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11-20 21:24:5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7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除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密切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計了比“速度”、“圖形放大縮小”“水果價格”等情境,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并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是教材內容的核心思想。教材沒有采取直接出示“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為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教師要利用好這些情境,真正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比的本質的目的。

  學情分析

  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或使用過比,并有一些相關的生活經驗,但學生對比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學力求通過具體的材料幫助學生達成對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通過自己熟悉的有挑戰性的問題喜歡的、探究的、合作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利用“蘋果買賣”“圖形放大縮小”等素材,設計了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比,會求比值,理解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3、能利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

  難點: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56頁例5。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減的意義,能正確進行計算。

  2.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用多種方法計算乘加、乘減,實現算法多樣性。

  4.培養學生的友好合作意識、探究精神。

  5.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就緊緊圍繞這一理念,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尊重學生的`自我發現和與眾不同的方法,鼓勵創新思維,用恰當的評價為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全面和諧地發展。

  一、激趣引入,鞏固舊知

  教師出示小熊圖片并貼到黑板上,親切地說:瞧,多可愛的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進數學樂園吧!來,先和小熊做個對口令的游戲。

  1.對口令:2、3、4、5的乘法口訣。(有節奏地進行對口令:師生對、生生對)

  小熊還想用幾道題來了解一下咱們班誰是聰明孩子呢。

  2.口算:33=42=(計算前兩題時,要說說用的是哪句口訣。)

  23=54=14=34=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我們和小熊到它的農莊科技園去參觀。

  1.圖1(在板書上畫簡筆畫):(4棵玉米,每棵結3個)請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列式:34=43=3333=

  2.圖2:小熊掰走了一個。

  請學生結合圖意提出問題:還剩幾個玉米?

  怎樣解決?小組商量討論。可以借助學具。

  學生匯報解決問題的方法;聆聽學生的不同想法。列式:

  12-1=3332=332=43-1=233=

  如果學生列出最后一個算式,告訴學生要先算乘法。

  教師把學生的方法寫在板書上,板書方法:先畫一個伸著大拇指的大手,誰思考出來的方法,就把誰的名字寫在手上,然后在大拇指的一旁寫出他的算式,有幾種方法,就畫幾只這樣的大手。

  3.圖3:小熊掰走兩個。

  在小組內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把式子獨立寫下來再互相交流。

  三、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1.第56頁的做一做。

  第1題,看圖列式,用不同方法列式。

  第2題摘桃子:把式子寫在桃子上,指名計算并集體訂正。

  2.開放題:小熊要和同學們做朋友,想知道咱們班有多少同學。我們有多少種告訴它的辦法?

  如:數;直接說;乘加、乘減(每個小組有幾人,有幾個這樣的小組,還剩下幾人)。

  3.數田格本中同學們所寫出來的字數。(打開準備好的一頁,都是幾行零幾個,每個人寫的行數不同,零幾個的個數也不相同)能解決的可以當堂解決,暫時有困難可以等學完6、7、8的口訣后再解決。通過這個練習,讓學生知道運用乘加、乘減的方法比數數快得多。

  四、課堂總結,引導實踐

  教師總結:我們和小熊一起探究數學問題,可真有趣,把你的收獲和大家說說吧?同學們要做個有心人,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試試去吧。

  北京市延慶縣第三小學郭麗萍

  3.4.4乘加、乘減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的意義。

  3、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

  教學重點:

  1、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正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教學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本節課學生對因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教法與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公因數的方法。這也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學法:

  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公因數的方法。這也較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先讓學生找出4和6的因數,詢問學生是怎樣找的?并復習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由此,進入新課。

  1、師:同學們,12和18,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數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呈現在集合圈內。

  2、師:仔細觀察它們的因數,你有什么發現?學生會說,發現有相同的因數:1、2、3、6

  師:那么準,那你們看看它們的因數你發現了什么?請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數中有沒有相同的因數?相同的因數有幾個?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師:像這樣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我們就說這些數是12和18的公因數。此時師出示集合圖形。

  3、師:中間這一區域有什么特征?填的什么數?

  生匯報:中間所填的數應該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師:在這些公因數里面,哪個數?生:6。

  師:對,6在這兩個數的公因數里面是的,那么我們就說6是12和18的公因數。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公因數。

  師板書課題:找公因數

  4、師:讓學生有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公因數,和公因數。在總結的基礎上課件出示公因數的概念,并給時間讓學生記憶。

  5、師: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找到12和18的公因數的?由此總結出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并板書出來。同時指出在找公因數時要注意什么。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公因數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來。同時這也就較好的達到了教學要求:讓學生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突出了教學重點: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

  這一層次的設計我準備用時12分鐘。

  二、嘗試練習,合作探究

  在做書45頁“練一練”中的1、2兩題

  (1)利用倍數關系找公因數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第三45頁,獨立完成第1小題。

  8的因數有:1、2、4、8。

  16的因數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數有:1、2、4、8。

  8和16的公因數是:8

  老師在做這道題目是可以直接寫出最后的答案8?老師是不是有特異功能呢?師引導學生觀察:8和16之間是什么關系?與它們的公因數有什么關系?

  生匯報:16是18倍數,所以8和16的公因數是8。之后再及時出一些這方面的題練習,找4和8、9和3,28和7的公因數。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然后師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小結;如果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那么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公因數。

  (2)利用互質數關系找公因數

  師:請大家獨立完成第二題。

  生匯報5的因數有:1、5。

  7的因數有:1、7

  5和7的公因數是:1

  師同上一樣引導學生獨立觀察5和7之間是什么關系?與他們的公因數有什么關系?

  分小組討論匯報。

  生:5和7是質數,所以5和7的公因數是1。

  練習:找2和3,11和19,3和7的公因數。并及時的進行總結:兩個質數的公因數是1.

  教材的練習到此結束,我又補充了找8和9的公因數?再練習,總結出:相鄰的兩個自然數(0除外)它們的公因數是1.

  由于學生還不知道什么叫做互質關?我在此進行了一個小補充:像這樣只有公因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么他們的公因數只有1。這一安排,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整理找公因數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方法找公因數?

  生:列舉法,用倍數關系找,用互質數關系找

  師:我們在做題時要觀察給出的數字的特征,運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們的公因數。

  (教師在講解找公因數時,不僅要告訴學生具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將這些單獨的內容聯系起來,給出學生統一的解題步驟,這樣學生才有章可循。)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也準備用時15分鐘。

  三、以智力陷阱的形式鞏固練習,讓學生體驗成功。

  完成書第46頁的3、4、5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在巡視的過程中對于后進生要特別的指導點撥。

  鞏固練習準備用時8分鐘。

  四、全課小結

  用2分種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五、作業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基本練習、提高練習和拓展練習,都以課件的形式呈現。較好的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了鞏固和提高。

  板書設計:

  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本課的內容傳遞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找公因數

  分別找因數

  公因數

  公因數

  倍數關系→較小數

  互質數、相鄰數→1

  各位評委老師,我僅從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這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千變萬化的生成效果,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相結合。

  說課的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22~24頁例4,課堂活動第1~2題和練習五第1題。

  教學目標

  1.歷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情境中探索發現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解決數學問題中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發散思維能力,通過發現運算律培養探索、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發現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對乘法分配律進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問題情景,解決問題。

  你從情景圖中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養雞場共有多少只雞?"該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口答信息,然后獨立列式計算)

  全班匯報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師板書: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較兩種解法,發現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舉出生活中的類似例子。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 (50+30)×75=50×75+30×75

  (3)在計算中比較并發現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較每排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每排的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嗎?

  學生獨立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板書: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師:誰還能舉出符合這個規律的例子?(學生舉例)

  教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幾組算式所反映的規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將兩個積相加,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個數,可以用怎樣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學生獨立寫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整理并板書:(a+b)×c=a×c+b×c 或a×c+b×c=(a+b)×c

  二、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對有困難的也可先在小組中議一議。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說明乘法分配律嗎?

  2?課堂活動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找出錯誤的原因,再匯報,最后讓學生改正。

  4?練習五中第1題:學生獨立做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說說運用的是什么運算律?

  先做,再議一議,最后與全班同學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3.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當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通過認一認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8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熊等、筆、橡皮、尺、練習本等若干。每人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設計

  從生活出發,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老師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師:猜一猜,用多少錢買來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錢?(請回答。)

  看一段錄像。教師邊看邊問: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錢的示意圖。問:“零花錢可以用來干什么”?

  滲透德育:保管好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獻愛心等。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板書:)

  (看課件)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朋友。

  (課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認識我們嗎?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看誰學得好。

  1.師: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看,問: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

  a.區別新版和舊版:以10元為例。

  課件顯示放大“10元”,問: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認識的?點擊數字“10”和漢字“拾”,點擊單位“圓”(大寫)。

  課件顯示放大“10元”(新版),師: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認識的?

  師:對!看人民幣上的數字和數字后的單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師:這兩張10元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圖案、大小、顏色等等)。

  師:10元錢可以用來干什么?

  b.區別紙幣和硬幣。

  課件顯示5角紙幣,師:你是怎樣認識的?

  課件顯示5角硬幣,認一認。

  課件同時出現5角紙由和硬幣,區別不同。

  課件出示背面,師:背面是什么?(國徽。)

  師: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它,不要故意損壞它。

  2.隨意點一張人民幣(大額人民幣。),集體回答。

  20元、50元(新、舊版),100元(新舊版)。

  3.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些人民幣,把它們拿出來。

  活動形式:2人一組,一個拿一個認。

  4.分類:這么多的錢放在一起,多不整齊,請小朋友按規律分一分。

  ◆按單位分:元、角、分(板書)

  ◆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按數大小分。

  ◆按新版、舊版分。

  師:請同學到展示臺上展示。

  5.請小朋友們把錢推到左上角,看教科書第47頁,你發現書上的人民幣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人民幣有什么不一樣?(課件顯示。)

  師:像這樣,在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樣叫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換錢游戲:進行簡單的計算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不知道聰聰、明明認識了沒有?

  (課件顯示配音)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按單位有元、角、分。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來做一個換錢游戲,好嗎?

  一張2角可以換______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______個1角。

  小朋友們,動手換一換吧!

  活動形式:2人一組,可以左右2人一組,也可以前后2人一組。

  反饋:請2組,分別反饋2題。

  2.情景對話:出示課件并配音。

  聰聰:“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著一堆錢)“我拿10個1角錢去買一把尺。”

  聰聰:“你拿這么多1角錢,丟了一個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辦呢?誰來幫幫我?”

  請同學回答。

  明明:謝謝你!現在我知道了。1元錢可以換1、2、3、4……10(集體數)10個1角錢。1元=10角(板書)。

  實踐活動

  (課件顯示配音)我們不僅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元、角之間的關系,同學們想不想活動活動,老師準備了一些小獎品,獎給活動中表現好的同學。

  1.教師領學生換:老師手中有1元錢,能換你手中幾張2角錢?(同桌位同學可以互相幫忙)。

  2.生生互換(解決不同的付錢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簡便的。

  師:拿一件玩具,這件玩具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請小組匯報。(組員可以幫忙。)發給點子最多那組獎品。

  表揚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許多種方法,再說出哪種方法最簡便。

  3.(課件顯示配音)小朋友們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好,讓我們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樂)

  選4名售貨員,開始自由下位買。

  滲透:購物時要守秩序,講文明,用過錢后洗干凈手,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小結

  (課件配音)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課件配音)你們說得真好,小朋友們再見。

  全體學生:聰聰、明明再見!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⑴使同學認識圓環,掌握圓環的特征,掌握計算圓環的面積的方法。

  ⑵通過操作、探索、發現、交流等活動,初步培養同學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進一步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和交流能力。

  ⑶通過學習,提高同學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會從數學角度認識世界、解釋生活,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學流程:

  一、說圓環。

  ⑴剪圓環活動。

  出示一個同心圓環;

  讓同學用一張白紙剪出同樣的一個圓環。

  ⑵說剪圓環的過程。

  讓同學介紹剪出圓環的過程,體驗大圓中剪掉一個小圓的過程,感受圓環的大小就是大圓面積減小圓面積。

  二、算圓環。

  1、教學例10

  出示例10和圖。

  師問:從題中你獲得哪些信息?要計算它的面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在小組中說說你的想法。

  同學匯報和交流方法。

  同學自主嘗試練習。

  交流解答過程。

  同學交流(同學作品放在視頻投影儀上向全班介紹):圓環面積的計算方法,大圓面積-小圓面積;圓環面積的計算步驟,可先算大圓面積,再算小圓面積,最后用減法算圓環面積;全班介紹,教師板書解答的全過程。

  2、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和圖形,理解題意。

  同學獨立計算。

  交流解題方法,注意提醒同學半圓的面積必需把整圓的面積除以2。

  3、教學“練一練”

  考慮:

  (1)求涂色局部的面積,需要計算哪些基本圖形的面積?

  (2)計算這些基本圖形的面積分別需要哪些條件?

  (3)第一個圖形,兩個基本圖形有什么練習?第二個圖形呢?

  (4)同學獨立完成,并全班交流。 反饋時,注意加法求組合圖形面積和減法求組合圖形的不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九第6題。

  先說說每個組合需要丈量途中哪些線段的長度?再讓同學獨立完成。

  完成后展示同學作業 ,并交流方法。

  2、完成練習十九第7題。

  同學根據圖形作出直觀的判斷,并說說直觀判斷的`方法。

  師追問:你是怎樣想到的?

  同學通過計算檢驗所作出的判讀。

  3、完成練習十九第8題。

  (1)觀察圖,理解題意。

  (2)指導分析。

  4、完成練習十九第9題。

  師問:你能估計出每種花卉分別所占圖形面積的幾分之幾嗎?指導用畫出輔導線的方法,來估計每種花卉所占圓形面積的幾分之幾。

  同學獨立計算每種花卉的種植面積。

  完成后交方法。

  四、閱讀“你知道嗎?,并算一算。

  五、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說說緩刑的面積可以怎樣求?在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時需要注意什么?

  六、作業

  練習十九第6題、第8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加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初步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4、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優美的動畫,請你認真看,然后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播放多媒體動畫,最后定格為教材主題圖畫面。)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媽媽正在教小松鼠學本領。你看,小松鼠跳躍、爬樹、翻跟斗,學得多認真啊!松鼠媽媽說:“你不是最喜歡吃松果嗎?咱們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們比比看誰采得多。”小松鼠邊說邊向樹上爬去。最后,松鼠媽媽采了25個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個松果。 (教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該生高興地笑了。)

  師:這么好聽的故事,聽完后你知道了什么?從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生2:我知道了松鼠媽媽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 生3:媽媽采了25個松果,小松鼠采了4個松果。 生4:有2只松鼠。 生5:有兩塊數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樹。

  (二)討論探究

  1.提出問題

  師:大家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1: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在說什么呢?

  師:誰愿意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2:媽媽說:“你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生3:小松鼠說:“媽媽,我能幫你干活了。”

  師:你對他們的回答滿意嗎?

  (生1微笑點頭。學生齊說:“滿意。”)

  生4:我的問題是: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生5:請問大家,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生6:小松鼠比媽媽少采了多少個松果?

  生7:我還有一個問題: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媽媽相差多少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

  (師將生4,生5,生6,生7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2.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師:咱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誰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

  生:25+4=?(學生大部分已經能夠說出結果。)

  師:同學們真聰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是怎樣算出結果的,暫時沒有算出來的同學,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計數器等,也可以請求同組的同學來幫忙。(學生動手探究,互相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適時參與引導。)

  (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方法。)

  生1:我是撥計數器算出來的.。先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在個位上撥5個珠子,就是25,再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個位上就有9個珠子,就是29。

  生2:我擺小棒。我先擺上2捆,再擺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邊擺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來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來的。看著25然后把4直接加到個位的5上,就是29了。

  生5:我是列豎式計算出來的,是我媽媽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豎式。) 生6:我是口算出來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師:同學們真聰明!能夠想出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覺得在計算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數字,不要弄錯位置。

  生2:要個位加個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認真計算,不要粗心。

  師:剛才大家想到的這些算法:撥計數器、口算、擺小棒、列豎式,都是很好的計算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最簡單?

  生1:我認為口算最簡單。

  生2:我也是認為口算簡單,因為列豎式我還不是很會。

  3.類推探究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后面還有三個問題,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共同去解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并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參與其中一個小組的活動,并隨時注意其他小組的活動。)

  師:請把你們小組的研究結果匯報給大家聽。

  組1:我們解決的問題是“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我們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

  師:誰聽懂他們組的意思了?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

  生1:他們的意思是用5減4就足夠減了,還剩下1,20根本用不著。所以25-4=21。

  組2:我們解決的問題是“小松鼠比媽媽少采了多少個”,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來的。

  組3:我們解決的是“小松鼠和媽媽相差多少個”這一問題,算式和口算方法與他們小組是一樣的。

  師: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三個說法不一樣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卻是一樣的呢?

  生1:因為都是在算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差的個數。

  生2:因為媽媽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媽媽少的。

  師:今天學習的計算與前面學習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生:也可以是一位數加兩位數。

  生:只要會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就會計算今天學習的算式。

  (三)鞏固深化,應用新知

  1.第1題(出示情境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學生獨立讀圖,解決問題,全班交流。)

  生:19-9=10(顆)。

  2.第2題(出示情境圖)。

  師:比一比看誰最先算出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

  生:25-2=23(米)。

  3.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

  4.第4題:想一想,填一填。

  師:仔細觀察每組中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每一組的兩個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生:我發現每組兩個算式中加號兩邊的數交換了位置。

  師:你能試著自己寫出幾組這樣的算式嗎?

  學生積極舉例:

  (1)34+5=39,5+34=39;

  (2)21+7=28,7+21=28;

  (3)83+4=87,4+83=87;

  (4)52+7=59,7+52=59;……

  師:如果不用你計算得數,你還能快速地舉出類似這樣的算式嗎?

  生1:47+68=,68+47=。

  生2:395+126=,126+395=。

  生3:1000+800=,800+1000=。……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能發現其中存在的規律。那么你認為這節課自己表現如何?

  生1:這節課我發言特別積極。

  生2:在小組內我算得最快。

  生3:我覺得自己發言不是很積極,我會努力的。

  師: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評價一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進行評價。)

  師:這節課,大家表現都非常好!能夠做到認真思考,積極發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節課繼續努力。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數學教案04-25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