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匯總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地位: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訣,能熟練地用2-5的乘法口訣計算,并且在本單元的《做家務》、《需要幾個輪子》、《可愛的小青蛙》等課中,已初步接觸了乘法口訣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逐步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3)體會口訣的優越性。
2、過程與方法
(1) 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
(2) 運用口訣解決數學問題,熟練掌握口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2-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關鍵:
通過小組合作和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達成目標。
教學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有關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知基礎和接受能力;充分發揮學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學的規律和原則;本節課特采用了講解法、談話法、實驗法、激趣法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體現“精講、善導、激趣、引思”的課堂教學“八字”要求;達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指導思想。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教學學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習能力,本節課準備指導學生學會在小組合作中,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為實現教學目標,優化課堂結構,落實素質教育;根據以上的分析,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與學生共同完成幾個繞口令
一張桌子,四條腿;兩張桌子,八條腿;……
師:其實這是應用了?生:4的口訣。
一雙筷子,有兩根;兩雙筷子,有四根;……
師:這是應用了?生:2的口訣。
一只手,五根手指;兩只手,十根手指;……
師:這是應用了?生:5的口訣。
(二)自然過渡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很多地方都能應用到這些乘法口訣。你看,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瞧!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并板書:回家路上。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一)問題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么?
1、分組討論
2、小組代表匯報
在這個環節中為了后面的提問題做鋪墊,故要引導學生說出:在回家路上,我們看到了河里面有四艘小船,每艘船上有四只小動物……
(二)問題二:根據你們觀察到的內容提出與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
1、小組合作:1人提問,1人回答,1人記錄。
2、小組匯報展示。
3、師板書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動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3*5=15(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條)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師出示口算卡片(開小火車的形勢)
2、看圖填空。(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我為什么這樣列式。”
3、游戲:搶凳子。
三輪,共六人參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獲勝,派發小禮品。
準備六道算式,五把椅子,椅子上貼好數字:12,12,24,24,18
六道算式是:2*6= 3*4= 4*6= 3*8= 3*6= 2*9=
音樂起第一次撤掉數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數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獲勝!
后師引導學生總結:同學們?在游戲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現老師設計這個游戲的小秘密?生:有兩道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師補充:在乘法口訣表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口訣不同,但結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積是一樣的口訣。我們在后面還要繼續學習。
四、談談收獲,總結評價
好,同學們!我們今天的課就先上到這里,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嗎?開心之余,你又有什么收獲呢?
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本課的總結采用了引導回憶歸納的方法,這樣總結,既突出教學重點,又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進一步培養歸納概括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課本P35、3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促使學生加深對除法含義的認識。
3、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鞏固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讓學生對自己在本階段所學的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與反思。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主題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出示口算題
2、請根據他們的特點分類。(學生匯報交流)
3、板書:整理和復習。
二、探索體驗
1、復習除法的意義。出示第35頁第1題主題圖:
(1)看圖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數和商。
(3)通過列式你覺得乘法和除法有怎樣的.關系?
2、出示第35頁第2題復習除法計算。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進行口算的。
總結:我們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這樣可以算得又對又快。
3、出示第36頁第3題復習除法應用題。
(1)獨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2)匯報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4、小結:這幾種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計算。
三、拓展應用
1、引導學生完成P36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集體交流。
2、引導學生完成第2題。先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訂正。
3、引導學生完成第35頁第3題、第36頁第4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并在小組中提出問題進行解答。
(2)全班交流匯報,評價。
4、聯系身邊的事,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統計圖
教學目的:通過復習已學過的統計圖,加強學生閱讀、分析和繪制簡單統計圖的能力
教具準備:教師準備三塊小黑板,課前分別按照教科書第144145頁畫好某市兩個工廠的產值、人員和銷售情況的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已學過的各種統計圖
教師:誰能說一說我們已學過哪些統計圖?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我們學過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還學過扇形統計圖。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三個統計圖。它們分別反映了某市兩個工廠的工業產值、 人員和銷售情況。
1.出示第一塊小黑板(工業產值增長情況統計圖)。
教師:大家一起來看這張統計圖。這屬于哪一種統計圖?從這張統計圖來看.哪個工廠的產值增長得快些?指名學生回答。(是復式的折線統計圖。從這張圖看.一廠的產值增長得快些。)
為了使全班學生的認識更加明確,教師還可以繼續問一問學生是怎樣看出來的:
例如,哪一條折線表示的是一廠的產值增長情況?怎樣看出它的產值增長得快?等等。
2.出示第二塊小黑板(各類人員人數統計圖)。
教師提問:這一張統計圖屬于哪一種統計圖?從這張統計圖來看,哪個工廠的工人人數多?哪個工廠的技術人員人數多?指名學生回答。(是復式的條形統計圖。二廠的工人人數多,一廠的技術人員多。)
為了使學生更加熟悉條形統計圖。教師還可以再補充提出一些問題。例如,這張統計圖中一共表示出幾種人員的情況?兩個廠的管理人員各是多少人?哪個工廠的勤務人員少,少多少人?等等。
3.出示第三塊小黑板(產品銷售情況統計圖)。
教師:這一張圖屬于哪一種統計圖?從這張統計圖中可以看到這兩個工廠都有 內銷產品和外銷產品。內銷是指在國內銷售的產品,外銷是指在向國外銷售的產品。
誰能說一說,外銷的和內銷的產品合起來是百分之幾?為什么?指名學生回答。(這是兩幅扇形統計圖。在每一幅圖中,外銷的和內銷的產品合起來都是百分之百。因為工廠的產品不是銷往國外就是銷往國內。合起來就是工廠的全部產品,百分之百。)
誰能再說一說,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兩個工廠哪個廠的外銷產品占銷售總數的百分比大?指名學生回答。(一廠的大。)
4.對以上幾幅統計圖進行綜合分析。
教師:根據剛才看過的三幅統計圖,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哪個工廠的生產搞得好一些?誰能試著說明一下自己分析的理由?指名學生回答。
可以多請幾名學生分析,教師幫助綜合與整理。例如,從第一幅圖(折線統計圖)中可以看出,一廠生產產值的折線上升得快,說明一廠的生產搞得好;從第二幅圖(條形統計圖)中又可以看出。一廠的技術人員多一些,工人人數少一些,說明這個廠
比較重視技術開發,所以工作效率高,生產搞得好;另外,從第三幅圖(扇形統計圖)中還可以看出,一廠的外銷量占產品總數的百分比比二廠的高。也說明一廠的產品質量比較好。
二、比較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教師:通過以上的復習,誰能說一說我們學過的三種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在表示數量時各有什么優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幫助概括和整理。
學生綜合整理統計圖的特點以后,讓學生打開教科書,看第146頁上的表。
三、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146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可適當提示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如何留好畫橫軸和縱軸的位置。
2.做教科書第146頁做做的第2題。
先讓學生仔細審題,還可以分小組討論。然后,教師指名請幾個學生給全班說一說。(毛衣的銷售量從七月份起里上升趨勢。到十一月銷售量最大:而襯衫的銷售量從七月份到十二月份一直呈下降趨勢:)
四、作業
練習三十二的第610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9~50頁例3、例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簡單排列規律的過程,體會找規律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斷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創新意識。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學和聽的習慣,并讓學生體會同學之間互相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獲知渠道。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體驗找規律的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正方形6個。學具:小正方形6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請看(出示課件)節日里街上掛的彩燈、街道兩邊插的彩旗,它們的色彩搭配、間隔寬窄都是有規律的。再看(出示課件)我們家里的飯碗、盤子上的圖案的排列也是有規律的。正是這些有規律的事物,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這樣的事物很多,你們想去探索嗎?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索規律。
板書課題:探索規律。
二、初步探索
1.教學例3
(1)動手操作,探索發現規律。
(2)課件出示例3。
教師:同學們,你們看這3個圖都是由幾個正方形擺成的?我們能用6個正方形依次擺出每一個圖形嗎?動手擺一擺吧!
學生動手擺圖,擺完后請一位同學在投影儀上擺,邊擺邊說是怎么擺的。
教師:觀察這3個圖,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可能說:
這些圖都是用6個正方形擺成的。
上一排依次多1個,下一排依次少1個。
上面是0個,下面是6個;上面1個,下面5個;上面2個,下面4個。
依次從下一排的左邊移1個到上一排。上一排是0、1、2個,下一排是6、5、4個……
教師:剛才同學們的這些發現,就是這3幅圖的排列規律,這3幅圖就是按同學們說的規律排列而成的。你們真能干,找到了這么多規律。
(2)運用規律。
教師:你們能用找出的規律,推斷出后面的圖形該怎么擺嗎?請擺出來畫在例3的橫線上。
抽學生說說怎么想的,然后怎么擺的。(抽有不同想法的學生說,然后展示出同學畫的圖形)
教師:剛才同學們根據先找出的圖形排列規律,再根據規律推斷出未知的圖形并畫出了圖形,這就是在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3)實踐應用。
第69頁課堂活動第1題,學生先擺一擺,然后說一說有什么規律,最后畫出來,注意(2)題可以畫成:
2.教學例4
(1)觀察思考,發現規律。
教師:剛才我們探索了圖形的排列規律,下面我們探索數字之間的排列規律。
出示例4后提問:例4要我們干什么?怎樣才能正確填出數來?學生可能回答:先找規律,然后填數。(補充板書:填數)
教師:請同學們先找找這些數的排列規律,然后把你找到的規律在小組內交流。
教師:同學們在交流中聽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教師有意請秩序最亂的、交流效果不太好的小組發言)
同學們可能會說:我沒聽清楚,太鬧了。我沒聽到,他的聲音太小了。他們搶著說,我聽不到。我說的'時候,他在玩東西……
教師:剛才像你們這樣的交流行嗎?應怎樣交流呢?(學生說方法)
教師:同學們的想法很好。在交流過程中要注意:發言的人要控制好音量,既不要影響其他組,又要讓本組的同學聽得清;其余的同學看著他,認真傾聽他的發言,及時糾正和補充。現在我們再交流一次,好嗎?
教師:請一個人介紹你們組發現的規律,其余的人聽后作補充。
學生可能說:每組兩個數相差5。每組第1個數比第2個數多5,第2個數比第1個數少5。第1個數依次增加5,第2個數也依次增加5。……
教師:這些規律是你一個人找到的嗎?怎么知道的?
學生:我找的是……其他的是我們組同學找的。
教師:你們聽到了他剛才說的這些規律了嗎?還有什么補充的?同學們學知識就要像剛才那樣,你向別人學習,別人又向你學習,這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
(2)運用規律。
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思考,找到了規律,再通過合作交流,學到了別人找的規律,下面我們就用規律填數。學生填空,然后抽學生說填多少,為什么?
(3)實踐應用。
完成第69頁課堂活動第2題。規律有:依次增加5;用的是5的乘法口訣;后一個數等于前兩個數的和。
三、鞏固拓展
四、課堂小結
1.總結、回顧
教師:今天,同學們探索了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律,你們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方法——(1)找規律;(2)畫圖形(填數)。
教師:同學們,數學王國里還有很多有趣的規律呢,下面我們就去探索吧。
2.完成第51頁練習十的第1~3題
3.拓展
同學們,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能給人美的享受。
早在18世紀90年代,德國一位10歲的孩子高斯,喜歡動腦筋,在計算1+2+3+…+100時,發現了數字的排列規律,很快就算出了答案。正是由于高斯從小喜歡動腦筋找規律、用規律,后來他成了德國偉大的數學家。
請看:(課件出示)
這是由數字排列而成的三角形數字表,它是我國古代數學家楊輝發明的,取名叫楊輝三角。這些數有什么規律呢?有興趣就自己去研究吧!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P31頁例4,練習七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引導學生探索解決乘除兩步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解決乘除兩步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主題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今天,讓我們一起到兒童商場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題圖。
問:你們瞧,這個柜臺里有什么?
學生觀察主題圖后回答。
【設計意圖】:把學生帶入商場,身臨其境,提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學例4。
(1)、出示情境圖:從他們的議論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觀察情境圖,找出里面的數學問題。
(3)、小明想買5輛小汽車。,應該付多少錢?
引導學生得出:12÷3=4(元)是求1輛小汽車多少錢。因為要知道小明買5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必須要先知道1輛小汽車多少錢。
(4)、鼓勵學生再提出問題。
2、小結: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把探索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匯報的形式,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引發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應用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1題。問:要完成這道題必須先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完成第2題。
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實際問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81頁例1及“做一做”第1題、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學生知道1時=60分。
3.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讀出接近整時的時間和1時=60分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學生準備小鬧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
(讓課鈴響)
師:上課……
師:哪位同學說說,剛才早讀下課是幾時嗎?(8:00)你知道我們學校第一節的上課時間是?(邊問邊出示課件,課件顯示一個鐘面,定格在8:15)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在是幾時嗎?(引出8時多)
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認識幾時幾分》)
二、直觀演示,探索新知
(一)認識鐘面
1.師: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
2.學生反饋,教師用課件演示并板書。(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
(二)認識時間。
1、認識“時”
(1)引導學生觀察時針
師:時針是用來表示“時”的,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1時。
2.認識分。
(l)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屏幕顯示放大的鐘面,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感受1分鐘有多長,1分鐘能做什么。并教育學生要有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邊在課件中演示,邊提問:
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
師: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時針指著3多一點,是3時,分針指著1,是5分。)
師:那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3時5分)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在些讓學生注意在寫3時5分時,要在兩點后面加一個“0”如:“3:05”)
(3)用同樣的方法教學第二、三個鐘面。
4.認識時、分的關系。
(1)學生分組操作。
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小鬧鐘,撥一撥,看一看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幾大格,并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
(讓生思考4個問題1、分針和時針有沒有一起走?2、分針走了多長?3、時針走了多長?4、誰花的時間多?)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學生反饋,教師出示課件:分針走一圈,同時時針走一大格。
(3)引出“1時=60分”。找板書
三、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撥鐘,學生說時間。
2.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撥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
3.教師說時間,學生撥鐘。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做一做”第1題。
學生練習時,先說一說: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再把時間寫在每個鐘面的下面。
2.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別對應多少分,再說一說第一幅圖中的學生在做什么,讀出時間是幾時幾分,再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
學生完成后,兩人為一小組,
相互說說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是什么樣的,邊說邊用小鬧鐘把時間撥出來。
3.練習十五第2題。
先讓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再連線。
五、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下課鈴響,屏幕上的鐘面顯示出8:55)
師:你能說出我們第二節課下課的時間是幾時幾分嗎?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優點有:
1、導入自然,很好地結合了學生的生活情境,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舊知,為新課的`教學作好了鋪墊。
2、在提問8:15分時引出8時多,為后面學生學習接近整時的時間提供了有利的重要條件
3、在認識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走一大格是5分鐘,5分5分的認讀時間時運用了多媒體的直觀展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難點。
4、在教學9:05記法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又注重學生與生活實際的溝通,使學生樂意接受。
5、在拓展應用中既對新知進行了鞏固,又對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德育熏陶。
6、4個問題問得好,使學生能較好的推導出“1時=60分”
本堂課的缺點:
1、4個問題最好提到前一張課件。
2、教師還是講了多了些,認識時間時,教學學生怎么看時間,還講得不夠,還要讓學生多講講。
3、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會看幾時幾分,不要讓學生撥出時間,最好下一節課再撥。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 數學》 三年級(下冊)第74~77頁。
教學目標
1. 使同學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 使同學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多種比較戰略。
3. 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的興趣,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來了這么多聽課老師,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好嗎?
〔研討:借助拍手的情境導入新課。〕
二、 初步感知,認識面積
1. 揭示面積的含義。
師:我們拍手的時候,兩只手碰擊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誰來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同學摸老師的手掌面)
師:你們的手掌面在哪兒?摸一摸自身的手掌面。(同學摸自身的手掌面)
師:(摸數學書的封面)這是數學書的封面。老師的手掌面和數學書的封面比,哪一個面大?
生:數學書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師:把剛才的話說完整,好嗎?
生:數學書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小。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也擺在數學書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數學書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小。
師:數學書的封面和黑板的外表比,哪個面大呢?
生:數學書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大。
師:(指黑板面)像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板書:面積)你能說一說什么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嗎?
生: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
〔研討: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摸一摸自身的手掌面、數學書的封面,以和觀察黑板的外表等等,用同學自身身邊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同學的生活經驗,讓同學充沛感知,引發新知的生成。在同學沉溺于生活體驗時,揭示本節課的主題——面積的含義。和時地把生活經驗概括為數學知識,把生活語言提升為數學語言:黑板外表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等。先就具體事物,說明“面積”的意義,為“面積”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認識的基礎。〕
2. 摸一摸,說一說。
師: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物體,桌子、凳子、練習本、文具盒等等。這些物體都有面,這些面的面積有大有小。現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兩個面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大,哪個面的面積小?
生1:課桌面的面積比凳子面的面積大。
生2:練習本封面的面積比課桌面的面積小。
……
〔研討:摸身邊物體的外表,觀察桌子、凳子、練習本、文具盒等物體的外表,并且比較兩個面的大小,能加深同學對“物體的外表有大有小,可以比較大小”的認識,鞏固面積概念。同時,還可以滲透“全等形等積”和“面積的可加性”等公理,以和其他等量公理,為引進面積單位以和用直接計量法求面積打下基礎。〕
三、 操作實驗,比較大小
1. 涂一涂。
師:我們研究了這么多物體外表,看過了,也摸過了,想不想再動手涂一涂呢?(想)好,全班分成兩大組,來個涂色競賽。請聽清兩個要求:第一,發給你們的圖形要涂滿,不能有空隙;第二,老師說“開始”,才可以動筆涂,時間1分鐘。請小組長打開1號信封,每人發一張紙。(小組長按要求發給每個同學一張白紙)
師:準備好了嗎?開始!
同學涂色。
師:時間到,涂好的同學請舉手。下面,我隆重宣布競賽結果:××小組獲勝。獲勝的小組,把你們的作品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平了!我們不服氣。
生2:他們涂的紙比我們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們的紙,比你們的大多了。
師:你們小組的紙大,他們小組的紙小,也就是你們小組要涂的什么大?
生:我們小組要涂的面積比他們小組要涂的面積大得多。
〔研討:創設激趣的問題情境,讓同學形成認知抵觸,造成“憤”“悱”的心理狀態。“咱們研究了這么多物體外表,看過了,也摸過了,想不想再動手涂一涂呢,分成兩大組,來個涂色競賽”,同學興致盎然。而教師事先發給兩組涂色的圖形的面積不一樣,一組比較小,另一組要大得多,當然涂起來用的時間就多。這樣,當同學看到“事實真相”之后,對面積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強烈的感受。〕
2. 練一練。
(1) “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同一幅中國地圖上描下來的四個省的圖形。
師:這是從同一幅中國地圖上描下來的四個省的地圖。你能看出哪個省的面積最大,哪個省的面積最小嗎?
生:四川省的面積最大,江蘇省的面積最小。
(2) 畫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師:下面請大家動動手,畫出兩個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生按要求畫兩個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選擇3~4幅在投影儀上展示,并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師:同學們畫出的這些圖形,都能比較出面積的大小嗎?(能)
(3) “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學校平面圖。
師:咱們再來看一幅學校平面圖。選擇其中兩個圖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積的大小。
生1:運動場的面積比生活區的面積大。
生2:水池的面積比花壇的面積小。
生3:辦公樓的面積和生活區的面積差不多。
……
師:到底是辦公樓的面積大,還是生活區的面積大呢?能一眼看出來嗎?
生:看不出來。
師:怎樣比較這樣看上去面積差不多的兩個圖形的面積呢?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研討:相差懸殊的兩個面面積的大小,憑觀察就能做出判斷。對于兩個面積差不多的'圖形,要比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4) 比較圖形的面積。
師:(出示面積接近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呢?(同學意見不一)
師:咱們光用眼睛看,難以準確地做出判斷。你們能不能想想其他的方法?
同學在小組內議論。
師:為了方便大家比較,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些資料:4個小方塊、紙條、尺子。大家可以借助這些資料,想方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同學在小組內活動,教師巡視。
組織反饋。(略)
〔研討:問題是啟發式教學的驅動器。抓住了問題,就抓住了課堂教學的切入點。當老師出示兩個面積很接近的圖形時,引起了同學的爭論。這個時候的同學,是帶著問題在考慮,戰略的探求已經從“外壓”轉化為求知的“內需”。〕
四、 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1. “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圖形。
師:下面四個圖形,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你們有比較的方法嗎?
生:數格子!
師:那么,我們就用數格子的方法來比較這些圖形的大小。
同學在書上數出結果,寫在每個圖形旁邊。
同學獨立完成后,組織匯報。(數梯形的面積時出現了分歧,有少數同學的答案是20格。)
師:究竟哪一個答案正確?
生:應該是18格,梯形中的4個半格合起來是2格。
師:通過數格子,我們知道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大?
生:梯形的面積最大。
2. 出示下圖:
師:小明家用方磚鋪地,還剩下兩個局部沒有鋪,假如鋪滿這兩塊空地,哪塊空地用的方磚多?
同學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
師:兩塊空地各用多少塊方磚?
生:第一塊空地要用16塊方磚,第二塊空地要用18塊方磚。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數空的格子。
師:怎樣才干把這兩塊地的空格數準確呢?
生:可以把空出的格子先畫出來再數。
師:你來試一試。
同學到投影前操作。(畫出格線,數出空格)
師:哪一塊空地的面積大?
生:第二塊空地的面積大。
師:這兩塊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塊方磚?
生:16 + 18 = 34(塊)。
3. 游戲(猜猜看)。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好,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規則是:同學們分兩組,分別看老師出示的圖形。一組同學看圖形時,另一組同學不能看。
師:(出示一個較大的被分成4格的圖形)請第一組同學看,這個圖形一共有幾格?
生:(齊)4格。
師:(出示一個較小的被分成6格的圖形)請第二組同學看,這個圖形有幾格?
生:(齊)6格。
師:大家來猜一猜,哪個組同學看到的圖形面積大?
生1:6格比4格多,當然6格的圖形大。
生2:不一定。說不定6格的圖形格子小。
師:究竟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呢?想不想看看這兩個圖形。(出示兩個圖形)為什么4格的圖形,面積反而大?
生1:4格的圖形,每個格子大。
生2:6格的圖形,每個格子小。
師:看來,用數格子的方法來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格子的大小要一樣。專門用于計量面積的這種小方格,就是“面積單位”,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研討:比較面積大小,可以通過觀察,運用直覺思維做出判斷。對于面積相差不多的兩個圖形,則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疊合法、數方格的方法等。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就是將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的比較,歸結為兩個數的大小比較。教科書以“想想做做”第3題,引導同學體會這種方法。隨后的練習,因為圖中沒有現成的格子,所以同學既可以對比旁邊的方磚,去數空缺處有多少格,也可以先畫格子然后數。專門用于計量面積的這種小方格,就是面積單位,這就為下一節課學習“面積單位”做了必要的鋪墊。〕
總評
這節課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緊密聯系同學的生活實際。注重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讓同學玩中學,學中練,在活動中體驗新知,在解決問題中提煉新知。教者在吃透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利用廣泛的課程資源,選取同學熟悉的事例,作為教學內容。這樣,就可以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實現教材預期的教學目標,把數學課上活。
第二,強化面積概念的教學。“面”在小學和初中都是不定義的概念。在教學中,同學很容易把面積和周長混同。關于面積計量,同學先要根據面積概念和面積單位的意義掌握面積的直接計量法(即數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導出幾個面積公式,從面積的直接計量過渡到間接計量。所以在面積概念的教學中,要注意滲透“全等形等積”和“面積的可加性”兩個公理,為直接計量法打好基礎。為了防止“面積”和“周長”混同,往往用對比題組對同學進行訓練。
第三,注重掌握探索時機,對同學實施有效的引導,使同學成為學習的主人。教者為同學提供積極考慮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不時地引導同學在觀察、操作、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的活動中,逐步形成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戰略。公開課教案注意從解決問題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規律,并有效發揮活動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感受為什么需要產生百分數,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理解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體驗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意識,培養良好的數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敢于質疑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及百分數數感的培養;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課前準備】師:多媒體課件。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受百分數
1、出示袁隆平相片,讓同學猜他是誰。猜一猜,你們認識這位爺爺嗎?出示資料同學們看來行行出狀元,在農業上作研究也能做出偉大的成就來,你們要努力長大后成為有用人才,為祖國建設作貢獻。現在袁爺爺有一道題想考考大家,你們能接受挑戰嗎?
出示課件:師:同學們你認為哪個品種的發芽發芽情況最好?與同學進行交流。小組合作并列式解答要過程。匯報用除法求出發芽種子數占種子總數的幾分之幾。得出三個分數,那如何比較這三個分數的大小呢?通分得出三個分母是一百的分數,再改寫成百分數,讀出來,引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百分數,板書課題。從而得出,三號種子發芽情況最好。
2、問:你發現百分數有什么好處了嗎?下面老師又帶來一組信息,世界杯比賽如果你是巴西隊教練你該派哪位隊員罰點球?
說一說你的理由,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①學生獨立思考,選出一名隊員。
②與同學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理由。
③教師點名提問,全班同學共同評價。
隊員 罰點球次數 罰中次數 罰中次數占罰點球次數的幾分之幾
七號 20 18 罰中次數占罰點球次數的 18/20
三號 10 7 罰中次數占罰點球次數的' 7/10
五號 25 21 罰中次數占罰點球次數的 21/25
因為:18/20= 90/100 7/10=14/100 21/25=84/100
90/100>84/100>14/100
從而得出派7號隊員去罰點球比較合適。
3、百分數的意義。
教師:通過以上練習,你有什么體會?把你的體會說出來,和同學進行交流。(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就很容易比較大小。)而像92/100、90/100、86/100 像這種分數我們也可以寫成92% 90% 86%這樣的數就是我們今天要來認識的數——百分數。
4、介紹百分數的寫法和讀法。
你覺得他寫得對么?寫得好么?他是怎么寫得?%是什么?(教師親自示范寫%)。你覺得寫百分號時要注意什么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先寫分子,再寫百分號。
你會讀這個數么?讀作什么?讀作“百分之幾”而不是“一百分之幾”。
5、過渡:你能說說黑板上百分數是什么意思么?
二、 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1、請同學們隨意的寫出幾個百分數。
觀察學生寫的百分數,出示幾個讓學生明白,百分數的分子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實物展示過程:
a.上面的百分數有沒有錯誤的?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么?100%就是多少?該怎么讀?
b.找出一個比一大的百分數,這個數和100%相比更大了吧?可以這樣寫么?
(把比較的標準量平均分成了一百份,與它相比較的量可能是這樣的一份,兩百份,0.5份,或是其他的數。)
2、看書,學習書上的概念和知識。剛才同學們寫出了很多百分數,其實我們的數學書上有一些關于百分數的知識,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
生匯報:百分數又叫百分率,又叫百分比。
師:那你覺得百分數是個怎樣的比呢?這個比有個什么樣的特征呢?
生:百分比的后項始終都是100。
那你又能舉出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百分率么?
百分數意義調查研究表
摘錄
這個百分數是( )和( )比較的結果。
這個百分數表示( )是( )的( )。
三、學生交流,正確構建百分數的意義
生交流、展示
師:欣賞了這么多的研究成果,你知道百分數表示什么了嗎?
板書: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師:這句話中有幾個數?(兩個)對,其實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一種關系,是一種倍數關系。百分數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齊讀概念)
四、基本練習,全面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師:認識了百分數的意義,我們一起來看這樣幾道題如何解決。
1、 練一練: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圖中涂色的部分和沒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幾?
2、試一試:根據下面每個百分數的意義填空。
①學校合唱隊中,男生人數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數是女生的 ;男生與女生的人數比是( )︰100。(溝通百分數與分數、百分比的關系)
②六年級一班學生的近視率是20%。(溝通百分數與百分率的關系)
( )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0%。(通過這句話你還想到了什么百分數由此及彼)
③一本書已看了40%(開放性)
( )是( )的( )%。(還可以怎么填?)
3、練習
1)讀百分數,觀察這些數有什么特點?
2)寫百分數集體訂正。
3)下面做一個小游戲猜成語的意思用百分數表示出來。
4)小比賽,在20秒內頁10個百分數,時間到時把完成情況用百分數說出來。
五、找異同,深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動畫演示:認識了百分數的意義,歡歡和迎迎兩個同學發生了爭論。
1米長的繩子,用去了 ,還剩下39%米。(一個說對,一個說錯)
師:你贊成誰的意見?為什么?
討論得出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分數 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 既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也可以表示具體數量。
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并不表示具體的數量。
六、提高練習,充分體驗百分數的意義
1.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108% 45% 98% 99% 100% 55% 2%
①小明的爸爸是個著名的牙科醫生,經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達到( )。
②一個工廠從一批產品中抽出200件,經過檢驗,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 )。
③某車間經過技術改良,現在每月的產量是原來的( )。
(問:為什么選擇108%?其它百分數合適嗎?)
④一本書已經看了( ),還剩下全書的( )。
⑤我國神舟飛船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發射全部成功,發射成功率是( )。
2. 甲:我們學校的女生人數占49%;乙:我們學校的女生人數也占49%。這兩個學校的女生人數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3、下面做一個小游戲“石頭、剪子、布”聽清要求再匯報。
小結: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你們高興嗎?這節課你一定與老師一起興奮過、緊張國、還有一些遺憾,你能用百分數告訴大家你這三種情緒所占的百分比嗎?愉快( )%、緊張( )%、遺憾( )%,百分數無處不在,他就在我們身邊,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句話我們共勉:天才=1%靈感+99%汗水。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教材第65頁例6、想想算算,練習十三第5~8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初步學會連續退位減的筆算,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進一步鞏固用差加減數驗算減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筆算:312-2612312-905
做完后讓學生說說筆算萬以內的減法,要注意的地方。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6:612-261=
2、提問:怎樣列豎式?
3、讓學生試著在書上完成。做完后讓學生
生說一說你是怎樣一步一步地計算的。講解完后學生集體說說計算過程。
4、提問:這道題和前面學習的題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指出:像這樣從個位起,每一位上的數都不夠減,都要從前一位退1后再減的計算,叫做連續退位減。計算連續退位減,要按照筆算減法的法則,細心計算。還要特別注意,某一位上退了1,到這一位計算時不能忘記已經退了的1。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1題第2題,板演,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和驗算過程。
2、做練習十三第7題,讓學生說說錯誤的原因,然后改正。
指出:筆算減法,有時要連續退位,有時不要連續退位。計算時要注意退位一般要在前一位上記退位點,防止忘記已經退去的1,哪一位上計算不夠減,就該從前一位退1。還要注意,夠減時就不需要從前一位退1。
四、課堂作業:練習十三第5、8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