

  七、備用

  結束:今天我們學會了怎么樣進行統計,在生活中,你還可以利用統計的知識調查身邊的事情。比如,你家里一天用了多少只塑料袋,全班同學每人每周用幾枝鉛筆。只要我們用明亮的眼睛仔細觀察用智慧的大腦認真思考就會發現統計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最后我們來看一看在今天的學習中哪個小組的表現最好。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并結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制定了“四則運算”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方案。按照“復習舊知識——導入新知識——學習新知識——鞏固新知識——布置作業”五個環節來設計課堂的。在導入中給學生留下問題情境,再帶領學生繼續學習四則運算的第二條定律。通過講解例題和例題拓展學生自己找出運算定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接著學生練習、鞏固今天的學習內容,知道如何將分步運算寫成綜合式子,并且按運算定律計算結果。

  1、學習任務分析

  “四則運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章的內容。本節課內容通過爸爸媽媽帶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買門票這一具體生活實例,引發出有關四則運算的運算法則的數學問題。在活動中讓學生了解這一知識的生成過程,提高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混合運算賦予了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從而達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嘗試概括總結,掌握運用。

  (1)教學重點

  學生理解掌握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2)教學難點

  學生理解歸納:“先算乘、除”,“后算加、減”的運算規律。

  2、學習者分析

  學習者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歸納總結的能力。上節課已經學習了四則運算的第一條定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這節課需要學生自己總結出運算定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

  法。這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運算順序及格式。通過對運算順序的了解,結合本節課內容,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以及基本的運算能力和技巧。

 。2)過程與方法:會把分步算式寫成綜合算式,學生理解和自主探討歸納正確的運算步驟和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愛,能夠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樂趣,能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4、教學準備

  多媒體、網絡

  5、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二)

  老師講解例題時的重點數學信息和運算步驟,練習題的講解時會有運算步驟。

  6、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四則運算的第一條運算法則,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該怎么計算?(從左到右,多媒體出示運算規律。) 那我們來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答案老師已經給出,但是你們必須告訴老師怎么計算才能得到正確地答案呢?多媒體將題目展示出來。

  27+60-30=57 8×6÷24=2 12﹢30×2=72

  師講解,著重分析12+30×2。這題我們該按什么順序計算呢?同學們比較我們昨天學習的內容,這個綜合式子有什么不一樣,它有幾類運算?(兩類,加法和乘法)那我們能按照昨天學習的從左到右計算的方法來計算嗎?我們試一試好嗎?

  老師帶領學生計算得出84,和正確答案不符。

  為什么我們這樣計算沒有得到72呢?是我們哪里出了問題呢?難道還有另外的運算法則嗎?那我們今天就繼續來學習四則運算,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方法,好不好?

  設計意圖:有計劃地安排練習,復習上節課的內容,進一步達到熟練計算,為后面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同時也留下了疑問,為新課的學習埋下伏筆,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教學】

 、 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運算定律學習

  多媒體展示“買門票”情境圖和例3: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購門票需要花多少錢?(成人票:24元,兒童票:半價) 師:從圖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師:“半價”是什么意思?

  (理解“半價”指的是兒童票的價格是成人票的價格的一半)

  分步列式

  師:購門票需要多少錢?你能列分步算式進行解答嗎?(學生上臺寫答案) 方法一: 24×2=48(元) 24÷2=12(元) 48+12=60(元)

  方法二: 24+24=48(元) 24÷2=12(元) 48+12=60(元)

  師:說說這樣列式,每一步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每一步的意思。

  綜合列式

  師:同學們能根據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嗎?(學生回答,老師多媒體展示) 算式一: 24×2+24÷2

  算式二: 24+24+24÷2

  師:這兩道算式和上節課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該怎樣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是什么意思?請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說給同學聽聽。(老師指名回答)

  24×2+24÷2

  =48+12

  =60(元)

 。ㄒ龑W生理解:先算:爸爸媽媽兩個大人,所以買兩張成人票,就是24×2=48,同時算:玲玲是兒童,買兒童票,就是24÷2=12,最后求總門票,就

  是48+12=60)

  師:那方法二又是怎么計算呢?老師想算一遍讓大家看看有沒有算對,大家要注意老師的運算順序啊。

  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老師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引導學生理解:先算玲玲的票價24÷2=12,再算三個人的總價24+24+12=60,也得到了60正確答案,那老師的運算方法正確嗎?)

  師:比較我們上節課的綜合式子,看看我們這兩個綜合式子有什么不一樣,它有哪些運算呢?說說每道算式是按怎樣的順序算的?

 。ㄒ龑W生說出:先算乘除,再算加減,并多媒體展示運算定律)

  ② 例3拓展題學習

  多媒體展示“買門票”情境圖和拓展題:買3張成人票,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

  師:請同學們在本子上列出綜合算式并計算。

  算式和計算過程

  100-24×3

  =100-72

  =28(元)

  答:應找回28元。

  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ㄒ龑W生運用運算定律,并結合實際理解意義)

 、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請同學在小組里提出問題并解答。

  【鞏固練習】

 、 做一做

  完成教科書P7“做一做”第1題。

  要求:先說出每一道題的運算順序,再比較運算順序是否一樣。

  ⑵ 根據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

  25×2=50 62-50=12

  32÷8=456+4=60

  15×3=45 30÷6=5 45-5=40

 、 判斷并改錯

  22+18÷232-10×256÷8+7×3

  =40÷2 =22×2 =7+7×3

  =20 =44 =14×3

  =42

  要求:獨立完成,并小組評講。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思考、辨析,完成練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歸納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有新的想法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作業布置】

 、偻瓿烧n堂作業本P2

  ②完成書上P8練習一:5、6、7、8、9、10題

  7、資源及媒體的應用

  教師根據教學設計方案的要求事先制作好上訴內容的課件,以供教學之用,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好準備,也能有條理地板書學習內容,便于學生接受。

  8、教學設計后記

  本內容的設計遵循了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并結合教材,運用多媒體,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恰當地提出討論的問題,創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歸納知識。這樣,既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選3題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集體訂正,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頁的7~12題。

  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白:根據等式的性質是含有未知數的一邊只剩下未知數,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結果。

  第9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說:錯在哪里,幫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樣改正,我們在做題時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師要特別關注前面解題還有錯的學生,爭取人人過關。

  集體訂正,分析錯誤原因。

  第12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學生說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師都要給于肯定。

  三、課堂作業

  第6頁的第10、11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7~10頁,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這一等式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等式的性質

  1、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二、教學例五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例五圖,并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4、接下來,請大家要課練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計算并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

  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么發現?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于乘除的)

  7、板書出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8、練一練第一題

 、、指名讀題

 、、生獨立填寫在書上,集體核對

  ⑶、你是根據什么來填寫的?

  三、教學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學掛圖,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六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題意怎樣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么?

  5、生獨立計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對

  6、計算出X=24后,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檢驗一下。最后將例六填寫完整。

  7、小結:在剛才計算例六的過程中,我們將方程的兩邊都同時除以40,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將等式兩邊都同時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試一試

  ⑴、出示X÷0.2=0.8

  ⑵、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⑶、集體核對,指名口答:你是怎樣解方程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做?

  9、練一練第二題

 、、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

  ⑵、集體訂正。

  四、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一題

 、、請每位同學在小組里說一說每一題應該怎樣解,指名口答。(第三組)

 、啤⑸毩⒔夥匠。指名上黑板

 、、集體核對

  2、練習二第二題

  ⑴、指名讀題

 、啤⑸毩⑻顚,師巡視。

 、、你在填的時候是怎樣想的?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