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錦集[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一、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九冊第二單元《倒數的認識》
二、 教材分析:
倒數的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加法和減法計算、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乘法應用題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倒數的認識是分數的基本知識,學好倒數不僅可以解決有關實際問題,而且還是后面學習分數除法、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三、 教學目標:1.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2.能熟練地寫出一個數的倒數。
3.結合教學實際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五、 教學難點:熟練寫出一個數的倒數。
六、 教學過程:
(一)、 談話
1.交流
師: 我們的黑板是什么顏色?
生:黑色。
師:教室的墻面又是什么顏色?
生:黑色。
師:黑與白在語文上是什么關系?
生:黑是白的反義詞。
生:白是黑的反義詞。
師:能說黑是反義詞或白是反義詞嗎?
生:不能,因為黑與白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必須說清楚誰是誰的反義詞。
師:那么,數學上有沒有相互依存關系的現象呢?
生:約數和倍數。
師:你能舉例說明約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關系嗎?
生:例如8是4的倍數,4是8的約數。不能說成8是倍數或4是約數。因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數學中具有相互依存關系的現象的有關知識。
(二)、學習新知
對數游戲
1.學習倒數的意義
我們六年級辦公室里有7人,男教師4人,女教師3人,下面我和同學們做個對數游戲,就是我先根據3和4 說一個數,同學們跟著根據3和4說一個數 。
師:4是3的4/3,
生:3是4的 3/4
師:7是15的7/15; 生:15是7的15/7。
提問;看我們做游戲的結果,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了解等式性質(二),并會用這個性質解方程。由于學生在探究等式性質(一)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在操作實踐中驗證等式性質(二)。
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邊操作邊觀察邊總結,使等式性質(二)順利地生成,同時讓學生對此有直觀的理解,強化學習效果。
2、通過直觀圖理解解方程的過程。
在指導學生利用等式性質(二)解方程時,充分發揮了直觀圖的作用,加深學生對解方程的過程和依據的了解,提高學習效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天平,若干個貼有標簽的砝碼
教學過程
猜想導入
師:誰能說出我們學過的等式性質?
[學生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并匯報: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引導學生猜想:等式兩邊都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是否仍然成立呢?思考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匯報。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學過了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質。上課伊始,先復習所學知識,并由此進行合理猜想,再自然地引入新課,直奔主題。
動手驗證,探究規律
師:大家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1、(課件演示,學生操作)天平左側的砝碼重x克,右側放5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指向正中央,說明了什么?你知道左側的砝碼重多少克嗎?怎樣用等式表示?(說明天平平衡,左側的砝碼重5克,x=5)
2、如果左側再加上2個x克的'砝碼,右側再加上2個5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指向正中央,說明了什么?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說明天平平衡,3x=3×5)
3、如果左側有2個x克的砝碼,右側有2個1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指向正中央,說明了什么?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說明天平平衡,2x=20)
4、如果左側拿走一個x克的砝碼,右側拿走一個1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指向正中央,說明了什么?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說明天平平衡,2x÷2=20÷2)
5、通過上面的游戲,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等式兩邊都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的演示和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天平兩側的變化情況,加深學生對等式的理解,體會等式的變化規律。
解方程
1、(課件出示教材70頁方程:4y=20xx)
師:你們能求出這個方程的解嗎?
(學生先獨立嘗試,然后小組交流,并匯報)
預設
方法一:想?×4=20xx,直接得出答案。
方法二:用等式性質解方程,方程的兩邊都除以4,從而得出答案。
師:為什么方程的兩邊都除以4,依據是什么?
預設
生:依據是等式的兩邊都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讓學生說出用等式性質解方程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1、生活引入:
(1)小美和小麗在學校舉辦的剪紙比賽中都榮獲一等獎,老師想把4張紅紙分給她們,(媒體出示四張紅紙圖)你認為應該怎樣分?每人分得多少?
(2)小聰和小明是小麗的好朋友,雖然在剪紙比賽中沒有獲獎,但他們積極要求進步,小麗決定把其中的一張紅紙分給小聰和小明,(媒體出示一張紅紙圖)你認為小麗應該怎樣分?他們每人分得多少?
(3)激發:半張還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數表示嗎?你想用一個合適的數表示嗎?今天就來學習一種新的數分數。(板書:分數)
2、認識幾分之一。
(1)激發自學:你想對分數有更多的認識嗎?請自學課本第95頁的`全部內容。仔細觀察、閱讀、填空,在有疑問的地方劃個?。(2)組織交流:通過剛才的自學,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根據學生的交流,適時引發:1/2是怎樣得到的?1/3呢?1/5呢?1/10呢?我們還可以怎樣得到1/5?你知道一個分數怎么寫嗎?師示范寫法。)
(3)寫出下面的分數。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六分之一 二分之一 五分之一 十分之一
(4)讀出下面的分數。1/3 1/7 1/6 1/9 1/10 1/100
(5)你們還有什么問題?
(6)出示反例,問:陰影部分用1/2表示可以嗎?為什么?
(7)練一練第1、2題。媒體出示,讓學生在課本上完成,再交流評價。
(8)引發操作:剛才同學們認識了不少分數,你能用你手中的紙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歡的分數嗎?
(9)組織交流:你表示了哪個分數,是怎樣得到的?針對同一個分數采用的不同折法,問:為什么都能用1/2表示?
(10)引發舉例:聯系我們周圍的生活,你還能說出一些分數嗎?
3、分數的大小比較。
(1)出示例5,問:你能在圓圈內填上大于或小于嗎?為什么1/2大于1/3?為什么1/4小于1/3?
(2)出示反例,問:為什么1/2比1/3小呢?強化同樣大。
(3)練一練第4題。
(4)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1/2>1/( ) 1/5<1/( )。
4、總結作業:
練習二十一第1、4、5題。直接在課本上完成,再反饋評價。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2頁例1,完成教材第3頁練習一第1、2、4、5題 第 1 課時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
1.結合現實生活,通過具體觀察活動,使學生能體驗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它的實物圖可以有多種擺放方式。
2.學生能通過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3.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初步學會欣賞生活中的數學美。
4.在活動中培養數學學習熱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習慣。
教學重點:
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教學難點:
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教具準備:
課件,小正方體積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玩積木嗎?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搭積木的.游戲。請用手中的4塊積木搭一個你喜歡的形狀。誰來展示一下你的擺法?
生展示不同的擺法。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老師發現同學們越來越喜歡動腦筋了,大家探索出了這么多有趣的擺法。老師真為你們高興!這一節課希望大家積極動手動腦,我們來繼續探索《觀察物體》中的奧秘,好嗎?(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出示教材第2頁例1
(1)師:看同學們剛才學得真好,我又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玩積木的機會(出示課件):現在有四塊積木,如果我想擺出從正面看是這一形狀(如圖),
應該怎樣擺?有幾種擺法?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這一問題。
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發現好多小組都在積極嘗試多種不同的擺放方法,這種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誰愿意到講臺上,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小組集體的智慧成果?
生擺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生擺
師:電腦出示六種基本擺法,同時指出在這六種方法的基礎上再進行移動,就延伸出了多種擺法。
(2)如果再加一個小正方體,要保證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不變,你可以怎樣擺?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
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展示成果。
(3)同學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種擺法,你們能嘗試著找到一個如何擺放的規律嗎?可以討論。
生討論交流得出:先照圖用三個小正方體擺好從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狀,然后余下的一個正方體可以擺在原來物體的前邊或后邊,都可讓正視圖保持不變。如果擺在前邊,從正面能看到這個正方體,它必須與原來物體里的正方體對齊著擺;如果擺在后邊,從正面不能看到這個正方體,它既可以與原來物體里的正方體對齊著擺,也可以不對齊著擺。
三、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3頁練習一第1、2、4、5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它的實物圖有多種擺放方式,你學會了嗎?你還有什么收獲呢?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