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時間:2023-09-22 11:26:55 德燊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精選20篇)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

  活動目標:

  1、通過擺放圖形,學習交集分類,初步了解兩集合相交部分所擺放的圖形必須同時具有兩個集合內圖形的特征。

  2、繼續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加減去運算。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空心大圓4個(分別為紅、黑、各一,綠2),標記若干(如南P333圖二、三、四、五、六)。

  活動過程:

  一、復習10的組成。

  開展拍手游戲和碰球游戲。復習10的組成。

  二、學習按標記將圖形分類。

  1、出示教具(五),引導幼兒觀察標記后說出這兩個空心圓圈是誰的家。

  2、誰來將圖片按標記分別放在兩個圈內。分完后再請幼兒說說兩個圈里各放的是什么樣的圖形。

  三、學習交集分類。

  1、出示圖六,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家怎么了:這兩個家怎么了?有沒有完全重疊,是誰的家和誰的`家有部分重疊了,重疊的這一部分有誰的家。(是綠色、三角形的家。)

  2、出示圖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你們想想什么圖片可以住在綠色的家和三角形的家重疊的地方?

  3、教師和幼兒一起在兩個圈重疊的地方放上綠色的三角形,并在重疊處的上方貼上相應的標記。

  四、運用交集分類經驗。

  1、出示圖八:請你們想一想板上的標記和兩個空心圈,紅心圈里放什么圖形,黑心圈里放什么圖形,他們重疊的地方又應該放什么圖形?(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

  2、請一名幼兒分別將圖形片送至紅圈、黑圈和兩圈重疊的地方,請其他幼兒檢查他放得是否正確,并說說為什么。同時想想重疊的地方應該貼什么標記。

  五、幼兒操作。

  1、小朋友先看看材料上(兩個相交的圓圈)每個圈上插著什么標記,想想在每個圈內應放什么圖形,放好后,再想想兩個圓圈重疊的部分內應該放什么圖形,將圖片放在里面。完成后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做的。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六、結束活動。

  1、表揚上課表現好的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拾活動用具。

  活動反思:

  這些圖形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圖形,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要求幼兒通過比較分辨出每組圖形的不同之處并進行分類,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幼兒對分類沒有困難,只有稍部分幼兒還不能自行做好圖形標記。活動后,我們都覺得可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按物體的兩個特征進行分類。

  小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語出《書·舜典》附亡《書》序:“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汩作》!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2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長短,知道誰長、誰短,誰最長最短及是否一樣長

  2、進一步學習分類

  3、培養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活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彩帶若干,不同長短品種的筆若干

  2、彩帶小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嘗試

  1、師:小兔的好朋友要上學了,小兔準備了許多的禮物送給它,請小朋友幫小兔整理一下,用彩帶把禮物扎得漂漂亮亮的,好嗎?

  2、將手中不同長短品種的筆按老師的要求找出:

 。1)最長,最短(師:可是這些禮物有的長,有的短,我們來給他分分類吧)

  (2)同樣長的那幾根(師:小朋友們數數一樣長的有幾根呀)

 。3)小結:著重說明比的方法,要兩端對齊了再比

  (師:我們在比的時候呀,要兩端對齊了再比,就是兩只筆的端頭對齊比)

  3、請幼兒再比一次,然后將一樣長的放在一起

  師: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樣長,我們把一樣長的放在一起

  二、師演示講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長短分類

  1、四根小棒比長短,誰最長,誰最短,有沒有一樣長的,禮物要用彩帶扎上蝴蝶結,那才漂亮,請小朋友幫老師找出彩帶

  2、兩根彩帶比長短是不是一樣長,誰最長,誰最短

  3、用彩帶扎禮物

  三、游戲

  師:小兔的好朋友接到禮物,高興極了,和小兔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戲:

  1、找自己的手指找出哪根最長,哪兩根一樣長

  2、找朋友:比比誰的手指長(一樣名稱的手指疊一塊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3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層級分類,理解類與子類的包含關系。

  2.能主動學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學習多角度分類

  物質準備:PPT、雨傘圖片、分類板、

  活動過程:

  一、以“小兔開百貨商店”導入活動

  師:小兔在森林里開了一家百貨商店,店里的東西又多又亂,要請小朋友們幫助它,將商品分一分,讓他們看上去整齊、方便又容易。你們愿意嗎?

  1、論:怎樣分讓他們看上去整齊、方便又容易取放。

  2、出示蘋果圖片,幼兒討論交流分類方法:

  師:我們先看看蘋果吧,你們看一看、想一想,蘋果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可以按什么方法把蘋果分類擺放好呢?

 。1)幼兒自由操作

 。2)個別幼兒示范

  3、引導幼兒在原來分類物品的基礎上,觀察按物品的另一特征分類進行二級分類

  (1)師:你們看一看分好的蘋果中有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繼續分一分

 。2)幼兒討論交流分類方法以及記錄方法并大膽表述。如:又在紅蘋果里分出大紅蘋果和小紅蘋果,分別有2個,綠蘋果大的2個,小的2個

  二、幼兒第二次分組操作練習,進一步探索物品的分類標準

  1.師:小朋友幫助小兔分好了蘋果,小兔很高興。小兔的商店里還有許多商品,要請小朋友們繼續幫忙整理。請小朋友們幫助它,想一想按什么標準擺放衣服、手套、杯子、碗等物品,想好了就試著分分看。

  2.幼兒自選操作材料中的一種物品的卡片(如衣服、手套等)按物品的特征分類,

  3.展示幼兒操作記錄結果,交流、分享、討論。

  三、進一步遷移經驗:游戲——《大風吹》

  1.小兔的商店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整理得整齊有序,可以開業了。小兔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禮物,邀請小朋友一塊兒做游戲。

  2.游戲開始了:

  師:“大風吹”,幼兒:“吹什么?”——吹男生、女生快分開;

  師:“大風吹”,幼兒:“吹什么?”——吹戴帽子的男生手拉手,戴花環的男生快蹲下;吹戴頭飾的女生手拉手,戴花環的女生快蹲下。

  師:“大風吹”,幼兒:“吹什么?”——吹黃色帽子和紅色帽子的男生快分開,吹戴紅色花環和藍色花環的男生快分開;吹戴紅色頭飾和黃色頭飾的.女生快分開,吹戴紅色花環和藍色花環的女生快分開。

  四、小結、延伸

  幼兒討論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整理問題,都可以用層級分類的知識來解決,這一方法可以帶給我們許多便捷和好處,讓幼兒養成做事有序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層級分類,重點是能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層級分類,因是大班上期,前段時間才學二位分類。所以這次是初步的層級分類。首先我以“小兔開百貨商店幫忙整理物理”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接著讓幼兒嘗試將蘋果分類,引導幼兒思考要按什么特征分才能分的整齊又有序。這一環節激發了幼兒思考。印學過二位分類,這一環幼兒都能按物品的特征分類,比如:有按大小分,有按顏色分。從孩子的回答中可見孩子們掌握得不錯,在幼兒也有的基礎上,我啟發幼兒在原來分類物品的基礎上,觀察蘋果還有什么特征,幼兒都很認真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都能將物品進行二級分類。在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自己的想法時,發現下面的小朋友也在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吵鬧,出現這樣的現象我及時停了下來,并告訴幼兒要尊重別人,想回答問題應該舉手,這時孩子們才安靜了下來。接下來是孩子們的分組操作了,在操作前我提出要求,并引幼兒多想想,分完在找找物品中的另一種特征,還可以怎么分,比比誰分的方法多,這一環節為了讓幼兒等下的操作更順利,由于準備了較豐富的操作材料,幼兒操作這一環節幼兒很感興趣,從呈現的操作結果來看,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最后是用游戲“大風吹”來鞏固練習,孩子們很興奮,但場地較小,看上顯得較擁擠。本次活動自己對幼兒的關注不夠,在整個活動后,面對這次的問題,我進行了一次較深刻的反思。我想我應該盡量關注全體幼兒,同時考慮問題要全面,多考慮活動可能出現的問題,多設想問題,多猜猜可能出現的狀況,這樣才能做到及時的預防。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4

  設計意圖:

  分類是把物體分成各具共同屬性的幾組,也就是按照一種屬性或幾種屬性把一些物體放在一起。這里所謂的"屬性"指的是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粗細、長短、高矮、厚薄以及數量等。分類的結果實際是"集合"的具體形式,它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并獲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關"物體的分類"在幼兒園計算教學中占有相當重的比例。分類能力是幼兒認識數和學習計數的基礎。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點,結合幼兒對圖形特征的理解與興趣,我設計了此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層級分類,體驗內包含關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樣性 ,力求調動幼兒的探索興趣,并且在難度上也分出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的設計上,主要通過經驗回憶、直接地探索、體驗等方式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個;學具:帽子、手套、背心圖片每人一套活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形王國,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二次分類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讓幼兒觀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后,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

  4. 學習對圖片作二次分類。

  發放操作材料,讓幼兒觀察圖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三、 經驗遷移。游戲"看誰站得快",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活動小結,教師對幼兒分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幫助幼兒獲得分類經驗。

  延伸:

  提供二次分類板及各種材料紙讓幼兒繼續學習層級分類(在各種圖形的層級分類基礎上可引導幼兒擴展到動植物的層級分類)

  活動反思:

  “二次分類”這一課設計時,我充分把握住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边@一教學理念,將學生的終身發展作為本節課的主目標。為此,我的設計針對學前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表現”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數學問題,并在動手實踐之時掌握分類的標準,使原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伴隨著這求知的過程,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時,學會廣汲博納,在張揚個性的同時學會合作。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講故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感知數學問題。

  多年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低年級老師一提問,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的舉起來,而到高年級則寥寥無幾;低年級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充滿了個性;而高年級學生的回答則顯得規范、標準,但卻單調劃一;創新色彩在許多學生身上隨年齡的增長在褪色。這一切源自我們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好奇心。

  本節課我先利用講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然后讓學生根據提示牌找座位,讓學生初次體驗到按指定標準分類,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從中體驗到成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創設實踐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分類”這一內容,學生在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只是無意識的成分多一點。若老師簡單地給出這個名詞,在每次分類時,不斷提出分類的標準,那么分類的過程(可能會)顯得更為簡潔,分類的結果可能顯得更為準確。學生作為容器也完全能夠順利盛下這些知識,但是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及其精神被忽略了。

  在本節課中,我只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大量感性的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出分類的標準,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正是在這空間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感受到同類物體在不同標準下的分類所產生的不同意義和作用。教學中我充分抓住學生“好動”這一特點,在不停的分一分、說一說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的形成與應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給予孩子們“好表現”的機會,培養孩子們合作交流的意識。

  作為個體的學前班學生,喜歡表現自己,這一點較其他年級學生而言是顯得最強烈的。在這節課中,我沒有生硬的講解和周詳的演示,而是把小組那一塊空間作為學生表現自我的舞臺,在匯報演示,在介紹解說的表現過程中,學生袒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發散思維和語言得到了訓練,感性知識在一次合作、交流當中上升為理性知識,一次次的自我表現,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利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合作意識的形成,創新意識的拓展。

  四、注意張揚孩子們個性。

  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由于每個人生活經驗的不同,認識水平的差異,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統一思想,統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看法。面對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在教學中,我并沒有框住學生思維,反而是積極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習慣去分類,體會分類的多樣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用稚嫩的眼光去劃分世界。努力開發學生的潛能,張揚其個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還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不足:對于時間安排上我是前松后緊,所以有一個習題沒有進行完。以后在教學上我一定先預設好每一個環節讓課堂更完美。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5

  活動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

  2、能用多種不同的方法正確點數8以內的事物。

  3、在活動過程中,能聽清楚要求進行操作和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方向盤,反面有顏色和排列方法不同的點卡,投影儀。

  2、操作卡,一面有六層,每層有數目和排列方法不同的帽子。另一面有一個“車庫”里面有兩種顏色,大小不同,數目不同的汽車。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活動。

  1、游戲:開汽車。

  有一家帽子店開張了,我們開著汽車去參觀一下。這是什么?(方向盤),開汽車要注意交通安全,老師做交通警察,拍三下鈴鼓表示綠燈,拍四下鈴鼓表示紅燈。

  2、你的方向盤上有什么?(點子卡),請你數數你的方向盤上有幾個點子。請你將你的汽車停到停車位上。

  二、基本活動。

  1、帽子柜有許多帽子,(出示操作卡)帽子柜有幾層,管理員不知道每一層有幾頂帽子,請你們幫助他,數一數每層樓有幾頂,送給它一個數字寶寶。

  2、幼兒第一次操作。

  3、講評幼兒操作方法。

  誰愿意介紹你的作品?

  1)、2排,從左往右數,數了一排又一排。

  2)、2堆,先數一堆,再數一堆。

  3)、1排,從左往右數。

  4)一堆。

  5)、圓圈,請小手指幫忙,將第一個數的用手指按住它。

  6)、重疊,被擋住的'半輛車也要數。

  4、再用剛才的方法數一數,和剛才的答案是否一樣?(幼兒再次操作)。

  三、出示操作卡,這里有什么帽子?(紅色和綠色且大小不同的帽子,)請你數一數,紅色的帽子有幾頂,綠色的帽子有幾頂?大的、小的有幾頂,請你根據標記送給它一個數字寶寶。

  幼兒操作。

  四、結束活動。開汽車到外面去玩一玩。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6

  設計背景

  通過分類這節課,力圖體現分類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讓兒童體會到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在教學中,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注重培養兒童的操作能力,觀察,判斷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讓學生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意義。

  2,培養兒童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1按標準進行分類,并能說說什么是分類,

  2對不同物品分類,培養兒童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衣服,鞋子,書及作業本,瓶子,籃子,玩具狗。

  活動過程

  評價等級:

  小朋友每6人一組,圍成半圓形坐好,并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衣服,鞋子、瓶子、小狗、書等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這間教室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瞧都有哪些東西?

  生;有小狗、書、衣服、還有鞋子、瓶子,籃子。

  師;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

  生;不好,鞋子、衣服、瓶子喝的放在一起不衛生。

  師;你能給老師好的建議嗎?

  生;應該把東西整理好。把同類放在一起。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教師引導幼兒每組選擇收拾一種物品,每組把東西一樣一樣地分類放好。

  師:老師想看那位小朋友最能干,生興趣很高,樂于參與。有序的上來撿本組物品。

  讓幼兒感受到分類的好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老師覺得每組分得都好,很整齊、很漂亮。

  教學反思

  在上節課分類學習中,孩子們對分類的.內容已經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組撿物品當中,進行得非常順暢。

  開始教師就把東西亂七八糟地丟在教室中間,讓孩子們親自體驗雜亂無章的生活,即不美觀、又不衛生,這樣孩子們就產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當中要按秩序有條有理,物品要按分類的擺放收拾。

  這節課較好的體現了理念。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體現了動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念,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交集分類。初步了解兩集合相交部分所擺放的圖形,必須同時具有兩個集合圖形的特征。

  2、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復習10以內數的圓圈減法。

  活動準備:

  1、教具:多媒體教具一套、錄音機、磁帶、兩個山洞圈(圖上有大標記和紅標記)

  2、學具:人手一套磁性操作材料(兩個貼有標記的空心圈及幾個圖形)五角星胸飾,小組材料四份,復習材料(算式接龍,看圖編應用題,寫算式。)

  活動過程:

  一、看表演導入活動:

 。ǔ鍪径嗝襟w)讓幼兒看表演《花兒找家》發現問題。

  情節:

  兩個空心圈,一個是大花的家,一個是藍花的家,四朵花根據標記回了家,而一朵既是大的,又是藍的花說:“別吵了,別吵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兒了,小朋友你能告訴我嗎?”

  二、學習交集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花的特征,知道大的藍花同時具有兩個家的特征。

  2、小組討論,共同操作一份小組材料,為大的藍花找自己的家。

  3、演示教具,將大花的家和藍花的家相交重疊一部分并配上音樂,使幼兒知道這個重疊部分是兩個家公共的地方,并能運用,加深理解。

  4、把大的藍花送進重疊部分,并貼上相應的標記。

  5、演示教具分別拿掉相交相重疊部分大花家的弧線和藍花家的弧線,幫助幼兒驗證,同時具有兩個特征的花朵才能住在兩個家相交重疊的部分。

  6、請幼兒共同完成小組操作材料,并選派一位幼兒把材料送上來,讓大家檢查。

  三、小組活動:

  演示教具:

  以小花瓣跟著音樂迎風飛舞,變成了各種形狀的形式,激發幼兒運用經驗的興趣。

  1、讓幼兒從桌子上小黑板的反面找出操作材料,并講一講你的操作板上有哪些材料。

  2、交待活動要求:

  (1)邊講邊操作。

 。2)請幼兒相互檢查作業,如果做好了,請從簍子里拿一個五角星夾在胸前,表示對自己的獎勵。

 。3)新游戲做完了,可以去做復習作業(算式接龍、看圖編應用題、寫算式。)

  四組分別按大標記和綠色標記、小標記和三角形標記、藍色標記和梯形標記、黃色標記和正方形標記進行交集分類。

  四、活動評價——出示幼兒作業,讓幼兒說一說,你是怎樣按標記給圖形找家的。

  五、游戲——看標記鉆山洞

  幼兒拿著獎品五角星,看山洞上的標記,跟著音樂進行鉆山洞的游戲,老師重點檢查兩個重疊部分幼兒的游戲情況。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8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特征給物體多次分類并統計、記錄。

  2.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2.音樂《找朋友》。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么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清幼兒給樹葉分類,并記錄分類結果。

  3.匯報交流,分享成果。

  (1)請2~3名幼兒給大家講講是怎么分類的,分的結果如何。鼓勵幼兒大膽連貫講述,并進行集體驗證。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并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里找朋友!墩遗笥选芬魳烽_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說一說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著、性別、頭發等特征來找好朋友。

  活動延伸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2.活動結束時,請幼兒分類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動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游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9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2、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并分類統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于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幾個?短頭發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發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

 、俸侠矸止づc合作;

 、谟米约旱姆椒ㄟM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倌銈兘y計什么?統計結果如何?

 、谀銈冊趯嵺`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勰銈兣龅竭^什么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觀察小記:

  (一)第四組匯報員李琰小朋友先跑過來匯報:“黃老師,我們組完成任務了,電腦37臺,辦公的老師17個,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秉S老師:“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共有幾位老師?”“10位”黃老師:“那么17位老師中,其他的老師頭發怎么樣?”“啊——??”整組小朋友又沖向電腦室(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分類統計時出錯了)。第二次匯報時說:“黃老師,看長頭發、短頭發太難了,老師們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來走去的,我們都數亂掉了,還有一位長頭發的老師說我們吵死了,我們只好下來了!

  (是啊,這一分類難度太大了,況且長頭發、短頭發要以什么標準來判斷都不確定,我本是有意試試,可是孩子們卻是如此認真。我的過失是:沒有事先與電腦室的老師通個氣,更沒有交代孩子們到了電腦室應如何處事,以致出現了“吵死了,只好下來”的結局。)黃老師:“你們小組誰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跟老師們說我們是在學習,不是吵”;“我們講話要小聲點,不要影響老師辦公”;“我們每人數一排”;“頭發超過肩膀就是長頭發,沒有超過就是短頭發”。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第三次上了電腦室……

  (二)第一組匯報員蘇菲楠小朋友說:“黃老師,車棚里的摩托車有19輛,自行車有3輛。按顏色數,我們一直忘了這個數字的車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再數數看!(孩子們認真地在執行任務,只是碰到了困難,可是他們并不想放棄。)過了一會兒,又來匯報了:“黃老師,摩托車19輛,11輛黑色的、6輛白色的、2輛紅色的;自行車3輛,1輛綠色的、2輛白色的。我們是用水彩筆做記號的,這樣就不會亂掉了!(這一群小家伙想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而且統計得非常準確。)

  (三)第二組匯報員杜倩云小朋友說:“黃老師,我們完成任務了,第二個任務是什么?我們可以到別組去數數看嗎?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們數得對還是我們數得對!(孩子們對此活動如此熱情,有繼續執行任務的欲望,并向老師提出了他們想執行的任務,多么有主見的一群孩子呀。)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0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的孩子都是村上的,而且還是個混合班,但還是對青蛙也都有一定的認知,特別是在模仿青蛙聲音的時候,可以做到惟妙惟肖,在數學這一領域,卻是個很大的弱點。因此,為了激發她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把孩子們感興趣的實物結合數學知識一起學習,能達到不一樣的效果。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加法。

  2、能惟妙惟肖的把青蛙的聲音給表現出來。

  3、學習用頓音和停頓表現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詼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6以內的加法

  2、學習用頓音和停頓表現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詼諧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青蛙笑》,幼兒用書《美好的鄉村》

  2、教師自制大圖(池塘中有幾片荷葉和荷花)

  3、折紙青蛙6個(其中有一只大一些,做青蛙媽媽)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看一下,老師手中的朋友是誰呀?

  生:青蛙

  師:對了,是青蛙,那你們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嗎?它平時吃什么?誰可以模仿一下青蛙的叫聲?

  生:青蛙是害蟲,生活在河里和池塘里,還有在稻田里。它的聲音是呱呱呱。

  師:小朋友們真棒,把青蛙的聲音模仿的真像,老師現在帶著大家一起去池塘邊看看,看一下池塘里有多少是青蛙?看誰的眼睛最仔細觀察了。

  二、看看說說

  1、教師出示大圖,通過擺放青蛙表現出一個算式情境。先將這個情鏡描述一下,然后口述算式,得出一個數。如:五只青蛙在荷葉上,“撲通”又有一只青蛙跳上荷葉,現在有幾只在荷葉上?為5+1=6

  2、教師在大圖上擺放青蛙,幼兒根據教師擺放的情境進行口算。

  3、請個別幼兒嘗試在大圖上擺放青蛙,并請其他同學來進行口算

  4、幼兒完成幼兒用書《青蛙有多少》的練習,并進一步學習6以內的加法練習

  三、學唱歌曲《青蛙笑》

  1、教師播放錄音磁帶《青蛙笑》的第一段,幼兒一邊翻看幼兒用書《青蛙笑》,一邊欣賞

  2、學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中的頓音和停頓的地方(要求唱出歡快、詼諧的感覺)

  3、教師和幼兒進行情境式的表演(教師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青蛙寶寶)

  4、結束課堂

  教學反思

  在教學《青蛙》這一活動時,先引導幼兒回想起青蛙的'特征,并了解青蛙的生活常態和模仿青蛙的聲音,讓幼兒學會青蛙的基本知識,并在模仿中激發她們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節打下一個基礎,通過看大圖,貼一貼,創設情景,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并學會描述這個情景,再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幾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會,經過幾次的練習和幼兒自己在大圖上擺放和編題,帶動了很多幼兒也學會編題和列示,特別是在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除了幾個年齡相差太大的跟不上,基本上都完成的比較好,根據課堂反饋信息來看,幼兒知識掌握的都比較好,由此可見,數學課堂上引導幼兒多運用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是幼兒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另外,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如果將生活實際加進去,合理地運用動手、動口、動腦操作,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把幼兒難于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進而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數學素質和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的三個特征,學習按大小、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2、鞏固對已學圖形的認識,能按要求操作,保持記錄整潔。

  3、體驗分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分類記錄表

  2、不同形狀、大小、顏色的幾何圖形

  3、各類標記

  4、課前把已經分類好的小房子放在電視機下面,位子排成馬蹄形,有空間)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由幾何圖形拼成的小汽車,請幼兒認真觀察。

  t:這輛小車子上有哪些圖形寶寶呢?(哦!有圓形、三角形)那么這些圖形寶寶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呀?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有圓、三角形;形狀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3、小結

  二、第一次操作

  1、教師出示幾何圖形

  t:這些圖形寶寶有什么相同點,它們喜歡和相同的好朋友住在在一起,你來分分看!

  要求:輕聲的討論、操作;請當天的值日生操作,其他幼兒幫忙想辦法。

  2、教師巡視指導,可重點指導1~2組。

  三、展示分類結果

  1、教師請個別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分類結果。(老師把與幼兒一樣的結果展示出來)

  2、

  t:你說說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么分呀?

  t:你們看出來他是怎么分的嗎?為什么這么分呀?

  3、引導幼兒大膽積極發言,用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是按大小、形狀、顏色來分類,并為每種分法貼上標記寶寶。

  5、如果展示后,分類中少了一種,可補充:

  t:你們是這樣分的,沈老師還有一個好方法來分……你們來看看老師為什么這樣分呢?

  6、小結:我們把這些圖形寶寶可以按照大小、顏色、形狀來分,我們小朋友真厲害!表揚一下自己!

  四、第二次操作

  1、教師每組分發標記寶寶。

  2、t:老師給每組小朋友都放了標記寶寶,現在請你們用跟剛才不一樣的分法再為圖形寶寶找家,并給它們的'房子上貼上相應的標記寶寶。

  3、要求:輕聲操作;當天值日生操作。

  4、教師巡視指導

  5、請個別幼兒展示

  6、小結

  五、游戲:找朋友

  1、教師請幼兒一人拿一個圖形寶寶,舉高(課前要把位子排好)

  2、t: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圖形寶寶,然后找一個空的地方,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找朋友。

  3、要求:注意安全,不推不擠。

  附:找找找,找找找,找到我的好朋友,好朋友在哪里?顏色/形狀/大小一樣的好朋友在一起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2

  活動目標:

  1、在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的基礎上學習按物體的二維特征進行分類。

  2、在觀察比較中,提高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份

  2、幼兒操作材料(記錄紙、分類圖片)

  活動過程:

  一、繪本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繪本故事,關于小男孩馬克的,他生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病,叫一起一起分類病。

  師:為什么會生這種病呢?原來,馬克不喜歡整理房間,亂亂的。他的媽媽整天跟他嘮叨,所以他生了這種奇怪的病。

  二、觀察分類方法,累計按不同方法進行分類的經驗

  1、嘗試按物體的單一顯著特征來分類(整理自己的房間)

  師:那這種奇怪的'病有哪些癥狀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原來不愛整理房間的馬克開始整理自己的房間了。他先整理自己的衣柜。他把衣服和衣服放在一起,褲子和褲子放在一起,背心和背心放在一起。這樣看起來整齊多了。

  師:馬克又開始整理自己的玩具?墒莵y七八糟的玩具要怎么分類呢?原來要把娃娃放在一起,交通工具放在一起娃娃家的玩具放在一起。這樣看也很整齊。

  2、學習嘗試按物體的二維特征進行分類(整理爸爸媽媽和馬克的東西)

  師:整理完自己的東西,馬克覺得要把家里的東西重新整理一下,于是他找出了很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有什么?

  師:這么多東西,要怎么分類呢?

  幼兒討論。出示表格,馬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按照爸爸媽媽和馬克的東西來分類。并給每個分類都取了一個名字。

  三、通過分析嘗試對物體進行多維度不同分類

  師:操場上有一群孩子們不知道什么原因發生了爭吵,我們來看看。原來是要分足球隊?

  足球隊有什么要求?(兩邊人數一樣)

  怎么分?(按男女、按戴帽子和不戴帽子、按數字和花紋)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我們都可以找出一定的規律對他進行分類,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懂得整理會分類的好孩子吧。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3

  活動設計背景

  “二十以內”的認數、讀數、寫數是關鍵。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要在實際情況中體驗數的意義。數的出現是對實際生活中物體、人數的抽象概括,也是學生用符號表示物體數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階段。研究表明,學生認識數的符號將經歷三個過程:直觀操作———圖象符號———數字符號。

  活動目標

  1、認識6~10各數,能正確數出6~10的物體個數;正確讀、寫6~10各數;順數、倒數0~10各數。

  2、通過學生的動手參與,培養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體驗實物、符號、數字的聯系;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的反思和檢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自信心,滲透一一對應思想。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6~10各數的書寫

  6~10各數的書寫

  活動準備

  “小小文具店”圖,田字格黑板,6~10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識6~10各數

  師:新學期到了,同學們都買了什么文具?

  (出示圖)

  1.你能數數這個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嗎?

  2.數一數每種文具有幾個?

  3.教師零亂貼出6~10的數字卡片。

  4.指導學生看書連線:我們的書中也有一個小小文具店,你能數一數,把學習用具和數字朋友連起來嗎?同學們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樣連的?學生回答時教師連線。

  二、實踐活動,感知身邊的數學

  師:小小文具店的各種文具我們數清楚了,可是我們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師也想了解一下,誰愿意數一數,再告訴大家?

  活動一:數自己的文具

  1.數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記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說一說。

  2.再指定2~3組學習伙伴匯報給大家聽,注意引導學生語言簡潔明了。

  活動二:數兩個人的文具

  1.把同桌兩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數一數,每種文具有多少個?

  2.匯報交流

  學生回答有幾支鉛筆時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數出來的。

  方法二:把兩個人的鉛筆加起來的。

  對第二種方法要給予肯定的鼓勵。

  如果學生的文具數超過了10個,學生能數清楚或算出來,也要加以表揚。

  3.延伸:在數你們兩個人的文具時,你還發現了什么?

  三、寫一寫,說一說

  師:小朋友真會動腦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兩個同桌學習用品的情況,接下來,我們就要把今天認識的6、7、8、9、10寫下來,比一比,誰寫得又快又好。

  1.觀察數字卡片6、7、8、9、10

  2.指導學生寫。

  (1)教師邊示范,邊說明各數的書寫要點:

  (2)學生邊看老師示范或課件演示,邊在桌子上用手寫一寫。

  (3)學生在第10頁上先描4個,再獨立寫一個。

  (4)小比賽:每個小朋友在本子上寫6~10各兩個,再在小組內評評誰寫得好,并展示給大家看。

  (5)你會寫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嗎?試試看。

  小組內說一說:6、7、8、9、10還可以表示什么?

  四、練一練

  擺一擺,說一說

  (1)分小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兩部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請小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來。引導學生有順序地分一分,說一說。

  教學反思

  "創設情景,認識6~10各數"通過創設小小文具店這一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同時進一步認識到物體的個數是幾就用幾表示,體會數的產生,加強數與形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數感。

  "實踐活動,感知身邊的數學"這一環節安排了兩個小實踐活動,其目的首先在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身邊的事物,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其二在活動中加強交流的意識,善于向同伴表達自己的想法。

  "寫一寫,說一說”在學生已掌握了書寫格式的基礎上,著重指導各數書寫要點。通過想像、兒歌幫助學生記憶1~10各數的特征,教師的示范使學生掌握數字的筆順方向和布局,并通過小比賽、小評價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力圖把數字寫得整齊美觀。

  孩子的興趣比較容易變化和轉移,也就是穩定性不高。與孩子的年齡特征有關。大班孩子的注意力持續20至25分鐘。今后我要在“興趣培養中的誤區”得以加強。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4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的分類能力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對研究事物的各種特征及掌握事物的一些本質特征的能力仍然較弱。需要通過多次的分類活動來幫助提高他們概括、比較、分析的能力。為此,我們選擇幼兒身邊感興趣的材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幼兒在合作討論中學習分析事物的特性,尋找多種分類方法,從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概括、比較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外部特征進行層級分類,理解類與子類的包含關系。

  2、按意愿確定合理分類的標準,培養主動學習,體驗合作分享的快樂。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從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顒訙蕚洌

  1、多媒體課件一套。

  2、實物:大人小孩的衣服若干,長袖短袖衣服若干。

  3、標記卡、分類衣柜等。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師:在森林里,獅子大王為小動物們造了兩幢小洋房。小動物們知道了都想搬進去住。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動物。(幼兒講述)有獅子、豹、小白兔、小松鼠、大老虎、小猴子、小燕子、啄木鳥、小蜻蜓、小雞,小鴨、......

  2、師:這么多動物都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動物們滿意呢?

  3、幼兒討論交流方法(引導幼兒按獸類和禽類分在兩間房里)!蔼{子、狼、小白兔、小松鼠、大老虎、小猴子,他們都是獸類分一間屋!薄靶⊙嘧、啄木鳥、小蜻蜓、小雞,小鴨,他們都是禽類分一間屋!苯處熢陔娔X上演示。

  4、師總結:我們可以按照小動物的不同種類或者其它特征來分。

  二、分組討論分類標準,進行初步分類活動。

  1、討論交流,分享自己的分法:

  師:小動物們住在一起后,覺得不舒服。這一次獅王為每一間小洋房再多造兩間小房子,請小洋房里動物搬到兩間小房子里去,你們商量商量,應該怎么分呢?為什么要這樣分呢?

  2、小結:嗯,是的,(獅子、狼、大老虎是兇猛的住一起。小白兔、小松鼠、小猴子他們住一間屋。)(小燕子、小麻雀、小蜻蜓、住一間,他們都會飛。小雞、小鴨住一間,他們不會飛。)可以按照鳥類、獸類、禽類,這真是個好辦法?給自己鼓鼓掌。(幼兒講述自己的分法。教師在電腦上操作。)

  三、再次分組討論分類標準,幼兒進一步分類。

  1、分組操作材料:

  師:小朋友們本領這么大,獅王再請你們幫它一個忙。獅王的服裝店要開張了,看,店里的衣服又多又亂,請小朋友們幫助它,按什么標準擺放衣服呢?商量好就試著分分看。但是分的要與別的組不一樣?

  第一組:把長裝放一排,短裝放一排。第二組:把女裝放一排,男裝放一排。

  第三組:大人衣服和小孩衣服分開,男女服裝分開。

  2、幼兒討論交流:你覺得哪個衣柜分得好?哪個分得不夠好?為什么?

  3、小結:覺得第三組分得比較清楚,整齊,按照大人衣服一排,小孩衣服一排,男款一排,女款一排,給他們鼓鼓掌把!

  四、再次分組討論分類標準,幼兒進一步二次分類。

  1、你們覺得有些柜子的衣服分得不是太好,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再來分分看吧!

  2、師提問:接下來,誰能向大家介紹,這回你是按什么分的?(幼兒觀察回答)

  3、小結:嗯,先是按大人和小孩分,再按男款和女款分,最后按白色黑色和彩色衣服分,想的真仔細(表揚)。

  五、討論分類標準及分類標記圖的制作方法。

  1、師提問:大家把衣柜上的衣服分得很整齊,美觀?還有什么辦法,讓顧客,快速就知道你賣哪些衣服呢?

  2、小結:可以拍照,可以給衣柜上做一個標記,寫上名稱,這樣既方便又明白。

  3、出示標簽,找到對應的衣柜。

  師:好,老師這里有每種款式的標記,請你們為他們找到對應的款式吧!

  六、活動延伸:慶祝開業大吉,要請老師來購買衣服。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5

  【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綜合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較中班幼兒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們 能夠觀察物品的圖形特征,按形狀分類整理物品,同時還能關注到物品的顏色、 大小等特征。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實際生活入手,調查記錄和統計分析物品的不同契別,嘗試按物體的特征進行二次分類或多角度分類,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記錄操 作方法,培養幼兒認真細心、邏輯分析、做事有條理等良好品質。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多次分類或多角度分類。

  2、能用簡單的圖標或數字統計、記錄自己的探索和發現。

  3、學會有條理地整理物品,培養完成任務的責任意識。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調查統計自己家中的家具并用自己的方法分類記錄下來。

  2、帶隔斷的小整理箱每組 2 個,筆及統計表幼兒每人 1 套,實物每組 1 筐(蘋 果、山楂、梨、柿子等水果,青椒、西紅柿、茄子等蔬菜,插塑、棋子、積木等 玩具,不銹鋼碗、勺、盤子等餐具),建構區散放的`木質積木。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交流調查結果,初步了解簡單的分類統計方法。

  (1 )相互介紹自己家的家具,說出分類記錄方法。

 。2)展示幼兒有代表性的記錄,如:圖畫記錄、圖畫加數字記錄等。

  2、引導幼兒分組開展分類游戲,嘗試按物體的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提問:筐子里有什么?它們不喜歡這樣亂放在一起,應該怎樣給它們分類?

  (1)引導幼兒分小組觀察探索,商討分類方法。

  引導幼兒先按吃的、用的進行分組,分完后觀察、思考還可以怎樣分。

  (2)引導幼兒討論,發現還可以按照水果和蔬菜分類,也可以按照玩具和餐具分類。 請幼兒利用有分隔的置物盒進行二次分類,分完后交流、討論,說出自己進 行二次分類的理由。

  (3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二次分類的過程和結果并交流、分享記錄, 教師進行引導,提升幼兒經驗。

  3、引導幼兒收拾整理建構區,學習按照物品的兩種特征進行分類。

 。1)提出活動任務:建構區的積木亂了,請小朋友們按照積木的形狀和大小把它們整理好。

  幼兒分組討論,協商分工,分配任務,確定每組整理哪種積木。例如:整理圓柱形, 按照大小分開擺放;二組整理三角形;三組整理長條形。

 。2)幼兒分組整理,結束后由小組代表交流自己小組的整理情況。表揚、鼓勵幼兒,要求幼兒堅持整理建構區,保持建構區整潔。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6

  【背景與主題】

  一年級的孩子們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的天性,喜歡表達自己的意愿,卻不善于傾聽別人的想法;孩子們多數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與同學溝通和合作。這些問題往往影響課堂的學習效果。課改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局面——有趣的情境能促“學”,那么如何把握情境的特點,又怎樣科學的運用情境呢?如何組織一年級的孩子進行有效的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呢?課堂上如何關注孩子的情感?我從“分類(二)”這一課得到了一點啟發。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課改教材中的一節活動課,在這一課之前,學生已通過〈整理房間〉這一活動體驗了分類的含義和方法,這一節課重點在于讓學生經歷分類的活動,感知分類的多樣性,不同的標準,分類的結果也不相同。

  【案例描述】

  課的開始,課件演示《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詼諧、有趣的片段,并配上這部片子的主題曲。孩子們被這父子倆逗得哈哈大笑,呀呀大叫,興奮異常,都在情不自禁地跟著哼起這首歌。

  課件剛演示完小頭爸爸與大頭兒子去挑帽子作禮物,幾乎全班的孩子已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帽子的類型只有兩種,顏色也只有三種,對于他們來說這個分類很簡單(在幼兒園已學過簡單的分類),學生很快按照顏色、形狀、個數分了三種。

  師說:同樣的帽子,你們卻分出了三種不同的結果,真了不起……

  這時一個怯怯的聲音說:“還有。”

  舉手的是朱于悅,這個孩子平時較內向,很少舉手,我馬上讓她說。

  她說:“把布做的放一起,毛的放一起”。觀察的多仔細啊,學生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我及時給予表揚,教室里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畫面一轉,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買完帽子回到家,媽媽買來好多的水果,叫大頭兒子趕快洗一洗,分一分。

  師說:老師把這些水果的圖片帶來了,你們會不會分?請每個小組的小組長把水果領回去,小組內先說一說都有些什么,再小組討論怎樣分,按什么標準分的。

  小組的同學討論非常熱烈、認真,不時有孩子說:“老師,我們小組已分出三種了!薄袄蠋,你快過來,我們已分出五種了……”我穿梭于小組之間,傾聽他們的意見,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

  小組匯報的時間到了,蝴蝶組第一個匯報,一個同學擺,一個同學說:“我們按顏色分把紅的放一起、綠的放一起、黃的放一起,按形狀分把圓的放一起,不是圓的放一起,按個數分把一個的放一起、把兩個的放一起、把三個的放一起、把很多的放一起,按大小分把大的放一起、小的放一起,按吃法分把要剝皮的放一起、不用剝皮的放一起!

  其他組有沒有補充?

  “還有還有”不少小組都紛紛舉起了手。

  草莓組說:“還可以分成地上和樹上的!

  蘋果組說:“還可以看他的皮,分成帶刺和不帶刺的。”

  “還有”,候家駿已迫不及待地邊說邊從凳子上站了起來。

  他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小家伙,思維特別活躍,但表達能力不是很強,說話也有點結結巴巴的。我想他一定有特別的想法,雖然他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站了起來,但我還是示意讓他說。

  他說:“我也是按顏色分的”,我一聽,就不由分說地打斷他的回答,說:“好,說過的就不重復了”,并讓他坐下?次乙巡蛔屗^續說下去,他的臉上寫滿了茫然和失望,但也無奈地坐下了。

  我繼續了下一環節。但當我讓孩子們把人物進行分類時,我卻注意到其他孩子都在熱烈的交流著,只有這個平時最活躍的侯家駿坐在一邊不說話。

  難道我沒讓他說完,他就生氣了?有其他原因嗎?

  我走了過去,摸了摸他的頭,還未等我開口,他卻急在我之前,滿臉不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還有要說的,你卻不讓我說”。

  師說:“我不是讓你說了嗎?可你在重復別人的分法,沒有創意”。

  他說:“不是的,我是按冷暖色分的,跟他們分的不一樣,把紅的、橙的、黃的、紫的放一起,這幾種色屬于暖色,把綠的放一起,它屬于冷色調”。

  我的心咯噔地往下沉,笑容凝固在我的臉上,這么富有創意的想法卻讓我的武斷給扼殺了,我感到非常地慚愧和內疚,我該如何補救我的失誤?跟全班同學說,我剛才打斷侯家駿的話是錯的,其實他還有更有創意的方法,大家想聽嗎?然后讓侯家駿把他的分法說給大家聽。我如何在孩子們面前下這個臺?況且這還是一節公開課,聽課的老師又會如何看待我?安慰他幾句?就讓它過去?我能這樣做嗎?“課改”就是“改”在一切的教學活動要“以生巍【”,教學過程要特別重視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樣做,也許以后他都不會喜歡數學了。我這樣做還是一個教師嗎?

  我應該選擇前者。

  于是,我不動聲色繼續讓孩子們把圖片上的人物進行分類。由于前面的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得好,學生對分類的多樣性掌握得很好,再加上有趣的.情境,學生的思維特別活躍,學生分了好多好多種,就連我備課時認為學生不一定能把人物按是否是一家人進行分類,結果好多學生都能把“大頭兒子”一家放一起,其余人放一起,達到了我的設計意圖。

  等孩子們基本上發表完意見,我毅然地向全班同學表達了我的遺憾……,我注意到發言后的侯家駿,帶著他那兩個可愛的小酒窩歡欣的坐下了。

  【反思與問題】

  1、記得一位中國的數學家說過:“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對剛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學習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對于熟悉的情境,他們的知覺活動便能較自覺、順利的開展,因此給學生創設一個接近生活的情境,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驗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思維得到發展。這節課我創設了以《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故事這一情境貫穿整節課,學生熟悉的人物,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始終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充分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孩子們所熟悉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詼諧的故事,把孩子很快進入到情景中,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記憶、情感同時參與教學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本節課是一節實踐活動課,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給孩子們充分的活動時間,是較符合課改精神的。但如何組織一年級的孩子進行合作學習?我認為我在“分水果”這一環節處理得比較好,我要求孩子先說一說有些什么,然后再說分類的標準,最后動手分。這樣孩子們討論的目的很明確,而不是為討論而討論,以至陷入討論的誤區。

  孩子真的是我所尊稱的學習的主人嗎?——這是這節課后值得我深思的問題。雖然我學了很多的“課改”理念,也在課堂上放開讓孩子探索、研究、提問……,可在我的腦子里,我真敢放開嗎?我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教學任務,竟粗魯地打斷了孩子的發言。放開了怎么收?如何滿足孩子的表達欲望又能不浪費時間呢?如何培養孩子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幫算式寶寶搬家的過程中,學習按運算方法和得數進行分類。

  2、能迅速準確地進行8以內加減運算。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算式卡片(8以內加減算式卡)分類圖一張

  學具:分類圖、加減算卡、看標記寫算式的'小雞圖

  活動過程

  一、學習游戲:

  1、碰球(7、8)

  2、開火車(8以內的加減)

  二、幫算式寶寶搬家中學習按兩個特征分類

  1、算式寶寶要搬家了,他們想請小朋友一起去幫忙。有那些算式寶寶要搬家呢?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分類圖讀一讀)這些加法、減法算式寶寶應從哪條路上走呢?(引導幼兒講出按運算符號走)那這些算式寶寶的新家在幾號樓呢?(引導幼兒講出按得數找家)

  2、教師先示范,然后請部分幼兒練習按兩個特征分類,隨機引導、糾錯。

  三、練習活動:

  1、幫算式寶寶搬家

  2、看標記寫算式(小雞圖)

  四、講評活動:出示個別幼兒的小雞圖,集體檢查,然后帶標記讀算式、去標記讀算式。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8

  故事背景:

  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們要建一個自己的超市。他們從家里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物品。老師說:“小朋友們,我們要把這些物品分類擺放倒架上,請你們先將物品紛紛類,并數一數每種物品有多少件,然后統計出每種物品的數量。”老是說完后。小朋友們就忙碌碌起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用途和甚至進行分類,初步探索統計方法。

  2.是幼兒愿意與同伴交流探索統計的`過程和結果。

  3.要用兒童過分工合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故事掛圖《我們見超市》;食品,生活用品。玩具,統計表。

  學具準備:

  幾個圖形卡片組。玩具。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共同回憶去超市的經歷。

  2.教師出示故事掛圖《我們見超市。》,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小朋友們從家里帶了了什么物品?

  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每種物品有多少件

  二、集體活動。

  1.創建超市。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超市的構成。

  教師:我們要見一個超市需要做哪些準備?

  (2)教室引導幼兒用教室里的物品充當超市的貨架。收銀臺。貨物。購物筐。

 。3)教師引導幼兒擺放物品。

  1.教師出示各種物品(玩具,生活用品。食品。)引導幼兒辨別。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我們都準備了哪些物品。

  2.教室引導幼兒投入如何將物品分類擺放。

  教師:想想怎么樣擺放物品能夠合理?讓顧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呢。?教師提出分類要求:任意物品的歸類擺放要整齊合理。要輕拿輕紡。與同伴商量。相互合作。

  3.教師引導幼兒按物品的名稱。用途性質進行分類規范。讓幼兒嘗試在總分類進行子分類。

  4.教室組織幼兒觀察超市。說一說物品的歸放是否合理,為什么?

  2.統計。

 。1)教室引導幼兒觀察超市中擺放的物品。并討論問題。教師:超市里都有什么物品?

  他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呢?該怎樣統計呢?

 。2)教師提出要求。統計時要認清楚你統計的是什么物品。數量是多少呢?

 。3)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1.幼兒自由選擇物品進行記錄。(記錄的方法有幼兒自己決定。)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想出更合理的統計方法。

  3.教師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各自的統計情況。

  3.講述。

  (1)教師請部分幼兒講授自己的統計情況。并對統計的結果進行驗證。

  (2)教師幫助幼兒整理。并想一些更為合理的統計方法。

  (3)教師出事統計表。引導幼兒根據統計表進行統計。

  三、操作活動。

  第一組: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統計玩具柜里的玩具。

  第二組: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統計學界中的各種幾格形狀。

  四、延伸活動

  1、園內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統計班里的各種物品。

  (2)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統計幼兒園廚房里的各種食物。

 。3)園內完成《操作側》第47/48頁。

  2、家庭延伸:

  (1)家長引導幼兒在家中分類統計各種物品,例如:衣服、食品等,并幫助家長整理房間。

  (2)家庭完成《親自冊》第47/48頁。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19

  活動目的:

  1、仔細觀察各種圖形或動物圖片,根據自己發現的某一特點進行分類。

  2、能在圖形上進行簡單添畫,表現某一動物造型。

  3、鍛煉小朋友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梯形圖片。

  2、小朋友每人一張空白卡片、一張圖形卡片和兩支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圖形,幼兒制作圖形。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有誰來做客了?(出示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是誰呀?喜歡他們嗎?請你們告訴我你最喜歡哪個圖形寶寶?

  師:那你會畫嗎?好,每個人從桌子中間拿一張紙,用筆畫出你最喜歡的一個圖形寶寶,給它涂上漂亮的顏色,讓它來和我的圖形寶寶做伴。(小朋友畫圖形、涂色)

  二、圖形分類(不給定分類標準,讓小朋友自己設定某一特征來進行分類)。

  師:這么多的圖形寶寶聚在了一起,真熱鬧?墒,有點亂了,能讓他們看起來清楚一點嗎?你有什么辦法?

  總結:把相同顏色的`圖形放在一起,就是將這些圖形按顏色進行分類,那誰能來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請三個人,讓他們自己協商后共同進行分類操作)師: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來進行分類嗎?

  三、圖形添畫變動物,進行找朋友分類(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確定的某一特性進行分類,并陳述分類理由)。

  1、師:和圖形玩分類游戲真開心,老師還會玩一種新游戲:圖形變變變,想看嗎?看仔細了:一只小眼睛,許多小短刺,是誰呀?(小刺猬)我還會變,彎彎的脖子,背著硬殼殼,一條小尾巴,又是誰呀?(烏龜)還有許多,許多,你們會變嗎?你會變什么動物呢?用什么圖形變?怎么變?(清小朋友各抒己見)還有好想法,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比比誰想得對最多。(小朋友討論)好的,桌上有老師準備好的圖形,看誰變得又快又好,第一個送小動物來陪我的刺猬和烏龜。

  2.刺猬和烏龜有了這么多的朋友可高興了,他們也想玩分類游戲,這次可怎么分呢?誰能想出好辦法?

  幼:長鼻子的、不是長鼻子的;有羽毛的、沒有羽毛的……小朋友自己陳述分類理由。(不操作,對小朋友的想法進行肯定)師:你們幫他們想了這么多好辦法,讓他們玩得可開心了。這天,天氣特別好,他們想去秋游,可是你們看,這可怎么走?(舉例)能不能幫他們也分分類,讓大家行動起來更方便呢?可以怎樣分了?

  幼:進行水里、地上、天上的動物的分類。(小朋友進行操作)

  3.總結。

  師:這樣方便多了,他們可以去旅行了,他們是怎么去旅行的?(小朋友對分類結果進行說明)

  師: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旅行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延續幼兒以往的學習經驗,將圖形融合在一起,拼畫成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如:機器人、小汽車等,讓幼兒在感興趣的基礎上探索發現,初步學習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統計,活動材料注重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通過操作發現數學活動的樂趣。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 20

  【活動目標】

  1.學習設計分類標志,嘗試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層級分類。

  2.能與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經驗準備】

  1.參觀廢品回收站,獲得部分生活垃圾可回收的經驗。

  2.建立小小回收站,師幼共同收集可回收的廢舊物品,交流各自收集的廢品的名稱、性質和用途等。

  【材料準備】

  1.各種大小不同的分類箱、筐,白紙皮、筆等。

  2.親子手冊《科學.分一分,拼一拼》。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確定分類標準,設計分類標志,根據標志進行分類。

  (一)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1.提問:這些廢品有什么不同?如果要對這些廢品進行分類,可以怎么分?

  2.提問:哪一種分法更快更清楚?啟發幼兒根據材料的性質確定分類標準。

  (二)討論設計分類標志。

  提問:用什么樣的.分類標志能讓大家一看就明白?

  啟發幼兒通過繪畫或直接運用材料等方法設計分類標志。

  (三)討論分工合作,并根據標志對廢品進行分類。

  1.幼兒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2.分享交流。

  二、根據材料的不同性質分成相應的若干組,分別完成設計標志,并負責該類材料的分類歸放。

  (一)引導幼兒再次討論確定分類標準、設計分類標志。

  教師:我們已經把廢品進行分類,想一想分好的各種廢品還能再分嗎?可以怎么分?

  (二)啟發幼兒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分工合作,并根據類別標志對廢品進行分類、歸放。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分類箱讓幼兒繼續收集廢舊物品,并利用其制作玩具。

  2.完成親子手冊《分一分,拼一拼》。

  教學反思

  在上節課分類學習中,孩子們對分類的內容已經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組撿物品當中,進行得非常順暢。

  開始教師就把東西亂七八糟地丟在教室中間,讓孩子們親自體驗雜亂無章的生活,即不美觀、又不衛生,這樣孩子們就產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當中要按秩序有條有理,物品要按分類的擺放收拾。

  這節課較好的體現了理念。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體現了動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念,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教案03-23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2-08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2-26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15篇03-26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15篇02-26

數學教案-分類09-29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3-27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圖形分類01-22

小學數學教案:分類01-16