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23 10:23:2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10篇(優)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10篇(優)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第三冊“倍”的初步認識教學預案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63頁至6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認識“倍”的學習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弄清“幾份”和“幾倍”之間的聯系。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分析、遷移的能力和有條理地敘述的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準備:圖片、小棒

  教學方式:動手操作、師生互動、情境創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復習鋪墊。

  1、看圖說說各是幾個幾。

  (1)

  (2) △△△ △△△ △△△ △△△

  2、口答:蘋果: ○○○

  梨 : ●●● ●●●

  蘋果有3只,梨有( )個3只。

  設計意圖:幾個幾的知識的復習,為溝通舊知“幾個幾”與新知“幾倍”的聯系作了良好的鋪墊。降低了幾倍的意義的教學難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師生探討。

  (1)出示情境圖(三個小朋友的對話,并分別指藍花、黃花和紅花)

  (2)引導學生擺花片:擺2朵藍花片

  我們還知道黃花3個2朵,怎樣擺黃花呢?(學生討論后試擺)

  (3) 指名上黑板擺黃花。

  問:“他擺的是幾朵花?他是怎樣擺的?”

  問:“比較一下藍花和黃花,你發現了什么?”

  可能有學生說:“我發現黃花比藍花多4朵。”

  也可能有學生說:“藍花比黃花少4朵。”

  “我還發現藍花和黃花一共8朵。”

  師指圖問:“你還能發現什么?同桌互相討論一下。”

  如果有學生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那我會驚訝地說:“你再說一遍,我沒聽懂呢?”當學生再說一遍后,我會說:“你們看出來了嗎?我怎么看不出來,你能教教我嗎?”

  [這里通過出示情境圖、擺花片、比較藍花和黃花,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出發,數學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同時我通過“你能教教我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揭示課題。

  問:“你是怎樣知道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黃花有3個2朵,就是2朵2朵地擺黃花,要擺3次,黃花有3個2朵,就是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

  教師指出:把藍花的朵數看作1份,黃花的朵數有這樣的3份,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

  這里黃花的朵數與藍花的朵數之間存在著“倍”的關系,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討論的“倍”的'初步認識。

  3、逐層認識。

  追問:把藍花的朵數看作1份,黃花的朵數有這樣的幾份?我們可以怎樣敘述他們之間的關系呢?

  同桌互相說說。

  如果黃花再添2朵,現在是幾個2朵,我們怎樣敘述他們之間的關系呢?

  指名回答。

  如果拿去4朵黃花,剩下幾朵黃花,那么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呢?

  4、練習反饋。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邊看圖邊說出兩種書的倍數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的操作,使學生明白幾個幾份,就是幾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數學概念“倍”。由學生先探討,然后再研究,最后教師再揭示,層層推進,加深了對“倍”的認識。同時通過份數的變化,讓學生明白“份數”與“倍數”的關系

  三、深入研究、鞏固認識。

  1、動手操作。

  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你能擺出來嗎?

  指名上去擺紅花。

  問:“他是怎么擺的?為什么要2朵2朵地擺?”

  問:“怎樣說出紅花與藍花的關系?”

  指名回答,然后一起說。

  如果再添2朵藍花,現在是幾朵藍花?那么藍花有4朵,紅花有幾個4朵呢?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

  2、練習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白菜有( )棵,青菜有( )個( )棵。青菜的棵數是白菜的( )倍。

  如果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數又是白菜的幾倍呢?

  如果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 )棵,青菜有( )個( )棵,青菜的棵數是白菜的( )倍。

  設計意圖:上一層次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幾份”就是“幾倍”的聯系,這里著重讓學生了解當標準量發生變化時,那他們的倍數關系也會發生變化。學生在情境的創設和動手操作中自主構建了數學知識,在探究中發現,在合作中明理,從而對“倍”的含義的理解更加理性。

  四、導練啟思,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1)出示題目,自讀理解

  (2)動手擺一擺,填一填

  (3)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在書上畫一畫,教師注意巡視檢查

  4、游戲:教師拍一倍的次數,學生按要求有節奏地拍出表示幾倍的次數。

  5、發展練習:(顯示情境畫面)

  看,媽媽買回來的水果真多呀!

  2個蘋果 3支香蕉 4個桃 6個梨 12個草莓

  看著這幅圖,用今天學的有關“倍”的知識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練習形式多種多樣,使學生對“倍”的理解更加透徹。拍手游戲既可以檢查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而發展練習更能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展思維,提高語言的敘述能力。

  五、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了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著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在學校里,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里,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b)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了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么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說,教師深入到小組里了解情況,并且在個別組里探討數數規律,然后再請小朋友說)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么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了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匯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己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周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里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盤子里最多能放幾個蘋果?

  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0頁。

  【教學目標】

  1.整理、歸納本冊教科書所學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有關知識間的聯系。

  2.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培養自覺整理與復習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概括能力,養成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1.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讀寫方法、大小比較等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這學期的新課學習已結束,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復習。(板書課題)

  二、整理全冊所學內容

  1.小組合作,初步整理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整理知識的方法把這些內容整理出來嗎?怎樣整理才能使這些內容比較清楚地展現出來呢?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小組合作:小組內的.同學商量一下,選擇你們喜歡的方法整理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

  整理要求:

  A?整理結果要簡潔、清晰、有條理。

  B?整理完后,要能說出整理的過程。

  2.全班匯報交流、完善整理結果

  (1)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過程、結果。

  (2)結合展示、交流的過程,師生共同評價各組的整理情況:你喜歡哪種整理方法?為什么?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哪些內容還需進一步調整?

  (3)根據評價結果,可選一種有代表性的板書。如:全冊內容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

  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

  有余數的除法

  計量單位長度單位:千米、毫米

  時間單位:時、分、秒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三、整理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1)出示數5555,從右往左,你能依次說出每一個數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嗎?

  (2)填空: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1頁第1題,然后交流。

  2.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九十八數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千九百八十數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從一千七百數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2)寫出3408后面的三個數和3001前面的三個數。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5頁第3題,并交流填的結果。

  3.讀寫方法

  (1)讀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1題。指名讀,然后說一說:怎樣讀萬以內的數。(特別強調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2)寫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4.大小比較

  (1)寫出下列各數,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說一說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做教科書第136頁第5題。

  5.較大數的估計

  一個數比400大得多,比20xx少一些,這個數可能是:(在正確的數下打?)999138019005000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通過多樣化的計算訓練,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3、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問題。

  4、滲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并交流得出正確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教具學具:

  課件、小棒、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有個謎語,請聽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打一動物)

  師:青蛙經常在上面地方?他們在田里做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青蛙吃蟲子。 (板書課題)

  師:青蛙對我們很有用處的,青蛙吃掉害蟲,就保護了莊稼。所以,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青蛙,不能隨意捕殺。

  [設計理念: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學生生活經驗得基礎上對學生滲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分析畫面,并提出問題。

  生1:我發現青蛙媽媽和小青蛙在田野里吃蟲子。

  生2:我知道青蛙媽媽吃了56只蟲子,小青蛙吃了30只蟲子。

  2、根據故事情境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生1: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生2:青蛙媽媽比小青蛙多吃了幾只害蟲?

  生3:小青蛙比青蛙媽媽少吃了幾只害蟲?

  3、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現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你們打算怎樣列式呢?

  生:56+30=?

  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呢?

  生:求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師:56+30=?該怎樣計算呢?

  [設計理念:在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更側重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技能。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已經學了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都有哪些收獲?把你的.收獲再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索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8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教師巡視。

  (2)交流匯報,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第9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思考,獨立完成練習。

  (2)同桌相互交流,說說題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學生完成第10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畫面,確定要先解決什么問題。

  (2)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練習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擴大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數學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完題后讓學生交流解題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應用

  1、補充拓展性練習。

  (略)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教師指導。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3頁例1。

  【教學目標】

  1.會進行時、分、秒之間的簡單換算。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德育教育。

  【教學重點】

  時、分、秒之間的換算。

  【教學準備】

  課件,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時、分、秒)關于時、分、秒的知識你都知道些什么?(學生自由說,針對性地板書1時=60分,1分=60秒)

  對于時、分、秒,同學們積累了這么多的知識,真能干!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一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教學新課教學例1

  (1)了解跑得快慢與時間長短的關系

  教師:同學們,喜歡看比賽嗎?烏龜、兔子和小狗它們三個要進行一場跑步比賽。瞧,比賽開始了。

  課件播放:第一次比賽情景,并出示比賽成績表。烏龜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師:誰得了第一?為什么?

  小結:誰跑得快,誰用的時間就少。當時間的單位統一時,我們很容易看出誰用的時間少,誰跑得快。

  (2)時、分、秒之間的換算

  教師: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氣,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們三個又進行了一次比賽。

  課件播放:第二次比賽的情景:小兔中途睡著了。

  教師:同學們,猜一猜,它們誰跑得快,可能最先到達終點呢?(學生自由說,教師結合情景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到底誰跑得快?聽聽它們自己是怎么說的。

  烏龜:我跑了1時。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

  教師:聽了它們的話,到底誰跑得快呢?好比較嗎?你能想出辦法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誰跑得快嗎?

  (3)組織交流匯報

  教師:誰來說給大家聽?

  學生:1時=60分,120秒里面有兩個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烏龜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

  教師:還有其他的'算法嗎?

  小結:當時間的單位不統一時,我們不容易直接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如果把單位換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較出它們的大小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12頁課堂活動第2題。

  (2)判斷對錯。

  ①2分7秒=27秒

  ②1時25分=125分

  ③90分=1時30分

  (3)比一比。

  ①誰跳得快?在( )里畫?。小紅跳100下繩用了40秒。( )小蘭跳100下繩用了1分5秒。( )

  ②誰拍得快?在( )里畫?。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 )小剛拍100下球用了65秒。( )

  ③誰踢得快?在( )里畫?。小麗踢100個毽用了120秒。( )小江踢100個毽用了1分25秒。( )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績,請給他們排名次。姓名小剛小紅小麗小明小勇時間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四、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復習關于表內乘、除法、角、方向與位置,統計與分類等內容。

  2、讓學生學會整理知識點。

  3、熱鬧、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學會從圖中讀取信息,發現知識點。

  教學難點:

  靈活利用情景圖結合所學內容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電教設備或掛圖、多媒體課件、正方體等李具。

  學具準備:學具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本學期的數學知識已經學完了。上節課我們對照所學內容從情景圖中發現了許多數學信息。現在我們一起來或故這些知識點。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探究新知。

  1、出示左上角的圖片。引導學生對方位知識進行整理。

  (1)師:今天刮的是西風,那么明天刮什么風呢?對于明天刮什么風我們不能確定,只能猜測,這就是我們前面學到的關于可能性的`問題。

  (2)師:房子的東面有條河,從真個信息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3)出示不同角度的汽車,讓學生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深刻體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著的位置。

  2、出示課本102頁的圖。

  (1)讓學生算一算“有多少玉米”?讓學生說一說師怎樣算的。

  用加法算:8+8+8+8+8=40(個)

  用乘法算:8×5=40(個)

  (2)讓學生算一算“樹上有多少只小鳥”,引導學生復習混合運算。

  (3)讓學生算一算鴨和鵝的只數,發現它們的倍數關系

  3、復習“角的認識”。

  引導學生回憶。

  (1)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角分為直角、銳角、鈍角

  (3)簡單畫一些角,讓學生比一比大小。

  4、復習統計的有關知識。

  再次出示課本108-109頁的情境圖引入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整理

  三、回顧整理,拓展應用

  自主練習

  計算。

  20—3×6 6×5+20 80—5×6 7×5—20 90—4×9 42—3×8 7×5—20 90—4 x9 42—3×8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又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教科書8788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探求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或變化趨勢。

  2、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 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探索數與數之間、圖形與圖形之間的`規律

  教學重點 :

  探索規律的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將規律字母化,也就是如何用字母的式子表示規律。

  教具準備:

  一張很長的紙條和一根繩子

  教法學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講解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復習

  師:說一說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哪些數學規律?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出示乘法表

  師:我們的乘法表中也有很多的規律,先請你們填完這個乘法表,

  你們會填嗎?(師指導怎樣填),生做在書66頁上

  填表完后仔細觀察,看看你能發現哪些有趣的規律?和同學說說匯報展示

  2、找規律,填一填。

  師:比一比看誰在兩分鐘內做得最多?

  (1) 2,4,6,8, _____,12, 14,

  (2) 1,3,5,7, _____,11,

  (3) 8,11,14,17,_____,23,26,

  (4) 1,8,27,64, _____,216,

  (5) 1,4,9,16,25, _____,49,

  (6) 3,6,9,12,_____, 18,21,

  (7) 1,3,6,10,15,_____,28,

  (8) 6, 1, 8, 3, 10, 5, 12, 7, ( ) , ( ),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要說明填的理由和依據。

  師:填什么數?為什么?

  師:象這樣的數列你認為一般有哪些規律?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展示生活中數學規律,與同學分享(課件)

  師:如果不是數列而是圖形你還會觀察它們的排列規律嗎?

  1、六(2)班同學在六一國際兒童節按下面的規律在教室里掛上氣球。

  第20個汽球是什么顏色的?第48個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教材第47~51頁(例1、例2和練習八)

  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和用計算器計算:教材第52~55頁(例3、例4和練習九)

  整理和復習與探索實踐:教材第56~5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現實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能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運算;學會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2、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積累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問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和自覺驗算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和與整數加減法的內在聯系

  難點:自主地歸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

  課時安排:7課時

  (1)小數加法和減法

  教學內容:p.47、48的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把小數點對齊”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

  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

  教學準備:在黑板上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知:

  1、課前在黑板上板書:

  鋼筆8元

  筆記本3元4角

  講義夾4元7角5分

  水筆2元6角5分

  問:我們平時說價錢習慣說成幾元幾角幾分。現在請你把它們改寫成以元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指名說一說: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這些小數哪些能化簡?把它化簡成最簡小數。(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樣商品的價錢,請你選擇兩件商品并算出總價。

  交流:(可能有的幾種情況)

  (1)鋼筆和筆記本一共多少錢?

  口答算式和結果,板書:8+3.4=11.4(元)

  問:這個“11”哪里來?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補充豎式說算理(略)強調:8是整數,3是整數部分的,要和它對齊。

  補充一個整數加法的豎式,說說整數加法在列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數位對齊)特點:右邊對齊。

  仔細觀察小數加法:右邊不對齊。

  追問:那該對齊什么?(小數點)

  補充:把8改寫成8.0,體會小數點對齊。

  那你做這樣的題時,會不會把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的0補出來?

  指出:沒必要補,但要注意整數部分和整數部分對齊,小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對齊。

  繼續算一算:鋼筆和講義夾的總價,鋼筆和水筆的總價。

  (2)講義夾和水筆的總價:

  指名列式,板書豎式。觀察豎式,體會“小數點對齊,就等于相同數位對齊”。

  算出結果:7.40

  指出:豎式上算出的結果是兩位小數,寫在橫式上的時候要化簡成7.4

  (3)筆記本和講義夾的總價:

  列豎式計算,再次體會小數點對齊。

  小結:今天我們學的小數加法和以前學的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

  (都要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滿10進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豎式上正常計算,橫式上要化簡。)

  3、看黑板上的信息,問:筆記本比講義夾便宜多少錢?

  指名列式,板書豎式(略)

  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學生完成后交流得數。

  注意最后題,豎式上的計算結果是3.00,如果有橫式,只要寫成3

  2、第2題。說說錯在哪里?再訂正。

  第1題,小數點沒對齊。第2題,得數的小數點沒點上。第3題,只寫了小數部分,整數部分要寫0。

  3、口算第50頁的第1題。

  指名讀得數,注意能化簡的要化簡。

  4、完成第50頁的第3題。

  看線段圖,說說圖意。看線段圖分別提出加法、減法算的問題。再算一算。

  三、檢查預習作業。

  四、學生作業:第2題

  (2)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小數減法

  教學內容:p.48、49的例2,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4~6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小數減法。

  2、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自覺驗算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探索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索當被減數小數部分的位數少于減數時的處理方法。

  教學準備:板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8+1.4,讀,說說正確的計算方法。補充豎式,指出:小數點對齊后相加。

  二、學習新知:

  1、提前板書書上的4件商品的單價。

  問:昨天我們利用這些信息,學會了小數的加法和簡單的小數減法。

  說說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后加減,化簡)

  舉例較簡單的減法:(1)4.75-2.65;(2)4.75-3.4

  分別用豎式算出上面的減法,并比較不同:第2小題小數部分缺一個數位,可以補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減,直接移下來。

  2、繼續看4件商品的單價,提出較難計算的小數減法問題。

  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列式并板書:8-4.75

  豎式(略)。指豎式問:這題在計算時有什么困難?怎么解決?

  (引導:被減數小數部分沒有,要補0,變成8.00后算。8.00-4.75時,可以先不考慮小數點,當成是整數減法來算……)

  3、驗算:這題比較難,我們還可以用小數加法來驗算。

  補充加法驗算的豎式。規范其書寫格式。

  4、與“4.75-3.4”的豎式比較:為什么兩題都出現了小數部分有缺位情況,一題可以直接算,另一題卻要補0后再算?

  (指出:被減數有空位要補0,減數有空位可以不補0。)

  5、學生練習另幾題較難的減法計算(做在書上)指名板書。講評。

  3.4-2.65 8-2.6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第3題,讀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兩個問題。

  交流解法。問: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答嗎?

  2、完成練習八的部分題目:

  (1)第4題,強調做這類題的要求:對的要打“√”,不能空著;錯的打“×”,然后在旁邊空的地方訂正。

  再分別找出錯在哪里,再改正。

  (2)第6題。讀題后,學生把算式寫在書上,再交流。

  四、檢查預習作業。

  五、布置作業:

  p.49第2題,p.50第5題

  (3)小數加、減法的練習

  教學內容:p.51練習八第7~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2.6+8= 0.86-0.4=

  指名說說口算方法。提醒:豎式時可以把小數點對齊后加減,口算時更側重整數部分和整數相加,一位小數和一位小數相加。要看清楚數位。

  2、筆算:3.6-1.28= 7.18-3.6=

  學生列豎式計算,比較兩個計算。發現前面一題要補0后再減,后面一題可不用補0。

  3、小馬虎在計算3.56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于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3。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教會學生用還原思想解決這類問題:4.23-3.56=0.67,3.56+6.7=10.26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1、直接寫出得數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學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數。

  2、第9題。觀察折線統計圖,說說你看懂了什么?

  (人的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左右,這是位體溫偏高的病人。……)

  分別計算:這一天,病人的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從中午12時到下午4時,病人的體溫升高了多少攝氏度?

  這一天開始時與結束時,病人的體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要引導學生會看折線統計圖:折線越陡說明變化越快;折線平說明變化慢。

  可按段數相差的格數,找到變化情況。

  相差不多的再通過算的方法來進一步確認。

  3、第10題。獨立解答書上的問題,再交流。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注意提問的范圍:提一些需要計算的問題,不要問如“哪個最貴?”之類的問題。

  4、思考題:小力用豎式計算5.1加上一個兩位小數時,把加號看成了減號,得2.76。你能幫他算出正確的結果嗎?

  要求學生用剛才教的還原方法來解答。交流講評。

  三、檢查預習作業:

  對比練習:

  0.17+0.06= 0.79-0.04= 1.3+0.03=

  0.17+0.6= 0.79-0.4= 0.56+0.4=

  要求學生看清楚位數再加減。

  四、布置作業:(略)

  (4)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內容:p.52的例3,練一練和練習九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2、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例題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題組練習:4.3+7 4.3+0.7 4.3+0.07

  觀察后說說:(1)這組題有什么聯系?(2)通過這組題,你覺得做小數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學習新知:

  1、課前板書:水彩筆8.9元,筆記本3.6元,鋼筆6.4元,三角尺1.1元

  問:現在我要每件商品買一份,需要準備多少錢?

  指名列式:8.9+3.6+6.4+1.1

  (可能會有學生列式的時候就考慮了簡便的問題,指出:列式的時候,我們一般要按照題中的順序,這樣可以不遺漏不重復。)

  觀察這些加數有什么特點?你準備怎樣算?

  (由于有預習,所以不少學生都會考慮簡便的問題。)

  板書簡便的'過程:=(8.9+1.1)+(3.6+6.4)

  =10+10

  =20(元)

  問:為什么這里要用“( )”?

  說說這樣算的依據是什么?

  復習加法運算律:a+b=b+a,(a+b)+c=a+(b+c)

  找找例題中哪里運用了加法交換律?那里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指出:運用加法運算律,也可以使我們的小數加法變得更簡便。

  整數簡便計算一般是要把加數湊成整百整千數,而小數加法一般只要湊成整數就可以了。

  2、湊整練習:

  板書3.3,問:你能說一個小數和它湊成整數嗎?

  (2.7,0.7,8.7……)

  問: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說得完么?指出:我們只要看小數部分,和0.3湊成整數的是0.7。為了統一,我們就用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來繼續湊整。

  7.2,1.76,2.37,3.34,0.237,2.178

  (老師依次板書上面的數,學生依次說出另一個小數,老師繼續板書)

  觀察完整的板書問:

  要湊整,你發現了什么?

  (看位數,位數一樣多的才能湊整;看末尾,末尾加起來是10,如果小數部分有多位的,最后一位加起來是10,前幾位加起來是9。……)

  問:1.76和3.34,7.2和2.178能不能湊成整數?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2.78+0.8+0.2 0.37+1.79+0.63

  指名口答簡便過程,并說說要注意的問題。

  2、五年級一班女子4×100米接力賽跑4位同學的成績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們完成接力賽的總成績是多少嗎?

  問:你知道接力賽的總成績是怎么算的?

  算一算,交流怎樣算更簡便?

  (一般學生都會用湊整的方法來計算,但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估算的角度來觀察,發現通過移多補少,每一個成績都正好可以看成18秒,也就是18×4=72秒)

  3、口算下面各題:(p.54第1題)

  學生完成后,校對得數。

  4、算一算,比一比。(p.54第2題)

  觀察題組,說說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選你認為計算簡便的那題算出結果。

  一起按順序口算出另一題,比較兩題結果是否相同,感受“簡便”。

  補充板書:a-b-c=?

  (1)=a-(b+c)=a-c-b

  舉例說說上面等式之間的聯系。記住連減可以改寫的形式。

  5、在一次跳遠比賽中,小強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強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

  讀題后,要求學生列出算式:3.06-0.18+0.32

  指名說說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師板書計算過程:=3.06-(0.18+0.32)=3.06-0.5

  說說這樣算行不行?為什么?

  四、檢查預習作業:

  4.52-(3.52+0.72) 4.9+0.1-4.9+0.1

  五、布置作業:

  第3題

  (5)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內容:p.53的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九第5~9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能用計算器計算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3、在經歷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計算器計算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解決問題:

  1、(第5題)四五年級同學采集樹種,四年級采集了13.5千克,五年級比四年級少采集2.8千克。四五年級同學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讀題后讓學生列式,交流各種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級是已知的,五年級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級再算出兩個年級

  (2)13.5+1.35-2.8

  先假設五年級和四年級一樣多,再把五年級少采集的減去。

  觀察兩個算式,哪個更簡便?算出結果。

  2、(第6題)分別計算書上的4個問題。

  交流各個問題,注意有的學生會出現選錯商品價格的現象。

  二、學習例4,用計算器計算并探索:

  1、課前板書:

  商品名稱 數量 單價/元 金額/元

  鉛筆 1支 0.80

  電池 4節 24.00

  鉛筆盒 15.40 15.40

  書包 1個 44.70

  面包 3.00 6.00

  問:這是一張不完整的發票,說說“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并算出空的格子。

  填寫完整后,算出總金額。

  (可以用計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數據特點口算或筆算。)

  2、如果老師付出100元買這些商品,應找出多少元?

  學生列式計算。

  3、(第8題)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況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額,并算出合計數。

  指導學生看懂該份表格,區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個空格。

  討論:上月結余、合計收入、合計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額的關系。

  4、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1)找到不變的數:小數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變的數字及變的規律:整數部分是變的,它比最后一個小數的位數少1;它同時還是后面小數部分的8的個數。

  (3)按照發現的規律填出最后一題的得數。

  5、兩個小數的和是8,相差0.4,這兩個小數分別是多少?

  引導學生思考并交流:

  (1)畫線段圖(圖略),發現如果把8減0.4,得到的是兩個較小的數;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兩個較大的數。再除以2就可以了。

  (2)從平均數的角度考慮:平均數是4,要符合“相差0.4”,一個數要大0.2,另一個數小0.2

  (3)檢驗:兩個條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題:小華在計算一道小數減數時,把被減數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減數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錯誤的答案與正確的答案相差多少嗎?

  指名說說思考方法。明確:被減數少算了,結果也少算了;減數多減了,結果也偏小。

  三、布置作業(略)

  (6) 整理與練習(一)

  教學內容:p.56、5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系,提高計算能力,發展數學思考,激發學習的興趣。

  2、綜合運用有關負數、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廣泛應用價值,拓展知識面,提高正確選擇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口算:2.5+3.2 0.83-0.5 0.25+0.75

  9.8-4.8 1.7+0.4 1-0.6

  1.2-0.8 0.92-0.2 0.52+0.4

  要求學生注意小數部分的不同位數,選擇這樣的既題讓學生說說口算方法。

  2、用豎式計算:(第2題)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做在本子上。做完后,可請平時多訂正的學生說說得數,有問題的再講具體的計算過程。

  3、簡便計算:

  4.3+0.98+0.7 3.6+1.98+6.02

  7.5+4.9-6.5 5.27-3.9-0.1

  8.44-(5.44+2.8) 1.29+3.7+2.71+6.3

  學生獨立做在本子上,后交流:

  (1)只有加法的,改變加數的位置湊整數加比較簡便。(如第1、2、6題)

  (2)連減題,可以減去兩個減數的和也可以先減后面的數再減前面的數,要根據具體的數來定。說說第4、5題的簡便計算方法。

  (3)有加有減題。在改變運算順序的時候要帶符號“搬家”,舉例:第3題。

  指出:簡便計算的目的是要“簡便”,但如果不按規定隨意改變會出現錯誤的結果,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用不簡便算一算的方法檢查結果是否一樣。

  二、解決問題練習:

  1、第4題,要求學生看懂圖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幾部分,然后再列式解答。

  2、第5題,讀讀表格中的數據,說說其含義。

  依次回答書上的問題。

  3、第6題,簡單介紹“警戒水位”及相關概念。

  說說表格中的各數據分別表示什么?

  指出:+和-如果用在某個數前,表示的是增加或減少的意思。

  如果用在算式里,是表示加或減的意思。

  依次加或減,算出結果,并對照警戒水位,說說哪幾天的水位超過了。

  4、思考題:

  指導學生讀懂題目的意思。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

  (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離,再加起來。

  (2)簡單介紹等差數列求和方法,并用該方法算出和

  比較兩種方法,檢查結果是否一致。

  三、布置作業:(略)

  ⑺ 整理與練習(二)

  教學內容:P58 7

  教學目標:1.通過對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項目的調查和了解,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通過計算有關項目的合計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并產生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3.通過此次教學,使學生能積極關注家庭收入情況,體貼父母工作的艱辛,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支出和收入在計算時采取的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提前收集:上月的電話繳費單,水電燃氣三個月的繳費數據

  教學過程:

  1、 拿出你家上個月的電話繳費單,看看每個月的電話費包含哪幾個部分。

  小組交流,分組匯報;

  上月余額、本月消費、本月余額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你能寫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嗎?

  本月消費有很多,你怎樣算本月消費的合計數。

  計算一下是不是存在這樣的關系呢?上月余額—本月消費=本月余額

  小組交流一下誰家的電話費最多,各自的余額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話費,那么又有什么樣的數量關系呢,我們一起來幫他算算。

  2、 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個月的水電氣消費的數據填在書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計數,看看誰家的哪項費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較高者:

  再與你家庭的收入情況結合起來考慮,哪些同學的家庭儲蓄額最多,支出較多的同學考慮一下能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呢?

  通過這次的記帳你有什么樣的體會?

  3、 統計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結余情況

  你的收入是從哪兒來?你的支出合理嗎?必要嗎?

  你結余多少?你準備怎樣處置你結余的錢?

  4、 我們應當如何合理安排收入與支出?

  5、 圍繞書上的三個方面的指標回憶相關的學習過程,舉例說說自己在學習本單元中學得好的地方和學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組內向組長匯報,自己給自己評幾顆星。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連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談不上管理好國家這個“大家”。具備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國家這個“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整理家庭收入與支出情況,已具備了初步料理家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財技巧,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國家,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內生活費用的支出情況,并用計算器算出合計數。并對家庭支出的各種數據作出相應的判斷,給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初步學會理財。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際測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2.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

  3. 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展估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疑

  1. 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米(m) 厘米(cm)

  2. 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長?

  3. 你能正確使用這些長度單位了嗎?

  (1)房子高約4( ); (2)一支鉛筆長18( );

  (3)米尺長100( ); (4)課桌高約7( );

  二、互動解疑

  1. 認識分米

  (1)猜一猜課桌高約7什么呢?

  板書:分米dm

  (2)探究分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你對分米還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長?你能從紙條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來嗎?

  (4)想一想,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長度……)

  (5)我們的直尺的長度大約是幾分米?(2分米)

  2. 米與分米之間的進率

  (1)請同學們在米尺上找出幾個1分米,并匯報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與1米之間的關系

  ①在米尺上數出1米里面有10個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里面有10個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 1m=10dm

  3. 認識毫米

  (1)請你先估算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大約各是幾厘米?

  (2)講述:當不夠1厘米時,為了測得更精確,我們要用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

  ①關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間有10個小格,每一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 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張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長、厚度。

  B:課堂練習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 階段性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新的`長度單位“厘米和分米”,現在我們一共認識了四個長度單位,今后我們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單位。如果測量比較精確,我們還可以用毫米,這些長度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三、實踐運用

  1. 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 畫線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練習本的長約( ); 課桌寬約( ); 一棟樓高( );

  數學書厚5( ); 小亮身高135( ); 課桌高9( )。

  四、總結評價

  比劃所學過的長度單位。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