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
2、程與方法:借助鐘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同一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法。
3、感態度與價值觀:逐步養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某一時刻。
教學難點:
知道晚上12時既是24時又是0時。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學法
教學準備:
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 導入新課
1、師:上個星期六,我有個外地來的.朋友來咱們這兒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經買來了車票,第二天9點到西安我聽了很高興。第二天我一大早起來,9點以前趕到火車站,結果等到很久也沒等到這位朋友,這是怎么回事?你們猜猜看。
2、正如同學們所猜,我這位朋友買的是晚上9時到西安,鬧了個小誤會,那么,一天中究竟有幾個9時?你有辦法避免這種誤會嗎?
3、教師板書:晚上9時 上午9時
4、師:我知道了,大部分同學都是在時間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這些表示時間的方法來區分兩個不同的
學生說說晚上9時是怎樣變成21時的?
時刻。這種方法教普通記時法,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記時法,他比普通記時法更簡單,它叫24時記時法。
二、 探究新知
1、關于24時記時法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2、看書。
3、自學反饋。
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
一天有多少小時?
在一天里時針要轉幾天?
新的一天是從什么什么時候開始的?
4、接下來我們看看一天時間是怎樣過去的?
三、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怎樣計算經過時間?
在書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從書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認識重要的句子畫下來。
學生自由反饋。
四、作業設計
完成數學書71頁的2、3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經驗,認識24時記時法,使學生發現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夠對兩種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換算。并能結合具體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2、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逐步養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24時記時法,發現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把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轉化。
教法學法:
1、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有所悟,在問題情境中學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學有所樂。
2、直觀教學法。“百聞不如一見”。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豐富的表象信息,激發學習,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實踐操作法。學生利用學具鐘對鐘面進行觀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在一天時間里,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面外圈與內圈的數的關系,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
4、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張揚個性,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實現資源共享,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鏈接生活,初步感知
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有兩個條件,即認知基礎和情感動力。課始,播放學生熟悉的“新聞聯播”片頭音樂,讓學生說說這個節目播出的時刻,學生可能說晚上7時或19時,隨機板書在黑板上,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再播放“新聞聯播”,在屏幕右上角會出現的“19:00”,讓學生知道19時就是晚上7時,接著詢問學生像19時這樣的記時法你知道叫什么記時法嗎,知道的學生可以回答是24時記時法(板書),那晚上7時呢,12時記時法(板書),初步感知兩種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然后聯系生活經驗,說說生活中還在哪見過24時記時法,通過老師的收集演示,了解在一些公共場合,一般都要用24時記時法,使學生認識到24時記時法簡捷明了。從而導入新課,激起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
二、實踐探索,自主建構
1、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
首先讓學生討論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出現爭議后,課件出示央視春晚倒計時的場面,當我們倒數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12,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一天開始了。讓學生了解一天的開始,在24時記時法里記作0時,12時記時法里記做夜里12時。
2、學生動手撥鐘感受一天的作息時間,知道在一天里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有24小時。
3、課件演示,感受一天的24時
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隨著鐘面的變化,周圍環境的變化,讓學生整體感受一晝夜從0時到24時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探索24時記時法的記時規律,強化對0時的理解,知道今天的開始0時就是昨天的結束24時。
4、觀察鐘面上第一圈、第二圈分別從幾時走到幾時,把鐘面變成兩種記時法的時間軸,直觀比較,引導學生發現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三、深入學習,記時轉化
通過利用剛才發現的兩種記時法的區別與聯系,首先讓學生試著把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刻,很快的用12時記時法表示出來。然后尋找規律,發現24時記時法轉化成12時記時法需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考慮,12時以前的不減12,直接加時間詞;12時以后的要減12,再加時間詞。
再學習12時記時法轉化成24時記時法,讓學生自己舉例體會轉化的方法,加深對兩種記時法之間區別與聯系的認識。
最后練習兩種記時法的轉化,從把24時計時法記錄的電視節目預告改寫成12時計時法,到生活中的不同計時法互換,層層遞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兩種記時方法,突破重點,體驗成功。
四、理解應用,推算經過的時間
1、閱覽時間
9:00—12:00 14:00—16:30觀察圖書館中的閱覽時間。看到這些,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自己試著算一算:圖書館全天開放多長時間嗎?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撥鐘,結合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位置變化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經過了多長時間。
2、確定乘火車時刻
(課件出示:車票)從車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小明從家到火車站要20分,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小組討論:他最晚在下午幾時幾分從家里出發才不會誤火車?這時一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火車發車時刻、加到車站所需時間和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五、課堂小結,回歸生活
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建構,用自己的語言理解為什么叫24時記時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并在課后用24時記時法做一份作息時間表,教育學生要合理利用時間,珍惜時間,爭做時間的小主人。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
2.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整點、半點的字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鬧鐘的聲音。
(2)師:這是什么聲音?對了,這是鬧鐘的聲音,它每天叫醒我們,早早起床去上學。
2.閱讀讀書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p29頁。
(2)師:請你們給小明的作息時間按照一日活動順序調整一下。
(3)師:你們也和小明一樣有自己的作息時間,請你說說你們的'作息時間。
(1)幼兒互相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1)請幼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2)請幼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小結:我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幼兒將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活動室內。
2.提醒幼兒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知道什么是24時計時法,能夠正確辨認用24時計時法所表示的時刻,能正確地進行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會計算經過時間。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
3.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能正確地進行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
2. 會計算經過時間。
教學難點:
會計算經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最喜歡看哪個電視節目?你知道這個節目的播出時間嗎?(比如學生回答“大風車”節目的播出時間是下午6:30,師板書)。
可是老師在電視報上看到“大風車”節目的播出時間是18:30,這是為什么呢?誰知道?
二、探求新知,講授新課。
(一)認識24時計時法
觀察鐘面,一天有24時,在一天的時間里,時針正好走2圈。第一圈是從0時(前一天的.夜里12時)到中午12時,第二圈是從中午12時到夜里12時,把第二圈的12小時按照順序與第一圈的12小時排在一起,那么下午1時就是13時,下午2時就是14時……這就是24時計時法。
剛才同學說的“大風車”節目的播出時間是下午6:30,這是用普通計時法計時,而電視報上“大風車”節目的播出時間是18:30,這是24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在通訊、交通等部門以及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二)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
誰知道“新聞聯播”是什么時間播放?用24時計時法怎么表示?生答,師板書。
觀察7:00 19:00 6:30 18:30,你發現了什么?
怎樣將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進行相互轉化?討論。
將普通計時法轉化成24時計時法,就是在時刻上加上12,同時去掉表示時間的早上、上午、晚上等名詞。將24計時法轉化成普通時計時法,就是在時刻上減去12,同時加上表示時間的早上、上午、晚上等名詞。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 P73—想一想。
2. P73—填一填。
重點討論怎樣計算經過時間?如果計算兩個整點之間的時間,直接用減法算;如果不是整點,可以先算幾小時,再加上經過多少分。
3. P74—畫一畫
(1)這幾個時間都是用24時計時法表示的,怎樣在時鐘上表示出來?(討論)
先將它們轉化成用普通計時法表示,再畫出來。
(2)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教育。
4. P74—練一練
重點討論2(2)和3,怎樣算經過時間?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1、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和24時記時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2、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因此在設計本節課時,始終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主線。引入新課時通過呈現北京的小蘭和烏魯木齊的古麗的活動情境圖,引導學生思考8時古麗才起床,而小蘭已經開始上課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完全進入情境,進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3、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依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制表、評表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動手實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發揮引導和組織的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時鐘模型
學生準備:時鐘模型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獲取信息。
提問:你從圖中獲取了什么信息?
預設
生:8時的時候北京的小蘭在教室里認真地上課,而烏魯木齊的古麗才剛剛起床,正在穿衣服呢。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因為兩地的日出時間有差別,新疆的日出時間比北京要晚大約2時。
2、揭示課題:同學們知道的知識可真多啊,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兩個地方上課時間表的有關問題。(板書課題:時間表)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圖中兩個小朋友作息時間的不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經歷過程,體驗感知
1、看一看,說一說。
(1)課件出示教材72頁第一幅主題圖和下面的兩個時間表,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2)交流所得,學生匯報。
預設
生1:我發現了兩所學校每天上午都有四節課。
生2:我發現了從上午第一節課到午休結束,新疆民族小學每節課的上課與下課的時刻都比北京啟明小學推遲2時。
生3:我發現了兩所學校每節課都是40分,午休時間都是1時25分。
生4:上午11時35分小蘭開始午休,古麗卻剛剛做完眼保健操。
2、根據時間表解決問題。
(1)出示問題:上午第二節課,小蘭和古麗都看了一下表,她們看到的可能分別是哪個時刻?(出示教材72頁三個鐘面)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3)個別學生匯報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需要分別在兩個時間表上找到上午第二節課的上課和下課時間。
②分析這段時間時針與分針的位置特征。
③利用排除法把時針和分針不具備上述位置特征的鐘面去掉,保留下來的鐘面就是所求。
(4)匯報答案。
第一幅圖是小蘭所看到的鐘面;第三幅圖是古麗所看到的鐘面。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補充時間表。
(1)出示小蘭和古麗的對話內容。
小蘭:下午從13:00開始上兩節課,第五節課后是1時的大課間,然后上第六節課。
古麗:我們下午從15:00開始先上兩節課,然后是1時的課外活動。
(2)組織學生認真讀對話內容,理解意思后獨立補充時間表。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
在自主探究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過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簡單的經過時間的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認識。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經過時間方法的原理。
三、教學準備
課件、鐘面。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圖:
教師:從情境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學生匯報交流。
教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預設:到奶奶家要坐多長時間的火車?
教師: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板書: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設計意圖】創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時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讓學生有親切感,并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有效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二)自主探究,尋找策略
1、學生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2、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和同學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解決問題的。
3、全班匯報。
請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
預設:
(1)在鐘面上通過撥針的方法,數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時的火車。(操作演示)
(2)利用普通計時法分段計算。先求出上午坐火車的時間,再加上下午坐火車的時間。即:12-9=3(小時),3+6=9(小時)。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結合現實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區的作息時間,會看時間表,能從中獲取需要的信息。
二、能獨立制作自己的時間表,掌握制作時間表的基本方法。
三、在觀察、交流、制作時間表的過程中,養成惜時守信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會看時間表,能從中獲取需要的信息。
2.在觀察、交流、制作時間表的過程中,養成惜時守信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音樂課上都學習過一首歌叫《時間是小馬車》,大家還記得嗎?
齊唱《時間是小馬車》。
是啊,時間匆匆而過,我們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珍惜時間,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今天,我們就共同制作作息時間表,做愛惜時間的小模范。
二、玩中學:
1.做一做。
請你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
要求:可制作上學時間的作息時間表,也可制作休息時間的作息時間表,學生自主選擇。
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內展示、交流。
2.說一說。
(1)第一節課用了多長時間?
(2)第二節課什么時候下課?
(3)上午10:00同學們在干什么?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把完成的作息時間表在小組內展示、交流,然后結合上學的作息時間表,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也可以鼓勵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并進行交流,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學中做
(1)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結果正確就可。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可讓學生借助鐘面算出經過的.時間,通過想一想、撥一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一場足球比賽進行了80分,到10:10結束,這場足球賽是什么時間開始的?
三、做中得。
1.綜合練習。
(1)小麗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紅8秒跑了60米。小麗和小紅共跑多少米?
(2)小強6:00起床,6:30上學,7:10到校,小強上學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3)兒童游泳隊測試100米蛙泳成績,小強2分28秒,小剛3分5秒,小強比小剛快了多少秒?
(4)動腦筋,回答問題。
①幾時整時針和分針重合?
②幾時整時針和分針組成一條直線?
③幾時整時針和分針組成直角?
④從12:00開始,時針走一圈,分針和時針重合多少次?
(這道題學生一定會十分感興趣。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撥一撥,學生能獨立完成。)
2.實踐應用。
(1)實踐活動。
你上學時,路上用了多少時間,在小組內說一說。
(2)一天共營業幾小時?
建設銀行門口掛著營業時間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該銀行一天共營業幾個小時?
(這道題的設計是知識的延伸,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是從7時40分上的,到幾時幾分下課?從上課到下課經過了多長時間?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你增長了哪些本領?
以后,我們要按照自己做的作息時間表,按時上學、按時上、下課,并幫助低年級的小朋友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教學反思】
在計算經過的時間時,除了運用在表上數一數的方法外,學生還試著用自己能看明白的豎式去解決,提高了計算準確率和計算速度,但是有的學生總是太馬虎,在分鐘不夠減時,借1時總記不住是60分,導致計算錯誤,還要加強練習。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62頁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使學生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過程性目標:
1.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
2.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教具準備
自拍的錄像(請一名同學當導游,瀏覽太原的著名景點)、鐘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位小導游,她要帶大家一起去游覽一下我們美麗的太原,你們想認識她嗎?
(播放錄像,出現一位漂亮的小導游。)
導游:同學們,你們好!我是桃南小學的學生,很高興認識大家!我想采訪大家,星期天你們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和我過一個快樂的星期天嗎?
出示:快樂的星期天
二、聯系實際,講授新課。
1.時間的換算。
(1)導游:你們知道今年是太原建城多少周年嗎?(2500年)對,我們家鄉太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呢?現在就跟隨我一塊兒去看看吧!
(播放錄像:游覽太原2500年的變化,濱河公園、龍潭公園的場景。)
(2)導游:現在我們來到了春秋大鼎,它記載著太原2500年悠久的'歷史。瞧瞧去!我游覽了兩個小時了,你知道2小時等于多少分嗎?
生:2小時是120分。
師: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小時是60分,2小時是2個60,是120分。
(3)導游:你們真聰明!可KITTY貓不服,出了一些題要考考你們,你們敢挑戰一下嗎?
出示題:
3時=()分3分=()秒
240分=()時1時=()分
2分=()秒180秒=()分
指名說。
問:240分等于4時,180秒等于3分,你是怎樣想的?
匯報。
[評析: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貼近生活實際的具體情境中感受時間。通過對事情與時間的關系的體驗中,逐步建立時間的觀念。]
2.時間的計算。
師:小導游又來了,走,瞧瞧去!
(播放錄像:在山西劇院的場景)
(1)情境教學。
導游:同學們,這幾天正上演迪斯尼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呢,很好看,你們想看嗎?一起走吧!
(進電影院,小導游和售票員阿姨的對話。)
導游:請問阿姨,《海底總動員》幾點鐘開始呢?
阿姨:10:45分開始。
導游:謝謝阿姨。
導游:現在是10:30分,電影10:45分開始,我再過多長時間才能看上電影呢?
出示鐘面:
(2)討論算法。
師:大家這么快就知道是15分,你是怎樣想的?請把你的好方法講給組里的小朋友聽。
(小組討論)
師:誰愿意介紹你的好方法?
匯報:①數鐘面上的大格,有3個大格就是15分。
②數小格,15個小格是15分。
③45-30=15(分)
師:你說的真好,用計算的方法時,在同一個小時內,我們只要用分鐘相減來求經過的時間。
……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歡哪一種呢?說說你的理由。
匯報。
小結:大家認為用算式計算比較方便,以后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評析:這里教師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出了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并組織了學生探索性的學習活動。通過直觀演示觀察鐘面,教學經過的時間。然后小組內討論時間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出現了算法多樣化。
(3)情境練習。
網
(播放錄像:在兒童科技中心的場景)
導游:還有更好玩的地方,走吧!
(錄像:游覽科技城)
導游:同學們,現在是2:40,我是2:00進去參觀的,你知道我參觀了多長時間嗎?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我算算嗎?
生:用了40分鐘。
師: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講一講。
(同桌交流算法)
(4)小結。
(播放錄像:小導游的結束語)
導游:今天我和大家游覽了太原2500年的變化,我的收獲很多,你們呢?也一樣吧!我決心要好好學習,將來把我們太原建設得更加美麗!記得有空和我聯系呀!
三、鐘表王國
師:你們出色的表現,吸引了鐘表王國的國王,今天王國里要舉行盛大的比賽,邀請聰明的你們去參加,想去嗎?走吧!
1.撥表比賽。(教科書第63頁的第4題)
師:王國里正舉行撥表比賽,按要求撥表,填出答案。
匯報。
2.智慧大比拼。
師:機器貓表要來考考你們,經過了多長時間,你會算嗎?
出示:
3.運動會比賽。
師:看,熱鬧的運動會,都有哪些項目?你想參加哪個?請算出你參加的比賽項目用多長時間,算對了,就可以參加比賽去了!
出示:
生:我想參加50米跑,用1小時。
……
4.比速度。
師:這里有三只可愛的小動物在比速度,它們都認為自己最快,想請你們當評委,幫它們排排名次,好嗎?
出示:
先出讓學生猜測誰的速度快,自由說。
再出示:跑相同路程所需的時間。
12:00—12:45
1:05—1:15
3:55—4:15
學生計算,匯報。
5.聯系生活,連一連。
中央臺的新聞聯播1小時30分
做眼保健操5分鐘
一集藍貓三千問30分鐘
看一場電影20分鐘
6.請小朋友計算下面經過的時間。
吃飯:7:15—7:35
鍛煉:9:25—9:45
看書:3:10—3:55
看少兒節目:5:40—6:00
問:你自己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幾點上的課?現在是幾點?上了多長時間?
評析:練習部分重視了教具、學具的作用,通過觀察和直觀演示,把直觀教學和時間的計算對應起來,增強了學生對時間的想象力。使學生在游戲中鞏固知識,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全課小結
師:這是KITTY貓的作息時間表,看它把時間安排的非常合理,不浪費時間。我們也要合理安排時間,珍惜時間,做個時間的小主人!
五、課外作業
設計一張漂亮的星期日的作息時間表。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整時的認讀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鐘面、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
課件出示:先發出鐘表走的聲音,然后出現分針、時針,接著依次出現1~12的數字,最后形成鐘面。
師:這是什么聲音?
板書:鐘表。
2、說一說。
(1)鐘表有什么作用?
(2)你了解鐘表的哪些知識?
設計目的:利用課件初步熟知鐘面的組成部分,為后面制作鐘面做好鋪墊,通過學生自由發言,加強鐘面與生活的聯系,同時方便教師了解學生掌握鐘表知識的程度,并以此作為調整課堂教學思路的主要依據。
二、自主探索
1、制作鐘面。
師:想認識鐘表得先了解鐘面,你們想做一個嗎?
(1)(指著大屏幕)請同學們先觀察鐘面上有什么,再在小組中討論做鐘面需要哪些材料。
(2)各小組同學打開時鐘爺爺的禮物(一個畫有格子,但沒有寫數字的鐘面,一枝彩筆,一個按鈕,沒有給學生時針和分針。)
(3)小組合作制作鐘面。
學生產生質疑:時鐘爺爺給的材料不能制作鐘面。
師:還差什么呢?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請每個小組派代表到老師這里來取時針、分針。
(學生活動)
2、介紹鐘面。
師:誰愿意把你們組做的鐘面介紹給大家。
(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
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格組成一個漂亮的鐘面。
(課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格分別閃爍)
設計目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動手、觀察、合作的能力,我把觀察已有的鐘面模型改為小組合作制作鐘面。在制作時我又有意不給學生時針、分針,設置障礙,讓學生體會時針、分針在鐘面中的重要性,也潛伏這節課的重難點,認識整點時刻和時針、分針有密切關系。
3、認識整點時刻。
(1)學生嘗試撥鐘。
師:現在請你們在小鐘面上撥出自己最喜歡的時刻。
選3個撥整點時刻的學生上講臺。
a、請他們把撥好的鐘面放在實物投影上。
b、再請這些學生分別給同學們說一說撥的是幾時,是怎樣撥的.。
師:剛才這些同學說得真好,他們說×點、×點、×點是生活用語,在數學中我們說×時、×時、×時。
板書:×時、×時、×時。
師:這些時刻都屬于整點時刻。
(2)觀察比較。
討論:小組同學一起觀察、討論這三個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指著什么數。
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得出認識整點時刻的方法。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教師把3個鐘面上的分針添上紅色,再次提醒學生注意整點時刻的分針指著12。)
(3)練習。
a、教師撥時刻,學生指認(4時、9時)。
師:9時,你一般在干什么?
b、學生撥時刻。
請學生撥出上午上課的時刻和下午上學的時刻。
師:你們遲到了嗎?
師:看來大家都很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
c、同桌同學互撥互說。
設計目的: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在鐘面上撥出喜歡的時刻,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認識整點時刻的方法,來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
4、認識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
(1)出示:7:00。
師:你見過這種時間嗎?認識嗎?你在哪里見過?
師: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種電子表示法是怎樣表示7時的。
小結:在兩點右邊寫兩個0,左邊寫幾就是幾時。
(2)練習。
你能把黑板上的×時、×時、×時用電子表示法表示嗎?
(集體訂正,做對的同學請畫面小紅旗表揚自己)
三、綜合運用
1、找朋友。
課件出示:游樂場的草坪上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在玩找朋友的游戲(配上找朋友的兒歌)。
動物們分別戴上上面的鐘表頭飾。
師:請同學們幫小動物找找好嗎?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
2、看表演。
課件出示:小猴去看海獅頂球節目,來到表演館門口被大象伯伯擋住,大象伯伯說:“小猴,要過1個小時才開始。”小猴看看手表。
師:你會認小猴的手表嗎?這時的時刻是多少?你知道海獅頂球節目開始的時間嗎?
師:小猴和你們一樣聰明,10時他準時來到表演館。那我們就和小猴一起觀看海獅頂球吧。
(課件展示海獅頂球)
3、出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圖”。
a、小組合作。
每組發一張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圖(教科書第92頁)。
要求:小組合作分別給每幅圖配上相適宜的時間,為小明合理地設計一天。
b、集體評價。
哪個組安排得最合理。
師:希望大家能合理安排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設計目的:學生經過自主探索這一環節后,已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一些具有坡度的題目,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并配上有趣的動感畫面,增強學生的解題興趣。特別是為小明設計一天的時間安排,讓學生感受生活離不開數學,同時幫助學生養成合理安排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設計目的: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這是學生健康情感發展的基礎,師生在交流中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道大格刻度對應分時表示幾分,會正確讀出、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探索看時間的方法,掌握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分針走過幾小格就是幾分。
3、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走的關系,知道1時=60分,理解幾時半就是幾時30分。
4、體會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正確讀出、寫出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讀出接近整時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上學期,我們已經會看幾時和幾時半,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另外的時間,例如,我們每天是什么時候開始上課的'?什么時候下課休息的等等。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探究學習
1、出示課件,認識60小格
師:要正確讀出時間,我們必須了解鐘面。請你說一說,你在老師出示的這個鐘面上看到了什么?請與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出:
(1)鐘面上有12個數。
(2)有時針、分針。
(3)有12個大格。師: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著數一數。
(4)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師: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著數一數。
(5)有60個小格,師: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著數一數。
師出示課件進行驗證。
2、認識時
課件演示:閃動時針,同時時針從數12走到數1。
師: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幾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時。從2走到幾是1時?你還能說一說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經過的時間是1時。在生活中,
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著幾時。比如現在時針不是正好指著8,而是過了一些,所示示的時間就是8時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
3、認識分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課件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那么分針走1大格是幾分?你是怎么想的?分針從12走到2是幾分?分針從12走到每個數字各是幾分,你能算出來嗎?(寫在練習紙上)想想怎么能很快記住每個數字所表示的幾分。
4、認識1時=60分
師:那分針走一圈是幾分?時針走一大格是幾時?那你知道1
時和60分有什么關系嗎?(板書:1時=60分)
課件演示驗證。
5、認識時間
(1)出示2:05
師:你會認這個時間嗎?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3)完成書P82“做一做”1。
小結:先看時針,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第1題:同學們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了嗎?這是小紅一天的作息時間,請你們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師:這是小紅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做練習十五第2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怎樣學到的?下課時間到了,請小朋友們看現在的時間是多少?你知道這節課多長時間嗎?課間我們會休息幾分鐘呢?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學到家的時間記下來好嗎?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教案01-27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教案6篇05-17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案07-28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教案01-14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2-10
一年數學上冊人教版第七單元教學計劃09-15
語文書上冊蘇教版第七單元的作文范文08-26
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作文11-08
第七單元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