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本班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進行統計,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愿望,培養他們的統計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統計圖,分析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對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體驗。
教學難點:
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計格子紙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引入新課
師: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過生日)
1、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呢?(生猜測)
教師貼春,夏,秋,冬
3、學生欣賞四季景-片。
老師準備了綠,紅,黃,白四種顏色的紙卡來分別代表這四個季節。綠色代表什么?紅色呢?-?白色?
同桌記一記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每位同學選代表自己生日的紙卡。小組內相互檢查每人是否拿對了。
5、老師想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么辦?
二、親自調查,收集數據
1、調查準備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調查呢?(生匯報)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站排的方法來統計。調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答)
2、合作調查。
3、匯報交流
三、分析統計結果,解決問題
打開書90頁。涂一涂。注意每個小格代表一人。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現什么?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自由說
四、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老師聽說我們班要轉來一名新同學,你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呢?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應用
小明看到同學們都表現這么棒,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會,可不知該買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組用喜歡的方法調查,分組統計,完成統計圖。
六、游戲
同學們經常玩剪刀石頭布,今天我們每人玩10次,看自己贏了幾次,輸了幾次,平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來統計。(學生每人1張白紙,用來記錄)
七、拓展延伸,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計呢?(自由說)
板書設計: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2. 在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情境激趣
師:在數學王國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開心啦。ㄕn件播放許多圖形在一起跳舞的場景)在這些圖形中,數角最可愛了,小朋友想認識它嗎?
生:想!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認識圖形王國里的新朋友角,好嗎?
揭示課題:認識角。
[評析:新課伊始,通過學生喜愛的童話情境,開門見山地引入新課,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 自主建構
1. 聯系生活實例感知角。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8頁的情境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圖中哪些地方有角?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師: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嗎?
學生指角時,教給學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兩邊,再在角的兩邊之間畫弧線)。
師:還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來指一指嗎?
生2:正方形上有角。(邊說邊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張開的地方有角。(邊說邊指)
生4:鐘面上有角。(邊說邊指)
2. 抽象出角的圖形。
師:如果把這些角畫出來,是什么樣的圖形呢?請小朋友看屏幕。
動畫演示,分別畫出剪刀、長方形紙片、鐘面上的角。
師:(指畫出的角)像這樣的圖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們的身邊,請小朋友試著找一找在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
組織交流,并讓學生指出課桌、數學書等物體面的角。
[評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動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圖形,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的表象。]
3.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小朋友看老師畫一個角。(畫角,指角的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一條邊,(指角的另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另一條邊,(指角的頂點)這里的一個點是角的頂點。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師:(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個角)這是三角尺上的一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兩個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
學生操作。
師:(指投影上的三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里三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評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結論,教師沒有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而是以講解的方式告訴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隨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動,既鞏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又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加深了對角的認識。]
4. 練一練。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個圖形是角。
師: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
學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繼續完成后面三個圖形的判斷,并說明理由。
5. 感知角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個角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大家根據需要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角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角的方法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師:請把你們做好的角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有用小棒擺的,有用直尺畫的,有用紙折的,有用硬紙條釘的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這么多的角。我們來看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兩根硬紙條做成的角,使角的兩條邊重合),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大)
生1:角的一條邊在動。
生2:角在變大。
師:再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
生:角在變小。
師:你能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角,并像老師那樣,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師:(出示一個角)老師這里有一個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嗎?(學生操作,教師注意指導)
師:能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嗎?(學生操作)
[評析:學生用兩根紙條做出了一個角,是教學過程中自動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敏銳地捕捉了這一資源,通過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 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9頁第二個例題。
師:這里的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生1:第一個鐘面上的角最大。
生2:第三個鐘面上的角最小。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來了,剩下的兩個鐘面上的`角哪一個角大呢?
生1:第二個鐘面上的角大。
生2:第四個鐘面上的角大。
師:到底哪個角大呢?請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樣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小組的討論。
師:你有辦法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
生2:可以數鐘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兩個角重疊起來,看哪個角大。
師: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臺演示,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分別重疊起來,另一條邊分別在重疊的這條邊的同一方向。
師:現在你知道哪個角大了嗎?
生:第四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評析:從通過觀察可以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到通過觀察不能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引起了學生認知結構的不平衡,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反復實踐,找到比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發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了數學思考能力。]
三、 鞏固延伸
1. 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說一說每個圖形中各有幾個角,為什么第一個圖形中只有1個角。
2. 想想做做第3題。
師:下面的圖形各是幾邊形?各有幾個角?請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在書上填空。
師:比較填出的數,你發現了什么?
生1:四邊形有4個角,五邊形有5個角,六邊形有6個角。
生2: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
師:是的,一個多邊形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生: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師:八邊形呢?
生:八邊形有8條邊、8個角。
3. 想想做做第5題。
師:下面的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
生:第一個角最大,第二個角最小。
師:你會比較第三個角和第四個角的大小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評析:練習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突出重點,既鞏固了對角的認識,又增強了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四、 課堂總結(略)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除法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掌握乘、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能用豎式正確計算乘、除法。
3、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豎式的計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教學難點
計算結果積、商的對位及除法每步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直尺、例7掛圖、學生用直尺。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表內乘、除法口算:
73 85 204
72987 366
32463796
43 42656
2、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用豎式計算,并口述計算過程和應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導入:加、減法可以用豎式計算,同樣乘、除法也可以用豎式計算,今天我們就學習用豎式計算乘、除法。板書課題:乘、除法豎式
2、教學例6。
【演示課件豎式】
。1)出示例6橫式:59=
。2)教師啟發:乘法豎式的寫法與加減法的豎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數與乘數上下對齊數位寫,乘號也與加、減法書寫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畫一橫線,橫線下寫積,一定注意相同數位對齊,最后向橫式報告計算結果。
。3)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教師巡視。學生可互相討論。
。4)指名學生到黑板上計算,然后訂正。請學生口述書寫及計算過程。
、傧葘懕怀藬5;
、谠賹懗藬9,注意相同數位對齊;
、墼诔藬底筮吙找粋字的位置寫乘號;
④在乘號和乘數下畫一橫線,兩邊稍長一點,要用直尺畫;
、5乘以9的積是45,寫在橫線下面,注意把積的十位上的4寫在十位的位置上,積的個位5要與9對齊;
、拊跈M式等號后面寫上積45。
(5)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總結乘法豎式計算的六個步驟,重點強調積的數位的寫法,一定要相同數位對齊,其關鍵是積的個位與被乘數和乘數的個位對齊。
。6)學生修正做錯的題。
(7)反饋練習:
、侏毩⑼瓿;
②集體訂正:豎式中各部分名稱,寫積時注意什么?
3、教學例7。
【繼續演示課件豎式】
。1)出示例7掛圖
、僖龑W生觀察掛圖,理解題意:把8個蘋果按每2個分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诿鞔_屬于平均分的第二種分法,用除法計算。列式82=
。2)教學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講解:除法豎式的寫法與加、減、乘法的豎式不一樣。哪不一樣呢?
、傧葘 ,表示是除法計算,被除數寫在 里,除數寫在 的左邊,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照寫。
、8除以2商是4,把4對著被除數8寫在 的上面。同時注明4是商。教師講明,每2個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 8個,就把24的積寫在被除數8的下面,表示從原來的8里分掉8個,8-8=0,說明正好分完,沒有剩余,用0表示,豎式中這樣寫: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畫一條橫線,用被除數8減去24的積8,等于0,寫在橫線下面,寫時注意與被除數的個位對齊。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逐步寫。
板書:
、垡龑W生總結寫除法豎式的步驟,重點總結商的對位及商和除數乘積的寫法。
4、教學例8!纠^續演示課件豎式】
。1)出示例8: ,這個算式表示直接讓我們求商。
。2)被除數是63,除數9,商應是幾?(7),商應寫在什么置?因為(7)是7個1,所以要把7寫在被除數個位的上面。
(3)下一步該怎樣計算?把9和7的`乘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樣算?用減法,63-63=0,畫橫線,在橫線下把0與被除數的個位對齊。得0表示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4)反饋練習。
教師指導做 對重點步驟要強調。
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 ,教師巡視指導,后訂正。教師要加強計算步驟及書寫格式的指導,書寫必須規范,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鞏固發展。
1、豎式計算并口述計算步驟及寫法。強調積、商的對位。
65=84=279=
2、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通過這一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除法豎式的計算步驟、方法、書寫格式、特別防止積、商數位對錯現象的發生。
四、全課小結。
1、讓學生觀看板書,總結今天學的新知識,再次強調重點、難點。
2、教師糾正、補充性地進行小結。
五、布置作業。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5 639 67 89
2、食堂運來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幾袋?(寫出橫式和豎式)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兩根硬紙條、圓形的手工紙、一根毛線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
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維是關鍵。在本節課中通過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在活動時教師大膽放手,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探究知識的同時,既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又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生通過有趣的探究活動,品嘗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成功和喜悅,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隨之增強了。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故事導入
談話: 在數學王國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可開心啦!其中就數角娃娃最調皮了,這不,在圖形娃娃們玩捉迷藏游戲的時候,角娃娃躲到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體上來了,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找角娃娃,并與角交朋友,好嗎?
[教學設想:這一環節創設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同時幫助學生找到生活與新知的鏈結點,即圖形中都藏著角。]
二、操作時間感知,自主建構
1、抽象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 從實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體畫面)調皮的角娃娃就藏在這些物體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比比,誰的眼睛最亮。
誰來說說,你從哪里找到了角?引導學生在物體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
老師也從這些物體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們畫了下來。指出:象這樣的圖形都是角。
。劢虒W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實物上找角,在學生直觀認識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請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覺?(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兩條線,有什么感覺?(直直的)
。2)那你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線叫什么嗎?它們就藏在數學書的第68頁里面,趕快去找一找吧。
。3)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教學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觀察實物到抽象出角、認識角的各部分,這個環節從直觀形象到抽象,幫助學生在厚實的感性經驗的支撐下深刻的建立起角的表象,切合兒童思維特點,同時蘊含了數學從生活中來的大數學觀。]
。4)你能指出這幾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3、判斷比較,深化表象
談話:聽說我們在認識角,課堂上來了一些小客人,都爭著說自己是角,誰能來判斷一下。
。1)你能指出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嗎?
。2)角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找一找,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有角?
[教學設想: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后引導學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過程中豐富對角的表象的積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 嘗試操作,實踐體驗
談話: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想不想親手做個角呢?趕快動手試一試吧!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兩根小棒、兩根硬紙條、一段毛線、一張圓形的紙),請你們根據自己的需要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或者身邊的物體創造一個角,比一比哪一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組合作,教師巡視)(2)成果展示以小組為單位,誰來介紹一下你做的角?(將所做的角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
(3)感知角有大小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巧巧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角,老師也做了一個角,老師的這個角還會變呢?你能使這個角變大些或者變小些嗎?(同桌用自己做的角互相演示一下)怎樣使角變大些?變小些?
。4)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要使角變大些,只要怎樣?要使角變小些,只要怎樣?因此,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劢虒W設想:聽過了,便忘記了,看過了,便記住了,做過了,真正掌握了,通過親自操作,學生獲得了自己去探索數學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以小組為單位做角、展示角,讓學生參與了合作與交流的活動,在交流中學生認識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初步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5、比較角的大小
問:現在你能比較角的大小了嗎?
(1) 直接比較,引導觀察
這里有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2)自主探究,誘發思考
問:剩下的這兩個角誰大呢?你能想辦法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討論。
。4)你知道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角的大小嗎?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劢虒W設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辦法,不僅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教師和同學的肯定,使自身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 綜合應用, 鞏固深化
師:角娃娃真調皮,現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課本里去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1、想想做做3題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引導思考,根據你看到的圖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根據自己的發現推想出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2、 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3、 出示智多星,你知道這顆星星上有幾個角嗎?
四、 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 看到小朋友這么聰明,角朋友非常高興,要送給大家一把金剪子,請你回家試著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掉一個角,看還剩幾個角,比一比,誰的剪法多,好嗎?
[設計意圖]
1、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學開始,用低年級兒童感興趣的故事情境導入新課,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產生探究的欲望。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使整個課堂也充滿了活力。
2、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在本節課中,教師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首先,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種感官協調合作下初步認識角。其次,注重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既保護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對角的認識。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課本第73-74頁,做一做1、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
2、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單位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3、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重、難點: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會數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計數器,一個數位順序表格(空的)。
教學過程:
一、 準備練習。
1、 觀察下列兩組數,先回答是怎么數的,再接著數出后面的5個數來。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2、讀出下面的數。
375309420200
誰能說說讀數時要從哪位讀起?怎樣讀?
。、想一想,999是幾位數?再添1是多少?它是幾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準備練習復習舊知,為學生遷移性的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二、 講授新課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調查了蕪湖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下面請你們來匯報一下調查的結果。
學生匯報調查的數據,教師板書,并讓全班同學認讀。接著老師問同學們,有誰知 道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呢?
1、出示南京長江大橋的圖。
。1)請學生說一說對南京長江大橋的認識。
教師補充說明,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在長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鐵路兩用橋。
。2)請學生認讀公路橋、鐵路橋的長度。
2、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齊讀
3、教學例4。
。1)觀察例4中的'立方體。
數一數:一個大立方體中有多少個小立方體?
。ㄕ垖W生說一說是怎么數的。)
(2)一個大立方體中有1000個小立方體,這兒有10個大立方體,共有多少個立方體呢?
根據學生所說,師生共同數一數。(一千一千地數。)
。3)小結并板書。
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
萬也是一個計數單位,它和千是相鄰的計數單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萬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請學生指出計數器上的千位、萬位。
② 教師撥一千,學生數一千,直到撥10個一千,學生數一萬。
4、教學列5。
。1)教師撥出2356,請學生認出讀。
根據學生認讀板書:讀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寫出這個數?請一名學生板書。(寫作:2356。)
。2)師:這個數是由( )個千,( )個百,(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3)有關這個數你還知道什么?
。ǘ嗾垘酌麑W生說,學生可能說出它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數位的順序,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課堂練習。
(1)課本第75頁的做一做第1題。
先寫出各數,再讀一讀,最后說出這些數的組成。
。2)用計數器數數,一個一個地數。
①從994-1000;②從9995-10000。(男、女生分組數數,每組數一題。)
6、數位順序表。
。1)說一說到目前為止,你已學過哪些計數單位?哪些數位?
。2)你通從左往左分別說出它們的順序嗎?
。3)教師拿出數位順序表格問:有誰會填出這張表?
。ń處熣堃幻麑W生填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記這個表格。(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學習,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和組成,同時培養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識的遷移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同桌互相撥數、認讀,并將認讀的數寫在本子上。
四、課堂小結說一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學會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6
一、觀察物體(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盲人摸象這個故事嗎?誰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學生講故事)大家想一想為什么同一頭大象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二、探究體驗
1.活動一:觀察物體找圖片(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情景有時不一樣)。
(1)觀察找照片: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擺了木頭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學坐在不同的位置,請從你的位置仔細觀察,然后把你觀察到的圖像從這些圖片中找出來,放到自己的面前。
著重討論側面的不同點。先說你坐在幾號位,再說說你看到的是木頭大象的哪一面,選的是哪張照片?這兩張照片都是側面,這兩個側面有沒有什么不同呢?
(2)匯報: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匯報。
(通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課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親身實地的.觀察,更加清楚直觀學習本課。)
。3)討論:老師這兒還有一張圖片(從上面拍的),討論一下,這是從哪個角度拍的呢?四個同學當中誰站起來看到的和圖片上的一樣?
。4)請小組長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屜里。
2.活動二:根據照片,判斷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給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張照片,請大家猜猜這兩張照片分別是誰從哪個角度拍攝的?
。2)學生匯報交流。
3.鞏固練習:
。1)同學們做的太好了,現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放著一個茶杯,請你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個茶杯,并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2)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小組之間交流方法。
。3)獨立完成第三題,教師指名回答。
四、課堂總結
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出示餅干盒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下面三幅圖是誰看到的?
二、探究體驗
1.活動一:觀察長方體找圖片(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情景有時不一樣)。
。1)觀察找照片: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擺了長方體,四位同學坐在
不同的位置,請從你的位置仔細觀察,然后把你觀察到的用圖畫出來。
。2)匯報: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匯報。
說說你看到的是長方體的哪一面,畫的是哪種圖?
這兩張照片都是側面,這兩個側面有沒有什么不同呢?
。3)討論:老師這兒還有一張圖片(從上面拍的),討論一下,這是從哪個角度拍的呢?
(4)和它們對著的三個面是什么樣的?
(5)請小組長把長方體和圖片收到抽屜里。
2.活動二:觀察正方體和球
每個小組的學生從前面、側面、上面觀察,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圖形,畫下來。
。2)學生匯報交流。
3.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2)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小組之間交流方法。
。3)獨立完成第三題,教師指名回答。
四、課堂總結
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7
課題: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計算.
24+8-6369
47-21+5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25-9+366395
。剑ǎǎ剑ǎǎ
。剑ǎ剑ǎ
46-74426+39
。剑ǎǎ剑ǎǎ
。剑ǎ剑ǎ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24-168
=366=88
=6=1
15-62153+2
。92=5+2
。18=7
3.計算.
72+1630+56850-46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53-39
68+434976
637-581-455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智填運算符號
游戲目的
引導學生巧選運算符號,加強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訓練,培養計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戲材料
1.4開白紙8張,教師出比賽題用.
2.學生每人準備1支水彩筆.
游戲程序
1.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都知道+、-、、、()等都是運算符號,使用不同的運算符號可以取得不同的運算結果.巧妙使用運算符號,還可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比如在4個3中加上不同的運算符號,我們可分別得出0、1、2、3、4、5、6、7、8、9、10十一個結果.現在老師這里有兩組題目,請同學們分組按要求添上運算符號,看哪個組填得又對又快.
2.分發第一組題目(教師自已出題)
例:4444=0
3.講評第一組題目,分發第二組題目(教師自己出題)
例:5555=2
注意事項
1.出題后,可給幾分鐘讓小組長進行分工,然后各組統一開始填.
2.只記小組成績,鼓勵同組內的同學互相啟發、幫助.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8
詳細介紹:
課題:不連續進位加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具的直觀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生掌握萬以內不連續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并能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掌握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學具
教師準備375個信封的投影片(如書上圖),準備計數板、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1.口算練習
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樣列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
。2)得數十位上為什么是6,而不是5?
。ㄒ驗閭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3個十加2個十是5個十,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一個十應是6個十.)
。3)你覺得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十位上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一個十.)
。4)回憶兩位數筆算加法的法則是什么.
板書:筆算兩位數加法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設疑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筆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應當怎樣計算?(板書:1738+625=)能說出你計算的理由嗎?好了,學完這節課你就能順利解答這道題了.
(二)學習新課
1.不進位加法.教學例1.
求下面兩個數的.和.請看圖
(1)教師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出示圖A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有多少個信封?(43個信封)教師接著出示圖B,放在圖A下面提問:這是多少個信封?(32個信封)
。2)要求兩個數的和如何列式?怎樣寫豎式?怎樣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如:
。3)計算后教師追問:相同數位對齊是什么意思?(個位十位分別對齊)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師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出示下圖中第一排的一個百一扎的兩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個百一扎的一扎信封)變成如下的圖和算式:
師問:豎式的百位如何寫?(讓學生填)
(5)請學生獨立計算
師問:說說你是從哪一位開始加起的?為什么把相同數位的數相加?(四人一組討論,明確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的道理)
(6)在教師指導下理解算理
243是2個百4個十和3個一,132是1個百3個十2個一.個位上3個一加上2個一和是5個一.所以和的個位寫5;十位上4個十加上3個十和是7個十,所以和的十位寫7;百位上2個百加上1個百是3個百,所以和的百位寫3.只有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它們的計數單位是統一的,才能相加.
。7)練一練
4111+367=
28+570=
師:為了對齊數位,注意豎式中第一個加數不要寫得太擠,在寫第二個加數時,要看好第二個加數的最高位,應該和第一個加數的哪一位對齊.
2.進位加法.出示例2【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270+58=(如下圖所示)
。1)請學生獨立列出豎式,并計算.
。2)師問:十位應該怎樣計算?(關鍵性問題)
(3)教師演示、操作活動投影片(如圖),使學生明確算理、7個長方形和5個長方形合起來可以組成一塊正方形計數板(100)和2個長方形.指導學生寫出豎式,十位相加滿一百,要向百位進1.
(4)學生獨立填寫百位結果.
。5)練一練
。6)小結:計算時注意:十位上的數相加滿十,不要忘記向百位進1,同時百位上不要丟掉進位的1.
3.進位加法.【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例3求809與3764的和.
。1)請學生自己列橫、豎式,并計算.
(2)重點思考:百位上的數相加滿十,應該怎么辦?
。3)做完后同桌互相說說,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4)討論:三、四位數的加法和兩位數加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三、四位數的加法和兩位數的加法一樣,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不同點:加數的位數不同)
。5)總結三、四位數加法的法則.(在原法則板書上改)
標題的兩位數改為三、四位數.
第③條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改成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三)鞏固反饋【繼續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1.直接在豎式上計算
2.列豎式計算
238+326=1629+527=715+8605=
3.判斷正誤并改正.
4.課后總結
。1)今天學的是什么知識?(出示課題)計算法則是什么?說說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2)解疑
我們已學完本節知識,請大家做一做開始的那道題,看誰會做并能做對.
1738+625=
板書設計不連續進位加
不連續進位加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9
課題: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計算方法。
2、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教師挑選幾位學生進行“找伙伴”游戲(具體過程參考探究活動)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師:數字娃娃們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來到了果園摘蘋果,一共摘了9個紅蘋果,2個青蘋果。它們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你們能幫他們算一算嗎?
隨后教師先后出示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
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因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所以用加法)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9+2=11。
師:蘋果的總數是多少?如果數字娃娃們吃掉了9個,還剩幾個?
隨后出示11個蘋果圖,教師一邊把11個蘋果畫上集合圈,把9個紅蘋果畫上虛線圈。
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因為要從11個蘋果中去掉9個,所以用減法)師: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1-9=
師:11-9的計算我們沒有學過,怎樣算?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把你怎樣想的說一說。
可能有以下討論結果:
。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里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2)因為9加2得11,所以11減9等于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
。矗11-9=10-9+1)
師:通過討論,我們知道一個問題的解決,可能會有許多方法。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的這些方法都是對的。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第(2)種計算方法。
請同學們觀察左圖和加法算式,右圖和減法算式,想一想:蘋果的總數都是11個,其中一部分是9個紅蘋果,另一部分是2個青蘋果。為什么一個用加法,另一個用減法解答呢?(左圖是把兩部分合起來,求總數。所以用加法。右圖是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數,求另一部分數。所以用減法)
根據加法和減法的關系,又學過9+2=11,那么在計算11減9時可以怎樣想呢?(想:9加幾得11,9加2得11,11減9得2)同時教師板書得數“2”。
指名復述想的過程。
讀算式:9+2=11,11—9=2。
2、教學例2。
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還剩幾朵)怎樣列式?
師:得多少?怎樣想的?(9加3得12,12減9得3)同時板書得數“3”。
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共有14個圓,去掉9個,還剩幾個?)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板書:14-9=
師:得多少?怎樣想的?(9加5得14,14減9得5)同時板書得數“5”。
讀算式:12-9=3,14-9=5。
3、教學例3。
讓學生在桌上擺一擺(先擺13個五角星,用手勢表示去掉9個,還剩幾個?),說一說(說出算式,并說出想的過程),算一算(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13-9=4)
同樣方法學習:16-9=7。
4、教學例4。
讓學生看教科書,先獨立在□里填數,教師行間指導,然后訂正,并指定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同時板書算式:15-9=617-9=818-9=9
5、小結。
教師指著減法算式,提問: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是什么?(十幾減9)
教師板書:十幾減9。
師:這些減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減數都是十幾的數,減數都是9)
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在做十幾減9的減法題時,可以想9加幾得被減數,這題就得幾)這種方法就是想加算減,今后學習中還要用到。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第52—54頁例1、例2、“想想做做”第1—4題和“你知道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比劃、舉例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通過測量長度提高測量操作能力,進一步積累測量物體、線段長度的經驗。
3.使學生積極參加操作、估計、測量等活動,主動了解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每人一條1分米長的紙條,1分硬幣,磁卡,1厘米、米尺。
教學構想:
二年級上冊教學了厘米和米,學生初步具有了1厘米和1米的概念,能夠利用這兩個單位表示常見物體的長度,會用米尺或學生尺測量線段的長度。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體相當短,其長度達不到1厘米那么長;有些路程實在長,用米為單位計量其長度十分麻煩。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
學生在認識分米時,必然會聯系厘米和米。所以說,沒有厘米和米的概念為基礎,不容易認識分米。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時,還能進一步體驗厘米和米。同樣,學生認識毫米要以厘米為基礎,建立毫米與厘米之間的聯系,既認識了毫米,也強化了厘米的概念。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點在于知道1分米、1毫米的實際長度。學生感知長度,單憑介紹、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充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才能獲得對分米和毫米的正確認識。
教學過程:
一、認識分米
1、量一量
提問: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漂亮的文具盒,怎樣可以知道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用尺量一量)
師:文具盒長是20厘米,寬是10厘米。(邊說邊板書:10厘米)
像這樣10厘米的'長度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單位來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來表示(板書課題:分米,dm)10厘米就是1分米(板書: 1分米)20厘米呢?(2分米)
師: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還可以這樣說:這個文具盒長大約2分米,寬大約1分米。
2、感受1分米
(1)提問:1分米有多長?直尺上就有答案。從哪到哪是1分米?(請學生上實物投影指出),里面有幾個1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學生齊讀。
(2)你會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嗎?你準備怎樣畫?先和同桌說說,再畫在白紙上。請你幫同桌量一量,看看畫的線段是不是1分米。
。3)體驗:
、 請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用直尺比劃出1分米。
、 一人比劃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估計得對不對。
③ 拿出彩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4)師: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粉筆長……)
3、米和分米的關系
師:(出示米尺)(1)這有一把米尺,它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分米?為什么?拿出直尺,平放在桌上,一人看一人數。(板書:1米=10分米)學生齊讀。
4、實踐操作:“想想做做”第3題
先用身體尺估一估課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分米,再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有多少厘米,再說說接近幾分米。
[評析:學生目測的數據與結果有差距,但通過目測再讓他們去實際測量,學生又一次感知長度,培養了估計能力。]
二、認識毫米
1、初步感受1毫米
我們以前量過數學書的長邊和短邊,現在老師想請你幫個忙,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是多少。
同學們有的說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有的說1厘米不到,老師還想知道得更準確,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接著板書課題:毫米)
2、關于1毫米
、 直尺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 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學生齊讀。
、 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量一量。(1分硬幣的厚度、電話卡或銀行卡的厚度、書上數出10張紙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3、體驗1毫米。
提問:你能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
同桌互相比劃,用5角硬幣插進去量一量對不對。
4、提問:你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嗎?(量小螞蟻的身長)
三、小結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一共學習了幾個長度單位?分別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從大到小分別是:米、分米、厘米、毫米。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智慧屋,里面有很多難題等著我們去挑戰,有沒有信心?
四、反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3題。
(1)說出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的?想想怎樣看更方便。
。2)第2題,量出下面圖形每條邊的長。
學生獨立測量。
匯報交流。提問:平行四邊形的哪兩條邊長度相等?
。3)第3題。先估一估自己的課桌和凳子的高大約是幾分米,然后小組合作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分別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幾分米?
2、想想做做第4題。
先估計,再測量,把數據記錄下來。
3、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鐵釘長2( )。
。2)床長2( )。
。3)大米寬2( )。
。4)黃瓜長2( )。
讓小朋友獨立選擇,在交流時先讓學生用手勢表示自己選擇的長度單位,然后在小組里交流為何選這樣的長度單位。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什么單位?它們之間的關系你知道嗎?讀一讀。
六、課堂作業
基礎練習:
1、我們認識的長度單位有( )、( )、( )、( ),用字母表示分別是( )、( )、( )、( )。比毫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是( )。
2、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 )厘米=1分米 ( )厘米=1米 ( )分米=1米
綜合練習:
1、在( )里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張電話卡厚1( ) 一根黃瓜長2( )
一支粉筆長8( ) 一本數學書厚8( )
一張課桌高7( ) 一幢大樓高20( )
教室門高2( ) 一支鉛筆長約2( )
拓展提升:
一根小棒長1分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 )。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老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里,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老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老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老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匯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剪一剪 ,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范,先將一張紙對折,再畫一畫,最后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老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觀察這件上衣有什么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老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折痕。
老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折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折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現圖片里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折,打開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折,又發現了什么?(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么發現?(不管怎樣對折,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老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20頁~第2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具準備:
多媒體,掛圖
學具準備:
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上學期我們一起認識了四個描述方向的詞語,哪位同學能來說一說是哪四個詞語?
生:東、南、西、北。
2、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來辨認方向呢?
生1:可以看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是東方。
生2:可以看北斗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
生3:可以利用指南針,指針指向的方向就是南方。
3、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那你們知道怎樣在圖紙上標識方向嗎?
生:可以在旁邊畫一個箭頭,如果指向上而且寫上北字,就表示的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現在我面朝北方,我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南方)我的左邊是什么方向?(西方)右邊是什么方向?(東方)
誰能來象我這樣說一說你們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生描述)
5、那么你知道位于你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有誰嗎?請你們同桌兩人相互說一說。(生活動)
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生描述)
活動二:
1、你們已經會用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詞來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了,那么你們在生活中除了這四個方向詞外,還聽說過哪些方向詞呢?
生: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辨認這幾個方向。(板書:辨認方向)
2、(出示書P20掛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在圖中你都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1:我看到有圖書館、體育館、動物園、醫院、學校、郵局、少年宮、商店、電影院這幾個建筑物。
生2:我看到了一個指向北方的圖標,表示這幅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繪制的。
3、你能用已經學過的方向知識,來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嗎?
學生口答后在書上填寫認一認(1),并同桌互換,批改。
4、圖中還有4個建筑物,它們對于學校所在的位置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生1:在學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
生2:在兩個方向的中間的位置上。
生3:分別在學校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的位置上。
生4:圖書館在學校的西北角,動物園在學校的東北角,少年宮在學校的西南角,電影院在學校的東南角。
5、你們認為哪種描述的比較準確?
生1:第三種和第四種。
生2:第三種說法有點模糊,還是第四種說法比較準確。
6、現在誰再來描述一下這4個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先指名生說,再同桌互說,同時師板書: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活動三:
1、我們已經認識了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8個方向詞,下面我們就
一起來制作一個方向板。
請拿出這張正方形紙,象我這樣折一折,并在折痕上標出8個箭頭(師在多媒體上演示操作方法,生仿效)。
根據我們作圖的習慣,上方一般確定為什么方向?(生:北方)請你標出北方。
剩下還有7個方向,你們能自己完成嗎?
(學生嘗試制作方向板,師巡視并給予有困難的學生相應的指導。)
2、誰來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匯報展示)
你認為他制作的方向板怎么樣?(學生評價,完善)
3、你們已經會自己制作方向板了,那么你們會根據我們教室的實際方向,把你的方向板按
照正確的方向擺放在你的課桌上嗎?(生嘗試擺)
同桌互相看一看,你們擺的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可以小聲地討論一下應該怎樣擺。(生互評擺放的方位對不對)
誰來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生匯報)
4、老師這里有8張分別寫有8個方向的卡片,誰能利用你所學的知識,為我們的教室制作一個大的方向板?
聽清老師的要求:以我們中間的這位同學為參照物,想一想教室的四面墻分別在他的什么方向,四個墻角的位置分別在他的什么方向,再把你所拿的那張方向卡片貼在相應的地方。
。ńM織學生活動,并把卡片貼在相應的墻壁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
5、同學們已經在我們的.教室里制作了一個大的方向板,誰能來說一說在教室里的這8個方向上分別有些什么物體。
。ㄉ来蚊枋觯
6、你們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向上分別有哪位同學嗎?(能)
下面就請同桌兩人先相互說一說。(生同桌互動后,再指名說一說。)
7、剛才我發現,有的同學在觀察的過程中聰明的利用了自己制作的方向板,那么你們知道在使用方向板來辨認方向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嗎?
生:方向板擺放的位置應和生活中的方向相同。
活動四:
1、(出示書P21的掛圖)這是哪個國家的行政區域圖?(生:中國)地圖的形狀象什么?
。ㄉ合笠恢恍垭u)
你在這幅圖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1:首都北京。
生2:我們新疆。
生3:還有指向北方的圖標。
2、我們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同學們在地圖上找到了我國的首都北京和我們所在的新
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們的家鄉的位置大約就在這里(師指出大致位置),請跟我一樣在這里作一個標記,誰能說一說我們的家鄉和北京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4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學習,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學會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認識了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這些立體圖形,認識了人民幣,認識了乘法并且掌握了1-6的乘法口訣,并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統計方法。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課堂學習方式,有小部分學生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后認真練習鞏固的良好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養成了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傾聽他人發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時向老師和其他同學請教,會通過獨立思考、同桌討論、小組交流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大多數學生學習習慣較好,能獨立思考問題,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讀書、寫字姿勢正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自學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分析
實驗或教研主題
各單元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一、 認識除法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初步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系;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并能夠根據數學問題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重點:讓學生在平均分的過程中,體會和了解除法的含義。
二、 口訣求商
目的:
1、讓學生參與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活動,比較熟練的運用2-6的乘法口訣口算有關除
法;
2、使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可運用除法含義解決的簡單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數
學意識;能運用除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能有條理地思考,提高
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認圖形
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對圖形的折、剪、拼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意識。
重點: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四、 加和減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五、 位置與方向
目的: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座、第幾層第幾號、第幾組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2、使學生能區分東、南、西、北的方位,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位確定其他的三個方位。
3、使學生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知道平面圖是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繪制,并能在平面圖上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行走路線。
六、 量長度
目的: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線段的條數,會畫線段和量線段的長度;
2、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度量的重要性;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4、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會恰當地選用長度單位,發展空間觀念。
七、 乘和除(一)
目的:
1、使學生經歷推導7、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7、8的乘法口訣合用相應的口訣求商的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應用口訣過程中熟記7、8的乘法口訣;
2、使學生初步學會乘法和除法豎式的寫法,會列豎式計算表內乘、除法;
3、使學生聯系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學會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實際問題,并能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出簡單的.解釋,體會數學問題的現實意義。
八、 時、分、秒
目的:
1、讓學生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并能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刻;
2、讓學生經歷1時、1分、1秒的時間,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養成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重點:認識幾時幾分。
難點:接近整時的時刻認識。
九、 乘和除(二)
目的:
1、使學生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9的乘法口訣和用這些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讓學生在整理乘法口訣表的過程中,初步培養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在應用1-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熟記這些乘法口訣,學會計算表內乘、除法范圍內的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十、 觀察物體
目的:
1、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所看到的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十一、統計與可能性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簡單過程,認識方塊統計圖,并能用方塊統計圖(涂色)來表示統計的數據;
2、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3、使學生在統計過程中培養統計意識,能用方塊統計圖表示問題的解決,能根據統計圖提出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十二、期末復習
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對除法的含義、7-9的乘法口訣,時、分、秒的認識等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基礎知識;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7-9的乘法口訣以及用乘法口訣求商等計算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在計算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要求;
3、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常見的平面圖形、量長度、觀察物體和確定位置等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增強數學意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教 學 措 施
1、對于“認識除法”和“口訣求商”的教學:提供現實的數學活動素材;給予廣闊的自主探索空間;組織多樣的討論交流活動;賦予數學的深層思考機會。
2、對于“加和減”的教學:在現實的情境中引入規則的學習;在主動的實踐操作中發現規則;在多樣化的算法比較中提升規則;在認知結構的構建中完善規則。
3、對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認圖形”的基本手段是折、減、拼;利用圖形進行直觀思考是“觀察物體”的核心環節;理解量的實際意義是“量長度”的重要前提;描述和交流是“位置與方向”的有效方法。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點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2節課(第18、19頁)。繼上一節課“有多少塊糖”對連加算式有了一定體驗的基礎上,結合“兒童樂園”的現實情境,提出并解決其中需要列連加算式進行計算的數學問題,并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體會到乘法的簡便性。為后面有“有多少點子”的學習做準備。
2、教學目標1)結合“兒童樂園”這一現實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并掌握它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3)結合具體情境,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3、教學重、難點重點: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并能正確的讀寫乘號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難點:準確地讀寫乘法算式;正確說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二、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屬于小學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不穩定,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懸念和小組討論的環節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經過一年對新教材的接觸,學生已初步學會觀察生活、發現信息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可以在小組內有序合作、與人交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教法和學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以教師為主導,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等方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二)學法分析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于創意的練習及時反饋鞏固,通過聯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四、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三個環節:一、創設生活情境,體會乘法必要性;二、結合問題情境,體會乘法的.意義;三,聯系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第一個環節:創設“排隊去兒童公園”的情境,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用加法解決“每排有5個同學,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體會到連加這種方法的煩瑣。這時,我引導學生:象這樣每個加數都一樣的加法算式,有沒有更簡便的算法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第二個環節:結合“兒童樂園”的問題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突出重點和難點的重點環節。我準備用以下四個步驟來解決問題。把主題圖以課件的形式展現在大屏幕上。
1、請同學們自己在情境圖上尋找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讓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進行問題交流,并進行匯報,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把學生的問題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這些問題,為后面抽象乘法算式做準備?梢哉垘讉同學在黑板上板演,并共同核對答案。
3、結合上述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出乘法算式。我以其中一個做例題,對學生進行乘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稱的講解。如以2+2+2+2=8為例,它可以用乘法表示,寫做2×4=8,或者4×2=8,讀作2乘4和4乘2。其中,中間的叉號叫做乘號,這是一個乘法算式,2和4在這個乘法算式中都叫做乘數。
4、請學生把其他幾個算式也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形式,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這四個步驟中,我還會提醒學生注意: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一個是相同加數(顯性的),一個是相同加數的個數(隱性的),要讓學生明確它們的由來。經過第二個環節四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乘法的意義及算式改寫及各部分的名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到過度到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
第三個環節:聯系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這個環節也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小組內交流,尋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并在全班進行交流;然后,把本課引入的“排隊”的問題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有用的數學,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也就說明他們對乘法的意義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已經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義。
六、說板書設計
相同加數的連加的算式和抽象出來的乘法算式對應著寫,這樣讓加法到乘法的轉化過程更直觀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10-26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